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尹根壽 (11)
건빵이랑 놀자
월정만록(月汀漫錄) 목차 윤근수(尹根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0.一時之論 以慕齋樂善愛士 博通典故 而至於學問之功 不甚着工云 高峯釋褐之初 以所著四端七情之論 寄書蘇齋 質其所見 蘇答以陰陽中太極 七情中四端 高峯又答曰 深愜鄙懷 謾用自信云
9.蘇齋嘗言 晦齋於存心上功多 退溪於講學上功多 退溪見晦齋答忘機堂書 忘機堂者 生員曺漢輔禪學之人 凡五往後 斂衽起敬曰 不意先生之學 所見之高 乃至於此也
8.黃岡金參判重晦 與同榜李俊民子修 李遴叔膺 及壬子榜朴啓賢君沃 同仕槐院 子修問參判曰 汝嘗自負知人 可言君沃前程 參判曰 君沃雖不收斂 父兄之子 其位望可至兵判 問我則如何 曰爾雖鄕生 其才猶可爲兵判 然當後君沃十年而乃得做也 問及叔膺 曰叔膺功名可比瑄之 猶可追及於爾輩也 時魚瑄之方爲判事 後瑄之叔膺官俱至戶判 君沃子修具至兵判 其言若蓍龜云 蘇老言晦齋心上工夫多 吾東方學者見晦齋 偉人見陰厓云
7.柳參議祖訒 少業擧子業無成 旣陞堂上後陳疏 援花山君權攀例 請赴擧不見許 柳嘗曰 名士如三宰成公 元勳如商山君朴某 皆是不關 必須登第然後是可謂傳行於世 余嘗聞有此言 適柳來訪 問之則良是 人之歆艶科第 乃至於此耶
6. 安市城主抗唐太宗精兵 卒全孤城 其功偉矣 姓名不傳 我東之書籍鮮少而然耶 抑朱氏時無史而然耶 壬辰亂後天朝將官出來我國者 有吳宗道謂余曰 安市城主姓名梁萬春 見太宗東征記云 頃見唐書衍義 則安市城主果是梁萬春 而又有他人守將凡二人云
5.大陵河堡西北二十里許有山 卽木葉山 山之西有遼祖阿保機廟 在堡望見 山北有阿保機墓 劉靜修詩 木葉山頭幾風雨 卽此山
4.廣寧城西四十里 有遼宮故地 今爲獺子地方 城西五里有耶律楚材墓 問其後代則洪武駈逐胡元時 隨其種類入歸胡地云
3.平壤有藤杖一雙 相傳爲箕子杖 一則中折以黃錫包束其拆處 盛之漆匣 凡監司出衙 驍騎兩人 持而使喚前導 監司坐而聽政 對賓客輒植之階上左右 承以朱漆木機 壬辰倭亂見失云
2.箕子封朝鮮傳幾世 至箕準避衛滿之亂 自平壤奔金馬郡 卽今益山 是爲馬韓 又傳幾世而亡 平安道今有鮮于姓 稱是箕子後 嘗記氏族大全云 箕子封於朝鮮 少子封於于 其後爲鮮于氏 然則乃箕子少子之後 非箕準之後也 箕準爲馬韓 其後乃爲韓氏 我國凡淸州等韓姓 皆箕準之後云 此說出魏略 然雖曰後裔而未知端的與否 世宗朝有求箕子後裔 世爵奉祀 如高麗崇義殿之義 以未得眞正後孫 議遂寢 輿地勝覽益山姓氏條 有韓姓者 謂此中朝人 謂外國王爲王子 自我國亂離播越 屢接中朝人 慣聞此語 因記宋鑑仁宗紀有云 北使言高麗職貢疎 今欲加兵 仁宗謂曰 此只王子罪 不干百姓事 今加兵王子未必能誅 且屠百姓 卒寢兵 此謂王子 卽指高麗王王子之稱 在宋時已然 廣寧城北五里許 有箕子井 傍近舊有箕子廟 有箕子戴方巾塑像 嘉靖間爲獺子所燒 今廢 廣寧在箕子封內 亦無箕子留駐於此地 而有井及廟耶
1.三代以上 雖公共之主爲天子 而中國土地皆封建諸侯 各自爲國 而王畿千里之外 皆是諸侯之地 雖以盛德而稱三代 天子所有之地固已狹小 至秦郡縣天下 然後中國皆天子之土地 自秦以後歷年長久者 漢唐宋 而唐至明皇之天寶 有祿山之亂 因失河北 戰國時燕齊趙魏四國之地 皆爲藩鎭所據 至唐亡不能復取 宋則開國之前 已失燕雲十六州 至徽欽被虜於金 而高宗移蹕臨安 遂失中原 終宋之亡 不能恢復 唐宋雖若享國三百餘年 或失河北 或失中原 宇內分裂 不足道也 獨兩漢享國四百餘年 西漢之未二百十四年 而爲王莽所纂 大明則洪武元年戊申 去今萬曆丁酉二百三十年 中間正統皇帝雖陷虜中 旋卽南還 疆土靡有尺土之見失 唐宋固不足言 而漢則二百十四年 而有王莽之僭竊 大明二百三十年而天下晏然 嗚呼盛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