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왕부일(帝王部一)
總載帝王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太昊庖犠氏 帝女媧氏 炎帝神農氏 黃帝軒轅氏 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 帝堯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帝禹夏后氏
총재제왕(總載帝王)
尙書刑德放曰: 帝者 天號也 王者 人稱也 天有五帝以立名 人有三王以正度 天子 爵稱也 皇者 煌煌也
春秋演孔圖曰: 正氣爲帝 閒氣爲臣 秀氣爲人
禮斗威儀曰: 帝者得其根核 王者得其英華 霸者得其附枝 故帝道不行 不能王 王道不行 不能霸 霸道不行 不能守其身
管子曰: 明一者皇 察道者帝 通德者王 謀得兵勝者霸
呂氏春秋曰: 始生之者天也 養成之者人也 能養天之所生而爲天子
春秋考耀文曰: 王者往也 神所輸向 人所樂歸
春秋繁露曰: 德俟天地者稱皇帝 天祐而子之 號稱天子
董子曰: 古之人造文字者 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 三畫者 天地與人也 連中者 通其道也 取天地與人之才而參之 非王者其孰能當是 故王者必法天 以大仁覆育萬物 旣化而生之 又養而成之
韓詩外傳曰: 君者何 曰群也 敢群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
白虎通曰: 帝王者 號也 號者 功之表也 所以表功明德 號令臣下者也 德合天地者稱帝 仁義合者稱王 別優劣也
又曰: 接上稱天子者 明以爵事天也 接下稱帝王者 明位號天下至尊之稱
漢雜事曰: 古者天子稱皇 其次稱王 秦承百王之末 爲漢驅除 自以德兼三皇五帝 故幷爲號
帝王世紀曰: 孔子稱天子之德 感天地 洞八方 是以化合神者稱皇 德合天地者稱帝 仁義合者稱王
蔡邕獨斷曰: 上者尊位所在也 太史令司馬遷記事 當言帝 則依違之 但言上 不敢泄○獨斷作渫 下同 瀆者尊號 言尊尊之義也 乘輿出於律文 曰敢盜乘輿服御物 謂天子所服食者也 天子至尊 不敢泄瀆言之 故託於乘輿也 天子以天下爲家 不以京師宮室爲常處 當乘輿以天下 故謂之車駕 天子自謂行在所 今雖在京師 言在行所也 巡狩天下 所奏事處皆爲宮 在長安則曰長安宮 在泰山則曰泰山宮 唯當時所在
禮記曰: 天子者 與天地參 德配天地 兼利萬物 與日月並明 明照四海 而不遺微小 其在朝廷 則道仁聖禮義之序 燕處則聽雅頌之音 行步則有環珮之聲 升車則有鸞和之音 居處有禮 進退有度 百官得其宜 萬事得其序
六韜曰: 王者之道 如龍之首 高居遠望 深視而審聽 神其形而散其精 若天高而不可極 若川深而不可測 故可怒而不怒 臣乃爲虎 可殺而不殺 大賊乃發 兵勢不行 敵國乃强
管子曰: 黃帝立明堂之議 上觀於賢也 堯有衢室之問 下聽於民也 舜有告善之旌 而主不蔽也 禹立諫鼓於朝 而備訊也 湯有總街之廷 觀民非也 武王有靈臺之宮 賢者進也 此古聖帝明王 所以有而勿失 得而勿止也
尸子曰: 孔子曰: 商汝知君之爲君乎 子夏曰: 魚失水則死 水失魚猶爲水也 孔子曰: 商知之矣 莊子曰: 赫胥氏之時 民居不知所爲 行不知所之 含哺而熙 鼓腹而遊
又曰: 昔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軒轅氏尊盧氏伏羲氏 當是時也 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樂其俗 安其居 鄰國相望 雞狗之音相聞 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若此時則至治也
孫卿子曰: 人主者 守至約而詳 事至狹○荀子王霸篇作佚 而● ○王霸篇作功 垂衣裳 不下簟席之上 而海內之民 莫不願得以爲帝王
呂氏春秋曰: 五帝先道而後德 故德莫盛焉 三王先德而後事 故事莫功焉 五伯先事而後兵 故兵莫强焉
韓子曰: 明王制其臣下者 二柄而已矣 二者 刑 德也 殺戮之謂刑 慶賞之謂德
淮南子曰: 帝者體太一 王者法陰陽 霸者則四時 君者用六律 體太一者 牢籠天地 彈壓山川 含吐陰陽 申洩四時 紀綱八極 經緯六合 覆露照導 普汜而無私 翾飛蠕動 莫不仰德而生 法陰陽 承天地之和 形萬類之體 含氣化物 以成形類 則四時者 春生 夏長 秋收 冬藏 取與有節 出入有時 開闔張斂 不失其序 喜怒剛柔 不雜其理 用六律者 生之與殺也 賞之與罰也 予之與奪也 非此無道
又曰: 人主者 以天下之目視 以天下之耳聽 以天下之智慮 以天下之力動 是故號令能下究 而臣情得上聞 百官脩通 群臣輻湊 喜不以賞賜 怒不以罪誅
潛夫論曰: 太古之時 兆黎初載 未有上下 而自順序 天未事焉 君未設焉 末後矯處 或相凌虐 爲萌巨害 於是天命聖人 使司牧之 勿令失性 四海蒙利 草木被德 恭儉奉戴 謂之天子
【箴】晉潘尼乘輿箴曰: 皇極肇建 兩儀旣分 彝倫未序 萬邦糾紛 國事明主 家奉嚴君 各有攸尊 德用不勤 煌煌四海 藹藹萬乘 匪賢焉倚 匪哲焉憑 左輔右弼 前疑後承 一日萬機 業業兢兢 夫出其言善 則千里是應 而莫余違 亦喪邦有徵 辛作琁室 而夏興瑤臺 糟丘酒池 象箸玉杯 叔世道衰 末俗化淺 ■■樂逸遊 荒淫沉湎 不式古訓 而好是佞辯 不遵正路 而覆車是踐 滅敗之效 載在前典 匪唯凌夷 厥世用殄 故曰: 樹君如之何 將民是司牧 視之猶傷 知其寒燠 故能撫之斯柔 而敦之斯睦 無遠不懷 靡思不服 夫豈厭縱一人 而玩其耳目 內迷聲色 外荒馳逐 不修政事 而終於顚覆
【論】漢賈誼過秦論曰: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擁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 以窺周室 有卷席天下 包擧宇內 囊括四海之意 幷呑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 商君佐之 內立法度 務耕織 脩守戰之具 外連衡而鬥諸侯 諸侯恐懼 會盟而謀弱秦 不愛珍器重寶 肥饒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合從締交 相與爲一 當此之時 齊有孟嘗 趙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 此四賢者 皆明智而忠信 寬厚而愛人 尊賢重士 約從連橫 兼韓魏燕楚宋衛中山之衆 嘗以什倍之地 百萬之師 仰關而攻秦 秦人開關延敵 九國之師 遁逃而不敢進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天下諸侯已困矣 及至秦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 呑二周而亡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 以爲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 俛首係頸 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卻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然後踐華爲城 因河爲池 據億丈之城 臨不測之谿以爲固 良將勁弩 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 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 始皇自以爲關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旣沒 餘威振于殊俗 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甿隷之人 而遷徙之徒也 材能不及中人 率罷散之卒 將數百之衆 轉而攻秦 山東豪俊 蜂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崤函之固 自若也 陳涉之位 非尊於齊楚燕趙魏宋衛中山之君也 鋤耰棘矜 非銛於鉤■■長鎩也 謫戍之衆 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深謀遠慮 行軍用兵之道 非及曩時之士也 然而成敗異變 功業相反 試使山東之國 與陳涉度長契大 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然秦以區區之地 致萬乘之權 招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餘年矣 然後以六合爲家 崤函爲宮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身死人手 爲天下之笑者 何也 仁義不施 而攻守之勢異也
魏王粲難鍾荀太平論曰: 聖莫盛於堯 而洪水方割 丹朱淫虐 四族凶佞矣 帝舜因之 而三苗畔戾矣 禹又因而防風爲戮矣 此三聖古之所大稱也 繼踵相承 且二百年 而刑罰未嘗一世而乏也 然則此三聖能平 ○明本作乎 三聖○聖下疑脫不字 能平 則何世能致之乎 孔子稱曰: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不移者丹朱四凶三苗之謂也 當紂之世 殷●不小大好草竊姦宄 周公遷殷頑民于洛邑 其下愚之人 必有之矣 周公之於三聖 不能踰也 三聖有所不化矣 有所不移矣 周公之不能化殷之頑民 所可知也 苟不可移 必或犯罪 罪而弗刑 是失所也 犯而刑之 刑不可錯矣 孟軻有言 盡信書 不如無書 有大而言之者 刑錯之屬也 豈億兆之民 歷數十年 而無一人犯罪 一物失所哉 謂之無者 盡信書之謂也
魏曹冏六代論曰: 昔者夏殷周 歷世數十 而秦二世而亡 何則 三代之君 與天下共其民 故天下同其憂 秦王獨制其民 故傾危而莫救 先王獨知○文選五十二作知獨 治之不能久也 故與人共治之 知獨守之不能固也 故與人共守之 兼親疏而兩用 參同異而並立 是以輕重足以相鎭 親疏足以相衛 兼幷路塞 逆節不生 及其衰也 桓文率禮 包茅不貢 齊師伐楚 宋不城周 晉戮其宰 王綱弛而復張 諸侯傲而復肅 二霸之後 浸以陵遲 吳楚憑江 負固方城 雖心希九鼎 而畏迫宗姬 姦情散於胸懷 逆謀消於唇吻 斯豈非信重親戚 任用賢能 枝葉碩茂 本根賴之 至於王赧 降爲庶人 猶枝幹相持 得居虛位 海內無主 四十餘年 秦據勢勝之地 騁譎詐之術 征伐關東 蠶食九國 至於始皇 乃定天位 曠日若彼 用力若此 非深根固蔕 不拔之道乎 漢祖奮三尺之劍 騁烏合之衆 五年之中 而成帝業 自開闢已來 其興功立勳 未有若漢之易者也 夫伐深根者難爲功 摧枯朽者易爲力 理勢然也 漢鑒秦之失 封植子弟 及諸呂擅權 圖危劉氏 而天下所以不傾動 百姓所以不易心者 徒以東牟朱虛 受命於內 齊代吳 楚 作衛於外 向使高祖踵亡秦之法 忽先王之制 則天下以傳 非劉氏有也 大魏之興 觀五代之存亡 而不用其長策 睹前車之傾覆 而不改其轍跡 子弟王空虛之地 君臣使民之失 ○文選五十二作君有不使之民 魏志二十注引同 本句當有脫訛 明本臣作亡 亦未盡恰 宗室竄於閭閻 不聞邦國之政 權均疋夫 勢齊凡庶 內無深根不拔之固 外無盤石宗盟之助 非所以安社稷 爲萬世之業也
晉陸機辨亡論曰: 昔漢氏失御 姦臣竊命 禍基京畿 毒遍宇內 皇綱弛紊 王室遂卑 於是群雄蜂駭 義兵四合 吳武烈皇帝 慷慨下國 電發荊南 權略紛紜 忠勇伯世 威稜則夷羿震盪 兵交則醜虜授馘 遂掃淸宗祊 蒸禋皇祖 于時雲興之將帶州 飆起之師跨邑 雖兵以義合 同盟戮力 然皆包藏禍心 阻兵怙亂 或師無謀律 喪威稔寇 忠規武節 未有如此其著者也 武烈旣沒 長沙桓王 逸才命世 弱冠秀發 招擾○馮校本同 明本及文選五十三作攬 遺老 與之述業 神兵東驅 奮寡犯衆 攻無堅城之將 戰無交鋒之虜 誅叛柔服 而江外底定 飭法脩師 則威德翕赫 將北伐諸華 誅鉏干紀 旋皇輿於夷庚 反帝座于紫闥 挾天子以令諸侯 淸天步而歸舊物 戎車旣次 群凶側目 大業未就 中世而殞 用集我大皇帝 以奇蹤襲於逸軌 叡心因乎令圖 從政咨於故實 播憲稽乎遺風 而加之以篤固 申之以節儉 疇咨俊茂 好謀善斷 束帛旅於丘園 旌命交乎塗巷 故豪彦尋聲而響湊 志士希光而景鶩 異人輻湊 猛士如林 謀無遺諝 擧不失策 故遂割據山川 跨制荊吳 而與天下爭衡矣 故魏人請好 漢氏乞盟 遂躋天號 鼎峙而立 於是講八代之禮 蒐三王之樂 告類上帝 拱揖群后 虎臣毅卒 循江而守 長棘勁鎩 望飆而奮 庶尹盡規於上 四民展業于下 化協殊裔 風衍遐圻 乃俾一介行人 撫巡外域 巨象逸駿 擾於外閑 明珠瑋寶 曜於內府 珍瑰重跡而至 奇玩應響而赴 輶軒騁於南荒 衝輣息於朔野 齊民免干戈之患 戎馬無晨服之虞 而帝業固矣 爰及末葉 群公旣喪 然後黔首有瓦解之志 皇家有土崩之釁 歷命應化而微 王師躡運而發 卒散於陣 民奔于邑 城池無蕃籬之固 山川無溝阜之勢 軍未浹辰 而社稷夷矣 雖忠臣發憤 烈士死節 將奚救哉 夫曹劉之將 非一世所選 向時人○人字文選無 之師 無曩日之衆 戰守之道 抑有前符 險阻之利 俄然未改 而成敗貿理 古今詭趣 何哉 彼此之化殊 授任之才異也
又辨亡論下曰: 昔三方之王 魏人據中夏 漢氏有岷益 吳制荊楊而掩交廣 曹氏雖功濟諸華 虐亦深矣 其民怨 劉翁因險飾智 功已薄矣 其俗陋 夫吳桓王基之以武 太祖成之以德 聰明睿達 懿度深遠矣 其求賢如弗及 卹民如稚子 接士盡盛德之容 親仁罄丹府之愛 拔呂蒙於戎行 擢潘濬於係虜 推誠信士 不恤人之我欺 量能授器 不患權之我逼 地方幾萬里 帶甲將百萬 其野沃 其民練 其器利 其財豐 東負滄海 西阻險塞 長江制其區宇 峻山帶其封域 國家之利 未巨有弘於茲者矣 借使中才守之以道 善人御之有術 敦率遺典 勤民謹政 脩定策 守常險 則可以長世永年 未有危亡之患 易曰: 湯武革命順乎天 玄曰: 亂不極則治不形 言帝王之因天時也 古人有言曰: 天時不如地利 易曰: 王侯設險 以守其國 言爲國之恃險也 又曰: 地利不如人和 在德不在險 言守險之由人也 吳之興也 參而由焉 孫卿所謂合其參者也 及其亡也 恃險而已 又孫卿所謂捨其參者也 夫四州之萌 非無衆也 大江之南 非乏俊也 山川之險 易守也 勁利之器 易用也 先政之策 易循也 功不興而禍遘 何哉 所以用之者失也 故先王達經國之長規 審存亡之至數 謙己以安百姓 敦惠以致人和 寬沖以誘俊人之謀 慈和以結士民之愛 是以其安也 則黎元與之同慶 及其危也 則兆庶與之同患 安與衆同慶 則危不可得也 危與下共患 則其難不足恤也 夫然故能保其社稷 而固其土宇 麥秀無悲殷之思 黍離無愍周之感矣
晉干寶晉紀總論曰: 昔高祖宣皇帝 以雄才碩量 應運而仕 至於百姓與能 大象始搆矣 世宗承基 太祖繼業 始當非常之禮 終受備物之錫 至于世祖 遂享皇極 正位居體 聿脩祖宗之志 思輯戰國之苦 腹心不同 公卿異議 而獨納羊祜之策 至于咸寧之末 遂排群議而杖王杜之決 汎舟三峽 介馬桂陽 役不二時 江湖來同 掩唐虞之舊域 班正朔於八荒 太康之中 天下書同文 車同軌 牛馬被野 餘糧栖畝 行旅草舍 外閭不閉 雖大平未洽 亦百代一時矣 二十餘年 而河洛爲墟 戎羯稱制 二帝失尊 山陵無所 何哉 樹立失權 託付非才 四維不張 而苟且之政多也 夫天下之大器也 器大者不可以小道理 勢重者不可以爭競擾 古先哲王 知其然也 是以扞其大患 而不有其功 禦其大災 而不尸其利 是以感而應之 悅而歸之 如晨風之鬱北林 魚龍之趨淵澤也 然後設禮文以理之 斷刑罰以威之 故衆悅其敎 而安其俗 君子勤禮 小人盡力 廉恥篤於家閭 邪僻消於胸懷 又況可奮臂大呼 聚之以干紀作亂之事乎 加之朝寡醇德之士 鄕乏不二之老 風俗淫僻 趣向失所 學者以莊老爲宗 而黜六經 談者以虛薄爲辨 而賤名檢 當官者以望空爲高 而笑勤恪 劉頌屢言治道 傅咸每糾邪正 皆謂之俗吏 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 仲山甫夙夜匪懈者 蓋共嗤黜 以爲灰塵 而相詬病矣 由是毁譽亂於善惡之實 情慝奔於貨欲之塗 選者爲人擇官 官者爲身擇利 其婦女莊櫛織紝 皆取成於婢僕 未嘗知女功絲枲之業 中饋酒食之事也 故皆不恥淫佚之過 不拘妒忌之惡 有殺戮妾媵 有黷亂上下 父兄不之罪 天下莫之非 又況責之闡四敎於古 脩貞順於今 以輔佐君子者哉 禮法刑政 於此大壞 如室之斯搆 而去其鑿契 如水斯積 而決其隄防 如火斯畜 而離其薪燎也 國將亡 本必先顚 其此之謂乎
인용
'어휘놀이터 > 어휘사전'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예문유취, 수부 - 교(橋) (0) | 2020.07.02 |
---|---|
예문유취, 부명부 - 부명(符命) (0) | 2020.07.02 |
예문유취, 제왕부 - 천황씨(天皇氏) (0) | 2020.07.02 |
예문유취, 제왕부 - 지황씨(地皇氏) (0) | 2020.07.02 |
예문유취, 제왕부 - 인황씨(人皇氏) (0) | 2020.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