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燕策 三 (5)
건빵이랑 놀자
5. 01 燕太子丹質於秦, 亡歸. 見秦且滅六國, 兵以臨易水, 恐其禍至. 太子丹患之, 謂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兩立, 願太傅幸而圖之.” 武對曰:“秦地遍天下, 威脅韓、魏、趙氏, 則易水以北, 未有所定也. 柰何以見陵之怨, 欲排其逆鱗哉?” 太子曰:“然則何由?” 太傅曰:“請入 圖之.” 02 居之有閒, 樊將軍亡秦之燕, 太子容之. 太傅鞫武諫曰:“不可, 夫秦王之暴, 而積怨於燕, 足爲寒心, 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 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 禍必不振矣! 雖有管、晏, 不能爲謀. 願太子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 請西約三晉, 南連齊、楚, 北講於單于, 然後乃可圖也.” 03 太子丹曰:“太傅之計, 曠日彌久, 心惛然, 恐不能須臾. 且非獨於此也. 夫樊將軍, 困窮於天下, 歸身於丹. 丹終不迫於强秦, 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 是丹命固卒之時也. 願太傅更慮之.” ..
4. 01 秦幷趙, 北向迎燕. 燕王聞之, 使人賀秦王. 使者過趙, 趙王繫之. 使者曰:"秦、趙爲一, 而天下服矣. 玆之所以受命於趙者, 爲秦也. 今臣使秦, 而趙繫之. 是秦、趙有隙. 秦、趙有隙, 天下必不服, 而燕不受命矣. 且臣之使秦, 無妨於趙之伐燕也." 趙王以爲然而遣之. 02 使者見秦王曰:"燕王竊聞秦幷趙, 燕王使使者賀千金." 秦王曰:"夫燕無道, 吾使趙有之, 子何賀?" 使者曰:“臣聞全趙之時, 南鄰爲秦, 北下曲陽爲燕, 趙廣三百里, 而與秦相距五十餘年矣, 所以不能反勝秦者, 國小而地無所取. 今王使趙北幷燕, 燕、趙同力, 必不復受於秦矣. 臣切爲王患之.” 秦王以爲然, 起兵而救燕.
3. 01 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爲趙孝成王壽, 酒三日, 反報曰:“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 其孤未壯, 可伐也.” 王乃召昌國君樂閒而問曰:“何如?” 對曰:“趙, 四達之國也, 其民皆習於兵, 不可與戰.” 王曰:“吾以倍攻之, 可乎?” 曰:“不可.” 曰:“以三, 可乎?” 曰:“不可.” 02 王大怒. 左右皆以爲趙可伐, 遽起六十萬以攻趙: 令栗腹以四十萬攻鄗, 使慶秦以二十萬攻代. 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於鄗, 使樂乘以五萬遇慶秦於代. 燕人大敗. 樂閒入趙. 03 燕王以書且謝焉, 曰:“寡人不佞, 不能奉順君意, 故君捐國而去, 則寡人之不肖明矣. 敢端其願, 而君不肯聽, 故使使者陳愚意, 君試論之. 04 語曰:‘仁不輕絶, 智不輕怨.’ 君之於先王也, 世之所明知也. 寡人望有非則君掩蓋之, 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望有過則君敎誨之, 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且寡人之罪, 國..
2. 張丑爲質於燕, 燕王欲殺之, 走且出境, 境吏得丑. 丑曰:“燕王所爲將殺我者, 人有言我有寶珠也, 王欲得之. 今我已亡之矣, 而燕王不我信. 今子且致我, 我且言子之奪我珠而呑之, 燕王必當殺子, 刳子腹及子之腸矣. 夫欲得之君, 不可說以利. 吾要且死, 子腸亦且寸絶.” 境吏恐而赦之.
1. 01 齊、韓、魏共攻燕. 燕使太子請救於楚. 楚王使景陽將而救之. 暮舍, 使左右司馬各營壁地, 已, 稙表. 景陽怒, 曰:“女所營者, 水皆至滅表. 此焉可以舍?” 乃令徙. 明日大雨, 山水大出, 所營者, 水皆滅表. 軍吏乃服. 02 於是遂不救燕, 而攻魏雝丘, 取之, 以與宋. 三國懼, 乃罷兵. 魏軍其西, 齊軍其東. 楚軍欲還, 不可得也. 景陽乃開西和門, 晝以車騎, 暮以燭, 見通使於魏. 齊師怪之, 以爲燕、楚與魏謀之, 乃引兵而去. 齊兵已去, 魏失其與國, 無與共擊楚. 乃夜遁. 楚師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