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大樂 (9)
건빵이랑 놀자
3. 치악(侈樂) 1. 人莫不以其生生, 而不知其所以生. 人莫不以其知知, 而不知其所以知. 知其所以知之謂知道, 不知其所以知之謂棄寶. 棄寶者必離其咎. 世之人主, 多以珠玉戈劍爲寶, 愈多而民愈怨, 國人愈危, 身愈危累, 則失寶之情矣. 亂世之樂與此同. 爲木革之聲則若雷, 爲金石之聲則若霆, 爲絲竹歌舞之聲則若譟. 以此駭心, 氣動耳目、搖蕩生則可矣, 以此爲樂則不樂. 故樂愈侈, 而民愈鬱, 國愈亂, 主愈卑, 則亦失樂之情矣. 2. 凡古聖王之所爲貴樂者, 爲其樂也. 夏桀、殷紂作爲侈樂, 大鼓鐘磬管簫之音, 以鉅爲美, 以衆爲觀, 俶詭殊瑰, 耳所未嘗聞, 目所未嘗見, 務以相過, 不用度量. 宋之衰也, 作爲千鍾. 齊之衰也, 作爲大呂. 楚之衰也, 作爲巫音. 侈則侈矣, 自有道者觀之, 則失樂之情. 失樂之情, 其樂不樂. 樂不樂者, 其民必怨, 其生必傷. ..
3. 樂之有情, 譬之若肌膚形體之有情性也, 有情性則必有性養矣. 寒溫勞逸饑飽, 此六者非適也. 凡養也者, 瞻非適而以之適者也. 能以久處其適, 則生長矣. 生也者, 其身固靜, 感而後知, 或使之也. 遂而不返, 制乎嗜欲, 制乎嗜欲無窮則必失其天矣. 且夫嗜欲無窮, 則必有貪鄙悖亂之心, 淫佚姦詐之事矣. 故彊者劫弱, 衆者暴寡, 勇者凌怯, 壯者慠幼, 從此生矣.
2. 凡古聖王之所爲貴樂者, 爲其樂也. 夏桀、殷紂作爲侈樂, 大鼓鐘磬管簫之音, 以鉅爲美, 以衆爲觀, 俶詭殊瑰, 耳所未嘗聞, 目所未嘗見, 務以相過, 不用度量. 宋之衰也, 作爲千鍾. 齊之衰也, 作爲大呂. 楚之衰也, 作爲巫音. 侈則侈矣, 自有道者觀之, 則失樂之情. 失樂之情, 其樂不樂. 樂不樂者, 其民必怨, 其生必傷. 其生之與樂也, 若冰之於炎日, 反以自兵. 此生乎不知樂之情, 而以侈爲務故也.
1. 人莫不以其生生, 而不知其所以生. 人莫不以其知知, 而不知其所以知. 知其所以知之謂知道, 不知其所以知之謂棄寶. 棄寶者必離其咎. 世之人主, 多以珠玉戈劍爲寶, 愈多而民愈怨, 國人愈危, 身愈危累, 則失寶之情矣. 亂世之樂與此同. 爲木革之聲則若雷, 爲金石之聲則若霆, 爲絲竹歌舞之聲則若譟. 以此駭心, 氣動耳目、搖蕩生則可矣, 以此爲樂則不樂. 故樂愈侈, 而民愈鬱, 國愈亂, 主愈卑, 則亦失樂之情矣.
2. 대악(大樂) 1. 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 生於度量, 本於太一. 太一出兩儀, 兩儀出陰陽. 陰陽變化, 一上一下, 合而成章. 渾渾沌沌, 離則復合, 合則復離, 是謂天常. 天地車輪, 終則復始, 極則復反, 草木咸當. 日月星辰, 或疾或徐, 日月不同, 以盡其行. 四時代興, 或暑或寒, 或短或長. 或柔或剛. 萬物所出, 造於太一, 化於陰陽. 萌芽始震, 凝寒以形. 形體有處, 莫不有聲. 聲出於和, 和出於適. 和適先王定樂, 由此而生. 2. 天下太平, 萬物安寧, 皆化其上, 樂乃可成. 成樂有具, 必節嗜慾. 嗜慾不辟, 樂乃可務. 務樂有術, 必由平出. 平出於公, 公出於道. 故惟得道之人, 其可與言樂乎!亡國戮民, 非無樂也, 其樂不樂. 溺者非不笑也, 罪人非不歌也, 狂者非不武也, 亂世之樂, 有似於此. 君臣失位, 父子失處, 夫婦失宜, 民人呻吟..
4. 大樂, 君臣父子長少之所歡欣而說也. 歡欣生於平, 平生於道. 道也者,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不可爲狀. 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 無狀之狀者, 則幾於知之矣. 道也者, 至精也, 不可爲形, 不可爲名, 彊爲之謂之太一. 故一也者制令, 兩也者從聽. 先聖擇兩法一, 是以知萬物之情. 故能以一聽政者, 樂君臣, 和遠近, 說黔首, 合宗親. 能以一治其身者, 免於災, 終其壽, 全其天. 能以一治其國者, 姦邪去, 賢者至, 成大化. 能以一治天下者, 寒暑適, 風雨時, 爲聖人. 故知一則明, 明兩則狂.
3. 凡樂, 天地之和, 陰陽之調也. 始生人者天也, 人無事焉. 天使人有欲, 人弗得不求. 天使人有惡, 人弗得不辟. 欲與惡所受於天也, 人不得興焉, 不可變, 不可易. 世之學者, 有非樂者矣, 安由出哉?
2. 天下太平, 萬物安寧, 皆化其上, 樂乃可成. 成樂有具, 必節嗜慾. 嗜慾不辟, 樂乃可務. 務樂有術, 必由平出. 平出於公, 公出於道. 故惟得道之人, 其可與言樂乎!亡國戮民, 非無樂也, 其樂不樂. 溺者非不笑也, 罪人非不歌也, 狂者非不武也, 亂世之樂, 有似於此. 君臣失位, 父子失處, 夫婦失宜, 民人呻吟, 其以爲樂也, 若之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