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古文 (42)
건빵이랑 놀자
고문(古文)이란? 한문학에서 고문이라 불린 세 가지 경우 근대 이전의 한문학에서는 다음의 세 가지 경우에 ‘고문(古文)’이라는 용어를 쓰고 있다.첫 번째는 문자인 고대자체(古代字體)로서의 고문이다. 선진(先秦)시대의 과두문(蝌蚪文)이나 전서(篆書)같은 문자를 통칭하는 경우이다. 우리나라에서 허목(許穆)이 편찬한 『고문운율(古文韻律)』의 내용이 바로 여기에 해당한다. 자체(字體)로서의 개념이 고문이 가지고 있던 본래적인 뜻이다.두 번째는 고대 전적(典籍)이나 학파로서의 고문이다. 한나라 사람들이 유가의 전적을 공자(孔子)의 옛 집에서 발견하여 ‘벽중서(壁中書)’라 불렀던 것이 그것이다. 이것은 후대에 경학연구자들 사이에서 금고문논쟁(今古文論爭)이 시작되는 계기가 되었다. 그리하여 고문의 개념이 학파를 ..
41 元播芳賀表曰 叢霄瑞色 匝域歡聲 今人多襲用其語而不知其意 按張九齡詩曰 瑞雲叢捧日 芳樹曲迎春 乃知叢字出於此 叢蓋簇聚之意
40. 小說 洪皓在冷山 祭徽宗文曰 歎馬角之不生 魂消雪窖 攀龍髯而莫逮 淚雨冰天 俗傳冷山 卽今別害堡也 在雪寒嶺之北三水之境 地最高寒 然恐不是 又按朱子大全 以此爲朱弁在虜中所製 而雨作灑
39. 東坡撰韓文公碑曰 不待生而存 不隨死而亡 又曰幽則爲鬼神 明則復爲人 此卽佛氏輪廻之說也 蓋東坡晩年喜佛 故其文如此
38. 蘇子瞻論曰 顯王之神聖 諸侯服享 終以不振 則東遷之過也 子瞻此言 必有所據 而今按顯王當周之末 王室衰微 其所猷爲 無可考見 但諡號爲顯聖王 無乃以此得神聖之稱耶
37. 東坡作硯蓋銘 離合硯蓋二字 云硏石猶在 峴山已頹 姜女旣去 孟子不來 又俗傳金姜二字云一點玉人去 雙鬟公主來 亦破字也 硏石或作碣石
36. 范仲淹初隨母適朱氏 冒姓朱名悅 登第後乞歸姓表云志在投秦 入境遂稱於張祿 名非霸越 浮舟偶効於陶朱 按唐節度使成汭本姓郭 鄭準代爲乞歸姓表云名非霸越 浮難效於陶朱 志在投秦 入境遂稱於張祿 蓋文正全用此句 而於范姓尤切着
35. 王元之待漏院記 相君至止 煌煌火城 按小說云三司使大金吾 皆以樺燭擁焉 謂之火城 唐詩曰銀燭朝天紫陌長 唐時則蓋用銀燭矣 今中朝百官 皆用篝燈前導 但燈之大小 以官之高下爲次第云
33. 唐學士封敖慰邊將傷夷詔曰 傷居爾體 痛在朕躬 又盧汝弼傳四方檄曰 自朱邪之狼狽 致赤子之流離 蓋邪音爺 與子正對 流離梟也 與狼狽亦正對 時以爲佳
32. 堯山堂外紀云柳子厚守柳州 築龍城得白石 有刻曰龍城柳神所守 駈厲鬼山左 首福土氓制九醜 韓退之作羅池廟碑云福我兮壽我 駈騎鬼兮山之左 蓋用此也
31. 柳子厚表曰 一覿龍顔 萬死猶足 猶卽獸名 可謂妙對 後人又作萬死爲足 按說文 爲母猴也 尤妙
30. 柳子厚哭張後餘辭曰 天之殺 恒在善人而佑不肖 莊周以爲人之君子 天之小人 張君豈天所謂小人者耶 語甚迫切 蓋有激而云然 歷觀古今 福善福淫之理 其爽也久矣 子厚之量 亦太狹矣 韓昌黎與崔群書曰 天之與人 當必異其所好惡 無疑也 說得頗委曲
29. 韓昌黎爲董溪誌銘曰 父子間自爲知己 余甚喜其言 今有不類子 家有賢父明師而不能知 又不肯學 况望其爲知己乎 是故有同室不知而千里之遠知之者 有同時不知而千百世之後知之者 噫士不能遇知於當世 而欲俟後世之子雲 豈不難哉 莊子所謂萬世之後一遇知解 猶朝暮遇之者此也
27. 韓昌黎祭柳子厚文曰 子之視人 自以無前 蓋言其爲人病痛也 又曰非我知子 子實命我 是昌黎未甞以知己許子厚也 古人爲文不苟如此
25. 韓文曰 有形無聲者 玉石是也 有聲無形者 風雷是也 有聲與形者 人獸是也 無聲與形者 鬼神是也 又曰反乎無聲與形者 鬼神是也 不能無聲與形者 物怪是也 余謂鬼神者氣而已矣 故曰二氣之良能也 反乎常則爲怪矣
24. 唐肅宗德音詔 歷擧有功諸臣姓名 而唯郭子儀, 李光弼去其姓 曰朔方處置使子儀, 蘇國公光弼 蓋尊之也 如漢書稱丞相何, 丞相光也 但蕭何賜劍履不名 霍光不名曰博陸侯姓霍氏云 則與此異矣
22. 大唐中興頌云復復指期 按漢書何武傳 奏罷刺史 更置州牧 後皆復復 故注依其舊也 上音如字 下音福
21. 駱賓王檄曰 班聲動而北風起 劍氣衝而南斗平 按左傳 有班馬之聲 齊師其遁 班分布不進之貌 北風起 蓋以胡馬依北風故云 下句亦以劍氣故用南斗耳
19. 元萬頃爲李勣草檄 責高麗不知守鴨綠之險 莫離支曰謹聞命矣 徙兵固守 高宗乃投萬頃嶺外云 是時句麗蓋有人焉 蘇東坡以蓋蘇文爲英雄 亦必有所見矣
18. 王勃益州夫子廟碑曰 仲擧澄淸之志 未極夷途 仲擧陳蕃字也 攬轡澄淸 乃范滂事 而此作仲擧何耶
17. 滕王閣序又曰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盡是他鄕之客 或爲悲作非爲是 未知然否
16. 滕王閣序曰 孟甞高潔 空懷報國之心 按孟嘗 東漢時爲合浦太守 去珠復還 註者指爲此人 而但高潔云者 於孟甞事未有所考 爲可疑 又按薛包字孟甞 東漢順帝時人 陶靖節集 有薛孟甞贊 疑卽此也 且空懷報國之心 與寧知白首之心似疊 而一篇之中 言孟姓者三 豈得之率爾耶
15. 滕王閣序曰 無路請纓 等終軍之弱冠 有懷投筆 慕宗愨之長風 按投筆乃班超事 與宗愨是二人 視上句不稱 又註者以王將軍之武庫爲王濬 孟學士之詞宗爲孟浩然 余謂浩然是布衣 且後輩 王與孟 蓋當時座上客也 又唐書孟學士爲閻公女婿云 而小說閻公使婿吳子章預構以待云 其說不同
14. 滕王閣序曰童子何知 又曰三尺微命 蓋自謂三尺章子也 按勃時年十三 或云十四 事見唐書及稗史, 事文類聚諸書
13. 滕王閣序曰睢園綠竹 氣凌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 光照臨川之筆 按睢陽梁孝王都 有竹園 故古詩云修竹令人悲 鄴卽魏都 曺植詩云朱華冒綠池 此比滕王也 彭澤之樽 異淵明有酒盈樽 臨川之筆 謝靈運爲臨川內史 鮑照謂靈運詩 如初發芙蓉 自然可愛 蓋用此以美之
12. 滕王閣序曰 鶴汀鳧渚 窮島嶼之縈迴 桂殿蘭宮 列崗巒之體勢 按西京雜記 梁孝王築兎園 園中有落猿巖栖龍岫 又有雁池 池間有鶴洲鳧渚云云 桂殿蘭宮 蓋用陳思王事 皆以譬滕王也
11. 廋信文曰 忠泉出井 孝笋生庭二句 蓋用耿恭拜井 孟宗泣竹事 又哀江南賦曰 寃霜夜零 憤泉秋沸 此蓋用李廣利拔佩刀刺山 飛泉湧出事也
9. 古文有曰學慚鼠獄 智乏鷄碑 鼠獄用張湯事 鷄碑稗史云晉戴逵總角時 以鷄卵汁溲白瓦屑 作鄭玄碑 爲文而自鑴之 詞麗器妙 人皆驚嘆 蓋鼠獄與鷄碑 皆幼年慧解事 故作對耳
8. 文選曲水詩序曰 龍文飾轡 靑翰待御註 龍文馬名 靑翰舟名 又史記 秦武王擧龍文鼎 絶脈而死 此則鼎名 駱賓王詩霜劍轉龍文 此則劍也 按博物志 歐冶子作干將陽龍文 莫邪陰漫理是矣
7. 宋文帝受命頌曰 南通舜梧 北平堯柳 堯柳二字 未詳所出 按小說 堯舜之地 東極扶桑 西通細柳云 蓋用此也 是時南北未混一 故曰北平堯柳
6. 陶靖節文曰 隣靡二仲 室無萊婦 而按通鑑 淵明妻翟氏 亦與同志 能安勤苦 夫耕於前 妻鋤於後云 則可謂不愧萊婦矣 所謂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是也
5. 枚乘七發云陽氣見於眉宇之間註 喜氣內畜 必見於陽 故今相工以眉間黃色爲喜氣 韓詩曰眉間黃色見歸期 東坡詩曰時看黃色起天庭是也
4. 屈原天問曰 厥利維何而顧兎在腹註 顧望也 顧兎 月中兎也 韓退之詠月詩曰淨堪分顧兎 蓋出於此 但謂之顧兎 未知何義 豈以兎望月之說而云歟
3. 屈原作天問 釋者以爲天尊不可問 故不言問天而曰天問 然則柳子厚作天對 對乃自下應上之辭 似未穩
2. 博物志載成王冠祝辭曰 近于民遠于佞 嗇于時惠于財 按此祝雍所作 可謂辭簡而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