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지분(知分)○三曰
1.
達士者, 達乎死生之分. 達乎死生之分, 則利害存亡弗能惑矣. 故晏子與崔杼盟而不變其義, 延陵季子, 吳人願以爲王而不肯, 孫叔敖三爲令尹而不喜, 三去令尹而不憂, 皆有所達也. 有所達則物弗能惑.
2.
荊有次非者, 得寶劍于干遂, 還反涉江, 至於中流, 有兩蛟夾繞其船. 次非謂舟人曰, 子嘗見兩蛟繞船能兩活者乎? 船人曰, 未之見也. 次非攘臂袪衣拔寶劍曰,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棄劍以全己, 余奚愛焉!於是赴江刺蛟, 殺之而復上船, 舟中之人皆得活. 荊王聞之, 仕之執圭. 孔子聞之曰, 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棄劍者, 其次非之謂乎?
3.
禹南省, 方濟乎江, 黃龍負舟. 舟中之人, 五色無主. 禹仰視天而歎曰, 吾受命於天, 竭力以養人. 生, 性也, 死, 命也. 余何憂於龍焉? 龍俛耳低尾而逝. 則禹達乎死生之分ㆍ利害之經也. 凡人物者, 陰陽之化也. 陰陽者, 造乎天而成者也. 天固有衰嗛廢伏, 有盛盈蚠息, 人亦有困窮屈匱, 有充實達遂, 此皆天之容ㆍ物理也, 而不得不然之數也. 古聖人不以感私傷神, 愈然而以待耳.
4.
晏子與崔杼盟, 其辭曰, 不與崔氏而與公孫氏者受其不祥. 晏子俛而飮血, 仰而呼天曰, 不與公孫氏而與崔氏者受此不祥. 崔杼不說, 直兵造胸, 句兵鉤頸, 謂晏子曰, 子變子言, 則齊國吾與子共之, 子不變子言, 則今是已. 晏子曰, 崔子!子獨不爲夫詩乎? 詩曰, 莫莫葛藟, 延于條枚, 凱弟君子, 求福不回. 嬰且可以回而求福乎? 子惟之矣. 崔杼曰, 此賢者, 不可殺也. 罷兵而去. 晏子授綏而乘, 其僕將馳, 晏子撫其僕之手曰, 安之!毋失節. 疾不必生, 徐不必死. 鹿生於山而命懸於廚. 今嬰之命, 有所懸矣. 晏子可謂知命矣. 命也者, 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 人事智巧以擧錯者不得與焉. 故命也者, 就之未得, 去之未失. 國士知其若此也, 故以義爲之決而安處之.
5.
白圭問於鄒公子夏后啓曰, 踐繩之節, 四上之志, 三晉之事, 此天下之豪英. 以處於晉, 而迭聞晉事. 未嘗聞踐繩之節ㆍ四上之志, 願得而聞之. 夏后啓曰, 鄙人也, 焉足以問? 白圭曰, 願公子之毋讓也. 夏后啓曰, 以爲可爲, 故爲之, 爲之, 天下弗能禁矣. 以爲不可爲, 故釋之, 釋之, 天下弗能使矣. 白圭曰, 利弗能使乎? 威弗能禁乎? 夏后啓曰, 生不足以使之, 則利曷足以使之矣? 死不足以禁之, 則害曷足以禁之矣? 白圭無以應. 夏后啓辭而出. 凡使賢不肖異, 使不肖以賞罰, 使賢以義. 故賢主之使其下也必義, 審賞罰, 然後賢不肖盡爲用矣.
恃君覽第八, 凡八篇, 卷第二十三曰知分終
'고전 > 여씨춘추'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여씨춘추 시군람 소류 - 2. (0) | 2020.08.10 |
---|---|
여씨춘추 시군람 소류 - 1. (0) | 2020.08.10 |
여씨춘추 시군람 지분 - 5. (0) | 2020.08.10 |
여씨춘추 시군람 지분 - 4. (0) | 2020.08.10 |
여씨춘추 시군람 지분 - 3. (0) | 20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