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0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임제 - 원생몽유록(元生夢遊錄) 본문

한문놀이터/한문소설

임제 - 원생몽유록(元生夢遊錄)

건방진방랑자 2019. 5. 19. 20:47
728x90
반응형

원생몽유록(元生夢遊錄)

 

임제(林悌)

 

 

世有元子虛者, 慷慨士也. 氣宇磊落, 不容於時, 屢抱羅隱之悲, 難堪原憲之貧. 朝出而耕, 暮歸讀古人書, 穿壁襄螢, 無所不爲, 嘗閱古史, 至歷代危亡運移勢去處, 則未嘗不掩而流涕, 若身處其時, 汲汲焉如見其垂亡而力不能扶者也. 仲秋之夕, 隧月披覽 , 夜蘭神疲 ,倚榻而睡, 身忽輕擧, 縹緲條揚, 冷然若御風而上也, 飄然若羽化而仙. 止一江岸, 則長流逶迤, 群山糾紛, 時夜將半, 萬籟俱寂, 月色如晝, 波光如練, 鴻鳴蘆葉, 露滴楓林, 悄然擧目, 如有千載不平之氣. 乃劃然長嘯, 朗吟一絶曰:

 

恨入長江咽不流, 荻花楓葉冷颼颼.

分明認是長沙岸, 月白英靈何處遊.

 

徘徊顧眄之際, 忽聞跫音 自遠而近. 有頃, 蘆花深處, 閃出一介好男兒, 幅巾野服, 神淸眉秀, 有首陽之遺風. 來揖於前曰: “子虛來何遲? 吾王奉邀.” 子虛疑其爲山精水魅, 愕然無以應. 然其形貎俊邁, 擧止閑雅, 不覺暗暗稱奇. 乃肩隨而行百餘步許, 有一亭榭, 突兀臨江, 有一人憑欄而坐, 衣冠一如王者. 又有五人侍側, 皆衣大夫之衣, 而各有等秩焉, 蓋是世間之豪俊.儀貎堂堂, 神彩揚揚, 胸藏叩馬蹈海之志, 腹蘊擎天捧日之忠, 眞所謂托六尺之孤, 而寄百里之命者也. 見子虛至, 皆出迎, 子虛不與五人爲禮, 入謁王前, 反走而立, 以待坐定, 跪於席末, 子虛之上則幅巾者也. 其上則五人相次而坐矣. 子虛莫能測, 甚不自安, 王曰: “夙聞蘭香, 深慕薄雲, 良宵邂逅, 無相訝也!” 子虛乃避席而謝, 坐已定, 相與論古今興亡, 亶亶不厭. 幅巾者 噓噫而歎曰: “堯舜湯武 萬古之罪人也. 後世之狐媚取禪者藉焉, 以臣伐君者名焉. 千載滔滔, 卒莫之救, 咄咄四君, 爲賊嘺矢矣!”言未訖, 王乃正色曰: “惡是何言也! 有四君之德, 而處四君之時則可, 無四君之德, 而非四君之時則不可, 彼四君者, 豈有罪哉? 顧藉而名之者, 賊也.” 幅巾者 拜手稽首謝曰: “中心不平, 不自知言之過於憤也!” 王曰: “毋辭. 佳客在座, 不須閒論他事. 月白風淸, 如此良夜, ?” 乃解錦袍 賖酒於江村. 酒數行, 王乃持盃哽咽顧謂六人曰: “卿等盍各言志, 以敍幽寃乎六人曰: “王庸作歌, 臣等賡焉.” 王乃愀然正襟, 悲不自勝, 乃歌曰:

 

江波咽咽兮, 流無窮. 我懷長長兮, 與爾同.

生爲千乘兮, 死作孤魂. 新是僞王兮, 帝乃陽尊.

故國人民兮, 盡收楚籍. 六七臣同兮, 魂庶有托.

今夕何夕兮, 共上江樓. 波光月色兮, 使我心愁.

悲歌一曲兮, 天地悠悠.

 

歌罷, 五人各詠一絶, 第一座者 吟曰:

 

深恨才非可托孤, 國移君辱更捐軀.

如今俯仰慚天地, 悔不當年早自圖.

 

第二座者吟曰:

 

受命先朝荷寵隆, 臨危肯惜隕微躬.

可憐死去名猶烈, 取義成仁父子同.

 

第三座者吟曰:

 

壯節寧爲爵綠淫, 含章猶抱採薇心.

殘軀一死何須說, 痛哭當年帝在郴.

 

第四座者吟曰:

 

微臣自有膽輪困, 那忍偸生見喪淪.

將死一詩言也善, 可能慚愧二心人.

 

第五座者吟曰:

 

唉唉當日意何如, 死耳寧論身後譽.

最恨千秋難雪耻, 集賢曾草賞功書.

 

幅巾者 乃搔頭而長吟曰:

 

擧目山河異昔時, 新亭共作楚囚悲.

心驚興廢肝腸裂, 憤切忠邪涕自垂.

栗理淸風元亮老, 首陽寒月伯夷飢.

一編野史堪傳後, 千載應爲善惡師.

 

吟吃, 屬子虛. 子虛, 元來慷慨人也. 乃抆淚悲吟曰:

 

往事凭誰問, 荒山土一丘. 恨深精衛死, 魂斷杜鵑愁.

故國何時返, 江樓此日遊. 悲凉歌數闋, 殘月萩花秋.

 

吟斷, 滿座 皆悽然泣下. 無何, 突入一個奇男, 赳赳虎士也. 身長過人, 英勇絶倫, 面如重棗, 目若明星, 文山之義, 仲子之淸, 威風凜然, 令人起敬. 入謁王前, 顧謂五人曰: “唉唉腐儒, 不足與成大事也!” 乃拔劍起舞, 悲歌慷慨, 聲若巨鐘. 其歌曰:

 

風蕭蕭兮, 木落波寒. 撫劍長嘯兮, 星斗蘭干.

生全忠孝, 死作義魂. 襟懷何似, 一輪明月.

嗟不可與慮始, 腐儒誰責.

 

歌未闋, 月黑雲愁, 雨泣風凄, 疾雷一聲, 皆悠然而散. 子虛亦驚悟, 則乃一夢也. 子虛之友, 梅月居上, 聞而痛之曰: “大抵自古昔以來, 主暗臣昏, 卒至顚覆者多矣. 今觀其主, 想必賢明之主也, 其六人者, 亦皆忠義之士也. 安有如此等臣輔, 如此等明主, 而敗亡之禍, 若是其慘酷者乎? 嗚呼! 勢使然也? 然則不可不歸之於天, 歸之於天, 則福善禍淫, 非天道耶? 夫不可歸之於天, 則宴然漠然, 此理難詳. 宇宙悠悠, 徒增志士之恨耳!” 乃吟一首曰:

 

萬古悲凉意, 長空一鳥過. 寒烟鎖銅雀, 秋草沒章華.

咄咄唐虞遠, 紛紛湯武多. 月明湘水濶, 愁聽竹枝歌.

 

雲英傳

 

壽聖宮, 卽安平大君舊宅也, 在長安城西仁旺山之下. 山川秀麗, 龍盤虎踞, 社稷在其南, 慶福在其東. 仁旺一脈, 逶迤而下, 臨宮*, 雖不高峻, 而登臨俯覽, 則通衢市廛, 滿城第宅, 碁布星羅, 歷歷可指, 宛若絲列分派. 東望則宮闕縹緲, 複道橫空, 雲烟積翠, 朝暮獻態, 眞所謂絶勝之地也. 一時酒徒射伴, 歌兒笛童, 騷人墨客, 三春花柳之節, 九秋楓菊之時, 則無日不遊於其上, 吟風咏月, 嘯翫忘歸.

靑坡士人柳泳, 飽聞此園之勝槪, 思欲一遊焉, 而衣裳藍縷. 容色埋沒, 自知爲遊客之取笑, 況將進而趑趄者久矣. 萬歷辛丑春三月旣望, 沽得濁醪一壺, 而旣乏童僕, 又無朋知, 躬自佩酒, 獨入宮門, 則觀者相顧, 莫不指笑. 生慙而無聊, 乃入後園. 登高四望, 則新經兵燹之餘, 長安宮闕, 滿城華屋, 蕩然無有, 壤垣破瓦, 廢井堆砌. 草樹茂密, 唯東廊數間, 蘬然獨存.

生步入西園, 泉石幽邃處, 則百草叢芊, 影落澄潭, 滿地落花, 人跡不到, 微風一起, 香氣馥郁. 生獨坐岩上, 乃咏東坡, ‘我上朝元春半老, 滿地落花無人掃之句, 輒解所佩酒, 盡飮之, 醉臥岩邊, 以石支頭. 俄而酒醒, 擡頭視之, 則遊人盡散, 山月已吐, 烟籠柳眉, 風東花腮. 時聞一條軟語, 隨風而至. 生異之, 起而訪焉, 則有一少年, 與絶色靑蛾, 斑荊對坐, 見生至, 欣然起迎. 生與之揖, 因問曰: “秀才何許人? 未卜其晝, 只卜其夜.” 少年微哂曰: “古人云: 傾蓋若舊, 正謂此也.” 相與鼎足而坐話. 女低聲呼兒, 則有二丫鬟, 自林中出來. 女謂其兒曰: “今夕邂逅故人之處, 又逢不期之佳客, 今日之夜, 不可寂寞而虛度. 汝可備酒饌, 兼持筆碩而來.” 二丫鬟承命而往, 少旋而返, 飄然若飛鳥之往來. 琉璃樽盃, 紫霞之酒, 珍果奇饌, 皆非人世所有. 酒三行, 女口新詞, 以勸其酒, 詞曰:

 

重重深處別故人, 天緣未盡見無因.

幾番傷春繁花時, 爲雲爲雨夢非眞.

消盡往事成塵後, 空使今人淚滿巾.

 

歌竟, 欷歔飮泣, 珠淚滿面. 生異之, 起而拜曰: “僕雖非錦繡之腸, 早事儒業, 稍知文墨之事. 今聞此詞, 格調淸越, 而意思悲凉, 甚可怪也. 今夜之會, 月色如晝, 淸風徐來, 猶足可賞, 而相對悲泣, 何哉? 一盃相屬, 情義已孚, 而姓名不言, 懷抱未展, 亦可疑也.” 生先言己名而强之, 少年歎息而答曰: “不言姓名, 其意有在, 君欲强之, 則告之何難, 而所可道也, 言之長也.” 愀然不樂者久之, 乃曰: “僕姓金, 年十歲, 能詩文, 有名學堂, 而年十四, 登進士第二科, 一時皆以金進士稱之. 僕以年少俠氣, 志意浩蕩, 不能自抑. 又以此女之故, 將父母之遺體, 竟作不孝之子, 天地間一罪人之名, 何用强知? 此女之名雲英, 彼兩女之名, 一名緣珠, 一名宋玉, 皆故安平大君之宮人也.” 生曰: “言出而不盡, 則初不如不言之爲愈也. 安平盛時之事, 進士傷懷之由, 可得聞其詳乎?” 進士顧雲英曰: “星霜屢移, 日月已久, 其時之事, 汝能記憶否?” 雲英答曰: “心中畜怨, 何日忘之? 妾試言之, 郞君在傍, 補其闕漏.” 乃言曰: “莊憲大王子, 八大君中, 安平大君最爲英睿. 上甚愛之, 賞賜無數, 故田民財貨, 獨步諸宮. 年十三, 出居私宮, 宮名卽壽聖宮也. 以儒業自任, 夜則讀書, 晝則或賦詩, 或書隷, 未嘗一刻之放過, 一時文人才士, 咸萃其門, 較其長短, 或知鷄叫參橫講論不怠, 而大君尤工於筆法, 鳴於一國. 文廟在邸時, 每與集賢殿諸學士, 論安平筆法曰: “吾弟若生於中國, 雖不及於王逸少, 豈後於趙松雪乎!” 稱賞不已.

一日, 大君於妻等曰: “天下百家之才, 必就安靜處, 做工而後可成. 都城門外, 山川寂寥, 閻落稍遠, 於此做業, 可以專精.” 卽搆精舍十數間于其上, 扁其堂曰: ‘匪懈堂’, 又築一壇于其側, 名曰: ‘盟詩壇’, 皆顧名思義之意也. 一時文章鉅筆, 咸集其壇, 文章則成三問爲首, 筆法則崔興孝爲首. 雖然, 皆不及於大君之才也.

一日, 大君乘醉, 呼諸侍女曰: “天之降才, 豈獨豊於男而嗇於女乎? 今世以文章自許者, 不爲不多, 而皆莫能相尙, 無出類拔萃者, 汝等亦勉之哉!” 於是, 宮女中, 擇其年少美容者十人敎之. 先授諺解小學, 讀誦而後, 庸學論孟詩書通史, 盡敎之, 又抄李杜唐音數百首敎之, 五年之內, 果皆成才.

大君入則使妾等, 不離眼前, 作詩斥正, 第其高下, 明用賞罰, 以爲勸獎, 其卓犖之氣像, 縱不及於大君, 而音律之淸雅, 句法之婉熟, 亦可以窺盛唐詩人之蕃蘺也. 十人之名, 則小玉,芙蓉,飛瓊,翡翠,玉女,金漣,銀蟾,紫鸞,寶蓮,雲英, 雲英卽妾也. 大君皆甚撫恤, 尙畜宮內, 使不得與人對語, 日與文士, 盃酒戰藝, 而未嘗以妾等, 一番相近者, 盖慮外人之或知也. 常下令曰: “侍女一出宮門, 則其罪當死, 外人知宮女知名, 其罪亦死.”

一日, 大君自外而入, 呼妾等曰: “今日與文士某某飮酒, 有祥靑烟, 起自宮樹, 或籠城堞, 或飛山麓. 我先占五言一絶, 使坐客次之, 皆不稱意. 汝等以年次, 各製以進.” 小玉先呈曰:

 

緣烟細如織, 隨風伴入門.

依微深復淺, 不覺近黃昏.

 

芙蓉次呈曰:

 

飛空遙帶雨, 落地復爲雲.

近夕山光暗, 幽思尙楚君.

 

翡翠呈曰:

 

覆花蜂失勢, 籠竹鳥迷巢.

黃昏成小雨, 窓外聽蕭蕭.

 

飛瓊呈曰:

 

小杏難成眼, 孤篁獨保靑.

輕陰暫見重, 日暮又昏冥.

 

玉女呈曰:

 

蔽日輕紈細, 橫山翠帶長.

微風吹漸散, 猶濕小池塘.

 

金蓮呈曰:

 

山下寒烟積, 橫飛宮樹邊.

風吹自不定, 斜日滿蒼天.

 

銀蟾呈曰:

 

山谷繁陰起, 池臺緣影流.

飛歸無處覓, 荷葉露珠留.

 

紫鸞呈曰:

 

早向洞門暗, 橫連高樹低.

須臾忽飛去, 西岳與前溪.

 

妾亦呈曰:

 

望遠靑烟細, 佳人罷織紈.

臨風獨惆悵 飛去落巫山.

 

寶蓮呈曰:

 

短壑春陰裡, 長安水氣中.

能令人世上, 忽作翠珠宮.

 

大君看罷, 大驚曰: “雖比於晩唐之詩, 亦可伯仲, 而謹甫以下, 不可執鞭也.” 再三吟咏, 莫知其高下, 良久曰: “芙蓉詩, 思戀楚君, 余甚嘉之, 翡翠詩, 比前騷雅, 玉女詩, 意思飄逸, 末句有隱隱然餘意, 以此兩詩, 當爲居魁.” 又曰: “我初見詩, 憂劣莫辨, 一再翫繹, 則紫鸞之詩, 意思深遠, 令人不覺嗟嘆而蹈舞也. 餘詩亦皆淸雅, 而獨雲英之詩, 顯有惆悵思人之意. 未知其所思者何人, 事當訊問, 而其才可惜, 故姑置之.”

妾卽下庭, 伏泣而對曰: “追辭之際, 偶然而發, 豈有他意乎! 今見疑於主君, 妾萬死無惜.” 大君命之坐曰: “詩出於性情, 不可掩匿, 汝勿復言.” 卽出綵帛十端, 分賜十人. 大君未嘗有私於妾, 而宮中之人, 皆知大君之意, 在於妾也.

十人皆退在洞房, 畵燭高燒, 七寶書案, 置唐律一卷, 論古人宮怨詩高下, 妾獨倚屛風, 悄然不語, 如泥塑之人. 小玉顧見妾曰, “日間賦烟之詩, 見疑於主君, 以此隱憂而不語乎? 抑主君向意, 當有錦衾之歡, 故暗喜而不語乎? 汝心所懷, 未可知也.” 妾歛容而答曰: “汝非我, 安知我之心哉? 我方賦一詩, 搜奇未得, 故若思不語耳.” 銀蟾曰: “意之所向, 心不在焉, 故旁人之言, 如風過耳. 汝之不言, 不難知也. 我將試之.” 卽以窓外葡萄爲題, 使作七言四韻促之, 妾應口卽吟, 其詩曰:

 

蜿蜒藤草似龍行, 翠葉成陰忽有情.

署日嚴威能徹照, 晴天寒影反虛明.

抽絲攀檻如留意, 結果垂珠欲效誠.

若待他時應變化, 會乘雨雲上三淸.

 

小玉見詩, 起而拜曰: “眞天下之奇才也! 風格之不高, 雖似舊調, 而蒼卒製作如此, 此詩人之最難處也. 我之心悅誠服,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紫鸞曰: “言不可不愼也, 何其許如之太過耶? 但文字蜿曲, 且有飛騰之態, 則有之矣.” 一座皆曰: “確論也.” 妾雖以此詩解之, 而群疑猶未盡釋.

翌日, 門外有車馬騈闐之聲, 閽者奔入而告曰: “衆賓至矣.” 大君掃東閣延入, 皆文人才士也. 坐定, 大君以妾等所製賦烟詩示之, 滿坐大驚曰: “不意今日復見盛唐音調. 非我等所可比肩也. 如此至寶, 進賜從何得之?” 大君薇笑曰: “何爲其然耶? 童僕偶然得於街上而來, 未知何人之所作, 而想必出於閭閻才士之手也.”

群疑未定, 俄而成三問至曰: “才不借於異代, 自前朝迄于今, 而已六百餘年, 以詩鳴於東國者, 不知其幾人, 沉濁而不雅, 或輕淸而浮藻, 皆不合音律, 失其性情, 吾不欲觀諸, 今觀此詩, 風格淸眞, 思意超越, 小無塵世之態, 此必深宮之人, 不與俗人相接, 只讀古人之詩, 而晝夜吟誦, 自得於心者也. 詳味其意, 其曰 臨風獨惆悵, 有思人之意. 其曰 孤篁獨保靑, 有守貞節之意. 其曰 風吹自不定, 有難保之態. 其曰 幽思向楚君, 有向君之誠. 其曰 荷葉露珠留,‘西岳與前溪, 非天上神仙, 則不得如此形容矣. 格調雖有高下, 而薰陶氣像, 則大約皆同. 進賜宮中, 必儲養此十仙人, 願毋隱一見.” 大君內自心服, 而外不頷可曰: “誰謂謹甫有詩鑑乎, 我宮中豈有此等人哉! 可謂惑之甚矣.”

于時, 十人從窓隙暗聞, 莫不歎服. 是夜, 紫鸞以至誠問於妾曰: “女子生而願爲有嫁之心, 人皆有之. 汝之所思, 未知何許情人, 悶汝之形容, 日漸減舊, 以情悃問之, 妾須毋隱.” 妾起而謝曰: “宮人甚多, 恐有囑喧, 不敢開口, 今承悃愊, 何敢隱乎?” 上年秋, 黃菊初開, 紅葉漸凋之時, 大君獨坐書堂, 使侍女磨墨張縑, 寫七言四韻十首. 小童自外而進曰: “有年少儒生, 自稱金進士見之.” 大君喜曰: “金進士來矣.” 使之迎入, 則布衣革帶士, 趨進上階, 如鳥舒翼. 當席拜坐, 容儀神秀, 若仙中人也. 大君一見傾心, 卽趨席對坐, 進士避席而拜辭曰: “猥荷盛眷, 屢辱尊命, 今承警咳, 無任悚恢.” 大君慰之曰: “久仰聲華, 坐屋冠盖, 光動一室, 錫我百朋.”

進士初入, 已與侍女相面, 而大君以進士年少儒生, 中心易之, 不令以妾等避之. 大君謂進士曰: “秋景甚好, 願賜一詩, 以此堂生彩.” 進士避席而辭曰: “虛名蔑實, 詩之格律, 小子安敢知乎?” 大君以金蓮唱歌, 芙蓉彈琴, 寶蓮吹簫, 飛瓊行盃, 以妾奉硯. 于時, 妾年十七, 一見郎君, 魂迷意闌. 郎君亦顧妾, 而含笑頻頻送目. 大君謂進士曰: “我之待君, 誠款至矣. 君何惜一吐瓊琚, 使此堂無顔色乎?” 進士卽握筆, 書五言四韻一首曰:

 

旅鴈向南去, 宮中秋色深.

水寒荷折玉, 霜重菊垂金.

綺席紅顔女, 瑤絃白雪音.

流霞一斗酒, 先醉意難禁.

 

大君吟咏再三而驚之曰: “眞所謂天下之奇才也. 何相見之晩耶!” 侍女十人, 一時回顧, 莫不動容曰: “此必王子晋, 駕鶴而來于塵寰. 豈有如此人哉!” 大君把盃而問曰: “古之詩人, 孰爲宗匠?” 進士曰: “以小子所見言之, 李白天上神仙, 長在玉皇香案前, 而來遊玄圃, 餐盡玉液, 不勝醉興, 折得萬樹琪花, 隨風雨散落人間之氣像也. 至於盧王, 海上仙人, 日月出沒, 雲華變化, 滄波動搖, 鯨魚噴薄, 島嶼蒼茫, 草樹薈鬱, 浪花菱葉, 水鳥之歌, 蛟龍之淚, 悉藏於胸襟, 此詩之造化也. 孟浩然音響最高, 此學師曠, 習音律之人也. 李義山學得仙術, 早役詩魔, 一生編什, 無非鬼語也. 自餘紛紛, 何足盡陳.” 大君曰: “日與文士論詩, 以草堂爲首者多, 此言何謂也?” 進士曰: “. 以俗儒所尙言之, 猶膾炙之悅人口. 子美之詩, 眞膾與炙也.” 大君曰: “百體俱備, 比興極精, 豈以草堂爲輕哉?” 進士謝曰: “小子何敢輕之. 論其長處, 則如漢武帝, 御未央之宮, 憤四夷之猖夏, 命將薄伐, 百虎萬態之士, 連亙數千里, 言其短處, 則如使相如賦長楊,馬遷草封禪. 求神山, 則如使東方朔侍左右, 西王母獻天桃. 是以杜甫之文章, 可謂百體之俱備矣. 至比於李白, 則不啻天壤之不侔, 江海之不同也. 至比於王孟, 則子美驅車先適, 而王孟執鞭爭道矣.’ 大君曰.‘聞君之言, 胸中惝恍, 若御長風上太淸. 第杜詩, 天下之高文, 雖不足於樂府, 豈與王孟爭道哉? 雖然, 姑舍是, 願君又費一吟, 使此堂增倍一般光彩.” 進士卽賦七言四韻一首, 其詩曰:

 

烟散金塘露氣凉, 碧天如水夜何長.

微風有意吹垂箔, 白月多情入小堂.

夜畔隱開松反影, 盃中波好菊留香.

院公雖小頗能飮, 莫怪瓮間醉後狂.

 

大君益奇之, 前席摎手曰: “進士非今世之才. 非余之所能論其高下也. 且非徒能文章筆法, 又極神妙, 天之生君於東方, 必非偶然也.” 又使草書, 揮筆之際, 筆墨誤落於妾之手指, 如蠅翼. 妾以此爲榮, 不爲拭除, 左右宮人, 咸顧微笑, 比之登龍門.

時夜將半, 更漏相催, 大君欠身思睡曰: “我醉矣. 君亦退休, 勿忘明朝有意抱琴來之句.” 翌日, 大君再三吟其兩詩而歎曰: “當與謹甫爭雄, 而其淸雅之態, 則過之矣.” 妾自是, 寢不能寐, 食滅心煩, 不覺衣帶之緩, 汝未能織之乎?” 紫鸞曰: “我忘之矣. 今聞汝言, 恍若酒醒.”

其後, 大君頻接進士, 而以妾等不相見, 故妾每從門隙而窺之, 一日, 以薛濤牋寫五言四韻一首曰:

 

布衣革帶士, 玉貌如神仙.

每從簾間望, 何無月下緣.

洗顔淚作水, 彈琴恨鳴絃.

無限胸中怨, 擡頭欲訴天.

 

以詩及金鈿一隻同裏, 重封十襲, 欲寄進士, 而無便可達. 其夜月夕, 大君開酒大會, 賓客咸稱進士之才, 以二詩示之, 俱各傳觀, 稱贊不已, 皆願一見, 大君卽送人馬請之. 俄而, 進士至而就坐, 形容癯瘦, 風槪消沮, 殊非昔日之氣像. 大君慰之曰: “進士未憂楚之心, 而先有澤畔之憔悴乎?” 滿坐大笑. 進士起而謝曰: “僕以寒賤儒生, 猥蒙進士之寵眷, 福過災生, 疾病纏身, 食飮專廢, 起居須人, 今承厚招, 扶曳來謁矣.” 坐客皆歛膝而敬.

進士以年少儒生, 坐於末席, 與內只隔一壁. 夜已將闌, 衆賓大醉. 妾穴壁作孔而窺之, 進士亦知其意, 向隅而坐. 妾以封書, 從穴投之, 進士拾得歸家, 拆而視之, 悲不自勝, 不忍釋手, 思念之情, 倍於曩時, 如不能自存. 卽欲答書以寄, 而靑鳥無憑, 獨自愁歎而已.

聞有一巫女, 居在東門外, 以靈異得名, 出入其宮中, 甚見寵信. 進士訪至其家, 則其巫年未三旬, 姿色殊美, 早寡, 以淫女自處, 見進士至, 盛備酒饌, 而待之甚厚. 進士把盃不飮曰: “今日有忙迫之事, 明日再來矣.” 翌日又往, 則亦如之. 進士不敢開口, 但曰: “明日又再來矣.”

巫見進士容貌脫俗, 中心悅之, 而連日往來, 不出一言. 意謂年少之人, 必以羞澁不言, 我先以意挑之, 挽留繼夜, 要以同枕. 明日, 沐浴梳洗, 盡態凝粧, 多般盛飾, 布滿花氈瓊瑤席, 使小婢坐門外候之. 進士又至, 見其容飾之華, 鋪陳之美, 中心怪之. 巫曰: “今夕何夕? 見此至人.” 進士意不在焉, 不答其語, 愀然不樂. 巫怒曰: “寡女之家, 年少之男, 何往來之不憚煩!” 進士曰: “巫若神異, 則豈不知我來之意乎?” 巫卽就靈座, 拜于神前, 搖鈴祝說, 遍身寒戰, 頃之, 動身而言曰: “郎君誠可怜也. 以齟齬之策, 欲遂其難成之計, 非但其意不成, 未及三年, 其爲泉下之人哉.” 進士泣而謝曰: “巫雖不言, 我亦知之. 然中心怨結, 百藥未解. 若因神巫, 幸傳尺素, 則死亦榮矣.” 巫曰: “卑賤巫女, 雖因神祀, 時或出入, 而非有招命, 則不敢入. 然爲郎君, 試一往焉.” 進士自懷中出一封書, 以贈曰: “愼毋枉傳, 以作禍機.”

巫持入宮門, 則宮中之人皆怪其來, 巫權辭以對, 乃得間目, 引妾于後庭無人處, 以封書授之. 妾還房拆而視之, 其書云: “自一番目成之後, 心飛魂越, 不能定情, 每向城西, 幾斷寸腸. 曾因壁間之傳書, 敬承不忘之玉音, 開未盡而咽塞, 讀未半而淚滴濕字. 自是之後, 寢不能寐, 食不下咽, 病入膏盲, 百藥無效, 九原可見, 唯願溘然而從. 蒼天俯憐, 神鬼黙佑, 倘使生前, 一洩此恨, 則當紛身磨骨, 以祭于天地百神之靈矣. 臨楮哽咽, 夫復何言, 不備謹書.” 書下復有七韻一詩云:

 

樓閣重重掩夕霏, 樹陰雲影摠依微.

落花流水隨溝出, 乳燕含泥趁檻歸.

倚枕未成蝴蝶夢, 回眸空望鴈魚稀.

玉容在眼何無語, 草緣鸞啼淚濕衣.

 

妾覽罷, 聲斷氣塞, 口不能言, 淚盡繼血. 隱身於屛風之後, 唯畏人知.

自是厥後, 頃刻不忘, 如癡如狂, 見於辭色, 主君之疑, 人言之怪, 實不虛矣. 紫鸞亦怨女, 及聞此言, 含淚而言曰: “詩出於性情, 不可欺也.” 一日, 大君呼翡翠曰: “汝等十人, 同在一室, 業不專一.” 當分五人置之西宮, 妾與紫鸞,銀蟾,玉女,翡翠, 卽日移焉. 玉女曰: “幽花細草, 流水芳林, 正似山家野庄, 眞所謂讀書堂也.” 妾答曰: “旣非舍人, 又非僧尼, 而鎖此深宮, 眞所謂長信宮也.” 左右莫不嗟惋. 其後, 妾欲作一書, 以致意於進士, 以至誠事巫, 請之甚懇, 而終不肯來, 盖不無挾憾於進士之無意於渠也.

一夕, 紫鸞密言于妾曰: “宮中之人, 每歲仲秋, 浣紗於蕩春臺下之水, 仍說盃酌而罷. 今年則設於昭格署洞, 而往來尋見其巫, 則此第一良策.” 妾然之, 若待仲秋, 度一日如三秋. 翡翠微聞其語, 佯若不知, 而語妾曰: “汝初來時, 顔色如梨花, 不施鉛粉, 而有天然綽約之恣, 故宮中之人, 以虢國夫人稱之. 比來容色減舊, 漸不如初, 是何故耶?” 妾答曰: “稟質虛弱, 每當炎節, 則例有署渴之病, 梧桐葉落, 繡幕生凉, 則自至稍蘇矣.” 翡翠賦一詩戱贈. 無非翫弄之態, 而意思絶妙, 妾奇其才而羞其弄.

荏苒數月, 節屬淸秋, 凄風夕起, 細菊吐黃, 草虫歛聲, 皓月流光. 妾知西宮之人, 已不可隱, 以實告之曰: “願勿使南宮之人知之.” 于時, 旅鴈南飛, 玉露成團, 淸溪浣紗. 正當其時, 欲與諸女, 牢定日期, 而論議甲乙, 未定浣濯之所. 南宮之人曰: “淸溪白石, 無踰於蕩春臺下.” 西宮之人曰: “昭格署洞泉石, 不下於門外, 何必舍邇而求諸遠乎.” 南宮之人, 固執不許, 未決而罷.

其夜, 紫鸞曰: “南宮五人中, 小玉主論, 我以奇計, 可回其意.” 以玉燈前導, 至南宮, 金蓮喜迎曰: “一分西宮, 如隔秦楚, 不意今夕玉體左臨, 深謝厚意.”

小玉曰: “何謝之有? 此乃說客也.” 紫鸞歛袵正色曰: “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其子之說歟?” 小玉曰: “西宮之人, 欲往昭格署洞, 而我獨堅執. 故汝中夜來訪, 其謂說客, 不亦宜乎.” 紫鸞曰: “西宮五人中, 吾獨欲往城內也.” 小玉曰: “獨思城內, 其何意哉?”

紫鸞曰: “吾聞昭格署洞, 乃祭天星之處, 而洞名三淸云. 吾徒十人, 必是三淸仙女, 誤讀黃庭經, 謫下人間. 旣在塵寰, 則山家野村, 農墅漁店, 何處不可? 而牢鎖深宮, 有若籠中之鳥, 聞黃鸝而歎息, 對綠楊而歔欷. 至於乳燕雙飛, 栖鳥兩眠, 草有合歡, 木有連理, 無知草木, 至微禽鳥, 亦稟陰陽, 莫不交歡. 吾儕十人, 獨有何罪, 而寂寞深宮, 長鎖一身, 春花秋月, 伴燈消魂, 虛抛靑春之年, 空遺黃壤之恨, 賦命之薄, 何其至此之甚耶! 人生一老, 不可復少, 子更思之, 寧不悲哉! 今可沐浴於淸川, 以潔其身, 入于太乙祠, 扣頭百拜, 合手祈祝, 冀資冥佑, 欲免來世之此若也. 豈有他意哉? 凡我宮之人, 情若同氣, 而因此一事, 疑人於不當疑之地耶? 緣我無狀, 言不見信之致也!”

小玉起而謝曰: “我燭理未瑩, 不及於君遠矣. 初不許城內者, 城中素多無賴俠客之徒, 慮有意外强暴之辱, 故疑之, 今汝能使余, 不遠而復通. 自今以後, 雖白日昇天, 而吾可從之, 雖憑河入海, 而亦可從之, 所謂因人成事, 而及其成功則一也.” 芙蓉曰: “凡事心定, 上言未定, 兩人爭之, 終夜未決, 事不順矣. 一家之事, 主君不知, 而僕妾密議, 心不忠矣, 日間所爭之事, 宵未半而屈之人, 人不信矣. 且淸湫玉川, 無處不有, 而必往城祠, 似不宜矣. 匪懈堂前, 水淸石白, 每歲浣洗於此, 而今欲所轍, 亦不宜矣. 一擧而有此五失, 妾不從命.” 寶連曰: “言者文身之具, 謹與不謹, 慶殃隨之. 是故, 君子愼之, 守口如甁. 漢時, 丙吉張相如, 終日不語, 而事無不成, 嗇夫喋喋利口, 而張釋之, 秦詆之. 以妾觀之, 紫鸞之言, 隱而不發, 小玉之言, 强而勉從, 芙蓉之言, 務在文飾, 皆不合吾意, 今此之行, 妾不與焉.” 金蓮曰: “今夜之論, 終不歸一, 我且穆卜.” 卽展羲經而占之, 得卦解之曰: “明日, 雲英必遇丈夫矣. 雲英容貌擧止, 似非人世間者也. 主君傾心已久, 而雲英以死拒之, 無他故矣, 不忍負夫人之恩也. 主君之威令雖嚴, 而恐傷雲英之身, 故不敢近之. 今舍此寂寞之處, 而欲往彼繁華之地, 遊俠少年見其色, 則必有喪魂欲狂者. 雖不能相近, 而指點送目, 斯亦辱矣. 前日, 主君下令曰: “宮女出門, 外人之名, 其罪皆死.”今此之行, 妾不與焉.”

紫鸞知事不儕, 憮然不樂, 方欲辭去. 飛瓊泣把羅帶, 强留之, 以鸚鵡盃, 酌雲乳勸之, 左右皆飮. 金蓮曰: “今夕之會, 務在從容, 而飛瓊之泣, 妾實悶之.” 飛瓊曰: “初在南宮時, 與雲英交道甚密, 死生榮辱, 若與同之, 今雖異居, 寧忍忘之. 前日, 主君前問安時, 見雲英於堂前, 纖腰瘦盡, 容色憔悴. 聲音細縷, 若不出口. 起拜之際, 無力仆地, 妾扶而起之, 以善言慰之. 雲娘答曰: “不幸有疾, 朝夕將死. 妾之微命, 死無足惜, 而九人之文章才華, 日就月長, 他日, 佳篇麗什, 聳動一世, 而妾不及見矣, 是以悲不能禁.”其言頗極悽切, 妾爲之下淚, 到今思之, 其疾實在於所思也. 嗟呼! 紫鸞, 雲娘之友也. 欲以垂死之人, 置之於天壇之上, 不亦難哉. 今日之計, 若不得成, 則泉壤之下, 死不暝目, 怨歸南宮, 其有旣乎? 書曰: “作善降之百祥, 不善降之百殃今此之論, 善乎?不善乎?” 小玉曰: “妾旣許諾, 三人之志, 旣已順矣, 豈可半塗而廢乎. 設或事泄, 雲英獨被其罪, 他人何與焉哉. 妾不爲再言, 當爲雲英死之.” 紫鸞曰: “從之者半, 不從者半, 事不諧矣.”欲起而還坐, 更探其意, 或欲從之, 而以兩言爲恥. 紫鸞曰: “天下之事, 有正有權, 權而得中, 是亦正矣. 豈無變通之權, 而膠守前言乎.” 左右一時從之. 紫鸞曰: “余非好辯, 爲人謀忠, 不得不爾.” 飛瓊曰: “古者蘇秦, 使六國合從, 今紫鸞能使五入承順, 可謂辯士.” 紫鸞曰: “蘇秦能佩六國相印, 今吾以何物贈之乎?” 金蓮曰: “合從者, 六國之利也. 今此承順, 有何所利於五人乎?” 因相對大笑. 紫鸞曰: “南宮之人皆善, 而能使雲英復繼垂絶之命, 豈不拜謝?”乃起而再拜, 小玉亦起而拜. 紫鸞曰: “今日之事, 五人從之, 上有天, 下有地, 燈燭照之, 鬼神臨之, 明日, 豈有他意乎?”乃起拜而去, 五人皆拜送于中門之外.

紫鸞歸於妾, 妾扶壁而起, 再拜而謝曰: “生我者父母也, 活我者娘也. 入地之前, 誓報此恩.”坐以待朝, 小玉與南宮四人, 入而問安, 退會於中堂. 小玉曰: “天朗水冷, 正當浣紗之時, 今日設帳於, 昭格署洞, 可乎?” 八人皆無異辭.

妾退還西宮, 以白羅衫, 書滿腔哀怨而懷之, 與紫鸞故爲落後, 謂執馬者曰: “東門外巫女, 最爲靈驗云, 我將往其家, 問病而行.” 僮僕如其言. 至其家, 巽辭哀乞曰: “今日之來, 本欲爲一見金進士耳. 可急通之, 則終身報恩.”巫如其言送人, 則進士顚到而至矣. 兩人相見, 不得出一言, 但流涕而已. 妾以封書給之曰: “乘夕當還, 郞君於此留待. 卽上馬而去.

進士坼封書而視之, 其辭曰:

曩者, 巫山神女, 傳致一札, 琅琅玉音, 滿紙丁寧. 敬奉三復, 悲歡交至, 意不自定. 卽欲答書, 而旣無信便. 且恐漏泄, 引領懸望, 欲飛無翼, 斷腸消魂. 只待死日, 而未死之前, 憑此尺素, 吐盡平生之懷, 伏願郎君留神焉. 妾鄕南方也, 父母愛妾, 偏於諸子中, 出遊嬉戱, 姙其所欲. 園林溪水之涯, 梅竹橘柚之蔭, 日以遊翫爲事. 苔磯釣漁之徒, 罷牧弄笛之兒, 朝暮入眼. 其他山野之態, 田家之興, 難以毛擧. 父母初敎以三綱行實, 七言唐音. 年十三, 主君招之, 故別父母, 遠兄弟, 來入宮門. 不禁思歸之情, 日以蓬頭垢面, 藍縷儀裳, 欲爲觀者之陋, 伏庭而泣, 宮人曰: “有一朶蓮花, 自生庭中.” 夫人愛之, 無異己出. 主君亦不以尋常視之. 宮中之人, 莫不親愛如骨肉. 一自從事學問之後, 頗知義理, 能審音律, 故宮人莫不敬服. 及徙西宮之後, 琴書專一, 所造益深. 凡賓客所製之詩, 無一掛眼, 才難不其然乎! 恨不得爲男, 立身揚名, 而爲紅顔薄命之軀, 一閉深宮, 終成枯落而已, 豈不哀哉! 人生一死之後, 誰復知之. 是以恨結心曲, 怨塡胸海. 每停刺繡, 而付之燈火, 罷織錦, 而投杼下機, 裂破罷幃, 折其玉簪. 暫得酒興, 則脫爲散步, 剝落階花, 手折庭草, 如癡如狂, 情不自抑. 上年秋月之夜, 一見君子之容儀, 意謂天上神仙, 謫下塵寰. 妾之容色, 最出於九人之下, 而有何宿世之緣, 那知筆下之一點, 竟作胸中怨結之祟. 以簾間之望, 擬作奉箒之緣, 以夢中之見, 將續不忘之恩. 雖無一番衾裡之歡, 玉貌手容, 恍在眼中. 梨花杜鵑之啼, 梧桐夜雨之聲, 慘不忍聞, 庭前細草之生, 天際孤雲之飛, 慘不忍見. 或倚屛而坐, 或憑欄而立, 搥胸頓足, 獨訴蒼天而已. 不識郎君亦念妾否? 只恨此身未見郎君之前, 先自溘然, 則地老天荒, 此情不泯. 今日浣紗之行, 兩宮侍女皆已集, 故不得久留於此. 淚和墨汁, 魂結羅縷, 伏願郎君, 俯賜一覽. 又以拙句謹答前惠, 非此之僞弄, 聊以寓咏好意.

其文則傷秋之賦, 其詩則相思之詩也.

是夕來時, 紫鸞與妾又先出. 而向東門, 則小玉微笑, 賦一絶以贈之, 無非譏妾之意也. 妾中心羞赧, 而含忍受之, 其詩曰:

 

乙祠前一水回, 天壇雲盡九門開.

細腰不勝狂風急, 暫避林中日暮來.

紫鸞卽次其韻, 翡翠玉女, 相繼次之, 亦皆譏妾之意也.

妾騎馬, 而先來至巫家, 則巫顯有含慍之色, 向壁而坐, 不借顔色. 進士抱羅衫, 終日飮泣, 喪魂失性, 尙不知妾之來矣. 妾解左手所着雲南玉色金環, 納于進士之懷中曰: “郎君不以妾爲菲薄, 屈千金之軀, 來待陋舍, 妾雖不敏, 亦非木石, 敢不以死許之, 妾若食言, 有此金環行色忽遽, 起以將別, 流涕如雨. 與進士附耳語曰: “妾在西宮, 郎君來, 暮夜, 由西墻而入, 則三生未盡之緣, 庶可續矣.” 言訖, 拂衣而去, 先入宮門, 則八入繼至.

其夜二更, 小玉與飛瓊, 明燭前導, 而來西宮曰: “日間之詩, 出於無情, 而言涉戱翫. 是以不避深夜, 負荊來謝耳.” 紫鸞曰: “五人之詩, 皆出南宮. 一自分宮之後, 頗有形跡, 有似唐時牛李之黨, 何不爲其然也. 女子之情則一也. 久閉離宮, 長弔隻影, 所對者燈燭而已, 所爲者絃歌而已. 百花含葩而笑, 雙燕交翼而戱, 薄命妾等, 同銷深宮, 覽物懷春, 情思如何. 朝雲岱神, 而頻入楚王之夢, 王母仙女, 而幾參瑤臺之宴. 女子之意, 宜無異同, 而南宮之人, 何獨與姮娥苦守貞節, 不悔靈藥之偸乎!”

飛瓊與玉女, 皆不禁淚流曰: “一人之心, 卽天下人之心也. 今承盛敎, 悲憾之懷, 油然而出矣.”起拜而去. 妾謂紫鸞曰: “今夕, 妾與進士有金石之約. 今若不來, 明日必踰墻而來矣. 來則何以待之?” 紫鸞曰: “繡幕重重, 綺席燦爛, 有酒如河, 有肉如坡, 有不來則已, 來則待之何難.”其夜果不來.

進士密窺其處, 則墻垣高峻, 自非身俱羽翼, 莫能至矣. 還家, 脉脉不語, 憂形於色. 其奴名特者, 素稱能而多術. 見進士之顔色, 進而跪曰: “進士主, 必不久於世矣.” 伏庭而泣. 進士跪而執其手, 悉陳其懷抱, 特曰: “何不早言?吾當圖之.” 卽造槎橋, 甚爲輕捷, 能捲能舒. 捲之則如貼屛風, 舒之則五六丈許, 而可運於掌上. 特敎之曰: “持此橋, 上宮墻而還, 捲舒於內, 下之來時, 亦如之.”

進士使特試於庭, 果如其言, 進士甚喜之. 其夕將往時, 特又自懷中出給豹皮襪, : “非此難越.” 進士用着而行之, 輕如飛鳥, 所踐無足聲. 進士用其計, 踰墻而入, 伏於竹林中, 月色如晝, 宮中寂廖. 少焉, 有人自內而出, 散步微吟. 進士披竹出頭曰: “何人來此?”其人笑而答曰: “郞出郞出.”進士趨而揖曰: “年少之人, 不勝風流之興, 冒犯萬死, 敢至于此, 願娘怜我.” 紫鸞曰: “苦待進士之來, 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今幸得見, 妾等蘇矣. 郞君, 願勿疑焉卽引而入, 進士由層階循曲欄, 竦肩而入.

妾開紗窓, 明玉燈而坐, 以獸形金爐, 燒鬱金香, 琉璃書案, 展太平廣記一卷, 見進士至, 起而迎拜. 郞亦答拜, 以賓主之禮, 分東西坐, 使紫鸞設珍羞奇饌, 而酌紫霞酒飮之. 酒三行, 進士佯醉曰: “夜如幾何?” 紫鸞會知其意, 垂帳閉門而出. 妾滅燈同枕, 喜可知矣. 夜旣向晨, 群鷄報曉, 進士起而去. 自是以後, 昏入曉出, 無夕不然. 喜深意密, 自不知止. 墻內雪上, 頗有跫痕. 宮人皆知其出入, 莫不危之.

一日, 進士忽慮好事之終成禍機, 中心大惧, 終日不樂. 特奴自外而進曰: “吾功甚大, 迄不論賞可乎?” 進士曰: “銘懷不忘, 早晩當重賞矣.” 特曰: “今見顔色, 亦似有憂, 未知何故耶?” 進士曰: “不見則病在心骨, 見之則罪在不測, 何之不憂?” 特曰: “然則何不竊負而逃乎?” 進士然之, 其夜, 以特之謀告於妾曰: “特之爲奴, 素多智謀, 以此計指揮, 其意如何妾許之曰: “妾之父母, 家財最饒. 故妾來時, 衣服寶貨, 多載而來. 且主君之所賜甚多, 此不可棄置而去. 今欲運之, 則雖馬十匹, 不能盡輸矣.”

進士歸於特, 特大喜曰: “何難之有?” 進士曰: “若然則計將安出?” 特曰: “吾友力士十七人, 以日强韌爲事, 人莫能當, 而與我甚結, 唯命是從. 使此輩運之, 則泰山亦可移矣.”進士入語妾, 妾然之, 夜夜收拾, 七日之夜, 盡輸于外. 特曰: “如此重寶, 積置于本宅, 則大上典必疑之, 積置于奴家, 則人必疑之. 無已則堀坑山中, 深瘞而堅守之可矣.” 進士曰: “若或見失, 則吾與汝難免盜賊之名矣, 汝可愼守.” 特曰: “吾計如此之深, 吾友如此之多, 天下無難事, 有何畏乎?況持長劍, 晝夜不離, 則吾目可抉, 此寶不可奪. 吾足可斷, 則此寶不取, 願勿疑焉.” 蓋特意, 得此重寶而後, 妾與進士, 引入山谷, 屠殺進士, 而妾與財寶, 自占之計, 而進士迂儒, 不可知也.

大君以前搆匪懈堂, 欲得佳製懸板, 而諸客之詩, 皆未滿意, 强邀進士, 設宴懇之, 一揮而就, 文不加點, 而山水之景色, 堂搆之形容, 無不盡焉, 可以驚風雨, 泣鬼神. 大君句句稱賞曰: “不意今日復見王子安! ”吟咏不已. 但一句有隨墻暗竊風流曲之語, 停口疑之. 進士起而拜曰: “醉不省人事, 願爲之辭退.”大君命童僕, 扶而送之.

翌日之夜, 進士入語妾曰: “可以去矣. 昨日之詩, 疑入大君之意, 今夜不去, 恐有後禍.”妾對曰: “昨夕夢見一人, 狀貌獰惡, 自稱冒頓單于曰: “旣有宿約, 故久待長城之下.” 覺而驚起, 甚怪夢兆之不祥, 郞君其亦思之乎?” 進士曰: “夢裡虛誕之事, 何可信也? 妾曰: “其曰長城者, 宮墻也. 其曰冒頓者, 此特也. 郞君熟知此奴之心乎?” 進士曰: “此奴素頑兇, 然於我則前日盡忠, 今日與娘結此好緣, 皆此奴之計也. 豈獻忠於始, 而爲惡於後乎?” 妾曰: “郞君之言, 如是懇眷, 何敢辭乎? 但紫鸞, 情若兄弟, 不可不告也.”卽呼紫鸞.

三人鼎足而坐, 妾以進士之計告之, 紫鸞大驚, 罵之曰: “相歡日久, 無乃自速禍敗耶! 一兩月相交, 亦可足矣, 踰墻逃走, 豈人之所忍爲也?主君之傾意已久, 其不可去一也. 夫人之慈恤甚重, 其不可去二也. 禍及兩親, 其不可去三也. 罪及西宮, 其不可去四也. 旦天地一網罟, 非陞天入地, 則逃之焉往. 倘或被捉, 則其禍豈止於子之身乎?夢兆之不祥, 不順言之, 而若或吉祥, 則汝肯往之乎?莫如屈心抑志, 守貞安坐, 以聰於天耳. 娘子若年貌衰謝, 則主君之恩眷漸弛矣. 觀其事勢, 稱病久臥, 則必許還鄕矣. 當此之時, 與郞君携手同歸, 與之偕老, 計莫大焉, 不此之思耶. 當此之計, 汝雖欺人, 敢欺天乎?” 進士知事不成, 嗟歡含淚而出.

一日, 大君坐西宮繡軒, 矮躑蠋盛開. 命侍女各賦五言絶句以進. 大君大加稱賞曰: “汝等之文, 日漸就將, 余甚嘉之, 而第雲英之詩, 顯有思人之意. 前日賦烟之詩, 微見其意, 今又如此, 汝之欲從者, 何人耶? 金生之樑文, 語涉疑異, 汝無乃金生有思乎.”妾卽下庭, 叩頭而泣曰: “主君之一番見疑, 卽欲自盡, 而年未二旬, 且以更不見父母而死, 九泉之下, 死有餘感. 故偸生至此, 又今見疑, 一死何惜?天地鬼神, 昭布森列, 侍女五人, 頃刻不離, 淫濊之名, 獨歸於妾, 生不如死, 妾今得所死矣.” 卽以羅巾, 自縊於欄干. 紫鸞曰: “主君如是英明, 而使無罪侍女自就死地, 自此以後, 妾等誓不把筆作句矣.”大君雖盛怒, 而中心則實不欲其死, 故使紫鸞救之而不得死. 大君出素縑五端, 分賜五人曰: “製作最佳, 是以賞之.”

自是進士不復出入, 杜門病臥, 淚濺衾枕, 命如一縷. 特來見曰: “大丈夫死則死矣, 何忍相思怨結, 屑屑如兒女之傷懷, 自擲千金之軀乎?今當以計, 取之不難也, 半夜入寂之時, 踰墻而入, 以綿塞其口, 負而超出, 則孰敢追我.” 進士曰: “其計亦危矣. 不如以誠叩之.” 其夜入來, 而妾病不能起, 使紫鸞迎入. 酒三行, 妾以封書寄之曰: “自此以後, 部得更見, 三生之緣, 百年之約, 今夕盡矣. 如或天緣未絶, 則當可相尋於九泉之下矣.”進士抱書佇立, 脉脉相看, 叩胸流涕而出. 紫鸞慘不忍見, 倚柱隱身, 揮淚而立. 進士還家, 折而視之, 其書曰:

薄命妾雲英, 再拜白金郞足下. 妾以菲薄之資, 不幸以爲郞君之留意, 相思幾日, 相望幾時. 幸成一夜之交歡, 未盡如海之深情. 人間好事, 造物多猜. 宮人知之, 主君疑之, 禍迫朝夕, 死而後已. 伏願郞君, 此別之夜, 毋以賤妾置於懷抱間, 以傷思慮, 勉加學業, 擢高第, 登雲路, 揚名於世, 以顯父母, 而妾之衣服寶貨, 盡賣供佛, 百般祈祝, 至誠發願, 使三生未盡之緣分, 再續於後世, 至可至可矣.”

進士不能盡看, 氣絶踣地, 家人急救乃甦. 特自外而入曰: “宮人答之何語, 如是其欲死! ”進士無他語, 只曰: “財寶汝愼守乎? 我將盡賣, 薦誠於佛, 以踐宿約矣.” 特還家自思曰: “宮女不出來, 其財寶天與我也.”向壁竊笑, 而人莫知之矣.

一日, 特自裂其衣, 自打其鼻, 以其流血, 遍身糢糊, 被髮跣足奔入, 伏庭而泣曰: “五爲强賊所擊.” 仍不復言, 若氣絶者然. 進士慮特死, 則不知埋寶之處, 親灌藥物, 多般救活, 供饋酒肉, 十餘日乃起曰: “孤單一身, 獨守山中, 衆賊突入, 勢將剝殺, 故捨命而走, 僅保縷命. 若非此寶, 我安有如此之危乎? 賦命之險如此, 何不速死!” 卽以足頓地, 以拳叩胸而哭. 進士懼父母知之, 以溫言慰之而送之.

進士知特之所爲, 率奴十餘名, 不意圍其第搜之, 則只有金釧一雙, 雲南寶鏡一面. 以此爲臟物, 欲呈官推得, 而恐事泄. 不得此物, 則無以供佛之需. 心欲殺特, 而力不能制, 黽黙不語. 特自知其罪, 問於宮墻外盲人曰: “我向者晨過此宮墻之外, 有人自宮中踰西垣而出. 我知其爲賊, 高聲進逐, 其人棄所持物而走. 我持歸藏之, 以待本主之來推. 吾主索之廉隅, 聞吾得物, 躬來索出, 吾答以無他寶, 只得釧鏡二物云, 則主人躬入搜之, 果得二物. 亦其無饜, 方欲殺之, 故吾欲走去, 走之吉乎?” 盲曰: “吉矣.”驥隣在旁, 多聞其語, 謂特曰: “汝主何許人?虐奴如是耶?” 特曰: “吾主年少能文, 早晩應爲及第者, 而爲貪婪如此, 他日立朝, 用心可知.”

此言傳播, 入於宮中, 告于大君. 大君大怒, 使南宮人搜西宮, 則妾之衣服寶貨盡無矣. 大君招致西宮侍女五人于庭中, 嚴俱刑杖於眼前, 下令曰: “殺此五人, 以警他人.” 又敎執杖者曰: “勿計杖數, 以死爲準.” 五人曰: “願一言而死.” 大君曰: “所言何事?悉陳其情.”

銀蟾招曰: “男女情欲, 稟於陰陽, 無貴無賤, 人皆有之. 一閉深宮, 形單隻影, 看花掩淚, 對月消魂, 則可知人間之樂, 而所不爲者, 豈力不能而心不忍哉?唯畏主君之威, 固守此心, 以爲枯死. 宮中之計, 今無所犯之罪, 而欲置之於死地, 妾等黃泉之下, 死不暝目矣.”

翡翠招曰: “主君撫恤之恩, 山不高, 海不深. 妾等憾懼, 惟事文墨絃歌而已. 今不洗之惡名, 偏及西宮, 生不如死矣, 惟伏願速就死地矣.”

鶿鸞招曰: “今日之事, 罪在不測, 中心所懷, 何忍諱之. 妾等皆閭巷賤女, 父非大舜, 母非二妣, 則男女情欲, 何獨無乎?穆王天子, 而每思瑤臺之樂, 項羽英雄, 而不禁帳中之淚, 主君何使雲英獨無雲雨之情乎?金生乃當世之端士也. 引入內堂, 主君之事也. 命雲英奉硯, 主君之命也. 雲英久鎖深宮, 秋月春花, 每傷性情, 梧桐夜雨, 幾斷寸腸. 一見豪男, 喪心失性, 病入骨髓, 雖以長生之樂, 難以見效. 一夕如朝露之溘然, 則主君雖有惻隱之心, 顧何益哉?妾之愚意, 一使金生得見雲英, 以解兩人之怨結, 則主君之積善, 莫大乎此, 前日雲英之毁節, 罪在妾身, 不在雲英. 妾之一言, 上不欺主君, 下不負同儕, 今日之死, 死亦榮矣. 伏願主君, 以妾之身續雲英之命矣.”

玉女招曰: “西宮之榮, 妾旣與焉, 西宮之厄, 妾獨免哉?火炎崑崗, 玉石俱焚, 今日之死, 得其所死矣.”

妾之招曰: “主君之恩, 如山如海, 而不能苦守貞節, 其罪一也. 前日所製之時, 見疑於主君, 而終不直告, 其罪二也. 西宮無罪之人, 以妾之故, 同被其罪, 其罪三也. 負此三大罪, 生亦何顔?若或緩死, 妾當自決, 以待處分矣.”大君覽畢, 又以紫鸞之招, 更展留眼, 怒色稍霽.

小玉跪而告泣曰: “前日浣紗之行, 勿爲於城內者, 妾之議也. 紫鸞夜至南宮, 請之甚懇, 妾怜其意, 排群議從之. 雲英之毁節, 罪在妾身, 不在雲英. 伏願主君, 以妾之身續雲英之命.” 大君之怒稍解, 囚妾于別堂, 而其餘皆放之;其夜妾以羅巾, 自縊而死.

進士把筆而記, 雲英引古而敍, 甚詳悉. 兩人相對, 悲不自抑. 雲英謂進士曰: “自此以下, 郞君言之.” 進士曰: “雲英自決之後, 一宮之人, 莫不號慟, 如喪考妣. 哭聲出於宮門之外, 我亦聞之, 氣絶久矣, 家人將招魂發喪, 一邊救活, 日暮時乃甦. 方定精神, 自念事已決矣. 無負供佛之約, 庶慰九泉之魂, 其金釧寶鏡及文房諸具盡賣之, 得四十石之米, 欲上淸寧寺設佛事, 而無可信使喚者, 呼特而言曰: “我盡宥前日之罪, 今爲我盡忠乎?” 特伏泣而對曰: “奴雖冥頑, 亦非木石, 一身所負之罪, 擢髮難數, 今而宥之, 是枯木生葉, 白骨生肉, 敢不爲進士致死乎! ” 我曰: “我爲雲英, 設醮供佛, 以冀發願, 而無信任之人, 汝未可往乎特曰: “謹受敎矣卽上寺, 三日叩臀而臥, 招僧謂之曰: “四十石之米何用?盡入於供佛乎?今可多備酒肉, 廣招俗客而饋之宜矣.”

適有村女過之, 特强劫之, 留宿於僧堂, 已過數十日, 無意設齋. 寺僧皆憤之, 及其建醮日, 諸僧曰: “供佛之事, 施主爲重, 而施主不潔如此, 事極未安, 可沐浴於淸川, 潔身而行禮可矣.”特不得已出, 暫以水沃濯, 而入跪於佛前祝曰: “進士今日速死, 雲英明日復生, 爲特之配.”三晝夜發願之設, 唯此而已. 特歸語我曰: “雲英閣氏, 必得生道矣. 設齋之夜, 現於奴夢曰, 至誠供佛, 不勝感謝. 拜且泣之, 寺僧之夢, 亦皆然矣我信之其說矣.

適當槐黃之節, 雖無赴擧之意, 托以做工, 上淸寧寺, 留數日, 細聞特之事, 不勝其憤, 而無特如何. 沐浴潔身, 而就佛前面拜, 叩頭薦香, 合掌而祝曰: “雲英死時之約, 慘不忍負, 使特奴虔誠設齋, 冀資冥佑, 今聞所祝之言, 極其悖惡, 雲英之遺願, 盡歸虛地, 故小子敢復祝願. 能使雲英復生, 使金生得免如此之寃痛, 伏望世尊, 殺特奴, 着鐵架, 囚于地獄. 伏乞世尊, 苟如此發願, 則雲英爲尼, 燒十指, 作十二層金塔, 金生爲僧舍五戒, 創三巨刹, 以報其恩.”祝訖, 起而百拜, 叩頭而出, 後七日, 特壓於陷井而死. 自是我無意於世事, 沐浴潔身, 着新衣, 臥于安靜之房, 不食四日, 長吁一聲, 因遂不起.

寫畢擲筆, 兩人相對悲泣, 不能自抑. 柳泳慰之曰: “兩人重逢, 志願畢矣. 讐奴已除, 憤惋洩矣. 何其悲痛之不止耶?以不得再出人間而恨乎?” 金生垂淚而謝曰: “吾兩人皆含怨而死. 冥司怜其無罪, 欲使再生人世, 而地下之樂, 不減人間, 況天上之樂乎! 是以不願出世矣. 但今夕之悲傷, 大君一敗, 故宮無主人, 烏雀哀鳴, 人跡不倒, 已極悲矣. 況新經兵火之後, 華屋成灰, 粉墻摧毁, 而唯有階花芬茀, 庭草藪榮, 春光不改昔時之景敬, 而人事之變易如此, 重來憶舊, 寧不悲哉! ” 柳泳曰: “然則子皆爲天上之人乎?” 金生曰: “吾兩人素是天上仙人, 長侍玉皇前, 一日, 帝御太淸宮, 命我摘玉園之果, 我多取蟠桃瓊玉, 私與雲英而見覺, 謫下塵寰, 使之備經人間之苦. 今則玉皇已宥前愆, 俾陞三淸, 更侍香案前, 而時乘飇輪, 復尋塵世之舊遊耳.” 乃揮淚而執柳泳之手曰: “海枯石爛, 此情不泯, 地老天荒, 此恨難消. 今夕與子相遇, 攄此悃愊, 非有宿世之緣, 何可得乎?伏願尊君, 俯拾此藁, 傳之不朽, 而勿浪傳於浮薄之口, 以爲戱翫之資, 幸甚! ”進士醉倚雲英之身, 吟一絶句曰:

 

花落宮中燕雀飛, 春光依舊主人非.

中宵月色凉如許, 碧露未沾翠羽衣.

 

雲英繼吟曰:

 

故宮柳花帶新春, 千載豪華入夢頻.

今夕來遊尋舊跡, 不禁哀淚自沾巾.

 

柳泳亦醉暫睡, 小焉, 山鳥一聲, 覺而視之, 雲烟滿地, 曉色蒼茫, 四顧無人, 只有金生所記冊子而已. 泳悵然無聊, 收神冊而歸, 藏之篋笥, 時或開覽, 則茫然自失, 寢食俱廢, 後遍遊名山,不知所終云爾

<國立圖書館本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