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歌詞 (17)
건빵이랑 놀자
17. 俗傳雇工歌爲先王御製 盛行於世 李完平元翼又作雇工荅主人歌 然余聞非御製 乃許㙉所作 而時俗誤傳云 許㙉以進士登武科者也
16. 我國歌詞 雜以方言 故不能與中朝樂府比並 如近世宋純, 鄭澈所作最善 而不過膾炙口頭而止 惜哉 長歌則感君恩, 翰林別曲, 漁父詞最久 而近世退溪歌, 南冥歌, 宋純俛仰亭歌, 白光弘關西別曲, 鄭澈關東別曲, 思美人曲, 續思美人曲 將進酒詞盛行於世 他如水月亭歌, 歷代歌, 關山別曲, 古別離曲, 南征歌之類甚多 余亦有朝天前後二曲 亦戲耳
15. 李鰲城爲天將接伴使 天將聞我國人唱歌 問其旨意 鰲城書示曰 昔日苟如此 此身安可持 愁心化爲絲 曲曲還成結 欲解復欲解 不知端在處 天將稱好 按康伯可閨情詞曰 此度相思 寸膓千縷 蓋思與絲字同音故也 李義山詩春蠶到死絲方盡 亦此義
14. 明廟朝折御苑黃菊 賜玉堂官 命撰進歌詞 玉堂官倉卒不能就 時宋純以宰樞直摠府 乃借製以進 上覽之 驚喜問誰作此者 玉堂官不敢隱 以實對 乃大加賞賜 其詞至今傳于樂府
13. 元人詞曰 嫩綠池塘藏睡鴨 淡黃楊柳帶棲鴉 下句乃宋賀方回詞句也 雖欠老健 亦自佳矣 但上句頗劣 又藏字未穩
12. 宋辛幼安題江西詞曰 江晩正愁予 山深聞鷓鴣 羅太經以爲南渡之初 虜追隆祐太后至造口 不及而還 聞鷓鴣之句 謂恢復之事 行不得也 按鷓鴣志南向 雖東西徊翔 開翅之始 必先南翥 余意幼安此句 蓋喻宋之南遷而避虜益南也
11. 晏叔原詞有云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又朝雲信斷知何處 應作巫陽春夢去 紫騮認得舊遊踪 嘶過畫橋東畔路
10. 晏叔原鷓鴣天詞曰 從別後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缸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佳矣
9. 宋仁宗時 老人星見 柳耆卿托內侍 以醉蓬萊辭進 仁宗閱首句漸亭皐葉 下漸字意不悅 至宸遊鳳輦何處 與眞宗挽謌暗同 慘然久之 至太液波翻 忿然曰 何不言太液波澄 擲之地 罷不用 王世貞言 耆卿詞毋論觸諱 中間不能形容老人星 自是不佳 余謂耆卿托內侍以媒進 宜仁宗之薄其人也 不唯其詞之不佳而已
8. 宮詞唐王建一百篇 宋王珪一百篇 徽宗一百餘篇 甞見中朝人合爲一集 仲初固善矣 禹玉亦工矣 徽宗不能盡美矣
7. 小說 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云 牧丹帶露眞珠顆 佳人折向庭前過 含羞問檀郞 花强妾兒强 檀郞故相惱 只道花枝好 一向發嬌嗔 碎挼花打人 此詞儘佳
6. 按漢明帝爲太子 群臣以歌詩四章贊太子之德 一曰日重光 二曰月重輪 三曰星重輝 四曰海重潤 比太子之德 故曰重 蓋取明兩作离之義
5. 王世貞曰 歌行之有獻吉也其猶龍乎 仲默于鱗其麟鳳乎 夫鳳質而龍變 吾聞其語矣 未見其人也 此蓋世貞自許之言 亦太夸矣
4. 墨客揮犀曰 蘇子瞻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 謂着棋吃酒唱曲也 故詞雖工而多不入腔 正以不能唱曲耳 余謂觀乎此言 則我國人不解音律 雖作小詞 其不能合曲固也
3. 王世貞曰 我明以詞名家者 劉伯溫穠纖有致 去宋尚隔一塵 夏公謹最號雄爽 比之辛稼軒 覺少情思 又曰 三百篇亡而後有騷賦 騷賦難入樂而後有古樂府 古樂府不入俗而後以唐絶句爲樂府絶句 少宛轉而後有詞云 蓋詞至宋而大盛 故明人無能及者
2. 堯山堂外紀云 宋人選塡辭曰草堂詩餘 草堂者太白詩 名草堂集 見鄭樵書目 太白本蜀人 而草堂在蜀 懷故國之意也 曰詩餘者 詞爲詩之餘 而百代辭曲之祖也 按杜甫亦號草堂 世皆知杜甫之爲草堂 而不知李白之爲草堂耳
1. 說郛云 無章曲曰謠 齊歌曰謳 吳歌曰歈 楚歌曰艷 振旅而歌曰凱 然則古詩吳歈楚艷之艷字 今人認爲美艷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