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草 (14)
건빵이랑 놀자
14. 小說曰 菱芡皆水物 而菱花開背日故寒 芡花開向日故暖 凡禽卵繫於背 本乎天者親上故能飛 獸胎在於腹 本乎地者親下故能走 邵康節曰 動物自首生 植物自根生 自首生者命在首 自根生者命在根 其說爲有理
13. 本草曰 芝草處處有之 人家園圃 或種蒔其根 所以染紫也 今俗謂紫草者是也 仙方所稱五色芝 乃是別種 疑與曄曄紫芝可以療飢者異矣
12. 春川有墨應耳山 山有草名墨應耳 其根色赤如蒜 食之令人數日不飢 壬辰亂離 人多採食之 蓋仙卉也 楓岳長安寺洞中及江陵伊川 亦有之云
11. 東方舊無木綿 麗末有文益漸者 始得種于中國以來 蓋在麗以前 唯有葛布矣 按楊愼云綿有三 一曰絲綿 出于蠶緝 二曰木綿出于交廣 名班枝花 樹大盈抱 花紅似山茶 實如酒杯 三曰草綿 江南多有之 春二三月下種 黃花結實 卽今綿花也 丘濬謂綿花元時始入中國云 然則我國所謂木綿乃草綿 非唐詩所謂木綿花發錦江西者也
10. 薤露 按本草云薤 葉滑而更光 故言薤露者 以其光滑難貯之義也 又醫方曰 薤似韭而葉闊多白無實 雖辛而不葷五臟 故道家常餌之 卽今俗所謂厭蕎也 未知是否
9. 韻府群玉曰 蘩蕭蔚莪之類春生 味異名殊 至秋老成 皆名蒿矣 蘩曰白蒿 蕭曰薌蒿 一曰牛尾蒿 蔚曰牡蒿 莪曰蘿蒿 菣曰靑蒿 萍曰藾蒿 又艾類蒿 但葉背白故曰白蓬 蓬亦蒿也 又蔞蒿草中翹楚者 邪蒿似靑蒿 古書云君子不食邪蒿是也 茵蔯蒿者 秋後葉落 莖梗不凋 至春復發舊枝故名
8. 韻府群玉曰 苜蓿草名 大宛馬所嗜 張騫採歸種之 秋後結實 黑房纍纍 俗謂木粟米 可作酒飯 又菜名 古詩盤中何所有 苜蓿長闌干 此蓋俗所謂苜蓿菜也 與草名苜蓿不同
7. 龍鞭草生咸鏡道海中 其形堅直 潔白如玉 今人採之 用作筆柄 此物蓋琅玕之類 而不見於書籍 疑中朝所無也
6. 凡蒲有三種 一水草可作席 一蒲柳可作箭幹 一昌蒲藥名 按本草 香蒲卽黃苗也 亦曰甘蒲 春初生嫩茸 啖之甘脆大美 可爲鮓 或爲葅 養生書云蒲笋作葅甚佳 所謂文王嗜昌歜者 疑指此也 今按韻府 歜蒲葅也是矣
5. 韓昌黎進學解曰昌陽引年 按本草曰 一寸九節者名昌蒲 麁者名昌陽 又曰生下濕地 根大者名昌陽 止主風濕云 以此觀之 昌陽與九節昌蒲有異 所謂昌陽引年 恐不是
4. 漢書 荊州飢饉 民採鳧茨而食之 本草曰 烏芋厚人腸胃 令不飢 荒歲採以充糧 丹溪曰 烏芋卽鳧茨也 今俗名烏昧 按范仲淹按撫江淮時 大蝗旱 以民所食烏昧草進呈 乞宣示六宮戚里 用抑奢侈 卽此物也
3. 曹子建表曰 葵藿之傾葉 太陽雖不回光 然向之者誠也 韻府云葵葉向日 不令照根 所謂葵衛足是也 然則向日者乃葵葉 非花也 司馬溫公詩曰唯有葵花向日傾何耶 按藿 菽之小者 菽及大豆 葉亦謂之藿 又云香草 詩食我埸藿是也 又藿香藥名 藝文類聚曰 藿香出南海中都昆國云
2. 古以蓍筮 按本草曰 蓍類蒿 花似菊 又曰蓍千歲一本百莖 今人不求其形似 而必求一本百莖 不得則乃謂蓍非我國所産 誤矣 朴敎授子羽言甞於田圃間 見異草有一根三四十莖者 似蒿而非蒿 葉細而長 花似菊淡紫 較諸本草圖經 則其爲蓍草無疑云 昔有婦刈蓍薪而亡蓍簪 醫方 蓍實入藥 今我國此草固多有之 而人不知爲蓍 蓋蓍非貴物也 唯取其壽以占吉凶 故以千歲一本百莖者 爲難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