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忠孝 (4)
건빵이랑 놀자

5. 나라를 다스리는 두 가지, 상과 벌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 故可以虛名取也. 今民儇詗智慧, 欲自用, 不聽上. 上必且勸之以賞, 然後可進; 又且畏之以罰, 然後不敢退. 而世皆曰: “許由讓天下, 賞不足以勸; 盜跖犯刑赴難, 罰不足以禁.” 臣曰: 未有天下而無以天下爲者, 許由是也; 已有天下而無以天下爲者, 堯ㆍ舜是也; 毁廉求財, 犯刑趨利, 忘身之死者, 盜跖是也. 此二者, 殆物也, 治國用民之道也, 不以此二者爲量. 治也者, 治常者也; 道也者, 道常者也. 殆物妙言, 治之害也. 天下太平之士, 不可以賞勸也; 天下太下之士, 不可以刑禁也. 然爲太上士不設賞, 爲太下士不設刑, 則治國用民之道失矣. 해석 古者黔首悗密蠢愚, 故可以虛名取也. 옛날의 백성들은 정직하고 은밀하며 바보 같고 우직하였기 때문에 빈 명예로 취할 수 있었다. 今民儇詗智慧..
6. 故世人多不言國法而言從橫. 諸侯言從者曰: “從成必霸” ; 而言橫者曰: “橫成必王.” 山東之言從橫, 未嘗一日而止也, 然而功名不成, 霸王不立者, 虛言非所以成治也. 王者獨行謂之王, 是以三王不務離合而止, 五霸不待從橫察, 治內以裁外而已矣. 인용 목차 전문
2.記曰: “舜見瞽瞍, 其容造焉. 孔子曰: ‘當是時也, 危哉, 天下岌岌!有道者, 父固不得而子, 君固不得而臣也.’” 臣曰: 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順之道也. 然則有道者, 進不得爲臣主, 退不得爲父子耶? 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 家貧則富之, 父苦則樂之; 君之所以欲有賢臣者, 國亂則治之, 主卑則尊之. 今有賢子而不爲父, 則父之處家也苦; 有賢臣而不爲君, 則君之處位也危. 然則父有賢子, 君有賢臣, 適足以爲害耳, 豈得利焉哉? 所謂忠臣, 不危其君; 孝子, 不非其親. 今舜以賢取君之國, 而湯ㆍ武以義放弑其君, 此皆以賢而危主者也, 而天下賢之. 인용목차전문
1. 天下皆以孝悌忠順之道爲是也, 而莫知察孝悌忠順之道而審行之, 是以天下亂. 皆以堯舜之道爲是而法之, 是以有弑君, 有曲父. 堯·舜·湯·武或反君臣之義, 亂後世之敎者也. 堯爲人君而君其臣, 舜爲人臣而臣其君, 湯·武爲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尸, 而天下譽之, 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 夫所謂明君者, 能畜其臣者也; 所謂賢臣者, 能明法辟·治官職以戴其君者也. 今堯自以爲明而不能以畜舜, 舜自以爲賢而不能以戴堯, 湯·武自以爲義而弑其君長, 此明君且常與, 而賢臣且常取也. 故至今爲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 爲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國者矣. 父而讓子, 君而讓臣, 此非所以定位一敎之道也. 臣之所聞曰: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三者順, 則天下治; 三者逆, 則天下亂. 此天下之常道也.” 明王賢臣而弗易也, 則人主雖不肖, 臣不敢侵也. 今夫上賢任智無常, 逆道也, 而天下常以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