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通論 (3)
건빵이랑 놀자
계고(稽古): 통론(通論), 범삼장(凡三章) 45. 衛莊公이 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하니 曰莊姜이라 美而無子하니 其娣(弟)戴嬀(圭)가 生桓公(按左傳戴嬀是陳女厲嬀之娣此有闕文)이어늘 莊姜이 以爲己子하다 [集說] 陳氏曰莊公, 衛君, 名揚, 諡曰莊. 東宮, 太子宮, 得臣, 太子名. 姜, 齊姓, 嬀, 陳姓. 莊戴, 皆諡也. 娣, 女弟之從嫁者. 桓公, 名完. 公子州吁는 嬖人之子也라 有寵而好兵호대 公이 弗禁하니 莊姜이 惡之하더라 [集說] 陳氏曰嬖人, 莊公幸妾也. 石碏(鵲이) 諫曰臣聞愛子호대 敎之以義方하야 弗納於邪니 驕奢淫泆(逸은) 所自邪也라 四者之來는 寵祿過也니이다 [集解] 石碏, 衛大夫. 義方, 爲義之方也. 納, 入也. 邪者니, 惡逆之謂. 夫寵而不驕하며 驕而能降하며 降而不憾하며 憾而能眕(軫)者는 鮮矣니이다 [集說] 吳氏曰..
명륜(明倫): 통론(通論), 범구장(凡九章). 100. 孔子曰君子之事親孝라 故忠可移於君이오 事兄弟라 故順可移於長이오 居家理라 故治可移於官이니 是以로 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니라 - 『孝經』 [集解] 長, 謂職位在己上者. 夫孝弟, 爲百行之原. 故事親孝則可移爲事君之忠矣, 事兄弟則可移爲事長之順矣. 家者, 國之本, 能齊其家則可移爲居官之治矣. 行成於內, 猶言不出家而成敎矣. 101 天子有爭臣七人이면 雖無道나 不失其天下하고 諸侯有爭臣五人이면 雖無道나 不失其國하고 大夫有爭臣三人이면 雖無道나 不失其家하고 士有爭友면 則身不離於令名하고 父有爭子면 則身不陷於不義니라 [集說] 陳氏曰爭, 諫也. 父有爭子, 通上下言. 不義, 卽無道也. 故로 當不義면 則子不可以弗爭於父며 臣不可以弗爭於君이니라 - 『孝經』 [集解] 范氏曰子不爭則陷父於不義..

105. 효도와 공손엔 모두 때가 있다 曾子曰: “親戚, 不說, 不敢外交; 吳氏曰: “親戚, 謂父兄, 外, 謂外人, 言不能奉親戚使之懽悅, 則豈敢交之於外乎? 近者, 不親, 不敢求遠; 近, 卽親戚, 遠, 卽外人, 言近者不能相親, 又豈敢求之於遠者乎? 小者, 不審, 不敢言大. 小, 謂孝弟之道, 以家而言也, 大, 謂治平之道, 以國與天下而言也. 言小者, 不能審察, 又豈敢言其大者乎? 曾子敎人, 當及時以盡孝弟. 故先言此三者, 以起下文之意.” 故, 人之生也, 百歲之中, 有疾病焉, 有老幼焉. 故君子思其不可復者而先施焉. 親戚, 旣沒, 雖欲孝, 誰爲孝; 年旣耆艾, 雖欲悌, 誰爲悌. 吳氏曰: “六十曰耆, 稽久之稱也, 五十曰艾, 言髮之蒼白者如艾之色也. 人壽, 以百歲爲期, 然其間, 有疾病老幼之變, 不能常也. 故君子思其不可復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