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喪制 (9)
건빵이랑 놀자
凡遭服者, 每月朔日設位, 服其服而會哭, (師友雖無服, 亦同.)月數旣滿, 則於次月朔日設位, 服其服會哭, 而除之. 其間哀至則哭, 可也. 凡大功以上,則未葬前, 非有故, 不可出入, 亦不可弔人. 常以治喪講禮爲事.
師友之義重者, 及親戚之無服, 而情厚者, 與凡相知之分密者, 皆於聞喪之日, 若道遠, 不能往臨其喪, 則設位而哭. 師則隨其情義深淺, 或心喪三年, 或期年, 或九月, 或五月, 或三月. 友則雖最重, 不過三月. 若師喪, 欲行三年, 期年者, 不能奔喪, 則當朝夕設位而哭, 四日而止. (止於四日之朝. 若情重者, 則不止此限.)
人之居喪, 誠孝不至, 不能從禮者, 固不足道矣, 閒有質美, 而未學者, 徒知執禮之爲孝, 而不知傷生之失正, 過於哀毁, 이疾已作, 而不認從權, 以至滅性者, 或有之, 深可惜也, 是故, 毁瘠傷生, 君子謂之不孝. 凡有服親戚之喪, 若他處聞訃, 則設位而哭, 若奔喪, 則至家卽成服, 若不奔喪, 則四日成服, 若齊衰之服, 則未成服前三日中, 朝夕爲位會哭. (齊衰降大功者, 亦同).
曾子曰, 人未有自致者也, 必也親喪乎. 送死者, 事親之大節也. 於此不用其誠, 惡乎用其誠. 昔者, 小連大連, 善居喪, 三日不怠, 三月不懈, 期悲哀, 三年憂, 此是居喪之則也. 誠孝之至者, 則不勉而能矣, 如有不及者, 則勉而及之, 可也.
親喪成服之前, 哭泣不絶於口, (氣盡則令婢僕代哭.)葬前, 哭無定時, 哀至則哭, 卒哭後, 則朝夕哭二時而已. 禮文大개如此, 若孝子, 情至則哭泣, 豈有定數哉, 凡喪, 與其哀, 不足, 而禮有餘也, 不若禮不足, 而哀有餘也, 喪事, 不過盡其哀敬而已.
今之識禮之家, 多於葬後返魂, 此固正禮但時人效빈, 遂廢廬墓之俗, 返魂之後, 各還其家, 與妻子同處, 禮坊大壞, 甚可寒心. 凡喪親者, 自度一一從禮, 無毫分虧欠, 則當依禮返魂, 如或未然, 則當依舊俗廬墓, 可也.
今人, 多不解禮, 每弔客致慰專不起動, 只俯伏而已, 此非禮也, 弔客, 拜靈座而出, 則喪者, 當出自喪次, 向弔客再拜而哭, 可也. (弔客將答拜.) 衰질, 非出入他處, 則不可脫也. 家禮, 父母之喪, 成服之日, 始食粥, 卒哭之日, 始疏食, (여飯也,)水飮, (不食羹也,)不食菜果. 小祥之後, 始食菜果. 禮文如此, 非有疾病, 則當從禮文. 人或有」過禮, 而철粥三年者, 若是誠孝出人, 無一毫勉强之意, 則雖過禮, 猶或可也, 若誠孝未至, 而勉强踰禮, 則是自欺而欺親也, 切宜戒之.
父母初沒, 妻妾婦及女子, 皆被髮, 男子, 則被髮흡上임徒跣. (小斂後男子, 則袒括髮, 婦人, 則좌.) 若子爲他人後者, 及女子已嫁者, 皆不被髮徒跣. (男子, 則免冠.) 尸在狀而未殯, 男女位于尸傍, 則其位南上, 尸頭所在爲上也. 旣殯之後, 女子, 則依前位于堂, 南上, 男子, 則位于階下, 其位當北上, 以殯所在, 爲上也. 發靷時, 男女之位, 復南上, 以靈柩所在, 爲上也. 隨時變位, 而各有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