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用人 (13)
건빵이랑 놀자
용인(用人) 제이십칠(第二十七) 1. 聞古之善用人者, 必循天順人而明賞罰. 循天, 則用力寡而功立; 順人, 則刑罰省而令行; 明賞罰, 則伯夷ㆍ盜跖不亂. 如此, 則白黑分矣. 治國之臣, 效功於國以履位, 見能於官以受職, 盡力於權衡以任事. 人臣皆宜其能, 勝其官, 輕其任, 而莫懷餘力於心, 莫負兼官之責於君. 故內無伏怨之亂, 外無馬服之患. 明君使事不相干, 故莫訟; 使士不兼官, 故技長; 使人不同功, 故莫爭. 爭訟止, 技長立, 則彊弱不觳力, 冰炭不合形, 天下莫得相傷, 治之至也. 2. 釋法術而任心治, 堯不能正一國, 去規矩而妄意度, 奚仲不能成一輪; 廢尺寸而差短長, 王爾不能半中. 使中主守法術, 拙匠執規矩尺寸, 則萬不失矣. 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 守中拙之所萬不失, 則人力盡而功名立. 3. 明主立可爲之賞, 設可避之罰. 故賢者勸賞而不見子..
4. 宋仁宗問相於王素 素曰 唯宦官宮妾不知姓名者 可充其選 有是哉言乎 以此觀人 則邪正立辨 可爲王者用人之法也 先王朝 朴崇元爲江原監司 臺諫以迂拙劾遞 上曰 世人皆巧 崇元獨拙 是可取也 竟不允 又於筵中 論諸臣能否 上曰 湜也拙 筬也固執 湜卽申湜 筬卽許筬 申公感上知遇 因以用拙自號云
3. 王巖叟疏曰 陛下今日進聖學者 正欲理會邪正兩字 正人在朝則朝廷安 人君無過擧 天下治平 邪人一進 則朝廷便有不安之象 非謂一人便能如此 乃其類應之者眾 上下蒙蔽 人主無由得知 不覺釀成禍患云 此眞經歷之言也 欲知其人之邪正 唯以朝廷安危治亂定之 而一人之進退 關於世道者如此 豈非可畏哉
2. 宋景文筆記曰 堯舜之世 比屋可封 非盡可封也 可封之人多也 桀紂之世 比屋可誅 非盡可誅也 可誅之人多也 余謂治世之士 非盡君子也 亂世之士 非盡小人也 君子得勝而小人不得有爲 則不害爲治世 小人得勝而君子不得有爲 則不免爲亂世 治亂之分 只在於君子小人多寡勝負而已
1. 古人言堯寄其視於舜而四目以明 寄其聽於舜而四聰以達 堯與舜一體之化也 余謂非獨堯也 齊桓寄耳目於管仲而齊以霸 漢高寄耳目於蕭張而漢以帝 雖君不堯臣不舜 而其一體相須則同也 秦之二世 乃以耳目寄於趙高 鹿馬易形而不能辨 群盜滿山而不得聞 以至身死國亡而不悟 噫 信任一也 而所托非人 則耳塗於讒謟 目錮於邪佞 其不爲秦者尠矣
8. 夫人主不塞隙穴而勞力於赭堊, 暴雨疾風必壞. 不去眉睫之禍而慕賁·育之死. 不謹蕭牆之患. 而固金城於遠境. 不用近賢之謀而外結萬乘之交於千里. 飄風一旦起, 則賁育不及救, 而外交不及至, 禍莫大於此. 當今之世, 爲人主忠計者, 必無使燕王說魯人, 無使近世慕賢於古, 無思越人以救中國溺者. 如此, 則上下親, 內功立, 外名成.
7. 釋儀的而妄發, 雖中小不巧; 釋法制而妄怒, 雖殺戮而姦人不恐. 罪生甲, 禍歸乙, 伏怨乃結. 故至治之國, 有賞罰而無喜怒, 故聖人極有刑法, 而死無螫毒, 故姦人服. 發矢中的, 賞罰當符, 故堯復生, 羿復立. 如此, 則上無殷·夏之患, 下無比干之禍, 君高枕而臣樂業, 道蔽天地, 德極萬世矣.
6. 使燕王內憎其民而外愛魯人, 則燕不用而魯不附. 見憎, 不能盡力而務功; 魯見說, 而不能離死命而親他主. 如此, 則人臣爲隙穴, 而人主獨立. 以隙穴之臣而事獨立之主, 此之謂危殆.
5. 人主立難爲而罪不及, 則私怨生; 人臣失所長而奉難給, 則伏怨結. 勞苦不撫循, 憂悲不哀憐; 喜則譽小人, 賢不肖俱賞; 怒則毁君子, 使伯夷與盜跖俱辱; 故臣有叛主.
4. 聞之曰: “擧事無患者, 堯不得也.” 而世未嘗無事也. 君人者不輕爵祿, 不易富貴, 不可與救危國. 故明主厲廉恥, 招仁義. 昔者介子推無爵祿而義隨文公, 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 故人主結其德, 書圖著其名. 人主樂乎使人以公盡力, 而苦乎以私奪威; 人臣安乎以能受職, 而苦乎以一負二. 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 而立人主之所樂. 上下之利, 莫長於此. 不察私門之內, 輕慮重事, 厚誅薄罪, 久怨細過, 長侮偸快, 數以德追禍, 是斷手而續以玉也, 故世有易身之患.
3. 明主立可爲之賞, 設可避之罰. 故賢者勸賞而不見子胥之禍, 不肖者少罪而不見傴剖背, 盲者處平而不遇深谿, 愚者守靜而不陷險危. 如此, 則上下之恩結矣. 古之人曰: “其心難知, 喜怒難中也.” 故以表示目, 以鼓語耳, 以法敎心. 君人者釋三易之數而行一難知之心, 如此, 則怒積於上而怨積於下. 以積怨而御積怒, 則兩危矣. 明主之表易見, 故約立; 其敎易知, 故言用; 其法易爲, 故令行. 三者立而上無私心, 則下得循法而治, 望表而動, 隨繩而斲, 因攢而縫. 如此, 則上無私威之毒, 而下無愚拙之誅. 故上君明而少怒, 下盡忠而少罪.
2. 釋法術而任心治, 堯不能正一國, 去規矩而妄意度, 奚仲不能成一輪; 廢尺寸而差短長, 王爾不能半中. 使中主守法術, 拙匠執規矩尺寸, 則萬不失矣. 君人者能去賢巧之所不能, 守中拙之所萬不失, 則人力盡而功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