이향견문록(里鄕見聞錄)
유재건(劉在建)
序文
里鄕見聞錄序
余於十載前 遊金剛 凡三旬而返 其海岳之所蕩潏 영록之所呈發 殆不可名狀 笻輪團圓 烟雲無恙 種種靈嵌 種種神宇 究竟爲一大事因緣 九龍萬物須彌玉鏡諸勝 特著於山中 而至於一邱一壑之或以奇勝或以幽勝者 若以命名播而傳之 可齒於諸勝之列 而皆掩翳埋沒於荒林叢薄之間者 多矣 因是想來 人亦類此 廻翔館閣 闡揚文明 端委廊廟 調和玉燭 六經瀝液 波及群生 是則尙矣 至夫里巷之人 旣無經術勳業之可稱 或有言行可記者 或有詩文可傳者 而皆草亡木卒於寂寞之濱 嗚呼 噫嘻
余所著壺山外記之所以作也 劉友兼山 與余同情 蒐訪諸家集中 得立傳人若干 無傳者 自撰之 凡二百八十則 勤成一書 籤之曰 里鄕見聞錄 徵言於余 何敢辭 方域數千里之內 以人物之盛 言行詩文之可傳者 何限 皆湮沒無聞 兼山襟懷如海 樂人之善 以耳目所覩記 竝羅而致之 其言行詩文之外 雖一藝一能 皆特書之 其意之勤 豈徒然哉 欲使後人 庶幾感發於是編 豈惟一家之書 其有補於世敎 大矣 此義 得之於名山 發之於兼山之筆 噫 訖揚幽光 燦然出世 昭代化育之美 可徵於太史 石室之外者 其在是乎
壬戌重九 浿上趙熙龍序
y #1. 권1, 31
韓市隱舜繼 曾孫暹
古之隱者 類多隱於市 薛公賣膠 隱於邯鄲市 韓伯休賣藥 隱於長安市 嚴君平賣卜 隱於成都市 彼其志與世長辭 則山巓水涯其隱也 乃自甘鄙事 隱於販鬻 何也 及考市隱韓先生舜繼之爲隱也 則知其心未是屑屑然自見其隱 又何市與非市之擇哉 嗚呼 觀於此 而驗其隱之高也
先生字仁叔 宣祖時人 始籍交河 中世徙居松都 果毅校尉萬齡其父也 效力副尉義貞 其祖也 先生事母至孝 病甘餪不給 範銅爲市
其爲器精緻 價且不貳 買者日之先生之市 而不之他匠 他匠往往失利 先生卽曰 利其可專乎 讓不之自居 嘗購銅鼓鑄 有金躍(燿)於爐 諦視之 銅盡金也 卽掇其鼓鑄 托以銅麤 悉收 還其主 於是 先生之爲市 不違於道而售其直 僅取足母養 有餘 則頒諸族戚之貧者
母嘗疾急 醫云 非玄鴿 不效 時夜將半 先生彷徨道路 惻惻然悲泣 有人袖玄鴿過之曰 夢一老人 告我以贈君也 及母歿 先生三年不鹽菜 盡去其爐冶型範 終身不復向市 是先生之市以母故市也
先生雖發於市 然律己甚嚴 家人有過 不與之言 使自恐懼畏服 夜則張燈爐側 讀古人書 其有意會 發而爲詩 多奇偉可誦者 徐花潭敬德知先生可與適道 要入山講劘 先生辭以母老 一時賢人君子 如李文成公珥成文簡公渾 常以道訪之 傾蓋至日昃 其稱市隱 自兩賢發之也
留守鄭彦智將以先生行治聞于朝 請蠲征役 先生曰 不可 有戶則征 有身則役 民之分也 民不征役 惡乎爲民哉 復以其三子屬之正兵 曰分當然也 是先生之隱 以分故隱也
先生年五十九沒 沒之前 告家人 期沐浴 正席怙而逝 赤氣滿室 三日乃滅 四耐翁安慶昌 與先生相友善 嘆曰異人之死 固有異於人也 墓在松都之某里某原
肅廟丙寅留守李塾 竟以先生行治聞 旌先生閭 今上己未留守鄭羽良 又以先生行治聞 又贈先生司憲府持平 先生娶金山白石斤之女 生三男 應忠應廉應勳 孫曾多不能悉記 應忠之孫暹 以孝旌閭 暹之子泰鎭 又以孝稱
<『保晩齋集』>
y #2. 권1, 34면.
劉村隱希慶
劉希慶 字應吉 江華人 年十三而孤 負土以葬 仍守不去 隣僧哀之 作土宇墓側 煮粥勸之
事母至孝 母病久帖席 夙夜其側 未嘗少懈 間取所藉褯 出東小門外川上 手濯而曝之巖石 坐其傍讀書 見者異之
嘗從南東岡彦經 受文公家禮 尤明於喪制 博考典禮以究極古今之變 遂以善治喪名 國喪議用質殺 而無能知其制者 乃召公裁之 士大夫家 有喪 必請以執禮
壬辰倭亂 車駕西幸 公卽涕泣慷慨 號聚義士 助官軍討賊 事聞 宣廟下敎褒賞曰 希慶 爾惟奮義以滅賊爲志 予用嘉之
時國家多難 詔使相望 諸用費甚多 而戶部罄竭 宰相有憂之 公請召白仁豪 數人 問計 事可集 竟得其力 以此 賞階通政
戊午 逆臣 李爾瞻 謀廢母后 脅諸父老投疏 違者刑 而公獨不肯 素與爾瞻熟 至是絶之 出而遇諸塗 爾瞻怒責之 公對曰 小人有母 急於養 未暇及公之門 及仁祖反正 大臣以其節聞 特命陞秩 始公以知禮稱諸公間 及是諸公高其節義 益敬重之
朴燁爲義州 猛甚 殺人如草 公子見忤 燁將殺之 問知爲公子 釋之 人謂 公之賢 能使燁失其猛云
公爲人 恬靜寡欲 性愛山水 家在淨業院下 卽其溪上 壘石爲臺 名之曰 枕流 傍植桃柳數十株 每春時 紅綠照爛川谷 公手 唐詩一卷 一几 一罍 坐臥其中 嘯詠終日 以自適 自號村隱 其爲詩 閒淡近唐 思庵朴相公 亟稱之 公卿大夫 咸造其臺上 唱和歌詩 競相傳玩 世所謂枕流臺詩帖是也
永安尉洪公 日來訪 仁穆王后 聞其數出 嘗使人往視 則見與一老叟 對坐盤松之下 自是 聞尉往 輒下禁臠 後地入禁中 爲都摠府 而松至今存 人識之曰 此劉某手植云
公年旣高 而神骨甚强 士大夫 有爲金剛之遊者 要以先導 則輒勇往 不以老辭
嘗慕靜庵之賢 道峯書院之刱也 公實經紀之 而愛其山水 擬作終老之計 要李澄畵林庄圖 請諸公詩若序 以道其意 及歿 葬道峯下
公以大耋 陞嘉義 後 用子逸民原從勳 贈資憲大夫 漢城府判尹 生於嘉靖乙巳 卒於崇禎丙子 得年九十二 有子五人 舜民 禹民 聖民 士民 逸民 內外孫曾 二百餘人(『柳下集』)
y #3 권1, 38
徐孤靑起
徐起 字待可 號孤靑樵老 利川人 祀公州孔巖祠
朴守菴枝華所撰墓碣銘曰 公幼而知讀書 七歲學于里中書堂 書堂將罷 公作詩呈于其師 有書堂長勿毁 使我學聖賢之句 師歎賞知其非凡兒也
母嘗疾病垂絶 公斷指和藥以進 母復甦 時公盖年未十歲矣 稍長益力于學 百家衆技之說 無不涉獵 尤慕禪學 年二十餘 始知吾道之正 盡棄其學 就李履素仲虎之門 受大學中庸等諸書 後卜于公州鷄龍山孤靑峰下孔巖之洞 家焉
州之士 莫不敬畏而尊師之 來者日益衆 居是十八年 沈潛經史 欣然樂而忘食 未嘗以外物營其懷 末年所得 盖益高明矣 萬曆辛卯以疾終 年六十九
銘曰 噫待可 生吾東 少也賤 老益窮 劬墳典 賁厥躬 授門徒 正養蒙 孤靑峻 錦水空 有二樂 保始終 山有月 江有風 一片石 表幽宮 (昭代風謠)
y #4 권1, 39
高斗杓
高斗杓 字運元 開城人 性耿介不俗好學 尤沈於易 洞曉微奧 大爲當世學者所推詡 稱之爲孤靑後一人云
每以爲吾道淵源 在於一敬字 好讀心經近思錄等書 心體而力賾之 平生景仰退栗 手遺卷不置 讀太極圖說 至中正仁義之說 未嘗不沈潛服膺 其疾革也 屛婦人正席而終 亦可見平日之所操存也
(昭代風謠)
y #5 권1, 40
安竹軒光洙
安光洙 字聖魯 自號竹軒 順興人 父折衝將軍首挺 自其先流入國學之泮村 寄巨焉 泮村之俗 剛者博奕任俠 嗇者又逐逐於末利 鮮能率禮敎
光洙慨然曰 大學首善之地 而風俗如是可乎 倡子弟之聰悟者 七十餘人爲之契而名曰 齊業文會 隨其材高下 各授經史子集 以事親敬長之道 蚤夜誨迪 冠婚喪祭手自圖式 令民易曉 使毋越程朱之儀則 每月朔 悉聚其徒 課業能否 褒責以勸戒之 於是 泮村子弟多興起率服
光洙卽曰 業貴優遊 不然氣象迫窄 去風雩詠歸之趣遠矣 良辰選勝 與其徒酣觴賦詩 聯爲累百篇 意寄悠遠 由是成材者甚衆 旣壯而冠 爲胥吏爲典僕 皆知敬廟宇謹釋菜 各率職無闕也 然光洙不徒以言爲敎而已 亦能反諸身而立之本 居喪疎食三年 晨昏哭泣 雖甚病不廢 其他行事多可紀 長國子者 聞其風往往賚貴與以獎之
光洙沒 泮村人無老少 哀號如撤其帲幪 自喪至葬 執役無敢後 忌日生朝四時之節 嘗受業者 爲具羞 助祭十餘年 如一也
及是 父老相與謀曰 吾泮之少者知敬老 老者不負戴 安先生力也 昔鄕先生沒 則祭於祀 若安先生 豈但使其受業者 祭之而已乎 遂相與捐財 致祭於光洙
(保晩齋集)
Y # 6. 권1, 42면.
韓栗村以亨
韓以亨 以英廟壬戌十月十七日生 幼而穎悟儼若成人 五歲而孤 因失學 追逐無賴 二十六歲 偶於人家 見近思錄 怳然有悟 始知有爲己之學 遂折節讀書 曾無師受 一以自解 日夜孜孜理解六經 微辭奧旨 無不硏究 尤精於禮學 疑晦講辨甚多 我東數學無聞 時有敎授文光道者 倡明幾何之法 公一見其書 未浹旬 盡貫其法 其於文章 雖無用工而詩文古雅 依然有濂洛之遺音也
其事親 婉容愉色 極其甘旨 親濟 衣不解帶 不離側 其居憂也 倚廬疏食 盡其禮 春秋時祀 深衣大帶 致其嚴 素抱奇疾 不撤席褥 晨謁未嘗一日廢
日與同志之士 講磨經義爲事 間有從學者 敎之不倦 嘗有意於三代之治 欲與二三同志之士 遵橫渠先生之遺意 買田一區 畵一井 講古法 崇禮敎 以明今世之可行 而同志之士 次第零落 竟未就
歲戊戌冬 卜築于嘉陵之栗村 監農以養親志 讀書以敎子孫 鄕里之士 聞其風 而從學者多
於是 修小齋 記爲學尙志道 又推演橫渠先生尊德性道問學之語 以爲圖 揭之座右 曰心存而不放也 改得不善也 益知其所亡也 是德性上益也 讀書求義理也 應接事物而審處得其當也 多識前言往行也 是問學上益也 以時自省 此可見其趨向之正 刻苦之工也
每逢春秋佳日 則携率學徒 往遊於虎溪水石之間 終日吟哦 樂而忘返 嘗次陶元亮歸去來辭而曰 欣慕古人 篤愛山水 竊以爲與元亮之志 庶幾有同焉 亦可想其高踏之志 自足之樂也
歲戊申冬 上聞其名而召之 不幸於翌年五月十二日 卒于京師之旅舍 上極加悼惜 賜以棺木 賻以錢布
噫 公稟姿旣異 見識絶倫 曾無父兄之訓 師友之導 而一朝愓然而悟 存養之竗 格致之工 深造乎道 至於陰陽理氣之辨 禮樂度數之詳 與夫日月星辰之往來 山川道里之遠近 以及古今人物之賢否得失 靡不通也 一以謙遜自處 無一毫矜飾意 又不肯用力於文字之末 故所著不多 有詩文一卷 號栗村 <晩翠亭稿>
Y #7 권1,46면.
金退靖齋杭齡
退靖齋金公 諱杭齡 字景老
性慈仁恭儉 事父母孝 及遭艱屢 不履內者三年 飮食起居 未嘗離家廟前 友於兄弟 聯衾共卓 敎子姪嚴 納於義方 與黃白朴三孝子齊名 世稱四友 三孝子歿 公皆加麻 恤其孤如己子
初年 爲貧而仕 及母親卽世 決意勇退 閉戶讀書 而尤好魯論 老而不懈 所著有退靖齋集二卷 嘗有詩曰
獨臥天機熟 閉門白日遲
靜聽山鳥語 春意最先知
公卽余之祖妣端人金氏之考也 祖考以約軒公 嘗受業 每與子孫 稱公之德行文學焉
y #8. 권1, 47면.
朴晩翠亭永錫
朴永錫 字爾極 貫全州 自號晩翠亭
常危坐一室 觀論語不輟 非省墓弔喪 不出門 非祭日不入內
賃書郵報 以供祭祀 妻治人舊絮 以資糊口 然相待無怨咨 時人皆稱以君子 亦未有知其淺深者 有宋喜鼎者 哀其死而文以哭之 曰婦孺 曰佛士 曰君子 仁者見仁 知者見知 以余觀之 孝子而已
嘉慶辛酉卒 壽六十七 生一男一女 有文集一卷
贊曰 早辨利義 弗疑弗貳 自力仰事 無待贈遺 在家而達 孰敢枳閼 財以禮用 焉有濫冗 誘絶志堅 端坐凝然 黙閱遺經 恥彼說鈴 躬踐實體 集義約禮 朋友雲從 語笑雍容 綽綽有裕 緖餘陶鑄 隨叩而答 約自牖納 疑義縷析 鄙吝氷釋 盖曰偉人 寧知其眞 冷廚烟空 滿座春風 煤窓曛黃 晬面生光 名徹楓宸 跡似隱淪 擬試而庸 辭以微蹤 匪謙匪託 安此邱壑 貧不怨咎 奚羨富厚 不患無位 天爵吉利 昭事上帝 六十七歲 全生而歸 厥功弗微
<素隱稿>
y #9. 권1, 49면.
李學官夢鯉
李夢鯉 字在淵 昔余居竹東坊 敎授數三年 少時在淵 纔十餘歲 挾筴踵門 請業甚勤 容止端莊 若成人 余心異之 遂以句讀授小學語孟等書 在淵乃能發明其義 群居 罕言笑 絶傲戱 繩趨矩步 動必以禮 顧余素無學術可以爲在淵師者 每辭其稱謂 而在淵特尊事我不衰
在淵家甚貧 弊床疏席 菜茹不充 而常晏如也 聚閭井子弟 敎誨之 凡數十輩 皆斤斤以禮讓相飭 里有鬪鬨者 不敢近其門曰 理學君子居也
往年大臣高其行 白于朝 以廩粟周之 今相國趙公 辟爲吏文學官 君欲力辭 余引古義 勸其出仕 及批下付職 而在淵死矣 一命非在淵之雅志 則其出與不出 固不可論也 顧今吾輩中有能篤志向學如在淵者 幾人 嗚呼 惜哉 在淵 時年三十九 (『浣巖集』)
李生 夢鯉 以學道見稱於世 時宰相家奴 挾勢自恣 當街罵人 豪橫不可制 一日 大醉 遇李生於道 見其徐步儼然中規 指以大笑 乃以手擠之 仆于道上 李生色不變 遂起而行 步履如初 未數武 奴又擠之 李生色不變 步履又如初 三擠三起 而猶復如初 奴始大異之 乃起拜曰 公眞理學人也 小人愚不知耳 焉可侮也哉
李生 吾未及見其人 然聞此一事而其學可知也 苟無平日涵養之深 安能處橫逆而不失其常如此哉 雖奴隸之狂愚者 終亦俯首而愧伏焉 玆豈非吾道之感化人者耶 余嘉李生之出於閭井而學道能如此也 遂書之 (『近齋集』)
y #10. 권1, 51면.
朴無聲子常遇
朴無聲子常遇 字春長 孤貧失學 及長 篤志好讀書 經史子集 百家之書 無不閱覽 且善窮理 至於諸術數之書 無不領會 最明於經傳性理之說
嘗著經書讀法一篇曰 昔者 聖人蓋憂民生之多艱 人心之易危 作易以明天道 述書以明人事 刪詩以正性情 作春秋以分善惡 樂以和之 禮以節之 皆所以修己養人之法也 體之者聖 師之者賢 雖欲師之 不知其本領 亦難矣 今以管見標于經下 以俟知者
易 天道也 先天陰陽之交錯 乾坤用事 後天日月之行度 坎離用事 日之升降進退 三陰三陽主焉 寒暑燥濕化焉 聖人觀其象以設卦爻 執其行以成神化
書 人事也 治天下之規範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人心憧憧往來 有思有慮 故惟危 道心寂然不動 何思何慮 故惟微 精不雜也 一不二也 中 道之體 敬之本 如中庸之中也 執 固執也
詩 情也 性情之發見 事物之交感 莫先於夫婦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卽修齊之始 治平之本 故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婦 思無邪 眞情也
樂 和也 以理性情 春秋 典法也 揚善禁惡 禮記 節文也 主敬無不敬 儼若思 安定辭 安民哉 修己安人之道 在此一章
中庸 性也 誠明之學 以中爲體 以和爲用 其次忠恕也 大學 知也 明明德 修己也 親民 安人也 物我兼濟 是爲至善 欲明其德 在致知 欲致其知 在格物 格物者 致曲也
論語 學也 中人以下 必資學問而知之 故學而爲首章 孟子 利也 利爲病根 仁義爲藥餌 七篇文旨在首章何以利吾國一句 一句所重 在一利字
受業者衆 而辨析問難 詳悉開牖 人多感發者
y #11. 권1, 54면.
李學西至和
李至和 字君協 居西學之西 人稱學西先生
早喪父 嗜酒任俠 年將三十 始折節粹如也 二兄同居 其伯非同産 母夫人性苛 尤所不容 學西極其和豫 作嬰兒戱 母一笑而止 妯娌融怡 無物我 兒無常母
常讀近思錄性理諸書 日誦中庸周易 詩尙陶韋 尤善筆法 小楷行草 皆法二王 世稱爲異才也 對人 逸情顒若 肅容整齊 儼乎不敢干以非禮 口未嘗雌黃人物 雖史策中 亦不辨別可否 人以此短之 此其聞德公之風者歟
晩居永春 隣里慕化 一辭稱君子
湖俗 每於薦剡 奔競如市 金參判鼎均爲觀察使曰 文學行檢 如有過李至和者 當讓一頭 於是 人莫敢干 竟薦于朝 人服侍郞之公 益信學西之實行也 (『枕雨談草』)
y #12. 권1, 55면.
咸瓣香鎭嵩
咸鎭嵩 字性仲 人稱瓣香先生 家貧好學 夜無繼晷資 閉目端坐 黙誦五經 不覺日已明矣 不喜文章 而時或有之 尤精於性理 有經說存稿四卷遺集二卷
身不出鴨綠江以北 而中州人士逢東人 輒問瓣香先生安否
壺山居士曰 瓣香不出戶庭 使華人嚮慕於萬里之外 而白首窮經 竟未免草亡木 卒於閭里之間 可慨也已 (『壺山外記』)
y #13. 권1, 56면.
金石泉泳
金泳 嶺南人也 流寓漢城 自號石泉先生
性沈深 好探賾 少癖於算術 凡盈朒句股之法 靡不盡其精 而猶以未達本源之所 自殫心思索者數年 遂得幽鬱之疾 屢濱乎危 於是 盡棄前學 將羲經一部 反復硏究 積數十年 豁然有領悟 喟然嘆曰 數本乎河洛 河洛本乎一理 理卽是形上之道 數卽是形下之器 不求其理 只求其數 則終局於器 不可以造道
年四十餘 常獨居窮格 不作家室念 竹下文貞公金相國 責之以人倫大義 遂黽勉娶婦 猶無意於産業 破屋數間 不蔽風日 而硏易不撤 人皆稱之 以周易先生
正宗戊申 以日食度數 與北京有差 命泳入辨稱旨
明年己酉 遷奉顯隆園 又命泳奏下窆正時 時在夜半 乃作中星新記以進 上仍命特付三曆官 使敎授諸生以傳其學 而意不屑
縻官多年 未嘗束帶供職 故諸生鮮有知面者 然每當推步 必先質於泳 然後敢乃奏啓
歲庚申 見洋琴盛行於國中 言於海石金相國曰 此聲 殺伐之聲也 東方屬木 而金聲方盛 金實克木 其將有邪盭之變起於肘腋之下乎 翌年辛酉 耶蘇獄起 坐死者甚衆 株連不拔 至今爲憂
盖其爲學專務致知 不以力行爲重 常曰 有位者 然後始可言 行無位者 只可論其知 未必論其行 但知 則行在其中矣
又曰 欲修身 不可以不知人 欲知人 不可以不知天 欲知天 不可以不知易 易其爲爲學之始終乎
平居吶吶 如不能言 及其論治亂之由天人之辨 沛然若決江河 有叩之以疑義難析者 便津津然 終日不倦 搢紳韋布 多造請而質問 略得緖論 莫不充然 尤邃於律呂 語或及之 輒희噓曰 使吾得地 今樂盡復古章著原樂 及聲律 總敍以見其志 而遺藁多散失 雜出於門人抄記者 有易象啓蒙 朞三百解 道敎全義 觀物牖鑰等書數篇而已
年六十餘卒 時有一子 尙幼 (『菊隱稿』)
余於海石金相國門下 見一客 曰周易先生者 偃蹇有長子風
嘗曰 混沌開闢云者 是雷風山澤之變遷也 至於天地日月 則萬古自如 何以知其然 乾坤坎離之象 四不反對 震巽艮兌 顚倒互用 是知混沌開闢之流行 只如春秋晝夜之往來而已 余尙愚騃 未鬯其意 然槪知其非蹈襲之論也
居數歲而當乙亥春 窘飢而死 嗟呼 恨不當時 叩竭其端 祗自置想于中 近從朴而習 得見其文藁八卦錯綜之圖三代損益之說 始知人之稱周易先生者有以也
先生傍通律曆 嘗曰 神人和而鳳凰儀 必待有德 至如箾韶之樂 則律呂在焉 何難乎復作
所撰新法中星記漏籌通義印行於世 範鑄地平日晷赤道儀藏于書雲觀 (『素隱稿』)
y #14 권2,
鄭葱山彦窨
先生姓鄭氏 諱彦옹 字宇容 父本百濟之湯井人 少博讀書 爲文章 名於明宣之際 其文贍而奧 肆而聱牙抑揚 長於諷 本之屈宋 參之子雲相如韓柳氏 而成一家
松川梁應鼎稱之曰 千古絶才 後千載 無此作 車太常天輅註萬人坑 人爭誦之 膾炙於時 萬曆中國子試 獻玉貌篇 擢爲壯元 號爲鄭玉貌云 於是 其名滿一世
性高抗 無媚世氣 忤權貴 陷危厄 必致之死 而從獄中 上書白辨 縱得釋 猶排擯之不已 坎壈不得意 沒於窮途命也 終其身窮抑無聊 不改所守 節操愈堅 敎授生徒 號爲葱山先生 屈原怨而思 子雲相如姱而媚 班固艱 退之平 子厚苦 盖楚古漢麗 唐變古而爲排者也 先生集諸家 爲騷學三體 行於世
先生生於明嘉靖十四年 沒於萬曆四十年 年七十八 先生無子 穆二三十時 與鄭希聖奉璧 同學於先生 穆學戴記檀弓古經 二子皆學文章者也 今先生沒 將六十甲子 當時從遊士皆亡 穆以八十在世 涓吉辰 旣修墓 立碣墓前者 前坡州牧使鄭東卨 儒生奉千秋 實奉鄭二家子弟也
(眉叟記言)
y #15. 권2, 63
朴孝子泰星
朴孝子泰星 其先密陽人 小居漢城 漢城人謂之朴孝子 老居高陽之淸潭 淸潭人稱其居 爲孝子洞
孝子生三歲父歿 梢長跽告母 生不承顔 歿不執喪 吾烏乎用 吾情請追服 母難之曰 若父不幸早死 吾忍而生爲若 故若爲死者死 孰若爲生者生 幸而至於壯大 不獨生者有辭 抑死者不死 孝子涕泣敬受命 遂不敢服 顧遠葷肉啜饘者 三年 母亦不復强
母嘗寢疾 孝子不解衣帶而養 粥必親煮 藥必先嘗 平生財無私畜 用不爲槪 事必稟而後行 奉養母 四十六年而母歿 母歿之十七年 爲父歿之歲 之父墓 成踊成袒成絰 衰且杖如始喪 廬於山下 日再上塚 悲號 雖風雪不廢 山蹊危巖 多奔潨叢密 人煙曠絶 猛獸交於道 居之晏如也 每箱晨月黑獨行 顧影蕭然 鬽魈不敢爲嬲 有鳥與孝子偕嗚 止有常處 孝子噭然而哭 則鳥從而噪 哭止 鳥亦止 鳥鵪身鳩色 人竟莫能名 李槎川趙閣老 爲賦異鳥詩
淸潭野民孫氏兄弟三人 祭墦抱陽而眠 夢皤然大人曰 起起 毋令無人乎朴孝子側 以杖叩其背 覺則背猶隱隱痛也 三人者語其夢 與一 匍匐趨視之 孝子始得饔也 旣再朞 謂諸子曰 吾其勿歸 沒齒於阡壟之傍 庶有豸乎 於是 有徙家從之者 四年成村
觀察使將辟致幕下 孝子固辭 使義而許之 時上在位二十一年 敦孝理 使八道郡縣 訪草野節行卓異者 高陽守臣以孝子聞 命表其閭 孝子蹙然不敢當 客譬之曰 君命也 不可違 鄕里子弟 乃共成之 旋曰 孝子泰星之門 嗚呼 懿哉
贊曰 吾聞諸李君寅錫 孝子婦家饒於産 有健訟者 官爲平板之 孝子與焉 恥以不義得 辭不受 孝子貧甚廢布衣不掩髂 其潔身勵操 乃如是 士必臨財 廉而後百事可做 斯人豈噉名者哉 朱夫子謂 追服意 亦近厚 不曰合禮 而曰近厚 爲其不可爲訓於後世也 卽其不可爲訓於後世也者 而人有所不能及也者 孝子有之矣 <李左郞孟休撰>
y #16. 권2, 66면.
안공참태신
安工參泰新
安工參泰新 天資醇厚 容止端重 居家孝友接物和易 少好讀書 意在拔身而以親老未克
究竟年二十七 被辟從仕 及丁親喪毁瘁 不勝喪以卒 閭里諸人 訴于春曺 請旌閭 上達蒙允
等狀略曰 西部故司直安泰新 早服詩禮之訓 長有淳粹之操 幼喪慈母 深墨柴毁 已有成人之稱 事父色養 左右無違 宗黨隣閭 人無間言 莫不欽歎
其父享年七耋 衰老病革醫藥無效 殆至屬纊 哀霣遑迫 自斷其指 淋血灌口 絶息復甦 遂得時日之延 及其易簀 水漿不入口 擗踊踰禮 窆厝之後 不忍哀廓之痛 廬墓二年 晝夜號哭 終至不勝喪而沒 實行純孝 極爲可尙 宜有旌閭之典云云 其後昆繁衍 至今爲閭里盛族
y #17 권2, 67
朴同樞受天
朴同樞受天 字聖守 孝子泰星也 爲其追服廬墓 情苦勢窮 始乃吏役於兵曹 每乘昏歸 輒躬自負美 往省其父於三十里之外 仍赴朝仕者 凡十八年 鄕隣嘆曰 眞朴孝子也
喜讀庸學 平生不輟 恒曰 儉而吝非儉也 儉而能施 乃爲儉也 嘗於郊外 見女人哀哭 問其由 乃其舅與夫俱歿 無以斂葬 卽入城貸三十緡錢 以與之
及丁父憂 哀毁踰制 三年之內 鬚髮盡白 形神凘脫 竟至於卒
(朴氏家狀)
y #18 권2, 67
鄭孝子
鄭孝子 扶餘人 佚其名 性誠樸純於孝 鄕黨化之
一庠生詣訪 適飯 見其宰鷄供母 草俱待客 少間 家人告曰 老夫人下堂 鄭卽趨入 生密覘之 見母傴僂 挈甁灌虀菜 鄭承而助之 若嬰兒焉 候其出 請曰 某百里繭足 仰先生邵德懋行 先生何以敎之 鄭動容曰 窮居謏學 寡過未能 猥蒙不棄 遠辱龍光
生復前席曰 曩時 老夫人之下堂也 某寔窺之 老夫人挈甁灌菜 先生承而助之矣 某之事老母 衣則輕煖 味必兼 動有使 足不下堂 已有年矣 自謂於親不薄 今見先生如是 禮或然乎 鄭愀然曰 直貧寠何言禮 鄕人貿貿 不能以禮處母 母老而昏 頃者之灌 實胡麻油也 生愕然曰 然則先生助之何也 曰 母老而昏 覺必悔恨 不忍使有悔恨之心 故助之也
庠生於是 瞿然拜謝曰 得矣 (委巷𤨏聞)
y, # 19.
洪童子次奇
忠州童子洪次奇方在腹其父寅輔坐殺人?獄及乳數月母崔氏訟寃?詣京次奇?於仲父呼仲父而不知爲寅輔子也甫數歲與群?戱忽驚啼不食如是者月三家人怪之後?邑中人등其日乃州官??也閒者莫不異之家人恐傷其心愈諱其父事至十歲父念年老無出獄期恐一朝命盡不得見乃使家人告以實携至獄門次奇施父大哭遂居邑中負薪易米以供父居數年崔氏婁上言不報客役於京旣返葬次奇哭辭父曰母訟父寃未遂飮恨而?又無長成子?雖幼非?誰復?父死者父憐其弱不許次奇?身潛行徒步入京撞申聞鼓事下按使又不白次奇留京不歸翌年夏大旱上諭中外理重囚次奇伏闕下遇公鄕赴朝者輒泣訴父寃凡十餘日觀者無不感動泣持飯?之成유其頭以去?刑判因議囚入侍白其杖上爲之惻然?按臣詳閣以聞按使以獄老事?秦置可否間上特命貸死?嶺南始命按使也次奇冒盛熱走三百里詣使司號泣父命及秦上次奇又疾先驛末抵京百里疾作從子勸少留次奇以爲不可??到郞力疾?復伏閤痘瘡大發四日己不省時爲夢語曰吾父活
耶及赦下?人呼告之次奇驚覺曰信耶豈寬我耶乃讀示判辭次奇開眼視?手祝天者三?然起而舞曰父活矣父活矣遂부不能言是夜次奇竟死時年十四生於父入獄之年死於父出獄之日近聞之莫不爲之流涕靑丘野談
Y20B P.72-73
李孝子秉淵
李秉淵 舒川人 其父渡龍塘 舟覆渰死 秉淵沿江號泣 齧指血書 祭天祭神 如是三朔 哭泣禱祝 一日夜 咋血濡毫 更祭江神 歸幕假寐 有一老人 怳惚來告曰 爾親至矣 忽於水面 有一屍浮來 漸近岸際 忙出視之卽其親屍 抱持慟哭 旣葬 廬於墓側三年
<『三綱錄』>
y21.
宋恥翁奎揮
宋生奎揮 其父曰時聖 以孝死 英廟三十年 有司以聞 命贈漢城左尹 遂旌其閭 生自幼時 卽自誓曰 吾父死於孝 吾不能孝於親 何面目見先人於地下耶 故逮父時 已能以至孝聞
其父嘗有疾 生皇皇然 憂形於色 夜不鮮衣 躬侍湯藥 父飮藥 然後乃敢退而食 每嘗糞以驗其病 卒不見難色 日夜齊沐禱天 願以身代 旣而不可 奈何 遂引刀斮手指 出血灌之口 得延一日
旣喪 哭泣悲哀 幾不能生 母涕泣勤其無過哀 則生不敢放聲哭 每中夜起坐 爲孺子泣 傍人爲之感動 及服闋 以其所以事父者 事其母 婉容婾色 未嘗一日去左右 戒妻子不敢有私財 扶持起居 如童臾 使其母 忘其老也 家雖貧 甘旨之供 惟謹 使其母忘其貧也 如是者 三十餘年 如一日焉
一夕母忽得疾 疾甚急 未及邀醫治 遂又割指 不能效 持喪 一如其父死時 仍居墓側 朝夕必哭 時時誦蓼莪章 至父母劬勞之際 聲甚鳴咽 賓客弔者 無不流涕而去 生時已衰 遂嬰疾 醫言哀疾 當自已然 哀毁去甚 而疾終不能瘳 末及朞而竟卒 鳴呼 其可悲也已
昔孔子答樊遲問曰 生 事之以禮 死 葬之以禮 祭之以禮 禮之失久矣 今之士大夫 居喪 惟仕宦宴饗女樂不爲 自以爲孝 而能盡其生葬祀之禮者 幾希矣 若生者 可謂知禮矣 夫揄揚篤行之人 所以敦世敎厚民風 而使後世知有本也 孝生所爲 於法 宜旌孝
<金陵集>
y #22. 권2, 75면
金童子重鎭
金童重鎭 閭巷子 其父曰學萬 生無庭塾之訓 而聰穎絶倫
五歲 知讀書 過目成誦 氣度夙成 動靜異凡兒 常在父母側 當食 必侍坐 視其甘飽與否 寢則撫席冷煖 祭先之日 與長者 偕齊沐參事 一日乘其假寢 故不言 重鎭 以不得與祭 爲恨 終其日不食
八九歲 讀小學 誦習不輟 凡書中孝悌之道灑掃之節 皆慕而行之 父母慮其傷 每加禁止 猶孜孜若不及十一歲 詩學大就 家在弼雲臺下 文士多往來遊賞者 重鎭必與其會 出言警拔老宿 皆逡巡歎伏 一時膾炙 咸稱神童
十二歲 母遘癘 重鎭護視 累夜不交睫 及喪 哭不絶聲 水勺不入口 執喪遵禮 一如成人 旣葬 告其父曰 兒平日未嘗須臾離母 今不忍舍其體魄而歸 願居墓三年 以慰亡母之魂 父大怪之 不聽
自是 重鎭哀毁尤深 父嚴加誨 責則惟上食朝夕哭臨外 不得現其悲哀之色 勸以肉汁 抵死不肯 每以廬墓事 時時泣懇 父惻然曰 顧吾平生 惟汝一塊 汝若廬墓 我誰與處 且十二歲兒廬墓 未聞是禮也 重鎭曰 侍廬不過三年 奉養 則其日無窮 昔劉村隱十三歲 廬父墓 兒心常慕之 豈可以幼冲而廢至情乎 懇之不已 父不得已許之
乃居墓下 日三哭臨 省掃不怠 如是半載 病發日深重 父舁還家 醫治無效 臨終泣告父曰 兒今死矣 不孝于爺 大矣 但母淺土閱歲 此尤深痛 願亟永窆吉地 毋令兒抱恨泉下 言訖死 年纔 十三 行路聞之 莫不流涕
索隱氏曰 自古奇童神兒 間世或有 而十二明經 孝行未聞 七歲扇枕 文章不現 今重鎭 以童子 能兼至行奇才 豈非大異也哉
重鎭旣死 其父收錄其遺詩十餘篇 謁諸名士 間丐 得序述 合爲一卷 將以梓行於世 此可以不死重鎭 悲矣
<『省齋集』>
y #23 권2, 28
文判尹重郁
文判尹重郁字起八 富民侯益漸後裔也 公幼有至性 愛父母 不離側 父母未食 不敢下筯 備物養志 務在悅親 及親病 夙夜侍護 衣不解帶 寡妹貧居 厚恤之 愛孤甥如子 常以未得終養爲至痛 不服華美 不近聲色 口不言生産事 雖文房細物 不妄求於人
平生亢介 少許可 而見人窮急救之 猶恐後 與人款曲 不設畦畛 而至論是非邪正 確而不撓 盖其端潔之操 出於天賦 淸謹之風 得之家庭者 雖古之士君子 殆不過也 公旣卒之十五年 部官 以公平日孝行之卓異者 轉聞于上 特命旌閭 又里中父老 聯命籲天 申命褒贈漢城判尹 世多榮之
(浣巖集)
y #24. 권2, 80면
金孝子益春
金益春 字仁叟 貫金海 司宰監吏也 自幼孝友 喜讀書 乃爲吏 恭愼少大 處衆如處女 手書論語章句 常袖藏之 簿書趨走之隙 坐必玩覽 僚吏或有目之者 益春不以爲意焉
居仁達坊都嘉里 里多惡少 常橫暴里中 里中亦待以匪類 益春常出入 見惡少 必拜揖于前 惡少始以爲調 怒而詰之 益春曰 諸公皆我伯仲之年輩也 安得不爾 惡少乃忸怩 言不敢當 後遙見輒避匿
年二十一 遭母喪 爲父所開譬 不得過禮哀毁 其年冬丁父憂 益春號擗不食 氣絶復甦 又者數 其兄爲慮滅性 旣殯僑里舍遷之 不欲令耳目之 益春爭之 不得命 之里舍 泥首苫塊 悲哀愈劇 氣陷且病
每晨朝必衰杖往 伏門首號哭而返 上食及哺 亦如朝哭 而病則日深 其兄曰 本念其致病而權居之 乃反嬰疾 因扶而還家 益春凘敝 未練而死
隣里無善不善 皆憐之 相與謀 上狀春卿 得旌其閭 余從兄大哉氏 與益春居比 道其事甚備焉 系曰 毁而滅性 禮所不許 若益春者 其亦謂之毁而滅性者耶 余聞益春平居好經傳 爲人孝弟 豈不知不能執喪以禮而涉古人之譏也 其死也 安知非其心 以爲親喪 固所自盡 不幸氣不從志而殞其命也歟 嗚乎悲夫
<『好古齋集』>
Y25B P.82
白學古堂胤耈
白學古堂胤耈 字頤孟 孝悌出於天性 事親極忠養 邃於禮學喪祭 必合於古人 與金退靖齋朴晩翠亭 友善源源往來 多有講劘 及沒 閭里以孝行卓異 訴于儀曺 旌閭 有學古堂集一卷 刊行于世 烏川鄭尙書 題其集曰 在委巷而 論千古禮學之謬 以匹庶而談當世治道之要 慨然以挽回唐虞 爲己任者 此固傑然賢豪者流 以余所聞 近故白君胤耈 是其人也 余未及一叩其緖論 而君已作古人矣 每念之愴恨不已 一日 其子謙門持其狀及遺藁 以內谷尹士賓爲介 來請一言 余披玩未卒 斂袵而歎曰 富哉 言乎 文詞特其餘事耳 其論禮則 以卞昭穆立五廟爲第一義 而其餘十許條 皆粲然 可觀 談治則 又以行井田 興學校 爲有國之要務而其他罷折受 去免稅等 諸說 亦指陳利害 切中今日痼弊 此豈非千古隻眼者乎 君之爲學 盖以忠信孝悌爲根本田地 立心制行 必以古人自期待 故發之於言語文字者 不肯草草必以爲非三代則 皆苟其所惓惓於斯世而 不能忘者 非如拘生俗士出入口耳而止也 使君言得行於當日 則可使邦禮洗漢唐之陋 至治比熙皞之隆而 惜乎 終未展布其一二 齎志以歿 可勝歎哉
內谷尹公又題其集曰 賢人 不時出有出而不幸焉者 若吾學古堂白君 是其人也歟 始君受業于朴澹翁 澹翁余塾師 君與余同學 及余游湖上有所闚 輒以語君 君犁然心契 余知君好學有素也 君謙虛自卑 不欲見知於世 故世不知君爲學問人也 君玉貌古心 天與美質 家貧親老 屈志庶官而 手未嘗去書 立志 必以古人自期 嘗曰 後世 無善俗以事不師古也 吾夫子刪書 斷自虞夏而 首揭稽古字 以詔後世 此其古可師 若漢唐之陋 非古也 遂取說命之訓 以學古扁堂 處乎其中俯而謮精思 力踐蚤夜以孜孜 其潛德隱行實 多可師 君之爲學 盖以明物察倫爲主而 於子貢之所不得聞於夫子者 有自得焉 亦嘗曰 禮爲仁之用 不明乎禮 不能安仁 用工禮學 有見其大處也 頃年 國有孝昭徽寧兩殿喪 上命設廳 纂成喪禮補編 本廳諸公辟君 佐其役 君以爲治國以禮而 宗廟之序昭穆爲禮之大者昭穆辨然後 神人之位定而 吉凶之禮 有所措 遂獻十條議 以昭穆之說爲首 請建白于上 立五廟之制 以正千載之謬 以成朱子遺志 使中朝聖作之日 來我取法 此君平日之志也其餘諸說類 皆精義入深 權亨叔 嘗見君俗弊戒子等說 謂君志不苟 語不俗 果有是也 編役未畢 君遽歾 諸公深加悼惜 以君孝行 筵白特命旌表其門 然 君所欲稟正於上者 竟不能焉 君實齎志也 觀於兩序 公之德性問學可見矣.
y #26. 권2, 86면.
李判尹思龍妻高氏
李思龍 眞愚堂德涵子也 自在髫齔 造次言動 愛敬承順 母病積年沈淹 衣不解帶 侍湯四五年 及遭喪 哀毁動人 喪祭遵禮
事父 至于白首 一念誠孝 順志備物 五十年如一日 父病屢朔 日夜扶護 目不交睫 藥必躬煎 父悶其老 使之暫休 則泣曰 人子之職 粗效萬一於斯矣 病漸危극(谷尤) 嘗糞驗其變味 涕泣禱天 願以身代 旁人爲之感涕 竟遭喪 七耋 毁瘠 粥飮塩虀 以終三年 而祭奠 哭泣扶病哀隕 甫闋制而沒 聞之者 莫不流涕而欽歎焉 後以孝 贈漢城府判尹
妻高氏 姑病 晝夜侍湯 未嘗暫懈 及遭喪 哀慽 動人 事舅 五十年 一念誠敬 好賙施貧窮 族親之待而聊活者 甚多 年過六旬而舅病 侍湯靡愆 不以老年而自暇 舅沒執麻三年 及夫病 齋沐祝天以身代者 屢矣 衣不解帶 目不交睫 藥必躬漉 及夫卒 欲下從 子女泣諫 答曰 古婦人之遭此境者 有參量輕重 立節易保孤難之定論 吾則爾輩俱已成長 下從之義 重於苟活 中心已定 勿復言 遂不食七日而逝 臨終眷眷以奉祀敬謹節儉 持家 屬子孫 以烈旌閭
(『閭里等狀』)
y.27
崔同樞道植
崔同樞道植 字士一 忠州人 幼失恃 養於繼母 及成童 至誠養志 處異母弟妹 各盡和翕 以悅母心 母家貧窮 每爲周恤 專悅母心 聞者欽歎
年十九 差厚料 極甘旨輕煖之功 躬自往貿 至有賈人居好物 待售崔孝子之語 半絲一粒 無一自專 施與分散 惟母是聽 三娶妻 鏡奩之間 絶無毫末之私 隣里感其誠孝 稱爲崔孝子家
正廟丙辰 以廉勤孝行 特命差壯勇營首吏 仍兼惠吏 至誠養母 五十年如一日焉 當宁丙辰因春曹啓 命旌閭 (崔氏家狀)
y28.
崔醉睡堂廷憲
崔廷憲 字叔度 號醉睡堂 海州人 性至孝 年十九 在高陽鄕庄 爲父病 求藥入洛 中途忽心警 若自後牽挽者然 疾旋歸家 卽父病垂絶 一家號慟 而胸腹間 猶有氣微溫 乃斮指進血 少頃復甦 加壽九年 人稱孝感 (昭代風謠)
y29.
燃指孝子
燃指兒 式微人 酷貧靡室 年旣二毛 人猶兒呼之 其名姓卽逸也 養老母至孝 聞有婚娶之家 着貼裏往隸焉 乞得餠麵 以食母 嬉笑爲樂 身自無完衣 而母具甘旨 一士人 聞其行 時周恤之 旣又招置門下 後士釋褐 得畿沿一令將 莅任不忍捨 此人乃慨然曰 小人母之有今日 是主公之賜 敢不思少報 請惟命之從 令喜與之俱 未幾 其母死 訃至 令爲之流涕曰 使汝不終母侍者 吾之過也 欲有所優給 皆辭 只求小甁胡麻油佩之 結扉而行 在路投店 卽水漿不入口 索火盆蠶油左手中指 炙之過夜 指焦黑 二日抵家 里媼迎弔 盖會托母供給者也 問吾母何在 媼曰 死在房五日 無人斂矣 兒不哭入房 見單布被覆母 遂鼓火點硫燃指 若松明 徐近母 持被呼曰 阿母 阿母 兒在此 兒在此 指火將半 母微若息 又少頃應曰 兒耶 兒來乎 次開眼視曰 吾思兒甚苦 饘粥數日 居然動作 兒言縣宰 惠我來省 泉糧且繼至 母淚淫淫曰 兒必善事 毋孤德 隣里聞母更活 咸異之 令亦探知 喜幸之甚 而兒燃指事 終秘焉 及歲餘母事 人有見兒之左手廢 詰得詳 莫不捉鼻
(委巷𤨏聞)
y30.
燕岐孝子
燕岐縣民人某 不得其名姓 母病瘧將殆 思食狗肉 貧無以辦 謀諸婦 婦曰 我家故畜數頭 然我有母嚴 君試懇我二兄 或可諧否 婦家間一嶺 宿舂可至 人心忙 晡而至 見婦二兄 亦曰 我有母嚴 不易爲力 入告母 果不聽 人拊膺旋返 夜深抵嶺半 見火焉 立而審視 虎蹲抱有物 狗也 喜甚雙手戒曰 我有母病 思食狗肉 寧 爾齧我 狗讓我也 虎置狗 曳尾而去 攫持急奔 比還 天尙未明 婦迎見雀躍 宜狗進母 母頓飽 病如忘 夫乃對妻言之 妻涕曰 山君惠母 然毋使母聞 慮母警也 (委巷𤨏聞)
y31.
李孝子宗禧
李宗禧全義人 九歲値闔室遘病 其父母婢僕一時病臥 獨宗禧未病 其父光國 痛已久而 未退熱 氣窒者二日 全身厥冷而無省視 宗禧獨自遑遑 蹴其病婢 急煮粥飮 將刀斮破四指 血注椀中 連灌父口 有氣息微微出鼻口 宗禧驚喜 用盡一椀 父乃甦
翌日又氣窒 宗禧呼泣禱天 又斮衆指 和血於粥 又進一椀 忽聞室中有呼云 宗禧汝誠感上天 冥府已許汝父之生 汝其放心 勿悲痛 家中人莫不聞之 皆曰 長湍生員聲也 長湍生員卽宗禧之外祖尹謙 其死已久矣
其父蘇完 母亦繼瘳 人無不稱道 里人狀報於本邑 邑倅大奇之 列其孝行命給 復聞于朝旌其閭
(『靑邱野談』)
y #32 권2, 94면.
吳孝子千松
吳千松 義城人 事親至孝 家勢貧窘 傭賃以養親 及其喪 身負土以葬 廬於墓以終三年
其孫哲祖生未周歲 遭父喪 及長 每以不識父面不服父喪爲至痛 平生未嘗與人嬉笑 遑遑若罪人焉
母在兄家 稍遠而雖奔走公役 晨昏定省不以風雨寒署而或廢 甘旨供養 終始不衰
及遭母喪 哀毁過禮 葬祭盡誠 俾無餘感 及其父沒回甲 設祭攀擗 一如初喪 仍服縗廬墓 咬菜啜粥 以終三年
鄕人上其事 邑宰感其孝 將申請旌褒 而號泣乞停 盖其特行由中 不欲見知於世也.
<『靑邱野談』>
Y #33. 권2,95면.
朴孝子士信
朴士信 咸陽戶長也 父患虛証 醫言蔘可以得效 時當大寒 窮往智異山靈源寺 求之 忽有老僧 指一枯莖 令採之 得人參六根甚大 而僧無去處 持而歸 則寺中無賴五六輩來劫之 有虎在傍 咆呼不已 衆皆逃散 乃持來煎進 父病乃差 母病 再斫指 得延數日
< 靑邱野談>
y #34. 권2, 96면.
權孝子載中
權孝子載中 性至孝 親沒 葬于西坰數十里外 朔望日必上墓 終其身不廢
墓土不被莎 人多怪之 或以爲貧不及 國都西迎恩門前莎 爲東土第一 山陵外凡私採者有禁 孝子上墓 路出此門 每從閑處 採莎方半尺 袖而致之 以是爲率 嘗爲哨者所詰 聞其由 感而釋之 如是數歲 一麓成矣 望之 如鋪錦茵 至今稱爲權孝子墓
贊曰 古人孝親之事多矣 此盖未始有也 歲歲春風草生 孝子之心 葉葉俱靑 世之大起丙舍者 徒夸輪奐之美 往往爲歌舞賭簙之場 何限 使此輩聞權孝子事 能不泚顙
<『壺山外記』>
y #35. 권2, 97면
洪孝子命寬
洪命寬 水原人 自在髫齔 誠孝純篤 年甫十一 其父病劇 撫摩手足, 呼呼丐命 竟至不救則 憑尸哭踊 屢絶方甦 不避雨雪拜墓 攀號行路不忍視 母當署 病瘡 臭不可聞 命寬日夕 吮之 通二旬不小懈 母有宿症 老而愈痼 問醫求藥 嘗糞驗症 及其刀圭蔑效 命寬剪爪斷髮 血書 禱天 病遂瘳 延十餘歲
(『三綱錄』)
y #36. 권2, 98면.
吳孝子泰觀
吳泰觀 坡州人 早棄功令之業 篤於誠孝 母病思食櫻桃 時値六月 求之不得 攀樹竟夜悲號 朝而見之 忽有十數顆 結在於枝葉間 摘而進之 明早又求 亦如之 如是者凡十餘日 不匱 及其革也 齧其指 血不出 擣之則 血淋漓 遂灌之 母殊而復甦 得延數日之命 父病將屬纊 露禱于天 願以身代 叩頭血出 父還甦 延壽五年 居喪一遵古禮 (『三綱錄』)
y #37. 권2, 99면.
金孝子致麟
金致麟泰仁人 事父母至孝 其父患癰沈痼 所食惟川魚 當沍見乏 呼天哀祝 從氷釋處設網 盈尺魚
數十忽入網 其後去輒必得 鄕人名其川曰孝川
(『三綱錄』)
y #38. 권2, 99면.
李孝子根
李根橫城人 孝性根天 年甫五歲 得新果則 必思父母 未嘗先食 九歲母病癰 爲能吮膿 嘗夜訪醫 路逢惡獸 泣言爲親問藥 虎乃或先或後 有若護行者 醫言宜用生蛇 時丁冬月 無以求得 忽有尺許卄帶 路在雪上 遂用之收效 人皆歎異 (『三綱錄』)
y #39. 권2, 100면.
李孝子邦翼
李邦翼北靑人 故忠臣希唐玄孫 其父偶浴深潭 失足墊沒 邦翼跳入 抱父而出 幸而竝全 父病 醫言當用黿湯 時則臘月 邦翼號泣叩氷 入水丈餘 杏得一黿 又求再得 病快蘇
父喪配 邦翼十年侍側 至誠腹勤 雖一夜 未嘗或離
(『三綱錄』)
y #40. 권2, 100면.
辛孝子沃
辛沃坡州人 自齠齡已著至行 母嘗沈病 思食櫻桃 而時適夏秋之交 知不可求 而盤桓於櫻桃樹下 只自號泣 忽見低下一枝 迤入積薪下 結顆爛熟 摘取以進 醫言蠡魚神效 而本非地産 焦遑罔措 適有携魚過者 感其懇惻 不受直而許遺 烹而進服 病卽愈 (『三綱錄』)
y #41. 권2, 101면.
李孝子濟極
李濟極豊川人 事親盡孝 其父得二日瘧 久不差 醫言人肉有效 濟極乃割股 大如手掌 煮而進之 父病卽瘳 子傷旋差 鄕黨莫不咨嗟稱孝 (『三綱錄』)
y #42 권2,101
朴孝子柱國
朴柱國 春川人 修身篤行 喜讀小學 事親盡誠 父病痢數朔 幾至不救 醫云 惟鼈可療 時適霖雨 溪水大漲 無路可得 號泣不已 其父於昏微中 大呼曰 有神人謂余曰 汝有孝子 天感其誠 降大鼈于汝門前田渠中 卽取用之 父病仍差 父又思稚炙 柱國卽往近林中 有一稚爲鷙鳥所擊墜 取以供之
(三綱錄)
y #43 권2,101
黃孝子載
黃載 禮安知印也 嘗住松京 夢其母病 將歸 語其所乘馬曰 速行使我往見母病 馬低首如有所聽 一日行七百里 馬未及家 里許斃 人異之 謂黃載孝感 收而瘞之 母果病 號泣侍藥 母沒 廬墓三年 建文辛巳 旌門復戶
(掾曺龜鑑)
y #44 권2,101
玉孝子從孫
玉從孫 東萊吏石根之子 年十一 父得惡疾 自斷手指 和藥而進 父病乃療 事聞旌閭免役
(掾曺龜鑑)
y #45 권2,101
兪孝子石珍
兪石珍 高靈吏 父天乙得惡疾 每日一發輒氣絶 石珍日夜侍側無懈 號泣于天 廣求醫藥 人言生人之骨 和血而飮 則可愈 石珍卽斷左手無名指 依言以進 其病卽療
(掾曺龜鑑)
y #46 권2,101
李孝子擢英
李擢英 義城戶長也 爲人忠藎勤幹 壬辰倭亂時 裨益弘多 及亂定 僚友請免鄕 擢英辭謝曰 爲人臣 而效勞國家常分也 退居芚山下 奉母至孝 自號孝思齋 所著有征蠻錄解頤錄 邑誌云 甫十七 父死他鄕 扶櫬數百里返葬 母年六十 兩眼俱廢 晝夜不側離 躬執匙進飯 迎醫問藥 不遠千里 病劇嘗糞 及歿 哀毁踰禮 非喪事不言 搆一間屋 安考妣位 名以慕先堂 晨昏拜謁 後因道啓復戶
(掾曹龜鑑)
y #47 권2,101
愼孝子希閔
愼希閔 居昌吏 事母至孝 冬月親病 思魚膾 堅氷不可擧網 希閔叩氷號泣 魚忽穿氷而出 人以爲孝感 事聞旌閭 至今號其川曰 希閔淵
(掾曹龜鑑)
y #48 권2,101
金孝子遠鳴
金遠鳴 安東吏 父喪 廬墓三年 服闋後 猶素食不輟 日必往哭父墓 室中置其父服 用以寓終身之慕 佳木異卉 無不植於墓前 奉養偏母 甘旨必躬執 御使農巖金文簡公 再訪其廬 登聞立生旌閭
(掾曹龜鑑)
y #49 권2,101
林孝子
林孝子 尙州之丹密懸人也 地雖賤性孝 至誠事母 家中化之 一日 其妻爲神事 笮油盛二缸置房中 其姑年逾八十 耄昏誤認缸爲溺器 持入小園 循葱畦滴瀝澆注 小孫女見之 遽呼曰 婆婆何誤也 其母走掩其口曰 無驚動 徐進低聲 謂其姑曰 溺須和水注 老人亦不必自作勞事 請代之 潛還其油 更持溺器 灌畦如式 終不令其姑知
及暮 孝子自場市還 小女迎說事首尾 孝子便下階 向其妻再拜
(樊巖集)
y #50 권2,101
白孝子士良
白士良 全州府內人也 英廟十三年丁亥春 全州火 是日大風 城內外獸千餘戶 不移時 燒盡無餘 士良家 正當火衝 熱焰騰屋頭十丈還以集 已而 回回旋去 殆若有陰相之者 火已 登城而望之 墨燼無邊 一點屋茅正鮮者 獨士良家也 人莫不異之
士良性至孝 嘗隸營府役 不忍以役 故違母 自謝其役 匃貸而奉養之甚至 及母死 終三年守墓 其子病 家人要之不至 子死亦不至 一府人 咸以至孝稱之
及是 君子曰 士良之家不燒天也 天之爲此者 欲使人 知人有孝於其親者 天必降監而保佑之也 大哉 孝子者天之所知 人可不勉於孝哉
(樊巖集)
Y51B
尹孝子明相
尹明相 坡平人 生有至性 其事父母 能盡其身. 其爲兒時 父嘗欲笞之 會天寒 明相尙箠於爐 然後敢進. 及其旣長而致愛於父母者 多推此類而充之 故其爲孝 能無憾於終始云.
其後 母乳而死 明相 亦有一子方乳 明相 使其妻乳弟 使老婢乳其子 其後 弟卒得全而 其子 絶乳至死 其妻 亦不敢有言.
余家與明相隣 幼時過其閭 必聞其哭泣 甚哀 路人或歎息而言曰 此尹孝子之聲也. 然明相狷介執一 不能容物 見人之不義 輒奮口面罵之乃已 不少忍 人多忌惡之. 然至其孝 雖惡之者 亦不能掩云.
其妻之所乳者弟曰明蓍 亦有行 明相卒無子死而 明蓍取其子 以續兄之祀 自取宗人子爲後 以報其德云
(雷淵集)
Y52B
金孝子昌國
金昌國者 江都人也. 家貧 隸鎭撫使親校 時夜讀古人書 以自娛. 事父母至孝 其食飮或不戒 有沙石 必撻其妻 其妻亦悔泣無怨意.
東俗每歲首 必詢命於賣卜先生者 昌國問父命脩短. 占云不出一紀 昌國不言而涕 自是 日齋沐 禱摩尼之神 風雨寒暑未嘗懈 一日二禱焉. 過一紀父不死 郡國報朝廷曰 金昌國十年禱父命贖之 純孝也. 朝廷旌其閭曰 海東黔婁
(碩齋稿)
Y53B
李孝子益三
李益三者 臨陂鄕吏也. 事母孝居 恒戒其妻 衣食之奉盡誠無違. 自官退食 或有美味在盤 請其母曰 此味先已進嘗乎. 母曰已食則喜 母曰未食則切罵其妻曰 旣得美味 何敢不進于母而進于我.
冬夏換節時 妻以新衣進 必察母身 尙着舊衣 責其妻小不容貸. 或至數月 不相見 以故 渠身雖長在官門 鮮能在家 妻之所以奉其母 極其謹且誠 毋敢慢忽. 夫士之讀古人書者 亦或爲妻所持而 不能善事其母者 視此能無媿乎. 益三之父 亦有是行 以孝旌閭 盖世傳之孝也. 鄰邑亦莫不稱之以孝子
(梅翁閑錄)
y54.
吳判尹寅植
吳孝子 名寅植 字子敬 號昭溪 海州人 性至孝 四歲而孤 啼號不肯乳 語其母曰 吾獨無服 何也 母曰 幼矣 不克縗也 曰小兒無服 禮乎 仍大哭 自髻齔 能知事親 奉偏母及祖母 愉婉務悅親志 居不離 遊有方 家素貧 渴力於菽水
母有疾 惶惶焉 憧憧焉 左右扶護 調藥煮粥 不使人代 浣牏嘗糞 靡不自效 夜輒齋沐 露禱 願以身代 及居喪 毁甚幾不全 致愼終事 必誠無憾 時怪癘熾 人死亡如掃蘀 族親皆言 其從權速窆 而毅然不動 竟遵禮月 廬于墓 茹素三年 淚沾苫席 爲之盡腐 見人父母俱存 輒泫然曰 彼誠何錄于天 鳴咽不自已 値喪餘專心齋居 罕與人接 語子姪曰 祭以誠 神必享矣 逮讐甲重回 乃三月居墓 衣素食疎 晨夕拜掃 不揀天寒風雪 號泣如袒括初 時年六十四矣
嘗有任名 月有常俸 以不逮養爲至恨 節而蓄餘 置祭田 修塋城 凡薙莽種樹 皆躬執其役 欲營丙舍 力絀未就 工徒出義齊擧 不數月而成 其篤行之感服人者 有如此 恒居簡黙 言若不出 謙愼溫恭 儉於自奉 雖老不近紬屬 曰早違嚴顔 不得受服 天地間一罪人 輕煖安於心乎 喜讀論語 尤用力於孝悌之訓 爲一生需用 沒後 衆論齊發 以孝聞于朝 贈京兆尹 旌其門 其先檢校軍器監 監諱仁裕 東部令邦瑞 其曾祖也
讚曰 幼而戱 其容婉 長而養 其力殫 老而慕 其禮盡 若乃嘗糞而欲知差劇 庾黔婁之誠也 哀毁而頓絶方蘇 何子平之行也 使世之孤呱之母 有子皆如斯人 庶立愛而惇倫矣夫 (松石 金尙書撰)
y55.
尹敎官民性
尹敎官民性 字秀卿 號東山 坡平人 天性自幼至孝 及長誠孝尤篤 親喪後 竟以病卒 閭里等狀 齊籲于蹕路 春曺回啓 請贈旌之典
其等狀略曰 故學生尹民性 姿稟出人 孝友根天 早自髻齔之齡 已切愛親之心 及長孝養父母 誠孝彌篤 以至定省之禮 飮食之節 靡不用極 終日侍側 愉色婉容 以悅親心者 四十年如一日 扇枕溫被 古稱其孝 而方之民性 不得專美也
其父五年貞疾 長在床玆 民性左右扶將 憂形於色 藥必親嘗 衣不解帶 遺屎沾濕 躬自浣牏 非無子姪婢僕 而其爲親之誠 不欲令人代之也 父母悶其勞瘁 諭令歇宿 卽審其就寢 始乃暫退 時或假寐 如驚而起 探候戶外 如是者一宵之間 至爲三四 或勞劇體疲 卽雖暫以 子弟代之 然亦未嘗穩休 每夜露禱 願以身代 父病漸篤 民性不勝焦迫 斷指流血 入口中 其於至孝 庶幾天地之所監臨
及至遭艱 不敢擗踊 極慰老母 而其哀毁之至 見者流涕 襄奉饋奠 殫竭誠力 以母老之故 未敢爲離側廬墓之計 每月省掃 必至三四 雖値雨雪 未嘗或懈 臨塚號哭 哀徹穹壤 傍近村舍 聞其聲曰 尹孝子上塚也 來請止哭 其孝之感人者 如此
辛巳丁母憂 哀號擗踊 幾絶僅甦 治喪之節 極盡愼終 時値怪沴大熾 多勸從權渴葬 竟不回橈 以禮克襄 半載居墓 晨夕拜掃 三年在廬 淚沾苫腐 値其考之喪餘 必齋居致敬 三霜甫闋 眞元大脫 病祟已痼 自度不起 謂其弟與子曰 吾罪殃深重 已失怙恃 永抱風樹之痛 死後棺斂 務從薄約 毋使重獲戾於九天也 後數日而終 吁可悲矣 若其友于兄弟 睦于宗族 卽亦孝心之所推及 不必枚擧 而第其有生之後 知其有親 不知其有身 若非出天之孝 何能如是乎 今方聖明在上 敎化大行 或有微行細節之可以敦風勵俗者 靡不得採 均施嘉獎之典 似此絶異之行 無愧於古人 伏乞亟令該曺 詳探純至之孝 特施贈旌之典
漢城府禮曺回啓 合施贈職之典 啓下吏曺 贈童蒙敎官
y #56. 권2, 117면.
姜左尹孝元
姜孝元晉州人 仁祖丁丑 昭顯世子質於瀋 講院陪從 而孝元以院吏隨行
入瀋弼善鄭公雷卿 察其忠信可仗 甚重之 欲殺鄭命壽 事洩 與鄭公同死 朝家反其尸 葬之國東門外 贈京兆左尹 旌其閭世賜祿
初被拘也 自知必死 截髮置衣中 寄書與母訣 臨死 謂從者曰 吾今死於國 何恨 歸語家人善養老母如我在
(『靑邱野史』)
#57. 권2, 117면.
田隱士滿車
田滿車者 海州人也 隱居首陽山下 山多薇蕨 有淸聖廟立焉 淸聖廟者夷齊廟也 滿車年七十 磊落忼慨 與其妻耕首陽之野 時夜讀書 人無知其賢者
肅廟己卯 歲大饑 朝廷求糶於燕京 分賑諸路 滿車作詩以辭之 其詩曰 聞道燕山粟 東輸二萬斛 莫貸海西民 首陽薇蕨綠 又曰 我本淸寒有一牛 輟耕閒放峽中秋 騎來不向人間路 恐飮當年洗耳流 仍逃之山中 採薇而食 不知所終
(『海東外史』)
y #58.권2, 118면.
李檢律震華
李檢律震華 字郁哉 旌善人 肅宗己巳 逆堅賊鑴之黨 秉國政 廢仁顯王后 公以喉院檢律 奔走道路 借得有屋轎 進于曜金門內 奉詣本宮 公以冠帶號泣陪從
及壼位光復之後 上召獎之 因問所願 對曰 所帶之職 足矣 何敢望其他哉 命永付政院檢律
噫 公以微官末職 當天威難測之日 挺身獨出 扈衛國母於蒼黃之際 雖方之古之忠臣烈士 無所慊焉 其奏御之言 又如是廉退 豈以死生窮達 動其心者哉
<『欽恤堂志』>
y #59. 권2, 119면.
崔老
崔老者 成歡驛吏也 世爲吏於成歡驛 年七十餘 當戊申之難 時賊勢熾張 湖嶺戒嚴 驛丞姜栢走 閭閻爲之一空 雛鷄乳狗布野嗚號 崔老未忍去 與老卒守亭館
賊首李麟佐 以三千兵 次于驛 夜張樂飮酒 崔老供給惟勤 乃四鼓 賊衆皆睡酣 警柝不響 旗竿燈火盡滅 闃若無人 崔老使卒潛伏驛後峰 大呼曰 成歡驛吏崔老 曰諾 曰金吾緹騎十百輩 方捕賊而來 汝丞安在 曷不枺馬以俟 否則斬之 崔老連聲應諾 而出聲振林谷 奮梃左右衝突 因放馬庭中 相蹄趹以撓之 賊衆方睡酣變出 倉卒惶急 驚動靡所定 太半散亡 麟佐急回軍 軍聲遂不振 而因爲元帥所擒 崔老老死 名亦不傳 邑人稱崔忠臣云
<『海東外史』>
y #60 권2, 121
愛男
愛男 延原府院君李公光庭奴也 宣朝壬辰 公以司書 直禁中 一夕 倭警急 上去邠西狩 公扈駕以出 愛男實執轡 以從焉 大駕馳到臨津 大江在前 夜黑如漆 津夫皆逃竄 不知船有無 諸從官惶㥘 計無所出 愛男抛轡以走 公於馬上歎曰 事急 愛男亦叛我去耶
已而 火起蘆荻 兩岸晃朗如晝 上驚問故 卽愛男發囊中火刀 投枯葦叢 延신岸上空屋 還執轡推謹 左右以是對 上曰 奇哉愛男 從官軍卒 皆嘖嘖曰 智哉愛男 於是 覓津船之閣在回岸者 上利涉焉
及亂定 大駕還都 大封功臣 策公爲效節協策扈聖功臣 又欲封愛男 公曰 臣旣濫勳 奴何可同升於朝 上雖已之 特賜愛男資嘉善 每對公問曰 卿之愛男 好在否 以時招愛男 至差備門外 酌銀大觥賜之酒遣焉 公焚愛男賤籍 使買宅別居 愛男曰 主在奴往何之 夫婦年八十餘卒 死於李公廊底
(樊巖集)
y #61 권2,121
高濟興君彦伯
高彦伯 喬桐吏 登武科 從軍擊叛賊 勇力善鬪 爲元帥標下將領 聚兵討賊 上特加堂上 拜楊州牧使 使保護陵寢 上賞其功 累加階 歷典大閫 到處盡職 策宣武勳 封濟興君
(掾曹龜鑑)
y #62 권2,121
林垂胡子芑 [子遇春 夫人洪氏]
林芑 開寧人 自號垂胡子 拜白衣從事 六度赴京 蔕剪燈新話而來 宣朝壬辰 死於賊 子遇春 丁酉亂 被虜及其妻洪氏同死 事聞旌閭
(掾曹龜鑑)
y #63 권2, 123
文守門將紀房
文紀房 字仲律 高麗名臣江城君益漸之後 世居長興 父炯夢 屋上有大星 飛下光燭地 傍人言 是房星也 驚覺汗沾背 是夜生子 名以紀房
爲兒戱 騎竹馬 剪紙爲旗 自稱爲將 群兒無不從令 十五讀史 至張巡許遠傳 慷慨擊節 掩卷流涕 膂力絶人 善騎射 與從祖弟明會 同登辛卯武科 選爲守門將 壬辰 島夷大擧入寇 紀房與明會 倡義起鄕兵 從全羅兵使李福男
丁酉八月 賊踰宿星嶺 兵使自順天 轉到南原 士卒盡散 只餘褊裨五十餘人 賊鋒薄城下 紀房與明會 張目唾手曰 今日 當決死 以保國 鼓行由南門入 賊圍城數重 彎弓亂射 殺賊無數 右手指盡脫落 更以左手射賊 左手又脫
紀房 口呼一句曰 平生殉國志 腰下玉龍知 明會繼之曰 力盡鼓聲裏 誰扶社稷危 血書于杉袖 遂與兵使 同時搏戰而死 卽丁酉八月十六日也
奴甘金 持血衫 伏僵屍中 脫身還家 備陳殉節狀 以血衫 葬於高山
(耳溪集)
y # 64. 권2,125면.
吳壯士孝誠
崇禎丁丑 昭顯世子 孝宗大王 以質入瀋陽也 具綾川仁垕 薦八壯士從行 曰 朴培元 趙壤 申晉翼 張愛聲 吳孝誠 金志雄 朴起星 張士敏 周旋捍衛 終始如一
甲申 鶴駕東歸時 顯廟春秋方四歲 不肯坐轎 使人負 亦啼哭不已 惟吳孝誠負之則 止哭 於是 徒步 行數千里 衣背盡腐 後 孝廟 命畵八壯士象於屛風 吳孝誠則 畵負顯廟狀
丙申 設別軍職廳 使八壯士 鮮裝厚廩 夙夜侍衛 子孫世襲
一日 孝廟御便殿 置酒 酒酣 召吳孝誠 欲把臂而語以示親昵 孝誠頓首固辭 上怒甚 擧長琴 撞其右肩 傷其臂 臂因拘攣不仁 上酒醒 悔之 益加寵愛
(李雅亭『盎葉記』)
Y65B
劉克良
劉克良之母玉臺 洪相暹之婢 誤碎玉盃 恐被罪 逃走. 至鳥嶺 飢渴困憊 兩足生繭 乍臥龍湫上岩石 息憩着眼 忽有猛虎 大號一聲 玉臺遽失魂魄.
伊日 克良之父 劉座首 喪耦永窆 役軍聚會穿壙 山上擾擾 家中寂寂 成墳之後 座首有看檢事 急急還家則 堂前土座 有二八丫鬟 卽玉臺也. 委臥已死 胸膈乍溫 極其怪訝 急抱入溫堗 出涎納口 或揉手足 良久 始有喘息 繼以粥物調救 漸生 宛然一處子也. 詳告其由 盖爲猛虎所含 自鳥嶺 至延安邑內. 衣領少破 肌膚不傷 仍以爲座首後配 生子克良.
未幾 克良爲孤 母甚貧 克良移居松都 窮不自聊. 克良稍長 負薪資生 及其成長 菀有膽略. 城內甲第 素有鬼災 累年長空. 克良聞之 窮尋其主 以若干價 買厥舍而 先自委則 夜三更 白袍素帶 十二丈夫 突開窓鑰 侵于枕席. 克良奮起拳歐 悉皆逃竄 入于後園竹林間. 克良翌日 鑿地五丈許 銀童子 十二軀出.
自此 家産稍饒 始學武技 登科除官 諸公爭以將才薦之 將畀榮顯. 母謂克良曰 我本以某家婢子 得罪遠逃 遇汝父 生汝 汝本卑賤 猝富貴不祥.
克良卽尋主家 陳其情 欲上疏削科 還爲奴. 洪相曰 爾非我奴 何爲此言耶. 克良曰 母旣言之 何敢冒法登科 背主欺君乎. 洪相義之 以放良文券 給之.
克良於壬辰年 以副元帥 防守臨津 與申硈 力戰死之.
(左溪裒談)
y #66. 권2. 129면.
李述源
李述源 以居昌座首 當戊申逆變 主倅申正模 昏夜逃躱 不知去處 述源堅守空衙 以待營關 賊魁能輔 猝入縣內 悉出軍 械述源 防截不聽 賊大怒亂打 述源罵賊不已 賊至拔其舌而殺之
噫 李鳳祥,南延年之死 固由於國恩之罔極 至若李述源 素阻國恩 不識京洛之人 而克卞忠逆辦 一死於明白之地 嗚呼忠哉
(『左溪裒談』)
Y67B
洪譯官純彦
譯官洪純彦 當萬曆丙戌丁亥年間 隨節使行 入皇京時 有新起一靑樓而 門楣上 懸一牌 書以非銀千兩 不許擅入 中華蕩子輩 皆以價重 不敢生意.
純彦聞之 意謂聲價若是 必是絶色 試入門 詳細訪問 此非遊冶之娼 卽某侍郞之女子而 某侍郞 逋公錢累萬金 方囚於獄 擬以一律 蕩盡家産 徵及姻族而 所不足尙三千金 旣無子姓 只有一箇女子 姿色才華 超出等第 女子 不勝悲寃 欲爲賣身 救父命也. 純彦聞之矜憐 不敢求見女子 直爲出門 搜得行中諸人所儲 厥數滿千 輸送靑樓 仍隨使行出來.
女子旣不汚身 得千金 充納公錢 救父命 感頌恩德 銘佩不忘 罷靑樓歸家後 爲石尙書星繼娶 別織錦緞 每匹輒繡報恩二字 每於行人之便 申勤付送 課歲不廢
至壬辰 倭寇之東搶也 宣廟播遷龍灣 專价請援於大國. 伊時 純彦又爲隨往 石尙書 時帶兵部尙書 習聞洪譯之高義於夫人. 夫人聞洪譯之入來 懇乞尙書要其周旋.
石尙書上告皇帝 下托朝廷 特遣李提督 率將三十餘員 兵馬幾萬名 以救之. 又降粮穀 賞銀 以爲接濟 竟得掃平寇亂 此固是神宗皇帝字恤再造之恩德而 石尙書夫人 亦多有力云.
靑邱野談
Y68B P.133-
韓譯官瑗
韓瑗 字伯玉 幼爲擧子業 不中 後仕譯院 嘗赴京 至玉田縣 見一煬者 手持周易而讀 怪問之 乃寒士貧傭爲館夫者也 心憐之 出臺銀三十兩 贈之 後從水路 朝天 忽遇風 飄泊登州 防海卒見而敺打 俾卽回舟 船人 皆倉黃無策 忽見一官人 行過閘口 瑗進前 口進情狀 其人熟視 下轎執手曰 君非我之恩人乎 我乃玉田煬者也 賴君周急 幸得進士 來知此州 今日相逢 天也 厚給粮饌 見軍門 要其題奏 贈白金三百兩 綵緞三十匹 曰敢謝舊恩 竣事還 御賜玉圈 除僉樞 瑗爲人 廉明正直 閑居守拙 好書史不倦 震彙續考
Y69B P.134
金譯官指南子慶門
金指南 字季明 號廣川 赴燕 購得煮硝方 以還試之 所得倍蓗 品又精猛 藥泉南公 令撰次成書 名曰 新傳煮硝方 刋布中外 壬辰 穆克登定界時 朴公權 帶指南而往 與克登 反覆論辨 遂以白頭山頂 潭水之北 爲上國界 其南爲我地 立碑潭畔 以爲界 又畫山形疆域 作爲二本 一進于上國 一置于本國 明谷崔公 令撰通文舘志 刋行 子慶門 字守謙 壬辰定界時 父子俱膺別遣之命 器宇凝重 識慮淵邃 好讀書 前後任使 志在爲國 踈財嗜義 創置義田 以濟貧族(震量續考)
Y70B. P.135
金玉湖忠烈
金忠烈 字而彦 號玉湖 又號雪峰 金海人 東平尉 公私聞見錄曰 光海朝 金忠烈 見寵姬金尙宮 用事 人心憤鬱 上䟽曰 赫赫宗周 褒姒滅之 我朝鮮三百年宗社 金尙宮滅之 臣爲殿下 痛哭 䟽到政院 論議不一 終至退斥 而忠烈身在下賤 言人所不敢言忠直之氣 至今凜凜 此 是祖宗朝崇獎言者之效也(昭代風謠)
Y71B P.136
李五衛將忠伯
李忠伯 西京大俠也 好飮酒使氣 遇不平 輒敺殺人 出入 人不敢忤視 當光海世 朴燁 爲關西伯 燁厲如虎 一日不殺人 意不樂 常曰 人殺千 吾可以免夫 西京人 累足屛息 恐恐然朝暮待死 有妓美而艶 燁嬖甚 忠伯潛與奸覺 燁發急騎跟捕 命捕者前 授弓矢 戒之曰 卽不可生致 射殺 忠伯跳而逸 抵麻屯浦口 春水凘 追者在後 忠伯 赤裸泅 急走匿艾浦人家 無何 忽心悸 從諸族人 得百布駄之而南 已追果至 大索里中 無忠伯 乃止 忠伯入漢京 從屠狗六博者 遊 盖豪擧無所憚 一夕 入娼樓 宿 娼之夫惡少年 微聞之 自外入蹴倒戶 亟引燈照室 利七首 炯炯在握 忠伯抱娼臥不爲動 少年逾益怒 喝曰 若何爲者 獨不畏劒歟 曰 我西京力者 李忠伯也 曰 然則 若能與我飮乎 曰唯 卽起穿衣 少年叱娼 取斗酒大胾來 立引大白自引 仍酌以與忠伯 忠伯 一吸而盡 少年 乃以肉冒刃 注忠伯口 忠伯大開口承之 少年 稍心憚之 忠伯 於是 自拔佩刀 劃其髀 飮噉猶自如 少年逡巡曰 若誠壯士 吾不如也 遂與之爲死友 由是 忠伯名聲藉藉 出漢京諸少年上
初忠伯之跳也 燁執其父 獄之曰 而子不來 不而放也 居半歲 聞監司日窘父 遂仗劒西下 屬監司方坐衙 兵威甚壯 忠伯直入 立庭下曰 李忠伯敢見 燁出不意 注視久之 忠伯裝靚而甚武 燁色稍降 時金漢豊者 以列校侍 燁試令與忠伯 爲角觝戱 忠伯 心幸其且免也 自念漢豊力於己 目之 漢豊 心知之 故久之不決 忠伯 乘漢豊之弛 一擧倒之 燁 方目屬 大笑曰 我幾誤殺壯士 賜巵酒 引爲幕置之
仁祖丁卯之亂 以斬賊功 超謢軍階 時年二十七 頃之起家 辟都元帥金自黙中軍 授五衛將 丙子 以突擊將 從關西伯洪公命耈 勤王 赴金化 道遇賊 斬首若干級 柏田之役 大呼直前 射殺其先登者 及軍敗 投節度使柳琳軍 賈勇力鬪 聞南漢下城 兵罷 歸鄕里 不復仕
(樊巖集)
y72
鄭東里潤
東里先生 姓鄭名潤 字德公 父希僑 父子偕隱於俗離山下 老死不出山 以故 鄕人諡曰 東里先生 希僑 年十七生潤 而婦早死 潤以貧古 亦不聚 潤多手技 飮食衣服之奉 不失時 而顧工於婦人 故終希僑身 食未嘗無魚肉 衣綿絮甚安適也 潤拾橡栗 編木葉 自備飢寒 是以 潤四十時 觀希僑 已濩落也
所居室方丈 蓄書千餘券 書處倍于人 潤少詩 或勤希僑 鬻書以室潤 希僑輒摽之曰 止 吾寧可無子息 不可無此書 蓋希僑不獨好書之癖 亦重其世傳也 及潤長而耕樵釣弋 必以書隨 夜卽荊薪繼明 旣而 虞夏之書 先秦漢魏之詩 史傳子集 懸誦無一字失焉 希僑善論策 潤工詩賦 邑子弟 有造請受業者 使之坐隴上 置筆硯田間 耦耕旣㯙 而篇已成矣 人間何不取科策 自苦若是 希僑笑曰 科宦豈可耕且爲哉 問者益歎其高也 希僑死時 年八十餘 潤且七十其純斂墳樹 躬治而不假人 盡以書殉之 廬墓終喪 不復耕釣 曰親不在 吾不憂衣食 惟噉草根飮水而已 臨死 囑其伯姑兄弟之子 葬父塚傍 潤亦年八十矣
經畹子曰 余遊俗離 過東里 問先生舊居 里人有及見子 指其塚 說其遺事 往往歎息泣下 余乃𧓸蠋荒原 挹仰高風 遂爲之贊 曰高哉南岳 下有東里 石蘊琬埮 林挺杞梓 橋橋逸人 鐘毓于此 大父高士 先生孝子 商顔邵齡 鹿門美字 誦讀苦工 釣弋甘旨 草芥簪組 木葉衣被 耦耕食力 葬書順志 余今南遊 歲遠人邇 遺光溢目 高風聳耳 徘徊故墟 敬敷嘉誄 (秋齌紀異)
y73.
廉時道
廉時道者 許相家人也 嘗道獲遺銀數鎰 窮覓主 乃館閣金公家物 公卽淸城也 甚韙廉 欲仍與之 不受 其亡銀奴 候於門 引其眷 拜謝之曰 斯卽鬻馬金 向旣醉失 主家嚴亟 雖暫詭告 幾終斃於榳矣 奴有女 年十許歲 投前泣曰 兒當以身酬活父之恩 廉揮之去
及逆堅獄起 謂時道曰 旣無德 若忍又同禍 强遣之 廉去順興浮石寺 一夜念主哭 夢有人戒曰 當往遠海庵 明日 遍訪得之 在山節頂 一老宿趺坐 如枯木焉 微開目視曰 固知汝來 頗記我乎 廉省之 卽其從祖 曾出家 尙依稀幼時見也 驚且悲號 祖曰 無爾 此不有刹 可去 廉脹訣躊躇 祖促之曰 此不可留 就抵刹 亦見一僧 致祖言 卽曰 吾師也 又曰 許門已覆 追君者且至 然無深禍患 國命亦不須逃 宜速出 廉出果被執 時淸城判金吾 奏免其坐 且資貨使爲家 廉遂從此商販
後因貿易 往嶺南某邑 遇雨村舍 忽一女 疾忙出拜曰 恩君子果至矣 廉詰之 乃淸城家亡 銀奴女也 言其父母已亡 身旣免 而失爲君子婢妾 以報前恩 裝尼服 探訪不得 頃歲來此 紡績蓄産 日欑祝星斗 昨夢有謂我曰 爾望來矣 今果符 豈不天從人願 廉感其誠 遂挈歸妻焉 家淸城家側 廉每爲其主鳴寃 廷紳豊原趙公 訪其裔 一孫在掌苑吏云
右聞 英廟嘗親行祈雨 時道伏蹕路奏曰 幸釋南犴寃囚 天當雨 上爲之動容 卽命放出 侍從執不可 請治其僭妄 不許 及回鑾 果雨 南囚將李森 出獄時 項鎖生蟲矣 (委巷瑣聞)
y #74. 권3, 144면.
金地部壽彭
金壽彭 字啇老 英廟時人 俶儻多大節 有古烈丈夫之風 爲度支吏 淸白自守 有弟爲惠局吏 嘗至其家 盆盎列庭 黛痕漉漉 問何用 弟曰 妻爲靘染業 乃怒而撻之曰 吾兄弟皆厚祿而業此 彼貧者 將何業 令覆之 靑決決流滿渠
尙持牒 至尙書家請署 方與客棋 點首棋如故 凡數時不轍 壽彭歷階而上 以手撒棋而下曰 死罪死罪 然此國事 不可緩 請署付他吏 行之 卽辭去 尙書謝止之
國朝之法 以民間女 充宮人 壽彭女與其選 壽彭排禁闥 擊登聞鼓 本院究得 情以聞 批曰 凡選宮女 以掖屬女 而民間女勿論 命爲著式 從壽彭願也
先時 命宦者發度支錢十萬 時夜四鼓 壽彭方在直 拒而不從 宦者叱督之 壽彭徐步 至尙書家 得署然後 方出錢 日已明矣 上聞而嘉之 及是聞其名 而有此異數
贊曰 想見其人 如有風肅肅逼人 聞幼時家貧 其母躬爨炊之勞 竈下得藏鏹 還瘞如故 售其家而之他家 始語其父曰 暴富不祥 故不取 然在此家 不能無顯顯于埋金處耳 非此母 不能生此子 (『壺山外記』)
y #75. 권3, 146면.
廋籌司世通
廋世通字公元 漢譯人也 事親孝 父歿 廬墓三年 哀毁過節 家貧爲籌司吏 持身儉約 有古長者風 窮族貧交之不能婚葬者 必經紀之 掌關西時 通文館入燕 原包外有加包之論 狀於首揆洪相國 相國欲許之 世通不從曰 此重典 不可 相國笑謂諸譯曰 何不先見掌吏 諸譯往見世通 細述加包不可己之狀 世通曰果如是 吾將謝相國而許之 諸譯感其意 遺以百萬錢 世通不受 約以歲輸錢五萬於關西掌爲式 迄今行之胥吏之居憂者 在家挂麻 出則衣常服 人無以辨之 世通母歿 悲其服華 告之廟堂 白笠而外黑團領而壞色 自世通始也 讀書必自周易論語中庸 不見邪滛之書 (『壺山外記』)
y #76. 권3 , 148면.
李天官掾
天官掾李某之外邑 得堂參錢數百金 將持歸奉親 夜宿店舍 聞有哭聲甚哀 問店主 云 隣有某人家 日
前以瘟疫 闔家俱沒 獨餘一女子 罔知所爲 晝夜號慟而已 李聞之悶惻 卽往訊之 乃以所得錢盡買初終之具 求解事者 俱往襲斂 仍葬其先塋而去
及歸家 老親撫背曰 善哉 其後昆繁衍 至今相承云
y #77. 권3, 148면.
金惠局掾
昔有金某 在某相國門下 家貧親老要得斗料 一日惠局吏有闕 相國以將金差代 金白于相國曰 特蒙厚念 恩感如天 但死者舊知也 屢月病淹 逐日問訊 今若交承 不幾於幸 其死乎 誠不願也 相國賢之 以他人代之
其後又有闕 又白于相國曰 見今門下某也 困窶甚於小人 請先差 相國益賢之 後又有闕 始差之 聞者 莫不稱之 曰 貧而能讓 古今無儔 其後昆繁衍 此卽東厓之先祖云
y #78. 권3, 149면.
尹鶴鹿庵壽河
尹鶴鹿庵壽河 字元一 重義氣 有烈士之風 少時出入某宰家 某宰干連大獄 被極刑 公乃奮然乘夜竊負而逃 葬其先塋 攸司詗捕 累日不獲乃已
某宰子孫感其恩 世世不忘 尹氏雲仍相承 至今爲閭巷巨族
y #79. 권3, 150면.
文金生員
文金生員者 不知其名 漢城家人子也 貌短侵龍鍾 自稱以生員
英廟時 其女姪 選入宮 後封爲淑媛 門戶暴盛 淑媛有弟聖國 爲毓祥宮小監 而淑媛獨以生員之貧 不祿仕 恥之 欲屬籍宮禁 苦辭而止
聖國素猾悍不學 又嗜酒 及爲宮監 人皆側目 生員久貧約 而常戒家人 母納聖國饋遺 絶不與來往 聖國亦無意相速 一日生員拊膺而歎曰 亡我家者 聖國也 不去 將及累 乃謂其妻曰 人有死而復起者乎 子曰無有 曰如爾則何若 曰何幸如之 生員曰 老而不終命 不若夭死於牖下 况今吾垂七耋 雖死無所憾 吾將棄家遠遊 以終吾身 請自今日 爲吾大歸之日 吾當歲一來見 一覯猶爲奇 假我以八十九十 所與覯者 爲十遭二十遭 爲幸當如何 卽日 理笻屨 與妻子訣 遊域內名山川 穹林絶谷厓寺洞觀之略有可賞者 聞輒投止止必游衍 去住亦不恡情 所至常稱以金生員 盖欲別於文族 冒其母姓 故里素相知者 皆號以文金生員
每歲窮 必來 省邱墓 歸過其室而不信宿 臨去 妻子爲牽衣啼泣 生員少無係戀色
後八十有餘 仍留不去曰 聖國死 庶乎免矣 且吾氣力漸乏 不宜行邁 吾將眞死矣 豈忍以父母所遺之身 死於道路 爲鳥鳶食乎 乃家居閉門 歲餘而卒
正廟卽位 淑媛竟以罪死 文氏遂亡焉
(『好古齋稿』)
y #80.
李達文
達文姓李 四十總角 儈藥養其母
一日 達文之某氏肆 主人出示直百金 重一兩數斤人參曰 此何如 達文曰 誠佳品也 主人適入內室 達文背坐望牖外 已而 主人出曰 達文人參何在 達文回顧 無人參矣 乃笑曰 我適有願買人 已付之矣 從當輸直也
明日 主人將熏鼠 見竪樻後有紙褁 出而審之 則昨日人參也 主人大驚 邀達文而告之 曰若何不言不見人參而慢 曰賣之乎 達文曰 人參 我已見而忽失之 我若曰不知 則主人獨不謂我盜乎 於是主人愧謝僕僕
是時 英宗大王 憫民之貧 不能冠婚者 自官賜資 成其禮 故達文始冠矣
達文垂老 落嶺南 娶家人子貨販業其生 每見京城人客 泣說賜冠時盛德事云 (『秋齋紀異』)
y #81.권3, 153면.
劉同樞公厚澤
族曾大父 同樞公 諱厚澤 字景長 正廟朝 爲秘書省司準 善校準 屢蒙加資賞典 少時善飮酒 或有過量時 慈母貞夫人朴氏 憂其疾 諭以戒飮 公遂決意斷酒 不復一勺之飮 族戚及知舊稱其孝 後有美酒 貞夫人謂之曰 今適有美酒 余思汝前日之所好玆 以一杯與之 汝須飮之 公跪而對曰 小子不肖貽憂甚多 幸承慈誨纔絶狂藥 今未幾年 豈敢更飮 雖有美味之賜 誠不敢奉承 貞夫人賢其言 不復强勸 公終身不飮 享壽八十五
y #82. 권3, 154면
洪碩士胤琇
洪公胤琇 字啓一 家貧好讀書 往來於筆肆冊市之間 僅爲糊口計 而妻孥恒有飢色 一日有友人 以經書數函 欲爲轉賣者 公携至顧買人家 翻閱之 忽見簡編之間挾一刀 裝以金銀瑇瑁可寶也 公乃往見其主而還之 時人皆稱之 公卽王考以約軒公表從也 嘗有書 勉其學問
y #83. 권3, 155면.
權同樞廷一
權同樞廷一 少時家貧 住仁王山下 善居有無 致累萬金 每歲窮日寒 令人多負錢穀 往訊舊知及隣里之困窘者 賙給之 人至今稱之 嘗穿一井于里中 以便綆汲 里人感其惠 井甃上刻權公井三字 以誌之
Y.#84. 권3, 156면.
張風竹軒友壁
張友壁 字明仲 號風竹軒 卓犖不羣 以孝友聞 不事記誦 時爲文章 雋雅可誦
嘗誡其子 曰雖有班揚之才 鍾鼎之貴 苟有歉於名敎 無以立於世
以蔭充通禮官 未周歲而棄官去 曰親不在 何祿爲 乃放情山水間 一邱一壑 自謂過之 曉於樂律 自製歌拍之楳花點 殆管絃之玉尺也
日登仁王峯 放歌而歸 人指其處 曰歌臺 年八十 終于家 栖碧亭西 有一楓樹 蟠蔭數畝 爲洛下楓林巨觀 公兒時手植也 其孫昶 屬余以詩 記于石
贊 曰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歸宗於梅花五點 非神思之造極 不能也 比之昭華之管 功用博矣 車馬山林 特戱玩耳 <壺山外記>
y #85.권3, 157.
劉晩翠軒匡鎭
正廟在宥二紀 洪大敷文 創奎章閣 建六學士 至于掾吏 必以澡身有文藝者 充之 出入邃嚴 覲耿光而奉玉音 盖周官胥史以來所未有 首膺是選者 劉君匡鎭也
君字一之 南原人 初爲銀臺吏 正祖戊戌遷閣吏 己未丁祖母喪當承重 以起復非禮 乞退守廬 制闋除永禧殿監 當宁壬申歿 得年七十五
君少日短小姸好 貌若處子 端詳有贍氣 其在銀臺 或事會嚴急 禁中鼎沸 官吏錯愕失措 君獨處之 安閒若無事 時丙丁間 有權凶橫甚 人莫敢矯其非 君據理折之 不少撓
其在閣 正祖視遇特殊諸吏 屢承錫賚之恩 聞其乞退 敎曰 是士大夫之所難能 華袞一字 君可以不朽百歲矣 君事親孝 篤於睦婣 親戚待而婚葬者十餘家 顧安於疏糲 棺歛無素具 平居寡言笑 矜飭自持 步趨縮縮 有繩尺 喜看書 老不懈 爲詩穠麗可誦
<屐翁李尙書撰>
y #86. 권3, 158면
徐學圃軒慶昌
徐學圃軒慶昌 字明重 以籌司椽 得種藷方 註解彦譯 頒于八路 爲備荒之資 辛未西賊之變 多所計劃備給軍粮 乙亥饑饉 亦贊移粟之策 時人稱之 嘗作乙亥歎詩曰
畿甸曁三南 賑貸無蓄積
濟活公私計 惟在移其粟
東海多風濤 北船報沈溺
今士不讀書 列郡爭遏糴
哀此四道氓 半埴溝與壑
y #87 .권3, 159면.
朴同樞元黙
朴元黙 字公厚 初名性黙 孝子泰星曾孫 少時豪俠 宿於妓家 見衾有劍痕 怪問之 妓云 昨夜有私夫 覺而刺之 公自語于心曰 我有老親且無兄弟 不可一任其放蕩 以傷其遺體 是夜辭歸 晝宵勤學 極其色養 每朝躬往諸宗族家 問其安否 恤其貧乏 日以爲常 雖婣婭疏遠之親 嫁娶喪祭 如恐不及 無失其時 宗孫早沒而無子 公日夜憂悶 年迫五十 始有一男 卽繼宗孫之嗣 其於義理之際 果敢莫能奪也
y. #88. 권3 160면
劉蘆村漢謙
劉蘆村漢謙 字士受 晩翠軒之子 性正直恬雅 好酒醴而不及亂 善詞賦而不多作 聲色貨利 一無所好 惟以經籍自娛 到老不倦 以內閣司戶 遭親喪 仍乞退 人皆稱之曰 能繩先武 暮年 除南殿監
y. #89. 권3. 161면.
烟朴
烟朴者 賣烟杯而氏朴也 失其名 老而理敝扇爲業 壯不識字 得小學諺解一冊 然諺亦不解 從同肆人 學國書反切已 因解以逆文 漸至開明 讀四書及宋儒書 篤學而力行 守分謹拙 稍名於世 淵村閔尙書赴都 見市傍俯首甚恭 歸而問之 或言是烟朴 遂夤夜招見 時余亦在席 樸野之質 誠謹之功 有本然之美 但聞見太陋 開說經義 閉目潛聽 到劈破得意處 大聲曰可 尤可則輒下拜 一夜之間 不知幾十拜 嘗論惜寸陰曰 正月朔子時生 滿百歲臘晦亥刻沒 方爲三萬六千 旣無是人則人壽幾何 蓋其苦行力學 古所罕也 惜不得高明裁之耳 (『枕雨談草』)
y. #90. 권3. 162면
裴同樞光鈺
裴同樞光鈺 字有成 聰明過人 善記誦 多識世系及故實 掌春曹稽制司 時稱解事 每當國家大禮 按例措處 莫不合宜 少無差失 家居無他書籍 案上唯有國朝典禮之文 日夜閱覽 故有事則應之如響 盖有所蓄積也
y #91 권3,162
徐松磵義錫
徐松磵義錫 字潁叟 好酒善詩 有氣槪 少事廣湖金副提學 及喪貧不能葬 松磵乃賣家助葬 時人稱其義 金副提學挽詞曰
卄載江干永閟音 空堂白日水雲沈 儀容疇昔冠奎列 文雅如今推士林 金燭影中開學遠 紫陽篇裏繼源深 嗚呼斯世追無及 茹痛長年淚滿襟
y #92 권3,163
金无咎子敬直
金敬直 字熙重 號无咎子 爲人簡而不傲 恭而無諂 儉而不吝 善與人交 而至規箴 則雍容不迫 令人感悔 又善解人紛競 濟人窘急 人多稱之 好學而窮理 嘗讀論語 每日讀一章 窮究奧旨 或至二三日 讀三年 有自得之意
常曰 論語二十篇四百九十章 章章有次第 一無錯亂者 篇中有三心字 從心所欲不踰矩 聖人之心也 其心三月不違仁 顔子之心也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凡人之心也
又曰 孟子浩然章 卽傳道之書也 有北宮黝孟施舍之勇 然後能有曾子之勇 能養浩然之氣
又曰 陶靖節歸去來辭 亦有三心字 其語意 皆修道之旨 而知者鮮矣
y #93 권3,164
洪李讓金
漢城梧泉李氏 數世富家 及其曾玄蕩敗 賣其居於洪氏 當廳一柱傾側將頹 洪氏修整之中 有小錠銀三千 盖李之先所藏也 洪招李還之 李辭曰 銀雖吾祖之藏而無明文 家已售君 銀亦君物 相讓不已 至聞于官 官白于朝
上敎曰 吾民有如此賢者 誰謂今人不如古人乎 命分其半 而皆賜爵(秋齋紀異)
y #94 권3,165
秦鍾煥
秦鍾煥 字重磬 奎章閣閣監東奭子也 冲襟泊如 退然若無能 擧止踈野 不類紈袴家 臨鍾王帖 莫不逼眞 而尤好金生筆意 雄渾古雅 如懸厓墜石 讀其詩 又蒼然而秀 淵然而光 深得少陵骨髓 樂府諸作 皆燕趙氣也
膂力絶人 使二十斤鐵杖 能超上數丈 肌理堅實 以手捔若摸鐵版 彎勁弩五發輒四中 有膽略 嘗夜徒手追虎林藪中 精武藝 舞槊使棒俱詣妙 嘗於月夜 屛徒從 同入山谷中 要一試擧杖蹈厲 略示十八法 揮霍如飛 山鳥皆鳴
儐詔使留龍灣 羽堂趙尙書 語及狐락之美 君實擧形性 及諸獸品第無遺 乃就本草 按名叩試 誦對不錯 尙書大驚 歸語人曰 天才也 雅好圍棋 殆無其敵 而未嘗疊勝 對國手 必輸一子 勢要家欲相見 君不悅曰 五斗折要 古人且恥之 况無求平原之門者哉 或訾毁交至 竟不接 達官一面
嘗曰 自吾王父蒙國恩 如山海 以吾癡戇 塵露莫效 只可隨分飮啄 無觸世綱 庶爲不報之報 問子之才 將何居 曰 假以歲月 處我師旅之中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因悲歌作楚聲 雜以戱劇 淸越圓轉 又非世俗之比也
五十二歿 無怛化意 妻訣且泣 君曰 子命亦盡 相從不遠 揮使却之 果於是冬 妻亦亡 君旣沒 君之少妹爲鄭室者 以諺字 錄君之行 使其族人致語于張仲圭曰 亡兄所好 莫先生若 乞所以不朽者 仲圭爲詞以遺之 亦閨閤中異事也(枕雨談草)
y #95.권3, 169면.
金採蔘人
有民金姓人 居永平 以採蔘爲業 一日與其徒兩人 入白雲山最深處 登高俯臨 則下有岩壁 四面削立如斗 其中人蔘叢聚甚美 三人不勝驚喜 而無路可緣 遂結作樊 繫以葛索 推金姓坐其中 懸樊而下 金恣意採取 作十餘束置樊中 兩人從上汲引 採垂盡 兩人將蔘分取 棄樊而去 金不可復出 四顧絶壁削立百丈 非羽翰無以出 又無可食 只採食餘蔘 或有大如臂者 不火食七日 氣甚充實 夜則宿於岩底 六百計量度超出無策
一日望見岩上 一大蟒直赴金之臥處 金自知必死 蟒橫過其前 直向樊索所下之壁 長可十餘丈 置尾於金之前 掉之不已 金自思曰 此蟒見人不噬 豈有意救我耶 遂解其腰帶 緊縛於蟒尾 跨伏而牢持其端 一揮不覺其身之已在壁上 蟒則入林 不知去處 金知其爲神物
遂尋舊路下山 則兩人皆蹲坐大樹下 金遙謂曰 爾輩尙留在耶 皆不答 至前視之 死已久 而其蔘則無一遺失 金莫知其故 急下山 告于兩家曰 吾始與兩人採蔘同歸 嘔泄皆死 豈誤食毒物而然耶 所採雖均分 吾何忍取之 盡分給兩家 以充葬需 無一所取 亦杜口不言此事 兩家素信此人 皆不疑 迎尸善葬
厥後金年過九十 强壯如少年 生子五人 皆積粟富厚 孫曾繁衍 雄於閭里 金近百歲無病而死 臨死時 始言其事於衆子曰 凡人死生富貴 天神莫不鑑臨 汝輩切勿生惡念 以觸神怒 如兩人者也
<靑丘野談>
y #96. 권3, 170면.
崔奎顯
崔淳翁 嘗從金將軍 死於深河之役 坐勢位微 其事不大著 至今累百年 或擧翁名問之 鮮有知者
其七代孫奎顯 用是懼 遍謁縉紳詞林 得誌傳序跋歌詩銘贊等 爲近百篇 將印行于世 淳翁之死 始復顯 信其用心之勤且久也 國朝屢經兵禍 錦山之戰 江都之難 凡死節死事者 幾人 或傳或不傳 皆天也 而其傳者 多有因後世之誠且賢也 謂奎顯其人 豈過也哉 奎顯貌癯而寒 布衣草履 造公卿之門 終始于乞者 只翁事 蕭然無慕於外者也
<金陵集>
y #97. 권3, 171면.
金完喆
金完喆 李相國家傔也公入爲相 嘗扈駕昌陵還 索茶飮不得 怒汰惠局掌食吏 以完喆代之 惠局有飯果法 相出外 必供之 供已乃退 退後雖欲食勿究 完喆至府詢其由 還見公辭歸 公問其故 曰索茶於命退之後 是爲小人故 公端委廊廟之上 幾近於罔民 將何望於公乎 公愧謝乃復其吏
嘗與人同上白雲峰 峰腰仄徑下臨萬仞 十人行 能過者僅一二 其人攀援匍匐而度 目眩股栗不能從故道下 完喆乃負而下 如平地焉 亦古來罕聞 贊曰 聞完喆之風者 懦夫起貪夫廉 弱者勇 蘇子瞻見章惇臨絶塹題陡壁 知其爲忍人 完喆豈忍人乎哉
<壺山外記>
y #98 권3, 172면.
李五衛將興潤
李興潤 忠厚篤愼之人也 正廟時 與閣屬官之選 如履薄臨深 一心對揚 二十年如一日 宮禁之事 雖子弟家人 未嘗一言及之 日與蓮府將家子周旋 而亦未嘗慢易之 凡宮府之事照管甚多 錄其勞除外職以十數 而皆辭之 在朝縉紳皆以禮遇 亦不以此自多
嘗與一宰相坐堂而語 有老吏持牒鴈鶩行以進 興潤輒起而避 吏退問其故 曰彼吏者故舊也 公雖愛我賜坐堂上 寧獨安於心乎 其篤謹如是 階至崇政 子重根妙歲充別軍職 至南陽府使 以父故也 壺山外記>
#99. 권3, 173면.
黃順承
平讓黃固執聞人也 信言果行 無所回橈 世人不夷考其實 槩辟之固滯執拗者 過也
子娶婦 新婦宿朝當拜舅姑 黃早起整冠服入內堂 上堂坐良久 新婦尙不出 黃訝之 呼從婦來婢子 問新婦梳洗未曰 未明已梳洗矣 然則何不出見我 對曰將待老爺朝謁祠堂然後出現 黃仰而驚 俯而歎曰
然是哉言乎 日拜祠堂固禮也 但吾所未能行者也 自今日吾且行之 是哉言乎
卽具上服 就拜家廟 然後新婦方出拜謁 黃喜動顔色曰 新婦能敎我以禮 眞我家婦也 黃之門其將昌大乎 自是益敬重婦 婦亦宜其家 無闕焉
世稱黃多有特行 不爭價以辦祭品 不因便而弔遠友 不視邪色 行不由徑 田有蝥蠈投而不殺 橋以壙灰避而徒涉 此皆人所難能者 然以余所聞 其從善如流
無所隱吝者 實有與人爲善之量 此豈可以固滯執拗論之哉 傳曰擇善而固執之 黃其庶幾乎名 順承 肅廟時人 後孫蕃衍 今爲平讓府大族云
<素隱集>
y #100 권3,175
金大涉
金大涉 平壤人也 魋面虯髥矍鑠有異相 性戇直 好讀孫武書 夜置酒 且讀且飮 編髮 爲臬司知印
早喪母 父老病 不出戶 大涉 竭力致養 思所以極尊敬 而未知方也 乃以事觀察使之禮 事之 趍走給事 一如官府 有告於翁稱小子 翁有命 卽唱大喏 歲時名節 其儕僚 謁翁者 大涉止之門外 匍匐而入白曰 小子惶恐謹言 某將謁見 取進止 翁命入 大涉唱大喏 鞠躬而出 贊導以入 叱令促武 行使整 拜使齊 禮畢 大涉伏而進曰 小子惶恐謹言 此輩旣蒙引拜 卽許辭退 恐未知何如 翁曰諾 大涉叱令拜退 其友皆營屬無賴 見大涉風采 莫不肅然 無敢譁者
出直多被酒 任俠 遇不平事 輒氣戰戰 奮髥戰 手敺其曲而硬者 翁聞使止之 便放手 過飮難制 翁命止酒 遂斷不飮 翁死 居喪甚悲 今爲列校(斐然箱抄)
y #101 권3,177
金仲眞
蒸胡瓜濃熟 浸以醬醋 雜施薑椒軟美 可羞於無齒老人者 俗名爲瓜濃 正廟時 有金仲眞者 年未老而齒牙盡落 故人嘲號曰 瓜濃 善詼諧俚談 其於物態人情 曲盡纖實 往往有可聽者
其三士發願說曰 古人有三士 上天訴玉帝 各陳其願 一曰 生托名族 貌如冠玉 五車讀破 三場魁 擢華要淸顯 才無不適 折衝輔弼 能盡其職 畵入雲烟 名垂竹帛 是所願也 帝顧謂左右曰 何如 文昌奏曰 彼常有陰功 著於物 受斯報無濫 帝曰 依願
一曰 人生貧窮 實所難堪 弊縕不掩 糟糖是甘 妻啼兒號 猶屬閒談 飢寒切身 難保恒心 願作富翁 必從自手 藏鏹鉅萬 播種千斗 仰事俯育 不惱兄弟 冠婚喪祭 備盡其禮 至於貧族 窮交之周恤假借 行旅乞丏之寄寓叫化 應接不難 各極其歡 則於良足矣 更復何願
帝曰 傷哉貧也 至願止此耶 命司祿替判 司祿承命 出階上立令曰 汝其聽之 汝前生 恃富侮貧 不思急人 甘酒淫色 花使銀帛 茹美吐苦 專事口肚 揀精惡麤 詰責妻孥 暴殄天物 濫用無節 是其自取 誰怨誰咎 但先世謙儉 非義不取施 爾之願 非爾伊祖
兩人者趍出 其一士 獨深拱立庭隅 眼貶貶遠視 口黙黙不言 帝曰 爾何如 士乃整顔色斂膝 進伏香案前 再三警咳然後 奏曰
臣之所願 異乎二子者 爲人性癖 愛淸閑 富貴功名 摠不干 願求臨水背山處 草草結茅三五間 數頃水田 幾株桑樹 天無水旱 地無稅賦 朝飯夕粥 足以充腹 冬綿夏葛 只要完潔 兼之子弟分職 不勞誡勅 奴婢勤力 自任耕織 內無累於凌雜 外不煩於剝啄 臣 於是 逍遙安適 優游閑逸 心無營爲 身亦平吉 壽準期頤 逝而無疾 是臣之願
言未畢 帝遽撫床曰 噫 此所謂淸福也 夫淸福者 世人之所共願 上天之所甚慳者也 若使人人而可求 求之而輒得 豈獨汝也 我當先占而享之 復何事勞勞乎此上帝爲哉
系曰 談言微中 亦可以解紛 所謂瓜濃者 雖無當時解紛之可稱 然其率口取譬 有可以喩大云(素隱稿)
Y102B
金六指
六指大師 安東人 金姓 大族也. 家富於財 敦行孝弟 有文章 捷進士. 一兄早亡 鞠兄子 愛踰己子 殖兄貲 別貯之 將以待兄子長成而遺之. 爲之擇婦 至期金生率往 行禮. 是夕 兄子出 急告生曰 夜深 新婦始入房 燭出 有盜剔戶入 叱曰 畢竟背我情 從此斷 有如此帛 聞裂帛聲 引燭視之 婦裳失其半矣. 娶之 不可承宗廟 請去. 生曰能無遽乎 不奈何. 携兄子而歸 恨嘉事不成 遂與婦家絶矣.
婦本法家也 敎養有素 不知盜自何. 至數年 婦告父母曰 兒廢人 無關於家 願得錢三千緡 等棄之 父憐而許之. 於是 婦衣素衣 與一奚 之金生之隣 僦一屋 業酤理生. 酒美肴佳 取直頗廉 ( 貰飮有欠 責亦不吝 :완암집 대조 요망) 但直取敝衣 不討金錢. 由是 遠近悅之 雖金生父子 亦來飮. 小奚供客門外 容貌備潔 持身嚴 客醉 不敢褻. 婦旣薄於金生 盡得金家短長.
久之 人以逋責有帛裳餘幅 償之者 亟取所失 驗之合 乃金之奴也. 婦旣得半裳 卜日 大供具 奚要於里之父老曰 家主寒士家寡婦 謀生 來寓三年於此 蒙里父老不棄 逐什一之利 幸有嬴餘 皆父老之賜也. 行將歸老本鄕 不腆觴豆 敢以徼父老之惠. 里之人 旣賢其才行 大悅曰 諾.
至日 設大席場邊 貴賤分列 金生父子亦在 酒行已 奚傳言少俟 已而 婦盛服 徐步出 衆皆動容 奚布席 婦俛於前曰 竊有不瞑之恨 乞父老理寃. 父老皆愕然相顧 婦曰 我卽 在坐 金進士兄子之妻也 結褵之夕 盜有作亂 失其半裳 室女被垢 死有餘羞 仍念此事 非兒家所知 故改姓微行 隱忍致此 裳今至矣.
因於懷中 出所裂帛幅 湊而言曰 誣衊伸矣 死無恨矣. 言訖而入 左右皆失色. 金生招兄子曰 往視之 彼死矣. 趨而入 果縊矣 救而止. 次日 金生 執其奴 屛人訊之. 奴曰 此主夫人命也 主有三子而 愛兄子 兄之貲 日富 三子貧 故 沮其昏 使不成家也. 金乃諉以他罪 殪其奴 迎新婦而歸 盡以兄之貲 遺之 又以老 傳家事于三子 別構草堂於園後 獨與妻居 許諸子 朝一省示 妻執㸑 躬滌器 情好甚殷.
一日 夜聞風聲大作 金生 轉枕不寐 妻睡且酣 四境寂然. 金生潛起 乘風放火 陽如厠 料已死 大呼救火 諸子至 無及矣.生哭之慟 喪畢 謂諸子曰 爾母有罪 故殺之. 然殺其妻 安得爲人. 將入山 爲僧 僧非人也. 更毋父子爲也. 否者 雖兄子 不赦. 爾母且殺 況若輩乎.
遂入金剛剃髮 時年五十餘矣. 左手六指 故 人稱六指大師. 師本儒者 不崇梵行 文人游山者 與之言( 輒依傳程朱: 완암집 대조) 勸以忠孝 或叩內典曰 士宜尊經訓 豈可外求 不答.
久之 師生甲重回 諸子曰 雖有嚴命 回甲人間大賀 乃具衣一襲 兄子爲之導 師大吼 兄子 伏庭下 不敢視 上衣包爲壽. 師留一鞿曰 以汝故受. 兄子泣而曰 群從在門 乞一賜見 師喝一聲 扶伏退 諸子 揮泣而去.
乾隆末 師百四歲 住嶺南山寺 士女候謁 稱現世佛. 觀察使某公 聞師明於堪輿術
要相見 不許. 適有村家子 頗聰慧 來學于師 尋以妖言 罹大獄 詞連于師. 觀察使 羅致之 奉旨旣發 妖人之招 刑推放送 盖上未知若是之老也. 觀察使 後悔 然 難於覆奏 使之提待 師自山中 業來待矣. 觀察使 誡伍佰曰 老人也 其杖毋及膚. 師就杖 杖未擧而 念佛號一聲 死矣. 百姓男女 擁轅門者 咸神之.
藍田外史曰 昔 金老人景欽言 少日 遇師於金剛山中 豊晳美容儀 時九十餘 兩乳出湩 山行如飛 豈修養有道耶. 與之言 皆六經 微奧 未嘗拈出禪旨 盖才氣有過人者矣. 重妻 東俗也 嘗見殺妻廢妻者 多得奇禍 百餘歲 杖死 禮律之外也. 豈風尙之殊 天殃隨之耶. <斐然箱抄>
Y103B
鄕人遇盜
一鄕人 將葬親 市賣一牛而返 遇數賊 山谷間 乞哀不許 且劫以刃. 忽聞谷口咳而入者 見是縣中 捕盜校隸 方譏市而來 就欲縛詰之 賊皆慌縮無措.鄕人徐辨曰 先欠此二人 債未還 今賣犢 適相逢 責償 靡他故也. 校釋然乃顧 勸毋迫 皆唯唯. 校旣去 賊乃大感曰 某等 死命得活 誓從此 爲良矣. 遂相護出林而去.
余友素隱子聞之曰 人方厄且急時 雖有智者 不遑善謀 以貿貿之鄕人而 能雍容如是 以德報怨 蠻貊可行者 非斯人與.<委巷瑣聞>
Y104B P.189-
洪東錫
洪東錫者 惠局吏而二憂堂傔人也 辛壬之間 少論臺官 發啓而故使東錫寫之 東錫投筆曰 子不可以手 寫其父之罪名 傔從之於官員 有父子之義 小人不可寫 諸臺怒 使囚之至於受刑 而終不書之
及二憂堂謫濟州也 東錫自退而隨往 至下後命之時 悔軒走馬發行 未及三十里 都事先入去矣 藥椀促而使飮之 東錫在傍 請曰 聞罪人之子 不久入來云 少延晷刻 以爲父子相面之地云云 則都事不許 東錫 乃蹴其藥椀覆之 諸人 皆失色而無奈何矣 都事 不得已 以藥椀爲海水漂沒修啓 悔軒入來 而自禁府更送藥水之際 拖至月餘矣 及受後命之時 二憂堂 顧謂悔軒曰 東錫 汝可視以同氣 東錫 護喪上來 後復爲惠吏世世承襲 其子孫 出入趙公之門下 爲通內外(溪西雜錄)
Y105B. P.189
盧同知(失其名)
盧同知者 南陽人也 善射而數奇 每榜初試 而會試則每屈 一日 人定後 乘醉而立於六曺前大路上 時則御營廳發巡日也 邏卒執之 則仍以手搏之 牌將來 又打之 連打四五人 而不去 各牌邏卒 幷會而結縳
待明朝 捉待于大將門外 大將卽安國洞洪相國也
洪公 使之拿入 問曰 汝知巡邏法意乎 曰知之 曰然則 何爲打巡邏也 對曰 欲一言而死 願暫解縳 公命解縳 盧君起而對曰 小人卽南陽擧子也 略有勇力 善騎射 而以數奇之故 會試之赴 已近十次 而今番又見屈 自顧身世 求死不得 欲托跡宰相之門 以爲發跡之計 而亦無其路 方今名望 無出於使道之右 竊欲一次承候 而爲閽所阻 故出此計 打巡邏 則必拿致此庭 一次承顔 而陳情故也 若不打 而只犯夜 則自執事廳棍治而放之 何由入此庭乎 且一人敵二人 則曰兼人之勇 而小人則打五人 可謂兼五人之勇也 使道使小人 得處門下 則何如 洪公熟視而笑曰 俄者被打之校 在於何處 厥校承命而待 則公曰 汝輩校卒五人 被打於彼一人 將焉用哉 汝可解將牌而退去也 仍以其傳令牌 佩盧君 而使之處門下矣
其爲人 百伶百俐 每事 中主人之意 由是寵愛日隆內外大小事 一倂委任 而出納適中 無一事踈虞 洪公視之如左右手 自別軍官陞資而以久勤 爲宣沙浦僉使 赴任之時 洪公書托於巡兵營 每事斗護 滿瓜而三年之間 一不書問于洪公 門下人 皆疑其背恩之人矣
及其遞歸來謁 則公欣然曰 間者無故而官况所得幾何 對曰 小人以使道恩澤 得爲腴鎭 三年所得 並買南陽田土 今則可謂足過平生矣 洪公喜曰 甚可幸也 盧君仍起而告辭 公驚曰 汝旣來此 何不留在 而卽欲還歸耶 對曰 小人効誠盡力於使道者 將以有求也 今焉所得洽爲 過望 則更留何爲 從此而告退 公無語而許之 出門時 或有責其忘恩 盧君笑曰 吾豈不知耶 吾在門下十餘年矣 諸處餽遺 使道何曾盡覽乎 如干之物 皆爲吾輩所用 吾以殘鎭僉使 雖竭一鎭之力而進封 不過爲傔從輩眼下物而已 不緊甚矣 吾所以不爲也 仍歸南陽 更不相通矣
及到丙申洪公廢 居于高陽文峯墓下 時則傔從一人 無求侍者 盧君 始扶杖而來 侍朝夕服事 及病重之時 左右扶持 親嘗藥餌 卒逝之後 手自歛襲而入棺 至葬畢後 痛哭而歸(溪西雜錄)
y106
朴萬戶
花藏寺佛殿後 有岩竇 深不可測 天欲雨 卽靑煙一條 自竇而起 裊裊而散 老僧相傳 巨蟒藏蟄于中 噓氣而然也 僧有患瘧者 試坐於岩竇 而得療 自此 人皆信奉之 遠近蚩氓 疾病必禱 置薰蒿餠餌之物 而擊鼓坎坎 卽蛇乃出啖 竟至馴擾 習以爲常者 垂五十年矣
長湍居朴萬戶者 牽黃犬 臂蒼鷹 乘駿馬而來 時有村婆 方抱病兒而致賽 蛇出頭就食 萬戶見而大驚 拔白羽 洞射其頭 而殪之 寺僧錯愕 爭相膜拜於蛇而已 萬戶神色不變 揚鞭而去 其妖遂絶
後十餘年 萬戶陞鄕歷州府 退老于家 率鄕里族屬 修稧於僧寺 白髮飄然 容貌嚴敦 群髡諦視曰 此老似是當年殺蛇者 自相疑信 問於其僕曰 無乃長湍朴萬戶耶 曰是矣 群髡嘖嘖 萬戶謂座客曰 此寺 昔有妖蛇 吾一箭射殺 僧徒謂吾必有後災 吾今年位俱高 蛇乃微物 豈能禍福人哉 況自古 殺蛇而致福者滔滔 向者 愚僧之惑 良可哂也 座客歎服
朴萬戶 不知何許人 必達識奇偉者也 其子孫繁衍云 (竹泉閑說)
y # 107. 권3, 194면.
李有成
李有成者 松都賤人也 身長八尺 容貌魁偉 嘗以役夫赴山陵 有邑宰監董者 素善相人 望見有成於稠中 心甚異之 招問曰 汝是何人 對之以實 邑宰曰 惜乎 生地雖賤 亦異相也 令名蓋世 壽福極遠 遂除名軍簿 使之退往
有成業商 家饒於財 事母至孝 一日謂母曰 曾聞吾屬乃士族家奴 累世隱匿 於義不祥 舊主姓名鄕貫 母能記憶否 母喟然嘆曰 余年十四 汝父以行商到京 余爲隣嫗所誘 同過一夜之間 汝父驅迫下來 其時豈不欲還往 余穉弱不知去路 歲月遷延 今已老矣 汝主翁乃金監察 名則忘之 居於京中某洞中 主翁主室視余如女 飮食必分 未嘗
捶楚 只有處子一人 與余同庚 常與同處嬉遊 森然面目 夢寐常見 于今四十餘年 主家消息邈然無聞矣
有成曰 奴而背主 臣而叛君 其惡一也 久不還見 必有天殃 吾當備貢往訪 但不識主名 何以尋覓 母曰 主名雖不記得 同班某某婢僕 皆齒下於余 必不盡死 以此訪問 則庶得推尋矣
有成卽備布端土物 往訪金監察舊宅 監察已於十年前捐舍 內室年老貧居 一女又先亡 有成持納貢物 備陳曲折 內室且驚且悲 家間老婢 相與咨嗟 因厚遇有成而送之 有成歸語其母 母失聲悲哭 自此常貢之外 又致節物 殆無虛月
積五六年 內室病重 有成聞奇奔往 多致珍羞 內室悲感 臨終成券免賤 有成累辭不獲 其沒也 服衰盡力襄葬 焚免賤文券於墓前 痛哭而去 人問其故 有成曰 母子四十年隱避 厥罪甚重 內宅仁慈 置而不問 其恩重矣 反受文券呼 聞者歎服 主家門族義之 改成文券 慰諭而予之 三年節日 必供祭需 又終身致誠於主祀之家
時留守姜公顯 夙聞其事 見其狀貌雄偉 接話殷勤 歎曰 有古烈士風而誠孝兼焉 眞異人也 有成名聲 傳播遠邇 使命之經過本府者 無不招見 見必肅然起敬曰 異哉 斯人 不如是 何以辦此義行乎 本府儒生父老 呈書于留守 冀得上聞 庶彰卓絶之行 以示激勸之方 留守卽轉啓 中廟特賜復戶 又令本府優給食物 誠曠世異類也
有成有四子 皆以商販致富 又能盡孝 有成終老安居 年近九十而逝 其子孫散處京外者 甚多 亦有以武擧官至守令邊閫者 豈非積善之報也 至今松都人 作爲美談云 (『죽천한설(竹泉閒說)』)
y108.
貞夫人林氏
貞夫人林氏 金公鶴聲之母 蚤寡 鶴聲及弟 方在髻齔 縫人衣裳 糊口 資二兒從師 一日 聽담溜滴地鏗鏘 下視之 地埋巨鬴 中實白鏹 亟揜之 無知者 他日 托其兄貨家 索居小蔀
後以夫祭日 置酒 邀兄至 二子亦在 迺喟然曰 先夫 以是遺孤 累未亡人 恒懼其成就 未果 以餒我舅姑若夫之靈 今吾鬢旣皤 二子能繼父志 早晩溘然 泉壤之下 足以有辭 因言瘞金之事 兄曰 胡若是浼焉 曰財者災也 無故獲鉅金不祥 非有奇災 亦必死亡 且人生知當窮乏 二子尙幼 使慣於衣食之安 則攻業不肯盡力 不長於貧困之中 則詎知財之來不易 故移吾居 寔斷吾念 如干窖藏 斯吾十指上辦出 非比忽爾至前者也 兄服其識遠 子感其勤若 親黨聞而相勸爲儉 迨母壽終 瓜瓞充閭 人曰 母之報也 (委巷瑣聞)
y109.
金氏
林公光澤妻金氏 每祭 林授錢有常 後見供設稍約 問其故 金氏曰 今可言乎 我知其錢 多悖入也 常賣針工代辨 今適不給耳 問前日所授者云何 曰貯之 擬補君他日之費也 發之罎罌交錯 林愕然 卽日退役 (委巷瑣聞)
y110.
安峽孝婦
安峽民家有女 年十七 嫁于伊川農夫 數月 夫病死 有姑老且盲 無他子女 婦縫績賃傭以供甘旨 晝宵匪懈 姑動作食飮 皆須婦 呼無不應 非左則右 勤於夫在時 父母憐其靑孀 孑弱依歸無所 風其改醮 婦曰 人各有志 何容相强 況我去 置姑於何地 命固奇薄 任之而已
他日 母托病 篤招之 婦卽不得也 詭告於姑曰 前村有賽神家 相邀往 便來矣 引姑手而歷指曰 饑來 飯斯須 水在彼 仍慌忙至家 母寔無恙 曰汝知有夫之母 而不省身之所自來乎 婦泣而曰 非敢爾也 阿母自有佳兒 婦奉侍在膝下 姑則非我莫以終其年 望母毋以不肖息爲念也 起立將辭 母曰 汝言良嘉 然何薄鞠抱之情 賜以瀹鷄烹狗 婦略擧匕捨肉 母笑曰 汝豈復將遺姑耶 從當有以送之 盖誘之也 婦已揣其意 遽向外顧囑曰 離鄕久 村樣不可復識 兒嬰時 鈿盒交俱 得好在無 暗包幾塊肉 竟出門奔回 路不甚慣 山日已沈 微辨一獸 在前蹀躞 認爲家畜之舊尨 喜曰 是能導我哉 遂從之 步步棘針石齒 彼星戴月 夜半乃達 姑荷荷曰 何其遲也 婦婉辭以彌縫之 取懷中肉 陳置姑前 燃燭於檠 溫水於鐺 聞聲甚厲 有虎出庭 方悟俄者之非尨伊虎也
明發 隣人探知之 咸聚而嗟異之曰 孝哉是婦 不有至性 安能致此 聞于知縣 復其家 (委巷瑣聞)
#111 권4, 205
李孝女
李孝女 平壤人華之女也 道光甲申春 華之爲討捕營校緝盜 因非辜逮獄當死 女始十二歲號泣訴營府 家貧乞諸道以供父 八年無少缺 方侍飯入牢揚揚作喜色 華之憂憤不食 女假意曰某公出力相助 勿憂不報喜 華之知其妄然不覺失笑 强爲之飽 每朝乞到午 晩乞到昏 必求生物不以餘餕進也
是秋女繭足赴京師 鳴金蹕路 胥吏輩皆感其誠 曲爲之導 然査不得白 如是凡三度 至辛卯竟得疏釋 編配于茂山 茂在北鄙絶域 女徒步隨行竭力承養 茂之人聞女之風 莫不愛慕 競使妻女從遊 女接之有恩義 故便養之物無遠不致 居五年遇赦放 茂之人揮淚而送之 女亦盡散餘財遍及隣里
凡十三年之間 行六千餘里 旣還居大同館下 故業益蕭然 女悉意幹辦 數年之際資用稍裕 律身有法 於是求昏者日衆 華之將擇婿而嫁之 女曰父無子惟一女 女若歸人 誰爲養吾親者 且余乞于市 始其親厚者 終至於無往不丐 初則黽勉而應之 再則蹙頞而與之 樂則爲兄弟 窮則變胡越 閱之飫矣 今蒙天之佑 如萬劫經來 一朝成仙 若更委身於人從夫傷孝 從父違道 二之則不專 天下焉有男子視婦翁 若若翁者哉 終不聽 由是遠近益賢之 官于是邦者或問遺 女辭曰 我豈過於人哉 特所遇不幸耳 易地則然吾何有哉
壬寅秋 直指御史金公益文聞于朝 禮臣奏曰 四度鳴寃千里隨養 苟非至誠何以若是 合施復戶之典 以聳觀瞻 至於爲便養矢志不嫁 雖出至情未免廢倫 凡婚嫁過時者 嚴飭搜訪自在法典 分付道臣以此曉諭何如 上曰依 於是平安道觀察使臣某 平壤府庶尹臣某 具以上諭開示 女又申前說不聽
余嘗招問華之 女今年三十有二 稟質脆弱言貌無異於人 性安詳 雅好花卉時常灌漑 服勤産業 自奉甚薄 而供華之頗侈 猶恨不綾羅珠玉裹華之也
或曰女之行不愧緹縈 不嫁於人不幾過歟 余曰不然 夫人亦各行其志也已矣 邦法所云爲貧窮過時者 飭有司資助也 何嘗指如孝女者哉 男女大欲非矯情 干譽者所可辦 況女之言亦有感而發 似非忘情者 人當悲其志而尙其行耳 昔徐仲車先生年過壯不娶曰 娶非其人 將爲母病 噫 女之志卽仲車先生之志也 無後之辟非女子之責 余故曰工於事親者可以知孝女之志也
(斐然箱抄)
y #112. 권4, 209면.
節婦河氏
河氏居德川 其大父松京人 父千一徙嘉山家焉 嘉慶辛未冬 土賊洪景來陷嘉山 千一避兵 流德川 賊平 千日還于嘉 而歸氏于德之士人金麗璜 璜亦孤貧 生一子 已而璜死 父母欲奪志 氏不從 養璜之父 終其天年
始璜之沒 家益落 葬于深谷里 德固深峽 而谷又蒿里也 馬鬣纍如 狐狸晝嘷 氏携稚子 因樹爲巢 居墓側 工鍼線 雇直供祭奠 蓄其贏 製丈夫衣 値璜生日 焚于墓 歲以爲裳 悲其平日貧不具冠裳也
於是 德之人愍其苦節 囑葬師 諉風水不吉 移之閒曠處 塚傍起一煖房以處 氏亡何失稚子 益無緣 父母又强之家 氏就酖 殊不死 仍廬居且三十年 垢面陋衣 不出房闥 因裁縫 往復人家 必夤深夜 豹虎不敢近 行人避路百步外 盖化之也
氏正廟丙辰生 今年四十九 守宰及使客之道是邑者 往往存恤或賜與 皆郤之
己亥 歲大侵 人有贗氏名 呈文乞賙活 郡守鄭侯憲容 許米豆十餘包 而氏不知也 及村婦賀 氏覺大駭 首于官 辨僞名狀 侯曰 無論眞假 姑助汝薪水也 氏曰 唉 未亡一縷存沒 胡大事 敢累于官 辭不受 庚子春 余客于浿 聞氏之行 過于德土 人指點氏居 大山嵯峨 長江波立 延頸徊徨 爲之凜然
平壤金志卿 好古士也 旅游于德 余馳書凡三復 始得其詳記之 (『斐然箱抄』)
y #113 권4, 211
高節婦
節婦姓朴 其夫姓高 良家子也 家居南旌峴
夫死百日 節婦以刀自刎而死 年二十八 死之日 一巷驚動 入門觀者闑咽 或詑或泣太息曰 烈婦也
節婦夫之姑母之子 安時喆 余舍人也 爲余言高病時 或言飮生人血可救 節婦卽割其臂出血椀餘 灌之不效竟死
無子女夫族單 無可立後者 節婦從容辦殯斂 葬于祖墳側 旣而 盡賣家産以錢五千寄時喆 問其故 答曰 偶然爾 其夫家墳墓多異山 乃潛出與守墓者錢悉遷之聚于一山 其未同穴者合之
旣畢 始告時喆曰 無子又無族 誰復主者 不如遷之使骨肉相聚也 至夫死百日 之其墓慟哭而歸 是夜遂引決 乃今知寄錢意
余聞之亦不覺失聲曰 噫 烈女也 余復問節婦平日有可觀否 曰 平日顧不踰人 余曰 然古之忠臣義士多如此 甘於言者 未必踐實 有非常之德者 或遺小謹 節婦奚以異 雖然 其死也人皆可企 其從容也 讀書之君子猶將病其不及 嗚呼 洵節婦也
余又念節婦雖如此其偉 閭巷之賢難聞於朝 雖聞 無家矣無族矣 旌復無所施也 悲夫 於是 秉燭書其事 使時喆碣于其墓 題曰 高節婦之墓(楓皐集)
y #114 권4 213면
嚴烈婦
嚴烈婦朴氏 其夫嚴載禧 晩香齋漢明之曾孫也 載禧嘗寢疾 烈婦視護 不少懈 姑命日者 推病子命曰 婦有惡煞 其應在夫 婦死夫乃生 婦之母 聞而惡之 試以他術家 言亦如之 婦語其母曰 吾死 可辦 夫生不可期 母慰之曰 汝死而夫必生 汝死可許 此乃不可必 而況術者之妄誕 類皆如是者乎
夫病日益篤 婦夙夜彌勤 舅姑恐其勞且病 許以歸家數日休 歸寧之夕 笑語無戚容 臨臥 語其母曰 免於父母之懷 今幾年! 乃褫衣 入母寢中 撫其乳而吮之 作孩提狀 夜將半 忽攬衣而起 母曰 奚之 曰 如厠 母睡而覺 摸之不在 呼之亦無應 乃驚而起 燃燭蹤之 婦臥東廂下 就視之 形神離矣 杯椀在側 餘瀝乃黛滷也 時年十七 嘉慶壬申之七月也 夫病尋愈 今年四十八 其舅性簡尙在 七十三歲 爲余泣道之 如是
壺山居士曰 古之女子 殉其夫者 在夫旣死之後 未聞煞身祈夫命者也 嗚呼休矣! 或以爲一死則難矣 夫或從而不起 婦之先死 補於夫之後死 婦人之酷信術者說 乃如是 嗚呼! 夫死 必殉之義 烈婦之素所蓄積於中 而旣欲以一死報之 與其徒死於夫死之後 寧先死於夫死之前 以冀其夫生之萬一 與庾黔婁以身祈父命 今古同情 而煞身祈命 烈婦有也
婦死夫生 卽理之未必然 而猶能雍容捐身 如歸焉 夫死之餘 隕號憑塞飜然一死 未足辦也 婦死而夫則死 婦之一死 良足千古 況婦死而夫生者乎 天必從婦之願 以成千秋獨有之義 此義 可與日月爭光 而乃云酷信術者 竟至於斯 區區無足辨也 黙數古往 見必死之地 而苟生偸活 名身俱滅者 何限 此輩使百日者 揲著 而陳死吉生凶之理 終竟死乎
(『壺山外記』)
Y115B P.216
卞義姑
卞生恒遠喪耦 將娶李氏女 略行先幣 未聘而出佐濟州幕 死於濟州 訃聞 氏被髮奔問 卞家拒門 氏欲自殺 相持月餘 不得已納之 姑婦相依 慈孝雙摯 撫養前妻之子 今二十餘年矣 苦節卓行 雖曰過中 河漢也 不待言說 然 其前妻之子服氏 當奈何 氏室女而守寡 爲孝婦 爲賢母 安得不服繼母之制乎 或曰 禮 新婦入門 不見舅姑 未成婦也 旣親迎 旣醮 猶云未成婦 義可知也 子思曰 爲伋也妻者 是爲白也母 不爲伋也妻者 是不爲白也母 由前則其父不敢妻矣 由後則子安得母之 若爲三年合葬 祔廟次第耳 神其安諸 禮者 節之於心 形非所圖 其情大防 不可踰也 二說何如 答禮以義起 然非聖人不敢制禮 此當聞之朝廷 以俟處分 非膚淺可臆斷.
y #116. 권4, 218면.
嶺東烈女
嶺東人男女寄傭於京城某宦家 主家子學史記王蠋言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館師時解說 女爨而聞之 夕告師曰
頃所說書 小人未始聞也 願更詳敎 師言之 女涕曰人之事 今始聞焉 出語夫曰 我未始聞知女之道 今日始知之 請從此絶 盖夫乃改嫁從者且旣有子方乳 夫瞠然詰其故 女曰 昔者從君 我只知人盡夫 今日得知有不更之義 從今 當潔身追報夫矣 君之子幼 難離抱 待養數年取去 此足酬於君也 夫怒且敺詈 女堅辭 不回走入主家 主家聞亦奇之 自後出入避路 其冷如氷 噫 是婦何嘗非烈乎 失於其未始知 而悔於其方聞 忍抛腹乳之兒而不顧 是更烈也 (『委巷瑣聞』)
y #117. 권4, 219면.
抱川朴氏
抱川人李源 渰死於永平白鷺洲 妻朴氏自聞訃 心決下從 勺水不入口者 四日 手縫殮衣 以待屍還 及其未拯 議到虛葬 朴氏祝天曰 若雨漲 吾可投水從夫 居無何果大雨 潛出赴前川 稚子啼隨小婢挽衣 瞥然投身于水 距白鷺洲爲二十里 五日後 兩屍相從於一處 家人並得而合窆
<『三綱錄』>
y #118,. 권4. 220면.
昌寧烈婦
昌寧縣有僧山行 卒迫昏 見有一墳庵 扣問 久之出 婦人隔扉問誰何 告之故 拔扃而去 遂入憩于簷底 婦在室中嗚紡車 忽言廚下瓦磄 有粥一椀 可自食之 取來哺歠則糠覈
居半時 天寒乞室中一隅 婦言虎豹之藪 免亦倖也 何多望 僧飢定凍解 惡念頓萌 邃起就之 探手於懷 婦欻爾掣刀 幡然立身曰 我意活人 豈料引狼子 所天無嗣 姑制未闋 守墓苟活 天乎薄命 我死無愧 便砉然割下兩乳
僧見驚悖 亟跑出村 朝謁縣宰 宰昔讀書山寺 與有舊 留之宿 夜聞話婦事 宰勃然而興 卽命拿下 曉發親訪 果獲婦屍 跪有盤薦兩乳是也 詢其氏族 原係山僻窮蔀 薄版亦漏 莫從而案據 有二三墳塋 知其翁姑及夫也 官給槥材 使葬其側 而斃其僧 村中老成人 實掌其役 遠近傳誦 不啻碑焉
<『委巷鎖聞』>
y #119. 권4, 221면.
淸風義婦
義婦淸風村家女也 嫁爲同郡人妻 夫年弱 未能成丈夫 一日自舅家 還父母所 載酒肉好馬 騎其上 其夫從 徑行山谷間 道無人 有賊驀出林薄間 杖擊夫 夫翻倒路下 女視不見策馬走 賊恐失女所之 捨其夫 急追至 未及三數間 女駐馬始回首語賊曰 若爲此擧欲馬耶 抑欲我耶 賊曰 爲汝也 女便下馬笑且溫辭曰 子觀其兒 尙可以人樣論歟 外雖名以夫 意不屑仰事 欲捨其夫久矣 但無間可乘 今乃逢此機 觀子狀貌 吾亦不能無心 子若有意 我何敢辭爲 賊喜因欲劫之 女曰 旣許身 卜夜同夢 未晩 引上路左曰 吾有酒肉 子可以一番醉飽 遽自解其裝 出酒壺 故置仄地 使倒酒便潑下 賊急手扶持 女曰 無器可瀉 須以甁自倒 仍請所佩劒 晏晏斫肉 賊將飮 壺已半空 兩手執其壺 盡情傾下 面不得不仰 遽送刃沒其喉 立死 女急至夫所 則喉間汨汨將絶 適遇行人 借載以歸 得不死 郡上其事 朝廷命復義婦戶
< 『樊巖集』>
y120
孝女翠梅
湖西公山縣有吏金聲達者爲山城守倉吏幻簿書盜米四百石事覺繫獄者數年累及其族?家者亦數十人時觀察使洪公將按法誅之治狀?具書對指日馳聞夜有一女兒詣幕府?門號哭甚哀裨將怪問之卽聲達女也?一?泣曰乞活我父其辭委?悲不忍讀然事已無可奈何遂權辭慰遣之翌日公視衙有民衆男女數百塡門而入?然盈庭一女兒被髮在前卽幕府所見者也直入上階大號曰兒乃獄囚金聲達女也乞蒙恩活我父活我父公爲只改容而聽其訴又問曰彼民衆何爲也衆曰聲達盜國穀罪死無惜且民等非其族屬以其女情甚?故人捐穀一石總可數百石?以此贖其死公黙然良久曰吾將思而處之衆乃退而女猶蒲伏涕泣不肯去左右亦具以昨夜事白之公惻然止其狀不以聞時余適爲客于營目見其事又聞於民間而得其詳焉女自其父始囚朝夕躬持飯凔往食獄中數年如一日及父聞當死遂絶口不食女輒首?獄門曰若不食女請見其食已乃還其得穀於衆也用一晝夜狂奔疾走徧曆數百家家輒哀號告乞以感動其心鳴呼何其異也昔?縈以一書免父於刑曺娥赴水死抱父屍以出史傳美之然是女也能?言而動數百?氓一朝而得穀數百以脫其父其視緹縈曺娥亦有難者矣嗟乎安得良史氏採而傳之以?見於世女名翠梅時年十七云
y #121.권4, 226면.
朴孝女
肅廟時 星州有二閨女 曰文娘次娘 父曰朴壽河 女皆有至行 七歲善居母喪 事父至孝 淸安倅朴慶餘 彭年後也 偸葬其祖於壽河先山 壽河訟于本道 數年未決 而慶餘又立石其山 壽河力禁之 慶餘誣訴囚之 竟杖斃
壽河臨終 以血汚衣 及所佩刀 付其奴俾遺文娘 盖知其孝烈能報讎也 文娘奉刀 昏絶良久而甦 哭曰 我以弱女不能遠涉他鄕 剚刃讎腹 而今讎之祖墳在此 我寧掘其墓焚其尸 以致讎來而刃之也 卽與婢僕數輩 到慶餘祖墳掘之 十指皆血 棺旣出 以火燒之
居數日 慶餘率百許人而來 文娘爲亂衆所歐 流血淺地 一奴二婢互相捍禦 皆被梃 倂死于山下 慶餘有孼族 適病死 慶餘使死者子告官 以文娘撲殺其父及奴 而隱其屍 請尋屍體 且以文娘自裁爲言 以爲脅持計
時次娘年十七 又志報父姊之讎 辭祖母上京 割裾爲誓 再擊鼓 供辭哀痛 每於朝臣往來之路 當車泣訴而留京一年 終不得伸雪 人或勸歸 次娘曰 我所以不歸者 欲一瀝血 伸暴於天日之下 若至寃未雪 則京洛是我埋骨之地 遺祖母書曰 文姊之喪 尙在淺土 雖可痛心 父讎未復 不可葬 若獄事淹滯 則當以小女之屍 與還南土 下從父兄 是我願也
其留京 京嶺兩湖四道之民 投書相告 多以資糧輸致 未嘗乏絶 而四道儒生數百人上䟽 盛陳壽河孝行 二女節義 慶餘不法 及推官阿比 不決之狀 其言甚切 上命別遣御史 按驗拿致慶餘于詔獄 慶餘大有力 事不究竟而得放歸野
史氏曰 壽河見枉 而斃于杖 寃矣 文娘血指掘墳 視死如歸 次娘之割裾上京 守死伸辨 又何烈哉 其賢於聶嫈秦女休多矣 獨怪夫 娘之精誠 能動湖嶺之多士 而不得回當路搢紳之聽者 何哉 悲夫 『省齋集』>
Y122B P.229
吳孝婦
吳氏婦者 小家子也. 其家在十字街傍. 早寡 與其二女居 能潔酒食 以祭祀其先 隣里 稱其有婦行
一日 天大風 其隣人 夜失火 急聲鬨一巷. 婦方寢 驚起 走出見 火及其屋 勢益熾 不可復入. 頓足號哭曰 吾家兩世神主 將及火矣. 豈可棄神主而 吾身獨全乎. 欲冒烟火以入. 其二女泣挽臂止之 婦不聽 撇其臂 奔入. 登樓上 狂號探主處 時火益急 婦未及措而 火已及身. 遂大呼擲樓下 氣絶.
路人聚視之 身皆灼爛 無寸膚完. 其族人舁 致其家卽死. 族人憐之 具棺槨以葬. (『浣巖集』)
Y123B P.230
節婦崔氏
順興 安晉錫孫民相婦崔氏 稷山人 參奉柱玉女 十五而笄 越三年 乙巳 其夫夭歿 婦卽不食 矢以死
擧家憂遑 寬譬之曰 三世重侍 何忍言死 況夫弟 行當授室 待其生男 取而子之 奚患繼世之無人 婦頗以爲然. 未旬日 失弟 繼又不淑. 婦尤復慟絶曰 今則 無餘望矣. 於是 死志益決而 飮食與居 不異平常 嘗語及古人殉節之事 家人諭之曰 死生大矣. 人命至重 此可易言者乎. 婦曰 人之不能 特以志無勇決也 是豈高遠難行之事乎. 明年五月卄四日夜 沐浴更新衣 潛自飮毒. 及曉 家人始覺 已無及矣.
嗚呼 婦之下從 其志也 得其志 無恨矣 爲其舅若祖舅者 未死之前 盡是痛恨之日也. 戊申 進士趙秀三等 上言 蒙旅閭之典. (安又玄晉錫所記)
Y124B P.231
節婦李氏
節婦李氏 夷城良家女也. 年十六 嫁同里黃一淸 十七而寡居. 舅姑憐其少無子 欲嫁之 輒以死自誓 十年守節隣里咸稱嘆.
夷城之風 婦女不尙名節 又多惡少 有早寡則 必聚徒掠之 獨李氏則 以其節義 不敢生意. 郡有韓必彧者 慕李氏才色 每睥睨門外 乃與物外數十輩 乘其家空 夜入逼之. 李氏知不免 怡然笑曰 吾意已決 好事自可紆徐 何如是迫隘哉. 必彧喜而退 卽旋入則 李氏已橫帛於頸矣. 韓遂慌㤼逃走.
其舅姑曉歸 驚慟哭 告于官 太守亦憐之 賜之藥 已無及矣. 遂捉韓殺之. 聞于朝而旌褒之. (『靑邱野談』)
Y125B P.232
老寡女
昔有一寡女 靑年喪夫 只有二穉子. 家在六角峴下 後園治圃種菜 揮鋤之際 錚然有聲 見石底有銀甕 遂掩之 人無知者. 家貧而誨子甚勤 次第成就 俱得厚料. 寡女老而無恙 孫亦七八
一日 其母 會其子孫及婦女 詣埋銀處 發示之曰 吾於三十年前 治圃得此而還掩之 第念汝輩尙幼 家富而無敎則 恐不得成人 使汝勤脩文藝 幸已成就 今則 雖有此 似無侈汰之慮 故指示之 取而善用之
母好作善事 飢者食之 寒者衣之 親戚之窮不能婚葬者 皆厚助之. 又於冬日 必作襪數十乘 轎出行見乞人無襪者 必與之 盖以寒苦之最難者 足凍故也. 又周行於所親知貧窮者 周其急. 屋舍之傾頹者 脩改之.
年過八十無病而逝 二子 各年過七十 官至同知. 後代子孫繁衍 或登科 或至察訪 僉使等職. -『靑邱野談』
인용
Y126B
洪州崔氏
洪州有崔氏女 頗有姿色 十八喪夫 只有病盲之舅 崔氏夫死不改適 井臼傭賃備盡奉養 或出他則可食之物列置左右曰 某物在斯 使舅手探取喫 隣里稱其孝 其父母憐其早寡無子 欲奪情 嫁他 委伻邀之曰母病方重 崔叮囑隣里炊飯供舅 蒼黃往見 母則無恙 女心甚訝之 母曰汝年未二十守寡無依 人生可憐廣擇佳郞 明日欲成婚 須勿牢拒也 女佯曰 諾 父母甚喜之
及夜深 崔脫身潛出 徒步獨行走向舅家 距此爲八十里 行僅二十里 兩足已繭寸步難移 至一嶺有大虎當路而蹲 不可以行 崔謂虎曰 汝是靈物須聽吾言 仍實言其由 又曰吾方求死不得 汝欲害我須卽噉我 直至虎前虎乃退却 如是者屢 忽跪伏于地 崔曰汝或憐我弱質之深夜獨行 欲騎之乎 虎乃點頭掉尾 崔騎其背而抱其項 虎行疾如飛 少頃已到舅家門外矣 崔乃下謂虎曰 汝必餒矣 食我一狗虎捉狗而去
過數日 隣人傳 道有一大虎入於陷穽 大肆咆哮 人莫敢近 將待其餓斃 崔聞之疑其爲是虎 往見之 毛色若相彷佛 而夜中所見不能詳辨 乃謂虎曰 汝是向夜負我來者乎 虎點頭垂淚 若乞憐者然 崔始語其本末於隣人 仍曰彼雖猛虎 於我則仁獸也 如蒙爲我放出則 吾雖貧無貲 當以皐比之價奉納 里中隣人莫不嘖嘖曰 孝婦言何可不施 但此虎若放則傷人必多 其將奈何 崔曰倘敎我以開阱之方 人皆遠避則我當自放之 隣人如其言 崔遂開放 虎噬崔衣而不忍捨 良久乃去 靑邱野談
Y127B P.236
熙川孝婦
婦熙川農家也. 歸夫家五歲 夫死 有二歲遺腹子. 其舅爲隣人刺殺 婦不告官 斂而葬之. 歲再周而無一言 殺其舅者 意謂寡婦孤兒畏渠而 不讐之. 婦則夜夜潛磨霜刀 作勢揮刺 未嘗廢也. 及其舅祥日 適邑中大集也. 婦奮身潛出 刺讎人於市上 剚其腹 出其肝 歸尊其舅訖 乃號里人 往首於官.
官讞曰 婦孝也 義也 烈也 傳生焉. (『秋齋紀異』).
Y128B P.237
肅川金氏
金氏 肅川民崔碩謙妻也 始謙幼而孤 仳離二十載 還鄕里 其先世丘壟 爲永柔 韋家所奪 已經三世窆 己亥 謙訟于官 不得伸 遂幷掘之 府使李侯熙康報巡府 準法斷配 仍令韋家 還葬故地 及謙行之日 金乘夜又掘之 天明走官首 時金年二十三 營府訝非獨辦 拷按 無所得 獄具上巡部
司法讞曰 碩謙之當初冒犯 爲守護地而 鵩賦已成 馬鬣自如 此所以恨未平而 訟未息也 乃金女 朝別其夫 夕登于山 一鋤一瓠 移一尸而掘二塚 何其烈哉 成夫之志義也 保厥兆域知也 能辦乃爾勇也 情之所至 法有屈焉 請輕其罰 遂謫其夫所謫之地 亦流木川 (『斐然箱抄』)
Y129B P.238
端人張氏
端人 仁同張氏澤 第四女也 本法家庭訓 有素年且笄 婦于鄭氏璘 鄭溫陽籍也 父祖具慶 端人入門 有以循蹈乎內則女戒 鄭嘗讀書 至古烈女殉夫處 戱謂曰 能如是否 端人曰 女子殉夫 不幸之事 安得以不幸相期
英宗庚寅夏 鄭暴卒 端人 衣不變 華鮮 水漿不御 舅姑患之 喩以過中 對曰 多病薄命 適足貽大人憂 必不能長奉甘旨 且女子有行 惟所天在 今則 一日生 爲一日辱 兒子不死 門戶有托 千萬珍重
家人難之曰 女子殉夫 雖若美於名 不居可死則 豈無人言乎 端人 雍容怡聲曰 昔者 下殉之問 豈敢忘之 雖不發諸口 許之心久矣 初不以人言而辦死 今可以人言而偸生乎 無愧素心足矣 是夜 入便房哺兒 解指環繫兒衣袖 束枕蒙被以象其臥 潛出庭前 投井水 及往救氣已絶 得年二十三 卜日同葬 男旣長 名尙綏 『斐然箱抄』)
y #130 권4,240
始興李氏
始興人魚命圭妻李氏 夫患漏瘡 逾年試藥無效 聞人肉爲良 卽入靜室 刃割右髀肉三寸許 先以血灌之 繼以肉煮進 夫移時而甦 瘡痛漸去 復割左髀 試血與肉如初 旬日間病遂完(三綱錄)
y #131 권4,240-242
鐵原韓氏
鐵原人金老淑子婦韓氏 夫死 決意下從 其舅諭之曰 吾喪獨子 汝又繼死 則吾將誰依 韓氏强延一縷 至誠供養 舅嬰死疾 醫言 非生鹿血難救 韓氏泣禱五晝夜 忽有大鹿來遊 遂捕而用血 疾卽瘳(三綱錄)
y #132 권4,240-242
端川趙氏
端川人鄭宗星妻趙氏 未笄 其父與兄爲虎所噬 同室人持杖往救 亦被噬 三人幷仆 人莫敢近 趙氏持斧挺身 直向虎口 再三擊額 殺而後已 父與兄皆獲免 其兄噬痕成腫 幾至不救 趙氏晝宵吮之 賴以生(三綱錄)
y #133 권4,240-242
節婦金氏
李載儼妻金氏 年十七于歸 纔一朞 其夫嬰奇疾 屢朔沈痼 殫誠救護 竟至不起 悲號過哀 絶食自盡 與其夫同靷合窆 閭里憐之 龥于駕前 禮曹覆啓請施褒 蒙允 寔當宁四年癸丑時事也 其夫之兄載健 爲余道之詳如右
Y134B P.242
香丹
士人沈姓者 有奴婢 漏在善山 欲推覆 見一奴饒富女 名香丹 年十九 有姿貌 納之甚寵忘其歸 奴輩欲謀害 女知之泣 怪問之 女曰 主有大禍迫在今夜 此皆族黨所爲 父莫之禁亦與之 然 父非首謀可恕也 今吾換着主服 將以身代主 卽以此服而出 必免吾父也 士人大感傷 夜將半 門外衆炬齊明 凶徒擁入 士人以女服 被髮蒙面 躍出疾走 抵官門叩閽邑倅得其曲折 多發校卒 馳赴 賊旣殺女而知其誤 未散而官捕已迫 無得脫者 報上司 盡戮之 獨女之父得免 噫 此女爲其主遂其忠 爲其夫成其烈 爲其父盡其孝 一擧而三綱具矣 本邑立碑旌焉 (『靑邱野談』)
y #135 권4,243
萬德
萬德者 姓金 耽羅良家女也 幼失母 無所歸依 托妓女爲生 稍長 官府籍萬德名妓案 萬德 雖屈首妓於役 其自待不以妓也 年二十餘 以其情泣訴於官 官矜之 除妓案 復歸之良 萬德 雖家居乎 庸奴耽羅丈夫 不迎夫 其才長於殖貨 能時物之貴賤 以廢以居 至數十年 頗以積著名
聖上十九年乙卯 耽羅大饑 民相枕死 上命船粟往哺 鯨海八百里 風檣來往如梭 猶有未及時者 於是 萬德捐千金 貿米陸地諸郡縣 棹夫以時至 萬德取十之一 以活親族 其餘盡輸之官 浮黃者聞之 集官庭如雲 官劑其緩急 分與之有差
男若女 出而頌萬德之恩 咸以爲活我者萬德 賑訖 牧臣上其事于朝 上大奇之回諭曰 萬德 如有願 無問難與易 特施之 牧臣招萬德 以上諭諭之曰 若有何願 萬德對曰 無所願 所願一入京都 瞻望聖人在處 仍入金剛山觀萬二千峯 死無恨矣 盖耽羅女人之禁 不得越海而陸 國法也
牧臣又以其願上 上命如其願 官給舖馬 遞供饋 萬德一帆 踔雲海萬頃 以丙辰秋 入京師 一再見蔡相國 相國以其狀白 上命宣惠廳 月給糧 居數日 命爲內醫院醫女 俾居諸醫女班首 依例詣內閤門 問安殿宮 各以女侍傳敎曰 爾以一女子 出義氣 救飢餓千百名 奇哉 賞賜甚厚
居半載 用丁巳暮春 入金剛山 歷探萬瀑衆香奇勝 遇金佛 輒頂禮 供養盡其誠 盖佛法不入耽羅國 萬德 時年五十八 始見有梵宇佛像也 卒乃逾鴈門嶺 由楡岾 下高城 泛舟三日浦 登通川之叢石亭 以盡天下瑰觀然後 還入京 留若干日 將歸故國 詣內院 告以歸 殿宮 皆賞賜如前
當是時 萬德名滿王城 公卿大夫士 無不願一見萬德面 萬德臨行 辭蔡相國 哽咽曰 此生 不可復瞻相公顔貌 仍潸然泣下 相國曰 秦皇漢武 皆稱海外 有三神山 世言我國之漢拏卽所謂瀛洲 金剛卽所謂蓬萊 若生長耽羅 登漢拏 㪺白鹿潭水 今又踏盡金剛 三神之中其二 皆爲若所包攬 天下億兆之男子 有能是者否 今臨別 乃反有兒女子刺刺態 何也 於是叙其事 爲萬德傳 笑而與之(樊巖集)
萬德入京時 妓紅桃有詩曰 女醫行首耽羅妓 萬里層溟不畏風 又向金剛山裡去 香名留在敎坊中(凡谷記聞)
y #136 권4,247
蓮紅
蓮紅初名 雲娘 嘉山妓也 嘉慶辛未冬 淸北土寇洪景來 稱兵犯嘉山 郡守鄭公蓍 被執不屈死之 守之父與弟藎 同時遇害 時紅有嬖于守 聞賊報 首告于官 是夜 賊闖入 恣其凶鋒 紅居隔郡舍一籬 夜深覘賊散往視 守之弟被創未殊 負入其家 將護得生 又與衙客朴生 傾家財 募死士 收守父子屍 斂而殯之
已而 官軍至 護喪南歸 事聞 純廟下敎傷衋 贈郡守大司馬 落雲娘樂籍 予土田 復其身 紅送喪 至于浿 經山鄭相國 自永柔迎弔 作蓮紅詩以贈之 士大夫和者 盈箱
道光丙午 紅旣老死 平壤父老 及妓三鶯等 言紅居搶攘之時 能辨熊魚 宜加褒異 圖像配食于義烈祠 祠卽桂月香妥侑之所也 龍蛇之役 倭師小西飛 竊據平壤府 妓桂月香 密引金襄毅公應瑞 斬小西飛 經山相公 鎭箕立廟祀之者也 有迎送神曲 刻石于庭(枕雨談草)
Y137B P.249
錦城月
錦城月務安妓也 選上屬內院 以色藝名一時 後落籍 歸某人 及某人有重罪被極律 月遂自剄以死 盧書畵舫 詩以挽之曰 曲院無雙擅妙齡 豪家傾産貯娉婷 千金行樂頭霜白 一劍酬恩頸血靑 只顧妾身存大義 何關夫婿被常刑 芳名竝掛秋天月 留照桑間喚夢醒 <(凡谷記聞)>
y #138 권5, 251
洪篠叢裕孫
洪裕孫 字餘慶 號篠叢 又號狂眞子 南陽人 世祖朝 以貢生中進士 年九十卒 世稱異人 南秋江師友名行錄曰 餘慶 南陽吏之子 涉獵經史 放達不檢 不爲免鄕計 南陽守 以餘慶爲能文 放其役 卽步歸嶺南 謁佔畢齋 受杜詩 先生曰 此子 已見顔子所樂處 學者宗之 爲人 文如漆園 詩涉山谷 材挾孔明 行如曼倩(昭代風謠)
Y139B P.252
朴市隱繼姜
朴繼姜 號市隱 有詩名 冲庵 金文簡公 與之唱酬. 世傳 繼姜 家富而不學 年至四十 貌美而 目不識丁. 一日 過通衢 有一隸 以一札示之曰 此是何處所傳. 繼姜恥其不知 詭言怱怱不暇看 隸睨而非笑. 繼姜乃發憤 卽至家 閉門讀書 數年 文思大就 時稱四十文章.
Y140B P.252-253
鄭櫟軒致
鄭櫟軒致 字可遠 宣廟聞其才藝 特差內司別坐 觀音寺望日出詩曰 淸晨薰沐上高臺 目極扶桑瑞色開 風動玻瓈金柱立 彩雲擎出九烏來. 對酒招白萬里詩曰 我也前身過去僧 世間名利視風燈 中心愛矣靑從事 何日忘之白大鵬 一斗換州誠小黠 三杯通道是多能 邙山有塚君知否 粉骨生苔無醉朋.
Y141B P.253
白大鵬
白大鵬 字萬里 能詩 善飮酒. 常與鄭櫟軒 劉村隱 俱以詩 聞於世. 萬里嘗有詩曰 醉揷茱萸獨自娛 滿山明月枕空壺 傍人莫問何爲者 白首風塵典艦奴.
Y142B
崔譯官世珍
崔世珍 精華語 兼通吏文. 成宗朝 以質正官 累赴京師 凡中朝儀章制度 無不通曉 事大文書 皆出其手. 嘗奉敎 撰四聲通解 老乞大 朴通事. 又所撰 有老朴輯覽 訓蒙字會 吏文輯覽 韻會玉篇 小學便蒙 等書 (震彙續考)
Y143B
崔龜谷奇男
崔龜谷奇男 字英叔 又號黙軒 詩幽雅淸新 與鄭西疇禮男 金菊潭孝一 崔蒼厓大立 相酬唱 洪柳下 選海東遺珠 錄龜谷詩最多 上澤堂李太學士詩曰 南宮纂局夢依然 朽質當時特見憐 一別雲泥頻甲子 重逢齒髮各衰年 君臣社稷風塵際 關輔山河涕淚邊 久握文衡推老手 浯溪撰頌望吾賢.
Y144B P.255
崔蒼厓大立
崔蒼厓大立 字秀夫 又號筠潭 事母至孝 聞於當時. 善詩 宿極樂庵詩曰 白雪擁松扃 千峯孤磬澄 老僧年八十 終夜話傳燈. 寄法雄禪師詩曰 十笏禪房小 燈從七祖傳 齋心水恒淨 覺性月長圓 門對千峯掩 身披一衲穿 微官是吾累 問法定何年.
y145
石南川希璞
石南川希璞 字子成從遲川崔公白軒李公 竹堂申公游俱有唱酬詩又以孝行聞於世其子萬載字季수號豆村亦善詩若於當時其孫之屹集兩世詩篇 爲世稿晩靜堂徐相國序之曰石生父子所作南川豆村稿者盖其藝業有源有繼凡在是編者語婉音所抒寫有致彬然可觀生父子在委巷中乃能肆力攻詩與操고專藝之士爭其尺寸此甚難也其才與趣之美 豈不超拔流俗百千乎哉其子則嘗敎叩余居余喜其疎潔與之款而不識其深於詩不曾구其所有可恨也今見諸公題評而賞與之者生父子氣義雅韻不特有此詩蘊而已宜其被霑接於長德先輩之門也
y #146. 권5, 257면.
庾春谷纘洪
庾述夫 名纘洪 高麗太師黔弼之後也 隣有塾師 聚徒數十人 述夫 往從之學 而聰穎善記誦 諸生 分曹課業 計劃賞罰 師謂諸生曰 明早 有能誦離騷經者 許百劃 且與之賞
述夫還家 覓楚辭 挾以詣鄭學士斗卿門 語 者曰 而入謁而公曰 有庾纘洪者願學楚辭 鄭公素高簡 不時見 及見 敎又甚略 述夫卽歸讀 及曉 諸生大集 述夫乃袖出楚辭 詣師前 背誦不錯一字 師大驚
述夫 自恃其才 遂不復力學 間從奕者遊 盡其技 每朝講 師輒以木札 叩其右指 曰 使汝不讀書者此也 然其嗜奕益甚 出與諸善奕者角 無敢敵者 一時 推爲國手 先是 宗室德源君 以神奕稱 時有尹弘任者 亦工於奕 然於德源君讓一着 及德源君旣老 弘任乃勝之 述夫以少年晩輩 一朝出弘任上 論者以爲德源君老 弘任僅乃勝 而述夫壓倒弘任方强時 是述夫德源君之敵云
述夫年少時 氣豪甚嗜酒 善詩 挾技藝 遍遊公卿大夫間 諸公聞其風 爭招延上坐 請觀奕 無虛日 而下及閭巷豪富家 亦皆盛酒食邀致之 述夫一下子 左右觀者如堵墻 至疊足立 終日不能去
述夫 性亢傲 醉或罵坐衆 皆掩耳避 而或且怒反자 辱焉 及醒 與之語卽所言 悉壓人意 聞者無不悅 不忍以酒過遽棄之 然述夫 竟以此崎嶇屢困 不得志於世 晩年 益嗜酒自放 不顧家人生業 與素善友數輩 相逐爲詩酒會 婆娑里巷間 日夜樂飮 無酒則往往從人家索酒 酒감以往 卽據地歌呼 烏烏然竟夜不已
嘗醉入隣姬家 其家訴之 編配南漢 府尹 素聞述夫才 見則命坐而飮之酒 述夫醉 或平예府尹而爾汝之 見者縮頸 府尹 獨不以爲罪 盖知述夫非庸人也 後有宰相 白寃于上 釋之 旣還 爲司譯院判官 隨冬至使赴燕 歷覽古長城渤碣之勝 遇感發處 輒引滿痛飮 與使臣唱和 視제僚蔑如也 同行多嫉之
及歸家 居鬱鬱二十餘年卒 年七十 嘗自號春谷子 所著詩 率散佚不收 只有數百餘首 藏于家 余生後述夫二十五歲 述夫不以凡夫視我 每於廣坐酒樂 雖平生所親識 無不語困之者 獨不及於余 余故得其人甚詳 盖古所謂척弛不羈之士也 抱才藝 無所發施 其괴괴壹鬱 不平之氣 一皆托於碁酒 坎軻落魄 以終其身 或者謂之妄人 然其才實奇 智慮明悟 卽用之當世 何遽不若人而貧賤액窮 竟不振以死 悲夫 余獨惜其一生所嗜 不過爲一王積薪 向使述夫 移其所業奕者於大且遠者 其可觀 豈止於此而已也 (『柳下集』)
Y147B p. 261-265
林西軒俊元
京城民俗 有南北之異. 鍾街以南 至木覓下 是南部也 多商賈富人 好利纖嗇 以鞍馬第宅 侈靡相高. 從白蓮以西 至弼雲 是北部也 類皆貧戶 游食之民. 然往往有任俠之徒 意氣交游 好施予 已然諾 救菑恤患. 詩人文士 時節相追逐 窮林泉雲月之樂 動有篇什 誇多鬪麗 豈亦有風氣使然者歟.
林俊元者 字子昭 世居漢師北里 爲人俊爽 有奇氣 好神姿 善談辯. 少時 受學於龜谷崔公之門 頗有能詩之稱. 然俊元家貧 有老親 遂屈志爲內司掾 勤幹解事務 得任用司中 以起富 家貲累千. 乃歎曰 於吾已足矣 寧可汨沒於世. 卽謝事家居 以文史自娛 . 日與其徒高會 戶屨常滿 盃盤絡屬 其徒有庾公纘洪 洪公世泰 崔大立 崔承太 金忠烈 金富賢諸人.
庾公號曰春谷 善碁 洪公號曰滄浪 善詩 名聲俱冠當時 餘人亦皆以氣槪詞翰見稱 .然庾公嗜酒 能一飮數斗 洪公母老而窶 無以爲養. 俊元館庾公爲置旨酒 以盡其量 而數以財周洪公 使不至匱乏. 每遇良辰美景 招呼諸人 指某地爲期. 俊元爲主 辦酒肴而隨之 輒賦詩酣飮 極驩而罷 以是爲常 久而不倦. 洛下稍有才名者 以不得與其會爲恥.
俊元旣饒於財 而好義樂施 常如不及. 其親戚知舊之貧不能婚嫁喪葬者 必以俊元爲歸 故其平居往來 候視執恭如子弟者 亦數十人.
俊元嘗步過六曹街上 有一女子 被官人驅去. 一惡少 背隨詬之 女號哭甚哀. 俊元問其故 叱曰 可以微債 辱女人至此耶. 立償之 裂其券 遂去. 女隨而問曰 公何如人 家安在. 子昭曰 禮男女異路 何必問我姓名. 强之終不告. 自是 子昭名震閭閻 慕風願識者 跡交其門.
龜谷崔公病沒 喪不能擧 其門徒會治喪無可以棺相助者. 時子昭從使臣入燕. 座客歎曰 嗟乎 使林子昭在此 豈使先生死而無棺. 言未旣 門外有人運棺材來者 問之 子昭人也. 盖子昭行時 念公老病 戒家人者也. 於是 人益服子昭高義能慮事也. 及子昭沒 弔者如哭其至親. 其常所仰賴者 則曰吾何以爲生. 有老寡女 自來請助針線 至成服乃去 盖街上女也.
子昭 於詩雖無專工 而得之天機 淸艶有唐響. 與滄浪諸人唱酬者多 子昭沒三十餘年 而滄浪子 采里巷逸詩 名曰 海東遺珠 刊而行之 庾林之作 多見錄其中云. <『浣巖集』>
y148
李竹齋得元
李得元字士春號竹齋其서高時彦記竹齋遺事曰公以委巷之人窮而無事流落外方不爲世所甚知而嘗聞滄翁盛稱其人與詩曰人也玉雪風神倜당有氣節孝友出天詩也淸楚婉麗有季唐風調筆亦精妙法二王少爲龜谷道人侯芭기林西軒庾春谷諸君皆甚許與之莫逆而吾?心悅之平居無日不從其家구至?無火坐無전而促膝談古今終구疊疊言甚有味令人頓忘寒與疲云公去浮華外聲利無人無所競而適매家구崔鼠變以親誼力救之遂爲人所疾怨屢加中傷유是不樂在京出佐趙侍郞于嶺慕有能名自是얼벽歲至家席無暖時及歸則一散人環堵소然井와屢空?如也吟誦不輟公生以崇禎己卯僅年四十四無子有三女長爲林婦者早寡而貧力女紅以養親親歿奉其祀林西軒之亡以親因時多賴其力躬治喪設饌祭哭哀如親戚滄翁歎曰孝哉此女恨不爲士春男爲立林氏婦傳以表之林婦死而次歸朴者又奉祀事修墓道至今不替焉公旣歿十六年而余췌其家不暇問他事急先訪遺稿得於西翁子所質諸滄翁選爲一卷寫거?협有年每自念之二婦旣爲제영今獨有不朽斯稿是余之責至庚戌幸因滄翁詩文印行之便以若而緡傭字以印但恨力굴未得廣布未知猶勝於未也否仍附識其一二遺事비覽者知人奇于詩
Y149BP.267
姜鷺洲就周
姜就周 字汝載 號鷺洲 少爲閭里俠 馳逐幽隱 終以折脚爲廢人 晩業詩歌 遊歡士夫間 家縫毛衣 以資食.
爲人慷慨悲爽 好氣義 有風流. 以一足卷行 扶木跳躍 故趙東岡 號爲鷺洲. 平居 不讀書 其詩 發自天機 得意之句 頗淸孤有響.
嘗與洪舜衍 同賦根字韻 就周先唱曰 謫仙飄逸詩無敵 方朔談諧語不根 洪時負能詩聲而屈膝稱服.
善敎人 從而受業者 甚衆 趙豊原 趙東溪 亦嘗受業.
y150
洪流下世泰
洪世泰字道長唐城人也高麗太史悅之後公甫?齒已能開口吐辭驚人稍長讀經史諸子無不淹貫而尤專意於詩神情所到潛透妙悟遇境?藻天機流出音調氣格침침乎唐正宗諸家息菴金公見而歎賞曰高岑者流也每稠人廣衆薦寵不離口及公액困且死爲出力以濟之如朱家故事公感激知遇遂益自肆力務博極今古深探力取以究其志業旣而蓄績愈厚其發愈新農岩三淵兩先生與之唱酬傾도推獎曰君可謂矢口成章者肅宗朝壬戌從通信使日本蠻人持 ? ?乞求詩墨所過堵立公依馬輝掃驟若風雨得者皆藏거以爲寶至戶繪其像焉晩乃築室왈蓮峯下扁之曰柳下亭左右?籤嘯詠其中環堵소然妻子阻飢而不以爲心余初見公於柳下時公年且五十鬚髮滄然顔色丹윤望之如神仙然余竊慨然以爲世有愛公者衆而使之老於窮何哉是歲燕使能文者以事至龍灣求見東人詩朝廷方艱其選時相以公薦上曰子已聞其名遂命製以送來幾選補吏文學官陞槐院製述官仕滿未調丁母艱服除還仕槐院遷引儀西部主簿兼纂修卽掌選東文詩上命工畵西湖十景賜札國舅慶恩金公曰洪世泰以詩名世可使製進十詠公援筆成以進之俄拜松羅察訪未赴又除義盈庫主簿전彈見罷老而益貧無以自存寧相벽爲蔚山監牧官至則乃以公餘得放浪山海間其詩益雄放橫逸及還衰疾益深忽忽不樂杜門深居絶還往探협中草稿手自編摩且爲敍述平生之志屬其內子李氏曰善藏以待之居無何卒年七十有三公몰之六年서趙昌會及門客金鼎禹謀鳩材印行其遺集凡十四卷
인용
y #151. 권5, 271면
金嵐谷萬最
金澤甫名萬最 系出湖南之光州 家舊衣纓族而後世淪微 其上祖與父業醫
君少孤而貧 嗣爲醫學 而意不愜去之 遂結惡少年 狗屠爲事 得甘旨以養母 然君性疎放不覊 嗜酒使氣 往往搏擊人 至被傷者衆 鄕里患之 嘗游屠中 人有諷之者曰 子義士也 他日被逮 愼勿累我 君卽感悟 泣涕謝其徒 折節讀書 能日誦數千言 布衣韋帶 雍容爲處士之行
余年十八 遇君於三淸精舍 身長八尺 美鬚髥 談論袞袞 知其爲賢豪間人也 君一見余 歡甚 呼與爲友 托以忘年之契
時君文詞大進 已杰然有聲 而世之人 知與不知 未嘗以文人目之 必曰俠士 盖其少日氣習 猶未盡除 而發於言議歌詠者 亦多有燕趙感慨之音也
君旣浮游四十餘年 其窮益甚 環堵蕭然 妻子饑寒 而見人有急 赴之惟恐後 與人交 不問淸濁 意之所可則雖賤汚 愈益敬 以是 愛慕者甚衆 旣老 築室白蓮峰下 自號嵐谷居士 手自蒔圃種柳 日婆娑其下 以自適 有以壺酒相就者 留與飮極歡 醉則散髮松林 搏脾而歌 飮酒至數斗 不醉 輒用大椀下之 轟轟若鯨吸 觀者壯之 一日疾暴卒 壽七十六
君爲詩 冲澹古雅 多得漢魏六朝者 三淵先生與柳下翁 亟加稱賞 以爲不易得 嗚呼 君之志氣才調 求之古人 爲石延年陳季常者流 而君旣無意干世 世亦無知君者 然後之覽其詩者 亦可以想其人也 浣巖集>
y #152.권5, 273면.
高省齊時彦
高時彦 字國美 貫松京公疏眉目美容狀 游戱異凡 聰明絶人 能日誦數千百言
旣成童 益肆力刻苦讀書 雖盛熱 終日不動 至袴底腐爛
然公家寠益甚 有二親皆老 遂屈意末技 十七中司譯院漢學科 得寸祿 以供甘旨 暇則究覽墳典 孜孜弗倦 經傳百家無不淹貫 以博聞强記名世 院中生多就質文義 宗爲師表 增秩至二品衣緋橫金 然公素善病 自父母沒 便有休退志 別構小窩 扁曰省齋 杜門端居 嘯吟自適
甲寅從陳奏使赴燕 渡江疾谹 竟卒於燕館 臨終神色夷然 了無怛化意 能自手書 處置家事 緘付家僮 遂正席而逝
公爲人醇厚恬靜 與物無競 仕象院四十餘年 與人不忤視 事親至孝 克備志物之養 卒以力疾驅馳 死於王事 傳云一鄕皆稱善士者 公之謂也 盖其平生所好在於古文 而以服事鞮象 未克專工 然其著詩文 爲一時具眼者所許可 柳下洪公亟稱之曰 奇才 三淵金公手題 其冽泉詩序曰 辭理俱到 文中上乘 其於經義 識解尤精 著註疏箚疑二卷 省齋集二卷 所編昭代風謠三卷 俱行于世
<浣巖集>
Y153B P. 275-278
鄭浣巖來僑
夫詩者 天機也. 天機之寓於人 未嘗擇其地 而不爲物累者 能得之. 委巷之士 惟其窮而賤焉 故 凡一切功名榮利 無所撓其外而汨其中 易乎全其天 而於所業 嗜而且專 其勢然也.
近世詩人 如滄浪洪道長 卽其人 而繼道長 又有浣巖鄭潤卿者 名來僑. 當世之學士大夫 與之交狎 不名而字之 或致之家 訓其子弟.
其爲人 淸修如癯鶴 望其眉宇 可知爲詩人而甚貧 窶家 徒四壁. 詩杜諸君 有佳釀則必邀之 潤卿 痛飮盡其量 淋漓酣暢 然後 始出韻 高踞先唱.
其爲詩也 疎宕演漾 得詩人之態度 而往往聲調慷慨 有若與燕趙擊筑之士. 上下而馳逐 盖其淵源所自出於道長 而其得之天機者 多. 其胸中 苟有所誘於外物 而不嗜不專 則其成就 能如是乎.
潤卿 非獨工於詩 其文善 俯仰指旋 頗有作者風致. 論者 或曰 文勝於詩. 余以爲潤卿之詩與文 一出於天機而已 何必論長短也哉. 潤卿 旁解琴操 且喜爲長歌 皆極其妙 酒半 輒自彈而自和之 浩浩然 殆忘其孰爲琴 而孰爲歌也 使聽之者 從而評之曰 一工而一拙 則必爲潤卿所笑. 世之論潤卿之詩文者亦若是矣.
余之交潤卿 粵自弱冠 而及余之領槐院 潤卿 方食製述官祿. 潤卿 以目疾辭 余曰潤卿今之張籍 不盲於心者也 閉眼口呼 足以了院中文事 竟不許焉.
或以公事造余 余命僮扶而升堂 叩其詩 則潤卿 引喉朗誦 至得意處 不覺脫帽 狂叫.余 於是 知潤卿老且病 而其氣不衰也.
潤卿旣死 洪學士子順 抄其詩文 洪尙書翼汝 損財將印行於世(六化李相國撰)
y #154. 권5, 278면.
鄭寒泉敏僑
君以肅宗丁丑生 名敏僑 字季通 面白晳眉目如畵 甫成童文理大進 子史諸書能自曉解 不煩索問
癸巳丁先考憂 時年十七 能執喪盡禮 見者嗟異 有年少數十輩從余學 君別占一席 兀然端坐以敎授 儼若老師 服闋 就擧子業 二十九始登國庠 旣而歎曰 此何足以榮吾親 而發吾志耶 益力爲大闡計 而又出入古今 略知作者門徑 所爲詩文 往往爲具眼者所獎賞 貴遊子弟爭欲知面 而巷居有才志者 慕而從之 執束脩 自處以門生者 亦數十人
性至孝 在母氏側 常怡愉嬉戱 務娛悅其心 自幼及壯 未嘗以過誤受責
頃余奉慈闈 就食荊湖 祖母高氏篤老不能行 在京屋 君日夜侍側 自寢食以至矢溲之節 皆躬自盡誠扶持 其門徒常習見 而嘖嘖嘆嗟
乙巳冬尙書尹公出按關西 念君寒饑 召至營 因使監海稅 適荒歲 君見海氓藍縷號乞 意哀之 一皆不問 垂囊而歸
及睡隱洪公代按其節 留君掌書記 愛好日密 而君絶無私干 有事必爭 公待之益隆
戊申夏遭母氏艱 與余居廬 菜茹不充 疾病沈綿 而祈寒盛熱 不脫經帶 然自經喪禍 家力益匱 兄弟無以相庇 君遂挈眷湖中 且樂其風土 因其居而自號曰寒泉子
庚戌秋豊原君趙公爲嶺南伯 以騎載致君 至則驩甚 館而客之 令敎授其二子 若呂家之於千之 暇輒對壘迭唱 積成卷軸 其知遇日深 殆至於兩忘其勢 然君素有鬲痞 又不習南方水土 卒以不起
君爲人疎宕不羈 行己坦率 不肯爲便辟愿謹之態 以求媚於人 故人或目爲簡傲而訾之 然其孝友至行得之天性 而篤於家庭者 惟一二知君者知之矣 君於古文 雖未得全心肆力 而天機所發 縱筆滔滔 往復馳騁 詞理俱足 其古詩近體 不繇漢唐路脈 而信手拈出 爛漫圓暢 浸澆乎香山劒南之間 不害爲自成家則矣
君得年厪三十五 一女幼 邊氏貫原州 能節哀强食 親視祭饋 勸余收拾遺藁 爲悠久圖 不媿爲季通婦矣 嗚呼悲夫
<浣巖集>
Y155B P.281
玄錦谷德潤
玄錦谷德潤 字道以 以譯官 階至嘉善. 有孝行 擅筆藝. 累得千金 散之兄弟 至歿 家無餘財 嘗以釜山訓導箇滿 而萊伯以稱職啓聞 特加留一年. 前後十年間 奉公惠民 頗有聲績 邊民追思立碑曰 待人以誠 接物以仁 功大關防 惠洽鄕民
Y156B P.282
崔巷隱泰完
崔巷隱泰完 字聖固 自少恂恂有篤行 聞於鄕黨 其孫東溪潤昌 重修三溪故事序曰 惟我王考晩年閑居 謝絶交遊 潛心書籍 日夕嘯詠而有時興到則 輒率子與孫 出往郭北三溪堂 或信宿而徜徉 或終晷而咿哦 逍遙自在於昭曠之原 賦詩曰 病懷愁着處 扶杖出溪堂 壁上藏書籍 檐前寘射場 新霜天氣肅 昨雨潤聲長 始得養眞地 昔疴渾却忘 伊時余方毁齒 能陪往而瞻望故 徒今年老之後 每欲繼述此事而未遑矣 堂姪重植出言於宗會曰 當此淸和之節 一門老少 齊會勝處 以作韋家勝會 得無可乎 余聞此言而喜曰 我王考 昔遊三溪 依故事 出遊三溪 溪先志而序天倫 豈不善乎 諸人皆曰諾 遂定日卽 己酉四月二十九日也 一門老少幷幼稚二十八人 聯翩出三溪武洞之間 追尋舊跡 仍爲序齒設酌 岩泉雲物依然 若昔日也 於是 詩者射者奕者投壺者 盡日娛嬉 不設歌管 遵遺志而戒侈大故耳 噫 我王考之遊此者 今距五十餘年而 我輩能述此於今日 我輩子若孫繼此於五十年之後 則豈非吾門之盛事也耶 謹次王考當日詩韻 又使族中能詩者 賡和列書 以備後日覽文繼述 之資云爾 詩曰 吾祖淸遊事 三溪復肯堂 詩篇宛前躅 候鵠設新場 澹澹峰雲細 濺濺澗水長 孫曾齊到此 先蔭詎能忘 諸作不盡錄 其後己酉歲 東溪之孫 僉樞宗煥 又繼此會於三溪洞 諸宗人及子若孫 竝和昔日詩韻 作軸典 前己酉軸幷藏于家.
Y157B P.285
朴澹翁昌元
朴澹翁昌元 字善長 篤行好學 通習典故經禮 有集一卷 歷代引曰
羲農黃帝爲三皇 五帝昊頊嚳唐虞 夏十七世歷四百 殷卄八世六百餘 西周十四東卄四 歷年八百七十强 三王之後有五覇 秦爲閏位二世亡 高惠文景武昭宣 元成哀平至孺子 是爲西溪都長安 傳國二百十四祀 光武誅莽宅洛陽 明章和殤安順繼 沖質桓靈至于獻 繼統百九十六歲 蜀漢兩君四十三 吳魏僭號四五世 西晋武惠止懷愍 元明成康金陵住 穆哀奕簡孝安恭 享祚一百五十五 神州陸沈五胡擾 宋齊梁陳南朝是 三魏齊周爲北朝 隋文統一場恭止 唐高太宗起晋陽 逮夫高中武纂基 睿玄肅代德順憲 穆敬文武宣懿僖 昭哀之世唐業訖 一百八十九年支 五季梁唐晉漢周 神器六旬五遷之 宋興于汁藝太眞 仁英神哲止微欽 高孝光寧理度恭 訖于端? 南都臨 三百卄載屬元世 八十九年長夜沈 大明中天高帝興 建文太宗仁與宣 英景英憲孝武世 穆神光熹聖相傳 毅殉社稷三帝承 大統二百九四綿 盖自包犧止永曆 五千一百十八年
Y158B
宋梅谷奎珷
宋梅谷奎珷 字爾衡 慷慨有器幹 嘗上疏論時務. 戊子秋哀개者詩曰
秋容숙廖廓 溪閣漸生凉 萬實垂成日 黃雲四野張 嗟爾何處人 扶설到此方 云是東峽民 無食離家鄕四月下霜雹 五月遍螟蝗 才經催剝餘 又逢蟲損傷 始從瀧上黍 이及水中秧 根穗皆蝕盡 處處莽空場 費辛苦 逢秋却成荒 十口皆呼饑 焉望有蓋藏 東家륙牛馬 西隣伐조桑 적期忽已迫 身布又遑遑 官差猛如虎 臨門사槍攘 環顧一室中 四壁惟頹墻 深恐連유洩 盡賣弊衣裳 哀哀幼稚哭 索飯呼爺孃 安土豈非願 故鄕拒可忘 甁無一粒粟 將何繼秕慷 一日不再食 立地見危亡 難於坐待死 百計費商量 率眷作流개 天壤何茫茫 痛哭辭故里 血淚西白楊 傳聞他郡邑 往往登豊穰 我土獨何辜 毒災偏一坊 地荒民四散 公私貽深殃 日月雙轉곡 流光落嚴霜 旣無家與食 半夜泣路傍 流離不定居 溝壑任부疆 老我聞此言 不覺涕盈匡 天心爲至公 好生本無疆 古今有災珍 流行本無常 儉歲何代無 救荒賴發倉 立視不拯溺 焉用彼黃堂 黃堂皆如此 黎民安所望 牧御非小可 何不揀否臧 若究災與祥 必先理陰陽 百里亦君恩 愼勿汚賄贓
愛民如愛子 何恤外至謗 嘆息復嘆息 何以濟札傷 靜念無他道 莫如得人昌
Y159B
崔農叟天翼
崔天翼字晉叔 興海人也. 世爲君小吏 君獨自奮爲儒. 及擧進士則曰 吾分足矣 遂不復應擧. 家居敎授者 三十年 以終年六十八.
君屈起遐賤 遊學四方. 於書無所不讀 文學蔚然 爲一路之望. 然常自視若不足 聞有賢豪長者 必就見之. 性俊亢多氣槪 예一世 鮮當其意 顧謙抑自持 未嘗以材能尙人. 平居儀容 甚肅 語必中理 戱狎者 莫至其前 以故 知君者 先稱其德 而後其才.
申靑泉維翰 爲延日卒 君贄文而謁 請爲弟子. 維翰叩其所學 驚曰 君吾畏友也 我焉能師之哉 及歸 以其書籍付之. 官長之至其邦者 未嘗不延見 則必加禮焉. 雖驕恣者 無敢以地處侮之. 出入官府數十年 是非一不及身 鄕人以是 益賢之.
內行純備 兄弟五人 共被而寢 家屬恒飢 未嘗見戚色. 居室破蔽 邑守欲助之 葺而固辭也. 賓主必命觴賦詩風流動人 遇可意人 談古今 治亂得失 關防形便 瞭然如指掌 聽者忘倦 盖亦非無意於世者也. 老而信從者 益衆 隣州或開館延之. 沒而加麻者多. 興海僻邑也 今多知名士 君之功也.
君幼頗縱肆 不循法度. 父俊傑 獨奇愛之 常曰 興吾門者 是子也. 縱之遊學 不使服刀筆. 及長 果以文學名. 君稱崔吏知子. 君無子 以兄之子爲嗣. 門徒數人 分藏其書 有詩集一卷 將奇 厥之.
永嘉權 嚴少許可久爲郡宰 知君深 以爲擧世罕 壽. 常稱以龍田翁而不名 言于道伯欲薦之朝而未果. 原城元重擧亦盛推君 目以嶺左偉人. 余從二君 習聞君 及至其郡則沒矣 每過其墓 輒駐馬久之. (靑城集)
y160
李看翠子受益
李看翠子受益 字朋之 氣度倜儻 善詞賦 世事難可說 示金子淵詩曰 世事難可說 世事難可知 世事難可恃 世事難可期 事暗如黑夜 事紊如亂絲 事繁浩難收 事幾逆難窺 事急劇難理 事雜冗難治 事小小易忽 事多多旁歧 細事誤斯須 大事乖支離 好事每掣肘 惡事每燃看 自有天地來 芒芒紛興衰 履坦或不安 行險或不危 昨非或今是 利彼或害玆 假弄或遂眞 樂極或生悲 或熱如焰炎 或冷如氷凘 轉轉或團圓 弛弛或蔓滋 巧者或反拙 速者或反遲 忠侫或倒植 誠僞或混施 出人思慮外 怳惚思所爲 孰謂什八九 隨處多乖宜 飜飜復覆覆 其繆自毫釐 難平誠確論 陸沈十二時 物情固其變 無成或無虧 浮生一蘧廬 古今幾奕棋 垂手看世紛 代謝至理隨 泝彼無物初 兆朕判兩儀 陰陽相爲根 變合一耦奇 玄玄原其本 幻幻流其支 散而爲庶物 費隱從可推 吾身一天地 云爲非敢私 彼物一太極 生生理攸基 自變者觀之 可能與推移 來玆卽往古 君獨此何疑 自然聞老莊 順受學仲尼 無我與忘我 素行戒忸怩 千歲知死生 聖賢豈吾欺
y161
李壯窩聖中
李壯窩聖中 字士執 初號竹窩 凡十發解 及老年應講天陛 音吐洪暢 上壯之 因改號壯窩 善詩律 有壯窩集 皐蘭寺詩曰 皐蘭寺下水茫茫 落盡岩花歲月長 樂事翻成千古恨 忠言無報一朝亡 秋烟廢苑埋金塔 夕照荒原臥石羊 欲向釣龍臺畔去 老僧猶說義慈王
y162
金汾津圭
金汾津圭 字文仲 好讀書 當膝處穿弊 善詩 詩格高雅 早起詩曰 溪舍靑山曙 西南林上月 漱齒到幽泉 流雲滿石窟 僧伽寺詩曰 獨上幽林古道 回看極浦蒼山 雲石千年寺在 風塵一日人間
y163
金逃禪庵弘敍
金逃禪庵弘敍 字天與 强記絶人 晦軒趙尙書 常稱之以事文府庫 元日聞晨鷄詩曰 金鷄三萬六千鳴 日日扶桑喚日生 欠伸布被慵舒脚 聽得今年弟一聲 田家樂詩曰 斗柄指孟春 草色迷平陸 晨起視東皐 零露如膏沐 驅牛向西疇 行行下林麓 晴日映山川 春光浮樹木 川原聞樵歌 空谷見麋鹿 薄暮荷鋤歸 暝煙散村屋 雖非羲皇人 長嘯意自足
y164
金是閒齊順侃
金是閒齊順侃 字和中 天資溫雅 容儀端粹 力行節儉 聲色芬華 一無外慕 爲詩文 不加雕繪 辭達而止 有集二卷 嫻於書 臻其妙 至晩暮 筆力尤遒健 暇日遇會心處 輒置酒開襟 藹然可樂
y165
崔東溪潤昌
崔東溪潤昌 字晦之 資性溫粹 器度弘偉 與人和厚 不爲畔岸辟籌司掾 淸愼自持 三紀如一日 晩年 除宮衛將 居家優遊詞翰 爲詩文 不事雕績 暢敍而止 與金是閒齊李松厓馬眉山友善 日與唱酬 所著有東溪集三卷 藏于家
y166
鄭樵夫鳳
鄭樵夫名鳳 居楊根 惟一舸 賣柴於東湖爲業 故但稱樵夫 其東湖一絶 膾炙人口 悠然老人 金胤明嘗言 有舊碩貌 悠然美鬚髥 襟懷坦然 敎子孫有法 無世俗氣 有詩曰 淡雲衰柳共爲秋 盡日林塘水氣幽 翠鳥掠魚時不中 歸飛端坐碧蓮頭 有集一卷(枕雨談草)
y #167. 권6, 299면.
嚴菊山啓興
嚴啓興字叔一 號菊山 讀古書行古道 與晉庵李相國爲文字交 晉庵嘗曰可師不可友 使其子受業 位至尙書恭執弟子禮 年六十六卒于家 尙書臨其喪盡其禮 有菊山集藏于家 祖義吉號春圃 詩在昭代風謠 父漢朋號晩香 書名播傳中國 雍正皇帝有勅賜帛入景化門榜今尙揭云 從父漢賓 邃於詩禮 輯抄家禮行于世 贊曰 三世繼美 史亦罕書 余於今之世 嚴氏之門 (『壺山外記』)
y #168. 권6, 300면.
洪白華子愼猷
洪白華子愼猷字徽之 善書與安命說齊名 官典籍 又善詩 凝川雜詠詩曰 江城春夜雨晴時 忽有飄風亂雪吹 可惜中天無限月 入雲容易出雲遲 詠遠沙行
人詩曰 漠漠平沙白 疎疎人一群 動搖微可辨 來去杳難分 終認窮臨水 常疑沒入雲 如敎回首望 指我亦云云
y169.
李松穆閣彦瑱
李彦瑱字虞常京師人也家世業象胥彦瑱以譯科官本院聽穎絶人讀書過目不遺文辭贍給能擊鉢賦文又善書而疾嘗冬日晏起盥楖端坐抄書未朝食而得州餘?字盡皆端楷如印本亦無脫遺處其精敏類此通信使行彦瑱以才膺書記選浮海入日本二船中多能文士然神捷無有過彦瑱者日本人素狡每我使往輒群至索翰墨或預構詩文多至屢千百言卒出求和?以困之我人亦不欲詘必揮灑副之然亦患其太迫及彦瑱至群倭持五百箑索五言律彦瑱卽磨墨數升且吟且書俄頃而足群倭環顧驚喜持五百?請曰已服公才思?試公記性復 彦瑱又且念且書如錄已言指間颯颯起秋雨聲須 史擲筆整襟而坐日未晡而書千箑賦五百律所記誦亦如之倭愈驚歎吐舌以爲神也於是彦瑱之名噪一時云彦瑱雖負才名然坐微賤竟邑邑不得志而死年絶二十七未死時嘗出其著悉火之曰存亦無益世誰知李彦瑱者其妻奔救之不及只收燼餘若干首藏之彦瑱死始行於世彦瑱少從李用休學星歷句股之法略通梗槪云 李松穆閣彦瑱
李彦瑱字虞常京師人也家世業象胥彦瑱以譯科官本院聽穎絶人讀書過目不遺文辭贍給能擊鉢賦文又善書而疾嘗冬日晏起盥楖端坐抄書未朝食而得州餘?字盡皆端楷如印本亦無脫遺處其精敏類此通信使行彦瑱以才膺書記選浮海入日本二船中多能文士然神捷無有過彦瑱者日本人素狡每我使往輒群至索翰墨或預構詩文多至屢千百言卒出求和?以困之我人亦不欲詘必揮灑副之然亦患其太迫及彦瑱至群倭持五百箑索五言律彦瑱卽磨墨數升且吟且書俄頃而足群倭環顧驚喜持五百?請曰已服公才思?試公記性復 彦瑱又且念且書如錄已言指間颯颯起秋雨聲須 史擲筆整襟而坐日未晡而書千箑賦五百律所記誦亦如之倭愈驚歎吐舌以爲神也於是彦瑱之名噪一時云彦瑱雖負才名然坐微賤竟邑邑不得志而死年絶二十七未死時嘗出其著悉火之曰存亦無益世誰知李彦瑱者其妻奔救之不及只收燼餘若干首藏之彦瑱死始行於世彦瑱少從李用休學星歷句股之法略通梗槪云
y #170. 권6, 302면.
金祏孫
金祏孫字伯升 癖於梅 種梅數十樹嘯咏其間 徵梅詩於一世之能詩者 應之者數千人
凡以詩名者不問尊卑貴賤 無門不到遑遑如也. 錄以橫券大於牛腰 錦贉而玉躞之藏于家 人稱梅花詩顚 其逸致幽韻與范石湖之譜梅 今古同情而好事過之 壺山居士曰 此生旣不得到羅浮銅坑鄧尉玄墓香雪海 寧攝之指端以瀉幽懷 凡有乞之者 輒揮毫應之 終日無倦 意 不作文與可
之襪才竊阮千里之彈琴 此與伯升異事而同好 恨不作九原一笑. (『壺山外記』)
y #171. 권6,303면.
李疋齋亶佃
李亶佃字耘岐. 地卑而才高 工詩善書 名動一世 與士大夫遊 自號疋齋漠漠平沙白 從下從人自況也. 其爲詩落想空外 不警人不出口 老杜所云 語不警人死不休 遙遙爲亶佃發也. 聽笛云 洞葉蕭蕭下 溪雲寂寂生 可入王韋室中東西而睥睨也. 水聲洞詩云 落日無餘力 浮雲自幻容 佳句也. 尋病沒 人以爲讖 人孰無死 得此佳句 死亦何傷 此可爲亶佃道也. 常佩一囊大如斗 得人好句 輒投其中 與李長吉之錦囊 同情而異致 愛人而不自愛 胸次落落可容長吉數輩. (『壺山外記』)
y #172. 권6, 304면.
林雙柏堂光澤
林雙柏堂光澤 字施哉 性倜儻有氣槪 善詞賦 嘗作久旱感懷詩曰 郡國儲胥已露根 更持何物賑元元 如將細究源頭弊 此老胸中亦有言 謾吟詩曰 聖繼神承四百年 太平民物自熙然 簪纓世族當勻軸 藻繪詞臣上厦氈 言議宣輸明宰輔 關防不讓宋山川 欲除外侮恢餘地 只欠文官不愛錢 觀其詩想 見其志氣磊落矣
y #173. 권6, 305면.
李眞愚堂德涵
李眞愚堂德涵字景浩 聰明强記 善詩文 嘗題風謠續選曰 詩可傳固不易 能傳尤難 詞垣卿相膾炙一世 苟失收錄 輒歸湮沒 況畸散孤寒乎. 是以選家之論作 如靑丘風雅
國朝詩刪 箕雅 海東遺珠 昭代風謠等篇是也.雖不能盡物 無遺其搜羅放失亦已勤矣.
風謠旣成之後 善鳴者繼作不止十百 而六甲甫周 逸其名已過半惜哉 千生壽慶好古愛詩 癸丑春 倣蘭亭故事 開松石雅會 今丁巳又以繼風謠爲其任 裒集諸稿 就正於藝苑明鑑 斥險巧 進平正 考惟精 選惟約 得人凡三百三十三家詩摠七百二十三首 釐爲風謠續選三卷 以芸閣活字印行 斯役也 非但尋墜結而遠紹 發潛德之幽光 亦將使當世之士 益勉淬礪以待後之丁巳 實有裨於聖朝右文之化云爾
又嘗得定武本蘭亭帖使善手摸勒上石眞佳本也 藏于家 人多搨而珍之.
y #174. 권6, 307면.
金東厓瓛
金瓛 字晦章號東厓 精於性命之學 有力肩復古之意 盖源出陸象山而參以己見 卓然一家 有著說數千言而今不傳 (『壺山外記』)
金東厓好讀書 嘗入北關 三年讀書 歸家時途中口占曰 塞寒春漠漠 江曉月蒼蒼 出洞乾坤闊 行裝一劍長 後受業於汾津
y #175. 권6, 307면.
金三養齋德亨 孫健植
金三養齋德亨 字剛仲 善書畵 又善詩賦 尤工花卉 每成一幅 人爭取之 時豹菴姜尙書 甚珍重之 有百花帖 藏于家
孫健植 字稚行 號酉山 文藝夙就 又能繪畵 如梅竹蘭菊 有趣可愛也 嘗以紅梅一幅遺余 余題之曰 一幅嬋姸滿目殷 數枝春色正堪攀 老根淸瘦同詩骨 嫩蘂深紅較醉顔 忽訝香風生席上 還疑絳雪落樽間 松軒遺譜誰能續 妙手如今有酉山
金德亨善畵 李炯菴 題其梅竹楓菊二帖曰 乾聲暗馥筆尖盈 个字翻翻女字橫 安得砑光千尺絹 鮒漁橋畔訪金生 烏桕蕭蕭寫意新 又添踈菊頓精神 豹翁衰脫玄翁去 畵派人間秪此人 (『震彙續考』)
y #176. 권6, 309면.
柳同樞明杓
柳同樞明杓 字稚晦 明於字學 爲鑄字監官 監造生生字 先以木刻三十萬字 又範銅鑄三十萬字 名整理字 正廟旣定奎章全韻成 又欲以玉篇便檢字旣著之義例 公以所編全韻玉篇進之 正廟覽而嘉之 命刊行義例 玉篇之命遂寢 純廟乙丑 始印進 賞拜德積僉使 後又撰歷代編話 幷以七言押韻爲千餘句 藏于家
y. # 177. 권6, 309
丁漁山彛祚
丁漁山彛祚 字茂倫 文學爲世師表 受業者甚多 又善詩賦而多散佚 其門人朴存齊 收拾爲二卷
編風謠續選時 作跋文 題於編末曰 唐詩行於世者 惟高廷禮品彙爲獨盛 然一於平澹 而奇者見遺 盖選詩者 每喜其資性所近 譬諸飮食 嗜澹者遺鹹 慕甘者賤苦 雖勉而竝蓄 有不可强也 是選 以平澹爲主 而兼取其奇 有景咸叩 懷響必彈 殆以詩選詩 非以我選詩也
嗟夫 列名是編者 三百餘家 爲詩七百餘首 而悲坎坷 憂衣食者殆三之二 豈士能文則困窮耶 抑窮而後工也 雖然 彼諸賢 或幸而有遺藁焉 又或幸而有子孫焉 其不幸者藁旣逸矣 世亦絶矣 而或得付諸剞劂 使後世之人 知有某家 彼齎志而沒者 安得不揚眉於冥冥之中也 吾以是 賀而其或遺珠者 續有望於後之君子云爾
y #178. 권6, 311면.
李海桑子陽馝
李陽馝字伯燁號海桑子 爲人敏贍强記多識典故 家貧爲正書報吏 正廟丁巳喉院有事 承宣皆譴罷 院吏亦皆譴出 院中只有陽馝一人 命以他省入直 諸郞權行院事 郞皆不識故事相顧莫知攸措 陽馝替行其事 口誦而手書周旋生風 出納唯允無不中節 雖珥筆老手不如也
嘗與人遊漢北歸至旅舍臥不起 人趣歸 曰我有腹藁未卒卒乃起 曰盍歸而成 曰迨此烟霞氣未消 恐歸家爲妻子厮壞耳 一宿而成乃五言百韻也 (『壺山外記』)
y179
金好古齊洛瑞
余始登第以課藝出入內閣于時方大暢文敎凡椽史于閣者率亦彬彬具藻翰視其中有貌古而?端斂然若不勝衣類質厚長者之風者叩其姓爲金而洛瑞其名云余固已心知之然特以爲恂恂退讓人而已其後余官于閣益與之相習其言若不能出口聞之則輒可敬憚余賴以自知其過者多矣於是知其爲直諒有見識人也及旣沒全始從其子羲?求其所留時若文得一千五百餘篇讀之中其卷喟然而歎曰嗟乎余之不盡知斯人也熟而不俚博而不蕪殆深于自得者歟深思而不怨優游而不荒殆其資近乎道者歟其文則不多作作必稗世敎斯又其篤於人倫而依於忠厚者歟嗟乎周旋往來三十餘年之久而紐不能盡知如此此夙余不贊也然其內 蘊衆美而冲然不求炫于人如此此其所以尤可貴者歟
金好古洛瑞字文初幼誕節常從諸使少遊重然諾盖其時北杜西臺風氣使然也一日方散步於里開之內有一老人騎驢而來問曰此間有金洛瑞其人否洛瑞曰何問爲我其人也老人?執手曰誤觸大名洛瑞曰無傷也何問爲老人低聲鳴咽曰吾中村人也竊有至懇願借君者一諾洛瑞曰第言之老人囁嚅良久曰吾有女早寡今又不幸短命矣臨歿囑我曰凡人之喪여轝者名香從軍皆醜惡凶悖平生貞白之軀豈可爲若輩所?出曾開北里多義氣男子爲親知行此等事不屑也若得是人可無憾吾知此言大不可而悲其情而?其志且聞吾子之大名故此爲訪幸諒我舐犢而曲恕焉洛瑞慨然應諾至期率同人數十輩而往老人戱設?而待之洛瑞曰吾輩豈爲哺啜來耶却不受只以酒數十壺隨之趁時奉發到山下安頓而歸其出義尙氣多類此晩而折節學問博通經史治家崇儉約行止語黙動中殼墨與人語各隨其所處勸戒備至而猶恂恂若似不能言者不如是無以變化氣質故也尤善詩嘗嘯詠
於玉溪松石之間人皆以重厚長者稱之不復知?
日有放逸之氣也老而修墓廬題絶句五首曰李公愛平泉丁寧托其子先人所構堂豈與花石比酣歌于室中古訓曰巫風況此邱墳下遊嬉比狡童風雨三間乏松楸一?通寄言雲耳後來此視同宮丘墓三山下烝嘗十世同莫聽風水說棄去各西東古人云悖子能變爲三蟲有食墓廬者亦乏參其中知舊中善書人各請寫一首以遣之
y. #180 권6, 316
千松石園壽慶
千壽慶 字君善 家貧好讀書 工於詩 結茅於玉流泉上松石之下 自號松石道人 石壁上松石園 擘窠隸字 阮堂學士所書也 聚同人分曺賦詩無虛日 世之解詩者 無少長未與松石會者 人爲之恥
有五子 一松二石三足四過五何 松石以其居名之 足則三子足矣 過則四子過矣 何則五子何事之意 相傳爲笑資
世所行風謠續選 乃其手輯也 壽慶沒 其及門安時爀 經紀其喪 同人以石表其墓 曰詩人千壽慶之墓(壺山外記)
y #181.권6, 319면.
張而已广混
張混字元一 自幼重厚內明 慮其過於聰慧 不令就學 母郭氏解書史 試授之書 犁然透悟 一過目輒誦 家貧 躬窮執柴水之勞 嘗遇達官於道 父之執友也 混舍所持 前供起居而退 無怍色 達官大奇之
甫成童 博通四部書 尤長於詩 題詠一出 爭相傳誦 天賦樂易 容物無競 休休有古人風 自在齠齔 誠孝根天 雖身無完衣 而極其甘旨 事親五十年 婉容洞屬 先事承志 每自外而還必告終日所爲 頷之而後退 父患風眩 沈綿三載 混時己踰五十 嘗穢禱天 竭力將養
及丁憂 水漿不入口者三日 期年不茹葷腥 母却食而勸魚肉 爲之勉從 後居母喪 侍病凡百餘日 不解衣 霣擗之慟 踰於前喪 曰向者有母在 今則永無依命處 前後三年之喪 一不近悅口之味 朝夕有哭 哭必有淚 語及二親 嗚咽不成聲 得素所嗜好手潤者 必涕泣摩挲 哀慕之情 二十年如一日
常曰 事親盡力 子之常道 爲子孫者 請褒綽楔 反以愧孝子之心 吾所不取 爲書遺二子 勿請挽辭 勿受祭文 爲其浮辭溢美也 燕居 粹然誠信發若 人罔以非禮陳於前 於外物泊如 惟書之是篤 人有叩問 輒誦其本末 辨析勤摯 必欲其喩之深而知之詳 至若稗官小說 一無寓目 晩年窮益甚 殆至屢空 而猶不輟看書 對人循循 戒飭以脩齊之法 所著有詩宗十三卷 與千壽慶輯風謠續選六卷 文集八卷 二子昶旭 以純宗戊子卒 年七十
<『斐然箱抄』>
y #182.권6, 322면.
池蓮巢德龜
池蓮巢德龜 字文哉 善詩優於筆藝 妙年 入內閣司戶之選 生纔及朞而孤 常痛父有才而無年 後得所遺執友金公時壁詩一絶 抆涕感激 徧乞知舊和韻 合成一卷 手書刊印 名溪社遺唾
鶴山尹公 序之曰 昔張敷幼而喪其母 悲慕不已 及長 求母遺蹟 得一畵扇 而深藏之 每思其母 輒出視涕泣 千載之下 尙令人凄切不能忘 今池君德龜 生及朞而孤 甫弱冠 訪其父平生事爲 於父友某 果得其父所爲詩一首 歸而帖 藏于篋 以寓終身慕 猶恐其久而散失 遂追和以志感 又求和於親戚故舊 竝錄爲一卷 嗟哉 何其酷似古人也
夫畵藝而己 人之所感者 淺也 詩志之發也 靄然性情之可見也 鏗然聲韻之可尋也 故人之覽之者 莫不深感于中 而想像其風流神氣於紙墨間 則足可以寸斑識全豹 一臠知全鼎矣 其視張氏之畵扇 不已多乎哉
y #183. 권6, 324면.
趙秋齋秀三
趙秀三 字芝園 號秋齋 一名景濰 一字子翼 一號經畹美風姿 有煙霞氣 文詞鴻博 最長於詩 六遊中原 與四海人交 詩派不專在鴨水以東也 世以爲秋齋所蘊者 凡十而人得其一 可足生平 一風度 二詩文 三功令 四醫學 五奕棋 六字墨 七强記 八談論 九福澤 十壽考也 初遊中原時 路逢江南人 同車而行 盡學其語 及與皇都人語 不借筆舌 與一人交厚 後幾年 其人沒 而其子飄泊 相逢於遼薊之間 緬舊生感 乃傾橐與之年八十三 中司馬榜 縉紳躬賀者 數十人
有四子 孫曾詵詵 卒年八十八 詩文若干卷 雲石趙相國 方謀剞劂傳于世 贊曰 此乃上淸淪謫之人 天之所與者富 而所慳者玉帶金魚也
<壺山外記>
趙秋齋秀三 初入中原也 湖隱李相國爲上价 公曰 吾少睡長程永夜 何以消過 若有日誦古詩文十章說 平話十段 與吾碁 倦而不休者 其人偕行 則幸矣 秀三聞而自薦 公與語大悅 公故善奕而又勁敵也 益歎相見之晩 許以伴倘帶去
自高陽頭站 至于入柵 未嘗間斷 過鳳城後 一日辭以疾 不時進謁 公怒其違傲 絶不復接見 至于還渡江也 秀三常語人曰 公豈薄情也哉 深知吾銳意遊覽 脫羈故縱 任其閒漫 蓋行中諸人 上自使星下至驛夫 必有所事 惟吾喫飯打睡以外 無係着 從此以後 先後早晏 惟意所爲 遊覽殆無所不至 吾之受賜於公 大矣 『凡俗記聞』
y #184. 권6, 326면.
王數里太
王太 字步庚 一名漢相 號數里 麗氏裔也 貧無以自資 年二十四 爲酒家金媼保 杯行餘猶能讀書 媼呵止之 乃懷書行且讀 或照爨火黙誦 .媼奇其志 日給燭一炷 爲夜讀資 由是文辭大進 人無識者
嘗座更於金虎門外 是夜月明 從土窖中誦尙書一章 聲出金石 時尹學士行恁 過聞而異之 停車召見之 鬅頭醜面而衣襤如也 學士細叩之 驚曰 豈非江淸夜少煙之王漢相耶 乃徹宸聽宣召賦詩 凡數步而成 有和風生皂幕 旭日暎丹門之句 播傳一世
付祿於壯營 凡課弓馬 命以一詩代之 輒乙覽焉 尋命充中學生 治五經 殆曠數也 庚申之後 屢應講不 中 補武爲鳥嶺別將 卒年七十 (『壺山外記』)
y #185. 권6, 327면
林松月軒得明
林松月軒得明 字子道 善詩賦書畵 工篆隸 入玉溪社 社中詩帖 每以畵及篆寫于帖首 又和以詩 人
稱三絶 好寫山水圖 嘗作意行園曰
茅檐睡起無與言 據床隨意作意園 意匠慘憺剡藤上 山勢先欲分卑尊 南宮水墨卽今濃 倪家林泉自昔元 蜀山丹靑徐點滴 手中霜毫任停奔 蒼苔老樹轉岩曲 參互輞川與桃源 引溪作池竹爲扉 繞壑烟霞澹不繁 疎楊低拂釣磯閒 蒼藤亂垂水車翻 數村籬落靜如眠 斜日想聽鷄犬喧 暢可縱眸深可息 依然坐我松月軒 無思無慮一天民 葛巾布衣古貌存 左琴右書古董爐 棋局投壺間酒樽 偃仰于此耕鑿此 準擬餘年歌聖恩 聖恩長與餘年永 此畵看作羲皇村 男欣女悅秋更熟 老夫無爲畢嫁婚 圖成充然掛壁面 絶勝朱甍典粉垣 一日閒情得筆端 又笑明曉赴金門
y #186. 권6, 329면
李儆齋景淵
李儆齋景淵 字公黙 善詩好朋交 每於良辰佳節 置酒設詩筵 西社諸益咸集 相與唱酬 以爲樂 時人比之林西軒 余編輯風謠三選時 從其孫亨載 得見詩稿累百篇 充溢箱篋 就其中 寄詩宗印所詩一篇 爲巨作 詩曰
詩云詩云貴言志 疇復起余可言詩 有心爲志言爲詩 心之邪正良在玆 先王敎人詩敎大 詩道實關王者治 帝庸作歌四言始 皐陶迺有賡載辭 夫子刪詩三百五 惡可爲戒善可師 風動雅正頌美德 賦陳比狀興托詞 風者多是里巷謠 聖人觀而萬世垂 河梁四首汾水白 節族長弟備乎而 離騷訖于屈宋手 心耳師昧寄人籬 漢魏六朝多佳作 昭明强作解事兒 雖有建安才子七 八斗陳王獨騁馳 陶謝顔鮑作前塵 齊梁氣象日陵夷 四傑四友紹沈宋 八病八對肇約儀 律句絶句創近體 歌行長篇異古規 屢變於唐盛於唐 元寶之間文運丕 感遇三十有八篇 夐然高蹈陳拾遺 酒中仙非人間人 大雅不作歎吾衰 詩人以來有子美 述作往往稷契期 南山北征相表裏 韓子詩賦 絶奇 以文爲詩詩爲文 或謂二公之小疵 王孟高岑跡已聯 韋柳元白肩相比 敦厚平淡得其正 悲壯峭刻紛多逵 世間不得無此體 盧怪李僻島郊飢 夢錦夢筆奚盡信 能達能窮摠是癡 倚馬擊鉢何敏疾 腐毫蹋壁何淹遲 卉 驂唯換字 孰謂澁好還堪嗤 妙悟才情非關書 在處神物相護持 一代自有一代風 皇宋皇明路又岐 五字用破 心 一字燃短數莖髭 歐公且猶不好杜 鹹酸皆入選者私 能詩固難選尤難 述而詎能人人窺 然則學詩當奈何 詠性情自怡怡 造語不可無來處 運思唯當出肝脾 本之葩經觀正變 參以選詩遠方推 音韻不離三唐調 枕藉 造化斯 宋家用事同輪翼 明人寫境寔門楣 我國最占文明界 鴻匠巨筆代不虧 磊落相望四百祀 謏見未敢題 之 今世絜州張混氏 受材雄驁行不羈 負笈重趼輕千里 鑿壁隨月老益孜 茅屋數間扁而已 抱膝自比玉川姿 滿 章極汪洋 讀之渾如不鞚騎 元和以還不欲觀 志在沖渾抑浮靡 半生翰墨徒自娛 飽煖之家猶未爲 垣腹時晒 軸 不愧人稱五總龜 題曰詩宗手自鈔 不覺筆倦卄年玆 今日剞劂將壽傳 一覽應知不群思 止于大明自姚姒 帙充充十二支 此多此少爲公爾 去就或有時尙移 欽爾好學憐爾誠 作詩躊躇歡相知
y #187. 권6, 333면.
太藥臯龢
太藥臯龢 字毓如 自少好學 博覽經籍 至諸子百家之文 無不探賾 尤深於爾雅說文等書 著訓字類義三卷韻解五卷 淹洽詳明 雖髫齔童蒙見之 瞭然於音義
其訓字類義序曰 凡學文者 必先明字義 字義不明 文理未暢 盖字劃如人之面目 字音如人之姓名 字義如人之氏族 使人徒認其面目之肥瘦 不知其姓名 徒認其姓名 不知其氏族 則甲之肥乙之瘦李之姓張之名 雖可知 然弓干東西鴂鞮南北 茫然難稽 則可乎
我東土俗孤陋 旣昧徵羽之淸濁 又失事物之分析 專以吏簿之謬襲市語之謎諢 父詔其子 師訓其弟 如釋豆曰太 釋桃曰租 海松爲柏 核桃爲楸 登諸奏議用之尺牘 雖以館閣名彦韋布專門 亦莫能逐字而矯其註 隨句而定其誤 可勝歎哉 闒茸而敎之 蒙騃以學之 註傳誤聽 至老白首 儱侗如一日 顧安能通經之旨辨物之義乎
余自昨歲 始敎六歲稚孫 先著車在前五百字(見聞所及名物字) 讀之訖 又鈔日用當行字七千有二百六十零六字 名之曰訓字類義 彙分類附 句以四言 務要義串而聲連 喉利而舌馴 讀未半漸覺有斅一知二 學半功倍之 誠可謂訓蒙之捷徑也 然自顧蔑識無文 詞不成章 類或失倫 倘使具眼者見之 尤莫能掩其荒拙 竊不勝愧懼云爾
y #188. 권6, 335면
金老人文祖
金文祖 字季郁 少負氣 不能俯仰於世 嘗臨書 嘆曰 稽古 將以施今 匹夫懷寶終 於湮沒者多矣 與其敝精於無用之術 盍從所好 因廢書 卜居龍湖山水 自娛
年且六十 復發憤爲學 尤好易 洪範老子 皆反覆千遍 略涉內典旁及子史 唯究旨趣 不喜藻華 然見解超脫 議論上下馳聘 未可以文詞難 嘗曰 三敎殊道 其歸一也 惟深於性命者 可以知之 其論當世之務 以分田制祿養兵爲先 論易以人物生成推文王卦位 以陰陽消長推雜卦流行 其說皆有理 然自無著述 人亦罕知 年七十九而終
休休居士曰 少而樂志 老而好學 死而不求知於人 異哉 易說略有拾錄而未及雜卦 惜也 (休休李慶九撰)
Y189B
朴存齊允黙
存齋朴君少余一歲 年十六與余同筆硏至三十 余遭家禍竄伏窮山者爲八年 一時及門之人皆掉臂不顧 君獨挺身慰護溫存倍昔 余恒頌其信義 近因老瘁君與我皆退 閒日相源源以詩文唱酬者數百篇 余曾序其存齋集矣 年七十九而逝 我尙在世搘拄殘縷又是今日 其子基福以狀文來謁墓銘 盖知君莫如我也
余乃愴然而書之辭曰 君姓朴 名允黙 字士執 號存齋 其先密陽人 鼻祖以下世次官爵詳君先墓志中 曾祖泰星追服父喪三年 朝夕哭於墓 有鳥隨而哀鳴 登聞于朝贈官旌其閭 祖受天遭艱 哀毁過節竟不起 其至性所到 古來罕聞 亦以孝給復 君姿稟端秀 自幼穎悟 七歲賦詩曰 三角何矗矗 白雲生其上 聞者絶倒 嘗於黌舍隔垣 聞張樂群兒爭趨 君讀書自若 曾受業於鄭漁山彛祚 公遘癘疾 學徒皆避去 獨守側救視至于耋 所得俸祿悉以分兄弟無所私焉
常誨諸子曰 性則善也 至於氣質 可以讀書陶鎔 呂伯恭之讀魯論祛偏急 可見古人變化之工 雖大 亦夙興 未嘗廢衣冠 國忌家祭疏食齋戒 將事而退 端坐不寐曰 餘敬常存 此實爲學之力也 君供奉內閣 特荷正廟眷遇 恩渥洋溢而兢然未嘗自滿 後値諱辰 與其友王太登北山絶頂 南望健陵痛哭而歸 太亦受知於正廟者也 嗟乎 信義人之大節也 觀於此尤感其爲人矣.
憲宗乙未 除平薪僉使 値歲大歉 損稟賑飢 全境之人賴以全活 其他惠政不一而足 及歸軍民立石頌之. 平生輕財好施 積散以屢萬計 因此家以稍출不少屑也 每語及祖先至行 必泫然流涕 及至暮年歸休墳庵 晨昏省掃 風雨寒暑不少懈 君之篤語天倫有如此者 至於詩文之典雅鴻朗 書法之超塵絶俗 人所慕尙 故權學士應夔挽云 腕飛淳化字 詞脫紹興篇 在人良足生平 而忠孝之身特其餘耳 噫 君家以孝友相傳 爲世標準 而君實得天賦而受庭訓卓卓可頌 後之論世者其於國史之外錄其忠孝 君其一也.
(寧野徐尙書撰)
y #190. 권7, 340면.
方白醉孝一
方白醉孝一 字士行 遺腹生也 父彦弼 善書畵 嘗手寫千文及小照 將欲遺子 年二十餘早歿 公生而稍長 至痛在心 孝事母親 勤攻學業 文藝夙就 仕於籌司 有名稱焉
y #191. 권7, 345면.
鄭光允
鄭光允 字執中 幼而聰慧 五六歲始學千字文 一日盡爲解識 又學童蒙先習 數三日亦爲徹誦 有若宿習者 人皆異之 或疑其前生所習 稍長文藝日就 又能知戶外事 忽有顚仆之厄 失血頗多 茫然不知 及壯 筆翰不後於人 有名稱焉
y #192. 권7, 345면.
吳大山昌烈
吳昌烈 字敬言 號大山 一號又梅道人
少苦貧 好讀書 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晩精軒岐之業 同參藥院 寵渥隆摯 累遷至果川縣監 兼工於詩 再入中原 與名碩遊 有逢東人 問大山安否 誦其詩 희허者 以詩掩醫 以醫掩詩 而幷受知於聖上 入診之餘 多使賦詩 輒稱旨
卒年六十六 有詩幾卷藏于家 有三子 長子圭一 精於鐵筆 內府所藏 多其所刻 (『壺山外記』)
y193.
鄭碧山民秀
鄭民秀 慶州人 豈凡字碧山 號識與不識 皆稱碧山先生云 先生少孤貧 孝事大孺人 菽水屢空赤脚左僑右岐 出市粥日以爲養 及丁艱 哀毁踰人月朔望且展於墓必 具奠需 肩擔而行 終三年 未嘗以寒暑風雨而 有間也 素治黃岐不成嗜吟詠誦其詩沖澹夷曠如其人焉 先生之始昏娶 時年四十五幡腹而髮種種 茨山朴公辨香咸公皆先生忘形交屬方生半石畵碧山聘行圖系歌詩贈之 一時和者無數 先生旣衰暮歲於陀際 遂契妻 囊簫籍 擇里於積城岩居川觀 脩然有高士風亡何値歲大饑流民 夜劫先生之盧 操白鋌者 數十人 先生則從籬隙 示短鞏曰 誰無器機 爾如先生何 賊大笑 先生亦大笑 卽啓扉人之曰 有長物都可將去手松明火照四壁戶內惟一紡車數函 書而已 賊乃相與引去 有竊取先生之笠者 先生諭於衆曰 無一敞笠非所堅也 寧使先生且免冠而 承祭見賓客手哉 賊遂笑而還之後復移寓南陽之島 歷八年而窮益甚 綜歸老於京授徒以自級 先生嘗被酒半脫煇 大筆濡墨水 命兒輩亂書臀腿上或自書盡黑而止 其佚炭善謔多類此 憶余甫冠數追陪於從叔夢觀鷹中每談 終日夕不倦 皆先生之步武不離乎 建安開天之間 元和而下弗硝也 顧好王李輩 謂可以津逮古轍 持論寔與余齟齬然而以選著就質 輒心折指語人曰 異日矜奇振古者 必此人 汗可 矣 先生雅喜讀莊子太玄善尺牘 尤工小楷 詩多散佚近體若干篇 僅載夢觀齋笞岑集 戊子夏病大腫 卒得年六十
y #194 권7, 349
金塑齋亮元
金亮元名希泰 以字行 少游俠 買姬當鑪 體胖而貌狠 流浪於紅粉賭博之場 氣稜稜 人不敢侮
不識少微史一行 而癖於詩 節折從詩人遊 無少長以詩名者 如見大賓 未嘗輕易之
其爲詩也 敏贍人十亦十 人百亦百 以後於人爲恥 好游賞 從姬謀濟勝 姬辦之如不及 姬亦奇矣 嘗語人曰 借此煙霞氣 洗我腹中葷羶然後 詩從以生 其細雨垂簾看草色 柴門倚杖聽禽言 歲月崢嶸山木老 烟雲扶護石樓高 等句是豈酒肆中語也 燈夕詩之 天地中間星點點 樓臺上下月層層 還下乘矣
凡游詩社 一日無詩 輒怒曰 何乃辜負詩社之意 城西詩社之盛 蓋亮元爲之倡 今寥寥矣(壺山外記)
y #195 권7,350
李子常
李子常 忘其名 聰明强記 諸種術書 無不閱覽 又嫺於稗官諸書 凡係語錄文字 盡爲通曉 而貧不能自資 或出入宰相門下 以善讀小說稱 晩年得軍門斗料 多寄食於知舊之家
y #196. 권7, 351면.
朴突夢
朴突夢其人貢人金家奴也 自能言志于書字 以地賤不得師受 金家兒常坐堂軒讀書 突夢從階上傍覽 雖不解義 然隨其讀而沒其字音 兒或忘音 反質於突夢矣
隣有丁先生者 家居敎授 突夢旣髻 就先生願受業 先生許之 突夢日晨興 懷書候其門 啓然後敢入 趨造寢戶外 肅竢先生枕起 先生知其來 隔牖而問曰 突夢來乎 曰唯 衆徒弟後至畢升堂 突夢自嫌以毛笠齒衿觿間 跼蹐不敢升 先生權令戴折風巾而進之
授則還家 供役如故 金家莫之知也 歲餘卒受小學語孟 文識日進 先生甚奇之 其爲役乃縛炬斯橦而揮斤束縢之間 不輟唔咿 家人指爲癡僮
常患苦痎 金家爲之蠲役理病 突夢私語其妻曰 是吾讀書之秋也 乃入其房冠總 危坐讀書 瘧氣發寒㾕齒戰 而愈益堅坐 口不廢誦 三日瘧則乃已
後與妻洴澼於蕩春川 川多石盤陀 突夢輟漂之石上 不冠褰褌 赤脚而坐 盤礴硏墨石窪 握大管書小學題辭 淋漓石面 日西施 乃蔭樹偃臥 引聲長吟 悠尒自得
趙尙書家郞 適遊春蕩春 見其所爲 心異之 就而呼曰 爾何爲者 突夢徐起而對曰 家人奴也 郞曰 而主非人也 豈有學經傳而爲人奴者乎 吾爲爾責而主 而免而身 曰 以奴 故令老主覯閔 義不敢出也 郞尤重之
金家兒長益挑達 不勤學 其父恚罵曰 汝逸居肆姐 禽鹿視肉 反不若突夢 數督過之 兒無所起怒 見突夢 輒抶驅之 突夢曰 吾寧避之 以定主家父子間 乃辭以病不任役 移居其妻之家 兒憾毒不釋 見主家陰以他事搆害之 主家果疑其夫妻 突夢乃歎曰 命也 敢誰怨乎 挈其妻 流寓南陽郡
織籠爲生 歲餘 里正白郡編之束伍 突夢曰 織籠所以餬口也 軍租顧安所輸入 會郡都試鄕兵 突夢以砲中試 及會試不果 因鬱鬱思京洛 還歸金家 居無何爲典獄吏 年四十餘卒 其作吏 趙郞有力焉
丁先生致厚其名 爲人淳素篤學 兼善風水說 少爲芸館小史 未老以病謝歸 閉門敎授(『好古齋稿』)
y199
劉竹園漢廉
劉竹園漢廉 字士范 蘆村之弟 自幼游於翰墨 及爲內閣司戶薄 書之暇不看書則臨帖日夕孜孜不倦三十一歲而早沒司戶諸僚爲文而祭之 余代選其文有曰 公臨事而剛確 游藝而博洽尤於詩賦筆法 耽嗜成癖 嘲英華而溯源委得筋骨而法規矩吟不絶於口 筆不停於手平日所自期者 至死不休不得不措其大就成章將不可量也 惜乎見其始而未見其終也 盖紀實也
y #198 권7,355
朴菊隱基說
朴菊隱基說 字而習 善詩文工筆藝 受業於李學栖至和 嘗見京兆有祖孫爭貨 兄妹訾食而相訟者 判官金公 請緩其刑 而諭以倫常之重 言甚剴切 皆感痛相抱而哭 各自引罪
而習聞而喜 作詩頌之曰 明時無棄物 聖代摠好人 不善非性惡 敎化或未臻 有敎自無類 三代卽斯民 所以戒哀矜 臨刑且逡巡 此意人鮮知 有寃多不伸 嗟我京兆郞 愛親及人親 片言折大獄 不使鞭扑陳 說盡綱常重 化被豚魚身 兄妹免凌轢 祖孫保彛倫 曩時雪霜地 今爲雨露春 奚啻一家幸 將見百家新 而我聞此言 感淚自沾巾 緬憶先相公 孝友屢世純 移忠事先王 遺澤尙未湮 令郞善繼述 官卑而德均 恒存愛物心 一命道已馴 我忝門下久 復覩爲政仁 喜極還生感 逢人說申申 願言擴是心 永保席上珍 知有餘慶在 子姓宜振振
#199. 권7, 357면.
金素隱羲齡
金素隱羲齡 字伯敬 好古齋之子 持身儉約 周?窮族貧交 惟恐不及 鄕黨稱之 詩皆眞實 不事浮華 嘗有詩曰 四民皆有爲 有爲爲有來 誰能有爲內 內自有天游 至愚者守錢 陸陸白盡頭 自高者放浪 世事意不留 二者本一致 是非交相尤 憶昔羲農世 萬姓安土區 作息有餘力 時種復時收 貧不堪溝壑 賤不羨公侯 如何何如人 便出兼幷謀 遂今天下亂 憯毒流千秋 已矣無奈何 今將誰與儔 非病蓬篳憲 不恥縕袍由 幸賴古人書 飮酒且忘憂 金素隱祭先 必躬操井臼 鄕黨稱之 嘗夜集方酣詠 忽蹶然而起曰 幾乎忘之將三鼓乎 卽倒屣出 俄而歸曰 今夕卽我先子之先師某先生忌日也 先子每以是日送錢五十文以供酒果之需 吾則少減其數以三十文䝴傳歲以爲課庶不忘 吾先子之舊? 今日幾乎忘之其篤信
y #200 권6, 358
朴癡齋基淵
朴基淵 字愚如 美姿如削玉 弱不勝衣
家貧無藏書 廢紙中得昌黎文殘編 讀之 時爲文辭 輒有昌黎意
年十五 夢登仁王峯 有老人授以大斧 劈破巨石 有聲如霹靂 迸出大珠 光煌煌奪目 懷而歸家 醒猶恍忽 自著其說 由是奇思長進 其爲文章 雖服膺在昌黎 而眼力已在先秦兩漢 然不以一家執也(壺山外記)
Y201B P.359-360
劉黙齋 定柱
劉黙齋定柱 字仲麟 晩翠軒之孫也. 自幼聰慧 詩思淸警 能道人意不到處. 每與西社諸益共賦 受批評於紫霞申侍郞 鶴山尹承宣 仲麟多居魁.
劉定柱 余三十年交也 以貞介有守而交 以勤攻吾之失而交 盖非世之朝暮得喪唯勢利相高者. 事大小 無不言於余 余亦必訪而後處 其欲納余於善而 不流於不善. 其心斷斷 三十年 如一日 持身持家 是足充類至也.
於是 哀其死而系之辭曰 言吾衷也 落落而無雷同 行吾誼也 粥粥而無崖異. 珠玉不走市而富 芝蘭非擇地而秀 棲身於井閭之衆 抗心於賢士之誦 嗟嗟乎定柱 誰相吾瞽 嗟嗟乎定柱 往余作海外之行 劉定柱來別 慟泣而誡之曰 毋作詩 嗚乎 噫嘻 昔坡公惠州之役 未聞陳晁諸人有是語 嗚乎 噫嘻 余豈可以忘之也哉 誄曰 溫其玉介于石 猗歟 士君子之藻識 嗟乎 惜哉 (秋史金侍郞撰).
Y202B
崔憨齋景欽
崔憨齋景欽 字穉明 好讀書 家居簡編不停披 故舊之子若孫受業者多 而敎誨不倦 又善於詩文 欲與同志共之遂結社 余亦參焉 每於花朝月夕會而吟詠 及癸丑春 倣蘭亭稧事 會于稷下社 各賦詩飮而樂之 穉明乃發風謠續編之議 僉曰可 卽爲通諭于諸處 收輯諸作就正于文章大家 至丁巳冬編幾完 名曰風謠三選
遂鳩財刊印三百餘本 受序文于經山鄭相國 心庵趙相國 梣溪尹尙書 盖穉明力辨其事 而余亦贊助 工旣訖 穉明每恨昭代風謠之罕傳于世 仍印百餘本 穉明作重印跋文書于卷尾 時知舊之知其事者 咸稱之.
Y203B P.362-364
朴膺模
朴膺模 字漢禮 晩翠亭永錫之孫也. 自幼 好讀書 文思夙就 尤嫺於史書. 爲文 頗有班馬之法 知舊皆重之. 年纔三十 早歿.
嘗與崔穉明 劉叔度諸益 結稷下社 各題序于題名錄 漢禮所著 最稱佳作. 其文曰 膠塾廢而 敎學不興 敎學不興而 友道從而喪.
余嘗歔欷而竊致意焉 所謂 穎特慧黠 文章自詡者 不止一二 計意相得心相許者 槪不下三之二. 交臂騈首 密坐讌飮 鷹楊 其體 鳳觀虎視 自謂 靈蛇之珠不足振 荊山之玉不足懷 左顧右眄 謂若無人 志則誠壯矣 於道未也. 故 一朝臨利害 僅毫髮比 輒睢睢盱盱 有時按劒起矣 亦安得不增歎而 重爲之於悒也.
此稷下之社 聯唱之集 所由作歟 然則寄身翰墨 見意篇籍 揖讓而升降 嚌肺而啐酒 以共樂太平 欣慕三代之遺風邪
著爲文章 燁若瀏如 文采委曲 足以爲奇 揚觶旅酬 樽俎棜禁 足以爲儀 袒韝鞠跪 執薦其物 足以爲恭 或後世 傳此事而張大之赫赫然 照人耳目 亦足以爲榮然 矻矻焉 望且期者 詎止是也 必也 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於是乎離經辨志 於是乎敬業樂群 於是乎博習親師 於是乎論學取友 以至於知類通達 强立而不反 審能出此則於敎學友道 已十九矣 奚特聯唱而已邪 奚特聯唱而已邪.
y #204. 권7, 364면.
鄭夏園芝潤
鄭芝潤 籍蓬山 世佐行人役. 生而有文在手曰壽 及冠 取漢書芝生銅池事 遂以壽銅自號 通貴賤遠邇 知與不知 咸曰 鄭壽銅也.
壽銅跅弛 平生不肯受人羈馽 殆自放於尺度矩矱之外 而恂恂卑謙 若不能言 不欲矜所挾以加之. 玉皇卑田兒 可上下配也.
聰悟鍾於文字 凡僻奧奇崛 幽眇繁冗 不能窮竟者 一見 輒曉其指要 機紐肯綮所在. 詩爲最長集耳目 所蒐涉今古高竗精確 訢合于心者 鑪鞫鎔冶而出之. 而善食酒爲性命 悲歡得失 咷笑佗祭 連蜷一切 寓諸酒而發之詩.
秋史 金侍郞 元春 奇之 使留讀所藏圖史 期贍博而進之 能閱數月專心注目行墨間 若不知戶外事者然 忽一立卓 不復來 跡尋之 至幽之 以不使巾衫 而後復如此 不一再
今 侍郞 金聖一 規撫整簡 不妄與人狎 而獨喜之 相對惓惓不釋 爲置壺觴肴核以稽之 人謂壽銅之得之於侍郞 柄而能鑿也
然其抉鞲破修 往往 自恣肆 若在秋史所 而又有過焉 終馴之不得 而晩益縱於飮 或連旬不粒也
余提擧同文 將考月稅 頒稍食也 曰 君必以百韻五言爲容 通昔而成 若貫珠焉 及對試 拈譯書 使讀之 瞋目左右視 不出聲 曰 俺不解此意固不屑爾也
妻 金氏 性淑順 家徒壁耳 組紃以供夫子 强無幾微厭苦之色 蓋以夫子從遊士大夫 馳文墨聲名爲榮 他不恤也 當壽銅之再入竗香也 都下 忽喧傳 已祝髮 及歸 金氏 迎而言曰 吾肝膽已銷矣 壽銅曰 女子膽 愈小愈宜
壽銅言若訥焉 至其抵掌諧詼 僅一二轉 而聽者皆嗢噱 蓋其意在玩世寓規諷矣 而醉則 席地而睡 不復言也
嘗曰 吾且視不久 苟得心菴數行文 足了吾也 未幾 暴疾 一夕不起 年五十一 侍郞 爲專佽而葬之 有夏園詩抄 一冊 崔君瑆煥 所裒輯剖劂而行之者也 (心菴 趙相國 撰)
Y205BP.367-368
高斗隱晉遠
高晉遠 字近哉 號斗隱 與林元瑜 柳文山 遊張而已之門 玉貌長身 言若不出口 少貧好學 平居手一卷 閉門淸坐 若而人外 不許過從 自奉甚薄而客至 必置酒 事父孝事後母 益勤備物 以致養 其父對人 輒言 老境無憂 族戚多 待而擧火 處之有義 無間言
從弟 十數人 大者齒相等 侍立終日 不敢慢 與人交 委曲誠實 勉其不及 故 凡知君者 莫不心醉 噫 是豈聲色之可致者耶 君剛介自立 然 羸而多病 人之不善 若將浼焉 語刺刺不休 嗟乎 此爲減算之徵歟 乙巳夏 君婚 諸從之年至 未及者 五六人 貽余書告病 語及身後 已而訃果至 年三十九 <斐然箱抄>
Y206B P.368
柳史逋起
柳文山 名起 以字行. 晉州人 監司潝八世孫也. 天資近於道 寡言笑 泊如無外誘
神情隤然. 一丘一壑 令人消鄙吝之萌 未嘗有戱言妄動 問學甚勤. 與丹泉林瑜 蘭皐高晉遠 相友善. 家甚貧 事親 備嘗艱楚. 然 不廢舊學 性嗜詩 窮搜奇崛 不襲前人 已道語 高古閒遠 深造陶韋門徑.
健翁金侍郞 結詩社 鶴山尹京兆 碧谷金尙書 翠微申太學士 聚于藍樓 又有崔愚山 鄭黃坡 諸詩人承之 風流之盛 近古無比 文山悅之 移家史通溪上 日從事於詩 若不知天下有榮辱事. 及健翁酷罹世故 文山 益倀倀 無遇也 兀然窮巷 對人 輒揮觴感慨 抒其牢騷之情.
爲人傭書 月取五百錢 糊其口 不給.聞隣人窮餓 猶復柴米以濟之. 始文山喪二親 貧不具禮 外王父 未及合封. 戊午 文山賃官書 稍且厚 一歲得十歲直 乃完其二葬 餘以付其弟曰 吾事畢矣 死無恨. 明年果不起 年五十三.
其友 張仲圭 集其詩 印行于世 且曰 文山不汲汲 不戚戚 有士子氣像 然 此由於其母夫人之敎也 母金孺人 有內範 家徒璧耳 延師擇友 無所不備 待客 無不盡力 賢母之敎 宜有文山 而惟有不苟也 故 窮至於此. 噫 貴富非所以論人 而貴富所易也 不苟所難也 得其難而不得其易 豈非命也耶. 君子 其如命何哉.
y # 207. 권7, 370면
李閣監東臣
李東臣 字友隣 祖師膺 以內閣監 事正純兩朝有勞 純廟悶其老 使傳于友隣 友隣才勝冠入 處內閣 得窺秘府圖籍 涉獵頗廣 下筆沛然 翼廟齋宿摛文院 宣索稗官可消遺者 友隣對曰 天府秘藏 本無小說 且有之 恐累睿德 如貞觀政要 好矣 翼廟嘉悅讀之畢
一日 純廟御春塘臺 試射 命翼廟代試 遽還內過射墩索弓失 初巡四中 再巡五中 三巡因雨不御 時上靜攝已二十年 而至於五失俱中 左右呼萬歲 翼廟聞之大喜 使中使金永業 稟于大朝 乞依正廟故事 賜試 記閣監第 純廟可之 於是 友隣得武及第 翼廟又賜法樂 以侈其行
友隣在內閣 續修閣志草本 藏于篋 內有拶閹黨語 羣璫銜之已而 落職居外 隱於樊里 未幾卒 年才三十九
< 『枕雨談草』>
y #208. 권7, 372면.
玄希庵錡
玄錡 字信汝 幼聰慧 學詩警發 人多傳誦 捷漢文科 落魄不屑也
無妻孥室家 常從朋友家 游息 日崇飮狂縱 因而病聾
自號希庵 少與鄭壽銅齊名 及長才思荒落 不及壽銅 然知舊愛其名 爲之留畜 終不受羈靮 益放浪不檢 年五十四 大醉而歿 詩皆散佚不傳 (『枕雨談草』)
y209
韓石峯濩
韓石峯濩 字景洪 海東第一名筆也 人只知筆名 不知文章之超群
所著淸妙草廬詩序曰 岑城古縣 海西奧區 曰維石峯 雄盤屹立 下壓后土以磅礡 上磨靑穹而崢嶸 巨靈潛藏神光 鐘淸淑之氣 富媼守護瑞物 畜精英之華 南對秀龍 北控鶴鳳 西揖軍岡之岌嶪 東臨別嶽之嶙峋 郊原綠蕪之迢迢 桑麻百里 川澤白沙之皓皓 鷗鷺千群 洞裏乾坤 岩中日月 風俗敦朴 境物安閒 谷邃林深 宜爲鳥獸之淵藪 雲興霞蔚 翳然草木之朦朧
爰結草廬 揭名淸妙 澹乎闃靜 聊以棲遲 有琴有書 載彈載詠 松籟淅瀝 弘景之聽自怡 蘿影婆娑 子美之衣堪挂 一村無懷之地 千古羲皇之天 栗里田園 偃蹇晉代高士 商山石室 倜儻秦時老翁 渴時飮 倦時眠 惟意自適 醒卽吟 醉卽臥 從心所如 養性怡神 坐老閒中光景 樂天知命 行占物外烟霞也 宜春 也宜夏 也宜秋 乃有雨 乃有風 乃有月 得此畎畝之樂 忘彼塵寰之憂 朝看出峀孤雲 暮送投林倦鳥 至若松壇日高 衡門人靜 抱冥鴻志 懷友鹿心 桂樹空山 正是崑丘秋月 桃花流水 何謝武陵春風 緬思山陰王子猷 遙憶剡溪戴安道 謝病辟穀 張良便從赤松子遊 棄家辭朝 盧耽已乘白鶴仙去 淸芬可仰 高蹈難追
於是 爐熏愔愔 茶烟裊裊 臨池乘興 戱墨方酣 鳳翥鸞翔 彷佛元常之古雅 龍跳虎躍 想像逸少之淸眞 長史顚狂草聖三昧 藏眞放浪筆妙千文 舒幽鬱懷 或草或額 展高尙志 乃楷乃行 且夫蘭亭風流 茂林脩竹 鶴樓勝槪 芳草晴川 錦繡心肝 挹謫仙之文采 池塘春草 感靈運之夢思 靈襟皎然 足躡天根月窟 胸次 落 眼豁河圖洛書 討月評雲 論詩說賦 及其巢由洗耳 遠播芳名 夷齊采薇 淸脩苦節 神仙煉玉閱黃庭三十六章 老子探玄著道德五千餘字 岩穴知養賢之域 林泉實秘寶之區 而或鳳飛高岡 覽德輝而必下 蘭生幽谷 待淸風而自香 聲相應 氣相求 各隨其類 雲從龍 風從虎 會有其時
嗚呼 達人知機 君子守志 高潔其跡 宜順時而行藏 獨善其身 遵直道而去就 枯松晩歲無改節於風霜 老驥餘年期盡力於蹄足 倚太虛而長嘯 與無何而爲隣 感古悲今 吟成短引 詩曰 石峯之下卽吾廬 萬丈芙蓉入紫虛 高臥雲松塵想絶 朗吟霜月俗緣疎 林深自愛幽禽託 境僻還宜靜者居 閒寫黃庭北窓裏 好風時卷一牀書
韓濩者 松都人 號石峯 筆法遒勁 自成一體 公私碑碣屛簇 皆出其手 好風時卷一牀書 人皆寶藏之 宣祖大王 天縱聖質 又於書畵 皆得其妙 每見筆跡 歎曰間世絶藝也 不料偏邦生此奇材 中國以善書爲名者 亦見韓筆 不勝驚歎 批曰渴觬赴壑 言其筆勢雄健也 以此華人爭相購得 石峯之名 傳於天下 韓濩自言 平生着力處 在於徐花潭碑 今見印本 眞妙筆也 國朝安平以後 韓濩爲第一 爲人恭謹 起自寒微 以善書得名 官至郡守而終(竹泉閒說)
y210
李北岳海龍
李北岳海龍 字海叟 善書 與韓石峰齊名 宣廟朝 命書千字文以進 至今尙在內府 諸孫家 無此本 余嘗見 後孫東鉉摸寫藏于家 其子孫 十餘世 爲寫字官 極爲繁衍
y211
金振興
金振興 字興之 中譯科 後爲篆文學官 從呂副學爾徵 習篆文 得朱天使之蕃篆訣 朝夕耽賾 殆忘寢食 遂通三十八體 所書大學章句篆海心鏡 竝刊行于世(震彙續考)
y #212. 권8, 381면
李貞谷壽長
李壽長字仁叟 安山人 號貞谷 自少爲字 刻志鍾王 老而愈篤 五十年 一日未嘗捨筆 以臨池之樂 忘其寢食 外其聲利 貧窮寒饑之憂 無足以動其中 其用功專而造詣至 大小楷行 遂逼永和 臨模蘭亭聖敎等諸法 與眞本毫髮不爽 觀者 殆不能辨其眞假 非善學晉者 能如是乎
以其祿仕槐院寫事大文書 故不得不旁爲景洪以應時需 盖景洪之法實 自晉骨變化來 唯翁之得於晉 旣深 故其肖於韓 尤酷矣
筆之晋 猶詩之唐 斷爲千古絶調 固天所以限古今而非人力之可到 我東國 自羅麗以來 歷數千年 名家書代出 各自爲杏村匪懈聽松孤山蓬萊石峯 而獨爲晉者絶少 豈非以憚其難而不爲之歟 間有名爲學者 僅數人 唯金生獨得遒徑 而餘皆自檜無譏 若是乎 學晉之難也 孟子曰 服堯之服 誦堯之言 是亦堯而已 楚莊見優孟抵掌而疑叔敖之復生 今翁獨能用力於古人所難 終成其功 可謂挺世之偉材王氏之佐命矣
余嘗謂天地間詩翰不可復見晉唐 而近幸有洪滄浪爲詩 能一蹴而造開寶之盛 適與翁生幷一世意者 天之生二翁以文明東國者 意非偶然 而世方貴耳而踐目 其晉其唐信者 十才一二 疑者半不知者 亦三四矣 子寅錫 (『省齋集』)
y #213. 권8, 383면.
嚴晩香齋漢明
嚴晩香齋漢明 字道卿 工草隸 尤善雙鉤廓塡 手摸古今書法 號集古帖
其子啓膺錦衾記曰 幼時家有一錦衾 慈氏曰 此皇帝賜汝爺潤筆者也 不肖只記其語 猶未詳其事 當,宁壬辰 三從兄萬戶大裕氏 以冬至正使洪尙書參佐赴燕 袖其燕行時所錄 示之曰 從使臣後望 見太和殿東登化門 傍有景化門 題曰 朝鮮國人嚴漢明書八字 驚問之 曰 昔雍正皇帝見朝鮮咨文 歎其楷法精妙 其後勅行 齎送一匹紅錦 使寫咨文者 書景化門額 來揭於此 老譯知其事者亦曰 昔日詔使出來時 焚香宣勅書而持去 不肖見此 然後怳然覺其吾家舊錦之爲伊時物也
y214
同樞 申矣則
申同樞矣則字何事家貧幼失學放?年幾二十조隣兒始見小學至鷄初鳴咸?漱語탕然驚省明日初鷄鳴入父母寢所行?省禮遂折卽爲學於筆法有妙俉受業者甚多余幼時亦往謁略聞其法其說簡而易知今人覺悟每以圓嶠書訣反復辨論公嘗曰筆法當直管伸毫使萬毫齊力筆先手後意以手從筆後專心推去盡一身之力而送之一如千里陣雲點如高峯墜石擬如陸?辱象戈如百勻弩發努如萬歲祐?波如崩浪雷奔句如?弩筋節永字八法曰側존鶴而墜石勒?縱以藏機努窮環而細曲?峻快而如최策依稀而似勒?방불而宜肥??凌而速進?抑석以遲移公每以此等筆法申複言之而余時蒙?未得其要領然至今追思皆是筆家至論也其子也歿字古?亦得家庭之法草楷第肆幷能善也
y #215. 권8, 386면.
金自靜齋鶴聲
金自靜齋鶴聲 字于天 壽彭之孫也 善書爲籌司掾 每公退 臨寫蘭亭帖一遍後乃寢 正廟朝 善書之名 達于宸聰 圖書集成 自燕京貿來 裝潢作函 珍藏于內閣 松下曺星州題大籤 公題小籤
y #216. 권8, 386면.
金于川聲厚
金牛川聲厚 字聞遠 善草楷 時稱獨步 又善詩 漫吟詩曰 斂跡成吾拙 易安蝸屋居 自知閒日月 頗解古琴書 醉倒新篘後 眠甘一飽餘 紛華人世事 太半夢相疎
y #217. 권8, 387면.
李寫官明藝 子宜中宜兼
李明藝 自幼時好筆藝 十餘歲 入薪智島 受業於圓嶠李公 書法大就 長爲槐院寫官 能善書而敏速 時稱獨步 其子宜中宜兼 竝善書 亦趾其美
y #218. 권8, 387면.
曺訥人匡振
曺匡振 字正甫 居平壤 口訥自號訥人 家貧游學四方 習李圓嶠書 晩乃大悟 深得顔魯公法髓 有篆隸金石氣 尤長於臨模古法 行草類劉石菴 指隸擬張水屋 屈鐵鎔金 不似世間書 天篆雲雷不시過也
今快哉亭扁 卽其指隸 華使見之 大驚以爲東國有此大手 要一見 或諉以家在千里 今已死矣 華使悵惜不已 榻百本以去
紫霞申公秋史金公 皆一代宗匠 大加推許 秋史公有曰 蒼雅奇拔 怪偉挺特 鴨水以東 未嘗有也 仿博明書 較之原本 駸駸欲過之 臨董書 亦畢肖其眞
凡習於東人一種木强風氣者 於董書門逕大異 不能仿其一撇一波 而萬化千變 無不爲之 非具大神通力 何以與於是也
宜石金尙書爲箕尹 欲試訥人大字書 乃於練光亭 盡其亭之大 聯付數束紙 亭可三十間 作大筆 以杵爲管 濡毫如牛腰 訥人解衣 取巨繩 繫筆肩胛上 大步行墨 如蟻行盤中 書一翼字 又書戰字 觀者벽易 在欄梐上 迫而臨之 不能辨工拙 乃懸諸五十武之外 始驚結構之妙 金公嘆曰 戰短翼長 而疎密相等 非手目之所及也 大加賞與 翠微申太史 携入燕 有蜀士得之 作書謝訥人厚有贈遺 (『枕雨談草』)
y219
金悌源
金悌源字君本 性癖藝術 術家諸書 無不閱覽 又名於算數 余嘗就學君本 遺以朞三百籌法 曰 先置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以分母四通之 加入分子一 得一千四百六十一 再以月分母十九通 得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 爲日周千之數 爲實更列月不及 日十二度 十九分度之七 以十九通 加入七得二百三十五 再以日分母四通 得九百四十 爲日法除 實得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 爲合朔 更置日周天之數 以十二乘之 爲一歲 十二月合朔度分 以日法除之 得三百五十四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 是一歲 月行之數也
于置日與天會之數 三百六十五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 以日法通 得三十四萬三千三百三十五 爲實以合朔度分 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 除得十二個月 不盡一萬二百二十七 以日法 除得十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 是一歲閏率也
故通一歲閏率 一萬二百二十七 以十九乘之 得十九萬四千三百十三 以合朔度分 除得七個閏 是爲分齊也
日與天會而多 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爲氣盈 月與日會而少 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萬朔虛一年十二月 一月三十一 所以紀干支之序 則常數也
三百六十五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 周天之歲數也 三百二十四日 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者 月行之年數也
歲數恒盈年數恒縮 故較其盈縮而日氣盈朔虛者 所以寓消息盈虛之機也
Y220B
金就成 弟就英
金就成安東戶長之孫 以善書聞于朝 壬辰之變以軍功免鄕 薦爲承文院寫字官 弟就英筆法尤奇 倭使求大小扁額載一船去 又承召入皇朝厚蒙褒賞 晩中司馬擢爲興海訓導 自號懼齋
Y #221.권8, 392면
安玄洞堅
安堅 字可度 號玄洞 善畵 世宗朝 承命 畵太祖所御八駿 集賢諸公製贊 成宗朝 華使金湜 工畵竹爲一歲絶筆 請見東國畵竹 上命廣搜國中以示之 湜曰 此非竹也 或麻也 蘆也 請見眞竹 時安堅妙畵 聞於中國 上命苑囿 進一盆竹 盡摘密葉 置軒 當夕陽 使堅依樣畵之 示湜 湜一見 輒大驚曰 此眞竹 雖中國妙畵 罕與之倫 上大奇之 又出尙方縑素 受湜畵藏之
<『震彙續考』>
Y. #222. 권8, 393면.
崔別提涇安貴生
崔涇善畵人物 德宗在東宮薨逝 世祖以其嗣皆幼 不可不傳其貌而遺之 命崔涇安貴生 圖寫藏之 及成宗卽位 賜二人賞爵 言官論其濫 上敎曰 予生纔月餘 乃失顧復 不意今日復睹天顔 二人不可不錄 筵中聞天語者 莫不下淚 涇爲別提 貴生爲主簿
<『震彙續考』>
Y #223.권8, 394면
李畵師上佐子崇孝,興孝.孫楨
李上佐自幼工畵 其山水人物 冠絶一時 中廟特命屬圖畵暑 圖寫中廟御眞 嘉靖丙午圖功臣像錄從勳
子崇孝 字伯達 善畵 子興孝 字仲順 亦善畵 寫明宗御眞 崇孝之子楨 字公幹號懶齋 從崔簡易 學詩文 又善畵 寫中明兩朝御眞 楨五歲弄筆作僧形甚善 叔興孝奇之 敎以家法 十歲已大成 年十二時 改構金剛山長安寺 其壁畵山水及天王諸軀 皆其所畵
<『震彙續考』>
Y #224. 권8, 395면
金畵師鳴國
畵師金鳴國者 仁祖時人也 不知其氏族所出 而自號蓮潭 其畵不法古而得之心 尤工人物水石 善用水墨淡彩爲之 主風神氣格 而絶不作世俗丹粉藻飾之法 以取悅人目 爲人疎放 善諧謔 嗜酒能一飮數斗 其作筆 必得大醉揮灑 筆益肆意益融 淋漓酊醲 神韻流動 盖其得意者 多在醉後云
人有造門求畵者 必甔酒自隨 士大夫邀致其家者 亦多置酒 以浹其量然後 乃肯下筆 故世稱爲酒狂 而其知者 愈益奇之
嘗有嶺南僧 持大絹 就乞冥司圖 用細布數十疋爲幣 鳴國喜而受之 以布付家人曰 用此充酒材 使我得數月快飮 旣而僧來謁 鳴國曰 汝姑俟我意到時爲之 如是者數四 一日痛飮至醉 遂臨絹繹思 瞪視良久 一筆掃盡
其殿宇位置 鬼物形色 森森有氣 而其捽而前者 曳而刑者 剉燒者 舂磨者 率用和尙比丘而爲之 僧見之 愕然而喘曰 噫嘻 公何誤我大事 鳴國箕踞而笑曰 爾徒一生惡業 是惑世誣民 則入地獄者 非爾徒而誰也 僧矉蹙曰 公何誤大事 願以此茶毗 而還我布也 鳴國笑曰 爾徒欲完此 其益市酒來 吾且爲爾改之 僧市酒而至 鳴國仰而復笑 乃引滿 而倚酣援筆 剃者髮之 𩫴者髥之 緇者衲者 采以易其色 頃刻而就筆 意愈新 無迹可求 寫訖投筆 復大噱引滿 僧環視嗟異曰 公誠天下神筆也 拜謝而去 今其圖尙在 爲沙門之寶云
鳴國死 其徒有浿江曺世杰者 傳其遺法 以水墨人物見稱 然未得其神髓也 余年十五六時 於衣冠家 見其所謂弟子者 略聞蓮潭事 又從里中故老 聞冥司圖始終 又見其遺墨 恢詭卓絶 有可以想像其人者矣 『浣巖集』
y # 225. 권8, 398면.
金檀園弘道子良驥
金弘道 字士能 號檀園
美風道 磊落不羈 人目之以神仙中人 畵山水人物花卉翎毛 無不臻妙 尤工神仙 皴擦句染軀幹衣紋 不襲前人 自運天倪 神理蕭爽 奕奕怡人 藝苑之別調也.
正廟時 供奉內廷 每進一畵 輒稱旨 嘗粉堊巨壁 命畵海上群仙 使宦者捧濃墨數升 脫帽攝衣而立 揮毫若風雨 不數時而成 水洶洶欲崩屋 人踽踽欲凌雲 古之大同殿壁 未足多也.
命寫金剛四群山水 令列郡 廚供如經幄之臣 盖異數也
以蔭補 官至延豊縣監 家貧或食不繼 一日 有人售一梅 甚奇 無金可易 適有乞畵 贄錢三千 乃捐二千易梅 以八百沽酒數斗 聚同人作楳花飮 二百爲米薪資 不一日計 其疎曠如是.
子良驥 字千里 號肯園. 畵有家法 山水屋木 有跨竈之目. 與余友善
今沒已數年矣.
<壺山外記>
y #226.권8, 399면.
崔毫生館北
崔北七七者 世不知其族系貫縣 破名爲字 行于時 工畵 眇一目 常帶靉靆半 臨帖摹 本嗜酒 喜出遊 入九龍淵 樂之甚 飮劇醉 或哭或笑 已又呌號 曰天下名人崔北 當死於天下名山 遂翻身躍至淵傍 有救者得不墮 舁至山下盤石 氣喘喘臥 忽起劃然長嘯 響動林木間 棲鶻 皆磔磔飛去
七七飮酒常一日五六升 市中諸沽兒携壺 至七七 輒傾其家書卷紙幣 盡與取之 貲益窘 遂客遊西京萊府賣畵 二府人持綾綃踵門者相續 人有求爲山水 畵山不畵水 人怪詰之 七七擲筆起曰 唉 紙以外皆水也 畵得意而得錢少 則七七輒怒罵裂其幅 不留 或不得意而過輸其直 則呵呵笑 拳其人還負出門 復招而笑 彼竪子不知價 於時自號毫生子
七七性 亢傲不循人 一日與西平公子 圍碁賭百金 七七方勝 而西平請易一子 七七遂散黑白 斂手坐曰 碁本於戱 若易不已 則終歲不能了一局矣 後不復與西平碁
嘗至貴人家 閽者嫌擧姓名 入告崔直長至 七七怒曰 胡不稱政丞 而稱直長 閽者曰 何時爲政丞 七七曰 吾何時爲直長耶 若欲借啣而顯稱我 則豈可捨政丞而稱直長耶 不見主人而歸
七七畵日傳於世 世稱崔山水 然尤善花卉翎毛怪石枯木狂草 戱作翛然超筆墨家意匠 始余因李佃識七七 嘗與七七遇山房 剪燭寫澹墨竹數幅 七七爲余曰 國家置水軍幾萬人將以備倭 倭固習水戰 而我俗不習水戰 倭至而我不應 則自渰死爾 何苦三南赤子騷擾爲 復取酒打話 窓至曙
世以七七爲酒客爲畵史 甚者目以狂生 然其言時有妙悟實用者類此 李佃言 七七好讀書 西廂記水滸傳諸書 爲詩亦奇古可諷 而秘不出云 死於京師旅邸 不記其年壽幾何
<『金陵集』>
y #227 권8, 402면.
林水月熙之
林凞之自號水月道人 漢譯人也 爲人慷慨 有氣節 圓面戟髥 身長八尺 崢嶸如道人羽客 嗜酒或廢食 累日不醒 善寫竹蘭 竹與姜豹庵幷名 而蘭則過之
寫輒書水月二字 必連綴之 或有題語 如符籙難解 字畵奇古 不類人間字 善吹笙 人多學之 家貧無長物 猶能蓄琴劒鏡硏 就中古玉筆架直七千 比家直倍之 又蓄一姬 曰吾無園圃養花 此可當名花一朶 所居不過數椽 隙地不半畝 而必鑿一池 方數尺 不得泉 集淅米水注之渾渾也 每嘯歌池畔曰 不負吾水月之意 月豈擇水而照乎 不藏他書 惟晋書一部
嘗泛舟向喬桐行 到中洋大風雨 幾不得渡 舟人皆迷倒 號呼佛菩薩僧 而凞之忽大笑起 舞於雲黑浪白之間 風定人問故 曰死常也 而海中風雨之奇壯不可得 能不舞乎
得鵝毛 編而爲衣 夜月明 雙髻跣足 被羽衣 橫吹笙行十字街上 邏者見而爲鬼 皆走 其狂誕類如是 嘗爲余畵一石 不數筆而具縐漏玲瓏之趣 眞奇筆也
<『壺山外記』>
y #228. 권8, 404면
張生
張生嶺南人 遊學京師 每酒酣 吸墨數碗 噴於大幅 以指頭揮抹 隨其淺深大小 畵松竹花卉鳥獸魚龍 或作篆隸行草飛白 而濃淡曲折 莫不隨意 見者不知其爲指頭戱也
<『秋齋紀異』>
y #229. 권8, 405면
李石塘維新
李維新號石塘 善畵 性愛石 紫霞申學士有怪石 置案上 透漏可愛 石塘嘗於元朝拜歲 來見石 摩沙不忍別 申公見其如此也 使奴携去 石塘曰 審矣乎 下謝僕 僕揮 使奴去 雙手奉石 揚揚過市途 時石塘老白首矣 聞諸申公只此 可想其爲人矣
<『枕雨談草』>
y #230 권8,405면.
李小塘在寬
李在寬 字元剛 號小塘 石塘維新之姪也 少孤家貧 售畵以養母 畵無私淑 而沕合於古 殆天授也 烟雲草木飛走蠢潛 俱入精妙 尤長於傳神寫照 上下百年無此筆也 日本人自東萊館購小塘翎毛 無虛歲
太祖御眞一本奉于永興府濬源殿 丁酉春命在寬重摸 還安于本殿 特除登山僉使 解官歸 病卒于家 時年五十五 余以詩哭之
贊曰 布衣遭逢 千載罕覩 摸畵日月 在四百年之後 殆應時 非虛生也 花鳥一派 又在島夷矣
嘗贈詩云彩筆昔曾供日角 花禽已復到蠻荒 記實也.
<壺山外記>
y #231. 권8, 406면.
金丹溪永冕
丹溪金永冕字周卿 貌類婦 人吹氣如蘭 詩一書二畵三琴四 詩墨關紐透入琴畵 所以超塵絶俗也 凡以詩書琴畵會者一周卿而東西南北矣 三十而沒 有二子尙存否也 贊曰 豊於才而嗇於壽者爲周卿道耳 風晨月夕吾胸中尙有周卿
<壺山外記>
y #232. 권8, 407면.
金不染子喜誠
金不染子喜誠 字仲益 官泗川縣監 工畵 尤善傳神 豹菴姜尙書 嘗題於畵帖曰 不染子金君 以工繪 名一代 供御輒稱旨 官止縣監 不幸早逝 其胤亦箕裘善継 悉收其考遺跡 裝爲累卷 爲次軸中韻以贈 夫君妙譽擅丹靑 絶藝其如限短齡 遺墨收藏賢嗣在 考心其足慰冥冥
y #233. 권8, 408면
秦畵師再奚
畵師秦再奚 英廟時 以畵擅名 尤善傳神 大宗伯徐尙書 嘗於筵中奏曰 秦再奚 當虎賊勳畵之日 苦辭不執筆 鏡黨再喝之 再奚曰 此手已畵先大王晬容 安忍更畵虎龍乎 至今凜凜有生氣矣 聞其孫窮不能自存云 請令軍門 相當窠除給 少酬其忠義 上可之 仍差別付料 陞別軍職 盖異數也
y #234, 권8, 408면.
金復軒應煥 孫和鍾
金復軒應煥 字永受 官尙衣別提 召村察訪 以畵名世 與檀園金弘道 齊名 尤長於山水 正廟戊申 承命 與檀園遍行金剛內外山 盡爲畵來以獻 己酉 又遍往嶺南盡畵名山 有畵帖在大內 時稱復軒優於檀園 其孫和種 亦能繩先善畵
y #235. 권8, 409면.
李古松流水館寅文
李畵師寅文 字文郁 號古松流水館 少時好畵山水 積工十數年 多寫雨景 一幅片楮 有深遠千里之勢 人莫不嘆賞 余嘗於內省 觀李公之畵松 運筆 凌亂淋漓 不似老耋人筆 須曳而成 其盤屈偃蹇之榦 蕭灑蒼翠之葉 落落逼眞 人稱其神筆
y #236. 권8, 409면.
金兢齋得臣 子建鍾夏鍾
金兢齋得臣 字賢輔 復軒之姪 早業畵藝 善於人物翎毛 正廟嘗覽其扇畵曰 與金弘道可伯仲 其時賞鑑家皆曰 直入於吳顧之域 不局於邊張之能 其二子並縄箕裘 建鍾 字大中 號松菴 善傳神 圖寫純廟睟容 賞除監牧官 上嘗下敎於其父曰 汝子骨格非常 畵藝夙成 夏鍾 字大汝 號留堂 善畵山水 有名稱焉
y #237. 권8, 410면.
張畵師漢宗 子駿良
張畵師漢宗 字廣叟 善畵魚蟹 少時買鯔鯉蟹鱉之屬 細察其鱗甲而摸之 每畵成 人莫不歎其逼眞 其子駿良 畵手亦妙而尤精於魚蟹 盖得於家庭者也
y #238. 권8, 411면.
李畵師潤民 子亨祿
李畵師潤民 字載化 善畵文房 搢紳家屛障 多出於其手 時稱高妙無儔 其子亨祿 亦承箕裘 極其精工 余有數幅文房圖屛 每設於房舍 或有來見者 認以冊帙滿架 近察而哂之 其精妙逼眞如此
y #239. 권8, 411면.
田古藍琦
田琦字瑋公號古藍 頎而秀幽情古韻盎然如晋唐畵中人 作山水煙雲蕭廖簡澹 輒造元人妙境 筆意偶到非學元而元者也 爲詩則奇奧 盖人云不云 而眼力筆力 不在鴨江以東也 年纔三十病卒于家
<壺山外記>
y #240 권8,412.
金畵師諟
金司圃諟 國朝名畵 嘗遊楓岳 縱看內外山 畵意溢於胸襟 而無畵本 不可寫 歸路至逆旅遇一士人 橐中多貯好紙 司圃曰 吾粗識丹靑 今見金剛內外山 極欲揮洒而無紙本 君若借數幅 則坐卽當揮筆以奉君 意如何 士人曰 方往見李玉山 欲受其筆携紙而來 不可從 玉山卽栗谷弟瑀 居其地以善書名故也 司圃悵然而去
士人往見玉山 道其事曰 爲受筆多携楮來 路遇遊山客 自稱善畵而請之 可笑 玉山嗟嘆不已曰 纔聞金諟來遊 想畵思滿腔 有是言也 金絶世名畵 遇名畵難 看山欲寫時尤難 君之遇此而差過 甚可惜 士人始大恨(左溪裒談)
y #241 권8,413.
金古山正浩
金正浩 自號古山子 素多巧藝 癖於輿地之學 博攷廣蒐 嘗作地球圖 又作大東輿地圖 能畵能刻 印布于世 詳細精密 古今無比 余得一本 誠爲可寶 又輯東國輿地攷十卷 未及脫藁而沒 甚可惜也
y #242 권8, 415
楊太醫禮壽
楊禮壽 字敬南 號退思翁 太醫也 學于山人張漢雄 神於醫理 著醫林撮要
嘗隨使赴燕 越江露宿 有虎乘夜負去 置之高阜上 出諸雛置前 拜跪伏地 有乞憐狀 禮壽 揣其雛有病 遍察之 一子折脚將死 乃出囊中丸藥以付 且以松脂遞付之 示其狀 又以手指松 虎頷之 因跪謝不已 出一片黑石置前 禮壽取而藏之 虎又負還故處 及入燕 以其石示博物者 驚曰 此酒泉石也 沈水 水化爲酒 儘絶寶也 試之果驗(震彙續考)
y #243 권8,412-420
許太醫浚
許浚 字淸源 自幼好學 博通經史 尤精醫學 號龜岩 以太醫階至崇祿 著東醫寶鑑二十五卷 痘瘡集要二卷 諺解二卷 胎産集一卷 辟瘟新方一卷 救急方一卷 諺解一卷(震彙續考)
y #244 권8,412-420
安醫師德壽
安德壽 宣廟時名醫也 年老多病 罕與人相接 而其診病命藥 百無一失
有一人遇邪祟 沈痛累月 德壽以藥療之 其證五變 藥亦五變 皆見效 夢有一人謂曰 吾與若人 有世讐 告上帝 必殺之乃已 公以藥治之 吾將不勝公矣 明當變證 公若更變新藥 當移讐於公矣 德壽異之 其家來問其病 德壽以疾辭 其人竟不救(震彙續考)
y #245 권8,412-420
柳知事瑺
柳知事瑺 少時以醫術名於世 頗有才 而未得其妙境
適隨嶺南伯 以冊室下去 屢朔留連 無所事 爲甚無聊 請於巡相而告歸 柳渡琴湖 未及牛岩倉 奴以放屎授轡 柳擧鞭一打 騾驚奔馳突 終日不停 將暮忽踰一嶺 立於一家堂前 堂中老人 呼其子曰 有客騎騾來 善喂且備客子夕飯 柳升堂 叙寒暄 主客相對黙然 俄有跫音主人曰 來乎 卽携長劒而出曰 長者書冊勿看 柳心甚疑怪 更看下房 近壁垂帳 迎風自開 隱隱若有可觀
遂起立披帳 則盈箱滿架 盡是醫書 柳亂抽而繙閱之 自外有人跡 卽揷卷而退 少頃主人入顧柳曰 太無禮 見長者書籍乎 柳謝罪 仍問持劒出入之故 主人曰 有友於江陵 要我酬怨故耳 仍與就寢 鷄初鳴 主人曰 速發勿逗遛 柳騎騾 主人子 亦一鞭打了 如昨馳突 當午至廣州板橋 掖隸十餘 連絡道路 促柳入京曰 方有聖痘 有神人現夢 招柳醫云云
柳過銅峴 有嫗負經痘兒 街人問之 嫗曰 此兒 以黑陷呼吸不通 束手待盡 幸有過去僧 以柿蔕湯治之得效 柳聞柿蔕湯之說 昨夜山中所見書 亦有之 入侍診候 與嫗負兒同症 遂進柿蔕湯奏效 聖候平復 柳遂以擅名
又一本 柳瑺入診肅廟痘候 欲用豬尾膏 稟于明聖大妃 大妃大驚曰 如此峻劑 不可進御 柳屢奏而不許 柳乃袖入潛進 諸症差勝 遂爲平復 除豊德府使 赴任後 肅廟進御軟泡湯 成關格 以撥馬召柳醫 到新門外 聞老嫗之言 米泔水 滴於豆泡 則消融云云 乃赴闕 以米泔進御而平復 亦異矣(靑邱野談)
Y246B P.420-422
白太醫光炫
太醫 白光炫 生於仁祖世. 爲人醇謹 在鄕里 恂恂 若愚人. 身長大 好鬚髥 目炯炯 有光. 家素貧 常衣大布貼裏 戴破笠 施施行市隧間 從人匃貸 人多厭之. 少年或觝踢侮戱 光炫笑而不怒.
初善醫馬 專用鍼療之. 不本方書 久益手熟 以試人腫瘡 往往有奇效. 遂專以治人爲務 以是周行閭閻 得視人腫瘡 甚多 其知益精而鍼益善. 凡疔疽毒盛有根者 古方無治法而 光炫遇之 必用大鍼 決裂䟽毒拔根 能轉死爲生. 初則用鍼過猛 或至殺人 然 其效而活者且衆. 故病者日集其門而 光炫亦自喜 其術 爲之益力不懈. 用此名聲大振 號曰 神醫.
肅廟初 選補御醫. 有功 輒加秩 至崇品而 歷職爲縣監 閭里榮之. 然其遇病者 無貴賤疎親 有請卽往 往必盡心極能 見其良已 然後止. 不以老且貴爲解 非惟爲技能所使 盖其天性然也.
余年十五時 內舅姜君 病脣疔 邀白太醫 視之曰 不可爲矣 恨不前二日見之 急治喪具 夜必死 至夜果然 時白太醫 已篤老而神識尙全 能知病 死生不失毫髮 其在盛時 至其家 治某病而 得神效 起死云者 非妄語也. 白太醫卒 其子興齡 嗣爲業 粗有能聲弟子 有朴淳者 亦以治腫名.
今世疔疽決裂之法 自白太醫始而 後學者 傳爲經驗之方 然其子孫與他人學者 皆莫能及焉 人有病疽毒 難治者 必歎曰 世無白光炫 噫 死而已矣 (『浣巖集』)
Y247B P.422-426
李醫益成
李益成 正廟時人 少貧 客於一宦家. 主人 嘗有疾 邀許照視之 許照 良醫也. 使益成 供烟吸 益成怒 不肯曰 我雖微 豈能向渠作僕隸事乎 乃辭去 專攻軒岐之學 十年 以良醫聞
一貴人 病陽明 許照治之累日 不效. 請益成診 照先在座 避閤中. 益成援筆書白虎湯 照出 握手謝曰 我許照也 吾豈不知有此方 我特老而怯 未敢 從袖中 出一紙 示之 果白虎湯也 照曰 可讓此人一頭地 從此 不復醫矣 一進而卽痊
一宦家子 年甫二十 一夕暴瘖 百醫難效 益成往視之 過內庭 見南榮上列銅器五六 以錢實之 益成怪問之 其父曰 老妻憫之 令術者筮之 謂鬼爲祟 將以此禳之 益成笑曰 吾非徒善醫 兼善禳法 不必遠致術者 乃搬列於前 拾一小錢 買巴豆數顆 納瘖者鼻孔 少頃 一噴嚔而卽言 其父喜問故 曰少年夜有勞慾 火上克肺金 故瘖 巴豆性熱 此以火攻火之法也
其精敏 類皆如是. 有氣節 雖貧賤厮養 必殫力而療 不以禮 雖卿相之貴 不能屈. (壺山外記)
Y248B P.424-426
金醫應立
金應立者 嶺右常賤也 目不識丁而 以神醫 名于嶺外. 其術 不診脈而 不論症 但觀形察色而 知其病祟. 所命之藥 不是恒用之藥料者.
李鉻之爲金山倅 其子婦 自入門之初 咳嗽苦劇 李亦曉醫理 雜試藥餌 邀應立問之 對曰 一瞻顔色而後 可議藥 此則 不敢請之事. 李鉻曰 今至死境 一見何傷 應立入門 熟視曰 此是至易之病 腸胃有生物之滯而然也. 飴糖數箇 和水鎔化而服之 必吐出矣.
服之未幾 吐出一痰塊 剖而視之 中有小茄子 一枚而 少不傷敗. 問于病人則 以爲十餘歲時 摘食茄子 誤呑下 必是也.
李鉻之姪婿 積年沈痼 使應立診視則 見而笑曰 不必服他藥 今當秋節葉落 毋論某葉 擇其不傷朽者 數駄 以大釜五六箇 煎之 次次煎 至一椀 無時服. 如其言 果得效.
又有一人 病如角弓反張 應立見而 使作紙針 刺鼻孔 作咳逆狀 如是終日而 病愈.其所命藥 皆如是 亦可異矣. <『靑邱野談』>
Y249B P.426-430
老學究
銅峴 有一藥鋪 一日 有老學究 弊衣草屨 貌似鄕愿 突如而入 坐於室隅 口無一言移喒不玄. 主人 怪問之 學究曰 某與客約 會于此 故 今方若企 淹留貴肆 心竊不安
主人曰 何不安之有 至食時 主人請飯則 不應 走出門外 以橐錢 買飯于市 復來凝坐 如前. 如是數日 所待之友 終不見至 忽有一庶人曰 妻方臨産 不省人事 願以良藥 救急. 主人謂以問醫後 以方來示則 當製給 庶人苦求一藥. 學究曰 若服藿香正氣散三貼則 卽愈矣.
主人笑曰 此是消痞解鬱之方 若投産病則 不可. 學究 固執前言 庶人曰 事已急矣萬望製給此劑. 主人 不得已製給. 向夕 又有一庶人來謁曰 某與某甲隣居 某甲妻 方産垂絶 幸得良藥于此鋪 得以回甦. 此必有良醫 故來謁. 某之子 方三歲 患痘 方危劇 望以珍劑救活. 學究曰 亦服藿香正氣散三貼. 主人 謂以大不可. 庶人 固請 主人 又與之 旣而 庶人來告 果得立效.
自是 聞風者 踵門而至 學究 莫不以藿香正氣散. 應之 無不良已 捷於桴鼓. 殆近數月 學究 未嘗去 所俟客 亦不至. 一日 有一宰相之子 來藥鋪 以其親病沈綿 百藥無效. 昨邀嶺南一儒醫 命補劑 請別擇新採 欲望收效云 仍問彼坐者 誰也. 主人 以此間有異事 述前狀.
宰相子 乃整襟詣前 備告其親病症候 仍請良方. 學究 無所改容 但曰 藿香正氣散最佳. 宰相子 暗笑而退 歸向其親 語及學究事而一笑. 宰相曰此藥 未必不是當劑 試服之. 其子 及其門人 皆曰 不可 宰相 暗覆所進之藥 使左右 潛製正氣散三貼 合煎 分三服之 詰朝起坐則 神淸氣舒 病根已釋. 其子候起居則曰 宿疴已袪體矣. 其子曰 某醫 眞和扁也. 宰相曰 非也 藥肆之學究 未知何方人 而眞神醫也 仍言覆藥 而服正氣散之事 又曰 數朔貞疾 一朝氷釋 恩莫大焉 汝須親往迎之.
其子卽往 致感謝之意 仍請偕往 學究拂衣而起曰 吾誤入城闉 致此汚衊之言 吾豈作幕中之賓耶. 遂飄然而去. 宰相子 憮然而退歸告其由 宰相益歡 其耿介拔俗之士矣. 旣而 上候違豫 輾轉況篤 良醫迷其所向 擧朝莫不焦遑 其宰相 時任藥院提調 適感學究事 因入診口達 上曰 此劑 未必有益 亦無所害 仍命煎入進御 而翌日乃瘳. 上 益嗟異之 令物色而訪之 終不可得.
識者曰 此異人也 盖醫書 有年運之循環 一時之間 百病雖異 而其根則 年運之所使也. 苟知其年運 而投襯合之劑則 雖不相當之症 無不有效. 近世業醫者 全昩此理故 但隨症而試藥 治其末而捨其本 所以殺人也. 此學究 必預知上躬之當 有諐度而非此劑則 無以能救 故 假此而自達耳.(靑邱野談)
y #250. 권9. 430면.
皮醫載吉
皮載吉者 醫家子也 其父業治腫 善合藥 其沒 載吉年尙幼 未及傳父術 其母以聞見敎諸方 載吉未嘗讀醫書 但知聚材煎膏而己 一切瘡瘍 賣以資給 行于閭巷間 不敢齒醫列 士大夫聞而招致之 試其藥 頗有驗
癸丑夏 正廟患頭癤 雜試針藥 久未奏效 浸及於面頷諸部 時當盛暑 燕寢不寧 諸內醫罔知攸措 筵臣日成班起居 有以載吉名白者 命召入問 載吉賤夫也 戰汗不能對 左右諸醫 皆竊笑之 上使近前診視曰 無畏也 盡爾技 載吉曰 臣有一方可試 命退而製進 乃以熊膽和諸藥 料熬成膏 付之 上問其日可痊 對曰 一日痛止 三日扒矣 已而 一如其言
上書諭藥院曰 傅藥少頃 脫然忘前日之痛 不意 今世有隱技秘笈 醫可謂名醫 藥可謂神方 其議所以酬勞者 院臣啓請 先差內針醫 賜六品服 授正職 上可之 卽除羅州監牧官 一院諸醫皆驚服歛手讓其能 於是 載吉之名 聞國中 熊膽膏遂爲千金方 傳于世
< 『靑丘野談』>
y251
申針醫
申老人 通黃岐之術 尤善針炙之法 時稱良醫 余在幼少時 有志於醫學 乃持銅人經 就正於老人 十二經絡點穴之法 精細講究 余見老人出針治病 圓利針卽 純金而其細如芒 三稜針卽 鐵刃而金柄 有異於他 余問之 老人曰 吾師善針 入日本國 治病得瘳 日本醫人 謂術勝於己 以此二針贐之 師丈以此針 治病多奇效 常珍之 臨終傳于吾 吾亦以此治幾多人病疾 至今常存 而年久摩挲 今卽其細如芒也 老人歿後 其子亦以其針 多年治病
y252
李腫醫同
李同不知名以小字稱目無一丁而以瘍醫名播一世其療治之法針炙之外不過爪髮尿屎津垢之屬雖有草木虫魚皆不値一錢者常語人曰一身之中自具良藥何假外物正廟嘗有痔疾命同視之同脫笠俯伏視候髮禿不勝髻上笑賜宕巾覆之平復之後賜度支錢十萬人爲之榮嘗至人家與主人語聞婦人咳嗽聲曰此病內癰人也主人驚曰此吾姊也尙健矣何病爲曰聞其聲癰方膿矣過數日無救主人試延而視鍼脅間果吐膿數升而痊其神術類多如是老而?以手摸之而療百無一爽壺山居士曰嘗聞同少時貧無以資爲林國瑞?夫聞緖論而得其術國瑞果何如醫也讀古方終身行之寥寥不聞有異能以同之不學縱得其術反下之烏能神其術乃爾以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作玉札丹破赤箭靑芝之用吁亦奇矣人或嗤之以非古而賤許胤宗之防風趙卿之芥醋錢乙之黃土葛可久之桐葉是豈古而貴乎同之所用人或用之不中輒詬之古人之對症投劑其書滿家今按古而施之天下之病復自如故何也故曰同症而異病同病而異症慛在醫者之以意得之之如何若有古人所不道之症且將何施乎意難於博博難於理醫得其意方稱國手買耽之蝨瘕徐嗣伯之針疸徐之才之蛤精周顧之蛟龍是已(壺山外記)
y253.
崔醫雲 孫倫 曾孫宗震
崔老人雲 好軒岐之術 又傍通卜筮及相訣 手自鈔謄者甚多 余嘗於其孫家 得見鈔寶鑑等書 字畵甚精細 朴無聲子 嘗與崔老人書曰 得讀先生醫序 首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仰賀先生見識卓越高明 曾聞 先生又於大學上 積累熟工 了悟格致 所以能理會得 但恐此非人人所可知 其孫倫 字致孝 能繩先業 以醫名於一時 又其子宗震 亦能醫 登武科 官察訪
y254
李同樞喜福
李同樞喜福 字子厚 遺腹生也 母多病 因讀景岳書 深悟其理 用大劑 有效 終享遐壽 余少時 有志軒岐之術 有時往議 公每稱張景岳之高見 能洗丹溪河澗之累 爲皇明第一良醫 盖其術 以補腎爲主 以人蔘熟地黃 爲治世之良相 以大黃附子 爲亂世之良將 其傳忠錄求正錄等書 皆宗素問靈樞 傷寒則 以張仲景爲主 近年 多購來其書 用其法者 大有效云
y #255. 권9, 437면.
宋醫學天
宋學天 以善醫名於一時 而以僻術稱 時人以奇疾久病來問 多奇效 又能曉運氣之理 於某年 都下多疾病 宋以歸茋湯一方 應酬諸症 多見效云
y #256. 권9, 437면.
趙醫師光一
趙光一 其先 泰安大姓 家貧 寓居合湖之西厓 無異能 以鍼名 自號曰 鍼隱
吾嘗過生廬 有老嫗匍匐而叩其門曰 子病殊死 敢丐其命 生卽應曰 諾 立起 徒行無難色 其爲人 大略如此 余心異之 遂交焉
其人 踈坦易直 與物無忤 其術不治古方 常以一小革囊 自隨 中有銅鐵鍼十餘 以是 決癰疽 治瘡痏 通瘀隔 踈風氣 起跛癃 無不立應
余嘗問曰 醫者賤技 閭巷卑處也 以子之能 何不交貴顯 取聲名 乃從閭巷小民遊乎 生笑曰 吾疾世之醫 挾術以驕人 三四請然後 肯往 又所往 非貴家則富家也 若貧而無勢者 百請而不一起 是豈仁人之情哉 吾懲此輩也 所哀憐者 獨閭巷窮民耳 吾操鍼而遊於人十餘年矣 所全活不下數百千人 吾今年四十餘 復數十年 可活萬人 活人至萬 吾事畢矣
余聞而歎曰 趙生 術高而不干名 施博而不望報 其賢於人遠矣 吾聞活千人 必食陰報 生其有後於是邦乎 (『耳溪集』)
Y257B
金鍾貴傳
金鍾貴以棋名 世人稱國朝第一手 年九十餘而卒 鍾貴之浚淂三人焉 金漢興高同李學述 學述尙存焉 漢興與鍾貴竝名而 時方年少 自以爲無敵 嘗與鍾貴賭棋 觀者如蝟 漢興目光透局 橫縱背觸 如駿馬饑鷹 鍾貴手龍鍾 下子如不勝重 審其勢 輸已半局矣
觀者相與附耳而語曰 今日一局 可讓漢興獨步 鍾貴推枰而歎曰 老且眊矣 留待明朝神稍淸 衆曰古來名手 未聞以一局 作兩日着 鍾貴以手擦眸 更攬局而坐 瞪視良久 忽出一奇 如截流斬關 竟以敗局取勝 一坐驚歎 此可謂不畏其不誤而 畏其誤者也
壺山居士曰 古今之戱 流傳最遠 莫如棋 其開闔操縱 進退取捨 奇正虛實 眞韜靲之上傑也 奕秋杜夫子王抗王積薪滑能之技 未知云何 尙所傳王積薪所遇姑婦之說 事在有無之間 荒誕不足信 今之遺譜 所謂大小鐵網捲簾邊金井欄之類 以百計而 此皆不可以倣而得之者也 陸象山懸局仰觀而 悟河圖數 有聰明才辯之士 或精心究之而不能者 嚴滄浪云 詩有別才 非關學 余於棋之道 亦云.
y258
金局碁漢興
局碁金漢興字宇審自少以善碁名儀容端雅沈黙安靜時稱碁中君子常與人對局人或遲久商量不肯不子而不以爲嫌人或徒?贊助而不以爲嫌人或爭劫退子亦不爲嫌人若着子輒應之一局雖竟日無一言疑然而坐眞有德之人也古人有言曰琴以養性碁以養德試哉
y #259. 권9, 442면.
金琴師聖基
琴師金聖基者 初爲尙方弓人 性嗜音律 不居肆執工 而從人學琴 得精其法 遂棄弓而專琴 樂工之善者 皆出其下 又旁解洞簫琵琶 皆極其妙 能自爲新聲 學其譜擅名者 亦衆 於是洛下有金聖基新譜 人家會客讌飮 雖衆伎充堂 而無聖基 則以爲歉焉 然聖基家貧浪遊 妻子不免飢寒 晩乃僦居西湖上 買小艇 篛蓑手一竿 往來釣魚以自給 自號釣隱 每夜風靜月朗 搖櫓中流 引洞簫三四弄 哀怨劉亮 聲徹雲霄 岸上聞者 多徘徊不能去
官奴虎龍者 上變起大獄 屠戮搢紳 爲功臣封君 氣焰熏人 嘗大會其徒飮 具鞍馬禮請金琴師聖基 聖基辭以疾不往 使者至數輩 猶堅臥不動 虎龍怒甚 乃脅之曰 不來 吾且大辱汝 聖基方與客鼓琵琶 聞而大恚 擲琵琶使者前 罵曰 歸語虎龍 吾年七十矣 何以汝爲懼 汝善告變 其亦告變 我殺之 虎龍色沮爲之罷會 自是聖基不入城 罕詣人作伎 然有會心者 訪至江上 則用洞簫爲歡 而亦數弄而止 未嘗爛漫
余自幼少時 習聞金琴師名 嘗於知舊家遇之 鬚髮皓白 肩高骨
口嚅嚅不絶咳聲 然强使操琵琶 爲靈山變徵之音 座客無不悲惋隕涕 雖老且死 而手瓜之妙 能感人如此 其盛壯時 可知也 爲人精介 少言語 不喜飮酒 窮居江上 若將終身 是豈無守而然哉 況其憤罵虎賊凜然有不可犯者 嗚呼 其亦雷海淸者流歟 世之士大夫 奢 광詬去就以汚迹於匪人者 其視金琴師 亦可以知媿哉 (『浣巖集』)
y #260. 권9, 444면.
南師古
南師古 蔚珍人 明宗朝天文敎授 邃於易學 善風水天文卜筮相法 俱得不傳之訣 言發必中 明廟末年語人曰 社稷洞有王者氣 當有聖主出其坊 嘗東指駱峰 西指鞍峴曰 他日朝廷 必有東西之黨 又曰 將有倭變 若起於辰年則猶可救 起於巳年則不可救 丁卯宣廟自社稷洞潛邸入承大統 乙亥年間 朝廷起東西論 壬辰倭變作 八年乃定 (『靑邱野史』)
y #261. 권9, 445면
洪繼灌
洪繼灌 盲人 以神卜稱 洪公允成 少時落拓 入京造繼灌推命 繼灌致敬曰 公人臣極貴之命也 仍曰 某年公必判刑部 某之子必以罪繫獄 當死 幸公活之 洪公愕然不敢諾 後十年果超授刑判 一日鞫大獄 一囚呼曰 囚是洪繼灌子 願公活之 洪公悟而釋之 (『震彙續考』)
y #262. 권9, 446면.
劉雲台
劉雲台 鳳山盲人也 七歲失明 自六歲已讀史記 作古體詩 失明後勤學 十三誦經書 讀易而有悟 肆力於先後天之學 大通於卜筮 百無一失 遂鳴于國中 自號曰鳳岡先生 人有來決疑事者 輒隨而陳其孝悌忠信之道 故世以爲有嚴君平之風 (『秋齋紀異』)
y #263.권10,447면.
蔣都令
中廟朝 京城有一丐者 容貌醜惡庸陋 年若四十許 猶作後髺 肩掛一袋 行乞於市 晝則遍歷城中 無處不到 夜則托宿於人家門側 而多在鍾樓近處 街上傭奴無賴輩 遂日相見 仍而親熟 與之同戱拏 自稱姓蔣 衆皆呼以號蔣都令 都令乃國俗士夫未娶之稱也
時方士田禹治 挾其異術 頗驕傲於世 而每於衢路上 逢蔣都令 則輒滾下馬 趨進拜謁 不敢仰視 蔣不頷首問曰 汝邇日好况否 田拱而對曰 唯唯 其色甚畏 時或拜謁 蔣視之蔑 如不顧而過去 見者怪之 問於田 則曰 東國卽 今有三仙人 蔣都令上仙也 其次鄭𥖝 又其次尹世平 世人皆不知 而吾獨知之 安得不敬而畏之耶 人或爲訝 而以田之妖誕故也 亦不之信也
城中有一蔭官人 門臨路傍 累見蔣行乞在路 一日招見問之 蔣答以本湖南士夫 父母俱沒於癘疫 旣無兄弟 且乏族黨 孑然一身 無所依賴 流離丐乞 仍以萍蓬到京 百無一能 目不識丁云 蔭官人聞其士夫 而甚矜憐之 饋以酒食 而周以米粟 自是每家有飮食 必使人招而饋之 果如存恤焉
一日蔭官人出 遇一死屍傳替 牽向興仁門者 於馬上未及便面 瞥然見之 乃蔣都令也 心甚惻然 歸家嘆曰 世間薄命者 何限 而豈有如蔣都令者乎 掘指計之 蔣之來乞於鍾街者 十五霜矣
伊後數十年 蔭官人有事 往湖南地 過智異山下 忽然迷失道 轉入山中 日將向暮 進退維曲 見有細逕 若樵路 意其必有人家 迤邐而行 初只深邃而己 漸覺山明水麗 草木淸佳 愈入愈奇 行數十里 怳是別乾坤世界 非復人間塵土境矣
遙望一人衣 靑衣騎靑驢 張蓋從數人而來 其疾如飛 蔭官人意謂 大官之行 深山中安得有官行 心竊疑惑 欲引馬入于林藪 而以避之 未及避屛忽已至矣 其人於馬上揖問曰 公別來安否 蔭官人惝怳 逡巡不能對 其人笑曰 吾居在此 公其卽賜過臨也 卽回驢而先 其疾如飛 倏忽已不見矣 蔭官人隨後而行
俄到一處 見大宮殿 彌滿數里 樓臺縹緲 金碧照映 門有一衣官候之 見蔭官人之至 迎拜引入 經三四殿閣 至一殿 引之而上 見一美丈夫 衣冠甚偉 左右侍姬數十人 顔皆絶代 靑童侍者 亦且十餘人 帳御使令從官 有若王者 蔭官人恐懼 趨進拜謁 不敢仰視 美丈夫答揖 笑謂曰 君不識我乎 須諦視之 蔭官人乃敢仰視 卽騎驢張蓋迎于路上之人 而不曾相識 伏而對曰 昔者之拜 不自省識 今承下問 莫知所對 美丈夫曰 我乃蔣都令也 君何不識 蔭官人始仰首諦視之 面目果蔣也 而風神秀朗 英彩溢發 非復昔日之醜惡庸陋矣 蔭官人大驚 莫測其端倪矣
蔣卽命設宴以待之 肴饌之盛異 器玩之瑰琦 俱非人世所有 十數少娥列奏音樂 絲竹歌舞 亦非人間所聞 衆娥之美麗 眞所謂瑤姬玉女也 蔣謂蔭官人曰 東方有四大名山 各有仙官主之 吾則主此山者也 曩有微過 暫謫塵世間 在謫之日 君遇我厚 吾不能忘 君見吾之死屍 惻然有悼念之情 吾亦知之 吾非死也 乃謫限旣滿 尸解還仙也 今知君行在此山 欲報舊恩 要與一見 亦君有些少宿緣 故能得到此耳 乃與酣讌 盡飮而罷
夜使寄宿於一別殿 窓闥簾櫳 皆以珊瑚水晶等奇寶爲之 玲瓏瑩澈 通明若晝 骨冷魂淸 不能成寐矣 明日 又設一晏以餞之 酒酣 蔣謂之曰 此非君久留之地 今可歸矣 仙凡路殊 後會難期 望君好自珍重 卽命一侍者 導其歸路 蔭官人拜辭而出 行未久 卽達於大路 而此非初來入山之路矣 蔭官人頻揷竹木以表記之 導路者到此辭歸 蔭官人於翌年 更往訪之 重崖疊嶂 草樹如織 終不得尋其蹊徑焉
蔭官人顔貌轉少 鬚髮不白 年至九十餘 無疾而終 蔭官人嘗言 追思 蔣都令 在世之日 無他異事 但容貌不少變衰 着一藍縷垢穢之衣 無所改易 十五年如一日 此可知其非凡人 而肉眼不識云 天倪錄
y #264. 권10, 453면.
曺生
曺生不知何許人 以鬻書走於世久已 故見者無貴賤賢愚 皆能知生之爲生也
生日出而走於市 走於巷 走於庠塾 走於官府 上自搢紳大夫 下至小學童子 無不走見之而其走如飛 其懷袖充然者書也 書已售 携其贏 走爐上沽飮醉 日暮走而歸 人未嘗知其處 又未嘗見其飯食而一布衣一草履走 更時年而不易也 英宗辛卯 以宋璘所著 明紀輯略 有汚衊我 太祖我仁祖之語 控于上國 大蒐天下 火其書戮賣書者 於是國中鬻書者擧就誅 而生先是走遠方 以故獨免焉 後歲餘生復來走如故 人頗異之 詰其故 生笑曰 生今在何走乎 或有問生年者 生笑曰 忘之已
時或曰 生年三十五 今年問者 明年復問 生年奈何不過三十五云爾 生笑曰 人生三十五時好 故吾欲以三十五終吾年而不加數也 好事者或曰 生年已數百歲 生瞠曰 若安能知數百歲事耶 人不能難然酒後 往往道聞見者 黙考之則百十年故事也
問生若賣書何爲 曰賣書以買醉耳 書皆生有 而亦解其義耶 曰我雖無書而某氏藏某書若干歲 某書自生賣之若干編 是以雖不知其義 亦能知某書爲某著某釋 幾 幾冊也 然則天下之書 皆吾書也 天下之知書者 亦莫吾若也 使天下無書 吾不走也 天下之人不買者 吾不得日飮辭也 是天以天下之書 命吾 而以吾了天下之書
且疇昔者 某氏之祖之父買書 而身貴顯 今也其子孫 賣書而家窶窮 吾以書 人多 而天下之智愚賢不肖 比類從群生生不息 則吾豈特了天下書也 將以了天下人世也 經畹子曰 始余七八歲時 頗解屢文先子 嘗一日拉生至買 八家文一部 賜之曰 此鬻書 曺生而家藏書 皆從生來 以其貌若四十者 而計其時 亦四十年 生不老 生固異於人也 時余喜見生 生亦愛余 甚數過余 余今髮種種 已抱孫數歲 而生則長軀朱頰 緣瞳鳥髭
顧曩日曺生 吁已奇矣 余嘗問生何不食 生曰汚不潔也 又謂余曰 人欲長年藥餌不及惇行孝悌 陽德也 子爲我喩天下人 母使苦問我也
噫 生固有道 而自隱玩世者也 夫斯言也 曾是老莊氏之所可得道也哉
y #265. 권10, 457면.
金神仙可基
金仙之名 何由而得哉 少而無他異 合근之夕 一擧而得一子 終身獨栖而已
步첩與人同而三入金剛 一갹不弊
正陽寺中 有老釋 不食五穀 不出戶外 已十年 金仙入而視之 釋跏趺瞑目而坐 仙不交一語 而對坐 有小사梨進松花水於釋 次進於仙 仙合目不應 【사梨恥師飮而待仙去】 如是三日 坐如故 釋乃愧謝之
居家或晨起 至澗水處 露구坐水 腹有聲 水從口中出 已而 以口吸泉 泉如寫自肛下 如是數回而止
無疾而逝 異香滿室 數日不絶 人以爲尸解
【沒後一日 有一人 美風姿 來哭靈궤 子載鉉方上墓 孫性潤在家 其人謂性潤曰 我汝祖契好 有一書相借 當在협中 可還我 性潤方幼 開視之 果有一小卷 家中未嘗見之者 出視之 其人曰是也 袖而出門 不見其處】
神仙名可基 曾孫名守德尙存
壺山居士曰 仙果學而得之乎 【仙不在人間 何從而學之乎】 然則道德參同金碧黃庭等經 焚香禮誦可乎 熊經鳥伸 龍吟虎嘯 是果飛昇之津逮乎 坎離交구 五氣朝元 是果拔宅之眞諦乎 世或有納氣嚥津休粮벽穀捻呪驅邪 竟歸於窮餓夭閼 未聞白日輕擧爀人耳目者 然則道書所云 駕鳳참리 步강履斗者 果以何術致之乎
王烈謂혜康曰 有仙骨而無仙緣 然則骨與緣可生而有之 不可學而得之 無仙骨仙緣 而徒事於노鼎之間者 非餓則閼矣 金仙之步虛벽 食呑精洗腸 豈學而能之乎
且讀列仙書 但記其自行遐擧之事 關尹之於老子 子房之於赤松 未可多見 故曰不可學而致之者仙也 取諸身中 人人可得而有之者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
y #266. 권10, 459면.
東海居士
土亭李先生 嘗以商販到東海上 夜宿濱海一漁村 又有一行人 亦來止宿 其狀有若居士 與主人靜坐不寐
其夜天色淸明 海波恬靜 無半點風居士仰瞻海天良久 率然大驚曰 大變將生 左右怪問其故 居士曰 今不過數時 將有海溢之變 此村將入萬頃波底 若不急避 則人其魚乎
土亭聞此 亦仰觀天文而終未解 見主人不之信 無意出避 居士曰 主人雖以吾言爲妄 幸願暫避於後山絶頂 過數時後 如不驗 還入家中 亦何害也 猶以吾言爲疑 則勿移財産 只主人家人 盡登高以避 俾免胥溺也 土亭雖不解其理 而異其言 勉從之 主人亦携老幼挈輕裝隨居士
登家後山 居士使之必登絶頂 土亭獨不上絶頂 坐於山腰曰 亦可以避乎 居士曰 他人則不可 君則雖暫驚動 可以避耳
及鷄鳴時 海果溢 波浪駕天而來 水及於土亭雙趺之下 濱海諸村盡沒 黎明而止
土亭遂拜居士 願爲弟子而受學 居士牢拒曰 偶然知此 他無所識 終不肯言其所蘊 土亭問其所居 在於不遠 指示而去 土亭明日往訪 家已空 (『天倪錄』)
y169
碧瀾老人
吾先子於少時 有事往海州 暮至碧瀾渡渡卽候潮行船 故行人擧將止宿 鷄鳴乃渡 見一老者衣敗絮喘汚病暑 坐廠下 店人索飯錢 리不休 吾先子憫其老 代還飯錢 又出탁中布유袴衣之 老者飯其飯 衣其衣 無一語 少焉 從頌進曰 此地不可過夜 願公還尋舊路 再明日可渡云云 吾先子亦心動 趣駕還 未及二亭 雷雨暴注避次村舍 雨三晝夜直下 再明曉方開霽 自西來者喧言 碧瀾渡三十餘戶 崩頹蕩점牛馬鷄犬 幷不得免矣 嗚呼 老者誠異人也
y #268. 권10, 462면.
申斗柄
申斗柄 不知何許人 好讀參同契 爲承文院散員 事大文字 皆照管 院有事 不待報而必先至 不使人知其所居 如是幾年 忽投狀告歸曰 有寡姊 無以養 所以干祿 今姊沒矣 何用祿爲 遂拂衣而去
嘗與一人 友善 詣其人別曰 今吾去矣 後某年 可相逢於楓嶽 [其人疑其誕 至是年 其人 果遊楓岳] 至斷髮嶺 斗柄 戴凉笠來 班荊道舊 沽酒盡歡而去 其人要與偕遊 曰 有去處 不敢留矣 某年月日 當相訪於君之先壟 至其年 其人沒 歸葬之日 斗柄 携一壺酒來 臨壙一痛而去 竟不知所終
[有一女 綽約有仙姿 持誦道書 造次不撤 年過笄而未字於人 亦不知所終] (『壺山外記』)
y #269. 권10, 463면.
水仙
水仙者 果川民 無親屬 賃人爲生 嘉慶甲戌 大饑 米至石 二千 水仙曰 死分耳 作潔鬼足矣 冠嶽東麓 有二泉 名品也 日往掬飮 飮滿曝日 臥山下 夜宿店之空舍 或與飯不受曰 不負人恩 又走泉飮之 消搖於兩泉之間 終無飢困
明年大熟 人復延使傭 水仙曰 向以口腹累形骸 幸得却穀方 心亦安矣 何忍重勞筋骨哉 旣數年專精水性 深悟水味 泉井江溪辨之不差 於是 邑人皆稱水仙
尙書某公 召致京師 徧汲都下名泉 使品之 水仙以三淸之星泉爲第一 訓練之通井 鞍峴之玉瀑 幷列第三 而無第二 曰 輕重可知 秤之果然 後游名山 去不還
玉山子曰 人之不食 腹虛力竭 以至於死 則勢必疲苶乾直 臍肚貼腔 今見 擧皆浮黃脹膩何也 飢餒所驅 不能定慾 草頭木根 强梗之物 無不入口 腸胃旣乾 消化不得 乃至重滯 上下隔塞 氣不流通 以生腫浮也
如心有定主 無誘於慾 安心順氣 吐納得宜 且以好水 潤其肺腑 不死宜矣
昔余友金守約 在金剛 飮水辟穀 四十九日 彼讀書人也 必有定力 若水仙無識賤流 特以必死之心 無競於外物 所以心無外馳而專於內守 其得效 豈不宜哉
世之不節飮食 閼其天年者 十之九矣 是知食而死者多矣 未有不食而死者也 嘗見湖中一士 歲儉多眷 闕食 早起烹水 具盤卓 列盂碗 如常 盛熱水 家衆會坐 吹熱長歠腹旣果 執常工如前 炊烟不失時 顔色益以潤 視彼自廢不振者 氣像何如 此眞好箇讀書人忍飢法 (『枕雨談草』)
y #270. 권10, 466면.
文有采
文有采 尙州人 有至行 曾居父憂 廬墓三年 跡不到家 服闋而歸 其妻黃氏失行 文生黙之 黃逃匿 黃之族 疑文生殺之 詣官告訊 拘囚七年 趙尙書正萬 爲牧使時 知其寃 譏捕得黃女 杖殺之 遂放釋
文生仍出 棲止山寺 行辟穀法 不食十餘日 一食輒進五六升 行步如飛 日行四百里 冬夏一單衣 不知寒暑 常着木履 周遊四方
至海州神光寺 時大雪 生服單衣 畧無寒色 僧皆異之 及設食 辭而不食 夕將寢 僧引就暖處 又辭而處冷地 獨坐撤曉不寐 時雨雪不止 留三日而不食不眠 僧輩皆知爲異人 又以一斗米 作飯以進 生作塊呑之 須臾而盡 食畢將去 僧以健步者 踵其後 生至石潭書院 拜謁題名 始知爲文有采 行步迅速 僧不可追 遂歸云
生性甚靜 厭喧鬧 非僻處空菴 則不處焉 秋冬之交 上絶頂廢寺 雪積路塞 便無聲息 諸僧皆云 處士必凍死 及至春回雪融 卽往訪之 則生以單布衫 厚積落葉 蕭然危坐 顔色敷腴 無凍餒色
獨居時 念誦之聲 鏗如金石 或有聞者 卽撤 有經師欲與論難 答曰 只能讀 不知其旨 終不與酬酌 莫能測其淺深
自白華 移處摩訶 未幾而逝 藁葬于拜岾 已多年而無反葬之人云
金百鍊曰 聞楓山僧言 文生 一日獨處一房 命衆僧勿近 夜半 忽聞屋壁震坼若霹靂聲 而室內通明如白晝 僧徒盡驚就見則文生目已瞋 盖解化也 (『靑丘野談』)
y #271. 권10, 468면.
兪生
兪生南陽士人 少喜遊山 好談神仙事 而家富厚故 鞍馬僕從 徧遊國內名勝 不以寒暑廢焉 曰 四時之景 皆不同 嘗冒大雪 入金仙臺 止宿 俄有二老人一少年入而夜已央矣 見三人 皆袒幘跣足 疑其爲鬼怪 竊恐悸 已而 三人曰 天甚寒 飮酒可乎 袖出一酒壺一蕉葉 葉中裹小兒手數枚 壺中酒鮮如血也 生益喫驚 不敢語 三人者 各飮一杯 佐以一手 又酌以勸生 又勸一手 生謝曰 生天戒不近酒肉 三人笑曰 君旣不食 吾將食之 遂盡其餘而出戶 不知其處 生始驚悔 聞葉上餘瀝芳烈 舐之則甘香淪肌 乃知當面而錯過 雖垂死之日 言輒淚下 自恨無福分 (『秋齋記異』)
y #272. 권10, 470면.
李生
李生 忘其名者 自幼 質弱多病 於某友得攝生之方 頗有效 又得性命圭旨 多試咽津運氣之法 嘗謂余曰 欲養生 先要運氣通 任督脉則 百病不生 著內外金丹訣三百六十句 示余 句語多出於性命圭旨而其說修鍊工夫有次序甚精密 可觀
y #273. 권10, 470면.
金世庥
金世庥 寧邊人也 早從異人 學修鍊法 寒不衣絮 飢不茹穀 入妙香山 徜徉於淸凉雪嶺之間 殆四五十年 西關 皆以神仙號之 入其境 問金神仙家 樵童饁婦 莫不指示焉 其神皃 不踰中人 而淸癯無俗樣 一日所啖 只松葉數匙和淸水而已 夜則 徹曉危坐不寐 至五更 必出戶盤桓於階庭 少焉 暫入室 唯恐傍人知之 又精於推命 多奇中 自言 讀黃庭經九千餘遍 欲入中毗盧 讀萬遍而還云 年六十餘而着木屐行懸厓絶頂 捷如飛 僧輩敬奉如神明 所傳多靈異涉誕 或秘之 後至金剛楡岾 坐化 踰年 其舍姪 返骸而去 (『鶴山閒言』)
y #274. 권10, 471면.
休靜
淸虛禪師 休靜 久住香山故 又稱西山 俗姓崔氏 宣廟壬辰 爲僧將 八道都摠攝 休靜少習儒家言 已通大義 忽發願投芙蓉門下 被剃受法 流通八敎 透徹三關 其門人 收拾遺稿 爲淸虛堂集 一卷 刊行于世 香爐峯詩曰 萬國都城如垤蟻 千家豪傑若醯鷄 一窓明月淸虛枕 無限松風韻不齊
y275
惟政
惟政字離幼 號四溟堂又號松雲 俗姓任西河人 名應奎 父贈刑判守成 家密陽 十三歲就黃岳直指寺 信黙被剃 辛酉中禪科 與一時學士大夫唱和 乙亥入妙香山 受益於淸虛學蓮華經 苦行三載 盡得其法 甲辰奉國書 往日本人 加時焉 年六十七 歿私謚慈通弘濟尊者 有集七卷 享密陽表忠祠
y #276 권10권,473
彦機
鞭羊禪師彦機 幼有異性 受戒於玄賓 旣長證印於西山 道旣成 聲聞日播 登門叩質者甚多 嘗住于楓岳天德寺 九龍山大乘庵 妙香山天授庵 弟子說淸 收遺書 編刊鞭羊堂集一卷 贈信元山人詩曰 拈花微笑最初句 六代相傳只此心 可憐若我癡狂輩 但向經文紙上尋
y277
熙彦
熙彦者 明川良民也 十二歲 出家 入七寶山雲往寺 十三歲 落髮居雲住 幾二十年 惟至勤 手自梱屨 晝夜不息 刻不休 三十一歲 始以所業草屨 貿細布十五六匹 三度來 販於京中及關西 得細布一同 負還 至安邊元山地 弛擔憩于路上 忽然棄其所負 直走皆骨山 便斷穀 蓋頓悟也
悟道之後 與衆混跡 不爲崖異人 未之奇也 皆以爲凡流 中斷穀者 碧岩師覺性一見異之 曰天下高僧也 與之相友 由是知名 其爲道 以孤高刻苦爲主 參禪入定之後 晝夜跏趺 兀坐 不臥不睡 一衲 無冬夏不換 至死無袴 只以一幅巾掩下 平生無一言僧俗 有往來者 但合掌 曰成佛 其意 蓋以勸人學道成佛也 初不能文悟道之後 覺性叩之 多知經語云
光海朝 設水陸齋 於山中 聞其道高 製賜錦繡袈裟 使者置干前 合眠不視 良久 手推而逸去 嘗至智異山寺 入定 兀坐屢十年 寺僧悶其飢 以飯進之 終不食 僧徒密以釜底燒飯 和水 置干師傍 不使知之 始食之夜 還其器而去 必置干飯主之房前 人以爲他心通云 晩至俗離山法住寺 爲土窟而居之 晝夜兀坐 三十餘年而終 死時 亦坐化 年八十餘 茶毘之夕 大風振山云 余至俗離山寺 見熙彦·守一·覺性畵像 問三師中誰人最高 寺僧曰 彦師最高 問其事蹟 有信玄者吉川人也 與之同鄕 且居此寺 見其就化 故略見其始終 如此 <天倪錄>
#278 권10,476
守一
守一禪師者 嶺南釋子也 居於蔚山之某寺 有道術多異事 寺僧極敬畏之 師無徒弟而甚貧 同寺僧數百互供其食 每當飯時 輒訪所供食之僧而就座 有若人相報知者焉 未嘗一錯 人以此知其他心通焉
晝多合眼而眠 夜登寺後小麓 靜坐不眠 夜未深 寺僧或時時相訪 作語而歸
一夕謂諸僧曰 今夜 爾輩勿或來訪我 夜將半 有少年闍梨四五人 同往訪之 遙望 禪師與一衲對坐 而兩人語聲隱隱 衆爭趍之 其相對一衲 卽化大虎 見闍梨輩 大吼逐之 聲振山谷 衆大驚奔還 或有僵仆出矢者 一師笑止其虎曰 汝勿如此 汝勿如此 虎便還 上 禪師坐前 衆又潛往望之 對坐者 非虎乃僧也 人莫知其故
又一日 師將往金剛 道經某地 坐路旁石上 其時有一相公 有장獲在某邑 頑不從令 相公抵書於其道兵使 使之分付 其邑多囚其妻子族屬解送京中 兵使使鎭撫一人持秘關 往其邑 行其事 如相公之命
鎭撫者 到其邑 適昏夜 太守已罷衙而宿矣 邑吏謂鎭撫曰 吾太守眠已牢矣 明曉 傳關 猶未晩也 衆仍共邀鎭撫 會飮大醉 竊視其秘關 所謂相公之奴 非吏胥之族黨 則乃其比隣也 事遂大漏 未曉 而相公之奴盡痛
明日 邑宰見其關 使逋之 家家烏有 遂報其逃狀 兵使揣知之其漏失 大怒急走一驛卒 逮還其鎭撫 其逮來之行 適及於一師所坐石下 係馬將點心 鎭撫見僧念其飢 先以飯和水進一器 師受喫不讓 鎭撫長吁曰 我殆其死矣 彼禪師若是佛 可以活我矣
師問其故 鎭撫細語之 師黙然良久曰 君將以何時就見兵使否 對以在於今日日中矣 師曰 今日不吉 必現於明日亭午可矣 更問之 師便不言 遂各東西而別
鎭撫者 如其言 姑遲其行 明日亭午 始入告 兵使方與褊裨閑坐 曳入其鎭撫 怒問其狀 將施刑杖 兵使忽自語自答曰 杖此漢可乎否乎 良久不決 褊裨親密者進曰 使道於此漢之決罪 何如是狐疑乎 兵使曰 我有一段怪事故 如是耳 褊裨請問之 兵使曰 我夜夢 我之先考與一異僧偕來 敎我曰 鎭撫某者 汝愼勿施杖 我對曰 敢不如敎乎
仍而覺悟 曉而又夢 先考與僧 復至敎曰 念汝或以夢中事 爲虛誕 誤杖此人 故不免再至耳 汝愼勿杖之 再三丁寧而去 覺來怳然明白 此吾所以趑趄也 兵使問於鎭撫曰 汝作佛事否 對以無有 又問汝或舍施佛人否 對曰 平生無舍施之事 昨日途中 遇一行脚過僧 以一器飯齋之耳 兵使問其狀 果如夢中所見與其先考偕來者也 兵使詳問 齋飯時事 對以相問答之語 兵使大加驚異 遂釋之云 師狀貌豊碩魁傑 一見可知其非常人 堪輿者金應斗 少時 親見之爲余言 如此(天倪錄)
Y279B P.480-481.
處能
白谷禪師處能 善詩 有集二卷 其白馬江懷古詩曰 白馬波聲萬古愁 男兒到此涕堪流 始誇魏國山河寶 終作烏江子弟羞 廢堞有鴉啼落日 荒臺無妓舞殘秋 三分割居英雄盡 但看西風送客舟 呈白洲相公詩曰 信宿曾遊寺 風光記往年 曉雲濃滿峽
春雨細鳴泉 深樹鶯聲老 幽庭草色鮮 悠悠生別意 把筆寫新篇.
Y280B P.481-482
頓認
西岳禪師 頓認 善詩文. 其門人天倪 爲集二卷 刊行. 竹石 徐尙書 序之曰 西岳法名 頓認 本關西人. 年十五 出家 爲空門. 顧喜爲詩以自娛 其詞 多淸警 可誦.
昔在庚子 始與師 遇於臨湍道上 見其貌 頎而秀 心異之 問其所住何寺. 叩之以文 師對甚敏 與之共行 幾十餘里 馬上聽其詩幾篇 皆可喜者.
乙卯 余守寧邊 師自香積來訪 出其詩一卷 益淡雅 如其爲人. 相見喜甚 留數日 所唱酬 亦累篇.
乙丑 余以儐使 赴龍灣 師會余於安州百祥樓 贈余長律一篇 師已老且病矣. 余感其意 勤而閔 其早衰也. 戊辰余按節至浿城則 師之徒天倪 抱師之詩文 謁余爲序 盖其示寂 已在丁卯矣.
y #281. 권10, 483면.
栗峰
栗峰禪師 名靑果 高僧也
甲戌春 來住僧伽寺 余姑夫李公仁栻氏 與崔生忘其名者 偕往訪之 余從焉
見栗峰 跣足坐蒲團 年可七十餘 黙無一言 李公與崔生持金剛經 問難 栗峰乃言曰 金剛經卽大乘法門也 大旨卽阿耨多羅三藏三菩堤心 人若能知此卽時覺也 如斯而已 徒敬豁等五人從之 言 禪師將往住于金剛摩訶衍 後自金剛來者 見栗峰于摩訶衍云.
y #282. 권10, 483면
安慶昌
安慶昌松都人也 號四耐 性倜儻多氣節 少時從僧 受業於華藏寺 有老僧盡日露頂跣足 行步雪上 盛夏着百結衣 臥於岩上 鼻息如雷 羣髡咸敬 以爲神僧 慶昌心甚慕悅 願爲闍梨 師許之
從游幾半年 竊看所爲 師每夜拜北斗 夜半而起 賴口誦經 所喫只松葉而己 慶昌請於師曰 願聞凌寒耐署之方 師曰 是豈他方 久服松葉 則自至寒不寒 署不署矣 飢渴不能侵爾 慶昌曰 尊師所誦 何經 曰北斗 又問曰 他僧喫松者 多矣 未聞有寒署飢渴之能耐 師曰 他喫鹽醬 亦不能收斂精神 又問曰 何以 則收斂精神 師曰 無慾 慶昌粗傳其法 頗耐四苦 因以自號焉 師實異僧 而慶昌亦非常人也 冬月 着布衫赤脚以行 又析氷入浴 顔如渥丹 年八十餘 而萬曆甲辰 余以應敎爲試才御使 於松都 以武額最多 留連十餘日 每與慶昌同處 慶昌遍游國內名山 能說向來游覽之事 余聽之亹亹 破有臥游之興 <『竹泉閑說』>
y283
張老人尙袨
張尙袨 爲騎省掾 三十年 不干要任 居常閒靜少言 公退 則處一室 不汲汲於家産 年至七十康强 臨終 戒其子 死後忌祭 勿用魚肉 沒後 異香滿室 累日不散 其子 依其命 忌日 備素饌祭之
y284
金處士理璟
金道月理璟 字就明 自少好釋敎 內典諸經 無不閱覽 嚴於戒行 平生䟽食 不飮酒食肉 晩年 住念佛庵 遺言火葬 其子從其志 以燼餘作浮圖于念佛庵云
y285
權生
權生 失其名 禮山人 隣居 有朴處士者 好佛法 晝夜念佛 權生每非笑之 朴處士病將死 權生忽夢 有衆僧著袈裟 護繞朴家 乃曰奈破戒何 皆退去 又有衆惡鬼 來圍其家 少頃 有哭聲 權生怪之 仍夢覺探問 朴果死矣 問其子曰 汝父臨終 有何所喫 其子曰 別無所食 而因口臭 吸烟草少許 權生知烟草爲孽 乃盡燒家儲累千斤 盖種烟草爲業者也 子孫止之曰 寧賣 無燒 權生曰 己所不欲 不可施於人 竟燒之 吸烟之具 盡毁棄之 誓不更吸烟 遂勤念佛 臨終 戒其子孫 忌日 必設齋于佛寺云
y #286. 권10, 487면.
德川衲子
德川校宮傍近有曠谷 而谷中皆惡樹亂石 似無尺寸饒沃 一日一衲子來白曰 願墾谷爲田 耕三年後 依法納稅 分地可乎 校曰 諾 明朝裹數斗餠 携一柯斧 至則啖餠盡飮水 旣入谷中 手拔樹且伐 足蹴石轉下 日未中 而蒨叢磽确 已爲平衍 又明日 一手推雙犂 起于原 止于峯 縱橫上下 作數十百畝 種粟數石 而結草廬居之 及秋 穫粟千五六百斛 今年如此 明年如此 又明年又如此 積粟三千餘斛矣 一日來告曰 佛不可耕而學也 僧今告歸 田畝納于校宮 明日招本邑曁傍邑近里民三千餘 戶戶施一石 僧竟飄然而去 (『秋齋紀異』)
y #287. 권10, 488면.
城麒
釋城麒 金剛山正陽寺居住沙門也 稟質聰慧 多讀內典 嘗撰勸往歌一篇 凡一千一百八十餘句 言多懇至三十而沒 林川人金安富 嘗住金剛諸寺 八年讀醫書 與城麒友善 後入京診病 得勸往歌一本而來 讀而好之 謄數本 示知舊 莫不稱之以爲城麒必見性高僧云
조의사광일(趙醫師光一)
趙光一 其先 泰安大姓 家貧 寓居合湖之西厓 無異能 以鍼名 自號曰 鍼隱 吾嘗過生廬 有老嫗 匍匐而叩其門曰 子病殊死 敢丐其命 生卽應曰 立起 徒行無難色 其爲人 大略如此 余心異之 遂交焉 其人 踈坦易直 與物無忤 其術不治古方 常以一小革囊 自隨 中有銅鐵鍼十餘 以是 決癰疽 治瘡痏 通瘀隔 踈風氣 起跛癃 無不立應 余嘗問曰 醫者賤技 閭巷卑處也 以子之能 何不交貴顯 取聲名 乃從閭巷小民遊乎 生笑曰 吾疾世之醫 挾術以驕人 三四請然後 肯往 又所往 非貴家則富家也 若貧而無勢者 百請而不一起 是豈仁人之情哉 吾懲此輩也 所哀憐者 獨閭巷窮民耳 吾操鍼而遊於人十餘年矣 所全活不下數百千人 吾今年四十餘 復數十年 可活萬人 活人至萬 吾事畢矣 余聞而歎曰 趙生 術高而不干名 施博而不望報 其賢於人遠矣 吾聞活千人 必食陰報 生其有後於是邦乎 「이계집(耳溪集)」
'문집 > 이향견문록'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유재건 - 이향견문록 목차 (0) | 2022.06.06 |
---|---|
유재건 - 박돌몽전(朴突夢傳) (0) | 2021.08.28 |
정래교 - 김성기전(金聖基傳) (0) | 2021.05.27 |
이향견문록 - 조의사광일(趙醫師光一) (0) | 2020.12.10 |
이향견문록 - 성기城麒 (0) | 2020.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