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0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관자 군신하 - 전문 본문

고전/관자

관자 군신하 -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0. 12. 24. 00:30
728x90
반응형

군신하(君臣下) 제삼십일(第三十一) 短語五

 

 

1.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別, 未有夫婦妃匹之合, 獸處群居, 以力相征. 于是智者詐愚, 强者凌弱, 老幼孤獨不得其所. 故智者假衆力以禁强虐, 而暴人止, 爲民興利除害, 正民之德, 而民師之. 是故道術德行, 出于賢人, 其從義理兆形于民心, 則民反道矣, 名物處違是非之分, 則賞罰行矣; 上下設, 民生體, 而國都立矣. 是故國之所以爲國者, 民體以爲國; 君之所以爲君者, 賞罰以爲君.

 

 

 

2.

致賞則匱, 致罰則虐. 財匱而令虐, 所以失其民也. 是故明君審居處之敎, 而民可使居治, 戰勝, 守固者也. 夫賞重, 則上不給也; 罰虐, 則下不信也. 是故明君飾食飮弔傷之禮, 而物屬之者也. 是故厲之以八政, 旌之以衣服, 富之以國裹, 貴之以王禁, 則民親君可用也. 民用, 則天下可致也. 天下道其道則至, 不道其道則不至也. 夫水波而上, 盡其搖而復下, 其勢固然者也. 故德之以懷也, 威之以畏也, 則天下歸之矣. 有道之國, 發號出令, 而夫婦盡歸親于上矣. 布法出憲, 而賢人列士盡功能于上矣. 千里之內, 束布之罰, 一畝之賦, 盡可知也. 治斧鉞者不敢讓刑, 治軒冕者不敢讓賞, 墳然若一父之子, 若一家之實, 義禮明也.

 

 

 

3.

夫下不戴其上, 臣不戴其君, 則賢人不來; 賢人不來, 則百姓不用; 百姓不用, 則天下不至. 故曰: 德侵則君危, 論侵則有功者危, 令侵則官危, 刑侵則百姓危. 而明君者, 審禁淫侵者也, 上無淫侵之論, 則下無異幸之心矣.

 

 

4.

爲人君者, 倍道弃法, 而好行私, 謂之亂; 爲人臣者, 變故易常, 而巧官以謟上, 謂之騰. 亂至則虐, 騰至則北. 四者有一至, , 敵人謀之. 則故施舍優猶以濟亂, 則百姓悅; 選賢遂材, 而禮孝弟, 則姦僞止; 要淫佚, 別男女, 則通亂隔; 貴賤有義, 倫等不踰, 則有功者勸; 國有常式, 故法不隱, 則下無怨心. 此五者, 興德, 匡過, 存國, 定民之道也.

 

 

5.

夫君人者有大過, 臣人者有大罪. 國所有也, 民所君也, 有國君民而使民所惡制之, 此一過也; 民有三務, 不布其民, 非其民也, 民非其民, 則不可以守戰, 此君人者二過也. 夫臣人者, 受君高爵重祿, 治大官, 倍其官, 遺其事, 穆君之色, 從其欲, 阿而勝之, 此臣人之大罪也. 君有過而不改, 謂之倒; 臣當罪而不誅, 謂之亂. 君爲倒君, 臣爲亂臣, 國家之衰也, 可坐而待之. 是故有道之君者執本, 相執要, 大夫執法, 以牧其群臣, 群臣盡智竭力以役其上. 四守者得則治, 易則亂, 故不可不明設而守固.

 

 

6.

昔者聖王本厚民生, 審知禍福之所生, 是故愼小事微, 違非索辯以根之, 然則躁作, 姦邪, 僞詐之人不敢試也, 此禮正民之道也.

 

 

7.

古者有二言: “牆有耳, 伏寇在側.“ 牆有耳者, 微謀外泄之謂也; 伏寇在側者, 沈疑得民之道也. 微謀之泄也, 狡婦襲主之請, 而資游慝也; 沈疑之得民也者, 前貴而後賤者爲之驅也. 明君在上, 便僻不能食其意, 刑罰亟近也; 大臣不能侵其勢, 比黨者誅, 明也. 爲人君者, 能遠讒諂, 廢比黨, 淫悖行食之徒, 無爵列于朝者, 此止詐, 拘姦, 厚國, 存身之道也.

 

 

8.

爲人上者, 制群臣百姓, 通中央之人和. 是以中央之人, 臣主之參, 制令之布于民也, 必由中央之人. 中央之人, 以緩爲急, 急可以取威; 以急爲緩, 緩可以惠民. 威惠遷于下, 則爲人上者危矣. 賢不肖之知于上, 必由中央之人; 財力之貢于上, 必由中央之人. 能易賢不肖而可威黨于下, 有能以民之財力上陷其主, 而可以爲勞于下; 兼上下以環其私, 爵制而不可加, 則爲人上者危矣. 先其君以善者, 侵其賞而奪之實者也, 先其君以惡者, 侵其刑而奪之威者也, 訛言于外者, 脅其君者也; 鬱令而不出者, 幽其君者也. 四者一作, 而上下不知也, 則國之危, 可坐而待也.

 

 

9.

神聖者王, 仁智者君, 武勇者長, 此天之道, 人之情也. 天道人情, 通者質, 寵者從, 此數之因也. 是故始于患者不與其事, 親其事者不規其道, 是以爲人上者患而不勞也, 百姓勞而不患也. 君臣上下之分素, 則禮制立矣. 是故以人役上, 以力役明, 以刑役心, 此物之理也. 心道進退, 而刑道滔赶; 進退者主制, 滔赶者主勞; 主勞者方, 主制者圓. 圓者運, 運者通, 通則和; 方者執, 執者固, 固則信. 君以利和, 臣以節信, 則上下無邪矣. 故曰: 君人者制仁, 臣人者守信, 此言上下之禮也.

 

 

10.

君之在國都也, 若心之在身體也. 道德定于上, 則百姓化于下矣; 戒心形于內, 則容貌動于外矣. 正也者, 所以明其德. 知得諸己, 知得諸民, 從其理也; 知失諸民, 退而修諸己, 反其本也. 所求于己者外, 故德行立; 所求于人者少, 故民輕給之. 故君人者上注, 臣人者下注. 上注者, 紀天時, 務民力; 下注者, 發地利, 足財用也. 故能飾大義, 審時節, 上以禮神明, 下以義輔佐者, 明君之道, 能據法而不阿, 上以匡主之過, 下以振民之病者, 忠臣之所行也.

 

 

11.

明君在上, 忠臣佐之, , 則齊民以政刑, 牽于衣食之利, 故愿而易使, 愚而易塞. 君子食于道, 小人食于力, 分民. 威無勢也無所立, 事無爲也無所生, 若此則國平而姦省矣.

 

 

12.

君子食于道, 則義審而禮明; 義審而禮明, 則倫等不踰, 雖有偏卒之大夫, 不敢有幸心, 則上無危矣, 齊民食于力則作本, 作本者衆, 農以聽命. 是以明君立世, 民之制于上, 猶草木之制于時也. 故民迂則流之, 民流通則迂之, 決之則行, 塞之則止, 雖有明君能決之, 又能塞之. 決之則君子行于禮, 塞之則小人篤于農. 君子行于禮, 則上尊而民順; 小民篤于農, 則財厚而備足. 上尊而民順, 財厚而備足, 四者備體, 頃時而王不難矣.

 

 

13.

四肢六道, 身之體也; 四正五官, 國之體也. 四肢不通, 六道不達, 曰失; 四正不正, 五官不官, 曰亂. 是故國君聘妻于異姓, 設爲姪娣, 命婦, 宮女, 盡有法制, 所以治其內也; 明男女之別, 昭嫌疑之節, 所以防其姦也. 是以中外不通, 讒慝不生, 婦言不及官中之事, 而諸臣子弟無宮中之交, 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姦, 昭公威私也.

 

 

 

14.

明立寵設, 不以逐子, 傷義. 禮私愛驩, 勢不並論, 爵位雖尊, 禮無不行. 選爲都佼, 冒之以衣服, 旌之以章旗, 所以重其威也. 然則兄弟無間郄, 讒人不敢作矣.

 

 

15.

故其立相也, 陳功而加之以德, 論勞而昭之以法, 參伍相德而周擧之, 尊勢而明信之. 是以下之人無諫死之誋, 而聚立者無鬱怨之心, 如此則國平而民無慝矣. 其選賢遂材也, 擧德以就列, 不類無德; 擧能以就官, 不類無能. 以德弇勞, 不以傷年, 如此則上無困而民不幸生矣.

 

 

16.

國之所以亂者四, 其所以亡者二. 內有疑妻之妾, 此宮亂也; 庶有疑適之子, 此家亂也; 朝有疑相之臣, 此國亂也; 任官無能, 此衆亂也. 四者無別, 主失其體; 群官朋黨, 以懷其私, 則失族矣; 國之幾臣, 陰約閉謀以相待也, 則失援矣. 失族于內, 失援于外, 此二亡也. 故妻必定, 子必正, 相必直立以聽, 官必中信以敬. 故曰: 有宮中之亂, 有兄弟之亂, 有大臣之亂, 有中民之亂, 有小有之亂. 五者一作, 則爲人上者危矣. 宮中亂曰妬紛, 兄弟亂曰黨偏, 大臣亂曰稱述, 中民亂曰**, 小民亂曰財匱. 財匱生薄, 讋諄生慢, 稱述, 黨偏, 妬紛生變.

 

 

17.

故正名稽疑, 刑殺亟近, 則內定矣, 順大臣以功, 順中民以行, 順小民以務, 則國豐矣. 審天時, 物地生, 以輯民力; 禁淫務, 勸農功, 以職其無事, 則小民治矣. 上稽之以數, 下十伍以徵, 近其罪伏, 以固其意; 鄕樹之師以遂其學; 官之以其能, 及年而擧, 則士反行矣. 稱德度功, 勸其所能, 若稽之以衆風, 若任之以社稷之任, 若此則士反于情矣.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고전 > 관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관자 소칭 - 2.  (0) 2020.12.24
관자 소칭 - 1.  (0) 2020.12.24
관자 군신하 - 17.  (0) 2020.12.24
관자 군신하 - 16.  (0) 2020.12.24
관자 군신하 - 15.  (0) 2020.12.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