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예문유취, 영이부 - 선도(仙道) 본문

어휘놀이터/어휘사전

예문유취, 영이부 - 선도(仙道)

건방진방랑자 2020. 6. 23. 09:58
728x90
반응형

영이부 상(靈異部 上)

仙道

 

 

선도(仙道)

 

史記曰: 蓬萊仙初學記二十三 太平御覽六百六十三作方 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 在渤海中 蓋嘗有至者 諸仙人及不死藥生焉 其物禽盡白 而黃金白銀爲宮闕 未至 望之如雲 及到 三神山反居水下 欲到則風引舡而去 終莫能至

又曰: 黃帝採首山銅 鑄鼎於荊山之下 鼎旣成 有龍垂胡髥 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 群臣後宮從上者 七十餘人 小臣不得上 乃悉持龍髥 龍髥拔 墮黃帝弓 百姓仰空望 帝旣上 乃抱其弓與胡髥 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胡 其弓曰烏號

漢書曰: 梅福居家 常讀書 性少爲事 至元始中 王莽專政 福一朝棄妻子 去九江 至今傳以爲仙人 其後人有見福者於會稽 變爲吳市門卒

晉中興書曰: 葛洪 字稚川 亡時年八十一 視其貌如平生 體亦軟弱 擧屍入棺 其輕如空衣 時咸以爲屍解得仙

莊子曰: 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膚若冰雪 綽約若處子 不食五穀 吸風飮露 乘雲氣 馭飛龍 遊于四海之外

又曰: 黃帝立爲天子 十九年 聞廣成子在於崆峒之上 故往見之曰: 我聞吾子達於至道 敢問至道之精 廣成子曰: 自而治天下 雲氣不待族而雨 草木不待黃而落 日月之光 益以荒矣 又奚足以語至道 黃帝退居三月 復往邀之 廣成子南首而臥 黃帝從下風 膝行而進 再拜稽首問曰: 聞吾子達於至道 敢問治身 奈何而可以長久 廣成子蹶然而起曰: 善哉問乎 吾語汝至道 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 至道之極 昏昏黙黙 無視無聽 抱神以靜 形將自正 心靜神淸 無勞汝形 無搖汝精 乃可以長生

淮南子曰: 盧遨遊乎北海 經乎太陰 入乎玄闕 至蒙穀之上 見處士者 深目而喉 渠頭渠 大也 而鳶肩 豐上殺下 軒軒方迎風而舞 顧見盧遨 翻然下其臂 遯逃乎崥下 遨就觀之 方捲龜遨太平御覽九百四十二作殼 而食合藜 遨與之語 若士囂然笑曰: 嘻 子中州之人 不宜而遠至此 猶光乎日月 而載乎列星

列仙傳曰: 蕭史 秦繆公時 善吹簫 能致白鵠孔雀 公女字弄玉 好之 以妻焉 遂敎弄玉作鳳鳴 居數十年 鳳皇來止其屋 爲作鳳臺 夫婦止其上 不下數年 一旦皆隨鳳皇飛去 故秦氏作鳳女祠 雍宮世有簫聲

又曰: 陶公六安冶師 數行火 火一旦散上 紫色衝天 公伏冶下求哀 須臾朱雀止冶曰: 安公安公 冶與天通 七月七日 迎汝以赤龍 至時 安公騎之東南上 城邑數萬人 豫祖安送之 皆辭訣

又曰: 呂尙 冀州人 生而內智 豫知存亡 避紂亂 隱遼東三十年 西適 隱於南山 釣於卞谿 三年不獲魚 問曰: 可以止矣 尙曰: 非爾所及也 果得大鯉 有兵鈐在腹中 服澤芝地衣石髓 二百年而告亡 葬之無尸 唯有玉鈐六篇 在棺中

又曰: 江妃二女 不知何許人 出遊江湄 逢鄭交甫 不知其神人也 女遂解珮與之 交甫悅愛珮 去數十步 空懷無珮 女亦不見

又曰: 漢淮南王劉安 言神仙黃白之事 名爲鴻寶萬畢三卷 論變化之道 於是八公乃詣王 授丹經及三十六水方 俗傳安之臨仙去 餘藥器在庭中 雞犬舐之 皆得飛升

又曰: 赤松子 神農時雨師 服水玉 敎神農 能入火自燒 至崑崙山西王母石室 隨風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 亦得仙俱去 高辛時爲雨師

又曰: 偓佺 采藥父也 好食松實 體毛數寸 能飛行 逐走馬 以松子遺堯 堯不服 時受服者 皆三百歲

又曰: 安期生 琅耶阜鄕人 賣藥海邊 時人皆言千歲公 秦始皇請見 與語三日三夜 賜金璧數萬 出於阜鄕亭皆置去 留書 以赤玉一量爲報 曰: 復千歲 來求我於蓬萊山下 始皇遣使者數人入海 未至蓬萊山 輒風波而還 立祠阜鄕亭 海邊十處

又曰: 負局先生 語似燕代間人 因摩鏡 輒問主人得無有疾苦者 若有 輒出紫丸赤藥與之 莫不愈 數十年後 大疫 每到戶與藥 愈者萬計 不取一錢 後止吳山絶崖 世世懸藥與人 曰: 吾欲還蓬萊山 爲汝曹下神水 崖頭一旦有水白色 從石間來下 服之多所愈 立祠十餘年

神仙傳曰: 董威輦 不知何許人 晉武末 在洛陽白社中寢息 身上藍縷 衣不蔽形 恆呑一石子 經日不食 或市乞傭作 人或往觀之 亦不與言 時或著詩 莫知所終

又曰: 漢期門郎程偉妻者 能通神變化 偉嘗從出 而無時衣 甚愁 妻卽爲致兩縑 無故至前 偉好黃白 連時不成 妻乃出囊中藥 以少投其已煎水銀 須臾成銀 偉欲從授方 終不可得 云偉骨相不應得之 逼之不已 妻死 尸解去

又曰: 葛玄 字孝先 從左元放受九丹液太平廣記七十一液上有金字 仙經 與客對食 並言及變化之事 客曰: 食畢 先生作一事特戱者 玄曰: 君得無促促欲有所見乎 乃嗽口飯 盡成大蜂數百 皆集客身 亦不螫人 食久 玄乃張口 蜂皆飛入口都畢 玄嚼食之 是故飯也 玄指床使行 指蝦蟆及諸行蟲飛鷰雀龜之屬使舞 絃節如人也 玄以冬爲客設生瓜棗 夏致冰雪 又以數十錢 使人散投井中 玄以一器 於井上呼錢出 於是錢一一飛從井出 皆向所投也

又曰: 爲客設酒 無人傳之 杯自至前 如或不盡 杯不去也 帝問曰: 百姓思雨 寧可得乎 玄曰: 雨易得耳 乃書符著社中 一時之閒 天地晦冥 大雨流潦

又曰: 老子 姓李 名耳 字伯陽 楚國苦縣賴鄕人也 其母感大星而有娠 雖受氣於天 然生於李家 猶以李爲姓 又云 其母懷之八十一歲乃生 生時 剖其母左腋出 出而白首 故謂之老子 云母到李樹下生老子 生而能言 指李樹曰: 以此爲我姓 又有老聃之號 老子黃色美眉 廣顙長耳 大目疏齒 方口厚脣 額有參牛太平御覽三百六十三作午 達理 日角月庭 鼻骨雙柱 耳有三門 足蹈三御覽作二 五 手把十文 以周武王時爲柱下史 時俗見其久壽 故號之老子 所出度世之法 九丹八石 玉醴金液 治鬼養性 絶穀變化 役使鬼之法

又曰: 彭祖 諱鏗 帝顓頊玄孫 至殷之末世 年已七百餘歲而不衰 少好恬靜 惟以養神治生爲事 王聞之 以爲大夫 稱疾不與政事 善於補導之術 幷服水桂雲母粉麋角 常有少容 采女乘輜軿 往問道於彭祖 采女具受諸要以敎王 王試爲之有驗 欲秘之 彭祖知之 乃去 不知所如 其後七十餘年 門人於流沙西見之

又曰: 王烈 字長休 邯鄲人也 烈入河東抱犢山中 得一石室 室中有兩卷素書 烈讀不知其字 不敢取 頗諳十數字形體 歸書作以示嵇叔夜 叔夜盡知其字 烈喜 乃將叔夜往識其經 分明了了 往至失石室所在 烈竊語弟子曰: 叔夜不應得道故也

又曰: 欒巴者 蜀郡人也 正朝大會 巴獨後到 又不飮而南噀 有司奏巴大不敬 有詔問巴 巴頓首謝曰: 臣鄕里以臣能治鬼護病 爲臣生立廟 今旦耆老皆入臣廟 不可委之 是以頗有酒色 臣適來 本縣成都市上失火 臣故噀酒爲雨以滅火 非敢不敬 罪當可坐 詔原復坐 卽驛書問成都 成都答言 正旦失火 食時有大雨從東北來 火乃息 雨皆作酒臭

又曰: 河上公 莫知姓名也 漢孝景太平廣記十作文 帝時 結草爲菴于河湄 嘗讀老子經 景帝好老子之言 有所不知數事 莫能通者 聞人說河上公讀老子 乃遣人諮所不解事以問之 河上公曰: 道尊德貴 非可遙問也 帝卽駕而從之 公以素書二卷與帝 曰: 熟省此 則皆疑了 不事多言言也 勿以示非人 言畢失其所在 須臾雲霧晦冥 天地斗合 論者爲景帝好老子之言 一世不能盡通之 故神人將下敎之便去也

又曰: 封君達 隴西人 初服黃連五十餘年 入鳥鼠山 又於中服水銀百餘年 還鄕 年如二十者

關令內傳曰: 關令尹喜 周之大夫也 母氏嘗晝寢 夢天下絳綃 流繞其身 見長人語 令咽之 旣覺 口有盈味 及眞人生時 有雙光若日 飛遊其側 室內皆明 良久不知所在 其家陸地自生蓮華 光色鮮盛 眼有日精 姿形長雅 垂臂下膝 堂堂有天人之貌 少好學墳素 善於天文秘緯 仰看俯察 莫不洞徹 雖鬼神無以匿其眞狀 老子感焉 未至九十日 關令登樓四望 見東極有紫氣西邁 喜曰: 夫陽氣盡九 星宿値合 歲月並王 復九十日之外 法應有聖人經過京邑 至期 乃齋戒 其日果見老子

眞人周君傳曰: 紫陽眞人周義山 字委通 汝陰人也 聞有欒先生 得道在蒙山 能讀龍嶠經 乃追尋之 入蒙山 遇羨門子 乘白鹿 執羽蓋 佩靑毛之節 侍從十餘玉女 君乃再拜叩頭 乞長生要訣 羨門子曰: 子名在丹臺玉室之中 何憂不仙 遠越江河來 登此何索

漢武內傳曰: 李少君 字雲翼 齊國臨淄人 好道 入泰山採藥 修絶穀全身之術 遇安期生 少君疾困 叩頭乞活 安期以神樓散一匕與服之 卽愈 乃以方干上 言臣能凝澒成白銀 飛丹沙成黃金 金成服之 白日升天 身生朱陽之翼 豔備員光之異 竦則凌天 伏入無間 控飛龍而八遐遍 乘白鴻而九陔周 冥海之棗大如瓜 鍾山之李大如甁 臣以食之 遂生奇光 師安期授臣口訣 是以保萬物之可成也 於是上甚尊敬 爲立屋第

漢武故事曰: 上巡狩 過河聞 按當作間 見靑紫氣 自地屬天 望氣者以爲其下有奇女 必天子之祥 求之 見一女子在空館中 姿貌殊絶 兩手皆拳 上令開其手 數百人擘莫能開 上自披 手卽申 由是得幸 爲拳夫人 進爲婕妤 居鉤弋宮 解黃帝素女之術 大有寵 有身 十四月 産昭帝 上曰: 堯十四月而生 鉤弋亦然 乃命其門曰堯母門

搜神記曰: 遼東城門有華表柱 忽有一白鶴集柱頭 時有少年 擧弓欲射之 鶴乃飛 徘徊空中而言曰: 有鳥有鳥丁令威 去家千歲今來歸 城郭如故人民非 何不學仙冢壘壘 遂高上沖天 今遼東諸丁 云其先世有升仙者 不知名字

又曰: 薊子訓 不知所來 到洛 見公卿數十處 皆持斗酒片脯候之 曰: 遠來無所有 示致微意 坐上數百人 飮啖終日不盡 去後 數十處皆白雲起 從旦至暮 時有百歲公 說小兒時 見訓賣藥會稽市 顔色如此 訓不樂住洛 遂遁去 正始中 長安東霸城中 有見之者 與一老公 摩娑銅人曰: 適見鑄此 已近五百歲

神異經曰: 崑崙有柱焉 其高入天 所謂天柱也 圍三千里 圓如削 下有仙人九府治 與天地同休息

十洲記曰: 聚窟洲 在西海中 洲上有大樹 與楓木相似而材芳 華葉香聞數百里 名此爲反魂 叩其樹 樹亦能自聲 聲如群牛吼 聞之者皆心震神駭 伐其根心 玉釜中煮取汁 更微火熟煎之 如飴 令可丸 名曰驚精香 或名之振靈丸 或名之爲反生香

又曰: 崑崙山三角 一角正干北辰星輝 名曰閬風嶺 其一角正西 曰玄圃臺 其一角正東 曰崑崙宮 其一處有積金 爲天墉城 面千里 城安金臺

又曰: 鍾山在北海之子地 仙家數十萬 耕田種芝草 課計頃畝 風俗通曰: 孝明帝時 尙書郎河東王喬 遷爲葉縣令 喬月朔 常詣臺朝明帝 帝怪其來數而無車騎 密令太史候望 言其臨至時 常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因伏伺見鳧 擧羅但得一隻使尙方識 乃四年所賜尙書官履也 每朝 葉門下鼓 不擊自鳴 聞於京師 後天下一玉棺於廳事前 喬曰: 天帝獨欲召我 沐浴寢其中 蓋便上覆 葬於城東 土自成墳 人無知之者 百姓爲立祠 號葉君祠

異苑曰: 陶侃 字士衡 微時 遭父艱 有人長九尺 端悅 通刺子 字不可識 心怪非常 出庭拜送 此人告侃曰: 吾是王子晉 君有巨相 故來相看 於是脫衣帢 服仙羽 升鵠而騰颺

魏文帝遊仙詩曰: 西山一何高 高高殊無極 上有兩仙童 不飮亦不食 與我一丸藥 光曜有五色 服藥四五日 胸臆生羽翼 輕擧生風雲 焂忽行萬億 流覽觀四海 茫茫非所識

魏陳王曹植遊仙詩曰: 人生不滿百 戚戚少歡娛 意欲奮六翮 排霧陵紫虛 蟬蛻同松喬 翻跡登鼎湖 翶翔九天上 騁轡遠行遊 東觀扶桑曜 西臨弱水流 北極登玄渚 南翔陟丹丘

又五遊詠曰: 九州不足步 願得凌雲翔 逍遙八紘外 遊目歷遐荒 披我丹霞衣 襲我素霓裳 華蓋紛菴藹 六龍仰天驤 曜靈未移景 焂忽造昊倉 閶闔啓丹扉 雙闕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 登陟太微堂 上帝伏西櫺 群后集東廂 帶我瓊瑤佩 嗽我沆瀣漿 踟躕玩靈芝 徙倚弄華芳 王子奉仙藥 羨門進奇方 服食享遐紀 延壽保無疆

又遠遊詩曰: 靈鼇戴方丈 神岳儼嵯峨 仙人翔其隅 玉女戱其阿 瓊橤可療飢 仰首嗽朝霞 崑崙本吾宅 中州非我家

晉何劭遊仙詩曰: 羨昔王子喬 友道發伊洛 迢遞陵峻岳 連翩御飛鶴

晉張協遊仙詩曰: 崢嶸玄圃深 嵯峨天嶺峭 亭館籠雲構 脩梁流三曜 蘭葩蓋嶺披 淸風緣隙嘯

晉郭璞遊仙詩曰: 京華豪俠窟 山林隱遁栖

又曰: 登岳採五芝 涉澗將六草 散髮蕩玄溜 終年不華浩

又曰: 靑谿千餘仞 中有一道士

又曰: 中有冥寂士 靜嘯撫淸絃

又曰: 四瀆流如淚 五岳羅若垤 尋我靑雲友 永與時人絶

又曰: 靜歎亦何念 悲此妙齡逝 在世無千月 命如秋葉蔕 蘭生蓬芭間 榮曜常幽翳

又曰: 呑舟踊海底 高浪駕蓬萊

又曰: 登仙撫龍駟 迅駕乘奔雷 鱗裳逐電曜 雲蓋隨風迴 手頓羲和轡 足踰閶闔開 東海猶蹄涔 崑崙若蟻堆

又曰: 縱酒濛汜濱 結駕尋木末 翹手攀金梯 飛步登玉闕 左顧擁方目 右眷極朱髮

又曰: 琁臺冠崑嶺 西海濱招搖 瓊林籠藻映 碧樹疏英翹 丹泉漂朱沫 黑水鼓玄濤 尋仙萬餘日 今乃見子喬 振髮見翠霞 解褐被絳綃 總轡臨少廣 盤虯舞雲軺

晉成公綏仙詩曰: 盛年無幾時 奄忽行欲老 那得赤松子 從學渡世道 西入華陰山 求得神芝草 珠玉猶戴土 何惜千金寶 但願壽無窮 與君長相保

晉庾闡遊仙詩曰: 神岳竦丹霄 玉堂臨雪嶺 上採瓊樹華 下挹瑤泉井

又曰: 南海納朱濤 玄波洒北溟 仰盻燭龍曜 俯步朝廣庭

又曰: 功疏鍊石髓 赤松漱水玉 憑煙眇封子 流浪揮玄俗 空峒臨北戶 昆吾眇南陸 曾霄映紫芝 潛澗汎丹菊 崑崙涌五河 八流縈地軸

又曰: 三山羅如粟 巨壑不容刀 白龍騰子明 朱鱗運琴高 輕擧觀滄海 眇邈去瀛洲 玉泉出靈鳧 瓊草被神丘

又曰: 熒熒丹桂紫芝 結根雲山九疑 鮮榮夏馥冬熙 誰與薄採松期

又曰: 赤松霞霧乘煙 封子鍊骨凌仙 滄漱水玉心玄 故能靈化自然

又曰: 乘彼六氣渺茫 輜駕赤水崑陽 遙望至人玄堂 心與罔象俱忘

又曰: 朝嗽雲英玉橤 夕挹玉膏石髓 瑤臺藻構霞綺 鱗裳羽蓋級纚

又曰: 玉樹標雲翠蔚 靈崖獨拔奇卉 芳津蘭瑩珠隧 碧葉灌淸鱗萃

又曰: 玉房石■■磊砢 燭龍銜輝吐火 朝採石英澗左 夕翳瓊葩巖下

晉張華詠蕭史詩曰: 蕭史愛長年 嬴女老童顔 火粒願排棄 霞霧好登攀 龍飛竟天路 鳳起出秦關 身去長不反 簫聲時往還

又遊仙詩曰: 雲霓垂藻旒 羽挂揚輕裾 飄登淸雲間 論道神皇廬 簫史登鳳音 王后吹鳴竽 守精味玄妙 逍遙無爲墟

又曰: 玉佩連浮星 輕冠結朝霞 列坐王母堂 餐瓊瑤華 湘妃詠涉江 漢女奏陽阿

又曰: 乘雲去中夏 隨風濟江湘 亹亹陟高陵 遂升玉巒陽 雲娥薦瓊石 神妃侍衣裳

晉湛方生廬山神仙詩幷序曰: 尋陽有廬山者 盤基彭蠡之西 其崇標峻極 辰光隔輝 幽澗澄深 積淸百仞 若乃絶阻重險 非人跡之所遊 窈窕沖深 常含霞而貯氣 眞可謂神明之區域 列眞之苑囿矣 太元十一年 有樵採之陽者 于時鮮霞褰林 傾暉映岫 見一沙門 披法服 獨在巖中 俄頃振裳揮錫 凌崖直上 排丹霄而輕擧 起九折而一指 旣白雲之可乘 何帝鄕之足遠哉 窮目蒼蒼 翳然滅跡 詩曰: 吸風玄圃 飮露丹霄 室宅五岳 賓友松喬

齊袁彖遊仙詩曰: 羽客宴瑤宮 旌蓋乍舒設 王子洛浦來 湘娥洞庭發 長引逐淸風 高歌送奔月 並馭排帝闥 連吹入天闕 萬古一方春 千霜豈二髮

又曰: 白玉三重階 黃金九層路 采煙拂紫甍 芳風搖碧樹

齊陸慧曉遊仙詩曰: 旌翻玉華晦 袖轉雲光移 襲黃山下 投佩朱路歧 梁簡文帝仙客詩曰: 漆水豈難變 桐刀乍可揮 靑書長命籙 紫水芙蓉衣 高翔五岳小 低望九河微 穿池聽龍長 叱石待羊歸 酒闌時節久 桃生歲月稀

梁元帝和鮑常侍龍川館詩曰: 珍臺接閑館 迢遞山之旁 多解三眞術 俱善四明方 玉題書仙篆 金牓燭神光 桂影侵檐進 藤枝遶檻長 苔文隨溜轉 梅氣入風香

梁沈約華山館爲國家營功德詩曰: 沐芳禱靈岳 稽首恭上玄 帝昔祈萬壽 臣今請億年 丹方緘洞府 河淸時一傳 錦書飛雲字 玉簡黃金編

又和竟陵王遊仙詩曰: 天蟜乘絳仙 螭衣方陸離 玉鑾隱雲霧 溶溶紛上馳 瑤臺風不息 赤水正漣漪 崢嶸玄圃上 聊攀瓊樹枝

又曰: 朝止閶闔宮 暮宴淸都闕 騰蓋隱奔星 低鑾避行月 九疑紛相從 虹旌乍升沒 靑鳥去復還 高唐雲不歇 若華有餘照 淹留且晞髮

又曰: 陶先生登樓不復下詩曰: 側聞上士說 尺木乃騰霄 雲軿不展地 仙居多麗譙 臥待三芝秀 坐對百神朝 銜書必靑鳥 嘉客信龍鑣 非止靈桃實 方見大椿凋

又赤松澗詩曰: 松子排煙去 英靈眇難測 惟有淸澗流 潺湲終不息 神丹在茲化 雲軿於此陟 願受金液方 片言生羽翼 渴就華池飮 飢向朝霞食 何時當來還 延佇淸巖側

又和劉中書仙詩曰: 殊庭不可及 風熛多異色 霞衣不待縫 雲錦不須織

又 淸旦發玄洲 日暮宿丹丘 崑山西北映 流泉東南流 霓裳拂流電 雲車委輕霰 崢嶸上不睹 寥廓下無見

又沈道士館詩曰: 秦王御宇宙 漢帝恢武功 歡娛人世盡 情性猶未充 銳意三山上 託慕九霄中 旣表祈年觀 復立望仙宮 寧爲心好道 直由意無窮 曰余知止足 是願不須豐 遇可淹留處 便欲息微躬 山嶂遠重疊 竹樹近蒙籠 開襟濯寒水 解帶臨淸風 所累非物外 爲念在玄蹤 朋來挹石髓 賓至駕飛鴻 都令人徑絶 惟使雲路通 一擧陵倒景 無事適華嵩 寄言賞心客 歲暮爾來同

梁王筠東南射山詩曰: 還丹改容質 握髓駐留年 口含千里霧 掌流五色煙 瓊漿汎金鼎 瑤池漑玉田 焂忽整龍駕 相遇鳳臺前

梁庾肩吾道館詩曰: 仙人白鹿上 隱士潛溪邊 試取西山藥 來觀東海田

陳周弘正和庾肩吾詩曰: 石橋有舊路 靈室儼衆仙 菊潭溜餘水 丹灶起殘煙 桃花經作實 海水屢成田 逆愁歸舊里 追問斧柯年

周王褒過臧矜道館詩曰: 松古無年月 鵠去復來歸 石壁藤爲路 山窗雲作扉

周庾信和趙王遊仙詩曰: 藏山還採藥 有道得從師 京兆陳安世 成都李意其 玉魚傳相鶴 太一受飛龜 白日香薪寺 靑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鏡 樵客値圍棋 石文如碎錦 藤苗似亂絲 蓬萊在何處 漢后欲遙祠

又道士步虛詞曰: 洞靈尊上德 虞石會明眞 要妙思玄絶 虛無養谷神 丹丘乘翠鳳 玄圃馭班麟 移災付苑吏 種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 從今復幾春 海無三尺水 山成數寸塵

又曰: 東明九芝蓋 北燭五雲車 飄颻入倒景 出沒上煙霞 春泉下玉霤 靑鳥向金華 漢帝看桃核 齊侯問棗花 上元應送酒 來在蔡經家

又曰: 歸心遊太極 回向入無名 五香芬紫府 千燈照赤城 鳳林採桐實 春山種玉榮 夏簧三舌響 春鍾九乳鳴 絳河應遠別 黃鵠來相迎

又曰: 北閣臨玄水 南宮坐絳雲 龍泥印玉策 天火練眞文 上元風雨散 中天歌吹分 靈駕千尋上 空香萬里聞

又曰: 地鏡階基遠 天窗影跡深 碧玉成雙樹 空靑爲逈林 鵲巢堪鍊石 蜂房得煮金 漢武多嬌慢 淮南不小心 蓬瀛入海底 何處可追尋

又曰: 麟州一海闊 玄圃半天高 浮丘迎子晉 若士避盧遨 經餐林慮李 舊食綏山桃 成丹須竹節 刻髓用蘆刀 無妨隱士去 卽是賢人逃

周蕭撝和梁武陵王遙望道館詩曰: 神境流精闕 仙居紫翠房 今有尋眞地 邐迤麗通莊 九柱含虯重 三臺飾夜光 金輝碧海桃 玉笈紫書方 拂筵靑鳥集 吹簫白鳳翔 履歸堪是鷰 石在詎非羊 煙霞四照橤 風月五名香 於茲喜臨眺 願得假霓裳

陳張正見遊匡山簡寂館詩曰: 三梁L本絶 千仞路猶通 卽此神山內 銀牓映仙宮 鏡似臨峰月 流如飮澗虹 幽桂無斜影 深松有勁風 惟當遠人望 知在白雲中

陳陰鏗遊始興道館詩曰: 紫臺高不極 淸溪千仞餘 壇邊逢藥銚 洞裏閱仙書 庭舞經初學記二十三經下有乘字 此脫 鶴 池遊被控魚 稍昏蕙葉斂 欲暝槿花疏 徒交斧柯爛 會自不凌虛

又賦詠得神仙詩曰: 羅浮銀是殿 瀛洲玉作堂 朝遊雲暫起 夕餌菊恆香 聊持履成鷰 戱以石爲羊 洪崖與松子 乘羽就周王

漢司馬相如大人賦曰: 相如拜爲孝文園令 見上好仙 乃遂奏大人賦 其辭曰: 世有大人 在乎中州 宅彌萬里 曾不足以少留 悲世俗之迫隘 朅輕擧而遠遊 垂絳幡之素霓 戴雲氣而上浮 建格澤之脩竿 總光曜之采旄 垂旬始以爲幓 曳彗星而爲髾 絶少陽而登大陰 與眞人乎相求 屯余車而萬乘 翠雲蓋而樹華旗 歷唐堯於崇山 遇虞舜於九疑 朅度九江 越五河 時若曖曖將混濁 召屛翳 誅風伯 刑雨師 排閶闔而入帝宮 載玉女而與之歸 登閬風而遙集 飛鳥騰而一止 吾乃今日睹西王母 皓然白首 戴勝而穴處 亦幸有三足烏爲之使 遣屯騎玄闕 軼先驅於寒門 下崢嶸而無地 上寥廓而無天 視眩泯而無見 聽敞怳而無聞 乘虛無而上假 超無反而獨存

後漢桓君山仙賦曰: 余少時爲中郎 從孝成帝出祠甘泉河東 見郊先置華陰集靈宮 宮在華山下 武帝所造 欲以懷集仙者王喬赤松子 故名殿爲存仙 端門南向山 署曰望仙門 竊有樂高妙之志 卽書壁爲小賦 以頌美曰: 夫王喬赤松 呼則出故 翕則納新 夭矯經引 積氣關元 精神周洽 鬲塞流通 乘凌虛無 洞達幽明 諸物皆見 玉女在旁 仙道旣成 神靈攸迎 乃驂駕靑龍 赤騰爲歷 躇玄厲之擢嶵 有似乎鸞鳳之翔飛 集于膠葛之宇 泰山之臺 吸玉液 食華芝 漱玉漿 飮金醪 出宇宙 與雲浮 洒輕霧 濟傾崖 觀倉川而升天門 馳白鹿而從麒麟 周覽八極 還崦華壇 氾氾乎濫濫 隨天轉琁 容容無爲 壽極乾坤

後漢黃香九宮賦曰: 伊黃靈之典度 存文昌之會宮 握琁璣而布政 總四七而持綱 和日月之光曜 均節度以運行 經閶闔而出玉房 謁五岳而朝六宗 蹠崑崙而跪碣石 蹈底柱而跨太行 肘熊耳而據桐柏 分嶓冢而持外方 使織女驂乘 王良爲之御 三台執兵而奉張 軒轅乘駏驉而先驅 左靑龍而右觜攜 前七星而後騰蛇

晉陸機列仙賦曰: 夫何列仙玄妙 超攝生乎世表 因自然以爲基 仰造化而聞道 性沖虛以易足 年緬邈其難老 爾乃呼翕九陽 抱一含元 引新吐故 雲飮露餐 違品物以長盻 妙群生而爲言 爾其嘉會之仇 息宴遊栖 則昌客疑當作容 弄玉 洛宓江妃 觀百化於神區 覲天皇於紫微 過太華以息駕 越流沙而來歸

又陵霄賦曰: 挾至道之容微 狹流俗之紛  颺余節以遠模 風扶搖而相予 削陋跡於分丘 省遊仙而投軌 凱情累以遂濟 豈時俗之云阻 判煙雲之騰躍 半天步而無旅 詠陵霄之飄飄 永終焉而弗悔 昊蒼煥而運流 日月翻其代序 下霄房之靡迄 卜良辰而復擧 陟瑤臺以投轡 步玉除而容與

梁陶弘景水仙賦曰: 淼漫八海 汯汨九河 中天起浪 分地寫波 東卷長桑日窟 西斡龍築月阿 迺者潼關不壅 石門已開 導江出漢 浮濟達淮 漳渠水府 包山洞臺 娀英之所遊往 琴馮是焉去來 於是碧巖無霧 綠水不風 飛軒紖鳳 遊軒駕鴻 上朝紫殿 還覲靑宮 進麾八老 顧拂四童 酌丹穴之酎 薦麟洲之肴 錦旌麗日 羽衣拂霄 亦有先覺之秀 獨往之英 窺若士於蒙縠 求呂梁於石城 從霧光於底柱 索龍威於洞庭 迎九玄於金闕 謁三素於玉淸 更天地而彌固 終逍遙以長生

又雲上之仙風賦曰: 縹緲遙裔 亘碧海而颺朝霞 凌靑煙而溥天際 出龍門而激水 度蔥關以飛雪 於是漢區動御 月軌驚文 浮虛入景 登空汎雲 一擧萬里 曾不浹辰 此列子有待之風也 若乃綿括宇宙 苞絡天維 周流八極 回環四時 氣値節而動律 位涉巽而離箕 徒見去來之緖 莫測終始之期 此太虛無爲之風也

梁江淹丹砂可學賦曰: 或曰: 黃金可鑄 僕不信 試爲此辭 乘河漢之光氣 騎列星之采色 輟陰陽於形有 傳變化於心識 旣而曖碧臺之錯落 曜金宮之玲瓏 沼蓮華於繡閣 化蒲陶於錦屛 奏神鼓於玉袂 舞靈衣於金裾 韻躑躅而易變 律參差而難圖 非南風之能擬 詎濮水之敢模

魏陳王曹植玄俗頌曰: 玄俗妙識 飢餌神穎 在陰焂逝 卽陽無景 逍遙北岳 凌霄引領 揮霧昊天 舍神自靜

晉牽秀老子頌曰: 深哉伯陽 誕此靈姿 硏精玄奧 幽贊神微 抱質懷素 蘊寶藏輝 述而好古 儀聖作師 周衰道廢 厥猷匪宣 龍潛初九 亢志皓然 於邈高風 徽音永傳

又彭祖頌曰: 於休彭公 應運特生 窮神知化 妙物通靈 挹之不沖 滿之不盈 韜光隱曜 混沌玄淸 確乎其摻 邈乎其度 含眞蕩穢 離俗遺務 託神玄妙 遊心泰素 享年七百 寶降其祚 惠我無疆 倫道作故

又王喬赤松頌曰: 妙哉松喬 稟此殊姿 含精握氣 靈德是綏 藏器華圃 允首騰飛 齊跡風雲 超遠姿微 乃翔靈墳 鳥像人聲 低徊舊土 眷此平生 惠而不諒 凋我素形 神儀旣隕 翻飛而征 遨遊八維 跨騰九冥 應慶罔極 與道虛盈

晉陸機王子喬贊曰: 遺形靈岳 顧景忘歸 乘雲焂忽 飄颻紫微

晉湛方生老子贊曰: 敎由嚴宗 化必有資 深矣若人 乃作皇師 亦參儒訓 道實希夷 恂恂孔父 是敬是祗

晉郭璞馮夷贊曰: 稟華之精 食惟八石 乘龍隱淪 往來海客 若是水仙 號曰河伯

又曰: 水土冰鱗 潛映洞川 赤松是服 靈蛻乘煙 吐納六氣 升降九天

宋孝武帝洞井贊曰: 絳紀山瑞 紫志川靈 金膏溢曜 玉樹含英 端巖毓泉 挹祥吐禎 彪彬仙牒 揮翕詭經

梁江淹王子喬贊曰: 子喬好輕擧 不待鍊銀丹 控鶴上窈窕 學鳳對巑岏 山無一春草 谷有千年蘭 雲衣不躑躅 龍駕何時還

又陰長生贊曰: 陰君惜靈骨 珪璧詎爲寶 日夜名山側 果得金丹道 憂傷永不至 光顔如碧草 若渡西海時 致意三靑鳥

又白雲贊曰: 紫煙世不覿 赤鱗庖所捐 白雲亦海外 葐■■起三山 簫瑟玉池上 容裔帝臺前 欲知淸都裏 乘此乃登天

又秦女贊曰: 靑琴旣曠世 綠珠亦絶群 猶不及秦女 十五乘綵雲 璧質人不見 瓊光俗詎聞 使洛靈脩往 爲我道奇芬

齊孔稚珪玄館碑曰: 夫朋白免而侶靑鳥 啓銀函而講金字者 有道存焉 故能大叩玄宗 鬱爲物範 則天地 正六合 照日月而導蒼生 神道無門 陰陽不測 是故赤松家石室之下 神農行弟子之敬 廣成在崆峒之上 軒轅稟順風之禮 洛浦笙飛之秀 關山駕鳳之英 凡此之儔 希世間出 皆雍容以沐咸池 或蕭灑而開閶闔

梁簡文帝招眞館碑王鏊姑蘇志三十作梁昭明太子虞山招眞治記 曰: 夫東瀛淥水 三變成田 西岳靈桃 千載未子 尙以星起牽牛 苛姑蘇志作蔀 首迢遞 律生甲子 氣數杳冥 沈姑蘇志作況 復上遊玉淸 損之又損 高排金闕 玄之又玄 豈言象之能筌 非時節之所辯 高巖鬱起 帶靑雲而作峰 瀑水懸流 雜天河而俱灑 雖日門採藥之地 楚望懷椒之歌 陽反流沙之魂 錦識汾陰之鼎 無以喩書 銘曰: 玉龜二始 金書八會 道浹地心 功浮天外 故帝可小 推眞能大 德起同塵 善生塞兌 保物自然 人符交泰 掩映綠羅 穹隆紫蓋 仙冶姑蘇志作治 之美 此焉爲最 雄柱千步 陽臺百丈 水均下矚 山踰高掌 野寂雲興 禽繁山響 升虹音絳 夕栖 豐雷朝上 書藏玉柙 藥蘊銀筒 燒鉛雜鯉 折桂和蔥 斧柯雖朽 碑石無窮

梁元帝南岳衡山九眞館碑曰: 簫鼓騰空 煙霞相接 星辰奪采 燈燭非明 風牖雲梁 千門萬戶 樓施九柱 已同賴鄕之地 山帶五城 復類玄洲之所 玉版之經猶蘊 金丹之處存焉 上月臺而遺愛 登景雲而忘老 欣欣然不知所以而然 日暉石瓦 東眺靈壽之峰 月蔭玉床 西瞻華蓋之嶺 竹類黃金 旣葳蕤而防露 木似紅蓮 且芬披而拂日 杯傳九醞 隱淪之車晨至 堂開四扇 西楹之鍾夜響

又靑溪山館碑曰: 原夫法象莫過於天地 著明莫過於日月 鼓之以雷電 潤之以風雨 咸秩無文 所以名山致祭 峻極於天 靑溪山者 荊南之中岳也 隱隱干霄 亭亭無際 雲蓋三層 如在帝臺之側 桂林八樹 非異景山之傍 輕霞亘起 影落照於陽溪 淸風遠至 響猿鳴於巫峽 西臨百丈之穴 南帶千仞之水 洪源湛淡 長波縈復

梁沈約善館碑曰: 至道玄妙 無跡可尋 寄言立稱 已乖宗極 神宇靈房 於義非取 九仙緬邈 等級參差 或藏形洞府 或栖志靈岳 達人獨往之事 志非易立 餐松飮澗之情 理難輕樹 止欲漸去喧囂 稍離塵雜 於是旣加整葺 營建堂宇 北負崇岳 南枕脩衢 迴託人表 雞犬相絶 庭流松響 戶接雲根 指瓊樹而朝餐 就瑤臺而一息 霓裳不反 鳧忘歸 朝九星 謁群帝 悠哉邈乎 與天地相畢矣

又桐柏山金庭館碑曰: 若夫上玄奧遠 言象斯絶 金簡玉字之書 玄霜絳雪之寶 俗士所不能窺 學徒不敢輕慕 非天稟上才 未易可擬 自惟凡劣 識鑒鮮方 早尙幽栖 屛棄情累 留愛林壑 託分鳥魚 旣遠出天台 定居茲嶺 所朅之山 實惟桐柏 仰出星河 上參倒景 高崖萬仞 邃澗千回 翹心屬念 晩臥晨起 採三芝而延佇 飛九丹而宴息 乘鳧輕擧 留忘歸 銘曰: 日爲車馬 芝成宮觀 虹旌拂月 龍輈漸漢 萬春方華 千齡始旦

梁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曰: 悠哉曠矣 宇宙之靈也 固非言象所傳 文跡可記 嘿然則後之人奚聞乎 銘曰: 昔在西漢 三茅來賓 爰曁東晉 二許懷眞 裁其浚井 棲道接神 允膺輔聖 錫茲符震 勝殿密響 瀉甁楊芬 瑤宮碧簡 絢采垂文 瓊函玉檢 綺席繡巾 蘭釭烈耀 金鑪颺薰

又茅山長沙館碑曰: 夫萬象森羅 不離兩儀所育 百法紛湊 無越三敎之境 搢紱之士 飾禮容於闈閤 耿介之夫 揚旌麾於門裔 銘曰: 至哉乾元 萬物資始 皇王受命 三才乃理 惟聖感神 惟神降祉 德被歌鍾 名昭圖史 友于兄弟 敬惟西宣 言追茂實 用表遺先 敢巡舊制 有革雜章 刊字弗朽 弈代留芳

又太平山日門館碑曰: 日門館者 東霞啓暉 開巖引燭 以爲名也 先是吳郡杜徵君 聲高兩代 德冠四區 敎義宣流 播乎數郡 拓宇太平之東 結架菁山之北 爰以此處幽奇 別就基構 栖集有道 多歷世年

陳沈炯林屋館記曰: 夫玄之又玄 處衆妙之極 可乎不可 成道行之致 斯蓋寂寥窅冥 希微恍惚 故非淮南八仙之圖 賴鄕九井之記 至若崑山平圃 銀牓相暉 蓬閬仙宮 金臺崛起 南瞰胥臺 傍連飛閣 桂柱星羅 瓊軒雲構 銘曰: 大道旣隱 衆聖無門 悠悠大極 誰見玄根 祈年立秦 望仙表漢 髣彿神靈 依俙宮觀 峨峨林屋 輪奐徘徊 庭羅花鳥 室靜塵埃

陳徐陵天台山館徐則法師碑曰: 夫海水揚塵 幾千年而可見 天衣拂石 幾萬歲而應平 至人者 譬彼晨昏 方乎晷刻 固非俗士之所能言 寰中之所能量者也 至如不死之草 猶稱南裔 長生之樹 尙挺西崑 百紀遊龜 皆登蓮葉 千齡壽鶴 或舞松枝 假矣生民 何其夭脆 譬彼風電 同諸泡沫 琢火之歎 聞諸往賢 逝水之悲 嗟乎前聖 樵人看博 信未始乎淹留 仙客彈琴 固不移於俄頃 然而子孫皆其數世 鄕黨咸爲草萊 是以志士名賢 飄然長鶩 臊羶榮利 i風塵 服冕乘軒 其猶桎梏 朱庭紫閤 事甚籠樊 隱淪巖洞 餐餌芝髓 忽矣身輕 俄然羽化 金繩玉版 受謁帝之符 龍駕霓裳 處仙宮之籙 法師蕭然道氣 卓矣仙才 千仞孤摽 萬頃無度 所以伊川控鶴 葉縣乘鳧 靈化無方 去還斯在 銘曰: 來去三鳥 賓遊二童 然香雨上 擊磬雲中 玉粒雖軟 金膏未鎔 方流道業 濟彼昏蒙

梁陶弘景茅山曲林館銘曰: 層嶺外峙 邃宮內映 仄穴旁通 榮泉遠鏡 尙德依仁 祈生翊命 且天且地 若凡若聖 連甍比棟 各謂知道 參差經術 跌宕辭藻 孰曰曲林 獨爲勁好 奄跡韜功 守茲偕老

周王裒靈壇銘幷序曰: 悠悠五緯 乃欽若於堯典 茫茫九州 爰致功於禹跡 猶以天步懸遠 隷首筭而弗窮 地載遐荒 章亥馳而未極 浩庭霄度 吐納天和 崑閬滄溟 胞胎元一 九靈之府 神液所以降祥 五英之闕 蓂華以之昭應 推劫運之短長 校河源之廣狹 谷永上書 譬流風之不繫 桓譚作論 明弱水之難航 豈知迴天金簡 惟傳上聖 洞神玉策 尙隔中仙 于時金風戒辰 三光澄曜 香雨乘空 天花入室 帝乃升法座 說玄言 肴覆洞微 闡揚衆妙 洪鍾應叩 衢樽待酌 銘曰: 鍾鳴上界 梵響玄宮 紫辰濯水 靑樹搖風 八覺修行 七敎弘通 神機詣理 秋毫坼空 函席廣開 法輪徐轉 入神精義 談天勝辯 逐境晦明 逗機深淺 或照盛業 方圖雲篆

又館銘曰: 雲橋啓館 景曜開扉 明庭朝禮 仙宮羽衣 鷰履霄去 鳧晨歸 練石三轉 燒丹七飛 昆吾陶鑄 丹楊鋈銑 盡寫龍文 圖開彫篆 聲隨地氣 調均天辯 九宮方應 萬靈稱善

梁沈約與陶弘景書曰: 先生糠秕俗流 超然獨遠 烈霓羽帶 總轡雲霞 方當名書絳簡 身遊玄闕 憑星夕臥 望日朝餐 而至理深微 ■■焉難睹 惟欲下風問道 未知厥路 若夫栖遲閑遠 咀嚥瓊芝 出入淸都 師友靈聖 循崖反跡 無缺惟心

梁陶弘景答朝士訪仙佛兩法體相書曰: 某等曰: 嘗竊觀仙書 輒嗟欣忘倦 徒羨其文 莫測其理 尋七尺之體 旣同稟太始 俱服五常 以何因緣 獨超靑雲而弊金石者乎 先生領袖玄門 學窮仙苑 必有以竭其川岸 請略聞雅說 隱居答曰: 至哉嘉訊 豈蒙生所辯 雖然 試言之 若直推竹柏之匹桐柳者 此本性有殊 非今日所論 若引庖刀湯稼 從養漑之功者 此又止其所從 終無永固之期 夫得仙者 並有異乎此 但斯族復有數種 今且談其正體 凡質像所結 不過形神 形神合時 則是人是物 形神若離 則是靈是鬼 其非離非合 佛法所攝 亦離亦合 仙道所依 今問以何能而致此 仙是鑄練之事極 感變之理通也 當埏埴以爲器之時 是土而異於土 雖燥未燒 遇濕猶壞 燒而未熟 不久尙毁 火力旣足 表裏堅固 河山可盡 此形無滅 假令爲仙者 以藥石練其形 以精靈瑩其神 以和氣濯其質 以善德解其纏 衆法共通 無礙無滯 欲合則乘雲駕龍 欲離則尸解化質 不離不合 則或存或亡 於是各隨所業 脩道進學 漸階無窮 敎功令滿 亦畢竟寂滅矣

魏陳王曹植辯道論曰: 世有方士 吾王悉所招致 甘陵有甘始 廬江有左慈 陽城有郤儉 始能行氣導引 慈曉房中之術 馮校本術上有玄字 儉善辟穀 悉號數百歲 所以集之魏國者 誠恐此人之徒 接姦詭以欺衆 行妖惡以惑民 豈復欲觀神山於瀛洲 求安期於邊海 釋金輅而顧雲輿 棄文驥而羨飛龍哉 夫帝者位殊萬國 富有天下 威尊彰明 齊光日月 宮殿闕庭 等耀紫微 何顧乎王母之宮 崑崙之域哉 夫三烏備役 不如百官之美也 素女姮娥 不若椒房之麗也 雲衣羽裳 不若黼黻之飾也 駕螭載霓 不若乘輿之盛也 瓊橤玉華 不若玉圭之絜也 而顧爲匹夫所罔 納虛妄之辭 信眩惑之說 隆禮以招弗臣 傾産以供虛求 散王爵以榮之 淸閑館以居之 經年累稔 終無一驗 雖復誅其身 滅其族 紛然足爲天下笑矣 若夫玄黃所以娛目 鏗鎗所以樂耳 媛妃所以紹先 芻豢所以悅口也 何必甘無味之味 聽無聲之樂 觀無采之色乎

晉庾闡列仙論曰: 夫無怪物之所以 然後可以通于命 以達變化之情者 不怪詭於異端 測自然之根者 不猖狂於一物 故形骸雖細 推之愈廣 天地雖巨 別之彌狹 然則形骸華岱之秋毫 太虛天地之掌握耳 又何足以言其變化哉 又若秦皇漢武 體無靈骨 雖懷奇化 絳疑當作終 於尸沒 傾天下之資 忽萬乘之位 方士輻湊 萬端鱗萃 無救於頹年 終無補於一至 若天疑當作夫 稟分有方 云云

 

 

인용

목차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