상현중(尙賢中) 제구(第九)
1.
子墨子言曰: “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 主社稷, 治國家, 欲脩保而勿失, 故不察尙賢爲政之本也.” 何以知尙賢之爲政之本也?
曰: “自貴且智者, 爲政乎愚且賤者, 則治, 自愚賤者, 爲政乎貴且智者, 則亂.” 是以知尙賢之爲政本也.
故古者聖王甚尊尙賢而任使能, 不黨父兄, 不偏貴富, 不嬖顔色. 賢者擧而上之, 富而貴之, 以爲官長,
不肖者抑而廢之, 貧而賤之, 以爲徒役. 是以民皆勸其賞, 畏其罰, 相率而爲賢者. 以賢者衆, 而不肖者寡, 此謂進賢.
然後聖人聽其言, 跡其行, 察其所能而愼予官, 此謂事能. 故可使治國者, 使治國. 可使長官者, 使長官. 可使治邑者, 使治邑. 凡所使治國家, 官府, 邑里, 此皆國之賢者也.
2.
賢者之治國也, 蚤朝晏退, 聽獄治政, 是以國家治而刑法正. 賢者之長官也, 夜寢夙興, 收斂關市, 山林, 澤粱之利, 以實官府, 是以官府實而財不散.
賢者之治邑也, 蚤出莫入, 耕稼, 樹藝, 聚菽粟, 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 故國家治則刑法正, 官府實則萬民富.
上有以潔爲酒醴粢盛, 以祭祀天鬼, 外有以爲皮幣, 與四鄰諸侯交接, 內有以食飢息勞, 將養其萬民, 外有以懷天下之賢人. 是故上者天鬼富之, 外者諸侯與之, 內者萬民親之, 賢人歸之.
以此謀事則得, 擧事則成, 入守則固, 出誅則彊. 故唯昔三代聖王, 堯舜禹湯文武之所以王天下, 正諸侯者, 此亦其法已.
3.
旣曰若法, 未知所以行之術, 則事猶若未成, 是以必爲置三本. 何謂三本? 曰: “爵位不高, 則民不敬也, 蓄祿不厚, 則民不信也, 政令不斷, 則民不畏也.”
故古聖王高予之爵, 重予之祿, 任之以事, 斷予之令, 夫豈爲其臣賜哉, 欲其事之成也.
4.
詩曰: “告女憂恤, 誨女予爵, 孰能執熱, 鮮不用濯.”
則此語古者國君諸侯之不可以不執善, 承嗣輔佐也, 譬之猶執熱之有濯也, 將休其手焉. 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 般爵以貴之, 裂地以封之, 終身不厭.
賢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 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 終身不倦. 若有美善則歸之上, 是以美善在上, 而所怨謗在下, 寧樂在君, 憂慼在臣. 故古者聖王之爲政若此.
5.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人以尙賢使能爲政, 高予之爵而祿不從也. 夫高爵而無祿, 民不信也. 曰: “此非中實愛我也, 假藉而用我也.” 夫假藉之民, 將豈能親其上哉? 故先王言曰: “貪於政者, 不能分人以事, 厚於貨者, 不能分人以祿.” 事則不與, 祿則不分, 請問天下之賢人將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側哉?
6.
若苟賢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側, 則此不肖者在左右也. 不肖者在左右, 則其所譽不當賢, 而所罰不當暴, 王公大人尊此以爲政乎國家, 則賞亦必不當賢, 而罰亦必不當暴.
若苟賞不當賢而罰不當暴, 則是爲賢者不勸而爲暴者不沮矣. 是以入則不慈孝父母, 出則不長弟鄕里, 居處無節, 出入無度, 男女無別.
使治官府則盜竊, 守城則倍畔, 君有難則不死, 出亡則不從, 使斷獄則不中, 分財則不均, 與謀事不得, 擧事不成, 入守不固, 出誅不彊.
故雖昔者三代暴王桀紂幽厲之所以失措其國家, 傾覆其社稷者, 已此故也. 何則? 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
7.
今王公大人, 有一衣裳不能制也, 必藉良工, 有一牛羊不能殺也, 必藉良宰. 故當若之二物者, 王公大人, 未知以尙賢使能爲政也.
逮至其國家之亂, 社稷之危, 則不知使能以治之. 親戚則使之, 無故富貴, 面目佼好則使之.
夫無故富食, 面目佼好則使之, 豈必智且有慧哉! 若使之治國家, 則此使不智慧者治國家也, 國家之亂, 旣可得而知巳.
8.
且夫王公大人有所愛其色而使, 其心不察其知而與其愛, 是故不能治百人者, 使處乎千人之官, 不能治千人者, 使處乎萬人之官. 此其故何也? 曰: 處若官者, 爵高而祿厚,
故愛其色而使之焉. 夫不能治千人者, 使處乎萬人之官, 則此官什倍也. 夫治之法, 將日至者也, 日以治之, 日不什脩, 知以治之, 知不什益,
而予官什倍, 則此治一而棄其九矣. 雖日夜相接以治若官, 官猶若不治, 此其故何也? 則王公大人不明乎以尙賢使能爲政也.
故以尙賢使能爲政而治者, 夫若言之謂也, 以下賢爲政而亂者, 若吾言之謂也.
9.
今王公大人, 中實將欲治其國家, 欲脩保而勿失, 胡不察尙賢爲政之本也?
且以尙賢爲政之本者, 亦豈獨子墨子之言哉! 此聖王之道, 先王之書, 距年之言也. 傳曰: “求聖君哲人, 以裨輔而身.” 湯誓曰: “聿求元聖, 與之戮力同心, 以治天下.” 則此言聖之不失以尙賢使能爲政也. 故古者聖王唯能審以尙賢使能爲政, 無異物雜焉, 天下皆得其利.
10.
古者舜耕歷山, 陶河瀕, 漁雷澤, 堯得之服澤之陽, 擧以爲天子, 與接天下之政, 治天下之民.
伊摯有莘氏女之私臣, 親爲庖人, 湯得之, 擧以爲己相, 與接天下之政, 治天下之民. 傅說被褐帶索, 庸築乎傅巖, 武丁得之, 擧以爲三公, 與接天下之政, 治天下之民. 此何故始賤卒而貴, 始貧卒而富?
則王公大人明乎以尙賢使能爲政. 是以民無饑而不得食, 寒而不得衣, 勞而不得息, 亂而不得治者.
11.
故古聖王以審以尙賢使能爲政, 而取法於天. 雖天亦不辯貧富貴賤遠邇親疏, 賢者擧而尙之, 不肖者抑而廢之.
然則富貴爲賢, 以得其賞者, 誰也? 曰: 若昔者三代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者是也. 所以得其賞何也? 曰: 其爲政乎天下也, 兼而愛之, 從而利之, 又率天下之萬民以尙尊天事鬼,
愛利萬民. 是故天鬼賞之, 立爲天子, 以爲民父母, 萬民從而譽之曰“聖王”, 至今不已. 則此富貴爲賢, 以得其賞者也.
然則富貴爲暴, 以得其罰者, 誰也? 曰: 若昔者三代暴王, 桀紂幽厲者是也. 何以知其然也? 日: 其爲政乎天下也, 兼而憎之, 從而賊之, 又率天下之民以詬天侮鬼,
12.
賊傲萬民. 是故天鬼罰之, 使身死而爲刑戳, 子孫離散, 室家喪滅, 絶無後嗣, 萬民從而非之曰“暴王”, 至今不已. 則此富貴爲暴, 而以得其罰者也.
然則親而不善, 以得其罰者, 誰也? 曰: 若昔者伯鯀, 帝之元子, 廢帝之德庸, 旣乃刑之于羽之郊, 乃熱照無有及也, 帝亦不愛, 則此親而不善, 以得其罰者也.
13.
然則天之所使能者, 誰也? 曰: 若昔者禹稷皐陶是也. 何以知其然也? 先王之書呂刑道之曰: “皇帝淸問下民, 有辭有苗,
曰群后之肆在下, 明明不常, 鰥寡不蓋, 德威維威, 德明維明. 乃名三后, 恤功於民. 伯夷降典, 哲民維刑, 禹平水土, 主名山川, 稷隆播種, 農殖嘉穀, 三后成功, 維假於民.”
則此言三聖人者, 謹其言, 愼其行, 精其思慮, 索天下之隱事遺利, 以上事天, 則天鄕其德, 下施之萬民, 萬民被其利, 終身無已.
14.
故先王之言曰: “此道也, 大用之天下則不窕, 小用之則不困, 脩用之則萬民被其利, 終身無巳.”
周頌道之曰: “聖人之德, 若天之高, 若地之普, 其有昭於天下. 若地之固, 若山之承, 不坼不崩. 若日之光, 若月之明, 與天地同常.” 則此言聖人之德, 章明博大, 埴固以脩久也. 故聖人之德, 蓋總乎天地者也.
15.
今王公大人欲王天下, 正諸侯, 夫無德義, 將何以哉? 其說將必挾震威彊, 今王公大人將焉取挾震威彊哉? 傾者民之死也, 民生爲甚欲, 死爲甚憎, 所欲不得而所憎屢至, 自古及今, 未嘗能有以此王天下, 正諸侯者也.
今大人欲王天下, 正諸侯, 將欲使意得乎天下, 名成乎後世, 故不察尙賢爲政之本也? 此聖人之厚行也.
'고전 > 묵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묵자 상현하 - 2. (0) | 2020.09.27 |
---|---|
묵자 상현하 - 1. (0) | 2020.09.27 |
묵자 상현중 - 15. (0) | 2020.09.27 |
묵자 상현중 - 14. (0) | 2020.09.27 |
묵자 상현중 - 13. (0) | 2020.0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