국축(國蓄) 제칠십삼(第七十三) 管子輕重六
1.
國有十年之蓄, 而民不足于食, 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祿也, 君有山海之金, 而民不足于用, 是皆以其事業交接于君上也. 故人君挾其食, 守其用, 據有余而制不足, 故民無不累于上也. 五谷食米, 民之司命也. 黃金刀幣, 民之通施也. 故善者執其通施以御其司命, 故民力可得而盡也.
2.
夫民者親信而死利, 海內皆然; 民予則喜, 奪則怒, 民情皆然. 先王知其然, 故見予之形, 不見奪之理, 故民愛可洽于上也. 租籍者, 所以强求也, 租稅者, 所慮而請也. 王霸之君去其所以强求, 廢其所慮而請, 故天下樂從也.
3.
利出于一孔者, 其國無敵; 出二孔者, 其兵不詘; 出三孔者, 不可以擧兵; 出四孔者, 其國必亡. 先王知其然, 故塞民之養, 隘其利途. 故予之在君, 奪之在君, 貧之在君, 富之在君, 故民之戴上如日月, 親君若父母.
4.
凡將爲國, 不通于輕重, 不可爲籠以守民, 不能調通民利, 不可以語制爲大治, 是故萬乘之國有萬金之賈, 千乘之國有千金之賈, 然者何也? 國多失利, 則臣不盡其忠, 士不盡其死矣. 歲有凶穰, 故谷有貴賤, 令有緩急, 故物有輕重, 然而人君不能治, 故使蓄賈游巿, 乘民之不給, 百倍其本, 分地若一, 强者能守, 分財若一, 智者能收, 智者有什倍人之功, 愚者有不賡本之事, 然而人君不能調, 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
5.
夫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 貧則不可以罰威也, 法令之不行, 萬民之不治, 貧富之不齊也, 且君引錣量用, 耕田發草, 上得其數矣. 民人所食, 人有若干步畝之數矣, 計本量委則足矣, 然而民有飢餓不食者何也; 谷有所藏也. 人君鑄錢立幣, 民庶之通施也, 人有若干百千之數矣. 然而人事不及, 用不足者何也? 利有所幷藏也. 然則人君非能散積聚, 鈞羨不足, 分幷財利而調民事也, 則君雖强本趣耕, 而自爲鑄幣而無已, 乃今使民下相役耳, 惡能以爲治乎?
6.
歲適美, 則市糶無予, 而狗彘食人食; 歲適凶, 則巿糴釜十繈, 而道有餓民, 然則豈壤力固不足而食固不贍也哉? 夫往歲之糶賤, 狗彘食人食, 故來歲之民不足也. 物適賤, 則半力而無予, 民事不償其本, 物適貴, 則什倍而不可得, 民失其用, 然則豈財物固寡而本委不足也哉? 夫民利之時失, 而物利之不平也, 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 操事于民之所有余. 夫民有余則輕之, 故人君斂之以輕; 民不足則重之, 故人君散之以重. 斂積之以輕, 散行之以重, 故君必有什倍之利, 而財之榥可得而平也.
7.
凡輕重之大利, 以重射輕, 以賤洩平. 萬物之滿虛隨財, 准平而不變, 衡絶則重見, 人君知其然, 故守之以准平, 使萬室之都必有萬鍾之藏, 藏繈千萬; 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鍾之藏, 藏繈百萬, 春以奉耕, 夏以奉芸, 耒耜械器, 鍾鑲糧食, 畢取贍于君, 故大賈蓄家不得豪奪吾民矣. 然則何? 君養其本謹也. 春賦以斂繒帛, 夏貸以收秋實, 是故民無廢事而國無失利也.
8.
凡五谷者, 萬物之主也. 谷貴則萬物必賤, 谷賤則萬物必貴, 兩者爲敵, 則不俱平, 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勝, 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間, 故萬民無籍而國利歸于君也. 夫以室廡籍, 謂以毁成; 以六畜籍, 謂之止生; 以田畝籍, 謂之禁耕; 以正人籍, 謂之離情; 以正戶籍, 謂之養贏. 五者不可畢用. 故王者徧行而不盡也. 故天子籍于幣, 諸侯籍于食.
9.
中歲之谷, 糶石十錢, 大男食四石, 月有四十之籍, 大女食三石, 月有三十之籍, 吾子食二石, 月有二十之籍; 歲凶谷貴, 糴石二十錢, 則大男有八十之籍, 大女有六十之籍, 吾子有四十之籍. 是人君非發號令收嗇而戶籍也, 彼人君守其本委謹, 而男女諸君吾子無不服籍者也. 一人廩食, 十人得余; 十人廩食, 百人得余; 百人廩食, 千人得余. 夫物多則賤, 寡則貴, 散則輕, 聚則重, 人君知其然, 故視國之羨不足而御其財物. 谷賤則以幣予食, 布帛賤則以幣予衣. 視物之輕重而御之以准, 故貴賤可調, 而君得其利.
10.
前有萬乘之國, 而后有千乘之國, 謂之抵國; 前有千乘之國, 而后有萬乘之國, 謂之距國. 壤正方, 四面受敵, 謂之衢國. 以百乘衢處, 謂之託食之君; 千乘衢處, 壤削少半; 萬乘衢處, 壤削太半. 何謂百乘衢處託食之居也? 夫以百乘衢處; 危懾圍阻千乘萬乘之間, 夫國之君不相中, 擧兵而相攻, 必以爲扞挌蔽圉之用, 有攻利不得鄕, 大臣死于外, 分壤而功, 列陳繫累獲虜, 分賞而祿, 是壤地盡于攻賞, 而稅臧殫于繼孤也; 是特名羅于爲君耳, 無壤之有, 號有百乘之守, 而實無尺壤之用, 故謂託食之君.
11.
然則大國內款, 小國用盡, 何以及此? 曰: “百乘之國, 官賦軌符, 乘四時之朝夕, 御之以輕重之准, 然后百乘可及也. 千乘之國, 封天財之所殖, 械器之所出, 財物之所生, 視歲之滿虛而輕重其祿, 然后千乘可足也. 萬乘之國, 守歲之滿虛, 乘民之緩急, 正其號令, 而御其大准, 然后萬乘可資也.
12.
玉起于禺氏, 金起于汝漢, 珠起于赤野, 東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 水絶壤斷, 舟車不能通, 先王爲其途之遠, 其至之難, 故託用于其重, 以珠玉爲上幣, 以黃金爲中幣, 以刀布爲下幣. 三幣, 握之則非有補于煖也, 食之則非有補于飽也, 先王以守財物, 以御民事, 而平天下也.
13.
今人君籍求于民, 令曰十日而具, 則財物之賈什去一; 令曰八日而具, 則財物之賈什去二, 令曰五日而具, 則財物之賈什去半, 朝令而夕具, 則財物之賈什去九. 先王知其然, 故不求于萬民而籍于號令也.
'고전 > 관자'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관자 산국궤 - 2. (0) | 2020.12.27 |
---|---|
관자 산국궤 - 1. (0) | 2020.12.27 |
관자 국축 - 13. (0) | 2020.12.27 |
관자 국축 - 12. (0) | 2020.12.27 |
관자 국축 - 11. (0) |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