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1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관자 경중갑 - 전문 본문

고전/관자

관자 경중갑 -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0. 12. 28. 03:17
728x90
반응형

경중갑(輕重甲) 제팔십(第八十) 管子輕重十三

 

 

1.

桓公曰: “輕重有數乎?“ 管子對曰: “輕重無數, 物發而應之, 聞聲而乘之. 故爲國不能來天下之財, 致天下之民, 則國不可成.“ 桓公曰: “何謂來天下之財?“ 管子對曰: “昔者桀之時, 女樂三萬人, 端譟晨樂聞于三衢, 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 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繡, 纂組一純. 得粟百鍾於桀之國. 夫桀之國者, 天子之國也. 桀無天下憂, 飾婦女鍾鼓之樂, 故伊尹得其粟而奪之流, 此之謂來天下之財.“

 

 

2.

桓公曰: “何謂致天下之民?“ 管子對曰: “請使州有一掌, 里有積五窌, 民無以與正籍者予之長假, 死而不葬者予之長度. 飢者得食, 寒者得衣, 死者得葬, 不資者得振, 則天下之歸我者若流水, 此之謂致天下之民. 故聖人善用非其有, 使非其人, 動言搖辭, 萬民可得而親.“ 桓公曰: “.“

 

 

3.

桓公問管子曰: “夫湯以七十里之薄, 兼桀之天下, 其故何也?“ 管子對曰: “桀者冬不爲杠, 夏不束柎**, 以觀凍溺; 弛牝虎充巿, 以觀其驚駭. 至湯而不然, 夷競而積粟, 飢者食之, 寒者衣之, 不資者振之, 天下歸湯若流水. 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 桓公曰: “桀使湯得爲是, 其故何也?“ 管子曰: “女華者桀之所愛也, 湯事之以千金; 曲逆者, 桀之所善也, 湯事之以千金. 內則有女華之陰, 外則有曲逆之陽, 陰陽之議合, 而得成其天子, 此湯之陰謀也.“

 

 

4.

桓公曰: “輕重之數, 國准之分, 吾已得而聞之矣. 請問用兵奈何?“ 管子對曰: “五戰而至于兵.“ 桓公曰: “此若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 “請戰衡, 戰准, 戰流, 戰權, 戰勢, 此所謂五戰而至于兵者也.“ 桓公曰: “.“

 

 

5.

桓公欲賞死事之后, : “吾國者, 衢處之國, 饋食之都, 虎狼之所棲也. 今每戰輿死扶傷, 如孤, 荼首之孫, 仰倳戟之寶, 吾無由與之, 爲之奈何?“ 管子對曰: “吾國之豪家, 遷封, 食邑而居者, 君章之以物則物重, 不章以物則物輕; 守之以物則物重, 不守以物則物輕. 故遷封食邑, 富商蓄賈, 積余藏羨跱蓄之家, 此吾國之豪也. 故君請縞素而就士室, 朝功臣, 世家. 遷封食邑, 積余藏羨跱蓄之家曰: ‘城脆致衝, 無委攻圍, 天下有慮, 齊獨不與其謀? 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敢左右, 請以平賈取之子.’ 與之定其券契之齒, 釜鏂之數不得爲侈弇焉. 困窮之民聞而糴之, 釜鏂無止, 遠通不推, 國粟之粟坐長而四十倍. 君出四十倍之粟以振孤寡, 牧貧病, 視獨老窮而無子者, 靡得相鬻而養之, 勿使赴于溝澮之中. 若此, 則士爭前戰爲顔行, 不偸而爲用, 輿死扶傷, 死者過半, 此何故也? 士非好戰而輕死, 輕重之分使然也.“

 

 

6.

桓公曰: “, , , 角之徵甚重, 重籍于民而貴巿之皮, , , , 非爲國之數也.“ 管子對曰: “請以令高杠柴池, 使東西不相睹, 南北不相見.“ 桓公曰: “.“ 行事期年, 而皮, 幹筋, 角之徵去分, 民之藉去分.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 “此何故也?“ 管子對曰: “杠池平之時, 夫妻服簟, 輕至百里. 今高杠柴池, 東西南北不相睹, 天酸然雨, 十人之力不能上, 廣澤遇雨, 十人之力不可得而恃. 夫舍牛馬之力所無因, 牛馬絶罷而相繼死其所者相望, , , , 角徒予人而莫之取, 牛馬之賈必坐長而百倍. 天下聞之, 必離其牛馬而歸齊若流. 故高杠柴池, 所以致天下之牛馬而損民之藉也. 道若秘: 物之所生, 不若其所聚.“

 

 

7.

桓公曰: “弓弩多匡䡔者, 而重藉于民, 奉繕工, 而使弓弩多匡䡔者, 其故何也?“ 管子對曰: “鵝鶩之舍近, 鵾雞鵠䳈之通遠. 鵠鵾之所在, 君請式璧而聘之.“ 桓公曰: “.“ 行事期年, 而上無闕者, 前無趨人, 三月解𠣗, 弓弩無匡䡔者. 召管子而問曰: “此何故也?“ 管子對曰: “鵠鵾之所在, 君式璧而聘之, 菹澤之民聞之, 越平而射遠, 非十鈞之弩不能中鵾雞鵠䳈. 彼十鈞之弩, 十得𩇹擏, 不能自正, 故三月解𠣗而弓弩無匡䡔者, 此何故也? 以其家習其所也.“

 

 

 

8.

桓公曰: “寡人欲藉于室屋.“ 管子對曰: “不可, 是毁成也.“ “欲藉于萬民.“ 管子曰: “不可, 是隱情也.“ “欲藉于六畜.“ 管子對曰: “不可, 是殺生也.“ “欲藉于樹木.“ 管子對曰: “不可, 是伐生也.“ “然則寡人安藉而可?“ 管子對曰: “君請藉于鬼神.“ 桓公忽然作色曰: “萬民, 室屋, 六畜, 樹木且不可得藉, 鬼神乃可得而藉夫?“ 管子對曰: “厭宜乘勢, 事之利得也; 計議因權, 事之囿大也. 王者乘勢, 聖人乘幼, 與物皆宜.“ 桓公曰: “行事奈何?“ 管子對曰: “昔堯之五吏五官無所食, 君請立五厲之祭, 祭堯之五吏. 春獻蘭, 秋斂落, 原魚以爲脯, 鯢以爲殽. 若此則澤魚之正, 伯倍異日, 則無屋粟邦布之藉, 此之謂設之以祈祥, 推之以禮義也. 然則自足, 何求于民也?“

 

 

9.

桓公曰: “天下之國, 莫强于越. 今寡人欲北擧事孤竹, 離枝, 恐越人之至, 爲此有道乎?“ 管子對曰: “君請遏原流, 大夫立沼池, 令以矩游爲樂, 則越人安敢至?“ 桓公曰: “行事奈何?“ 管子對曰: “請以令隱三川, 立員都, 立大舟之都. 大身之都有深淵, 壘十仞, 令曰: ‘能游者賜千金.’ 未能用金千, 齊民之游水, 不避吳越.“ 桓公終北擧事于孤竹, 離枝, 越人果至, 隱曲薔以水齊. 管子有扶身之士五萬人, 以待戰于曲薔, 大敗越人, 此之謂水豫.

 

 

10.

齊之北澤燒, 火光照堂下, 管子入賀桓公曰: “吾田野闢, 農夫必有百倍之利矣.“ 是歲租稅九月而具, 粟又美.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 “此何故也?“ 管子對曰: “萬乘之國, 千乘之國, 不能無薪而炊. 今北澤燒, 莫之續, 則是農夫得居裝而賣其薪蕘. 一束十倍, 則春有以倳耜, 夏有以決芸, 此租稅所以九月而具也.“

 

 

11.

桓公憂北郭民之貧, 召管子而問曰: “北郭者, 盡屨縷之甿也. 以唐園爲本利, 爲此有道乎?“ 管子對曰: “請以令禁百鍾之家不得事鞽, 千鍾之家不得爲唐園, 去巿三百步者不得樹葵菜. 若此則空閒有以相給資, 則北郭之甿有所讎. 其手搔之功, 唐園之利, 故有十倍之利.“

 

 

12.

管子曰: “陰王之國有三, 而齊與在焉.“ 桓公曰: “此若言可得聞乎?“ 管子對曰: “楚有汝漢之黃金, 而齊有渠展之鹽, 燕有遼東之煮, 此陰王之國也. 且楚之有黃金, 中齊有薔石也, 苟有操之不工, 用之不善, 天下倪而是耳. 使夷吾得居楚之黃金, 吾能令農毋耕而食, 女毋織而衣. 今齊有渠展之鹽, 請君伐菹薪, 煮沸火爲鹽, 正而積之.“ 桓公曰: “.“

 

 

 

13.

十月始正, 至于正月, 成鹽三萬六千鍾, 召管子而問曰: “安用此鹽而可?“ 管子對曰: “孟春旣至, 農事且起, 大夫無得繕冢墓, 理宮室, 立台榭, 築牆垣; 北海之衆無得聚庸而煮鹽. 若此, 則鹽必坐長而十倍.“ 桓公曰: “. 行事奈何?“ 管子對曰: “請以令糶之梁, ? , , 濮陽, 彼盡饋食之也. 國無鹽則腫守圉之國, 用鹽獨甚.“ 桓公曰: “.“ 乃以令使糶之, 得成金萬一千余斤. 桓公召管子而問曰: “安用金而可?“ 管子對曰: “請以令使賀獻, 出正籍者必以金, 金坐長而百倍. 運金之重以衡萬物, 盡歸于君. 故此所謂用若挹于河海, 若輸之給馬. 此陰王之業.“

 

 

14.

管子曰: “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 千乘之國必有千金之賈, 百乘之國必有百金之賈, 非君之所賴也, 君之所與. 故爲人君而不審其號令, 則中一國而二君二王也.“ 桓公曰: “何謂一國而二君二王?“ 管子對曰: ‘今君之籍取以正, 萬物之賈輕去其分, 皆入于商賈, 此中一國而二君二王也. 故賈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時, 貧者失其財, 是重貧也; 農夫失其五谷, 是重竭也. 故爲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 菹澤, 草萊, 不可以立爲天下王.“ 桓公曰: “此若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 “山林, 菹澤, 草萊者, 薪蒸之所出, 犠牲之所起也. 故使民求之, 使民藉之, 因以給之. 私愛之于民, 若弟之與兄, 子之與父也, 然后可以通財交殷也. 故請取君之游財, 而邑里布積之. 陽春, 蠶桑且至, 請以給其口食筐曲之强, 若此, 則絓絲之籍去分而斂矣. 且四方之不至, 六時制之, 春日倳耜, 次日獲麥, 次日薄芋, 次日樹麻, 次日絶菹, 次日大雨且至趣芸壅培. 六時制之, 臣給至于國都善者鄕因其輕重, 守其委廬, 故事至而不妄, 然后可以立爲天下王.“

 

 

15.

管子曰: “一農不耕, 民或爲之飢; 一女不織, 民或爲之寒. 故事再其本, 則無賣其子者; 事三其本, 則衣食足; 事四其本, 則正籍給; 事五其本, 則遠近通, 死得藏. 今事不能再基本, 而上之求焉無止, 是使奸涂不可獨行, 遺財不可包止, 隨之以法, 則是下艾民. 食三升, 則鄕有正食而盜; 食二升, 則里有正食而盜; 食一升, 則家有正食而盜. 今操不反之事, 而食四十倍之粟, 而求民之毋失, 不可得矣. 且君朝令而求夕具, 有者出其財, 無有者賣其衣屨, 農夫糶其五谷, 三分賈而去, 是君朝令一怒, 布帛流越而之天下. 君求焉而無止, 民無以待之, 走亡而棲山阜; 持戈之士顧不見親, 家族失而不分. 民走于中而士遁于外, 此不待戰而內敗.“

 

 

16.

管子曰: “今爲國有地牧民者, 務在四時, 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 地闢擧則民留處; 倉廩實則知禮節, 衣食足則知榮辱. 今君躬犂墾田, 耕發草, 得其谷矣. 民人之食, 有人若干步畝之數, 然而有餓餒于衢閭者何也? 谷有所藏也. 今君鑄錢立幣, 民通移, 人有百十之數, 然而民有賣子者何也? 財有所幷也. 故爲人君不能散積聚, 調高下, 分幷財, 君雖强本趣耕, 發草立幣而無止, 民猶若不足也.“

 

 

17.

桓公問于管子曰: “今欲調高下, 分幷財, 散積聚, 不然則世且幷兼而無止, 蓄余藏羨而不息, 貧賤鰥寡獨老不與得焉. 散之有道, 分之有數乎?“ 管子對曰: “唯輕重之家爲能散之耳, 請以令輕重之家.“ 桓公曰: “.“

 

 

18.

東車五乘, 迎癸乙于周下原. 桓公問四因與癸乙, 管子, 寧戚相與四坐, 桓公曰: “請問輕重之數.“ 癸乙曰: “重籍其民者失其下, 數欺諸侯者無權與.“ 管子差肩而問曰吾不籍吾民, 何以奉車革? 不籍吾民, 何以待鄰國?“ 癸乙曰: “唯好心爲可耳. 夫好心則萬物通, 萬物通則萬物運, 萬物運則萬物賤. 萬物賤則萬物可因, 知萬物之可因而不因者奪于天下, 奪於天下者國之大賊也.“ 桓公曰: “請問好心萬物之可因.“ 癸乙曰: “有余富無余乘者, 責之卿諸侯; 足其所, 不賂其游者, 責之令大夫, 若此則萬物通, 萬物通則萬物運, 萬物運則萬物賤, 萬物賤則萬物可因矣. 故知三准同策者能爲天下, 不知三准之同策者不能爲天下. 故申之以號令, 抗之以徐疾也. 民乎其歸我若流水. 此輕重之數也.“

 

 

19.

桓公問于管子曰: “今倳戟十萬, 薪菜之靡日虛十里之衍; 頓戟一譟, 而靡幣之用日去千金之積, 久之且何以待之?“ 管子對曰: “粟賈平四十, 則金賈四千. 粟賈釜四十, 則鍾四百也, 十鍾四千也, 二十鍾者爲八千也; 金賈四千, 則二金中八千也. 然則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 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鍾. 一農之事乃中二金之財耳. 故粟重黃金輕, 黃金重而粟輕, 兩者不衡立. 故善者重粟之賈, 釜四百, 則是鍾四千也, 十鍾四萬, 二十鍾者八萬; 金賈四千, 則是十金四萬也, 二十金者爲八萬故發號出令, 曰一農之事有二十金之策. 然則地非有廣狹, 國非有貧富也, 通于發號出令, 審于輕重之數然.“

 

 

20.

管子曰: “湩然擊鼓, 士忿怒; 鎗然擊金, 士帥然. 策桐鼓從之, 輿死扶傷, 爭進而無止, 口滿用, 手滿錢, 非大父母之仇也, 重祿重賞之所使也. 故軒冕立于朝, 爵祿不隨, 臣不爲忠; 中軍行戰, 委予之賞不隨, 士不死其列陳. 然則是大臣執于朝, 而列陳之士執于賞也. 故使父不得子其子, 兄不得弟其弟, 妻不得有其夫, 唯重祿重賞爲然耳. 故不遠道里而能威絶域之民, 不險山川而能服有恃之國, 發若雷霆, 動若風雨, 獨出獨入, 莫之能圉.“

 

 

21.

桓公曰: “四夷不服, 恐其逆政游于天下而傷寡人, 寡人之行爲此有道乎?“ 管子對曰: “吳越不朝, 珠象而以爲幣乎; , 朝鮮不朝, 請文皮, **服而以爲幣乎; 禺氏不朝, 請以白璧爲幣乎; 崑崙之虛不朝, 請以璆琳琅玕爲幣乎. 故夫握而不見于手, 含而不見于口, 而闢千金者, 珠也, 然后八千里之吳, 越可得而朝也; 一豹之皮, 容金而金也, 然后八千里之發, 朝鮮可得而朝也; 懷而不見于抱, 挾而不見掖, 而闢千金也, 白璧也, 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 簪珥而闢千金者, 璆琳琅玕也, 然后八千里之崑崙之虛可得而朝也. 故物無主, 事無接, 遠近無以相因, 則四夷不得而朝矣.“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고전 > 관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관자 경중을 - 2.  (0) 2020.12.28
관자 경중을 - 1.  (0) 2020.12.28
관자 경중갑 - 21.  (0) 2020.12.28
관자 경중갑 - 20.  (0) 2020.12.28
관자 경중갑 - 19.  (0) 2020.12.2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