육본(六反) 제사십육(第四十六)
1.
畏死遠難, 降北之民也, 而世尊之曰“貴生之士” . 學道立方, 離法之民也, 而世尊之曰“文學之士”. 遊居厚養, 牟食之民也, 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 . 語曲牟知, 僞詐之民也, 而世尊之曰“辯智之士” . 行劍攻殺, 暴憿之民也, 而世尊之曰“磏勇之士” . 活賊匿姦, 當死之民也, 而世尊之曰“任譽之士” . 此六民者, 世之所譽也. 赴險殉誠, 死節之民, 而世少之曰“失計之民” 也. 寡聞從令, 全法之民也, 而世少之曰“樸陋之民” 也. 力作而食, 生利之民也, 而世少之曰“寡能之民” 也. 嘉厚純粹, 整穀之民也, 而世少之曰“愚戇之民”也. 重命畏事, 尊上之民也, 而世少之曰“怯懾之民” 也. 挫賊遏姦, 明上之民也, 而世少之曰“讇讒之民” 也. 此六者, 世之所毁也. 姦僞無益之民六, 而世譽之如彼; 耕戰有益之民六, 而世毁之如此; 此之謂“六反” . 布衣循私利而譽之, 世主聽虛聲而禮之, 禮之所在, 利必加焉. 百姓循私害而訾之, 世主壅於俗而賤之, 賤之所在, 害必加焉. 故名賞在乎私惡當罪之民, 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賞之士, 索國之富强, 不可得也.
2.
古者有諺曰: “爲政猶沐也, 雖有棄髮, 必爲之.” 愛棄髮之費而忘長髮之利, 不知權者也. 夫彈痤者痛, 飮藥者苦, 爲苦憊之故不彈痤飮藥, 則身不活, 病不已矣. 今上下之接, 無子父之澤, 而欲以行義禁下, 則交必有郄矣. 且父母之於子也, 産男則相賀, 産女則殺之. 此俱出父母之懷衽, 然男子受賀, 女子殺之者, 慮其後便, 計之長利也. 故父母之於子也, 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 而况無父子之澤乎? 今學者之說人主也, 皆去求利之心, 出相愛之道, 是求人主之過於父母之親也, 此不熟於論恩, 詐而誣也, 故明主不受也. 聖人之治也, 審於法禁, 法禁明著, 則官治; 必於賞罰, 賞罰不阿, 則民用. 官治則國富; 國富, 則兵强: 而霸王之業成矣. 霸王者, 人主之大利也. 人主挾大利以聽治, 故其任官者當能, 其賞罰無私. 使士民明焉, 盡力致死, 則功伐可立而爵祿可致, 爵祿致而富貴之業成矣. 富貴者, 人臣之大利也. 人臣挾大利以從事, 故其行危至死, 其力盡而不望. 此謂君不仁, 臣不忠, 則可以霸王矣.
3.
夫姦必知則備, 必誅則止; 不知則肆, 不誅則行. 夫陳輕貨於幽隱, 雖曾ㆍ史可疑也; 懸百金於巿, 雖大盜不取也. 不知, 則曾ㆍ史可疑於幽隱; 必知, 則大盜不取懸金於巿. 故明主之治國也, 衆其守而重其罪, 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 母之愛子也倍父, 父令之行於子者十母; 吏之於民無愛, 令之行於民也萬父母. 父母積愛而令窮, 吏用威嚴而民聽從, 嚴愛之筴亦可決矣. 且父母之所以求於子也; 動作, 則欲其安利也; 行身, 則欲其遠罪也. 君上之於民也; 有難, 則用其死; 安平, 則盡其力. 親以厚愛關子於安利而不聽, 君以無愛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 明主知之, 故不養恩愛之心而增威嚴之勢. 故母厚愛處, 子多敗, 推愛也; 父薄愛敎笞, 子多善, 用嚴也.
4.
今家人之治産也, 相忍以飢寒, 相强以勞苦, 雖犯軍旅之難, 饑饉之患, 溫衣美食者, 必是家也; 相憐以衣食, 相惠以佚樂, 天饑歲荒, 嫁妻賣子者, 必是家也. 故法之爲道, 前苦而長利; 仁之爲道, 偸樂而後窮. 聖人權其輕重, 出其大利, 故用法之相忍, 而棄仁人之相憐也. 學者之言皆曰: “輕刑.” 此亂亡之術也. 凡賞罰之必者, 勸禁也. 賞厚, 則所欲之得也疾; 罰重, 則所惡之禁也急. 夫欲利者必惡害, 害者, 利之反也. 反於所欲, 焉得無惡? 欲治者必惡亂, 亂者, 治之反也. 是故欲治甚者, 其賞必厚矣; 其惡亂甚者, 其罰必重矣. 今取於輕刑者, 其惡亂不甚也, 其欲治又不甚也. 此非特無術也, 又乃無行. 是故決賢ㆍ不肖ㆍ愚ㆍ知之美, 在賞罰之輕重. 且夫重刑者, 非爲罪人也. 明主之法, 揆也. 治賊, 非治所揆也; 所揆也者, 是治死人也. 刑盜, 非治所刑也; 治所刑也者, 是治胥靡也. 故曰: 重一姦之罪而止境內之邪, 此所以爲治也. 重罰者, 盜賊也, 而悼懼者, 良民也. 欲治者奚疑於重刑, 若夫厚賞者, 非獨賞功也, 又勸一國. 受賞者甘利, 未賞者慕業, 是報一人之功而勸境內之衆也, 欲治者何疑於厚賞? 今不知治者皆曰: “重刑傷民, 輕刑可以止姦, 何必於重哉?” 此不察於治者也. 夫以重止者, 未必以輕止也; 以輕止者, 必以重止矣. 是以上設重刑者而姦盡止, 姦盡止, 則此奚傷於民也? 所謂重刑者, 姦之所利者細, 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 民不以小利蒙大罪, 故姦必止者也. 所謂輕刑者, 姦之所利者大, 上之所加焉者小也. 民慕其利而傲其罪, 故姦不止也. 故先聖有諺曰: “不躓於山, 而躓於垤.” 山者大, 故人順之垤微小, 故人易之也. 今輕刑罰, 民必易之. 犯而不誅, 是驅國而棄之也; 犯而誅之, 是爲民設陷也. 是故輕罪者, 民之垤也. 是以輕罪之爲民道也, 非亂國也, 則設民陷也, 此則可謂傷民矣!
5.
今學者皆道書筴之頌語, 不察當世之實事, 曰: “上不愛民, 賦斂常重, 則用不足而下恐上, 故天下大亂.” 此以爲足其財用以加愛焉, 雖輕刑罰, 可以治也. 此言不然矣. 凡人之取重罰, 固已足之之後也. 雖財用足而厚愛之, 然而輕刑, 猶之亂也. 夫富家之愛子, 財貨足用. 財貨足用, 則輕用; 輕用, 則侈泰. 親愛之, 則不忍; 不忍, 則驕恣. 侈泰, 則家貧; 驕恣, 則行暴. 此雖財用足而愛厚, 輕利之患也. 凡人之生也, 財用足則隳於用力, 上治懦, 則肆於爲非. 財用足而力作者, 神農也; 上治懦而行修者, 曾ㆍ史也, 夫民之不及神農ㆍ曾ㆍ史亦已明矣. 老聃有言曰: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夫以殆辱之故而不求於足之外者, 老聃也. 今以爲足民而可以治, 是以民爲皆如老聃也. 故桀貴在天子而不足於尊, 富有四海之內而不足於寶. 君人者雖足民, 不能足使爲天子, 而桀未必以天子爲足也, 則雖足民, 何可以爲治也? 故明主之治國也, 適其時事以致財物, 論其稅賦以均貧富, 厚其爵祿以盡賢能, 重其刑罰以禁姦邪, 使民以力得富, 以事致貴, 以過受罪, 以功致賞, 而不念慈惠之賜, 此帝王之政也.
6.
人皆寐, 則盲者不知; 皆嘿, 則喑者不知. 覺而使之視, 問而使之對, 則喑盲者窮矣. 不聽其言也, 則無術者不知; 不任其身也, 則不肖者不知. 聽其言而求其當, 任其身而責其功, 則無術不肖者窮矣. 夫欲得力士而聽其自言, 雖庸人與烏獲不可別也; 授之以鼎俎, 則罷健效矣. 故官職者, 能士之鼎俎也, 任之以事而愚智分矣. 故無術者得於不用, 不肖者得於不任. 言不用而自文以爲辯, 身不任而自飾以爲高. 世主眩其辯ㆍ濫其高而尊貴之, 是不須視而定明也, 不待對而定辯也, 喑盲者不得矣. 明主聽其言必責其用, 觀其行必求其功, 然則虛舊之學不談, 矜誣之行不飾矣.
'고전 > 한비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한비자 - 팔경 전문 (0) | 2020.09.20 |
---|---|
한비자 - 팔설 전문 (0) | 2020.09.20 |
한비자 - 궤사 전문 (0) | 2020.09.20 |
한비자 - 설의 전문 (0) | 2020.09.20 |
한비자 - 정법 전문 (0) | 2020.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