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고전/시경 (312)
건빵이랑 놀자
○ 鵲巢, 夫人之德也. 國君, 積行累功, 以致爵位, 夫人起家而居有之, 德如鳲鳩, 乃可以配焉. 維鵲有巢, 維鳩居之. 之子于歸, 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 維鳩方之. 之子于歸, 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 維鳩盈之. 之子于歸, 百兩成之.
○ 麟之趾, 關雎之應也. 關雎之化行則天下無犯非禮, 雖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時也. 麟之趾, 振振公子. 于嗟麟兮. 麟之定, 振振公姓. 于嗟麟兮. 麟之角, 振振公族. 于嗟麟兮.
○ 汝墳, 道化行也. 文王之化行乎汝墳之國, 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也. 遵彼汝墳, 伐其條枚. 未見君子, 惄如調飢. 遵彼汝墳, 伐其條肄. 旣見君子, 不我遐棄. 魴魚頳尾, 王室如燬. 雖則如燬, 父母孔邇.
○ 漢廣, 德廣所及也. 文王之道被于南國, 美化行乎江漢之域, 無思犯禮, 求而不可得也. 南有喬木, 不可休息. 漢有游女, 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 言刈其楚. 之子于歸, 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 言刈其蔞. 之子于歸, 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 芣苢, 后妃之美也, 天下和平, 則婦人樂有子矣.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
○ 免罝, 后妃之化也, 關雎之化行, 則莫不好德, 賢人衆多也. 肅肅免罝, 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 公侯于城. 肅肅免罝, 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 公侯好仇. 肅肅免罝, 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桃夭, 后妃之所致也. 不妬忌, 則男女以正, 婚姻以時, 國無鰥民也.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 宜其家人.
○ 螽斯, 后妃子孫衆多也, 言若螽斯不妬忌, 則子孫衆多也. 螽斯羽, 詵詵兮. 宜爾子孫, 振振兮. 螽斯羽, 薨薨兮. 宜爾子孫, 繩繩兮. 螽斯羽, 揖揖兮. 宜爾子孫, 蟄蟄兮.
○ 樛木, 后妃逮下也, 言能逮下而無嫉妬之心焉. 南有樛木, 葛藟纍之. 樂只君子, 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 葛藟荒之. 樂只君子, 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 葛藟縈之. 樂只君子, 福履成之.
○ 卷耳, 后妃之志也. 又當輔佐君子, 求賢審官, 知臣下之勤勞, 內有進賢之志, 而無險詖私謁之心, 朝夕思念, 至於憂勤也. 采采卷耳, 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 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 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 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 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 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 我馬瘏矣. 我僕痡矣, 云何吁矣.
○ 葛覃, 后妃之本也. 后妃在父母家, 則志在於女功之事, 躬儉節用, 服澣濯之衣, 尊敬師傅, 則可以歸安父母, 化天下以婦道也.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 集于灌木, 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 爲絺爲綌, 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 言告言歸. 薄汗我私, 薄澣我衣, 害澣害否, 歸寧父母.
○ 關雎, 后妃之德也. 風之始也, 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故用之鄕人焉, 用之邦國焉. 風, 風也敎也, 風以動之, 敎以化之. 詩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爲志, 發言爲詩.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言之不足, 故嗟歎之, 嗟歎之不足, 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 聲成文, 謂之音. 治世之音, 安以樂, 其政和, 亂世之音, 怨以怒, 其政乖, 亡國之音, 哀以思, 其民困.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 莫近於詩. 先王, 以是經夫婦, 成孝敬, 厚人倫, 美敎化, 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 一曰風, 二曰賦, 三曰比, 四曰興, 五曰雅, 六曰頌. 上以風化下, 下以風刺上, 主文而譎諫, 言之者無罪, 聞之者足以戒. 故曰風. 至于王道衰, 禮義廢政敎失, 國異政, 家殊俗, 而變風變雅作矣. 國史明乎得失之迹, 傷人倫之廢, 哀刑政之苛, 吟詠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