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고전/국어 (287)
건빵이랑 놀자
국어(國語) 목차 좌구명(左丘明) 21권으로 구성된 춘추시대의 국별 사서이며 ‘국어’라는 제목은 ‘각국의 역사 이야기’라는 뜻이다. 옛부터 「춘추좌씨전 春秋左氏傳」의 저자인 좌구명이 이 책의 저자로 알려져 있으나, 한 사람의 저술이 아닌 각국 사관의 기록을 한대(漢代)에 와서 편집한 것으로 추측된다. - 다음백과 1. 주어 상(周語上) 1234567891011121314 2. 주어 중(周語中) 12345678910 3. 주어 하(周語下) 123456789 4. 노어 상(魯語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5. 노어 하(魯語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6. 제어(齊語) 1234567 7. 진어 일(晉語一) 123456789 8. 진어 이(晉語二) 123..
02 實者, 祭祀之意, 主人自盡恩懃而已, 鬼神未必歆享之也. 何以明之? 今所祭者報功, 則緣生人爲恩義耳, 何歆享之有? 今所祭死人, 死人無知, 不能飮食. 何以審其不能歆享飮食也? 夫天者, 體也, 與地同. 天有列宿, 地有宅舍, 宅舍附地之體, 列宿着天之形. 形體具, 則有口乃能食. 使天地有口能食祭, 食宜食盡. 如無口, 則無體, 無體則氣也, 若雲霧耳, 亦無能食如(祭). 天地之精神, 若人之有精神矣, 以人之精神, 何宜飮食? 中人之體七八尺, 身大四五圍, 食斗食, 歠斗羹, 乃能飽足 ; 多者三四斗. 天地之廣大, 以萬里數, 圜丘之上, 一@繭栗牛, 粢飴大羹, 不過數斛, 以此食天地, 天地安能飽? 天地用心, 猶人用意也, 人食不飽足, 則怨主人, 不報以德矣. 必謂天地審能飽(飮)食, 則夫古之郊者負天地. 인용목차
11 且凡人所惡, 莫有腐@臭. 腐@臭之氣, 敗傷人心, 故鼻聞@臭, 口食腐, 心損口惡, 霍亂嘔吐. 夫更衣之室, 可謂@臭矣 ; 鮑魚之肉, 可謂腐矣. 然而有甘之更衣之室, 不以爲忌 ; 肴食腐魚之肉, 不以爲諱. 意不存以爲惡, 故不計其可與不也. 凡可憎惡者, 若濺墨漆, 附著人身. 今目見鼻聞, 一過則已, 忽亡輒去, 何故惡之? 出見負豕於塗, 腐澌於溝, 不以爲凶者, 洿辱自在彼人, 不著己之身也. 今婦人乳子, 自在其身, 齋戒之人, 何故忌之? 인용목차
06 孔子非不明死生之實, 其意不分別者, 亦陸賈之語指也. 夫言死[人]無知, 則臣子倍其君父. 故曰: “喪祭禮廢, 則臣子恩泊 ; 臣子恩泊, 則倍死亡先 ; 倍死亡先, 則不孝獄多.” 聖人懼開不孝之源, 故不明死[人]無知之實. 異道不相連, 事生厚, 化自生, 雖事死泊, 何損於化? 使死者有知, 倍之非也 ; 如無所知, 倍之何損? 明其無知, 未必有倍死之害 ; 不明無知, 成事已有賊生之費. 인용목차
05 魯人將以璵璠斂, 孔子聞之, 徑庭麗級而諫. 夫徑庭麗級, 非禮也, 孔子爲救患也. 患之所由, 常由有所貪. 璵璠, 寶物也, 魯人用斂, 姦人@僩(間)之, 欲心生矣. 姦人欲生, 不畏罪法. 不畏罪法, 則丘墓抽(抇)矣. 孔子睹微見著, 故徑庭麗級, 以救患直諫. 夫不明死人無知之義, 而著丘墓必抽(抇)之諫, 雖盡比干之執人, 人必不聽. 何則? 諸侯財多不憂貧, 威彊不懼抽(抇). 死人之議, 狐疑未定 ; 孝子之計, 從其重者. 如明死人無知, 厚葬無益, 論定議立, 較著可聞, 則璵璠之禮不行, 徑庭之諫不發矣. 今不明其說而彊其諫, 此蓋孔子所以不能立其敎. 인용목차
03 夫毒, 陽氣也, 故其中人, 若火灼人. 或爲蝮所中, 割肉置地焦沸, 火氣之驗也. 四方極皆爲維邊, 唯東南隅有溫烈氣. 溫烈氣發, 常以春夏. 春夏陽起. 東南隅, 陽位也. 他物之氣, 入人鼻目, 不能疾痛. 火煙入鼻鼻疾, 入目目痛, 火氣有烈也. 物爲靡屑者多, 唯一火最烈, 火氣所燥也. 食甘旨之食, 無傷於人. 食蜜少多, 則令人毒. 蜜爲蜂液, 蜂則陽物也. 인용목차
09 一曰: 人且吉凶, 妖祥先見. 人之且死, 見百怪, 鬼在百怪之中. 故妖怪之動, 象人之形, 或象人之聲爲應, 故其妖動不離人形. 天地之間, 妖怪非一, 言有妖, 聲有妖, 文有妖. 或妖氣象人之形, 或人含氣爲妖. 象人之形, 諸所見鬼是也 ; 人含氣爲妖, 巫之類是也. 是以實巫之辭, 無所因據, 其吉凶自從口出, 若童之謠矣. 童謠口自言, 巫辭意自出. 口自言, 意自出, 則其爲人, 與聲氣自立, 音聲自發, 同一實也. 世稱紂之時, 夜郊鬼哭, 及倉頡作書, 鬼夜哭. 氣能象人聲而哭, 則亦能象人形而見, 則人以爲鬼矣. 인용목차
07 一曰: 鬼者, 甲乙之神也. 甲乙者, 天之別氣也, 其形象人. 人病且死, 甲乙之神至矣. 假令甲乙之日病, 則死見庚辛之神矣. 何則? 甲乙鬼, 庚辛報甲乙, 故病人且死, 殺鬼之至者, 庚辛之神也. 何以效之? 以甲乙日病者, 其死生之期, 常在庚辛之日. 此非論者所以爲實也. 天道難知, 鬼神闇昧, 故具載列, 令世察之也. 인용목차
05 一曰: 鬼者, 老物精也. 夫物之老者, 其精爲人 ; 亦有未老, 性能變化, 象人之形. 人之受氣, 有與物同精者, 則其物與之交. 及病, 精氣衰劣也, 則來犯陵之矣. 保以效之? 成事 : 俗間與物交者, 見鬼之來也. 夫病者所見之鬼, 與彼病物何以異? 人病見鬼來, 象其墓中死人來迎呼之者, 宅中之六畜也. 及見他鬼, 非是所素知者, 他家若草野之中物爲之也. 인용 목차
01 凡天地之間有鬼, 非人死精神爲之也, 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致之何由? 由於疾病. 人病則憂懼, 憂懼則鬼出. 인용목차
16 凡妖之發, 或象人爲鬼, 或爲人象鬼而使, 其實一也. 晉公子重耳失國, 乏食於道, 從耕者乞飯. 耕者奉塊土以賜公子, 公子怒. 咎犯曰: “此吉祥, 天賜土地也.” 其後公子得國復土, 如咎犯之言. 齊田單保卽墨之城, 欲詐燕軍, 云 : “天神下助我.” 有一人前曰: “我可以爲神乎?” 田單却走再拜事之, 竟以神下之言聞於燕軍. 燕軍信其有神, 又見牛若五采之文, 遂信畏懼, 軍破兵北. 田單卒勝, 復獲侵地. 此人象鬼之妖也. 使者過華陰, 人持璧遮道, 委璧而去, 妖鬼象人之形也. 夫沉璧於江, 欲求福也. 今還璧, 示不受物, 福不可得也. 璧者象前所沉之璧, 其實非也. 何以明之? 以鬼象人而見, 非實人也. 人見鬼象生存之人, 定問生存之人, 不與己相見, 妖氣象類人也. 妖氣象人之形, 則其所@齎持之物, 非眞物矣. “祖龍死” , 謂始皇也. 祖, 人之本 ..
04 趙簡子病, 五日不知人. 大夫皆懼, 於是召進扁鵲. 扁鵲入視病, 出, 董安于問扁鵲. 扁鵲曰: “血脉治也而怪. 昔秦繆公嘗如此矣, 七日悟. 悟之日, 告公孫支與子輿曰: ‘我之帝所, 甚樂. 吾所以久者, 適有學也. 帝告我晉國且大亂, 五世不安, 其復(後)將霸, 未老而死. 霸者之子, 且令而國男女無別.’ 公孫支書而藏之, 于(秦)篋(策)於是[出]. 晉獻公之亂, 文公之霸, 襄公敗秦師於崤而歸縱淫, 此之所謂.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 不出三日病必間, 間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 簡子悟, 告大夫曰: “我之帝所, 甚樂. 與百神游于鈞天, 靡(廣)樂九奏萬舞, 不類三代之樂, 其聲動人心. 有一熊欲授(援)我, 帝命我射之, 中熊, 熊死. 有羆來, 我又射之, 中羆, 羆死. 帝甚喜, 賜我二笥, 皆有副. 吾見兒在帝側. 帝屬我一翟犬, 曰: ‘及而子之長也,..
23 丞相武安侯田蚡與故大將軍灌夫杯酒之恨, 事至上聞. 灌夫繫獄, 竇嬰救之, 勢不能免. 灌夫坐法, 竇嬰亦死. 其後, 田蚡病甚, 號曰: “諾諾!” 使人視之, 見灌夫·竇嬰俱坐其側, 蚡病不衰, 遂至死. 인용목차
20 [曰] : 夫鯀殛於羽山, 人知也 ; 神爲黃熊, 入于羽淵, 人何以得知之? 使若魯公牛哀病化爲虎, 在, 故可實也. 今鯀遠殛於羽山, 人不與之處, 何能知之? 且文曰: “其神爲[黃]熊.” 是死也. 死而魂神爲黃熊, 非人所得知也. 人死世謂鬼, 鬼象生人之形, 見之與人無異, 然猶非死人之神, 况熊非人之形, 不與人相似乎! 審鯀死, 其神爲黃熊, 則熊之死, 其神亦或時爲人, 人夢見之, 何以知非死禽獸之神也? 信黃熊謂之鯀神, 又信所見之鬼以爲死人精也, 此人物之精未可定, 黃熊爲鯀之神未可審也. 且夢, 象也, 吉凶且至, 神明示象, 熊羆之占, 自有所爲. 使鯀死, 其神審爲黃熊, 夢見黃熊, 必鯀之神乎? 諸侯祭山川, 設晉侯夢見山川, 何復不以祀山川, 山川自見乎? 人病, 多或夢見先祖死人來立其側, 可復謂先祖死人求食, 故來見形乎? 人夢所見, 更爲他占..
18 曰: 夫景公亦曾夢見彗星, 其時彗星不出, {果不吉. 曰夫}然而夢見之者, 見彗星其實非. 夢見湯·伊尹, 實亦非也. 或時景公軍敗不吉之象也. 晏子信夢, 明言湯·伊尹之形, 景公順晏子之言, 然而是之. 秦幷天下, 絶伊尹之後, 遂至於今, 湯·伊尹不祀, 何以不怒乎? 인용 목차
11 鄭伯有貪愎而多欲, 子晳好在人上, 二子不相得. 子晳攻伯有, 伯有出奔. 駟帶率國人以伐之, 伯有死. 其後九年, 鄭人相驚以伯有, 曰: “伯有至矣.” 則皆走, 不之所往. 後歲, 人或夢見伯有介而行, 曰: “壬子, 余將殺帶也. 明年壬寅, 余又將殺段也.” 及壬子之日, 駟帶卒, 國人益懼. 後至壬寅日, 公孫段又卒, 國人愈懼. 子産爲之立後以撫之, 乃止矣. {伯有見夢曰: 壬子, 余將殺帶. 壬寅, 又將殺段. 及至壬子日, 駟帶卒, 至壬寅, 公孫段死.} 其後子産適晉, 趙景子問曰: “伯有猶能爲鬼乎?” 子産曰: “能. 人生始化曰魄, 旣生魄, 陽曰魂. 用物精多, 則魂魄彊, 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 疋夫疋婦彊死, 其魂魄猶能憑依人以爲淫厲, 况伯有, 我先君穆公之冑, 子良之孫, 子耳之子, 弊邑之卿, 從政三世矣. 鄭雖無腆, 抑諺曰: ‘蕞爾小國...
06 曰: “實[聖]人能神乎? 不能神也? 如神, 宜知三王之心, 不宜徒審其爲鬼也. 周公請命, 史策告祝, 祝畢辭已, 不知三王所以與不, 乃卜三龜, 三龜皆吉, 然後乃喜. 能知三王有知爲鬼, 不能知三王許己與不, 須卜三鬼, 乃知其實. 定其爲鬼, 須有所問, 然后知之. 死人有知無知, 與其許人不許人, 一實也. 能知三王之必許己, 則其謂三王爲鬼, 可信也 ; 如不能知, 謂三王爲鬼, 猶世俗之人也, 與世俗同知, 則死人之實, 未可定也. 且周公之請命, 用何得之? 以至誠得之乎? 以辭正得之也? 如以至誠, 則其請[命]之說, 精誠致鬼, 不顧辭之是非也. 董仲舒請雨之法, 設土龍以感氣. 夫土龍非實, 不能致雨, 仲舒用之致精誠, 不顧物之僞眞也. 然則周公之請命, 猶仲舒之請雨也 ; 三王之非鬼, 猶聚土之非龍也. 인용목차
01 傳曰: “周宣王殺其臣杜伯而不辜, 宣王將田於囿(圃), 杜伯起於道左, 執彤弓而射宣王, 宣王伏韔而死. 趙(燕)簡公殺其臣莊子義而不辜, 簡公將入於桓門, 莊子義起於道左, 執彤杖而捶之, 斃於車下.” 二者, 死人爲鬼之驗, 鬼之有知·能害人之效也. 無之, 奈何? 인용목차
10 楊子雲作『法言』, 蜀富[賈]人@齎錢千(十)萬, 願載於書. 子雲不聽, [曰] : “夫富無仁義之行, [猶]圈中之鹿, 欄中之牛也, 安得妄載?” 班叔皮續『太史公書』, 載鄕里人以爲惡戒. 邪人枉道, 繩墨所彈, 安得避諱? 是故子雲不爲財勸, 叔皮不爲恩撓. 文人之筆, 獨已公矣! 賢聖定意於筆, 筆集成文, 文具情顯, 後人觀之, 見以正邪, 安宜妄記? 足蹈於地, 跡有好醜 ; 文集於禮(札), 志有善惡. 故夫占跡以睹足, 觀文以知情.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無邪.” 『論衡』篇以十數, 亦一言也, 曰: “疾虛妄.” 인용목차
19 01 文公誅觀狀以伐鄭, 反其陴. 鄭人以名寶行成, 公弗許, 曰: “予我詹而師還.” 詹請往, 鄭伯弗許, 詹固請曰: “一臣可以赦百姓而定社稷, 君何愛於臣也?” 02 鄭人以詹予晉, 晉人將烹之. 詹曰: “臣願獲盡辭而死, 固所願也.” 公聽其辭. 詹曰: “天降鄭禍, 使淫觀狀, 棄禮違親. 臣曰: ‘不可. 夫晉公子賢明, 其左右皆卿才, 若復其國, 而得志於諸侯, 禍無赦矣.’ 今禍及矣. 尊明勝患, 智也 ; 殺身贖國, 忠也.” 乃就烹, 據鼎耳而疾號曰: “自今以往, 知忠以事君者, 與詹同!” 乃命弗殺, 厚爲之禮而歸之. 鄭人以詹爲將軍. 인용 목차
03 姜與子犯謀, 醉而載之以行. 醒, 以戈逐子犯, 曰: “若無所濟, 吾食舅氏之肉, 其知饜乎!” 舅犯走, 且對曰: “若無所濟, 余未知死所, 誰能與豺狼爭食? 若克有成, 公子無亦晉之柔嘉, 是以甘食. 偃之肉腥臊, 將焉用之?” 遂行. 過衛. 인용목차
02 01 齊侯妻之, 甚善焉. 有馬二十乘, 將死於齊而已矣. 曰: “民生安樂, 誰知其他?” 桓公卒, 孝公卽位, 諸侯叛齊. 子犯知齊之不可以動, 而知文公之安齊, 而有終焉之志也, 欲行, 而患之, 與從者謀於桑下. 蠶妾在焉, 莫知其在也. 妾告姜氏, 姜氏殺之, 而言於公子曰: “從者將以子行, 其聞之者, 吾以除之矣. 子必從之, 不可以貳, 貳無成命. 「詩」云: ‘上帝臨女, 無貳爾心.’ 先王其知之矣, 貳將可乎? 子去晉難而極於此. 自子之行, 晉無寧歲, 民無成君. 天未喪晉, 無異公子, 有晉國者, 非子而誰? 子其勉之! 上帝臨子, 貳必有咎.” 02 公子曰: “吾不動矣, 必死於此.” 姜曰: “不然. 「周詩」曰: ‘莘莘征夫, 每懷靡及.’ 夙夜征行, 不遑啓處, 猶懼無及, 况其順身․縱欲․懷安? 將何及矣! 人不求及, 其能及乎? 日月不處, ..
01 文公在狄十二年, 狐偃曰: “日, 吾來此也, 非以狄爲榮, 可以成事也. 吾曰: ‘奔而易達, 困而有資, 休以擇利, 可以戾也.’ 今戾久矣, 戾久將底. 底著滯淫, 誰能興之? 盍速行乎? 吾不適齊․楚, 避其遠也. 蓄力一紀, 可以遠矣. 齊侯長矣, 而欲親晉. 管仲歿矣, 多讒在側. 謀而無正, 衷而思始, 夫必追擇前言, 求善以終, 饜邇逐遠, 遠人入服, 不爲郵矣. 會其季年可也, 茲可以親.” 皆以爲然, 乃行. 過五鹿, 乞食於野人. 野人擧塊以與之, 公子怒, 將鞭之. 子犯曰: “天賜也. 民以土服, 又何求焉? 天事必象, 十有二年, 必獲此土. 二三子志之. 歲在壽星及鶉尾, 其有此土乎! 天以命矣, 復於壽星, 必獲諸侯. 天之道也, 由是始之. 有此, 其以戊申乎! 所以申土也.” 再拜稽首, 受而載之. 遂適齊. 인용목차
08 01 惠公未至, 蛾析謂慶鄭曰: “君之止, 子之罪也. 今君將來, 子何俟?” 慶鄭曰: “鄭也聞之曰: ‘軍敗, 死之 ; 將止, 死之.’ 二者不行, 又重之以誤人, 而喪其君, 有大罪三, 將安適? 君若來, 將待刑以快君志 ; 君若不來, 將獨伐秦. 不得君, 必死之. 此所以待也. 臣得其志, 而使君瞢, 是犯也. 君行犯, 猶失其國, 而况臣乎?” 02 公至於絳郊, 聞慶鄭止, 使家僕徒召之, 曰: “鄭也有罪, 猶在乎?” 慶鄭曰: “臣怨君始入而報德, 不降 ; 降而聽諫, 不戰 ; 戰而用良, 不敗, 旣敗而誅, 又失有罪, 不可以封國. 臣是以待卽刑, 以成君政.” 君曰: “刑之!” 慶鄭曰: “下有直言, 臣之行也 ; 上有直刑 , 君之明也. 臣行君明, 國之利也. 君雖弗刑, 必自殺也.” 蛾析曰: “臣聞奔刑之臣, 不若赦之以報讎. 君盍赦之, ..
07 01 公在秦三月, 聞秦將成, 乃使郤乞告呂甥. 呂甥敎之言, 令國人於朝曰: “君使乞告二三子曰: ‘秦將歸寡人, 寡人不足以辱社稷, 二三子其改置以代圉也.’ ” 且賞以悅衆, 衆皆哭, 焉作轅田. 02 呂甥致衆而告之曰: “吾君慙焉, 其亡之不卹, 而羣臣是憂不亦惠乎? 君猶在外, 若何?” 衆曰: “何爲而可?” 呂甥曰: “以韓之病, 兵甲盡矣. 若征繕以輔孺子, 以爲君援, 雖四鄰之聞之也, 喪君有君, 羣臣輯睦, 兵甲益多, 好我者勸, 惡我者懼, 庶有益乎?” 衆皆說, 焉作州兵. 03 呂甥逆君於秦, 穆公訊之曰: “晉國和乎?” 對曰: “不知.” 公曰: “何故?” 對曰: “其小人不念其君之罪, 而悼其父兄子弟之死喪者, 不憚征繕以立孺子, 曰: ‘必報讎, 吾寧事齊․楚, 齊․楚又交輔之.’ 其君子思其君, 且知其罪, 曰: ‘必事秦, 有死無他.’ ..
06 01 六年, 秦歲定, 帥師侵晉, 至於韓. 公謂慶鄭曰: “秦寇深矣, 奈何?” 慶鄭曰: “君深其怨, 能淺其寇乎? 非鄭之所知也, 君其訊射也.” 公曰: “舅所病也.” 卜右, 慶鄭吉. 公曰: “鄭也不遜.” 以家僕徒爲右, 步揚御戎 ; 梁由靡御韓簡, 虢射爲右, 以承公. 02 公禦秦師, 令韓簡視師, 曰: “師少於我, 鬪士衆.” 公曰: “何故?” 簡曰: “以君之出也處己, 入也煩己, 饑食其糴, 三施而無報, 故來. 今又擊之, 秦莫不慍, 晉莫不怠, 鬪士是故衆.” 公曰: “然, 今我不擊, 歸必狃. 一夫不可狃, 而况國乎!” 公令韓簡挑戰, 曰: “昔君之惠也, 寡人未之敢忘. 寡人有衆, 能合之, 弗能離也. 君若還, 寡人之願也. 君若不還, 寡人將無所避.” 穆公衡彫戈出見使者, 曰: “昔君之未入, 寡人之憂也. 君入而列未成, 寡人未敢忘..
05 01 晉饑, 乞糴於秦. 丕豹曰: “晉君無禮於君, 衆莫不知. 往年有難, 今又荐饑. 已失人, 又失天, 其有殃也多矣. 君其伐之, 勿, 予糴!” 公曰: “寡人其君是惡, 其民何罪? 天殃流行, 國家代有. 補乏荐饑, 道也, 不可以廢道於天下.” 謂公孫枝曰: “予之乎?” 公孫枝曰: “君有施於晉君, 晉君無施於其衆. 今旱而聽於君, 其天道也. 君若弗予, 而天予之. 苟衆不說其君之不報也, 則有辭矣. 不若予之, 以說其衆. 衆說, 必咎於其君. 其君不聽, 然後誅焉. 雖欲禦我, 誰與?” 是故氾舟於河, 歸糴於晉. 02 秦饑, 公令河上輸之粟. 虢射曰: “弗與賂地而予之糴, 無損於怨而厚於寇, 不若勿予.” 公曰: “然.” 慶鄭曰: “不可. 已賴其地, 而又愛其實, 忘善而背德, 雖我必擊之. 弗予, 必擊我.” 公曰: “非鄭之所知也.” 遂不予. ..
04 01 惠公旣卽位, 乃背秦賂. 使丕鄭聘於秦, 且謝之. 而殺里克, 曰: “子殺二君與一大夫, 爲子君者, 不亦難乎?” 02 丕鄭如秦謝緩賂, 乃謂穆公曰: “君厚問以召呂甥․郤稱․冀芮而止之, 以師奉公子重耳, 臣之屬內作, 晉君必出.” 穆公使泠至報問, 且召三大夫. 鄭也與客將行事, 冀芮曰: “鄭之使薄而報厚, 其言我於秦也, 必使誘我. 弗殺, 必作難.” 是故殺丕鄭及七輿大夫: 共華․賈華․叔堅․騅歂․纍虎․特宮․山祁, 皆里․丕之黨也. 丕豹出奔秦. 03 丕鄭之自秦反也, 聞里克死, 見共華曰: “可以入乎?” 共華曰: “二三子皆在外而不及, 子使於秦, 可哉!” 丕鄭入, 君殺之. 共賜謂共華曰: “子行乎? 其及也!” 共華曰: “夫子之入, 吾謀也, 將待也.” 賜曰: “孰知之?” 共華曰: “不可. 知而背之不信, 謀而困人不智, 困而不死無勇. ..
03 惠公旣殺里克而悔之, 曰: “芮也, 使寡人過殺我社稷之鎭.” 郭偃聞之, 曰: “不謀而諫者, 冀芮也 ; 不圖而殺者, 君也. 不謀而諫, 不忠 ; 不圖而殺, 不祥. 不忠, 受君之罰 ; 不祥, 罹天之禍. 受君之罰, 死戮 ; 罹天之禍, 無後. 志道者勿忘, 將及矣! “及文公入, 秦人殺冀芮而施之. 인용목차
02 惠公卽位, 出共世子而改葬之, 臭達於外. 國人誦之曰: “貞之無報也. 孰是人斯, 而有是臭也? 貞爲不聽, 信爲不誠. 國斯無刑, 偸居倖生. 不更厥貞, 大命其傾. 威兮懷兮, 各聚爾有, 以待所歸兮. 猗兮違兮, 心之哀兮. 歲之二七, 其靡有微兮. 若狄公子, 吾是之依兮. 鎭撫國家, 爲王妃兮.” 郭偃曰: “甚哉, 善之難也! 君改葬共君以爲榮也, 而惡滋章. 夫人美於中, 必播於外, 而越於民, 民實戴之. 惡亦如之. 故行不可不愼也, 必或知之. 十四年, 君之冢嗣其替乎? 其數告於民矣. 公子重耳其入乎? 其魄兆於民矣. 若入, 必伯諸侯以見天子, 其光耿於民矣. 數, 言之紀也. 魄, 意之術也. 光, 明之曜也. 紀言以敘之, 述意以導之, 明曜以昭之. 不至何待? 欲先導者行乎, 將至矣!” 인용목차
01 01 惠公入而背外內賂. 輿人誦之曰: “佞之見佞, 果喪其田. 詐之見詐, 果喪其賂. 得之而狃, 終逢其咎. 喪田不懲, 禍亂其興.” 02 旣里․丕死, 禍, 公隕于韓. 郭偃曰: “善哉! 夫衆口, 禍福之門, 是以君子省衆而動, 監戒而謀, 謀度而行, 故無不濟. 內謀外度, 考省不倦, 日考而習, 戒備畢矣.” 인용 목차
09 穆公問冀芮曰: “公子誰恃於晉?” 對曰: “臣聞之, 亡人無黨, 有黨必有讎. 夷吾之少也, 不好弄戱, 不過所復, 怒不及色, 及其長也弗改. 故出亡無怨於國, 而衆安之. 不然, 夷吾不佞, 其誰能恃乎?” 君子曰: “善以微勸也.” 인용목차
08 01 二十六年, 獻公卒. 里克將殺奚齊, 先告荀息曰: “三公子之徒將殺孺子, 子將如何?” 荀息曰: “死吾君而殺其孤, 吾有死而已, 吾蔑從之矣!” 里克曰: “子死, 孺子立, 不亦可乎? 子死, 孺子廢, 焉用死? 荀息曰: “昔君問臣事君於我, 我對以忠貞. 君曰: ‘何謂也?’ 我對曰: ‘可以利公室, 力有所能, 無不爲, 忠也. 葬死者, 養生者, 死人復生不悔, 生人不媿, 貞也.’ 吾言旣往矣, 豈能欲行吾言而又愛吾身乎? 雖死, 焉避之?” 02 里克告丕鄭曰: “三公子之徒將殺孺子, 子將何如?” 丕鄭曰: “荀息謂何?” 荀息曰:“死之.” 丕鄭曰: “子勉之. 夫二國士之所圖, 無不遂也. 我爲子行之. 子帥七輿大夫以待我, 我使狄以動之, 援秦以搖之. 立其薄者可以得重賂, 厚者可使無入. 國, 誰之國也!” 里克曰: “不可. 克聞之, 夫義者,..
07 01 宰孔謂其御曰: “晉侯將死矣! 景霍以爲城, 而汾․河․涑․澮以爲渠, 戎․狄之民實環之. 汪是土也, 苟違其違, 誰能懼之! 今晉侯不量齊德之豐否, 不度諸侯之勢, 釋其閉修, 而輕於行道, 失其心矣. 君子失心, 鮮不夭昏.” 02 是歲也, 獻公卒. 八年, 爲淮之會. 桓公在殯, 宋人伐之. 인용목차
06. 규구의 회맹 葵丘之會, 獻公將如會, 遇宰周公, 曰: “君可無會也. 夫齊侯好示, 務施與力, 而不務德, 故輕致諸侯而重遣之, 使至者勸而叛者慕. 懷之以典言, 薄其要結而厚德之, 以示之信. 三屬諸侯, 存亡國三, 以示之施. 是以北伐山戎, 南伐楚, 西爲此會也. 譬之如室, 旣鎭其甍矣, 又何加焉? 吾聞之, 惠難徧也, 施難報也. 不徧不報, 卒於怨讎. 夫齊侯將施惠如出責, 是之不果奉, 而暇晉是皇? 雖後之會, 將在東矣. 君無懼矣, 其有勤也!” 公乃還. 인용목차
05 獻公問於卜偃曰: “攻虢何月也?” 對曰: “童謠有之曰: ‘丙之晨, 龍尾伏辰, 均服振振, 取虢之旂. 鶉之賁賁, 天策焞焞, 火中成軍, 虢公其奔.’ 火中而旦, 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인용목차
04 01 伐虢之役, 師出虞. 宮之奇諫而不聽, 出, 謂其子曰: “虞將亡矣! 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 除闇以應外謂之忠, 定身以行謂之信. 今君施其所惡於人, 闇不除矣 ; 以賄滅親, 身不定矣. 夫國非忠不立, 非信不固. 旣不忠信, 而留外寇, 寇知其釁而歸圖焉. 已自拔其本矣, 何以能久? 吾不去, 懼及焉! 以其孥適西山. 02 三月, 虞乃亡. 인용목차
03 01 虢公夢在廟, 有神人面白毛, 虎爪, 執鉞立於西阿, 公懼而走. 神曰: “無走! 帝命曰: ‘使晉襲於爾門.’ ” 公拜稽首. 覺, 召史嚚占之, 對曰: “如君之言, 則蓐收也. 天之刑神也. 天事官成.” 公使囚之, 且使國人賀夢. 02 舟之僑告諸其族曰: “衆謂虢不久, 吾乃今知之. 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己也, 何瘳? 吾聞之曰: ‘大國道, 小國襲焉, 曰服 ; 小國傲, 大國襲焉, 曰誅.’ 民疾君之侈也, 是以遂於逆命. 今嘉其夢侈必展, 是天奪之鑒而益其疾也. 民疾其態, 天又誑之 ; 大國來誅, 出令而逆 ; 宗國旣卑, 諸侯遠己. 內外無親, 其誰云救之? 吾不忍俟也!” 將行, 以其族適晉. 六年, 虢乃亡. 인용목차
02 二十二年, 公子重耳出亡, 及柏穀, 卜適齊․楚. 狐偃曰: “無卜焉. 夫齊․楚道遠而望大, 不可以困往. 道遠難通, 望大難走, 困往多悔. 困且多悔, 不可以走望. 若以偃之慮, 其狄乎? 夫狄近晉而不通, 愚陋而多怨, 走之易達. 不通可以竄惡, 多怨可與共憂. 今若休憂於狄, 以觀晉國, 且以監諸侯之爲, 其無不成.” 乃遂之狄. 處一年, 公子夷吾亦出奔, 曰: “盍從吾兄竄於狄乎?” 冀芮曰: “不可. 後出同走, 不免於罪. 且夫偕出偕入難, 聚居異情惡, 不若走梁. 梁近於秦, 秦親吾君. 吾君老矣, 子往, 驪姬懼, 必援於秦. 以吾存也, 且必告悔, 是吾免也.” 乃遂之梁. 居二年, 驪姬使奄楚以環釋言. 四年, 復爲君. 인용목차
01 01 反自稷桑, 處五年, 驪姬謂公曰: “吾聞申生之謀愈深. 日, 吾固告君曰得衆, 衆不利, 焉能勝狄? 今矜狄之善, 其志益廣. 狐突不順, 故不出. 吾聞之, 申生甚好信而彊, 又失言於衆矣, 雖欲有退, 衆將責焉. 言不可食, 衆不可弭, 是以深謀. 君若不圖, 難將至矣!” 公曰: “吾不忘也, 抑未有以致罪焉.” 02 驪姬告優施曰: “君旣許我殺太子而立奚齊矣, 吾難里克, 奈何?” 優施曰: “吾來里克, 一日而已. 子爲我具特羊之饗, 吾以從之飮酒. 我優也, 言 無郵.” 驪姬許諾, 乃具, 使優施飮里克酒. 中飮, 優施起舞, 謂里克妻曰: “主孟啗我, 我敎茲暇豫事君.” 乃歌曰: “暇豫之吾吾, 不如鳥烏. 人皆集於苑, 己獨集於枯.” 里克笑曰: “何謂苑? 何謂枯?” 優施曰: “其母爲夫人, 其子爲君, 可不謂苑乎? 其母旣死, 其子又有謗, 可..
09 01 十七年冬, 公使太子伐東山. 里克諫曰: “臣聞皐落氏將戰, 君其釋申生也!” 公曰: “行也!” 里克對曰: “非也. 君行, 太子居, 以監國也 ; 君行, 太子從, 以撫軍也. 今君居, 太子行, 未有此也.” 公曰: “非子之所知也. 寡人聞之, 立太子之道三: 身鈞以年, 年同以愛, 愛疑決之以卜․筮. 子無謀吾父子之閒, 吾以此觀之.” 公不說. 02 里克退, 見太子. 太子曰: “君賜我以偏衣․金玦何也?” 里克曰: “孺子懼乎? 衣躬之偏, 而握金玦, 令不偸矣. 孺子何懼! 夫爲人子者, 懼不孝, 不懼不得, 且吾聞之曰: ‘敬賢於請.’ 孺子勉之乎!” 君子曰: “善處父子之閒矣.” 03 太子遂行, 狐突御戎, 先友爲右, 衣偏之衣而佩金玦. 出而告先友曰: “君與我此, 何也?” 先友曰: “中分而金玦之權, 在此行也. 孺子勉之乎! 狐突歎曰: ..
08 01 優施敎驪姬夜半而泣謂公曰: “吾聞申生甚好仁而彊, 甚寬惠而慈於民, 皆有所行之. 今謂君惑於我, 必亂國. 無乃以國故而行彊於君. 君未終命而不歿, 君其若之何? 盍殺我, 無以一妾亂百姓!” 02 公曰: “夫豈惠其民而不惠於其父乎?” 驪姬曰: “妾亦懼矣. 吾聞之外人言曰: “爲仁與爲國不同. 爲仁者, 愛親之謂仁 ; 爲國者, 利國之謂仁. 故長民者無親, 衆以爲親. 苟利衆而百姓和, 豈能憚君? 以衆故不敢愛親, 衆况厚之, 彼將惡始而美終, 以晩蓋者也. 凡民利是生, 殺君而厚利衆, 衆孰沮之? 殺親無惡於人, 人孰去之? 苟交利而得寵, 志行而衆悅, 欲其甚矣, 孰不惑焉, 雖欲愛君, 惑不釋也. 今夫以君爲紂, 若紂有良子, 而先喪紂, 無章其惡而厚其敗. 鈞之死也, 無必假手於武王, 而其世不廢, 祀至於今, 吾豈知紂之善否哉? 君欲勿恤, 其可乎? 若..
07 01 十六年, 公作二軍, 公將上軍, 太子申生將下軍以伐霍. 02 師未出, 士蔿言於諸大夫曰: “夫太子, 君之貳也. 恭以俟嗣, 何官之有? 今君分之土而官之, 是左之也. 吾將諫以觀之.” 乃言於公曰: “夫太子, 君之貳也, 而帥下軍, 無乃不可乎?” 公曰: “寡人在上, 申生在下, 不亦可乎?” 士蔿對曰: “下不可以貳上.” 公曰: “何故?” 對曰: “貳若體焉, 上下左右, 以相心目, 用而不倦, 身之利也. 上貳代擧, 下貳代履, 周旋變動, 以役心目, 故能治事, 以制百物. 若下攝上, 與上攝下, 周旋不動, 以違心目, 其反爲物用也, 何事能治? 故古之爲軍也, 軍有左右, 闕從補之, 成而不知, 是以寡敗. 若以下貳上, 闕而變, 敗, 弗能補也. 變非聲章, 弗能移也. 聲章過數則有釁, 有釁則敵入, 敵入而凶, 救敗不暇, 誰能退敵? 敵之如志,..
06 01 公之優曰施, 通於驪姬. 驪姬問焉, 曰: “吾欲作大事, 而難三公子之徒, 如何?” 對曰: “蚤處之, 使知其極. 夫人知極, 鮮有慢心 ; 雖其慢, 乃易殘也.” 驪姬曰: “吾欲爲難, 安始而可?” 優施曰: “必於申生. 其爲人也, 小心精絜, 而大志重, 又不忍人. 精絜易辱, 重僨可疾, 不忍人, 必自忍也. 辱之近行.” 驪姬曰: “重, 無乃難遷乎?” 優施曰: “知辱可辱, 可辱遷重 ; 若不知辱, 亦必不知固秉常矣. 今子內固而外寵, 且善否莫不信. 若外殫善而內辱之, 無不遷矣. 且吾聞之: 甚精必愚. 精爲易辱, 愚不知避難. 雖欲無遷, 其得之乎?” 是故先施讒於申生. 02 驪姬賂二五, 使言於公曰: “夫曲沃, 君之宗也 ; 蒲與二屈, 君之疆也, 不可以無主. 宗邑無主, 則民不威 ; 疆埸無主, 則啓戎心. 戎之生心, 民慢其政, 國之患..
05 01 獻公田, 見翟柤之氛, 歸寢不寐. 郤叔虎朝, 公語之. 對曰: “牀第之不安邪? 抑驪姬之不存側邪?” 公辭焉. 出遇士蔿, 曰: “今夕君寢不寐, 必爲翟柤也. 夫翟柤之君, 好專利而不忌, 其臣競諂以求媚, 其進者壅塞, 其退者拒違. 其上貪以忍, 其下偸以幸, 有縱君而無諫臣, 有冒上而無忠下. 君臣上下各饜其私, 以縱其回, 民各有心, 而無所據依. 以是處國, 不亦難乎! 君若伐之, 可克也. 吾不言, 子必言之.” 士蔿以告, 公悅, 乃伐翟柤. 02 郤叔虎將乘城, 其徒曰: “棄政而役, 非其任也.” 郤叔虎曰: “旣無老謀, 而又無壯事, 何以事君?” 被羽先升, 遂克之. 인용목차
04 01 驪姬生奚齊, 其娣生卓子. 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里克․丕鄭․荀息相見, 里克曰: “夫史蘇之言將及矣! 其若之何?” 荀息曰: “吾聞事君者, 竭力以役事, 不聞違命. 君立臣從, 何貳之有?” 丕鄭曰: “吾聞事君者, 從其義, 不阿其惑. 惑則誤民, 民誤失德, 是棄民也. 02 民之有君, 以治義也. 義以生利, 利以豐民, 若之何其民之與處而棄之也? 必立太子.” 里克曰: “我不佞, 雖不識義, 亦不阿惑, 吾其靜也.” 三大夫乃別. 03 蒸於武公, 公稱疾不與, 使奚齊莅事. 猛足乃言於太子曰: “伯氏不出, 奚齊在廟, 子盍圖乎?” 太子曰: “吾聞之羊舌大夫曰: ‘事君以敬, 事父以孝.’ 受命不遷爲敬, 敬順所安爲孝. 棄命不敬, 作令不孝, 又何圖焉? 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 有不忠焉 ; 廢人以自成, 有不貞焉. 孝․敬․忠․貞, 君父之所安也..
03 01 獻公伐驪戎, 克之, 滅驪子, 獲驪姬以歸, 立以爲夫人, 生奚齊. 其娣生卓子. 驪姬請使申生主曲沃以速懸, 重耳處蒲城, 夷吾處屈, 奚齊處絳, 以儆無辱之故. 公許之. 02 史蘇朝, 告大夫曰: “二三大夫其戒之乎, 亂本生矣! 日, 君以驪姬爲夫人, 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昔者之伐也, 興百姓以爲百姓也, 是以民能欣之, 故莫不盡忠極勞以致死也. 今君起百姓以自封也, 民外不得其利, 而內惡其貪, 則上下旣有判矣 ; 然而又生男, 其天道也? 天彊其毒, 民疾其態, 其亂生哉! 吾聞君子好好而惡惡, 樂樂而安安, 是以能有常. 伐木不自其本, 必復生 ; 塞水不自其源, 必復流 ; 滅禍不自其基, 必復亂. 今君滅其父而畜其子, 禍之基也. 畜其子, 又從其欲, 子思報父之耻而信其欲, 雖好色, 必惡心, 不可謂好. 好其色, 必授之情. 彼得其情以厚其欲, 從其惡..
02 01 獻公卜伐驪戎, 史蘇占之, 曰: “勝而不吉.” 公曰: “何謂也?” 對曰: “遇兆, 挾以銜骨, 齒牙爲猾, 戎․夏交捽. 交捽, 是交勝也, 臣故云. 且懼有口, 攜民, 國移心焉.” 公曰: “何口之有! 口在寡人, 寡人弗受, 誰敢興之?” 對曰: “苟可以攜, 其入也, 必甘受, 逞而不知, 胡可壅也?” 公弗聽, 遂伐驪戎, 克之. 獲驪姬以歸, 有寵, 立以爲夫人. 公飮大夫酒, 令司正實爵與史蘇, 曰: “飮而無肴. 夫驪戎之役, 女曰 ‘勝而不吉’ , 故賞女以爵, 罰女以無肴. 克國得妃, 其有吉孰大焉!” 史蘇卒爵, 再拜稽首曰: “兆有之, 臣不敢蔽. 蔽兆之紀, 失臣之官, 有二罪焉, 何以事君? 大罰將及, 不唯無肴. 抑君亦樂其吉而備其凶, 凶之無有, 備之何害? 若其有凶, 備之爲瘳. 臣之不信, 國之福也, 何敢憚罰!” 飮酒出, 史蘇告..
01 武公伐翼, 殺哀侯, 止欒共子曰: “苟無死, 吾以子見天子, 令子爲上卿, 制晉國之政.” 辭曰: “成聞之: ‘民生於三, 事之如一.’ 父生之, 師敎之, 君食之. 非父不生, 非食不長, 非敎不知, 生之族也, 故壹事之. 唯其所在, 則致死焉. 報生以死, 報賜以力, 人之道也. 臣敢以私利廢人之道, 君何以訓矣? 且君知成之從也, 未知其待於曲沃也. 從君而貳, 君焉用之?” 遂鬪而死. 인용 목차
07 01 桓公憂天下諸侯. 魯有夫人․慶父之亂, 二君弑死, 國絶無嗣. 桓公聞之, 使高子存之. 狄人攻邢, 桓公築夷儀以封之, 男女不淫, 牛馬選具. 狄人攻衛, 衛人出廬于曹, 桓公城楚丘以封之. 其畜散而無育, 桓公與之繫馬三百. 天下諸侯稱仁焉. 於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爲已動也, 是故諸侯歸之. 02 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 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 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爲幣, 縷綦以爲奉, 鹿皮四分 ; 諸侯之使垂櫜而入, *륜載而發. 故拘之利, 結之以信, 示之以武, 故天下小國諸侯旣許桓公, 莫之敢背, 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 故又大施忠焉. 可爲動者爲之動, 可爲謀者爲之謀, 軍譚, 遂而不有也, 諸侯稱寬. 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 使關巿幾而不征, 以爲諸侯利, 諸侯稱廣焉. 築葵茲․晏負夏領釜丘, 以禦戎․狄之地, 所以禁暴於諸侯也 ; 築五鹿..
06 01 桓公曰: “吾欲南伐, 何主?” 管子對曰: “以魯爲主. 反其侵地棠․潛, 使海於有蔽, 渠弭於有渚, 環山於有牢.” 桓公曰: “吾欲西伐, 何主?” 管子對曰: “以衛爲主. 反其侵地臺․原․姑與漆里, 使海於有蔽, 渠弭於有渚, 環山於有牢.” 桓公曰: “吾欲北伐, 何主?” 管子對曰: “以燕爲主. 反其侵地柴夫․吠狗, 使海於有蔽, 渠弭於有渚, 環山於有牢.” 02 四鄰大親, 旣反侵地, 正其封疆地南至於饀陰, 西至於濟, 北至於河, 東至於紀酅, 有革車八百乘. 擇天下之甚淫亂者而先征之. 03 卽位數年, 東南多有淫亂者, 菜․莒․徐夷․吳․越, 一戰帥服三十一國. 遂南征伐楚. 濟汝, 踰方城, 望汶山, 使貢絲於周而反. 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 遂北伐山戎, 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 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 與諸侯飭牲爲載, 以約誓於上下庶神, 與諸侯戮..
05 桓公問曰: “夫軍令則寄諸內政矣, 齊國寡甲兵, 爲之若何?” 管子對曰: “輕過而移諸甲兵.” 桓公曰: “爲之若何?” 管子對曰: “制重罪贖以犀甲一戟, 輕罪贖以*궤盾一戟, 小罪讁以金分, 宥閒罪. 索訟者三禁而不可上下, 坐成以束矢. 美金以鑄劍戟, 試諸狗馬 ; 惡金以鑄鉏․夷․斤․斸, 試諸壤土.” 甲兵大足. 인용목차
04 桓公曰: “吾欲從事於諸侯, 其可乎?” 管子對曰: “未可. 鄰國未吾親也. 君欲從事於天下諸侯, 則親鄰國.” 桓公曰: “若何?” 管子對曰: “審吾疆埸, 而反其侵地 ; 正其封疆, 無受其資 ; 而重爲之皮幣, 以驟聘眺於諸侯, 以安四鄰, 則四鄰之國親我矣. 爲遊士八十人, 奉之以車馬․衣裘, 多其資幣, 使周遊於四方, 以號召天下賢士. 皮幣玩好, 使民鬻之四方, 以監其上下之所好, 擇其淫亂者而先征之.” 인용목차
03 01 正月之朝, 五屬大夫復事. 桓公擇是寡功者而讁之, 曰: “制地․分民如一, 何故獨寡功? 敎不善則政不治, 一再則宥, 三則不赦. 02 桓公又親問焉, 曰: “於子之屬, 有居處爲義好學․慈孝於父母․聰慧質仁․發聞於鄕里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明, 其罪五.” 有司已於事而竣. 桓公又問焉, 曰: “於子之屬, 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衆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賢, 其罪五.” 有司已於事而竣. 03 桓公又問焉, 曰: “於子之屬, 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悌於鄕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下比, 其罪五.” 有司已於事而竣. 04 五屬大夫於是退而修屬, 屬退而修縣, 縣退而修鄕, 鄕退而修卒, 卒退而修邑, 邑退而修家. 05 是故匹夫有善, 可得而擧也 ; 匹夫有不善, 可得而誅也. 政旣成矣, 以守則固, 以征..
02 01 正月之朝, 鄕長復事. 君親問焉, 曰: “於子之鄕, 有居處好學․慈孝於父母․聰惠質仁․發聞於鄕里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明, 其罪五.” 有司已於事而竣. 桓公又問焉, 曰: “於子之鄕, 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衆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蔽賢, 其罪五.” 有司已於事而竣. 桓公又問焉, 曰: “於子之鄕, 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悌於鄕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 有則以告. 有而不以告, 謂之下比. 其罪五.” 有司已於事而竣. 02 是故鄕長退而修德進賢, 桓公親見之, 遂使役官. 03 桓公令官長期而書伐, 以告且選, 選其官之賢者而復用之, 曰: “有人居我官, 有功休德, 惟愼端慤以待時, 使民以勸, 綏謗言, 足以補官之不善政.” 桓公召而與之語, 訾相其質, 足以比成事, 誠可立而授之. 設之以國家之患而不疚, 退問之其鄕, 以觀其所能..
01 01 桓公自莒反於齊, 使鮑叔爲宰. 辭曰: “臣, 君之庸臣也. 君加惠於臣, 使不凍餒, 則是君之賜也. 若必治國家者, 則非臣之所能也. 若必治國家者, 則其管夷吾乎! 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 寬惠柔民, 弗若也 ; 治國家不失其柄, 弗若也 ; 忠信可結於百姓, 弗若也 ; 制禮義可法於四方, 弗若也 ; 執枹鼓立於軍門, 使百姓皆加勇焉, 弗若也.” 桓公曰: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 是以濱於死.” 鮑叔對曰: “夫爲其君動也. 君若宥而反之, 夫猶是也.” 桓公曰: “若何?” 鮑子對曰: “請諸魯.” 桓公曰: “施伯, 魯君之謀臣也, 夫知吾將用之, 必不予我矣. 若之何?” 鮑子對曰: “使之請諸魯, 曰: ‘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 欲以戮之於羣臣, 故請之.’ 則予我矣.” 桓公使請諸魯, 如鮑叔之言.02 莊公以問施伯, 施伯對曰: “此非欲戮之也, 欲用其..
21 季康子欲以田賦, 使冉有訪諸仲尼. 仲尼不對, 私於冉有曰: “求來! 女不聞乎? 先王制土, 籍田以力, 而砥其遠邇 ; 賦里以入, 而量其有無 ; 任力以夫, 而議其老幼. 於是乎有鰥․寡․孤․疾, 有軍旅之出則徵之, 無則已. 其歲, 收田一井, 出稷禾․秉芻․缶米, 不是過也. 先王以爲足. 若子季孫欲其法也, 則有周公之籍矣 ; 若欲犯法, 則苟而賦, 又何訪焉?” 인용목차
20 齊閭丘來盟, 子服景伯戒宰人曰: “陷而入於恭.” 閔馬父笑, 景伯問之, 對曰: “笑吾子之大也.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大師, 以「那」爲首, 其輯之亂曰: ‘自古在昔, 先民有作. 溫恭朝夕, 執事有恪, ’ 先聖王之傳恭, 猶不敢專, 稱曰 ‘自古’ , 古曰’ 在昔’ , 昔曰 ‘先民’ . 今吾子之戒吏人曰 ‘陷而入於恭’ , 其滿之甚也. 周恭王能庇昭․穆之闕而爲 ‘恭’ , 楚恭王能知其過而爲 ‘恭’ . 今吾子之敎官僚曰 ‘陷而後恭’ , 道將何爲?” 인용목차
20 晉饑, 公問於箕鄭曰: “救饑何以?” 對曰: “信.” 公曰: “安信?” 對曰: “信於君心, 信於名, 信於令, 信於事.” 公曰: “然則若何?” 對曰: “信於君心, 則美惡不踰 ; 信於名, 則上下不干 ; 信於令, 則時無廢功 ; 信於事, 則民從事有業. 於是乎民知君心, 貧而不懼, 藏出如入, 何匱之有?” 公使爲箕. 及淸原之蒐, 使佐新上軍. 인용목차
19 仲尼在陳, 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 楉矢貫之, 石砮, 其長尺有咫. 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問之. 仲尼曰: “隼之來也遠矣! 此肅愼氏之矢也. 昔武王克商, 通道于九夷․百蠻, 使各以其方賄來貢, 使無忘職業. 於是肅愼氏貢楉矢․石砮, 其長尺有咫. 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也, 以示後人, 使永監焉, 故銘其栝曰 ‘肅愼氏之貢矢’ , 以分大姬, 配虞胡公而封諸陳. 古者, 分同姓以珍玉, 展親也 ; 分異姓以遠方之職貢, 使無忘服也, 故分陳以肅愼氏之貢. 君若使有司求諸故府, 其可得也.” 使求, 得之金櫝, 如之. 인용목차
18 吳伐越, 墮會稽, 獲骨焉, 節專車. 吳子使來好聘, 且問之仲尼, 曰: “無以吾命.” 賓發幣於大夫及仲尼, 仲尼爵之. 旣徹俎而宴, 客執骨而問曰: “敢問骨何爲大?” 仲尼曰: “丘聞之: 昔禹致羣神於會稽之山, 防風氏後至, 禹殺而戮之, 其骨節專車, 此爲大矣.” 客曰: “敢問誰守爲神?” 仲尼曰: “山川之靈, 足以紀綱天下者, 其守爲神 ; 社稷之守者, 爲公侯. 皆屬於王者.” 客曰: “防風何守也?” 仲尼曰: “汪芒氏之君也, 守封․嵎之山者也, 爲漆姓. 在虞․夏․商爲汪芒氏, 於周爲長狄, 今爲大人.” 客曰: “人長之極幾何?” 仲尼曰: “僬僥氏長三尺, 短之至也. 長者不過十數之, 數之極也.” 인용목차
17 公父文伯之母朝哭穆伯, 而暮哭文伯. 仲尼聞之曰: “季氏之婦可謂知禮矣. 愛而無私, 上下有章.” 인용목차
16 公父文伯卒, 其母戒其妾曰: “吾聞之: 好內, 女死之 ; 好外, 士死之. 今吾子夭死, 吾惡其以好內聞也. 二三婦之辱共先者祀, 請無瘠色, 無洵涕, 無掐膺, 無憂容, 有降服, 無加服. 從禮而靜, 是昭吾子也.” 仲尼聞之曰: “女知莫若婦, 男知莫若夫. 公父氏之婦智也夫! 欲明其子之令德.” 인용목차
15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饗其宗老, 而爲賦「綠衣」之三章. 老請守龜卜室之族. 師亥聞之曰: “善哉! 男女之饗, 不及宗臣 ; 宗室之謀, 不過宗人. 謀而不犯, 微而昭矣. 詩所以合意, 歌所以詠詩也. 今詩以合室, 歌以詠之, 度於法矣.” 인용목차
14 公父文伯之母, 季康子之從祖叔母也. 康子往焉. *위門與之言, 皆不踰閾. 祭悼子, 康子與焉, 胙不受, 徹俎不宴, 宗不具不繹, 繹不盡飫則退. 仲尼聞之, 以爲別於男女之禮矣. 인용목차
13 01 公父文伯退朝, 朝其母, 其母方績. 文伯曰: “以歜之家而主猶績, 懼忓季孫之怨也, 其以歜爲不能事主乎!” 02 其母歎曰: “魯其亡乎! 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耶? 居, 吾語女. 昔聖王之處民也, 擇瘠土而處之, 勞其民而用之, 故長王天下. 夫民勞則思, 思則善心生 ; 逸則淫, 淫則忘善, 忘善則惡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 淫也 ; 瘠土之民莫不向義, 勞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 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 ; 日中考政, 與百官之政事, 師尹維旅․牧․相宣序民事 ; 少采夕月, 與大史․司載糾虔天刑 ; 日入監九御, 使絜奉禘․郊之粢盛, 而後卽安. 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 晝考其國職, 夕省其典刑, 夜儆百工, 使無慆淫, 而後卽安. 卿大夫朝考其職, 晝講其庶政, 夕序其業, 夜庀其家事, 而後卽安. 士朝受業, 晝而講貫, 夕而習復, 夜而計過, 無憾, 而後卽安. ..
12 公父文伯之母如季氏, 康子在其朝, 與之言, 弗應, 從之及寢門, 弗應而入. 康子辭於朝而入見, 曰: “肥也不得聞命, 無乃罪乎?” 曰: “子弗聞乎? 天子及諸侯合民事於外朝, 合神事於內朝 ; 自卿以下, 合官職於外朝, 合家事於內朝 ; 寢門之內, 婦人治其業焉. 上下同之. 夫外朝, 子將業君之官職焉 ; 內朝, 子將庀季氏之政焉 ; 皆非吾所敢言也.” 인용목차
11 公父文伯飮南宮敬叔酒, 以露睹父爲客. 羞鼈焉, 小, 睹父怒. 相延食鼈, 辭曰: “將使鼈長而後食之.” 遂出. 文伯之母聞之, 怒曰: “吾聞之先子曰: ‘祭養尸, 饗養上賓.’ 鼈於何有? 而使夫人怒也!” 遂逐之. 五日, 魯大夫辭而復之. 인용목차
10 季康子問於公父文伯之母曰: “主亦有以語肥也!” 對曰: “吾能老而已, 何以語子?” 康子曰: “雖然, 肥願有聞於主.” 對曰: “吾聞之先姑曰: ‘君子能勞, 後世有繼.’ ” 子夏聞之, 曰: “善哉! 商聞之曰: ‘古之嫁者, 不及舅․姑, 謂之不幸.’ 夫婦, 學於舅姑者禮也.” 인용 목차
09 季桓子穿井, 獲如土缶, 其中有羊焉. 使問之仲尼曰: “吾穿井而獲狗, 何也?” 對曰: “以丘之所聞, 羊也. 丘聞之: 木石之怪曰夔․蝄蜽, 水之怪曰龍․罔象, 土之怪曰羵羊.” 인용목차
08 01 平丘之會, 晉昭公使叔向辭昭公, 弗與盟. 子服惠伯曰: “晉信蠻․夷而棄兄弟, 其執政貳也. 貳心必失諸侯, 豈唯魯然? 夫失其政者, 必毒於人, 魯懼及焉, 不可以不恭. 必使上卿從之.” 季平子曰: “然則意如乎? 若我往, 晉必患我, 誰爲之貳?” 子服惠伯曰: “椒旣言子矣, 敢逃難乎? 椒請從.” 02 晉人執平子. 子服惠伯見韓宣子曰: “夫盟, 信之要也. 晉爲盟主, 是主信也. 若盟而棄魯侯, 信抑闕矣. 昔欒氏之亂, 齊人閒晉之禍, 伐取朝歌. 我先君襄公不敢寧處, 使叔孫豹發帥敝賦, 踦跂畢行, 無有處人, 以從軍吏, 次於雍渝, 與邯鄲勝擊齊之左, 掎止是晏萊焉. 齊師退而後敢還. 非以求遠也, 以魯之密邇於齊, 而又小國也. 齊朝駕則夕極於魯國, 不敢憚其患, 而與晉共其憂, 亦曰: ‘庶幾有益於魯國乎!’ 今信蠻․夷而棄之, 夫諸侯之勉於君者, ..
07 01 虢之會, 諸侯之大夫尋盟未退. 季武子伐莒取鄆. 莒人告于會, 楚人將以叔孫穆子爲戮. 晉樂王鮒求貨於穆子, 曰: “吾爲子請於楚.” 穆子不予. 梁其踁謂穆子曰: “有貨, 以衛身也. 出貨而可以免, 子何愛焉?” 穆子曰: “非女所知也. 承君命以會大事, 而國有罪, 我以貨私免, 是我會吾私也. 苟如是, 則又可以出貨而成私欲乎? 雖可以免, 吾其若諸侯之事何? 夫必將或循之, 曰: ‘諸侯之卿有然者故也.’ 則我求安身而爲諸侯法矣. 君子是以患作. 作而不衷, 將或道之, 是昭其不衷也. 余非愛貨, 惡不衷也. 且罪非我之由, 爲戮何害?” 楚人乃赦之. 02 穆子歸, 武子勞之, 日中不出. 其人曰: “可以出矣.” 穆子曰: “吾不難爲戮, 養吾棟也. 夫棟折而榱崩, 吾懼壓焉. 故曰雖死於外, 而庇宗於內, 可也. 今旣免大恥, 而不忍小忿, 可以爲能乎?” ..
06 虢之會, 楚公子圍二人執戈先焉. 蔡公孫歸生與鄭罕虎見叔孫穆子, 穆子曰: “楚公子甚美, 不大夫矣, 抑君也.” 鄭子皮曰: “有執戈之前, 吾惑之.” 蔡子家曰: “楚, 大國也” 公子圍, 其令尹也. 有執戈之前, 不亦可乎?” 穆子曰: “不然. 天子有虎賁, 習武訓也 ; 訓侯有旅賁, 禦災害也 ; 大夫有貳車, 備承事也 ; 士有陪乘, 告奔走也. 今大夫而設諸侯之服, 有其心矣. 若無其心, 而敢設服以見諸侯之大夫乎? 將不入矣. 夫服, 心之文也, 如龜焉, 灼其中, 必文於外. 若楚公子不爲君, 必死, 不合諸侯矣.” 公子圍反, 殺郟敖而代之. 인용목차
05 襄公在楚, 季武子取卞, 使季冶逆, 追而予之璽書, 以告曰: “卞人將畔, 臣討之, 旣得之矣.” 公未言, 榮成子曰: “子股肱魯國, 社稷之事, 子實制之. 唯子所利, 何必卞? 卞有罪, 而子征之, 子之隷也, 又何謁焉?” 子冶歸, 致祿而不出, 曰: “使予欺君, 謂予能也. 能而欺其君, 敢享其祿而立其朝乎?” 인용 목차
04 襄公如楚, 及漢, 聞康王卒, 欲還. 叔仲昭伯曰: “君之來也, 非爲一人也, 爲其名與其衆也. 今王死, 其名未改, 其衆未敗, 何爲還?” 諸大夫皆欲還. 子服惠伯曰: “不知所爲, 姑從君乎?” 叔仲曰: “子之來也, 非欲安身也, 爲國家之利也, 故不憚勤遠而聽於楚 ; 非義楚也, 畏其名與衆也. 夫義人者, 固慶其喜而弔其憂, 况畏而服焉? 聞畏而往, 聞喪而還, 苟羋姓實嗣, 其誰代之任喪? 王太子又長矣, 執政未改, 予爲先君來, 死而去之, 其誰曰不如先君? 將爲喪擧, 聞喪而還, 其誰曰非侮也? 事其君而任其政, 其誰由己貳? 求說其侮, 而亟於前之人, 其讎不滋大乎? 說侮不懦, 執政不貳, 帥大讎以憚小國, 其誰云待之? 若從君而走患, 則不如違君以避難. 且夫君子計成而後行, 二三子討乎? 有禦楚之術, 而有守國之備, 則可也 ; 若未有, 不如往也.”..
03 諸侯伐秦, 及涇莫濟. 晉叔向見叔孫穆子曰: “諸侯謂秦不恭而討之, 及涇而止, 於秦何益?” 穆子曰: “豹之業, 及「匏有苦葉」矣, 不知其他.” 叔向退, 召舟虞與司馬, 曰: “夫苦匏不材於人, 共濟而已. 魯叔孫賦「匏有苦葉」, 必將涉矣. 具舟除隧, 不共有法.” 是行也, 魯人以莒人先濟, 諸侯從之. 인용목차
13 梁山崩, 以傳召伯宗, 遇大車當道而覆, 立而辟之曰: “避傳.” 對曰: “傳爲速也, 若俟吾避, 則加遲矣, 不如捷而行.” 伯宗喜, 問其居, 曰: “絳人也.” 伯宗曰: “何聞?” 曰: “梁山崩, 而以傳召伯宗.” 伯宗問曰: “乃將若何?” 對曰: “山有朽壤而崩, 將若何? 夫國主山川, 故川涸山崩, 君爲之降服․出次․乘縵․不擧, 策於上帝, 國三日哭, 以禮焉. 雖伯宗亦如是而已, 其若之何?” 問其名, 不告, 請以見, 不許. 伯宗及絳, 以告, 而從之. 인용 목차
02 季武子爲三軍, 叔孫穆子曰: “不可! 天子作師, 公帥之, 以征不德. 元侯作師, 卿帥之, 以承天子. 諸侯有卿無軍, 帥敎衛以贊元侯. 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 帥賦以從諸侯. 是以上能征下, 下無姦慝. 今我小侯也, 處大國之閒, 繕貢賦以共從者, 猶懼有討. 若爲元侯之所, 以怒大國, 無乃不可乎?” 弗從. 遂作中軍. 自是齊․楚代討於魯, 襄․昭皆如楚. 인용목차
01 01 叔孫穆子聘於晉, 晉悼公饗之, 樂及「鹿鳴」之三, 而後拜樂三. 晉侯使行人問焉, 曰: “子以君命鎭撫弊邑, 不腆先君之禮, 以辱從者, 不腆之樂以節之. 吾子舍其大, 而加禮於其細, 敢問何禮也?” 02 對曰: “寡君使豹來繼先君之好, 君以諸侯之故, 貺使臣以大禮. 夫先樂金奏「肆夏」「樊」․「遏」․「渠」, 天子所以饗元侯也 ; 夫歌「文王」․「大明」․「緜」, 則兩君相見之樂也, 皆昭令德以合好也, 皆非使臣之所敢聞也. 臣以爲肄業及之, 故不敢拜. 今伶簫詠歌及「鹿鳴」之三, 君之所以貺使臣, 臣敢不拜貺? 夫「鹿鳴」, 君之所以嘉先君之好也, 敢不拜嘉? 「四牡」, 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 敢不拜章? 「皇皇者華」, 君敎使臣曰 ‘每懷靡及’ , 諏․謀․度․詢, 必咨於周, 敢不拜敎? 臣聞之曰: ‘懷和爲每懷, 咨才爲諏, 咨事爲謀, 咨義爲度, 咨親爲..
16 季文子相宣․成, 無衣帛之妾, 無食栗之馬. 仲孫它諫曰: “子爲魯上卿, 相二君矣, 妾不衣帛, 馬不食栗, 人其以子爲愛, 且不華國乎!” 文子曰: “吾亦願之. 然吾觀國人, 其父兄之食麤而衣惡者猶多矣, 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麤衣惡, 而我美妾與馬, 無乃非相人者乎? 且吾聞以德榮爲國華, 不聞以妾與馬.” 文子以告孟獻子, 獻子囚之七日. 自是, 子服之妾衣不過七升之布, 馬餼不過稂莠. 文子聞之, 曰: “過而能改者, 民之上也.” 使爲上大夫. 인용목차
15 晉人殺厲公, 邊人以告, 成公在朝. 公曰: “臣殺其君, 誰之過也?” 大夫莫對, 里革曰: “君之過也. 夫君人者, 其威大矣. 失威而至於殺, 其過多矣. 且夫君也者, 將牧民而正其邪者也. 若君縱私回而棄民事, 民旁有慝無由省之, 益邪多矣. 若以邪臨民, 陷而不振, 用善不肯專, 則不能使, 至於殄滅而莫之恤也, 將安用之? 桀奔南巢, 紂踣於京, 厲流於彘, 幽滅於戲, 皆是術也. 夫君也者, 民之川澤也. 行而從之, 美惡皆君之由, 民何能爲焉?” 인용 목차
14 子叔聲伯如晉, 謝季文子, 郤犨欲予之邑, 弗受也. 歸, 鮑國謂之曰: “子何辭苦成叔之邑, 欲信讓耶? 抑知其不可乎?” 對曰: “吾聞之, 不厚其棟, 不能任重. 重莫如國, 棟莫如德. 夫苦成叔家欲任兩國而無大德, 其不存也, 亡無日矣. 譬之如疾, 余恐易焉. 苦成氏有三亡: 少德而多寵, 位下而欲上政, 無大功而欲大祿, 皆怨府也. 其君驕而多私, 勝敵而歸, 必立新家. 立新家, 不因民不能去舊 ; 因民, 非多怨民無所始. 爲怨三府, 可謂多矣. 其身之不能定, 焉能予人之邑!” 鮑國曰: “我信不若子, 若鮑氏有釁, 吾不圖矣. 今子圖遠以讓邑, 必常立矣.” 인용목차
13 宣公夏濫於泗淵, 里革斷其罟而棄之, 曰: “古者大寒降, 土蟄發, 水虞於是乎講罛罶, 取名魚, 登川禽, 而嘗之寢廟, 行諸國, 助宣氣也. 鳥獸孕, 水蟲成, 獸虞於是乎禁罝羅, 矠魚鼈以爲夏犒, 助生阜也. 鳥獸成, 木蟲孕, 水虞於是禁罝罣*록, 設穽鄂, 以實廟庖, 畜功用也. 且夫山不槎糵, 澤不伐夭, 魚禁鯤鮞, 獸長麑*오, 鳥翼鷇卵, 蟲舍蚳蝝, 蕃庶物也, 古之訓也. 今魚方別孕, 不敎魚長, 又行罣罟, 貪無藝也.” 公聞之曰: “吾過而里革匡我, 不亦善乎! 是良罟也, 爲我得法. 使有司藏之, 使吾無忘諗.” 師存侍, 曰: “藏罟不如寘里革於側之不忘也.” 인용 목차
12 01 莒太子僕弑紀公, 以其寶來奔. 宣公使僕人以書命季文子曰: “夫莒太子不憚以吾故殺其君, 而以其寶來, 其愛我甚矣. 爲我予之邑. 今日必授, 無逆命矣.” 里革遇之而更其書曰: “夫莒太子殺其君而竊其寶來, 不識窮固又求自邇, 爲我流之於夷. 今日必通, 無逆命矣.” 02 明日, 有司復命, 公詰之, 僕人以里革對. 公執之, 曰: “違君命者, 女亦聞乎?” 對曰: “臣以死奮筆, 奚啻其聞之也! 臣聞之曰: ‘毁則者爲賊, 掩賊者爲藏, 竊寶者爲宄, 用宄之財者爲姦.’ 使君爲藏姦者, 不可不去也. 臣違君命者, 亦不可不殺也.” 公曰: “寡人實貪, 非子之罪.” 乃舍之. 인용 목차
11 01 夏父弗忌爲宗, 蒸將躋僖公. 宗有司曰: “非昭穆也.” 曰: “我爲宗伯, 明者爲昭, 其次爲穆, 何常之有!” 有司曰: “夫宗廟之有昭穆也, 以次世之長幼, 而等冑之親疏也. 夫祀, 昭孝也. 各致齊敬於其皇祖, 昭孝之至也. 故工史書世, 宗祝書昭穆, 猶恐其踰也. 今將先明而後祖, 自玄王以及主癸莫若湯, 自稷以及王季莫若文․武, 商․周之蒸也, 未嘗躋湯與文․武, 爲不踰也. 魯未若商․周而改其常, 無乃不可乎?” 弗聽, 遂躋之. 02 展禽曰: “夏父弗忌必有殃. 夫宗有司之言順矣, 僖又未有明焉. 犯順不祥, 以逆訓民亦不祥, 易神之班亦不祥, 不明而躋之亦不祥. 犯鬼道二, 犯人道二, 能無殃乎?” 侍者曰: “若有殃焉在? 抑刑戮也, 其夭札也?” 曰: “未可知也. 若血氣彊固, 將壽寵得沒, 雖壽而沒, 不爲無殃.” 旣其葬也, 焚, 煙徹于上. ..
10 01 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 使謂之曰: “吾欲利子於外之寬者.” 對曰: “夫位, 政之建也 ; 署, 位之表也 ; 車服, 表之章也 ; 宅, 章之次也 ; 祿, 次之食也. 君議五者以建政, 爲不易之故也. 今有司來命易臣之署與其車服, 而曰: ‘將易而次, 爲寬利. 夫署, 所以朝夕虔君命也. 臣立先臣之署, 服其車服, 爲利故而易其次, 是辱君命也, 不敢聞命. 若罪也, 則請納祿與車服而違署, 唯里人所命次.” 公弗取. 臧文仲聞之曰: “孟孫善守矣, 其可以蓋穆伯而守其後於魯乎!” 02 公欲弛郤敬子之宅, 亦如之. 對曰: “先臣惠伯以命於司里, 嘗․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 有數矣. 出入受事之幣以致君命者, 亦有數矣. 今命臣更次於外, 爲有司之以班命事也, 無乃違乎! 請從司徒以班徙次.” 公亦不取. 인용 목차
09 01 海鳥曰 “爰居” , 止於魯東門之外三日, 臧文仲使國人祭之. 展禽曰: “越哉! 臧孫之爲政也! 夫祀, 國之大節也 ; 而節, 政之所成也. 故愼制祀以爲國典. 今無故而加典, 非政之宣也. 02 “夫聖王之制祀也, 法施於民則祀之, 以死勤事則祀之, 以勞定國則祀之, 能禦大災則祀之, 能扞大患則祀之. 非是族也, 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柱, 能殖百穀百蔬 ; 夏之興也, 周棄繼之, 故祀以爲稷.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 其子曰后土, 能平九土, 故祀以爲社. 黃帝能成命百物, 以明民共財, 顓頊能修之. 帝嚳能序三辰以固民, 堯能單均刑法以儀民, 舜勤民事而野死, 鮌鄣洪水而殛死, 禹能以德修鮌之功, 契爲司徒而民輯, 冥勤其官而水死, 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 稷勤百穀而山死, 文王以文昭, 武王去民之穢. 故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 郊堯而宗舜 ; 夏后..
08 晉文公解曹地以分諸侯. 僖公使臧文仲往, 宿於重館. 重館人告曰: “晉始伯而欲固諸侯, 胡解有罪之地以分諸侯. 諸侯莫不望分而欲親晉, 皆將爭先 ; 晉不以固班, 亦必親先者, 吾子不可以不速行. 魯之班長而又先, 諸侯其誰望之? 若少安, 恐無及也.” 從之, 獲地於諸侯爲多. 反. 旣復命, 爲之請曰: “地之多也, 重館人之力也. 臣聞之曰: ‘善有章, 雖賤, 賞也 ; 惡有釁, 雖貴, 罰也.’ 今一言而辟境, 其章大矣, 請賞之.” 乃出而爵之. 인용 목차
07 01 溫之會, 晉人執衛成公歸之于周, 使毉鴆之, 不死, 毉亦不誅. 臧文仲言於僖公曰: “夫衛君殆無罪矣. 刑五而已, 無有隱者, 隱乃諱也. 大刑用甲兵, 其次用斧鉞, 中刑用刀鋸, 其次用鑽笮, 薄刑用鞭扑, 以威民也. 故大者陳之原野, 小者致之巿朝, 五刑三次, 是無隱也. 今晉人鴆衛侯不死, 亦不討其使者, 諱而惡殺之也. 有諸侯之請, 必免之. 臣聞之: 班相恤也, 故能有親. 夫諸侯之患, 諸侯恤之, 所以訓民也. 君盍請衛君以示親於諸侯, 且以動晉? 夫晉新得諸侯, 使亦曰: ‘魯不棄其親, 其亦不可以惡.’ ” 公說, 行玉二十瑴, 乃免衛侯. 02 自是晉聘於魯, 加於諸侯一等, 爵同, 厚其好貨. 衛侯聞其臧文仲之爲也, 使納賂焉. 辭曰: “外臣之言不越境, 不敢及君.” 인용 목차
06 01 齊孝公來伐魯, 臧文仲欲以辭告, 病焉, 問於展禽. 對曰: “獲聞之, 處大敎小, 處小事大, 所以禦亂也, 不聞以辭. 若爲小而崇以怒大國, 使加已亂, 亂在前矣, 辭其何益? .” 文仲曰: “國急矣! 百物唯其可者, 將無不趨也. 願以子之辭行賂焉, 其可賂乎?” 02 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師, 曰: “寡君不佞, 不能事疆場之司, 使君盛怒, 以暴露於弊邑之野, 敢犒輿師.” 齊侯見使者曰: “魯國恐乎?” 對曰: “小人恐矣, 君子則否.” 公曰: “室如懸磬, 野無靑草, 何恃而不恐?” 對曰: “恃二先君之所職業. 昔者成王命我先君周公及齊先君太公曰: ‘女股肱周室, 以夾輔先王. 賜女土地, 質之以犠牲, 世世子孫無相害也.’ 03 君今來討弊邑之罪, 其亦使聽從而釋之, 必不泯其社稷 ; 豈其貪壤地而棄先王之命? 其何以鎭撫諸侯? 恃此以不恐.” 齊侯乃許..
05 01 魯饑, 臧文仲言於莊公曰: “夫爲四鄰之援, 結諸侯之信, 重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固國之艱急是爲. 鑄名器, 藏寶財, 固民之殄病是待. 今國病矣, 君盍以名器請糴于齊!” 公曰: “誰使?” 對曰: “國有饑饉, 卿出告糴, 古之制也. 辰也備卿, 辰請如齊.” 公使往. 從者曰: “君不命吾子, 吾子請之, 其爲選事乎?” 文仲曰: “賢者急病而讓夷, 居官者當事不避難, 在位者恤民之患, 是以國家無違. 今我不如齊, 非急病也. 在上不卹下, 居官而惰, 非事君也.” 02 文仲以鬯圭與玉磬如齊告糴, 曰: “天災流行, 戾于弊邑, 饑饉荐降, 民贏幾卒, 大懼乏周公․太公之命祀, 職貢業事之不共而獲戾. 不腆先君之幣器, 敢告滯積, 以紓執事, 以救弊邑使能共職. 豈唯寡君與二三臣實受君賜, 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祇實永饗而賴之!” 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인용목차
04 哀姜至, 公使大夫․宗婦覿用幣. 宗人夏父展曰: “非故也.” 公曰: “君作故.” 對曰: “君作而順, 則故之 ; 逆, 則亦書其逆也. 臣從有司, 懼逆之書於後也, 故不敢不告. 夫婦贄不過棗․栗, 以告虔也. 男則玉․帛․禽․鳥, 以章物也. 今婦執幣, 是男女無別也. 男女 之別, 國之大節也, 不可無也.” 公弗聽. 인용 목차
03 莊公丹桓宮之楹, 而刻其桷. 匠師慶言於公曰: “臣聞聖王公之先封者, 遺後之人法, 使無陷於惡. 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 使長監於世, 故能攝固不解以久. 今先君儉而君侈, 令德替矣.” 公曰: “吾屬欲美之.” 對曰: “無益於君, 而替前之令德, 臣故曰庶可已矣.” 公弗聽. 인용목차
02 莊公如齊觀社. 曹劌諫曰: “不可! 夫禮, 所以正民也. 是故先王制諸侯, 使五年四王․一相朝. 終則講於會, 以正班爵之義, 帥長幼之序, 訓上下之則, 制財用之節, 其閒無由荒怠. 夫齊棄太公之法, 而觀民於社, 君爲是擧而往觀之, 非故業也, 何以訓民? 土發而社, 助時也. 收捃而蒸, 納要也. 今齊社而往觀旅, 非先王之訓也. 天子祀上帝, 諸侯會之受命焉. 諸侯祀先王․先公, 卿大夫佐之受事焉. 臣不聞諸侯相會祀也. 祀又不法, 君擧必書, 書而不法, 後嗣何觀?” 公不聽, 遂如齊. 인용목차
01 長勺之役, 曹劌問所以戰於莊公. 公曰: “余不愛衣食於民, 不愛牲玉於神.” 對曰: “夫惠本而後民歸之志, 民和而後神降之福. 若布德於民而平均其政事, 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 ; 動不違時, 財不過用 ; 財用不匱, 莫不能使共祀. 是以用民無不聽, 求福無不豐. 今將惠以小賜, 祀以獨恭. 小賜不咸, 獨恭不憂. 不咸, 民不歸也 ; 不憂, 神弗福也. 將何以戰? 夫民求不匱於財, 而神求優裕於享者也. 故不可以不本.” 公曰: “余聽獄雖不能察, 必以情斷之.” 對曰: “是則可矣. 知夫苟中心圖民, 智雖弗及, 必將至焉.” 인용목차
09 01 敬王十年, 劉文公與萇弘欲城周, 爲之告晉. 魏獻子爲政, 說萇弘而與之. 將合諸侯. 02 衛彪傒適周, 聞之, 見單穆公曰: “萇弘其不歿乎? 「周詩」有之曰: ‘天之所支, 不可壞也. 其所壞, 亦不可支也.’ 昔武王克殷, 而作此詩也, 以爲飫歌, 名之曰 ‘支’ , 以遺後之人, 使永監焉. 夫禮之立成者爲飫, 昭明大節而已, 少典與焉. 是以爲之日惕其欲, 敎民戒也. 然則夫 ‘支’ 之所道者, 必盡知天地之爲也. 不然, 不足以遺後之人. 今萇․劉欲支天之所壞, 不亦難乎? 自幽王而天奪之明, 使迷亂棄德, 而卽惂淫, 以亡其百姓, 其壞之也久矣. 而又將補之, 殆不可矣! 水火之所犯, 猶不可救, 而况天乎? 諺曰: ‘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 昔孔甲亂夏, 四世而隕 ; 玄王勤商, 十有四世而興. 帝甲亂之, 七世而隕. 后稷勤周, 十有五世而興 ; 幽王..
08 景王旣殺下門子, 賓孟適郊, 見雄雞自斷其尾. 問之, 侍者曰: “憚其犠也.” 遽歸告王, 曰: “吾見雄雞自斷其尾, 而人曰 ‘憚其犠也’ , 吾以爲信畜矣. 人犠實難, 已犠何害? 抑其惡爲人用也乎, 則可也. 人異於是. 犠者, 實用人也.” 王弗應, 田于鞏, 使公卿皆從, 將殺單子, 未克而崩. 인용목차
07 01 王將鑄無射, 問律於伶州鳩. 對曰: “律所以立均出度也. 古之神瞽, 考中聲而量之以制, 度律均鍾, 百官軌儀, 紀之以三, 平之以六, 成於十二, 天之道也. 夫六, 中之色也, 故名之曰黃鍾, 所以宣養六氣․九德也. 由是第之: 二曰太蔟, 所以金奏贊陽出滯也. 三曰姑洗, 所以修絜百物, 考神納賓也. 四曰蕤賓, 所以安靖神人, 獻酬交酢也. 五曰夷則, 所以詠歌九則, 平民無貳也. 六曰無射,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 示民軌儀也. 爲之六閒, 以揚沈伏, 而黜散越也. 元閒大呂, 助宣物也. 二閒夾鍾, 出四隙之細也. 三閒仲呂, 宣中氣也. 四閒林鍾, 和展百事, 俾莫不任肅純恪也. 五閒南呂, 贊陽秀也. 六閒應鍾, 均利器用, 俾應復也. 02 “律呂不易, 無姦物也. 細鈞有鍾無鎛, 昭其大也. 大鈞有鎛無鍾, 甚大無鎛, 鳴其細也. 大昭小鳴, 和之道也...
06 01 二十三年, 王將鑄無射, 而爲之大林. 單穆公曰: “不可. 作重幣以絶民資, 又鑄大鍾以鮮其繼. 若積聚旣喪, 又鮮其繼, 生何以殖? 且夫鍾不過以動聲, 若無射有林, 耳弗及也. 夫鍾聲以爲耳也, 耳所不及, 非鍾聲也, 猶目所不見, 不可以爲目也. 夫目之察度也, 不過步武尺寸之閒 ; 其察色也, 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耳之察和也, 在淸濁之閒 ; 其察淸濁也, 不過一人之所勝. 是故先王之制鍾也, 大不出鈞, 重不過石. 律度量衡於是乎生, 小大器用於是乎出, 故聖人愼之. 今王作鍾也, 聽之弗及, 比之不度, 鍾聲不可以知和, 制度不可以出節, 無益於樂, 而鮮民財, 將焉用之! 02 “夫樂不過以聽耳, 而美不過以觀目. 若聽樂而震, 觀美而眩, 患莫甚焉. 夫耳目, 心之樞機也, 故必聽和而視正. 聽和則聰, 視正則明. 聰則言聽, 明則德昭. 聽言昭德, 則能..
05 01 景王二十一年, 將鑄大錢. 單穆公曰: “不可. 古者, 天災降戾, 於是乎量資幣, 權輕重, 以振救民. 民患輕, 則爲作重幣以行之, 於是乎有母權子而行, 民皆得焉. 若不堪重, 則多作輕而行之, 亦不廢重, 於是乎有子權母而行, 小大利之. 02 “今王廢輕而作重, 民失其資, 能無匱乎? 若匱, 王用將有所乏, 乏則將厚取於民. 民不給, 將有遠志, 是離民也. 且夫備有未至而設之, 有至而後救之, 是不相入也. 可先而不備, 謂之怠 ; 可後而先之, 謂之召災. 周固贏國也, 天未厭禍焉, 而又離民以佐災, 無乃不可乎? 將民之與處而離之, 將災是備禦而召之, 則何以經國? 國無經, 何以出令? 令之不從, 上之患也, 故聖人樹德於民以除之. 03 “「夏書」有之曰: ‘關石和鈞, 王府則有.’ 「詩」亦有之曰: ‘瞻彼旱麓, 榛楛濟濟. 愷悌君子, 干祿愷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