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5/0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이덕무 - 이목구심서 권육 전문 본문

문집/일반

이덕무 - 이목구심서 권육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0. 4. 27. 08:59
728x90
반응형

권육(卷六)

 

1.

焦贛易林卦總四千九十六 詞甚奇奧幽妙 天地間別種文字 葢其心界靈通 物無不觸 又罵世太毒 多有噓唏泣下處 意者 元成之間 皇政陵夷 則此其寓憤之書乎 又有詼謔絶倒者 亦玩弄也 然則焦先生其君子乎 鍾伯敬曰 似讖似謠 似諢似隱 似寓似脫 異想幽情 深文急響 又曰 有數十百言所不能盡而藏裏 回翔於一字一句之中 眞名言也

 

2.

焦易繇辭靈驗異常 我國壬辰倭亂之前 有人筮世事曰 文巧俗弊 將反大質 僵死如麻 流血漂樐 皆知其母 不識其父 干戈乃止 後壬辰倭亂 明兵來援 仍通婦女 多生子 其言始驗 近者又聞 京中一氓失其妻 來告隣士請筮之 士本不知占 第筮焦易有曰 南山大玃 盜我媚妾 士謂曰 汝試往南山 連呼大玃 必有應之者 妻可索矣 氓如其言 果有一大緫角 出門而應 又見門內女舂 其妻也

 

3.

周易略例 晉王弼著 儒家雖譏其老莊名理論易 然其文辭明凈可讀也 邢璹曰 略例大則緫一部之指歸 小則明六爻之得失 承乘逆順之理 應變情僞之端 用有行藏 辭有險易 觀之者 可以經緯天地 探測鬼神 匡濟邦家 葢亦信之篤矣

 

 

4.

畧例明象曰 夫象者 出意者也 言者 明象者也 邢璹註曰 若乾能變化 龍是變物 欲明乾象 假龍以明乾 欲明龍者 假言以象龍 龍則象意也 畧例曰 言者 所以明象 得象而忘言 象者 所以忘意 得意而忘象 猶蹄者所以在兎 得兎而忘蹄 筌者所以在魚 得魚而忘筌也 然則言者 象之蹄也 象者 意之筌也 註曰 旣得龍象 其言可忘 旣得乾象 其龍可捨 畧例曰 觸類可爲其象 合義可爲其徵 義苟在健 何必馬乎 類苟在順 何必牛乎 或者 定馬於乾 案責卦有馬无乾 則僞說滋漫 難可紀矣 余以爲其言理到 推以爲讀書之法 可也 世以其言談格調 不似後世之爛熳 以爲老莊之學而斥之歟 平心靜讀 可見至理 不可以晉代淸淡 罪而攻之矣

 

 

5.

京房 焦贛弟子也 著易傳 葢世應 占之祖也 辨三易 運五行 正四時 謹二十四氣 志七十二候 位五星 降二十八宿 有世應飛伏 建積京氏之書 歷世分裂 各不同 元祐時 高麗進書 有京氏周易占十卷 今亦亡而所傳易傳 只三卷耳 高麗宋時獻書 有顔子朝義 疑其僞書 易傳亦於此時 同獻歟 然高麗何處得之而更進於中國歟 所獻易傳 中國今雖不傳 而東國亦不傳何也 意者 其亦僞書歟 按焦贛甞曰 得我道以亡身者 京生也 尤知焦君之爲君子也

 

 

6.

三墳書 始出於宋元豊年間唐州民家 周禮太卜 三易 一曰連山 二曰歸藏 三曰周易 杜子春云 連山伏羲 歸藏黃帝 鄭玄曰 夏曰連山 殷曰歸藏 周曰周易 孔安國曰 伏羲神農黃帝之書 謂之三墳 孔穎達曰 按世譜等書 神農一曰連山氏 亦曰列山氏 黃帝一曰歸藏氏 幷是代號 則周易稱周 取岐陽地名 鄭漁仲曰 夏后氏易 至唐始出 今亡 歸藏唐有司馬膺注十三卷 今亦亡 隋有衆參軍薛正注十三卷 所存者 初經齊母本著三篇 文多闕亂 其辭質 其意古 後之人 能爲此文乎 馬端臨曰 連山歸藏 乃夏商之易 然歸藏 漢志無之 連山 隋志無之 葢二書至晉隋間出 而連山出於劉炫之僞作 歸藏亦此類耳 章俊卿曰 子春之言 是耶 歸藏 何以曰堯舜降二女 又何以曰殷王 則歸藏 非黃帝 連山 亦非伏羲矣 康成之言勝耶 世譜何以曰連山歸藏 幷是代號 則亦不可謂之夏商矣 葢伏羲黃帝 造其名 夏商因之 以作易 禮運曰 吾得乾坤 注之者曰 得商陰陽之書也 其書存者 有歸藏 歸藏旣爲商之書 則連山寧非夏易乎 皇甫謐曰 夏因炎帝曰連山 殷因黃帝曰歸藏 連山果爲伏羲 皇甫謐又安得謂之因炎帝乎 周正建子 葢得天統 故周易以乾爲首 商正建丑 實得地統 故商易以坤爲首 夏正建寅 實得人統 無爲卦首之理 艮漸正月 故夏易以艮爲首 吳菜曰 周易古矣 先天之易 伏羲之所畫者也 文王修之 伏羲豈以連山爲易 又首艮乎 夫連山 葢列山也 列山 本神農之舊國 首艮又有重山之象 歸藏本黃帝之別號 非它易也 乾坤是已 又何析而爲二乎 余今極搜諸家之說 會萃而觀之 說各不同 而章氏之說差勝耳 肰三易自爲一書 三墳自爲一書 不可混同而說矣 眞贋無論 連山歸藏 純是占辭而不得見矣 所謂三墳 今見之則列書三易卦象 而載姓紀皇策政典 葢摸倣尙書典謨耳 且連山歸藏 各有書 而所謂乾坤易 何無其書耶 乾坤若歸之周易 則三墳書 何以載形墳 地皇軒轅氏乾坤易 列書乾坤陽陰土水雨風等名目耶 意者 贋作二易者 從周禮三易之說 而不別纂周易 贋作三墳者 從孔安國伏羲神農黃帝之書之說 而分纂姓紀等篇 而兼作三易卦象 自相矛盾耳 不難知也

 

 

7.

今讀三墳乾坤易 有曰 日山危峯 月山斜巓 氣雲散彩 山氣籠烟 川氣浮光等語 六朝口氣 豈唐堯以前文字也 又伏羲策辭 所謂天王升傳敎臺者 亦淺近 漢藝文志 旣無此目 其後數千年 不少槩見 而至宋而始出於民間耶 反不如汲塚書之猶有憑據也 其初得而序之者篤信 至曰㣧征引政典曰先時者 殺無赦 不及時者 殺無赦 豈後人之能僞耶 余以爲奸人欲作贋書 潛引古書 以亂其跡 亦伎倆 梁周興嗣所著千字文 漢章帝書之 何也 此亦是類耳

 

 

8.

子夏子貢 俱是聖門親炙之弟子 則其言詩應無異說 今讀子夏詩小序及子貢詩傳 何其相反也 試以關雎論之 小序則以爲樂得淑女 以配君子 憂在進賢 不淫其色 哀窈窕思賢才 而無傷善之心焉 詩傳則以爲文王之妃姒氏 思得淑女 以共內職 賦關雎大相不同也 朱子疑東漢衛宏所作 然猶以其所從來也遠 其間容或眞有傳授證驗 葢宏學於謝曼卿 曼卿學於毛公 班固曰 毛公之自謂出於子夏 鄭玄直指古序以爲子夏 則實因毛語也 今按其源流如此 則衛宏綴其師相傳之說爲之 而鄭玄仍爲口實 而謂子夏之文耶

 

 

9.

今考小序 編次風雅頌 與朱傳同 朱子葢從毛傳 而毛傳與小序相表裏故也 但笙詩次第 朱子從儀禮 與小序不同耳

 

 

10.

四家詩者 齊轅固詩傳亡於魏世 魯申培詩傳及說 亡於晉世 今傳詩說一卷 燕韓嬰有內傳外傳 今只有外傳 趙毛萇詩傳凡四家也 葢漢時只立三家學 至衛宏賈逵馬融鄭玄之徒 皆從毛詩 而學者翕然從之 至魏晉時 三家皆廢卜商千餘傳 而至魯人毛亨 亨授萇 萇爲小毛公 亨爲大毛公也

 

 

11.

子貢詩傳與申培詩說 大同小異 其編次之序 兩書皆同曰 周召南秦 小疋 小疋續小疋傳 大疋 大疋續大疋傳 周頌商頌詩說 但商頌上 有二頌字也 歐陽公曰 周南召南曹 此孔子未刪詩之前 周太師樂歌之次第也 周豳 此鄭氏詩譜次第也 按皆與小序朱傳 不同爾

 

 

12.

子貢詩傳 申培詩論 黍離亦大同小異 又可驚恠 詩傳曰 王世子宜臼 弑其君幽王 自立于雒 尹伯封過西都而傷之 賦黍離 詩說曰 幽王伐申 申侯逆戰于戱 射王弑之 立平王于申 自申遷洛 命秦伯帥師逐犬戎于鎬京 尋遣尹伯封犒秦伯之師 過故宗廟宮室 秦人皆墾爲田 咸生禾黍 旁皇不忍去 故作此詩 所謂宜臼試幽者 未可知也 詩說小近於毛傳也 詩傳曰 齊襄公 缺缺 王 周人恥之 賦何彼穠矣 詩說曰 何彼穠矣 齊襄公殺魯桓公 莊王將平之 使榮叔 錫桓公命 因使莊公主昏 以桓王之妹 嫁襄公 周人傷之而作是詩 二家皆不次此詩於召南 而次於王 此則近理矣 平王齊侯明有其人 古注午正之王 齊一之侯者 未可知也 春秋莊公元年 書王姬歸于齊 乃桓王女 平王孫 下嫁於齊襄公 故詩云然也 肰詩說所謂桓王妹者 矛盾矣 詳玩其詩 則以爲如許威儀 如許家閥 美則美矣 但襄公非善人之意 隱然可見 所以恥之傷之也 鄭漁仲曰 三百篇之詩 皆可歌 歌則各從其國之聲 周召王豳之詩 同出於周 而分爲四國之聲 邶鄘衛之詩 同出於衛 而分爲三國之聲 何彼穠矣之詩 何以不列於王風 葢爲詩之時 則東周也 采詩之地 則召南也

 

 

13.

韓詩外傳十卷 雜引經傳子史推演之 略有異同 間出己言 大抵多寓言 有時如道家者流 或涉讖緯 此漢儒固有之習 其文章偉衍可讀 其辭氣惻恨可警 多引孝子之言 無非於悒 意其人孝悌者也 雖不醇乎醇 亦儒者之倫也 先引一事 末必摘詩語解之 然不襯合者多 有時乎迂濶 如曰太平之時 無瘖聾跛眇尫蹇侏儒折短 詩曰 有𥌒有𥌒 在周之庭 紂之餘民也 豈緣紂而有𥌒目者歟 甚無謂矣 其論性甚正 大勝於蕫仲舒騎墻之學 有曰 古今一也 類不悖 雖久同理 故性緣理而不迷也 又曰 繭之性爲絲 弗得女工燔以沸湯 抽其統理 不成爲絲 卵之性爲雛 不得良雞覆伏孚育 積日纍久 則不成爲雞 夫人性善 非得明王聖主扶携 內之以道 則不成君子 詩曰 天生丞民 其命匪諶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14.

戴德禮記 爲大戴禮 戴聖禮記 爲小戴禮 今立之三禮之列者 是也 周禮儀禮 周人之古經 而二戴之記 盖其輯衆家之說 以爲二經之傳者也 漢興 禮書凡三百一十四篇 大戴刪爲八十五篇 小戴仍之以損益 爲四十三篇 曲禮檀弓雜記分上下 馬融 益以明堂位月令樂記 総四十九篇 今大戴之書前三十八篇 專逸 只自三十九至八十一篇 存焉 中間又逸四篇 又第七十三篇云者 有二 総四十篇 所謂八十一篇以下四篇 又闕也 小戴所萃多精要 足爲禮經羽翼 故漢立學官 至於今日 大戴則多衍長之語 故世儒不之重歟

 

 

15.

夏小正 意夏時月令流傳者 而漢儒仍逐條䟽釋之歟 盖其逐月標題者 文甚簡古 其若䟽釋者 雖與之連文 而多用何字也 字如公糓之傳焉 是故 知其爲正文釋文之別也 哀公問及投壺篇 與小戴記無甚異 禮察與經解同 曾子大孝篇與祭義相似 勸學及禮三本 見於荀卿子 保傅篇 見於賈誼䟽 其帝繫本命易本命等 又如管子淮南子家語等書 小戴記月令 取於呂不韋 緇衣 本乎公孫尼子 中庸大學 子思曾子之所著 曲禮王制 撰於曲臺博士 則二戴禮記 皆輯諸家而應無自家手撰也

 

 

16.

蕫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八十二篇 其中三篇逸 按本傳曰 說春秋事得失聞擧玉杯繁露淸明竹林之屬 數十篇十餘萬言 顔師古注曰 皆其所著書名 今書総名繁露 而篇名有玉杯竹林玉英精華等屬 而無所謂淸明者 意此數者 是書名 而决非篇名 本應有繁露書幾篇 玉杯淸明等書 各有幾篇 後世錯亂 合爲一書也 今繁露 只爲書名而無繁露之篇名 則尤驗本傳渾擧玉杯繁露等書名也 其它篇 皆摘篇內數字爲名 如楚莊王 王道滅國之類是也 篇中 本無玉杯竹林等字 而何必闖列爲名也 書旣一亂 而後人不知 妄削其中數篇之名 而換之以此名也 然玉英精華淸明 何增减之不同 未可知也 今雖不析其自某篇至某篇爲繁露書 爲玉杯竹林等書 然可合以名之曰董氏春秋 或董氏書 或董子 而改玉杯爲文公篇 竹林爲常辭篇 玉英爲一元篇 精華爲愼辭篇 且附以三策及春秋决事 比則足爲董氏全書 而勝於只名繁露之甚無謂也

 

 

17.

董氏書 䧺渾宏博 皆可讀也 論衡所謂文中之烏獲者 非虗言也 朱子嘗言困苦而無精彩 是極好處 今閱之果然也 但其論性駁雜 且有時拘於災異纖緯 以仲舒之爲儒者而猶然 况劉子政父子耶

 

 

18.

魏相傳 相引高皇帝所述書 天子所服曰 春夏秋冬 天子所服 當法天地之數中 謁者趙堯擧春 李舜擧夏 兒湯擧秋 貢禹擧冬 四人之名 偶同唐虞夏商之君名 若有意而分排四時者然 異哉

 

 

19.

王元美嘗有標竊 摸擬詩之大病之語 而自家詩全犯此病 嗟乎 使王李輩 少不言開元大曆語 庶免中郞受之輩之辱矣

 

 

20.

論春秋之人 固難矣 袁宗道歷評列國大夫優劣 有曰 論功則宜首管民 而孤趙爲次 敖百里奚又次之 論心則宜首展禽 而僑瑗札次之 士會士爕等又次之 其爲論次頗精覈矣

 

 

 

21.

漢長安許商 善爲筭 至九卿號其門人 唐林爲德行 吳章爲言語 王吉爲政事 炔欽爲文學 王莾時林吉爲九卿 欽章爲博士 商蹈襲聖學 宜乎莾之用其弟子也

 

 

22.

楊無咎游娼館 作折枝梅於矮璧 往來士夫 多往觀之 娼藉此以壯門戶 偸兒竊去其璧 車馬頓稀 張逸人嘗題崔氏酒罏云 武陵城裏崔家酒 地上應無天上有 雲遊道士飮一斗 醉卧白雲深洞口 自是酤者愈衆 詩畵小技也 使妓酒頓添價如此 况服事賢聖者乎

 

 

23.

宋董逌錢譜 載海東番錢凡四㨾 曰三韓重寶 東國通寶 東國重寶 海東通寶 按高麗肅宗丁丑 始鑄錢 則此樣或其時所鑄也 朝鮮通寶 譜不載也

 

 

24.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 左氏傳十九萬言 自黃帝迄漢武三千餘䄵 史記七十萬言 班固漢書十二帝二百三十年 一百萬言 世愈降而事愈多 事愈多而言愈繁矣

 

 

25.

酒器六彜有舟 所以戒其覆 使酒曰酗 所以戒其㐫德 周官萍氏 掌幾酒 本草述萍能勝酒 古人垂戒於酒 可謂微矣 又醉字係卒 醒字係生 巵字類危 杯字屬不

 

 

 

26.

石守道作怪說 以刺楊大䄵之文體 王彜作文妖 以砭楊廉夫之製作 文名已是怪妖 欲譏人而反不覺自歸怪妖也

 

 

27.

東史云 檀君命彭吳 治國內山川 以奠民居云 葢洪水之世 若中國之有伯禹也 本紀通覽云 牛首州有彭吳碑 牛首州 卽今春川也 金時習詩曰 壽春是貊國 通道自彭吳 按漢書食貨志 武帝時彭吳穿穢貊朝鮮 置滄海郡 然則彭吳 武帝臣也 非檀君臣也 東人之魯莾類也

 

 

28.

抱朴子曰 世俗有戱婦之法於稠衆之中 問以醜言 責以慢對 或蹙以楚撻 繫足倒懸 至使流血 踒折支體 楊用脩丹鉛錄曰 今此俗世尙有之 娶婦之家 新婿避匿 群男子競作戱調 以弄新婦 謂之謔親 或蹇裳針膚 脫履䂓足云 此如我國醜謔新郞 倒掛其足 椎其掌心 號曰足杖 或有致死者 葢陋風也 然謔戱新婦則尤醜矣

 

 

29.

賈生死時 年僅三十三 其惜誓賦曰 惜予老而日衰 又曰 壽冉冉而日衰 其語老成無餘蘊 不祥甚矣 挹翠軒朴學士被禍時 年纔二十六 而詩多用老衰字 有漸成枯槁老容顔 白首詩書今有味之句 反常爲不祥也

 

 

30.

陳情表 忠孝藹然 固是吉人善士 陽節潘氏刺其少事僞朝 孫霜厓有詩曰 僞朝料得非公筆 不得當時墨本看 楊用脩曰 佛書引此文 僞朝作荒朝 密之初文也 晉改之以入史耳 霜厓亦見佛書所引否

 

 

31.

杭人 削松爲小片薄如紙 鎔硫黃塗其銳 名曰發燭 亦曰焠兒 齊后妃貧者 以發燭爲業 此其始也 淸異錄曰 批杉染硫黃 呼爲引光奴 東國則削柳木爲之 只名石硫黃

 

 

32.

高麗之初 凡言語 以大者 爲王 此王太祖將起之讖 高麗之末 忽呼粳米爲李米 此我朝將興之兆 晉天福中 浙中兒童市井 皆以趙字爲語助 如云得則曰趙得云 可則曰趙可 後宋祖受禪 錢氏納土浙中 皆屬趙氏

 

 

33.

或擧杪秋杪冬之義 如七月十月爲杪耶 九月十二月爲杪耶 世人混用之何 余適引鍾伯敬詩 杪冬孤艇發 初冬則杪 迺季月也 又梁元帝纂要九月曰 末秋杪秋 十二月曰 暮冬杪冬

 

 

34.

古人命名多以物名爲之 亦淳朴之風也 如楚狂之名接輿 燕俠之漸離 一則艸也 說文曰 莕爲菨餘 一則蟲也 說文曰 螹螹離也 雖字形有異 其音則同 亦轉而僞也

 

 

35.

漢制三公 月俸三百五十斛 自中二千石 至百石 凡十四等 中二千石 月俸百八十斛 百石月俸十六斛 後漢大將軍三公 月俸三百五十斛 中二千石月俸七十二斛 錢九千 至一百石 月俸四斛八斗 錢八百 晉品秩第一一千八百斛 後周凡九命 三公一萬石 至下士一命 一百二十五石 唐正一品 歲七百石 錢三萬一千 至從九品 五十二石 錢一千九百十七 宋四十一等 宰相樞密使 月錢三百千 至保章正二千 明正一品 月支米八十七石 從九品五石 高麗中書尙書令門下侍中 歲米四百石 至助敎十石 國朝正一品 歲俸九十八石 紬六疋 正布十五疋 楮貨十張 從九品十二石 正布二疋 楮貨一張 壬辰後一品 歲俸六十餘石 無細布楮貨

 

 

36.

王阮亭池北偶談 霍亮雅曲 周人倜儻任俠 卒後 其邑人劉津逮逢源 哭以詩云 門前債客雁行立 屋內酒人魚貫眼 或曰 此敗家子弟小影耳 予按此 唐人詩也 阮亭何不知也 李播詩 債客 作債主 屋內 作屋裏 酒人 作醉人

 

 

37.

古今黈 后稷摯堯契四人 同爲帝嚳高辛氏之子 契則十三葉而得湯 稷則十四葉而得文王 然則夏之世歷四五百年 而商之世又歷五六百年 計千餘年 而文王始生 若以代數較之 文王之于湯 但不及一葉耳 是則殷之先 一何夭 周之先 一何壽乎 此爲甚可疑者 前志必有脫誤

 

 

38.

自伏羲氏 至淸乾隆正統天子 統二百五十 幷計呂后武后無統天子 自魏吳南北朝 至五季 統八十五 僭僞帝王 自后羿 至吳三桂二百七十餘 春秋戰國之君 四百九十有奇 辛卯孟秋 漫計而記之

 

 

39.

古今黈 郗超之郗 則讀如絺音 郄詵之郄 則讀如綌音 今人不復別白 皆從綺逆反 大謬也

 

 

40.

楊用脩丹鉛錄 龍生九子不成龍 一曰贔屭 形似龜 好負重 今碑龜趺 二曰鴟吻 性好望 今屋上獸 三曰蒲窂 性好吼 今鍾紐 四曰狴犴 形似乕 立獄門 五曰饕餮 好飮食 立鼎盖 六曰蚣𧏡 性好水 立橋柱 七曰睚眦 性好殺 立刀環 八曰金蜺 形似獅 好烟火 立香爐 九曰椒圖 形似螺蚌 性好閉 故立門鋪首 予按今義禁府廳事 名虎頭閣 取龍之第四子之義歟

 

 

41.

孟蜀王仁鍇好手錄 書至數千卷 卷皆白藤紙細書 極爲端好 每候朝尙於檐子上 得一二番 袁俊家貧無書 從人假借 必抄寫自課 日五十紙 讀書者當作此觀拈此爲 補眉公讀書十六觀

 

 

42.

劑藥之名 曰湯 曰飮 曰子 曰丸 曰丹 曰膏 皆有義意 獨曰散者 似無意 然酒巵一升曰爵 二升曰觚 三升曰觶 四升曰角 五升曰散 則散之爲散 或此意歟 凡散藥 皆屑藥 若益元散通聖散之類 後之湯飮 亦名散者 訛誤也

 

 

43.

虎倀嗜酸 機陷之徑 置梅子則倀引乕而去 鬼嗜土鼠 食之則死 或云食蛙亦死 妖狐嗜鷄 而食梧子油則死 故漬梧子油於鷄食狐 則雖九尾善幼媚者 必死 乕事出寄園 寄狐事出留溪外傳

 

 

44.

我朝翰林薦 不罷時 其誓文有曰 薦非其人 殃及子孫 盖重其事也 淸康煕戊辰 考試官徐乹學 作誓文曰 某等敢以瓣香 昭告司盟某等 荷朝命 典試禮闈 學術固陋 大懼弗克得士以備國家任 使致寒儁抑而不章 用是矢諸明神 其有偏私玩易 弗虗公於乃心 弗恪恭於迺識 上負聖恩 下負多士 神其殛之 俾蒙蔽賢顯僇 禍罰及於厥世 謹此如翰林薦誓文 同其意

 

 

45.

新羅斯多含 年十五六 風標淸秀 志氣方正 時人奉爲花郞 其徒無慮一千人 明陸瓊臺天資高邁 會講東林 年未三十 弟子已八百 此二事相類 蒲衣八歲而堯師之 睪子生五歲而贊禹 項橐七歲而爲孔子師

 

 

46.

羅李李羅羅李李 爲君難 爲臣難 難又難 創業難 守成難 難又難 俱太平簫曲也 籠同籠同籠同 籠籠同籠籠同 籠同籠同籠同 籠籠同籠籠同 籠同籠同籠同 籠籠同籠籠同 此擂皷三通也 詞曲有名迎仙客曰 囉嗹哩嗹囉嗹 哩囉嗹哩囉哩 嗹哩囉嗹囉嗹 哩嗹囉哩嗹哩 囉哩嗹哩囉嗹 此與籠同 俱見五倫全備記 記卽丘瓊山諷世之演劇 而葉疊靑錢者 逐段補之凡四卷 今漢語諺翻同老乞大朴通事 課講譯官

 

 

47.

明淩迪知萬姓統譜 以四聲韻譜編之 計姓二千七百五十三 複姓一千三十一 三字姓六十六 四字姓二 王元美曰 劉之望最夥 爲二十五 王次之爲二十一 張又次之爲二十四 李又次之爲十一 皆不如我國李之望爲六十餘

 

 

48.

阮亭池北偶談 載淸陰先生詩十餘聯 甚稱美之 今見阮亭帶經堂集 有戱效元遺山論詩絶句三十六首 自建安至崇禎末 歷叙詩人第三十三 詩曰 澹雲微雨小姑祠 菊秀蘭衰八月時 記得朝鮮使臣語 果然東國解聲詩 注曰 明崇禎中 朝鮮使臣過登州作云 葢首二句 淸陰詩也

 

 

49.

讀都玄敬京師香山記 入寺觀千佛殿 殿圓製極工 成化初 創於中官 中官高麗人也 嘗見其國金剛山 有圓殿 故移其製於此云 金剛山未嘗聞有圓殿 正陽寺 有六稜閣 疑其製歟

 

 

50.

王貽上集 載兵部侍郞李輝祖神道碑 有曰 鐵嶺李氏 自寧遠伯成樑 以閥閱顯勝國 至本朝 其門益大 入參帷幄 出爲將帥 李之先出於朝鮮 其徙襄平 自英始 英以軍功 授鐵嶺衛都指揮使 子文彬 文彬子五人 長春美 春美子涇 生寧遠 次春茂 春茂子潤 潤子成功 成功三子 長曰如梴 知太原府 三曰如榟 如榟子恒忠 官副都統 世襲一等阿達哈哈番 子三人 長輝祖云云 其從兄廕祖 亦官兵部尙書 輝祖三子 錕鍇 皆官 盖恒忠降於淸也 寧遠之派 死國事 獨陵替 如松之裔 流落東國者 能知此否乎 如梴子哈哈番思忠墓誌 汪堯峯著

 

 

51.

以人身軆字 喩物之形 似甚扞格 而古或有之 皆典雅可玩 如湄字水之眉也 衣袵交處 謂之衣眦 此與莊子緣督以爲經同 督 人之督脉 卽脊之謂也 然則任脉 卽衣袵之袵同也 禮記曰 馬黑脊而般臂 山海經曰 水馬狀如馬 文臂牛尾 臂卽前脚也 莊子所謂蟲臂 亦應前脚之謂也

 

 

52.

人但知黃帝臣倉頡作字 而不知又有沮誦 與之齊名 人但知穆王臣造父御馬 而不知又有犇戎 與之齊名也

 

 

53.

世以牛耕 始於漢趙過 然多疑冉耕字伯牛 爲周時人 則牛耕似先於趙過矣 盖兩牛耦耕 自過始矣 按山海經曰 后稷是播百糓 稷之孫曰叔均 始作牛耕 然則牛耕古矣 叔均凡四見 一曰舜之子商均 一曰帝俊生后稷 稷降以百糓 稷之弟曰台璽 生叔均 叔均是代其父及稷 播百糓 始作耕 然則與舜之子同名 而叔均 卽稷之從孫也 周之先 盖業農者多也 一曰蚩尤作兵 伐黃帝 黃帝乃令應龍攻之 蚩尤謂風伯雨師 縱大風雨 黃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止 遂殺蚩尤 魃不得復上 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 置之赤水之北 叔均乃爲田祖 然則叔均 非唐虞人也

 

 

54.

敬齋古今黈 前漢趙過 始用牛耕 石林援冉伯牛司馬牛 皆名耕 以證過以前 耕非用牛 則名字何取以相配乎 古盖耕而不犂 後世變爲犂法 用人 犂用牛 過特爲之增損其制 非用牛自過始 又云 孔子言犂牛之子 騂且角 孔子時固已用犂 李子曰 石林說趙過以前 已用牛耕 誠是 然方說冉伯牛司馬名字 而復遽云犂牛之子云云 何其說之不倫也 犂自是雜文 今呼貓犬之類 毛色之雜者 皆謂之黧 古字少 凡音相近者 皆得通用 而石林以駁雜之犂 同之耕犂之犂 是眞誤矣

 

 

55.

國子監生陸萬齡 以魏忠賢頒要典 比孔子作春秋 殺楊左周魏諸公 比孔子誅少正卯 請建祠國學之右 與先聖幷尊 江西廵撫楊邦憲 毁周程朱三賢祠 兼奪澹臺子羽祠 碎其像 思陵卽祚之初 䟽請建魏忠賢祠 康煕年間 道州周濂溪子孫 有逋賦者 州守張大成徑詣祠堂 枷鎖先生像三日 聖賢之厄 於斯爲甚

 

 

56.

平壤永明寺中 有一穴 試立其中 左右皆石築 長幾一丈 廣可六七尺 上亦覆石 石上阜陵 穴甚長 西向而行六七十步 窈黑 使人以炬火導之 烟欝而返 世傳東明王 乘麒麟朝天之處 仍號麒麟窟 余親見之 若冰庫 案後漢書云 其國東有大穴 號禭神 十月迎以祭之 唐書云 國左有大穴 曰神禭 十月 王自祭 此可以此窟當之 而但不知起自何王而爲何神也 且疑是東明之墓也 若窮探其底 則可驗也

 

 

57.

唐陳子昂舘陶郭公姬薛氏墓誌曰 姬人 姓薛氏 東明國王金氏之胤也 昔金王有愛子 別食於薛 因爲姓 世不與金氏爲姻 其高曾皆金王貴臣大人也 父承冲 有唐高宗時 與金仁問歸國 帝疇厥庸 拜左武衛將軍云 余按句麗始祖 爲東明王高朱蒙 今曰 東明國王金氏 非也 夫薛 新羅之大姓也 金亦羅王之姓也 唐武德四年 新羅人薛罽頭 隨海舶入唐 至太宗時 拜左武衛果毅 及征高句麗 力戰 死於駐蹕山下 太宗脫御衣覆屍 授職大將軍 金仁問 新羅武烈王第二子也 二十三人唐高宗時 挾唐師 共征百濟 後官至柱國 死於唐 子昂所謂薛承冲者 余葢以謂新羅人薛罽頭 改名承冲也 况所謂別食於薛 東國古郡 本無以薛爲號者乎 然則武衛之拜於高宗者 非也 旣曰 與金仁問歸國 則仁問之入唐 或在於太宗之時歟 又曰 帝疇厥庸 則罽頭從征有功 故帝嘉其功也 其所謂帝者 余以謂太宗也 誌又曰 姬人幼有玉色 少號仙子 年十五 大將軍薨 剪髮出家 見寶手菩薩 靚心六年 靑蓮不至 乃謠曰 化雲心兮思淑貞 洞寂滅兮不見人 瑤艸芳兮思氛氳 將奈何兮靑春 遂返初服而歸 我郭公長壽二年 太歲癸巳二月十七日 卒於通泉縣之官舍云 按貞觀十九年乙巳 薛將軍死之 其時姬年十五 則姬辛卯生 是薛將軍歸唐十年 始生斯女也

 

 

58.

宋煕寧末 洛中有民 耕於鳳凰山下 獲石碣方廣二尺餘 乃婦人誌其夫墓之文 文曰 漢進士曹禋墓誌銘 君姓曹氏 名禋 字禮夫 世爲洛陽人 二十八歲 兩策不擧 卒於長安道中 朝廷卿大夫 鄕閭故老 聞之無不哀 其孝友婣睦 篤行能文 何其夭之如是耶 惟兒聞之 獨不然 乃慰其母曰 家有南畒 足以養其親 室有遺文 足以敎其子 凡纍乎陰陽之間者 生死數不可逃 夫何悲喜之有哉 丙子年三月十八日卒 以其年十月十五日 葬于鳳凰山之原 予姓周氏 君妻也 歸君室十八歲矣 生子一人尙幼 以其恩義之不可忘 故作銘焉 銘曰 其生也天 其死也天 苟達此理 哀何復言 其生也浮 其死也休 終何爲哉 慰母之憂 余按禋二十八歲丙子死 而周氏歸曹凡十八䄵 則禋十歲婚矣 漢王吉上䟽言 世俗早婚 此可考也 婦人之文亦明 凈可讀也 文選李善註曰 吳均齊春秋 王儉曰 石誌不出禮典 起宋元嘉顔延之爲王琳石誌云 葢不知漢世已有誌也 或立墓前者 仆而埋於地耶 後見高文虎蓼花洲閑錄 又載曹禋誌以爲三十歲卒云云 又下曰 歸君室八載云云 未知孰是也 前本亦出宋人書

 

 

59.

文人而嗇 尤可惜也 文人而好施 可謂快活 李白上裴長史書云 曩昔東遊維揚 不逾一年而散金三十餘萬 有落魄公子 悉皆濟之 韓愈與人交有死 卽恤其孤 爲畢婚嫁 孟郊張籍之類是也 盖爲碑版 受潤筆以施之也 退之旣好施而又善推奬後輩 退之與皇甫湜 爲一代龍門 牛僧孺携所業謁之 二公大稱賞 俟其它適 訪之 大書其門曰 韓愈皇甫湜同訪 翌日 遺闕以下咸往投刺 因此名振 李賀年七歲 名動京師 退之皇甫湜覽其文曰 若是古人 吾曾不知 若是今人 豈有不知之理 二公因詣其門 令賦高軒過 嗚呼 此風不可見矣 惟施也無論而奬也何有哉 讀破萬卷 只辦了猜一字矜一字 安用文章爲哉 唐楊祭酒愛才公心 嘗知江表之士項斯 贈詩曰 度度見詩詩揔好 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 到處相逢說項斯 由此名振 遂登高科 士大夫設心當如此 妬才嫉能者 可焚香齋心 頂禮此詩也

 

 

60.

日本上毛多胡郡碑文弁官苻 上野國片罡郡綠野郡甘良郡幷三郡內三百戶部 成給羊成多胡郡 和銅四年三月九日甲寅宣 左中弁正五位下多治比眞人 太政官二品𥛸襀親王 左太臣正二位石上尊 右太臣正二位藤原尊 此碑在多胡郡池村 日本東都平鱗字景瑞 寫字官也 甲戌年 見此碑 始表而出之 其前好事者 皆未之見也 遂摹勒 雜引書籍爲攷證附刻 盖封侯食采碑也 文多不曉 字大如兒掌 奇古剝落 痤鶴銘魯公書 太彷彿 有時如童子塗鴉 徐汝五以爲奇則奇矣 字不成聞 金英仲斗烈 大奇之也 和銅四年甲寅 迺日本元明天皇四年 唐睿宗景雲二䄵也 至今倭皇僞寶曆六年丙子摹勒之時 則計千四十六年 按古錢譜 則有日本和同通寶 銅與同有異 或錢譜譌耶 攷證解弁官引職原抄云 辨七人 左右大辨二人云云 解𥛸襀親王 引公卿補任云 知大政官二品穗積親王云云 弁辨 與穗積衣禾旁之有異 盖通用也 然則銅同亦通用耶 考證記一事甚奇 今錄之 郡成給羊義未詳 土人呼爲羊太夫碑 故姑從土人所傳記 此如石 鹽谷二墟者 小幡羊大夫之邑也 巉巖險阻 獸不能走 其巓有巨巖 俗稱御前石 又有八束城 接八束嶺 因得此名焉 羊氏每朝京師 必乘龍駒 一竪從之 竪脛八尺 故曰八束小脛 和銅四年 人或上變告羊氏欲反狀 主將某率官兵以擊之 羊氏不能拒戰 單騎遁走 至池村而自殺 其首拔飛 墜於池村 就葬立碑 今尙存 龍駒亦逸 至馬庭村 飛躍升天 今之馬庭山瑞雲寺 卽其處也 羊氏之宰 從羊夫人而逃 至落合村 爲官兵所逼 夫人及七嬪與宰 皆死 有七輿山宗水寺 卽此也 池村民家患癨者 禱於羊氏祠則止 乃采水中之石 以祠其神云爾 按倭書 藤原廣嗣 聖武帝天平十八年 爲玄昉所譖 廣嗣於是義怒而謀叛 戰敗 自以刀切首升天 生時得龍駒 自太宰府 至奈良京 一日能往返云云 此事相類

 

 

61.

高麗宣宗八年 進奉使李資等 還自宋 奏云 帝聞我國書籍多好本 命館伴書所求目錄 授之 乃曰 雖有卷第不足者 亦須傳寫附來 百篇尙書 荀爽周易十卷 京房易十卷 鄭康成周易九卷 陸績注周易十四卷 虞飜注周易九卷 東觀漢記一百二十七卷 謝承後漢書一百三十卷 韓詩二十二卷 業遵毛詩二十卷 呂悅字林七卷 古玉篇三十卷 括地志五百卷 輿地志三十卷 新序三卷 說苑二十卷 劉向七錄二十卷 劉歆七畧七卷 王方慶園亭艸木䟽二十七卷 古今錄驗方五十卷 張仲景方十五卷 元白唱和詩一卷 深師方黃帝鍼經九卷 九墟經九卷 小品方十二卷 陶隱居效驗方六卷 尸子二十卷 淮南子二十一卷 公孫羅文選注水經四十卷 羊祐老子二卷 羅什老子二卷 鍾會老子二卷 阮孝緖七錄 孫盛晉陽秋三子三卷 孫盛魏氏春秋二十卷 干寶晉記二十二卷 十六國春秋一百二卷 魏澹後漢書一百卷 魚豢魏畧劉璠梁典三十卷 吳均齊春秋三十卷 元行冲魏典六十卷 沈孫齊紀二十卷 揚䧺集五卷 班固集十四卷 崔駰集十卷 汲塚紀年十四卷 謝靈運集二十卷 顔延年集四十一卷 三敎珠英一千卷 孔逭文苑一百卷 類文三百七十卷 文舘詞林一千卷 仲長統昌言杜恕體論諸葛亮集二十四卷 王羲之小學篇一卷 周處風土紀一卷 張揖廣雅四卷 管絃志四卷 王詳撰音樂志蔡邕月令章句十二卷 信都芳撰樂書九卷 古今樂錄十三卷 公羊墨守十五卷 糓梁廢疾三卷 孝經劉邵注一卷 孝經韋昭注一卷 鄭志九卷 爾雅圖贊二卷 三蒼三卷 埤蒼三卷 衛宏宮書一卷 通俗文二卷 凡將篇一卷 在昔篇一卷 飛龍篇一卷 聖皇篇一卷 勸學篇一卷 晉中興書八十卷 古史考二十五卷 伏矦古文注八卷 三輔黃圖一卷 漢官解詁三卷 三輔决錄七卷 益部耆舊傳十四卷 襄陽耆舊傳五卷 嵇康高士傳三卷 玄晏春秋三卷 于寶搜神記三十卷 魏名臣奏三十一卷 漢名臣奏二十九卷 今書七志十卷 世本四卷 申子二卷 隨巢子一卷 胡非子一卷 何承天性苑高士廉氏族志一百卷 十三州志十四卷 高麗風俗記一卷 高麗志七卷 子思子八卷 公孫尼子一卷 愼子十卷 晁氏新書三卷 風俗通義三十卷 汜勝之書三卷 靈憲圖一卷 大衍曆兵書接要七卷 司馬法漢圖一卷 桐君藥錄二卷 黃帝大素三十卷 名醫別錄三卷 曹植集三十卷 司馬相如集二卷 桓譚新論十卷 劉琨集十五卷 盧諶集二十一卷 山公啓事三卷 書集八十卷 應璩百一詩八卷 古今詩苑英華集二十卷 集林二十卷 計然子十五卷 此宋哲宗元祐六年辛未也

 

 

62.

王元美 秉天下之文盟 低昂聲價 宲自有文人以來 未之有也 趨伏者引之 異己者斥之 海內名士 皆爲掌握中物 忌之者亦多也 然能免焉者 亦想見盛明之世 惟可以容身也 其所許與者 前後各分爲五子 前五子 曰濟南李攀龍吳興徐中行南海梁有譽武昌吳國倫廣陵宗臣 後五子 曰南昌余曰德蒲圻魏裳歙郡汪道昆蜀郡張佳胤新蔡張九一 廣五子 曰崑山兪允文魏郡盧柟濮陽李先芳孝豊吳維嶽南海歐大任 續五子 曰陽曲王道行魏郡石星嶺南黎民表豫章朱多煃虞邑趙用賢 又有二友 曰王宗伯錫爵弟學憲世懋 其言曰元馭拔我於雕蟲而進之 太上刮濯而就之 我友也 宲我兄也 敬美匡我保我 我弟也 宲我兄也 又重紀五子曰 汪司馬道昆吳參政國倫余憲副曰德張御史太夫佳胤張九一 其言曰 昔爲五子篇 後爲五子篇 盖三十年去已半矣 今其存者 一時集焉 故爲五章 又有末五子 曰趙太史用賢李參政維楨屠儀部隆魏博士允中胡先輩應麟 其言曰 汝師者 嚮固及之 肰而未竟厥詣也 是以 不妨重出云 汝師卽趙用賢 而入於續五子者也 又此外收所與遊者四十人 爲四十咏曰 皇甫僉事汸 莫方伯如忠 許長史邦才 周山人天球 沈山人明臣 王太史祖嫡 劉僉事鳳 張先輩鳳翼 朱王孫多𤏳 顧山人孟林 殷進士都穆 考功文煕 劉先輩黃裳 張太學獻翼 王太學𥠧登 王山人叔承 周選部弘禴 沈尙璽思孝 魏考功允貞 喩杭州均 鄒黃州迪光 余明府翔 張將軍元凱 張京兆鳴鳳 邢侍御侗 鄒吏部觀光 曹山人昌先 徐太學益孫 瞿太學汝稷 顧太史紹芳 朱王孫器封 黃先輩廷綬 徐司理桂 王山人伯稠 王茂才衡 注太學道貫 華太學善繼 張府幕九二 梅秀才鼎祚 吳文學稼竳 此外同時若歸有光湯顯祖徐渭輩 皆以排王李 不與四十之列歟 大抵名目標榜 有自爲之者 如竹溪六逸之類 有世人艶羡而爲之者 如商山四皓之類 有身後後人追爲之者 如朱子所贊六先生之類 有人或媢嫉 欲嫁禍而爲之者 如明末點將錄之類 若有文章道學志同氣合 互相推讓 名目自生 亦或爲君子之美談 昭代之勝事 然後世之人 切不可受人之標榜 况自爲之名目 以取人譏嘲也哉 且易流於輕薄放蕩之倫 後生小子 不可妄自爲此等事 亦不可妄加人以名目也 高麗李仁老吳世才林椿趙通皇甫抗咸淳李湛之等 自以爲一代豪俊 結爲友 稱七賢 飮酒賦詩 旁若無人 世才死 湛之謂李奎報曰 子可補耶 奎報曰 七賢豈朝廷官爵而補其闕耶 未聞嵇阮之後 有承之者 皆大笑 又令賦詩 奎報口號云 未識七賢內 誰爲鑽核人 一座皆有慍色 其所謂七賢者 皆應浮浪之人也 我朝則李山海崔慶昌白光勳崔岦李純仁尹卓然河應臨宋翼弼 時號八文章 此皆文學彬菀 亦不自相標榜 足爲盛世美談 而以宋龜峯之寒踪 亦預其中 亦可見當時公議之正 風俗之厚也 其後申東陽翊聖 有五子詩 寅城鄭 弘溟 子容 德水張 維 錦城朴 瀰 仲淵 延城李 明漢 天章 案不盈五數當攷 旣述五子 又添五子 通前爲十子篇 德水李 植 汝固 完山李 敏求 子時 延日鄭 百昌 德餘 海嵩尹 新之 仲又 案此亦不盈五數 盡是名流 可見當時人文之美

 

 

63.

癸辛雜志曰 海舟必用大板 護其外 不然則舡身必爲海蛆所蝕 按日本人 亦用此法 謂之甲舡 久則剝棄 又用新板 舡身則長如新也 甲申通信使回還時 使工學其法而來 丙戌渡海 譯官始用此製 水入兩間 舟覆 百餘人皆死 盖裝治不如倭人之精緻故也

 

 

64.

朱子曰 恭字輭 敬字硬 勉齋黃氏又曰 恭似低頭 敬似擡頭 西山眞氏又曰 敬有堅強意 恭有柔巽意 敬恭之別 三先生皆同 而北溪陳氏獨曰 敬工夫細密 恭氣像濶大 敬意思卑屈 恭意思尊嚴 與三先生之言 不同矣

 

 

65.

老子曰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不知而曰知 儘是病也 知而曰不知 無乃曲乎 孔子曰 知之爲知之 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平白無後弊 可爲萬世之法也

 

 

66.

李老儒某 善解術數之書 余嘗問曰 凡諸占家 何者爲最善 李良久曰 平生篤信一占書 中庸曰 至誠可以前知 一言足矣 它雜占 皆旁流也 余笑曰 然

 

 

67.

汝五嘗言書字莫非心畫 何以知之 如人左手把筆而書之 雖不如右手之便 其字形則不出自家本㨾 足攝筆 口含筆而書之 無不皆然 此豈非心畫乎

 

 

68.

子貢詩傳 簡兮 伶人名也 簡字作柬字 申培詩說 亦然 新臺 小序作新 詩傳作寴 詩說作親

 

 

69.

余嘗言有修飭衣冠 愼攝威儀者 人或笑曰 彼假飭也 其中有無限慾心 強作脩斂 無益也 不如直情任行 欲卧而卧 欲言食色而肆口爲之 甚快活 此論何如 柳雅士榮健曰 雖有假飭者 譬如飮食 食心雖動 有辭讓而食者 絶勝於攘奪而食者矣

 

 

70.

韓詩外傳曰 楚莊王賜其群臣酒 日暮酒酣 左右皆醉 殿上燭滅 有牽王后衣者 后扢冠纓而絶之云云 余以爲此語非也 莊王雖伯者 豈有挾其后 與羣臣夜飮於一殿之理哉 且王者夜宴 應非獨爇一燭也

 

 

71.

大戴禮記帝繫篇曰 𥌒叟産中華 是爲帝舜及象産敖 此文意難通 以謂𥌒叟産三子 曰舜 曰象 曰敖云 則其所謂父頑母嚚象敖者 何也 馬遷雖引帝繫爲三代世表 然舜于黃帝爲九世孫 于堯爲四世從孫 則擧二女嫁舜 何也

 

 

72.

余嘗覺飽食 令人神濁 大不利於讀書 客曰 歷觀少年多喫飯 必夭折 今看博物志 有曰 所食逾少 心開逾益 所食逾多 心逾塞年逾損 焉知前言之有驗也

 

 

73.

日啖珍饌而腹果然 反以思之 莫如我稻飯 日遊歷宏宮壯樓 反以思之 莫如我正堂日讀子集百家 反以思之 莫如我經書 李老儒某曰 經書以外 莫非玩物喪志 又曰 陸象山之學 屛去書籍 自謂師心 以六經爲自家注脚 此言甚不樂也 吾憂其流弊 將焚六經也云

 

 

74.

古來好着棊奕者 雖賢人 脫然不染甚難 惟韋昭王肅葛洪陶侃顔之推皮日休林逋數人 盖極力闢之也 余平生不樂此技 非徒不能 亦不欲爲也 人或曰 它技可絶也 棊則閑雅可爲也 余笑曰 棊爲罪魁 諸伎豈不從此中流出耶 欲闢技戱 先從棊始耳 廢事業 竟晝夜 爭途喧囂 不見雅致 先爲棊奴耳

 

 

75.

管子謂少男少女曰吾子 謂老男老女曰諸君 吾子者少而易之之意 諸君者 老而敬之之意歟 齊之俚語歟

 

 

76.

古者寢時 旣有寢衣 則應有寢冠 今則頭風者獨有寢冠 嘗愛管寧遇風波 自訟三晨不頭之語 以爲冠不可一刻免也 歲甲申 同等輩五六少年 攻擧業三夏 諸人終不一脫冠 人而爲難也 及見風俗通 有曰 巾所以飭首 衣所以蔽形 乃士君子所以自別於夷狄者 惟喪者訟者 露首艸舍云 甚恰余意也

 

 

77.

余已辨世傳三墳書 是後世贋作 恠其得之而序之者 宋人而序末 不書姓名 甚以爲疑 今按王應麟尙書考異 有曰 元豊中毛漸 得之西京 或云 張天覺 得之比陽民家 非古也云 余又按其序 有曰 元豊七年 予奉使西京 廵按屬邑 歷唐州之沁陽 道無郵亭民舍 有題於戶 三墳書某人借去云云 則兩人宲難辨也 考異曰比陽 此曰泌陽 比泌音訛歟

 

 

78.

嘗見一人文集 辨格物物格之言 有曰 格物 與唐人詩行到水窮處者 一般矣 物格 如唐人詩半夜燈前十年事 一時和雨到心頭者 一般矣 孔門諸弟子問知問仁等事 皆是格物 而曾子之唯於一貫 是物格時事也 取譬甚理到 故書之此

 

 

79.

古人云 和氣格天之本 筆墨中和之氣 天地之福澤氣也 又曰 値不如事 但有料理 更不煩惱纏縛 又曰 貧窮親友 時時在念 無米而急人朝飢 又曰 讀書有得 不私其善 輒引以告人 期於同有 又曰 讀史論事 必先稱其所長 幷不輕責人以死 又曰 朋友久不相見 聞流言不信 又曰 留心敎女爲人家 造奕世之福 大陰隲事 余於數者 有稍能行之者 亦有不及者 故每念不忘 以爲一生受用

 

 

80.

世都知王元美爲文章宗老 大名所壓 無不羡慕 是固然也 然不知文章之弊 爲二巨靈者 作馬吊 賭法也 作金甁梅 淫書也 尤侗 淸儒也 作戒賭文 闢之甚力 歷言明世上自縉紳 下至皁隷 若痴若狂 喪廉沒恥之極 下段卽曰 吾聞此風 明末最盛 曰闖曰獻 又曰 大順流賊作亂 其名皆應 相公馬吊 百 老阮姓 南渡亡國 不祥先讖 聖王在上 豈容妖氛 敢告司冦 宜制嚴刑 天罡地煞 大盜餘腥 誅不待敎 有犯必黥 火其圖譜殛此云 其爲大禍 可勝言哉 金甁一出 助淫者多 少年 不看此書 爲大恥 害亦至矣

 

 

81.

明末至于今 小說之學 陷溺人心 鍾山黃周星 淸人也 有曰 六旬始思作傳奇 毅然成人 天樂一種 駸駸乎漸入佳境 乃深悔從事之晩云 噫 惑之甚矣

 

 

82.

淸儒周文煒 獨闢小說曰 昔人謂黃魯直 作艶詞 以邪言蕩人心 其罪非止墮惡道 近日作小人 豈止艶詞 非常報應 人人親見之 案頭如有片紙隻字 當盡數焚却 壞心術喪行止 皆此等書引誘 人家兒女 豈無識字者 畧一回想 豈不可懼 斯言越快比黃周星 豈翅霄壤 表以書之 托爲同志

 

 

83.

淸儒龍眠石龎天外悟語曰 金聖歎 施耐菴之後身也 耐菴作水滸 弄盡舌鋒 直于聖歎身 遭一殺劫 以了前因宜矣 斯言雖戱 亦甚爽絶 以其聖歎 評水滸故也

 

 

84.

四月懸燈之夜 滿城燈竿 點綴如星 予靜聽 墻外有男子自語 聲如破鑼曰 願忽地急雨暴降 從以猛風 則燈光盡滅 我當行拾其燈盞哉 余聞其語而如見其面之獰悍也 其心術之乖張也 噫 推是心 何事不爲

 

 

85.

世傳富家糓廩中 必有蛇或黃鼠 謂之業 人時饋白粥 待之如神 余甚異此說 及按蛇譜 有云 色微黃而間以靑 腹白舌赤齒黑 長不過四五尺 如穴人家倉囷下 米粟必多倍于所入 故曰 富貴蛇 除夕 必設樽俎香燈祀之 始知世所謂業者也 又聞有物如馬駒者 號曰駒業 未可知也 然業遁而家隨敗云矣

 

 

86.

文心雕龍曰 身與時舛 志共道申 標心於萬古之上 而送懷於千載之下 金石靡矣 聲其銷乎 余則以爲窮人多著書而窮之又竆者 書亦不傳 然而其所著嘉惠後人 得遇知音 則竆中有通者也 若或長受後世之唾罵 則此天下之至窮也 然則著書不傳者 窮之又窮之中 又有通焉者也 又曰 宇宙綿邈 黎獻紛襍 拔萃出類 智術而已 歲月飄忽 性靈不居 騰聲飛實 制作而已 余則以爲雖幸而傳數千年 以天地之大䄵論之 不過蚊雷之度碧紗幮耳

 

 

87.

文心雕龍曰 山沓水匝 樹襍雲合 目旣往還 心亦吐納 春日遅遅 秋風颯颯 情往似贈 興來如答 妙解爲文處 匪陳文腐士所可及 余嘗愛此言也

 

 

88.

心溪宗姪曰 東國之大科 猶有受用處 其所謂小科者 果何依據 叔旣攻擧業 何不只治大科業乎 余曰 小科世以爲門戶計 心溪曰 我則雖當世爲正兵 少無㤪尤 叔則憂子孫之爲正兵 余笑曰 吾之心豁然無牽 庶幾一死生 齊彭殤 何暇憂後世之門閥 是不盡知我者也 心溪亦笑

 

 

89.

丁亥四月 余到心溪 與宗姪及族宗姪命燮 談吐竟日 余曰 世間有多少樂心之事 而擧皆不易得 故皺眉時十常八九 只有親戚 久未相見 忽爾團會 共做話頭 怡怡雍雍 此天下之至樂也 余嘗以爲陶五柳所道悅親戚之情話 此至學問語 至文章法也 心溪拱手曰 然

 

 

90.

朴孺子齊雲 岐嶷夙慧 嘗曰 我嘗有七字語 曰爲善之效如忍色 余究之良久曰 以爲無後害歟 孺子曰 非但無後害 爲善之甚難 如忍色之甚難 然而及其有效也 如忍色而無害同焉耳

 

 

91.

白大鵬詩曰 醉揷茱萸獨自誤 滿船明月枕空壺 旁人莫問何爲者 白首風塵典艦奴 此詩有名於世 余嘗見此人 上某宰相告目 知其爲隷也 而不知事迹 及見柳夢寅作村隱劉希慶傳 有曰 與書吏白大鵬酬唱 許筬使日本也 欲與白大鵬 洎生偕死 以養老辭 獨以大鵬行 逮壬辰之亂 廵邊使李鎰 以大鵬諳倭中事 強之同行 死軍中云 然則不惟華國 能辦一死 可以胥隷而蔑之乎 觀其詩 已知其豪達之倫 嘗爲典艦司書吏 而自稱典艦奴歟

 

 

92.

楊䧺之爲人 毁譽相半 葢其文章才華則美也 失身則大矣 不待朱夫子 而北齊顔之推駁之甚正 其言曰 著劇秦美新 妄投於閣 周章怖慴 不達天命 童子之爲耳 桓譚以勝老子 葛洪以方仲尼 使人歎息 此人直以曉算術 解陰陽 故著太玄經 爲數子所感耳 其遺言餘行 孫卿屈原之不及 安敢望大聖之淸塵 且太玄今竟何用乎 不啻覆醬瓿而已 言甚快活 司馬涑水 何不及顔氏之見耶

 

 

93.

心溪嘗歎曰 可買善吃草果下馬 閉牖讀書 逢疑難處 卽騎馬 書掛鞍 隨意而尋勝於我 討論乃歸 不亦善乎

 

 

94.

心溪嘗言曰 尹敎傅得觀以爲世儒 但知月受日光爲明 而不知日亦受月光爲明 以其陰陽相濟爲明云

 

 

95.

邊子欽曰 余素性迂踈 庶幾無機心 近覺機心 稍稍萌動 此將奈何 余曰 前後左右耳聞目見 莫非機心之事 故酬應周旋 自然如此 此無倍人之定力故也 甚可悲也 子欽曰 君言信然 出沒於世 則無絶斷機心之道 吾當十年後擺脫 入萬山中 無所應接 則機心自然退伏 此外無它謀耳 余笑曰 欲做佛耶 子欽曰 持吾儒本色 但絶機心 雖處窮山 何害之有

 

 

96.

贈持平孝子芮歸周 嶺南人也 其孩日也 輒跪而飮母乳 食則必後長者 其護親病 嘗糞血指 至口噓肛門 使親溫中而得效 獐肉宜於藥 而乕投生獐 親沒 廬墓 服闋而衰病 難於晨夕省掃 則設壇望拜 乙酉 其曾孫秀弘 錄其行來京師 求士大夫文與詩 斯人可謂孝之至也夫

 

 

97.

南中有稻 名大明 梁瀟灑園後孫濟身 移文于華陽洞 使之播種 爲皇廟粢盛 又求諸賢詩以揚之 禁中大報壇前 有花 亦名大明紅

 

 

98.

明人之先創別立門戶者 自何大復始 而卒不能別立門戶 終是唐人脚下 至徐文長而後 突出別創之論 而亦不亂罵王李 至袁中郞 始極口大罵 幾至於仇讎王李 徐文長肖詩序曰 古人之詩 本乎情 非設以爲之者也 是以有詩而無詩人 迨於後世 則有詩人矣 乞詩之目多 至不可勝應 而詩之格亦多 至不可勝品 然其於詩類 皆本無是情 而設情而爲之 夫設情而爲之者 其趨在於干詩之名 干詩之名 其勢必至於襲詩之格 而勦其華詞 審如是則詩之實亡矣 是之謂有詩人而無詩 有窮理者起而捄之以爲詞有限而理無窮格之華詞 有限而理之生議無竆也 於是 其爲詩悉出乎理而主乎議 而性暢者其詞亮 性鬰者其詞沈 理深而議高者 人難知 理通而議平者 人易知 夫是兩詩家者 均之爲俳 然謂彼之有限而此之無竆 則無竆者 信乎在此 而不在彼也 其葉子肅詩序曰 人有學爲鳥言者 其音則鳥也 而性則人也 鳥有學爲人言者 其音則人也 而其性則鳥也 此可以定人與鳥之衡哉 今之爲詩者 何以異於是 不出於己之所自得 而徒竊於人之所嘗言曰 某篇是某體 某篇則否 某句似某人 某句則否 此雖極工逼肖而已不免於鳥之爲人言矣云 然不指摘王李輩名字 中郞則言言肆罵矣

 

 

99.

徐文長文之神妙 余嘗咄咄稱奇 尤喜其感夢祭嫡母文 有曰 惟母在昔 以病而死 胡昨夕夢 不死而病 裸坐室隅 展戶自掩 兒診其候 呼涕激面 脉數以煩 知不可理 詭曰其愈 須旦夕耳 掩面痛哭 扶母於牀 哭罷而覺 泣涕猶滂 夢母於病 哀且不禁 覺哀其死 兒何爲心 文長不害爲孝子也 余讀此而未嘗不淚淹纓而欲溘然也

 

 

100.

淸儒尤侗字展成 號悔庵 長洲人也 作外國竹枝詞百餘篇 各道其風俗 又有注脚 試觀咏朝鮮者 凡四首 掇拾風聞 多所訛謬 今皆記之 中國最近者如此 則其餘遐裔 可推也 其一曰 高句麗降下句驪 未若朝鮮古號宜 千里王京陳百戱 漢城猶見漢宮儀 注曰 古朝鮮幷入高句驪 隋征之不服 貶爲下句麗 洪武中入貢奉詔 更號朝鮮 此不知中間有高麗也 其二曰 長衫廣袖折風巾 硾紙狼毫漢字眞 自序世家傳國遠 尙書篇內九疇人 李白詩曰 金花折風巾 笠子也 笠簷平直 可以割風也 然新羅時 則以金花餙笠子耶 其三曰 楊花渡口杏花紅 八道歌謠東國風 最憶飛瓊女道士 上樑曾到廣寒宮 注曰 國有八道 楊花渡在漢江濱 閨秀許景樊 後爲女道士 嘗作廣寒宮玉樓上樑文 突入杏花紅 豈不沒著落 且八道歌謠之句 太無味 而楊花渡之於漢江中間 有幾曲折 不可以爲其濱也 蘭雪軒許氏 爲許景樊 甚無謂也 其爲女道士之說 亦從田汝成廣輿記中出來 記以爲許氏夫金誠立 死節於倭亂 許氏爲女道士 此無根浮浪之語 何人做出 以謾中國人耶 且中原文字 以許蘭雪許景樊 分作二人 尤爲可笑 婦人之能文多才 忝辱乃如是乎 甚可慨也 其四曰 小兒八歲號黃昌 舞劒能誅百濟王 更唱嘉俳會蘓曲 朝來蠶績已盈筐 注曰 新羅國黃昌郞八歲 爲王往百濟 舞釰於市 王召入宮令舞 因刺殺之云云

 

 

101.

金藝園斗烈 字英仲 一號南村 又曰褐寬齋 詩文豪達 又能傳神篆籀行艸與圖書印章 無不精通 其篆尤大名於世 葢慨慷奇士也 其自叙圖章曰 誕聖後五年 浴佛前二日己亥 吾以降 光山金斗烈 新羅璿源係 朝鮮詩禮閥 願將潘岳筆 庸寓直淸說 盖乙卯四月初六日己亥時生也 潘岳 述家風 而直淸 柳玭字也

 

 

102.

金藝園子五言古詩 有漢魏風皆可誦 其悼亡詩曰 自君之歿矣 厭見親戚札 不知人已歿 猶問病劇歇 我雖剛膓者 何忍答其說 不答知不可 欲答已嗚咽 又曰 何處難忘君 朝晡祭奠時 祭奠衆生爲 衆生最可悲 昔君飮食時 請益亦或辭 如今滿床設 胡爲捴无知 其沃川貞女行曰 沃川有佳人 無愧古貞烈 少小在閭巷 紡績聊生活 良人異梁鴻 焉知孟光德 暴風日以吹 涇渭混淸濁 妾有寸心誓 但知古女則 不嫌新人妬 願我郞好合 破屋僅容膝 短籬當深 常恐乕豹警 戒郞愼出入 夜黑心先怕 扶持膝相接 獰風吹燈滅 疾雷破窓閤 乕以良人去 蒼皇起扶執 所過多荊棘 肌肉流血赤 誓使郞或脫 妾身無可惜 行人爲之救 乕亦感而釋 庶幾百年約 從此期安樂 惟彼耽耽者 夜夜窺毁壁 一聲忽驚起 不聞良人息 夜半出門啼 顚倒追乕跡 一之旣云厄 再此又何酷 天寒足不襪 况復兒在腹 山路苦險阻 彳亍無餘力 向風囓余指 臨泉濯余髮 囓指質神祗 濯髮祝星月 郞死亦何辜 願以妾身贖 哀哀哭且訴 天地爲慘惻 良人乕背上 尙聞風末哭 忽看然疑面 尋聲來顚跌 死別還生逢 驚喜殊怳惚 良人稍定魂 爲我叙顚末 靡爾斷斷誠 吾豈乕口脫 爾哭山可裂 爾心天可質 虎狼亦相感 捨我不忍食 惡性終未已 閃閃且注目 一塊俎上肉 急勢在頃刻 蒼崖忽崩拆 忽然壓乕殺 虎殺吾則活 得此冥冥隲 冥冥豈我隲 賴爾聲上徹 語罷爲一泣 感歎中自怛 里人相謂曰 烈哉不可滅 齊聲入官家 爲向太守說 太守嗟嘆久 牒報都觀察 觀察亦嘖嘖 將以朝廷達 天門九重深 閽者亦嗔喝 遂令下土人 貞行任泯沒 僕本慷慨者 一聞感嘆發 褒賞何關爾 若節爾無怍 吾東禮義俗 賴爾應更作 何恨古貞烈 異事惟爾獨 嗟彼杞梁妻 崩城竟何益 又聞天山石 望夫空悲切 豈如沃州女 本末無欠缺 一哭行人來 二哭山石落 人來救其死 石落滅其厄 丈夫所難能 乃於一女覿 士族所罕聞 爰得下賤閥 願將如椽筆 鐫彼中壘碣 此不惟詩多警語 事蹟絶異 余前有香娘歌 當與是詩 可警告閨閤間耳 此辛未年間事云

 

 

103.

許積生於忠州 四歲忽失所在 人見積於屋上 探雀雛恣噉 葢無梯而登屋 甚恠事也 至貴而殺人之象也 世傳嘗斬毒蛇 蛇呵靑氣 直入口中 仍生子堅 後以逆誅 又傳嘗爲臺官 閭閻女新嫁 衣錦段 以爲犯禁 發吏捕之 鞫殺之 女瞪目直視積 良久乃死 後生堅 克肖其女云 堅兒時袖鰒魚 打杏桃子 童隊皆隨而拾之 以銀龜鎭被四角 冬月以貂圍溺器 其濫侈 皆此類 性聦慧 不讀書 只使人讀經史 卧聽之 皆記念 終身不忘 庚申伏誅 積將坐死 自案曰 有子逆堅 萬死無惜 社稷西畔 有許積址

 

 

104.

朴曄字叔夜 爲人豪擧 少時善蹴踘 有幹能 料事如神 嘗遇神人 告曰 活千人可善終 誤以爲殺千人 恣行殺戮 事光海君 許爲平安監司十年 凡八年癸亥 仁祖靖難 遣使誅之 曄殺人凡九百九十 方臨刑 大同江邊 有大童過之 曄回首叱之使入水 童不敢避 蹈波而死 乃滿千矣 威令行於西道 建虜猖狂 不敢加兵於我者 曄之力也 嘗遣刺客 偸建酋帽珠 賣於番市 虜由是慴服 臨死嘆曰 何不活我十餘年 盖逆覩丁丑之難也 嘗召匠搆宅 將上樑 忽使孔於中 人莫知所以 後 曄營新門之闕 無樑 或言曄之家樑最大 工往掇其瓦 見而止 其家尙在會賢坊

 

 

105.

余雨中卧念 一生向人乞借 可歷數也 余性甚拙 先度人有難色 不忍開說 明知彼之於我不少慳惜 始言之 借人馬驢 只六七番 餘皆步行 或借人奴馬 慮其飢困 心甚不安 絶不如緩步爲便也 父母有病 無以爲藥 向親戚乞錢百文米稻數斗 嘗當妻病 眞氣大敗 乞藥於宗人 心少跼蹐 决不如父母病時求之之爲宜也 坐於踈迂 有時誤事 而亦不取大辱也

 

 

106.

余平生有大病根 對能容受吾迂踈底人 則評山水 譚文章 以至民風謠俗 娓娓不厭 雜以諧笑 窮晝竟夜 人不知吾爲不能言人也 若吾與人趣味不入 人言而吾不知 吾言而人不知 雖欲強爲笑語 沒沒不可爲也 於是受無情之譏 伸於知己 屈於不知己者 宲際語也 然每欲強務淋漓爛熳意態 而年近三十 卒不能辦 可恨可恨

 

 

107.

余瘦弱不勝衣 而看人險仄事 則胸中熱激 直欲手搏 此非君子凾容之量也 余每戒之 不掛口角 不置心曲 一切以消遣爲法 久而尋常若痴人 人或疑我爲不明是非者也 或目以爲占便占宜 或以爲好老道 余亦甘受不辦 是豈眞知我心哉 世界甚窄 旣無挽回世道底眞正氣力 則吾一偏客氣 罵人砭人 豈不爲辱身之堦乎 如有容聽我言 敏於爲善者 則余豈不竭言其過哉

 

 

108.

每見齷齪淀涊之事 則未嘗不獨自咄嗟 至欲裂冠入山 却羡屈平之懷沙 鮑焦之立枯 然瞑目移時 火氣始降 則反覺自家太狹窄 於是究竟寬平和緩悠遠虗靜等字義 心界始寧謐 然欝輪時節多 恬泰時節少 噫 此客氣也 安得吾儒涵養法而矯之也

 

 

109.

曹植武帝誄曰 潛闥一扃 尊靈永蟄 又文帝誄曰 皇雖殪沒 天祿永延 古人作文 固不擇言耶

 

 

110.

易書素問 先秦古書多叶韻 道德經尤然 且古時村謠里諺 才出口已成韻 此由世猶淳眞天植之聲 不澆訛也 論語䟽曰 公冶長辨雀語云 唶唶嘖嘖 白蓮水邊 有車覆粟 車脚淪泥 犢牛折角 收之不盡 相呼共啄 鳥亦能叶韻耶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