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器用 (34)
건빵이랑 놀자
34. 吳越春秋曰 弩生於弓 弓生於彈 古者人死則裹以白茅 投之中野 孝子不忍父母爲禽獸所食 作彈弓以守之 故曰斷竹屬木 飛上逐肉
33. 博物志曰 窶藪 東方朔以爲寄生賣餠人 結茅爲經以戴頭上 狀如環云 余意經疑作絰 今我國女人戴物者所用卽此也 按韻府群玉曰 窶數 數本作藪 戴器也 小盆盛物 戴於頭者 以窶藪薦之
32. 續事始曰 殷周以降 卽塗鉛粉 謂之胡粉 乃紂所造云 其稱胡粉何耶 豈本出於胡耶
31. 家禮儀節曰 古無今世之香 漢前止是焚蘭芷蕭茇之類 自百越入中國 始有之 又按楞嚴經云純燒沈水母令見火 今俗燒香埋火 蓋出於此
30. 我國鏡面紙, 有葉紙 中朝人甚珍之 余於庚寅赴京時 禮部侍郞韓世能送竹葉紙一張曰 此卽俺以天使往貴國時所得 若賚來此樣紙 欲得之云 其紙品潔淨 微有靑色 似竹精紙而厚 曾所未見者也 按宛委餘編云今世所重高麗繭紙 蓋以紙品堅韌 故謂之繭紙
29. 霍小玉傳曰 出烏絲欄素段三尺 授李生 宋詩曰正圍紅袖寫烏絲 韻書曰 烏絲闌紙名 今承文院事大文書出草 用細墨印札 謂之烏絲闌紙是也
28. 稗史云溫州蠲紙 潔白堅滑 類高麗紙 又云高麗歲貢蠻紙 書卷多用爲 蓋乃粧貼 以其紙品堅厚故也 按蠲紙云者 以蠲其賦役故名
27. 古者寫畫書 皆用黃紙 故謂黃卷 或曰用黃蘖染紙 以辟蟫也 宋景文筆記曰 雌黃與紙色相類 故用以滅誤 唐宋以來 詔勅用黃紙 故私家避不敢用云 今中朝亦用黃 謂謄詔曰謄黃
26. 古者書契 皆用竹簡 其用縑帛者謂之紙 東漢和帝時 宦者蔡倫乃造紙 以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爲紙 天下咸稱蔡侯紙 今桑枯柳木蒿節竹精葦席水苔 無不可爲者 其利博哉 按蘇子瞻始皇論曰創爲紙以易簡策云 則用縑帛爲紙 亦始於始皇矣
25. 古人謂墨爲松精, 松腴, 松滋侯, 黑松使者 以松煙劑墨故云 醫方藥用 亦松墨耳 本國以油煙造之 名曰油煤墨 東坡詠墨詩云珍材取樂浪 蓋以我國墨材爲珍耳
24. 我國狼鼠毛筆 取重於中國 一統志謂狼尾筆 蘇黃詩謂猩猩毛筆 董越朝鮮賦自註云一統志所載狼尾筆 非狠尾 乃黃鼠毛也 蓋董奉使本國 始知之耳 余赴京時 安南琉球使臣皆言貴國筆墨 爲天下絶品 願得之云
23. 北戶錄曰 豐狐之毫 虎僕之毛 靑羊之毫 鼠毛麝毛蝟毛馬毛羊鬚胎髮 皆可爲筆 然未若兎毛 按虎僕 博物志曰虎文似豹 毛可作筆云 余謂兎毛雖美 未若我國之狼鼠 且不言猪毛羔毛 蓋古人未之用耳
22. 史記 蒙恬取中山兎毛作筆 崔豹古今註曰 蒙恬造筆 以柘木爲管 鹿毛爲柱 羊毛爲被 今我國用龍鞭爲筆管 龍鞭産咸鏡道海內 蓋木類而似石 色白堅直如筋 乃奇物也
21. 兀子出近思錄 卽今之高足床 醫學正傳曰 床足高者爲兀凳
20. 小說曰 眼鏡老年觀書 小字成大 聞頃年天將沈惟敬 倭僧玄蘇皆老人 用眼鏡能讀細書文字 乃我國所未曾見也 眼鏡蓋海蚌之類 以其甲製之云 又按故闇文書 以水精承日照之則可辨云
19. 翰林院行用鸚鵡杯 蓋故事也 然不知何義 李翰林詩曰鸕鶿杓鸚鵡杯 豈好事者以翰林故尚之歟 按鸚鵡海中螺也 以其形似鸚鵡故名
18. 政院平時常用蝎虎杯 未知出於何時 或謂蝎虎蟲名 見酒卽死 故象其形以示戒也 余赴京時玉河館墻壁間 掘出二物 狀似蜥蜴 問諸華人則是蝎虎云 按蝎音歇 韻書作蠍
17. 葉夢得避暑錄言和尚置梳篦 乃俚語 言必無用也 按梳以木爲之 篦以竹爲之 俗所謂眞梳是也 今人混稱爲梳則誤矣 梳篦總名曰櫛 宛委餘編云赫胥氏以木爲梳 舜以牙玳瑁爲梳 此梳之始也
16. 說文曰 匕所以取飯者 易曰不喪匕鬯 詩曰有捄棘匕 史記曰雷震失匕箸 韓文曰弃匕筋起立 杜詩曰甞稻雪翻匙 古人飯必以匙 於此可見 而今中朝人用筋不用匙 未知始於何代 或言高皇帝命滅虜然後用匙食 恐不然也 又禮曰飯黍毋以筋 意古者亦或用筋爾
15. 宋元以前 只有團扇 尤以蒲葵扇爲美 今摺扇之制 初出於倭 俗呼倭扇 以其簡易故天下尚之 古之圓扇 殆廢矣
14. 小說 螺鈿器本出倭國 物象百態 頗極工巧云 今我國以螺鈿梳函 充進貢方物 蓋中朝所無爾
13. 禮記燭不見跋註 古未有蠟燭 呼火炬爲燭 又在地曰燎 執之曰燭 又庭燎謂之地燭 按禮記註 地燭天子百根 葦布纏蜜塗云 蜜塗者 蓋蠟燭之始也
12. 王弇州曰 藜牀之牀杖也 桃笙之笙簟也 阿錫之錫布也 藻井之井板也 按韻府云管寧坐黎牀欲穿 弇州以牀爲杖 未知何也
11. 箕子杖 今在平壤府 乃二千年物也 古人以孔子硯爲古物 此則尤古矣
10. 匣劍龍鳴 詞人多用其語 而不識出處 按拾遺記 顓頊高陽氏有曳影之劍 四方有兵 其劍飛指其方則剋伐 未用之時 常於匣中 作龍虎之吟此也
8. 我國龍文簾席 中朝所無 故方物驗納時 禮部官甚珍玩之 白席則中朝亦有之而甚罕 古所謂龍鬚席 蓋是也
7. 中國水車之制 魏馬均始創之 最有益於灌田 可以通行天下 頃者楊萬世往日本 得其制而來 極是便利而我國人性拙 不肯習用 可惜
6. 韓子曰 舜作食器 黑漆其上 禹作祭器 黑漆其外 朱畫其內 史記曰舜作竹器於壽山 蓋是時始用竹木爲器 而猶不全漆 可見其朴素矣
5. 凡器用謂之什物 按小說曰 成周軍法 五人爲伍 二五爲什 供其器物故云 又史記舜作什器註 什數也 人家常用之器非一 故以十爲數 猶言什物也
4. 古人乘車 故漢書陳平傳曰 門外多長者車轍 田蚡, 韓安國共車而出 陳遵投轄井中 後漢書 馬后謂貴戚子弟車如流水 馬如游龍 又馬少游乘下澤車 晉潘岳擲果盈車 以此觀之 漢晉時尚然 蓋自晉以後不復見矣
3. 帝王紀曰桀以人駕車 此輿輦之始也 按漢陰就左右進輦 井丹曰 吾聞桀駕人車 豈此耶 坐中皆失色 就不得已令去輦 蓋古者凡人轎 通謂之輦也
2. 古史等書曰 庖羲作瑟 神農作琴 女媧作笙簧 黃帝作淸角 舜作簫 炎帝伯陵作鍾 倕作鞸鼓 又黃帝作弩 造五城 一云鯀作城郭 說郛曰 黃帝造釜甑 神農作斧作陶 伯益作井 少康作箕帚 又黃帝臣雍文作舂 赤冀作杵 公輸子作石磑 尹壽作鏡 孟莊子作鉅鑿 世本曰 揮作弓 夷則作矢 一云牟夷作矢 皆黃帝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