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櫟翁稗說 (15)
건빵이랑 놀자
역옹패설(櫟翁稗說) 목차 櫟翁稗說前序 櫟翁稗說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인용 목차 지도
14. 陳正言澕咏柳云 鳳城西畔萬條金 句引春愁作瞑陰 無限光風吹不斷 惹煙和雨到秋深 情致流麗 然唐李商隱柳詩云 曾共春風拂舞筵 樂遊晴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淸秋節 已帶斜陽更帶蟬 陳盖擬此而作 山谷有言 隨人作計終後人 自成一家乃逼眞 信哉
13. 林西河椿聞鶯時云 田家椹熟麥將稠 綠樹初聞黃栗留 似識洛陽花下客 殷勤百囀未能休 崔文淸公滋夜直聞採眞峰鶴唳詩云 雲掃長空月正明 松棲宿鶴不勝淸 滿山猿鳥知音少 獨刷䟱翎半夜鳴 二詩俱是不遇感傷之作 然文淸氣節慷慨 非林之比
13. 林西河椿聞鶯時云 田家椹熟麥將稠 綠樹初聞黃栗留 似識洛陽花下客 殷勤百囀未能休 崔文淸公滋夜直聞採眞峰鶴唳詩云 雲掃長空月正明 松棲宿鶴不勝淸 滿山猿鳥知音少 獨刷䟱翎半夜鳴 二詩俱是不遇感傷之作 然文淸氣節慷慨 非林之比
11. 朴文懿恒 淺山白日能飛雨 古塞黃沙忽放虹 安文成珦 一鳩曉雨草連野 匹馬春風花滿城 金密直瑫 片雲黑處何山雨 芳草靑時盡日風 皆佳句也 但恨不見全篇耳
10. 文眞有三角山文殊寺長篇詩 語闌缺月入深扉 坐久微風吟聳栢 深得山中之趣 又一句云 鍾梵聲中一燈赤 羅氏路史載人有不改家火 至五世其火色正赤如血 文眞用此事以言長明燈也
9. 金末詩人楊飛卿題紅樹云 海霞不雨棲林表 野燒無風到樹頭 李文眞公藏用亦云 廢院瞞盱秋思苦 淺山搪突夕陽明 飛卿老膝不得不屈
8. 月庵長老山立爲詩 多點化古人語 如云 南來水谷還思母 北到松京更憶君 七驛兩江驢子小 却嫌行李不如雲 卽荊公 將母邗溝上 留家白苧陰 月明伴宇 南北兩關心也 白岳山前柳 安和寺裏栽 春風多事在 袅袅又吹來 卽楊巨源 陌頭楊柳綠煙絲 立馬煩君折一枝 唯有春風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也
7. 張章簡鎰昇平燕子樓詩云 風月凄涼燕子樓 郞官一去夢悠悠 當時座客何嫌老 樓上佳人亦白頭 郭密直預壽康宮逸鷂詩云 夏凉冬暖飼鮮肥 何事穿雲去不歸 海燕不曾資一粒 年年還傍畵樑飛 李東安承休咏雲詩云 一片忽從海上生 東西南北便縱橫 謂成霖雨蘇群稿 空掩中天日月明 鄭密直允宜贈廉使云 凌晨走馬入孤城 籬落無人杏子成 布穀不知王事急 傍林終日勸看耕 令人喜稱之 然章簡感舊而作 無他義 三篇皆含諷諭 鄭郭微而婉
6. 洪摠郞侃最喜鄭承宣襲明 百花叢裏淡丰容 忽被狂風減却紅 獵髓未能醫玉頰 五陵公子恨無窮 豈以其含咀之久而有餘味乎 近世豐州有名妓 西京存問使召置府籍 妓頗以晩遇恨 李學士顗근作一詩 令妓歌之 憶昔正年三五時 金釵兩鬢綠雲垂 自憐憔悴容華減 來作紅蓮幕裏兒 比之鄭詩 未必多讓
5. 宋時上元日內出御詩 宰相兩制三館皆應製以爲盛事 王岐公云 雙鳳雲間扶輦下 六鰲海上駕山來 最爲典麗 我朝燈夕文機障子詩 李文順公云 三呼萬歲神山湧 一熟千年海果來 可與岐公幷驅爭先矣 今醴泉權一齋漢功云 南山釀瑞生銀瓮 北斗回杓作玉杯 羯흉노갈鼓百枝春浩蕩 鳳燈千樹月低回 白評理元恒亦云 九霄月滿笙簫地 一夜春開錦繡山 自言不及權詩遠矣
4. 宋時上元日內出御詩 宰相兩制三館皆應製以爲盛事 王岐公云 雙鳳雲間扶輦下 六鰲海上駕山來 最爲典麗 我朝燈夕文機障子詩 李文順公云 三呼萬歲神山湧 一熟千年海果來 可與岐公幷驅爭先矣 今醴泉權一齋漢功云 南山釀瑞生銀瓮 北斗回杓作玉杯 羯흉노갈鼓百枝春浩蕩 鳳燈千樹月低回 白評理元恒亦云 九霄月滿笙簫地 一夜春開錦繡山 自言不及權詩遠矣
3. 吳大祝世才諷毅廟微行詩云 胡乃日淸明 黑雲低地橫 都人且莫近 龍向此中行 用人韻賦戟巖云 城北石巉巉 邦人號戟巖 逈摏乘鶴晋 高刺上天咸 揉柄電爲火 洗鋒霜是鹽 何當作兵器 亡楚却存凡 病目云 老與病相期 窮年一布衣 玄花多掩翳 紫石少光輝 怯照燈前字 羞看雪後暉 待看金榜罷 閉目學忘機 李文順公奎報謂 先生爲詩 學韓杜 然其詩不多見 金居士集中 載其一篇有曰 大百圍材無用用 長三尺喙不言言 亦老健可尙
2. 金尙書莘尹 毅廟庚寅重九日有詩云 輦下風塵起 殺人如亂麻 良辰不可負 白酒泛黃花 可見當時之事不可奈何 而此老胸中亦磊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