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한시놀이터/시화 (123)
건빵이랑 놀자

시를 잘 짓던 송익필 형제 宋翼弼者亦能詩. 「山雪」詩曰: “連宵寒雪壓層臺, 僧在他山宿未廻. 小閣燈殘靈籟靜, 獨看淸月過松來.” 句格淸絶, 烏可以人廢言哉? 翼弼, 字雲長, 號龜峰. 兇人祀連之子, 本私賤. 文學超詣, 年牛ㆍ栗相友善. 弟翰弼, 字師魯, 號雲谷, 亦能詩. 翼弼「南溪暮泛」詩曰: “遠花歸棹晩, 待月下灘遲. 醉裏猶垂釣, 舟移夢不移.” 翰弼「偶吟」詩曰: “花開昨夜雨 花落今朝風 可憐一春事 往來風雨中” 『寒臯觀外史』 해석 宋翼弼者亦能詩. 송익필이란 이는 또한 시를 잘 지었다. 「山雪」詩曰: “連宵寒雪壓層臺, 僧在他山宿未廻. 小閣燈殘靈籟靜, 獨看淸月過松來.” 「산설」 시는 다음과 같다. 連宵寒雪壓層臺 연소한설압층대 연이은 밤에 차가운 눈이 층층한 누대를 누를 때 僧到何山宿未廻 승도하산숙미회 스님은 어느 산에 ..
학산초담(鶴山樵談) 1 제왕의 문장은 반드시 범인(凡人)을 초월하게 마련이다. 우리 역대 임금의 작품들이 대개는 《대동시림(大東詩林)》에 보이는데 그 밖에는 전하는 것이 없다. 현재 임금은 하늘이 낸 어진 임금으로 무릇 교유(敎諭)하는 말을 손수 지었는데, 질박하고 엄숙하여 기백(氣魄)이 있었다. 그러나 시는 있다는 소리를 못 들었다. 그러던 차에 신묘년(1591, 선조24) 가을에 외간(外間)에 임금의 작품이라고 전하는 절구(絶句)가 있었으니 다음과 같다. 한밤에 칼 어루만지니 호기가 무지개를 토해라 / 撫劍中宵氣吐虹 웅장한 마음은 우리 동방을 안정시키고자 했더니 / 壯心曾欲奠吾東 이제껏 그 사업은 한단의 걸음 / 如今事業邯鄲步 가을 바람에 고개 돌리니 한스럽기 그지없네 / 回首西風恨不窮 시격(詩格)이..

益之詩 世或以花欠實病之 然洞山驛詩 隣家少婦無夜食雨中刈麥草間歸 靑薪帶濕煙不起 入門兒女啼牽衣 田家食苦之態 若親覩之 拾穗謠曰 田間拾穗村童語 盡日東西不滿筐 今歲刈禾人亦巧 盡收遺穗上官倉 凶歲村民之語 若親,之 嶺南道中 老翁負鼎林間去 老婦携兒不得隨 逢人却說移家苦 六載從軍父子離 其賦役煩重 民不聊生 流離辛苦之狀 備載於一篇中 使牧民者 覩此而惕然驚悟 施行惠活疲癃 則 ㉠其爲補於風化者 豈淺淺乎哉 爲文不關於 世敎 則亦徒作而已 此等製作 豈不賢於瞽誦工諫乎 -『鶴山樵談』

공후인(箜篌引) 箜篌, 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 子高晨起, 刺船而櫂, 有一白首狂夫, 被髮提壺, 亂流而渡. 其妻隨呼止之, 不及, 遂墮河水死. 於是援箜篌而鼓之, 作公無渡河之歌. 聲甚悽愴, 曲終, 自投河而死. 霍里子高還, 以其聲, 語妻麗玉, 玉傷之, 乃引箜篌而寫其聲, 聞者莫不墮淚飮泣焉. 麗玉以其聲傳隣女麗容, 名曰箜篌引. 『古今注』 卷中 해석 箜篌, 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 공후란 노래는 조선의 나루터 졸병인 곽리자고의 아내 여옥이 지은 것이다. 子高晨起, 刺船而櫂, 자고가 새벽에 일어나 배를 저어서 가는데 有一白首狂夫, 被髮提壺, 한 센 머리의 미친 사내가 머리를 풀어해친 채 술병을 끌고서 亂流而渡. 미친 강물을 건너고 있었다. 其妻隨呼止之, 不及, 아내가 따라오면서 부르며 저지시켰지만 도달하질 못했고..

공무도하곡(公無渡河曲) 箜篌引者, 朝鮮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 子高晨刺船而濯, 有一狂夫, 被髮提壺, 涉河而渡. 其妻追之, 不及, 墮河而死. 乃號天噓唏, 鼓箜篌歌曰: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公墮河死, 當奈公河.” 曲終, 自投河而死. 子高聞而悲之, 乃援琴而一之, 作箜篌引, 以象其聲, 所謂, 公無渡河曲也. 『琴操』 卷下 해석 箜篌引者, 朝鮮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 공후인이란 조선의 나루터 졸병 곽리자고가 지은 것이다. 子高晨刺船而濯, 有一狂夫, 곽리자고가 새벽에 노를 저어 가는데 한 미친 사내가 被髮提壺, 涉河而渡. 머리를 풀어해친 채 술병을 끌어안고 강을 건너가고 있었다. 其妻追之, 不及, 墮河而死. 아내가 뒤쫓긴 했지만 이르진 못하자 강에 빠져 죽었다. 乃號天噓唏, 鼓箜篌歌曰: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公墮河死, 當奈..
3. 한시사에서 우뚝한 작품을 남긴 정지상과 이색 長嘯牧翁倚風磴 綠波添淚鄭知常䧺豪豓逸難相下 偉丈夫前窈窕娘 余甞謂西京古今題詠, 只有二絶唱, 牧隱長嘯倚風磴, 山靑江自流; 鄭知常大同江水何時盡, 別淚年年添綠波, 此二詩而已. 我朝遂無繼響者 해석長嘯牧翁倚風磴장소목옹의풍등바람 부는 돌계단에 기대어 길게 읊조리던 목은과綠波添淚鄭知常록파첨루정지상푸른 물결에 눈물 더한 정지상은䧺豪豓逸難相下영호염일난상하웅장하지만 고운 시풍을 지녀 우열 가리기 어려우니偉丈夫前窈窕娘 위장부전요조낭위대한 장부 앞에 있는 요조숙녀 같다. 余甞謂西京古今題詠, 나는 일찍이 평양에 대해 고금으로 제목을 붙여 시를 읊은 것 중에 只有二絶唱, 다만 두 절창이 있었으니, 牧隱長嘯倚風磴, 山靑江自流; 목은이 지은 「부벽루(浮碧樓)」의 아래 시구와 長嘯倚風磴 ..

추강 남효온의 고상한 한시와 애석함 南秋江「寒食」詩曰: “天陰籬外夕陽生, 寒食東風野水明. 無限滿船商客語, 柳花時節故鄕情.” 「夢子挺」詩曰: “邯鄲一夢暮山前, 魂與魂逢是偶然. 細雨半庭春寂寞, 杏花無數落紅錢.” 「上巳城南」詩曰: “城南城北杏花紅, 日在花西花影東. 匹馬病翁驚節侯, 斜風吹淚女墻中.” 數詩不減唐人. 「鬼神論」一篇, 學問儘高, 有才不施, 惜哉! 해석南秋江「寒食」詩曰: “天陰籬外夕陽生, 寒食東風野水明. 無限滿船商客語, 柳花時節故鄕情.” 추강 남효온의 「한식날에[寒食]」이란 시는 다음과 같다. 天陰籬外夕陽生하늘 흐려지자 울타리 밖에 석양빛 어리고寒食東風野水明 한식에 봄바람 불며 들판의 강물은 밝구나. 無限滿船商客語 무한한 만선엔 상인들이 시끄럽게 하니柳花時節故鄕情버드나무꽃 핀 시절에 고향 그리는 정일세..
평시문(評詩文) 1. 常愛崔國輔長信草 時侵珠履迹 不使玉階行之句 今見庾肩吾有全由履迹少 倂欲上階生之語 始知國輔詩全出於肩吾 但後出者愈巧耳 記庾肩吾詩 ⇒해석보기 2. 淵明之詩 平淡出於自然 其初不倚擬模倣明矣 而鍾嶸以爲出於應璩 陋哉嶸也 淵明未嘗欲以詩自名 而况追拾古人之餘乎 此非特不知淵明詩也 亦並淵明爲人而不知耳 書陶淵明詩 ⇒해석보기 3. 池塘生春草 園柳變鳴禽 此靈運絶唱也 當時謂以此句得罪 權德輿遂傅會曰 池塘者泉洲瀦漑之地 今曰生春草 是三澤渴也 豳詩所記一蟲鳴則一候變 今曰變鳴禽者 候將變也 此爲當時所惡 此德輿之妄誕也 若然則靈運此詩不工甚矣 何以能名後也 且靈運所坐 在於韓亡子房奮之句 非坐此也 辨謝靈運詩傅會之誤 ⇒해석보기 4. 梁吳均有鴈足印黃沙之句 沈約謂語太險 古人爲詩之不欲險異如此 此自常語耳 而猶以爲險 况其他乎 古人之不欲險於詩 ⇒해석..
64. 元吳澂送趙子昂序曰 爲文而使一世之人皆好 吾悲其文 爲文而使一世之人不好 吾悲其人 讀此 擊節三歎 記元吳澂文
63. 平生讀歐,蘇文 極厭飫 近看陳師道,張耒輩文字 却好看 盖爲其言僅足 無有餘之病耳 東坡嘗讀范淳夫奏疏曰 吾文不如公文之皆可施行也 盖淳夫文字 語文稱停 不如蘇之過實 此東坡所以見推也 讀陳后山,張宛丘文
62. 東坡於古文人 每取樂天 盖其不獨文章相近 行藏頗有與類者 樂天則曰 有鄧魴者見僕詩而喜 亡何而死 有唐衢者見僕詩而泣 未幾而死 其餘則足下 又十年來困躓若此 其曰足下者 卽元微之也 東坡則曰 此子有致窮之具 而旣與不肖爲親 又欲往求魯直 其窮未易量也 樂天則曰 始得名於文章 終得罪於文章 亦其宜也 東坡則曰 平生以言語文字見知於世 亦以此取疾於人 得失相補 不如不作之安也 此亦足見兩公之相類矣 樂天,東坡相同處
60. 王元之待漏院記 專蹈襲唐李華政事堂記 但後出者巧耳 王元之蹈襲古人
59. 杜牧阿房宮賦鼎鐺玉石 金塊珠礫 釋之者多失本旨 以一字各爲一物 甚無意義也 余嘗釋之曰 鐺視鼎 石視玉 塊視金 礫視珠 盖言其衆多而賤之也 聽者疑其爲穿鑿而不之信也 今觀鮑宣傳 有漿酒霍肉之云 盖言▣酒如漿視肉如霍也 乃知杜牧之賦本出於此 而余言爲不妄也 釋杜牧阿房宮賦
58. 白樂天曰 凡人爲文 私於自是 不忍於割截 或失於繁多 其間姸媸 益又自惑 必能交友有公鑑無姑息者 討論而削奪之 然後繁簡當否 得其中矣 此論甚好 凡文人之病 在於自私自惑 若能先去此病 而討論者不以姑息終之 何患於不到古人地位耶 記白樂天語
57. 世知杜子美之能詩 而不知其文亦自好 如公孫大娘劒舞行序 已極頓挫 而又其進三大禮賦表 極工鍊有法度 如曰與麋鹿同羣而處 浪迹於陛下豐草長林 又曰 臣之愚頑 靜無所取 以此知分 沉埋盛時 不敢依違 不敢激訴 以漁樵之樂自適而已 其文視諸子 覺自別耳 杜子美能文
56. 東坡極賞皮日休白牡丹詩多情有恨無人見 月白風淸欲墮時 以爲不問而可知爲白牡丹詩也 余亦謂江文通海外之雲 處處而秋色 河中之鴈 一一而學飛 不問而可知其爲橫吹賦也 記江文通橫吹賦
55. 余嘗見淵明桃花源記 喜其頗類史遷 惜其不多見 近於諸選中 得見其所爲孟嘉傳 文極緻密溫雅有法度 絶不類魏晉間文字 可奇也 嘉任情自然 淵明之爲此傳 正以其爲意中人耳 不獨其爲外祖故也 陶淵明能文
54. 右軍蘭亭序 時人方之石季倫金谷序 右軍甚有欣色 以今觀之 蘭亭序之勝金谷序遠矣 然右軍猶以並稱爲幸 今世後生粗解把筆 直欲陵駕古人 何哉 書王右軍蘭亭
53. 巷居子鄭來僑學詩文於余 嘗有帆前芳草二陵來之語 大爲時人所賞 然特窮甚 有一大宰憫其窮而語僕曰 世俗皆言鄭生之窮 乃爲君所誤 信乎 僕對曰 固信然 若非僕 公又何由得知鄭生而憫其窮耶 記鄭來僑詩
52. 滄浪洪世泰少日爲唐 晩乃學杜 其格頗變 論者以爲學杜者不如學唐 而洪未之服也 有一詩人就問於農巖者 農巖笑答曰 吾從衆 得失之論遂定 滄浪詩學先後之異
51. 余有放舟詩曰 有時遇勝處 屢過方愜意 險處亦難忘 事過猶神傷 當時乘興亂書 後見 頗覺近韓 記吾詩
50. 余嘗在湖舍 效放翁爲詩曰 葛巾淥酒烏藤杖 木几蒲團白竹扉 僧因汲水晨猶往 客爲看花暮不歸 飮弱尙能誇量大 詩荒也道賞音稀 頗知我輩疎狂甚 莫遣傍人惹是非 詩翁滄浪子以爲陸家還魂 記吾詩
49. 余嘗在湖舍 有泛湖詩曰 歸來卧虗樓 夢境皆波濤 直翰苑時 有立春詩曰 柳從今日盡輕條 今見退之遊湘西寺詩 云猶疑在波濤 怵惕夢成魘 張文潛首春詩 亦云柳欲向人輕 意思之偶合如此 不覺自喜 然余此兩句 爲余得意詩 而兩公句語 未必爲其得意 則此爲可愧也 記吾詩與古人偶合處
48. 余有詩友 曰金君山 有獨絶才 嘗曰 詩之於人 正如貌之不能廢眉 其論如此 嘗有時危百慮聽江聲之句 詩老洪世泰聞而方食失箸 其爲人所推服亦如此 然其蒼老太早 且過於悲傷而和平者絶少 愛君山才者 兼以爲憂 今果入鬼錄 悲夫 記金君山詩
47. 乙未元月六日夜夢 李煕卿罷官在東湖寄詩曰 山澤漁樵初見放 江湖歲月若相招 余不覺極賞 夢記李煕卿詩
45. 李伯溫,洪夏瑞時有驚人語 李有詩曰 蒼栢久應看客過 黃鸝且莫使人愁 洪詩曰 高僧食葉無塵色 老石聞經有道情 皆非俗間語 試求吾詩中可以敵此者而未得 記李洪詩
44. 有人誦三淵子遊西關作曰 雪嶽冥棲客 關河又薄遊 隨身有淸月 卜夜在高樓 劒舞魚龍靜 杯行星漢流 雞鳴相顧起 留興木蘭舟 僕評此詩曰 起語凡 頷聯僊 頸聯豪 結語鬼 一篇中有此四品 評三淵詩
43. 深潭老鱖常難見 香餌前頭冉冉來 此農巖先生釣魚作也 晩年 上必欲召致先生 至令其伯相公勸起 或有問於余曰 先生當出乎 余爲誦此作曰未必然 先生已見志矣 已而果然 記農巖釣魚作
42. 並立雖不言 飮人以和淸 此農巖先生詠梅詩也 此句出而古今詠梅詩盡廢 記農巖詠梅詩
41. 農巖先生嘗有夢遊泰山作曰 漢代白雲生古牒 秦時明月掛長松 古人作詩 不能無醒醉之辨 而夢中之語精到至此 盖是神明不亂故也 記農巖夢作
40. 農巖先生少時有夢作曰 文章寂寞囊中草 身世飄零水上萍 又詠榴曰 紫顆含朱實 崇朝露氣漙 無因獻君所 目斷五雲寒 其後出處 一如夢作所云者 豈有前定而然耶 記農巖夢作
39. 僕嘗謂農巖先生詩曰 其難學處 在於用事處 先生曰 吾平生於詩不善用事 亦罕用事 子言云何 僕遂擧其嵩陽書院作夜雨靑山有蕨生之句曰 此用事之善者也 先生點頭許之 盖先生以圃隱之節况夷齊 而只曰有蕨生而已 足此不可不知也 農巖善用事
38. 農巖之所取於吾東者唯三家 翠軒訥齋蘇齋而已 餘無取焉 農巖所取詩三家
37. 翠軒之詩 出於蘇,黃而其高過之 其神僊俊逸 天以與之 非區區學唐者所可企及 而世猶未之深識 獨農巖先生盛稱爲我東三百年一人 於是世之爲詩者嗜之 如飢者之遇八珍焉 書挹翠軒詩
36. 古人云梅聖兪日課一詩 寒暑不易 聖兪詩名滿世 賴有此耳 東坡亦於答人書曰 聞日作一詩甚善 此事雖有才者 非習難工也 以兩公而猶如此 况才不及兩公者乎 我東朴訥齋每直玉堂 臨卧必作一詩 誦離騷經然後就寢 先輩之用功於詩如此 記先輩之用功於詩
35. 僕於明人 最愛唐順之 如獨樹春深初着蘂 空山行遍不逢僧 居並野僧方結夏 身隨枯葉又經秋 其高妙殆非明人語也 記唐順之詩
34. 近看放翁集序 乃中州近歲人所爲也 有胸中李杜紙上李杜之語 可謂善論詩者 近世學杜者 多用悲愁困窮之語 殆亦無病而呻吟者 僕亦少時不免此病爾 記放翁集序語
33. 平生鄰曲意 移棹避漁罾 此陸務觀江居作也 居士曰 古今詩人 唯子美,務觀兩人而已 何也 詩本忠厚也 記陸放翁詩
32. 東坡平生宦謫 多坐其詩語 文與可及子由俱有詩戒之 文則曰 北客若來休問事 西湖雖好莫吟詩 子由則曰 莫把文章動蠻貊 恐妨談笑卧江湖 兩詩皆爲坡藥石 而子由爲尤有味 記子由寄東坡詩
31. 柳州田家作曰 今年幸少豐 無厭饘與粥 長公採薺詩曰 未任筐筥載 已作杯盤想 此皆詩之切於人情者 記柳州,東坡詩
30. 東坡有廣明寺詩曰 破屋撼鐘音 又有觀臺詩曰 殘磬風中嫋 此兩句妙在撼嫋字 記東坡詩
29. 放翁稱東坡水中明月卧浮屠之句 以爲狀景逼神 却不如初日照江水 游魚似玉甍之爲尤妙也 記東坡詩
28. 東坡夷中亂山作曰 江寒晴不知 遠見山上日 䑃朧含高峰 晃蕩射峭壁 橫雲忽飄散 翠樹紛歷歷 行人挹孤光 飛鳥投遠碧 坡詩大抵皆妙 而亦無如此語之妙者 記東坡妙處
27. 吳僧義海論東坡聽琴詩云坡未知琴 春溫廉折亮以淸 絲聲皆然 不獨琴也 此盖坡引用古語而義海不知也 騶忌之與齊王論琴曰 大絃之春溫者君也 小絃之廉折以淸者相也 坡詩盖出於此 義海雖善琴 若使言琴 未必及坡爾 書東坡聽琴詩
26. 東坡雨中看牡丹詩曰 霧雨不成點 映空疑有無 時於花上見 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紅粉 暗香生雪膚 黃昏更蕭瑟 頭重欲相扶 又曰 明日雨當止 晨光在松枝 淸寒入花骨 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濃艶 一笑當及時 依然暮還斂 亦似惜幽姿 僕曰 此爲牡丹傳神也 花能有其妖艶 而不能自語其妖艶 坡詩盖牡丹之解語者爾 書蘓東坡牡丹古詩
25. 老泉詩雄傑渾深 非二子之比 其水官詩曰 水官騎蒼龍 龍行欲上天 手攀時且駐 浩若乘風船 不知幾何長 足尾猶在淵 下有二從臣 左右乘魚黿 矍鑠相顧視 風擧衣袂翻 女子侍君側 白頰垂雙鬟 手執雉尾扇 容如未開蓮 從者八九人 非鬼非戎蠻 出水未成列 先登揚旗旜 長刀擁旁牌 白羽注强拳 雖服甲與裳 狀貌猶鯨鱣 水獸不得從 仰面以手扳 空虗走雷霆 雨雹晦九川 風師黑虎囊 面目昏塵煙 翼從三神人 萬里朝天關 我從大覺師 得此詭怪編 畵者古閻子 于今三百年 見者誰不愛 予者誠已難 在我猶在子 此理寧非禪 報之以好詞 何必畵在前 此詩近得於坡集 善本他無見焉 甚可貴重 滄浪洪世泰常欲以三蘇敵曹氏三父子 盖老泉之渾雄 近於魏武 長公之才俊 似陳思王 穎濱之婉麗 類五官將 誠知言也 記蘇老泉詩
24. 荊公題江陵驛舍云茅屋滄洲一酒旗 午煙孤起隔林炊 王介譏之 書其下云金陵村裏王夫子 可是能吟富貴詩 余以爲非獨村夫子不能吟富貴詩 富貴人欲吟一句村夫語 亦不得 書荊公江陵驛舍詩
23. 荊公作明妃曲篇末曰 人生失意無南北 時謂名句 而王深甫非之是也 以言失意 故人不知此語之大害也 今可言得意 亦無南北耶 書王荊公明妃篇
22. 梅聖兪爲宋詩祖 自歐公盛推服 然其詩過苦寒不可學 放翁亦以爲置字如大禹之鑄鼎 鍊句如后夔之作樂 成篇如周公之致太平 此語唯老杜近之 聖兪恐不得當也 記放翁,梅聖兪詩評
21. 歐公作廬山高 自以爲得意 而梅聖兪亦甚許之以爲使我更作詩三十年 不能道得其中一句 以今觀之 詞格極冗長 無一語可採 不知歐公何以爲得意 而聖兪老於詩者 亦何以推服至此也 書歐公廬山高
20. 歐公守滁 築醒心,醉翁兩亭於琅琊山谷中 命幕客謝判官雜種花卉 謝以狀問名品 公以一絶書紙尾答曰 淺深紅白宜相間 先後仍須次第栽 我欲四時携酒去 莫敎一日花不開 古今傳以爲韻事 僕在湖舍 家兄寄書與詩問歸期 僕不作書 只次韻答曰 日爲湖上舟遊去 直到林中花盡歸 亦庶幾於歐公事耳 書歐公答謝判官詩
19. 杜牧之云白樂天詩 多淫言媟語 入人肌骨 却不知自家反甚於樂天也 書杜牧之詩
18. 坐聞西床琴 凍絶三兩絃 居士曰 此是孟郊佳處 孟郊佳句
17. 李肇謂退之遊華山 窮極幽險不能下 至發狂慟哭 沈顔辨之以阮籍窮途之哭爲喩 肇固陋矣 而顔亦不知退之者也 唯謝無逸辨之最合理 今以其詩觀之 有悔狂已咋指 垂戒仍鐫銘之語 謂慟哭者 以此傅會 然其上句有下袖拂天星之語 則此詩極言華山之高 而其云悔狂咋指者 亦自誇其窮高遠之覽爾 而世俗不知 反以爲眞有是事者 甚可笑也 辨退之遊華山詩
16. 退之文章雄渾 驅駕千古 非宗元輩人 然至其爲詩之妙 則又多讓于宗元 唯不見園桃與巷柳 馬頭唯有月團團 及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却無 有詩本色 可佳耳 記韓退之詩
15. 樂天詩曰 莫嫌地窄林池小 休厭家貧活計微 多少朱門鎖空宅 主人到老不曾歸 居士曰 樂天非知道者 何必見空宅然後 知窄地之可安哉 記樂天詩
14. 人有拈出樂天人生有情非木石 不如不遇傾國色之語 問余曰 樂天之言如此 豈嘗好色者歟 余曰 能快說出如此 猶是分輕 答人問樂天詩
13. 閒來觀樂天秋池詩 不覺一笑 其詩曰 身閒無所爲 心閒無所思 况當故園夜 復此新秋池 岸暗烏棲後 橋明月出時 菱花香散漫 桂露光參差 費却許多思慮 寫得許多光景如此 何得爲無思 欲起樂天一問而不可得也 書白樂天秋池詩
12. 若使夷齊飮 終當不易心 居士曰 隱之節士也 莫道桑楡晩 爲霞尙滿天 居士曰 夢得志人也 記吳隱之,劉夢得詩
11. 子美,靑蓮各有能事 歷代題品 亦不一 至於近世 愛杜者多於愛靑蓮 然要當以杜爲今文 而以靑蓮爲古文爾 評靑蓮,子美詩
10. 子美詩曰 久客惜人情 如何拒隣叟 反觀居士曰 子美幸而不有周公之位矣 其不能躬吐哺矣 何也 爲不久客則可以拒人爾 記子美詩
9. 老杜八哀詩曰 日斜鵩鳥入 魂斷蒼梧帝 世釋帝作舜 此爲非也 蒼梧帝 卽蒼梧天也 嘗見放翁詩 有山聳帝靑之句 聳帝謂聳天也 帝之爲天無疑 辨老杜魂斷蒼梧帝句
8. 子美平生作詩 不作無益語 故其詩多可採 如石笋行末句曰 嗟爾石笋擅虗名 後來未識猶駿奔 安得壯士擲天外 使人不疑見本根 此爲世人破妄也 柳子厚作八駿圖說 欲使天下有是圖者擧而焚之 亦此意也 書子美石笋行
7. 詩話云子美羌村詩 夜闌更秉燭 相對如夢寐 此句人嘗過驪山 夢明皇稱美云 後人以爲子美此詩 有世亂遭飄蕩 生還偶然遂之語 則致世之亂者誰耶 明皇豈得不耻而猶誦其語乎 余以爲明皇因重色而致亂 固不可矣 然以護前而失名句尤不可 書杜子美羌村詩
6. 王荊公次四家詩 以靑蓮編於其末曰 其詩言酒色者 十居八九 此論非知靑蓮者 黃山谷云靑蓮詩語 如生長富貴人 寧於醉中作無義語 不作寒乞聲 必如此論然後乃可 記荊公,山谷評李靑蓮詩語
5. 李北海有牡丹詩十首 未見於諸選中 得於六朝帖刻本 今猶記其一聯 曰解語應傳天上事 向人如訴夜來寒 其餘大率類此 此詩之尤物也 昉姪近學此爲梅花詩曰 飄颻豈是人間住 護視還愁月裏奔 未免爲效尤也 記李北海牡丹詩
4. 梁吳均有鴈足印黃沙之句 沈約謂語太險 古人爲詩之不欲險異如此 此自常語耳 而猶以爲險 况其他乎 古人之不欲險於詩
3. 池塘生春草 園柳變鳴禽 此靈運絶唱也 當時謂以此句得罪 權德輿遂傅會曰 池塘者泉洲瀦漑之地 今曰生春草 是三澤渴也 豳詩所記一蟲鳴則一候變 今曰變鳴禽者 候將變也 此爲當時所惡 此德輿之妄誕也 若然則靈運此詩不工甚矣 何以能名後也 且靈運所坐 在於韓亡子房奮之句 非坐此也 辨謝靈運詩傅會之誤
2. 淵明之詩 平淡出於自然 其初不倚擬模倣明矣 而鍾嶸以爲出於應璩 陋哉嶸也 淵明未嘗欲以詩自名 而况追拾古人之餘乎 此非特不知淵明詩也 亦並淵明爲人而不知耳 書陶淵明詩
1. 常愛崔國輔長信草 時侵珠履迹 不使玉階行之句 今見庾肩吾有全由履迹少 倂欲上階生之語 始知國輔詩全出於肩吾 但後出者愈巧耳 記庾肩吾詩
46. 신선이 되고자 하는 나를 인정하지 않은 이백온 僕嘗在湖舍, 以春盡日出遊, 李伯溫自京來. 余仍與遊, 各乘一小艇, 入慶安川. 或相先後, 各有所作, 書葉以流之. 舟之在後者得見而和之, 僕詩曰: “只應蹤迹長如此, 生作閒人死作僊.” 伯溫次答曰: “君能十載居亭子, 然後吾方喚作僊.” 盖一時劇戱也. 僕時初免堂后, 方欲以其日閒遊之樂, 自稱以僊. 而伯溫者不欲遽許我, 乃期以十載之久, 此公之倔强如此, 可爲一笑. 偶閱『石湖集』, 書此, 記伯溫和詩. 『恕菴集』 卷之十六 해석 僕嘗在湖舍, 以春盡日出遊, 내가 일찍이 호숫가집에 있을 적에 봄 끝날에 나가 노니는데 李伯溫自京來. 이백온이 서울로부터 왔다. 余仍與遊, 各乘一小艇, 入慶安川. 내가 함께 노닐매 각각 하나의 작은 거룻배에 타고 경안천으로 들어갔다. 或相先後, 各有所作,..
21. 우열을 가릴 수 없는 석주와 동악의 시 許筠評石洲詩曰: “汝章之詩, 如絕代佳人, 不施鉛朱, 以遏雲聲, 唱羽調, 界面調於燭下, 曲未終而起去.” 盖指詩語自然可愛, 久而愈不忘也. 車滄洲評東岳詩曰: “子敏之詩, 如衡岳無雲, 洞庭不波.” 盖謂詩格雄拔鉅麗, 而差小奇巧造化之意也.權之‘空山木落雨蕭蕭’, 李之‘江頭誰唱美人詞’, 皆爲鄭松江而作, 而俱是絶響, 世不敢輕重. 盖權之首句, 有如雍門琴聲忽然驚耳, 使人無不零涕; 李之末句, 有如赤壁簫音不絶如縷, 猶含無限意思, 雖難優劣, 然格調則權勝. 해석許筠評石洲詩曰: 허균이 석주의 시를 평하며 말했다. “汝章之詩, 如絕代佳人, 不施鉛朱, “여장의 시는 엄청 예쁜 여인이 연지곤지 찍지 않은 채 以遏雲聲, 唱羽調, 界面調於燭下, 알운성【알운성(遏雲聲): 구름을 멎게 한다는 것은 ..

24. 정두경의 성당에 비길 만한 시 我東文人, 毎與華使唱酬, 皆用律詩. 故如湖陰大手, 至於古詩長篇, 不能工. 唯權石洲深曉古詩體, 其「忠州石」ㆍ「送胡秀才」等篇, 絶佳, 殊非東人只事排比之流. 近世東溟鄭君平, 傑出一代, 掃盡浮靡之習. 其所著歌行, 雄健俊逸, 可方於盛唐諸子. 如「俠客篇」曰: “幽州胡馬客, 匕首碧於水. 荊卿西入咸陽日, 待者何人此子是. 惜哉不與俱, 藏名屠狗家, 空對燕山秋月色, 時時吹笛落梅花.” 此等作, 求諸唐, 詩亦罕. 評者謂: “我國之文, 超越前代. 可與中國因幷驅者, 有二, 踈庵之騈儷, 東溟之歌行.”云. 해석 我東文人, 毎與華使唱酬, 우리나라 문인들은 매번 중국사신과 수창할 적에 皆用律詩. 모두 율시만을 활용했었다. 故如湖陰大手, 至於古詩長篇, 그러므로 호음과 같은 대가의 경우에도 고시장편에 이..

2. 우리나라 시선집을 평가하다 知詩難於作詩, 自古能詩者, 咸以選詩爲難. 余聞之先輩, 趙石澗所選『三韓龜鑑』, 多所缺略; 柳夢窩『大東詩林』, 未免固詖; 徐四佳『東文選』, 卽一類聚, 亦非選法; 蘇陽谷『續東文選』, 取舍不公, 頗因愛憎; 金佔畢, 『靑丘風雅』, 只取精簡, 遺其發越; 柳西坰『續靑丘風雅』, 與奪不明, 未得其要領. 惟許筠『國朝詩刪』, 澤堂諸公, 皆稱善揀. 詩刪之盛行於世, 蓋以此也, 然其中所爲鬼作兩首, 伽倻仙女詩及李顯郁詩, 皆古人所作, 故余表而出之, 以破其虛杗. 伽倻仙女詩, 卽國初人都元興, 次林椿諸人, 嶺南樓詩韻, 而『與地勝覽』所錄也. 其詩云: ‘金碧樓明壓水天, 昔年誰構此峯前. 一竿漁父雨聲外, 十里行人山影邊. 入檻雲生巫峽曉, 逐波花出武陵烟. 沙鷗但聽陽關曲, 那識愁深送別筵.’ 李顯郁詩, 卽皇明王陽明, 廬..
양촌을 제대로 배운 서거정의 한시 四佳徐文忠公居正, 陽村權文忠公近之外孫也, 其文章專學陽村. 「松京懷古」詩曰: “往事微茫夢半空, 諸陵何處問英雄. 江山自在烏啼裡, 城郭依稀鶴語中. 羅濟紛紛成統合, 梁元歷歷管初終. 可憐一片繁華地, 秋樹年年霜葉紅.” 金時習禪號雪岑, 四佳多與酬唱, 其「贈岑上人」詩曰: “今日逢師笑一場, 逃儒歸墨墨歸楊. 塵中邂逅顔如舊, 方外交遊味亦長. 韓愈序傳文暢別, 杜陵詩在贊公房. 篇章往復慚非分, 留與山門姓字香.” 『三溟詩話』 해석 四佳徐文忠公居正, 陽村權文忠公近之外孫也, 문충공 사가 서거정은 문충공 양촌 권근의 외손자로, 其文章專學陽村. 문장을 온전히 양촌에게서 배웠다. 「松京懷古」詩曰: “往事微茫夢半空, 諸陵何處問英雄. 江山自在烏啼裡, 城郭依稀鶴語中. 羅濟紛紛成統合, 梁元歷歷管初終. 可憐一片繁華..
실제 상황 속에 있었다면 敲든 推든 상관없다 僧敲月下門, 祗是妄想揣摩, 如說他人夢. 縱令形容酷似, 何嘗毫髮關心? 知然者, 以其沈吟推敲二字, 就他作想也. 若卽景會心, 則或推或敲, 必居其一. 因景因情, 自然靈妙, 何勞擬議哉? 長河落日圓, 初無定景; 隔水問樵夫, 初非想得. 則禪家所謂現量也. -『薑齋詩話』 인용 한시미학산책
국화꽃이 진다는 걸 몰랐던 구양수 毆公嘉祐中, 見王荊公詩‘黃昏風雨暝園林, 殘菊飄零滿地金’, 笑曰: “百花盡落, 獨菊枝上枯耳.” 因戱曰: “秋英不比春花落, 爲報詩人子細看.” 荊公聞之曰: “是豈不知楚詞‘夕餐秋菊之落英’, 毆陽九不學之過也.” -『苕溪漁隱叢話』 前集 권 34 인용 한시미학산책
좋은 구절도 정황이 맞아야 한다 詩人貪求好句, 而理有不通, 亦語病也. 如‘袖中諫草朝天去, 頭上宮花侍宴歸’, 誠爲佳句, 但進諫必以章疏, 無直用稿草之理. 唐人有云‘姑蘇臺下寒山寺, 半夜鐘聲到客船.’ 說者亦云, 句則佳矣, 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 -『六一詩話』 인용 한시미학산책
동인논시(東人論詩) 목차 신위(申緯) 1 2 3가장 뛰어난 작품을 남긴 정지상과 이색이색 - 浮碧樓정지상 - 送人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인용지도
淡雲微雨小姑祠 菊秀蘭衰八月時 心折漁洋談藝日 而今華國屬之誰 王漁洋論詩絶句 淡雲微雨小姑祠 菊秀蘭衰八月時 記得朝鮮使臣語 果然東國解聲詩 卽淸陰詩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天下幾人學杜甫 家家尸祝最東方 時從批解窺班得 先數功臣李澤堂 東人之學杜者 不但不得其髓 幷與皮貌而得之者鮮矣 澤堂杜詩批解 或時有搘拄 然有裨於初學則多矣 余亦少日 甞問津於是書耳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書屋自名億萬齋 前於栢谷有乖厓 空踈自命詩人者 容易那能到得佳 終南叢志 古文章家 靡不以勤而致之 世傳金乖厓閉門讀書 下堂見落葉 始知爲秋 余所魯鈍 所讀倍人 最喜伯夷傳 讀至一億一萬三千筭 遂名小齋曰億萬齋 去庚戌八路大歉 翌年大疫 都下積尸如山 人有戱余者曰 今年死者與君讀書之數 較此孰多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暮雲殘雪是何山 驢背詩人兀睡寒 歎息當時壺谷老 竟遺明月漉珠瀾 壺谷詩話 金柏谷湖行絶句 有驢背睡餘開眼見 暮雲殘雪是何山之句 語韻極佳 而不入於余所撰箕雅中 此所謂倒海漉珠 竟遺明月 豈不嗟惜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王李頹波日漸東 當時摹擬變成風 性情流出於何見 只好千家軌轍同 宣廟朝以後 王,李摹擬之學盛行 人人蹈襲 家家效顰 無復各成一家之言 自此詩道衰矣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閨媛亦忌盛名中 蘭雪人間議異同 紅墮芙蓉三九朶 歸程笑指廣寒宮 蘭雪軒許氏 爲閨媛中第一 中朝人爭購其集 洪慶臣,許𥛚皆言蘭雪詩二三篇外 皆他人作 白玉樓上梁文 亦筠所撰云 可笑 鶴山樵談 姊氏平日有夢中詩曰 碧海侵瑤海 靑鸞倚彩鸞 芙蓉三九朶 紅墮月霜寒 及上昇 享年二十七 恰符三九之數 修短之前 豈可逭乎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白首苦吟成進士 微官不及右文時 直將郊島爭寒瘦 一段秋光欲染詩 宣廟朝進士成汝學號雙泉 自少攻詩 年老不得一命 人皆惜之 其警句曰雨意偏侵夢 秋光欲染詩 極佳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天心錯莫臨江水 廟筭凄凉對夕暉 休說江郞才欲盡 五峯劘墨一時稀 壺谷詩話 李五峯天才鳴世 晩年有才盡之嘆 如天心錯莫臨江水 廟筭凄凉對夕暉等語 一時儕友輩莫敢望云耳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奚論骨力韻優優 城枕寒江地易秋 眞見人家有跨竈 詩人雙絶李東洲 論詩者謂李芝峯法唐 閑淡溫雅而所乏者氣力 如窓間小雨天難曉 城枕寒江地易秋之句 人未易道 余見東國文章 詩文俱備者李東洲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鄭礥月色荷香句 何似南樓故國鍾 具眼倭中有人否 絳雲無恙碧紗籠 鄭礥芙蓉堂詩曰 荷香月色可淸宵 更有何人倚玉簫 十二曲欄無夢寐 碧城秋思夜迢迢 倭冦至碧城 盡燒詩板 獨留此詩 權草樓松京詩曰 雪月前朝色 寒鍾故國聲 南樓愁獨立 殘郭暮烟生 可與荷花月色句幷名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聖主憐才眷逐臣 文章遭遇際昌辰 富贍敏捷詩千首 只好憑凌幷世人 車天輅以四館宮 爲擧人代述事覺 杖流北邊 及北兵使辭陛 宣廟敎曰 車天輅雖爲罪謫 予愛其才 可善視之 兵使待之極欵 天輅恠其厚而問之 兵使具以實告 天輅感泣 聖主愛惜人才 吁亦至矣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萬里長城馬絶塵 揮毫餘氣尙輪囷 名心擬死眞堪笑 自有文星上應人 車五山自言貼紙於萬里長城 使我走馬揮筆 城有時盡而吾詩不窮矣 終南叢志 許筠奉使入京 有一星官言靑邱分野奎星晦彩 文人當死 筠欲自死以當之 及渡鴨江 聞五山死 愕然自失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論定波紋與繡針 爭如自負比高岑 雍門赤壁琴簫響 難道滄洲不賞音 壺谷言李月沙詩 如水紋平舖 申象村詩 如組繡五彩 柏谷問鄭東溟曰 子詩於古可方何人 東溟笑曰 李杜則不敢當 至於高岑輩 或可比肩 車滄洲言權石洲之空山落木雨蕭蕭 李東岳之江頭誰唱美人詞 俱是絶響 權之首句 如雍門琴聲 忽然入耳 使人無不涕零 李之末句 如赤辟簫音 不絶如縷 猶含無限意思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齊名陳李有誰知 片羽零金恰小詩 密葉翳花雲漏日 一江春雨碧絲絲 陳翰林澕 與李文順齊名 陳詩曰 小梅零落柳僛垂 閑踏晴嵐步步遅 漁店閉門人語少 一江春雨碧絲絲 淸警可詠 李詩曰 輕衫小簟卧風欞 夢覺啼鶯三兩聲 密葉翳花春後在 薄雲漏日雨中明 讀之爽然 語見惺叟詩話中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白衣妙選稱從事 何異將身到鳳池 樂府至今傳絶唱 松江歌曲石洲詩 天使來時 石洲被選爲白衣從事 宣廟徵稿以入 簡易贈詩曰 聞說至尊徵稿入 全勝身到鳳凰池 鄭松江歌曲有將進酒 調甚悲惋 石洲過公墓有詩曰 空山落木雨蕭蕭 相國風流此寂寥 惆悵一杯難更進 昔年歌曲卽今朝 至今樂府幷歌之 千古絶唱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石徑筇音宿鳥知 白雲平壑月沉時 淸修苦節無人及 想見詩中絶俗姿 權應仁松溪漫錄 朴思菴宿白雲洞曺氏草堂詩曰 醉睡仙家覺後疑 白雲平壑月沉時 翛然獨出修林外 石徑筇音宿鳥知 人謂宿鳥知先生 五山說林 朴思菴淸修苦節 人莫能及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詩到鵞溪軟媚求 江村門掩豆花秋 死楊妃卧海棠下 勝似說玄宗白頭 壺谷詩話 李鵞溪詩 過於軟媚 或以死楊妃卧花下爲譏 如白雨滿船歸棹急 數村門掩豆花秋之句 眞是畫中有詩矣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江聲忽厲月孤懸 早許湖陰壓卷篇 實踐眞知金柏谷 黃江一夜不成眠 金得臣終南叢志 鄭湖陰有江聲忽厲月孤懸之句 或以月孤懸與江聲厲不相屬疑之 許筠獨曰 此老此詩 當爲壓卷 以筠藻鑑 豈無所深解 余甞宿黃江 夜聞灘聲 開戶視之 落月孤懸 因知湖陰老子寫景鍊句之逼眞也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
才擅三唐崔白李 㴑源風調始冲菴 後來深院孤舟句 突過杏花微雨簾 崔孤舟,白玉峯,李蓀谷 世所稱三唐者 唐調倡自金冲菴詩 江南殘夢晝懨懨 愁逐年芳日日添 鶯燕不來春又暮 落花微雨下重簾 最得意 三唐中蓀谷跨崔越白 其詩有病客孤舟明月在 老僧深院落花多之句 -『警修堂全藁』 인용 전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