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關內程史 (9)
건빵이랑 놀자
東嶽廟 在朝陽門外一里 土木之壯麗 沿道初見 盛京宮殿 殆不及此 遠甚也 對廟門有雙牌樓 以碧色琉璃甎及正綠琉璃甎築成 其璀璨照耀 反勝於前所見石制也 廟始建于元延祐中 皇明正統時 益拓之 廟中仁聖帝 炳靈公 司命君 四丞相像 皆元昭文館太學士正奉大夫秘書監卿劉元所塑 元最善搏換之法 天下無雙 今淸康煕庚辰三月 廟災 殿廡皆燼 廟中諸像盡燬于火 獨左右道院不焚 康煕特發內帑 並令京外大小官員捐助 以裕親王監視之 閱數歲始成 帝臨幸 雍正及今皇帝 又發帑修葺 第一殿曰靈昭化育 東嶽大帝 具袞冕 侍衛諸神 左文右武 榻前設數石金釭 貯漆爇四炷 罩以鐵網 燈前置一丈金爐 爇沉香 漆燈靑熒 篆烟繚翠 流蘇寶帳 金鈴互動 殿宇沉沉 如夢中也 第二殿 坐三位女像 亦垂珠旒 左右侍立者皆女仙 第三殿不識像何神 而廊廡列七十二曹 三十六獄 奇奇恠恠 千態萬狀 臺上所設金寶諸器 多宋元款識 庭中穹碑百餘..
晴 極熱無異三伏 驅車出正陽門 過琉璃廠 問廠幾間矣 有對者曰 共有二十七萬間 蓋自正陽橫亘至宣武門 有五巷而皆琉璃廠 海內外貨寶之所居積也 余登一樓 憑欄而嘆曰 天下得一知己 足以不恨 噫 人情常欲自視而不可得 則有時乎爲大癡猖狂 乃以非我觀我 而我遂與萬物無異 其於遊身 恢恢乎有餘地矣 聖人用是道焉 遯世而無悶 獨立而不懼 孔子曰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老聃亦云 知我者希 我其貴矣 其不欲使人知我也如此 或變其衣服 或變其形貌 或變其名姓 此聖佛賢豪之所以大玩於世 而王天下 無與易其樂也 當此之時 天下或有一人知我 則其跡敗矣 然乃若其情 則未甞不待天下獨有一人知之 故堯微服康衢 厥有擊壤 釋迦變相 厥有阿難 太伯文身 厥有仲雍 豫讓漆身 厥有其友 三閭枯槁 厥有漁父 鴟夷五湖 厥有西子 張祿間步旅邸 厥有須賈 子房從容圯上 厥有黃石 今吾獨立於琉璃廠中 而其衣笠天下之所不識也..
晴 昨夜大雷雨震電 未及修理所寓牕紙破落 曉又風寒 微有外感 不能飮食 朝日衙門 齊會禮部戶部郞中光祿寺官員也 米荳五六車 猪羊鷄鵝菜蔬充牣外庭 該部官列椅而坐 肅然無敢喧譁者 正使每日館餼 鵝一雙雞三首 猪肉五斤 魚三尾牛乳一鏇 豆腐三觔 白麪二斤 黃酒六壺 醃菜三觔 茶葉四兩 醬瓜四兩 鹽二兩淸醬六兩 甘醬八兩 醋十兩 香油一兩 花椒一錢 燈油三鏇 蠟燭三枝 奶酥油三兩 細粉一觔半 生薑五兩蒜十頭 蘋果十五箇 黃梨十五箇 柹子十五箇 曬棗一觔 葡萄一觔 沙果十五箇 燒酒一甁 米二升 柴三十觔 每三日 給蒙古羊一隻 副使書狀每日給羊共一隻 鵝各一隻 鷄各一隻 魚各一尾 牛乳共一鏇 肉共三觔 白麪各二觔 豆腐各二觔 醃菜各三觔 花椒各一錢 茶葉各一兩 鹽各一兩 淸醬各六兩 甘醬各六兩 醋各十兩 黃酒各六壺 醬瓜各四兩 香油各一兩 燈油各一鍾 米各二升 蘋果共十五箇 沙果共十五箇 黃梨共..
晴 自玉田曉發 至西八里堡八里 五里屯七里 采亭橋五里 大枯樹店十里 小枯樹店二里 蠭山店三里 鱉山店十二里 歷見宋家庄共四十七里 中火 又自鱉山至二里店二里 現橋五里 三家坊二里 東五里橋十六里 一名龍池河 漁陽橋薊州城五里 西五里橋五里 邦均店一十五里 共五十里 是日通行九十七里 宿邦均店 山凹中有大樹不葉者數百年 枝幹不朽 相傳枯樹 宋家庄城周二里 皇明天啓間 宋家所築也 所謂外郞 乃胥吏之別稱 而宋爲此地大姓 宗族數百人家富饒 當明淸之際 築私城 合宗族爲守備 城中建三臺 高各十餘丈 門上建樓 家後建四簷高樓 最上層坐金佛 凭欄遙望 眼界極濶 淸人之入也 率家衆保城 天下旣定 不卽出降 淸人惡之 歲罰銀千兩 康煕末 代輸馬草千束 城中十餘大戶 皆宋氏奴婢 尙有五百餘人云 薊州城邑民物雄富 卽京東巨鎭也 山上有安祿山廟 城中有三坐石牌樓 一樓以金字題大司成 下層列書國子祭酒三代誥..
이광이 호랑이로 착각하여 쐈던 바위에 대한 기록 射虎石記 永平府南行十數里, 斷隴露石, 睨而視之, 其色白, 其下有碑曰: “漢飛將軍射虎處” 淸乾隆四十五年秋七月二十六日, 朝鮮人某某觀. 해석 永平府南行十數里, 斷隴露石, 영평부 남쪽으로 십수 리를 가다보면 깎아지른 언덕에 드러난 바위가 있어 睨而視之, 其色白, 其下有碑曰: 곁눈질 보면 색이 하얀데 그 아래에 비석에 다음과 같이 쓰여 있다. “漢飛將軍射虎處” “한나라 비장군이 호랑이를 쐈던 곳이다.” 淸乾隆四十五年秋七月二十六日, 朝鮮人某某觀. 청 건륭 45년 가을 7월 26일에 조선인 아무개가 보았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성수시화 旬稗序
灤河出長城北開平東南 流經遷安縣界 至盧龍塞 合漆河 又南至樂亭縣 入于海 遼東西以河名者皆濁 獨灤河 至孤竹祠下 渟滀爲湖 其色如鏡 孤竹城在永平府南十餘里 後漢郡國志曰 右北平令支 有孤竹城 注曰 伯夷叔齊本國也 河之南岸 削壁斗起 其上有淸風樓 樓下河水益淸 河中有小嶼 嶼中疊石如屛 屛前有孤竹君之祠 泛舟祠下 水明沙白 野濶樹遠 臨河數十戶 皆影寫湖中 漁艇三四 方設網祠下 溯河而上 中流有五六丈石峯 名砥柱 奇巖恠石 環柱攢立 鵁鶄鸂★漱-欠+鳥數十輩 列坐沙中 方刷羽 同舟者顧而樂之曰 江山如畵 余曰 君不知江山 亦不知畵圖 江山出於畵圖乎 畵圖出於江山乎 故凡言似如類肖若者 諭同之辭也 然而以似諭似者 似似而非似也 昔人稱江瑤柱 似荔支 西湖似西子 有愚人者 復曰淡菜似龍眼 錢塘似飛燕 何如爾哉

▲ 양산 통도사 성보박물관 강세황의 이제묘도 灤河之上有小阜 曰首陽山 山之北有小郭 曰孤竹城 城門之題曰賢人舊里 門之右碑曰孝子忠臣 左碑曰至今稱聖 廟門有碑曰天地綱常 門之南有碑曰古今師表 門上有扁曰上古逸民 門內有三碑 庭中有二碑 階上左右 有四碑 皆明淸御製也 庭有古松數十株 繚階白石欄 中有大殿曰古賢人殿 殿中袞冕正圭而立者 伯夷叔齊也 殿門題曰百世之師 殿內大書萬世標準者 康煕帝筆也 又曰 倫常師範者 雍正帝筆也 殿中寶器 多萬曆時物也 柱聯曰 求仁得仁萬古淸風孤竹國 以暴易暴千秋孤節首陽山 中庭有兩門 東曰廉頑 西曰立懦 有兩小門 左曰盥薦 右曰齊明 出其門 有堂曰揖遜 有碑 乃成化中所建也 碑後有臺 曰淸風 有兩門 一題曰高蹈風塵 一題曰大觀寰宇 臺上有閣 曰在水之湄 柱聯曰山如仁者靜 風似聖之淸 又曰 佳水佳山孤竹國 難兄難弟古聖人 臺上有兩門 一題曰百代山斗 一..
二鳥和鳴圖 冲菴金凈字元冲 明嘉靖時人 寒林臥牛圖 金埴 石上焚香圖 李慶胤鶴林正 綠竹圖灘隱 李霆字仲燮 石陽正 益州君枝子也 墨竹圖 上㒰 蘆鴈圖 李澄字子涵 號虗舟齋 鶴林子也 老仙結綦圖蓮潭 金鳴國明天啓間人 烟江曉天圖 臨池寫字圖恭齋 尹斗緖字孝彥 康煕中人 春山登臨圖謙齋 鄭敾字元伯 康煕乾隆間人 年八十餘 眼掛數重鏡 燭下作細畵 不錯毫髮 山水圖 四幅謙齋 四時圖 八幅謙齋 大隱巖圖 謙齋以上 並有鄭敾元伯小印 扶杖臨水圖宗甫 趙榮祏字宗間 號觀我齋 康煕乾隆甫人也 渡頭喚舟圖眞宰 金允謙字克讓 康煕乾隆間人 金剛山圖玄齋 沈師正字頤叔 康煕乾隆間人 草蟲花鳥圖 八幅玄齋並有姓名字私印 玄齋小印 深樹老屋圖駱西 尹德煕字敬伯 恭齋子 白馬 群馬圖 八駿圖 春池洗馬圖 刷馬圖 以上 並有駱西姓名私印及駱西小印 霧中睡竹圖岫雲 柳德章有峀雲私印 雪竹圖 有峀雲字 並有峀雲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