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上德無爲而無以爲, 下德爲之而有以爲. 上仁爲之而有以爲, 上義爲之而有以爲, 上禮爲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 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 前識者, 道之華, 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 不居其薄, 處其實, 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德者, 得也. 常得而無喪, 利而無害, 故以德爲名焉. 何以得德, 由乎道也. 何以盡德, 以無爲用. 以無爲用, 則莫不載也. 故物無焉, 則無物不經, 有焉, 則不足以免其生. 是以天地雖廣, 以無爲心, 聖王雖大, 以虛爲主. 故曰以復而視, 則天地之心見, 至日而思之, 則先王之至覩也. 故滅其私而無其身, 則四海莫不瞻, 遠近莫不至, 殊其己而有其心, 則一體不能自全, 肌骨不能相容. 是以上德之人, 唯道是用, 不德其德, 無執無用, 故能有德而無不爲. 不求而得, 不爲而成, 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 下德求而得之, 爲而成之, 則立善以治物, 故德名有焉. 求而得之, 必有失焉, 爲而成之, 必有敗焉. 善名生, 則有不善應焉. 故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也. 無以爲者, 無所(徧)[偏]爲也. 凡不能無爲而爲之者, 皆下德也, 仁義禮節是也. 將明德之上下, 輒擧下德以對上德. 至於無以爲, 極下德(下)之量, 上仁是也. 足及於無以爲而猶爲之焉. 爲之而無以爲, 故有爲爲之患矣. 本在無爲, 母在無名. 棄本捨母, 而適其子, 功雖大焉, 必有不濟. 名雖美焉, 僞亦必生. 不能不爲而成, 不興而治, 則乃爲之, 故有宏普博施仁愛之者. 而愛之無所偏私, 故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 愛不能兼, 則有抑抗正(眞)[直]而義理之者. 忿枉祐直, 助彼攻此, 物事而有以心爲矣. 故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 直不能篤, 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 尙好修敬, 校責往來, 則不對之閒忿怒生焉. 故上(德)[禮]爲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夫大之極也, 其唯道乎. 自此已往, 豈足尊哉. 故雖[德]盛業大, 富(而)有萬物, 猶各得其德, [而未能自周也. 故天不能爲載, 地不能爲覆, 人不能爲贍. 萬物]雖貴, 以無爲用, 不能捨無以爲體也. (不能)捨無以爲體, 則失其爲大矣, 所謂失道而後德也. 以無爲用, [則](德)[得]其母, 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 下此已往, 則失用之母. 不能無爲, 而貴博施, 不能博施, 而貴正直, 不能正直, 而貴飾敬. 所謂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也. 夫禮也, 所始首於忠信不篤, 通簡不陽, 責備於表, 機微爭制. 夫仁義發於內, 爲之猶僞, 況務外飾而可久乎. 故夫禮者, 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 前人而識也, 卽下德之倫也. 竭其聰明以爲前識, 役其智力以營庶事, 雖(德)[得]其情, 姦巧彌密, 雖豊其譽, 愈喪篤實. 勞而事昏, 務而治薉, 雖竭聖智, 而民愈害. 舍己任物, 則無爲而泰. 守夫素樸, 則不順典制. (聽)[耽]彼所獲, 棄此所守, [故前]識[者], 道之華而愚之首. 故苟得其爲功之母, 則萬物作焉而不辭也, 萬事存焉而不勞也. 用不以形, 御不以名, 故(名)仁義可顯, 禮敬可彰也. 夫載之以大道, 鎭之以無名, 則物無所尙, 志無所營. 各任其貞事, 用其誠, 則仁德厚焉, 行義正焉, 禮敬淸焉. 棄其所載, 舍其所生, 用其成形, 役其聰明, 仁則(誠)[尙]焉, 義(其)[則]競焉, 禮(其)[則]爭焉. 故仁德之厚, 非用仁之所能也. 行義之正, 非用義之所成也. 禮敬之淸, 非用禮之所濟也. 載之以道, 統之以母, 故顯之而無所尙, 彰之而無所競. 用夫無名, 故名以篤焉, 用夫無形, 故形以成焉. 守母以存其子, 崇本以擧其末, 則形名俱有而邪不生, 大美配天而華不作. 故母不可遠, 本不可失. 仁義, 母之所生, 非可以爲母. 形器, 匠之所成, 非可以爲匠也. 捨其母而用其子, 棄其本而適其末, 名則有所分, 形則有所止. 雖極其大, 必有不周, 雖盛其美, 必有患憂. 功在爲之, 豈足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