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0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논형, 자기 - 전문 본문

고전/논형

논형, 자기 -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1. 8. 7. 03:37
728x90
반응형

자기편제팔십오(自紀篇第八十五)

 

 

01

 

王充者, 會稽上虞人也, 字仲任. 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 孫一幾世嘗從軍有功, 封會稽陽亭. 一歲倉卒國絶, 因家焉, 以農桑爲業. 世祖勇任氣, 卒咸不揆於人. 歲凶, 橫道傷殺, 怨讎衆多. 會世擾亂, 恐爲怨讎所擒, 祖父汎擧家檐載, 就安會稽, 留錢塘縣, 以賈販爲事. 生子二人, 長曰蒙, 少曰誦, 誦卽充父. 祖世任氣, 至蒙·誦滋甚, 故蒙·誦在錢唐, 勇勢凌人. 末復與豪家丁伯等結怨, 擧家徙處上虞.

 

 

인용

목차

 

02

 

建武三年, 充生. 爲小兒, 與儕倫遨戲, 不好狎侮. 儕倫好掩雀·捕蟬·戲錢·林熙, 充獨不肯. 誦奇之. 六歲敎書, 恭愿仁順, 禮敬具備, 矜莊寂寥, 有巨人之志. 父未嘗笞, 母未嘗非, 閭里未嘗讓. 八歲出於書館, 書館小僮百人以上, 皆以過失袒謫, 或以書醜得鞭. 充書日進, 又無過失. 手書旣成, 辭師受論語·尙書, 日諷千字. 經明德就, 謝師而專門, 援筆而衆奇. 所讀文書, 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尙苟作, 口辯而不好談對, 非其人, 終日不言. 其論說始若詭於衆, 極聽其終, 衆乃是之. 以筆著文, 亦如此焉 ; 操行事上, 亦如此焉. 在縣位至掾功曹, 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 在太守爲列掾五官功曹行事, 入州爲從事. 不好徼名於世, 不爲利害見將. 常言人長, 希言人短. 專薦未達, 解已進者過. 及所不善, 亦弗譽 ; 有過不解, 亦弗復陷. 能釋人之大過, 亦悲夫人之細非. 好自周, 不肯自彰, 勉以行操爲基, 恥以材能爲名. 衆會乎坐, 不問不言 ; 賜見君將, 不及不對. 在鄕里, 慕蘧伯玉之節 ; 在朝廷, 貪史子魚之行. 見汙傷, 不肯自明 ; 位不進, 亦不懷恨. 貧無一畝庇身, 志佚於王公 ; 賤無斗石之秩, 意若食萬鍾. 得官不欣, 失位不恨. 處逸樂而欲不放, 居貧苦而志不倦. 淫讀古文, 甘聞異言. 世書俗說, 多所不安, 幽處獨居, 考論實虛.

 

 

인용

목차

 

03

 

充爲人淸重, 遊必擇友, 不好苟交. 所友位雖微卑, 年雖幼稚, 行苟離俗, 必與之友. 好傑友雅徒, 不氾結俗材. 俗材因其微過, 蜚條陷之, 然終不自明, 亦不非怨其人. 或曰: “有良材奇文, 無罪見陷, 胡不自陳? 羊勝之徒, 摩口膏舌 ; 鄒陽自明, 入獄復出. 苟有全完之行, 不宜爲人所缺 ; 旣耐勉自伸, 不宜爲人所屈.” 答曰: 不淸不見塵, 不高不見危, 不廣不見削, 不盈不見虧. 士茲多口, 爲人所陷, 蓋亦其宜. 好進故自明, 憎退故自陳. 吾無好憎, 故黙無言. 羊勝爲讒, 或使之也 ; 鄒陽得免, 或拔之也. 孔子稱命, 孟子言天, 吉凶安危, 不在於人. 昔人見之, 故歸之於命, 委之於時, 浩然恬忽, 無所怨尤. 福至不謂己所得, 禍到不謂己所爲. 故時進意不爲豐, 時退志不爲虧. 不嫌虧以求盈, 不違險以趨平 ; 不鬻智以干祿, 不辭爵以弔名 ; 不貪進以自明, 不惡退以怨人. 同安危而齊死生, 鈞吉凶而一敗成, 遭十羊勝, 謂之無傷. 動歸於天, 故不自明.

 

 

인용

목차

 

04

 

充性恬澹, 不貪富貴. 爲上所知, 拔擢越次, 不慕高官. 不爲上所知, 貶黜抑屈, 不恚下位. 比爲縣吏, 無所擇避. 或曰: “心難而行易, 好友同志, 仕不擇地, 濁操傷行, 世何效放?” 答曰: 可效放者, 莫過孔子. 孔子之仕, 無所避矣. 爲乘田委吏, 無於邑之心 ; 爲司空相國, 無說豫之色. 舜耕歷山, 若終不免 ; 及受堯禪, 若卒自得. 憂德之不豐, 不患爵之不尊 ; 恥名之不白, 不惡位之不遷. 垂棘與瓦同櫝, 明月與礫同囊, 苟有二寶之質, 不害爲世所同. 世能知善, 雖賤猶顯 ; 不能別白, 雖尊猶辱. 處卑與尊齊操, 位賤與貴比德, 斯可矣.

 

 

인용

목차

 

05

 

俗性貪進忽退, 收成棄敗. 充升擢在位之時, 衆人蟻附 ; 廢退窮居, 舊故叛去. 志俗人之寡思, 故閑居作譏俗節義十二篇. 冀俗人觀書而自覺, 故直露其文, 集以俗言. 或譴謂之淺. 答曰: 以聖典而示小雅, 以雅言而說丘野, 不得所曉, 無不逆者. 故蘇秦精說於趙, 而李兌不說 ; 商鞅以王說秦, 而孝公不用. 夫不得心意所欲, 雖盡堯·舜之言, 猶飮牛以酒, 啖馬以脯也. 故鴻麗深懿之言, 關於大而不通於小. 不得已而强聽, 入胸者少. 孔子失馬於野, 野人閉不與 ; 子貢妙稱而怒, 馬圄諧說而懿(). 俗曉[]露之言, 勉以深鴻之文, 猶和神仙之藥以治齀欬, 制貂狐之裘以取薪菜也. 且禮有所不*, 事有所不須. 斷決知辜, 不必皐陶 ; 調和葵韮, 不俟狄牙 ; 閭巷之樂, 不用·; 里母之祀, 不待太牢. 旣有不須, 而又不宜. 牛刀割雞, 舒戟采葵, 鈇鉞裁箸, 盆盎酌巵, 大小失宜, 善之者希. 何以爲辯? 喩深以淺. 何以爲智? 喩難以易. 賢聖銓材之所宜, 故文能爲深淺之差.

 

 

인용

목차

 

06

 

充旣疾俗情, 譏俗之書 ; 又閔人君之政, 徒欲治人, 不得其宜, 不曉其務, 愁精苦思, 不睹所趨, 故作政務之書. 又傷僞書俗文多不實誠, 故爲論衡之書. 夫賢聖歿而大義分, @跎殊趨, 各自開門. 通人觀覽, 不能釘()(). 遙聞傳授, 筆寫耳取, 在百歲之前. 歷日彌久. 以爲昔古之事, 所言近是, 信之入骨, 不可自解, 故作實論. 其文盛, 其辯爭, 浮華虛僞之語, 莫不澄(). 沒華虛之文, 存敦厖之朴 ; 撥流失之風, 反宓戲之俗.

 

 

인용

목차

 

07

 

充書形露易觀. 或曰: “口辯者其言深, 筆敏者其文沉. 案經藝之文, 賢聖之言, 鴻重優雅, 難卒曉睹. 世讀之者, 訓古乃下. 蓋賢聖之材鴻, 故其文語與俗不通. 玉隱石間, 珠匿魚腹, 非玉工珠師, 莫能采得. 寶物以隱閉不見, 實語亦宜深沉難測. 譏俗之書, 欲悟俗人, 故形露其指, 爲分別之文 ; 論衡之書, 何爲復然? 豈材有淺極, 不能爲[]? 何文之察, 與彼經藝殊軌轍也? ” 答曰: 玉隱石間, 珠匿魚腹, 故爲深覆. 及玉色剖於石心, 珠光出於魚腹, 其猶隱乎? 吾文未集於簡札之上, 藏於胸臆之中, 猶玉隱珠匿也. 及出荴露, 猶玉剖珠出乎! 爛若天文之照, 順若地理之曉, 嫌疑隱微, 盡可名處. 且名白, 事自定也. 論衡, 論之平也. 口則務在明言, 筆則務在露文. 高士之文雅, 言無不可曉, 指無不可睹. 觀讀之者, 曉然若盲之開目, 聆然若聾之通耳. 三年盲子, 卒見父母, 不察察相識, 安肯說喜? 道畔巨樹, 塹邊長溝, 所居昭察, 人莫不知. 使樹不巨而隱, 溝不長而匿, 以斯示人, ·舜猶惑. 人面色部七十有餘, 頰肌明潔, 五色分別, 隱微憂喜, 皆可得察, 占射之者, 十不失一. 使面黝而黑醜, 垢重襲而覆部, 占射之者, 十而失九. 夫文由語也, 或淺露分別, 或深迂優雅, 孰爲辯者? 故口言以明志, 言恐滅遺, 故著之文字. 文字與言同趨, 何爲猶當隱閉指意? 獄當嫌辜, 卿決疑事, 渾沌難曉, 與彼分明可知, 孰爲良吏? 夫口論以分明爲公, 筆辯以荴露爲通, 吏文以昭察爲良. 深覆典雅, 指意難覩, 唯賦頌耳.經傳之文, 賢聖之語, 古今言殊, 四方談異也. 當言事時, 非務難知, 使指[]閉隱也. 後人不曉, 世相離遠, 此名曰語異, 不名曰材鴻. 淺文讀之難曉, 名曰不巧, 不名曰知明. 秦始皇讀韓非之書, 嘆曰: “猶獨不得此人同時.” 其文可曉, 故其事可思. 如深鴻優雅, 須師乃學, 投之於地, 何嘆之有? 夫筆著者, 欲其易曉而難爲, 不貴難知而易造 ; 口論務解分而可聽, 不務深迂而難睹. 孟子相賢, 以眸子明瞭者 ; 察文, 以義可曉.

 

 

인용

목차

 

08

 

充書違詭於俗. 或難曰: “文貴夫順合衆心, 不違人意, 百人讀之莫譴, 千人聞之莫怪. 故管子曰: ‘言室滿室, 言堂滿堂.’ 今殆說不與世同, 故文刺於俗, 不合於衆.” 答曰: 論貴是而不務華, 事尙然而不高合. 論說辯然否, 安得不譎常心·逆俗耳? 衆心非而不從, 故喪黜其僞, 而存定其眞. 如當從衆順人心者, 循舊守雅, 諷習而已, 何辯之有? 孔子侍坐於魯哀公, 公賜桃與黍, 孔子先食黍而[]啖桃, 可謂得食序矣, 然左右皆掩口而笑, 貫俗之日久也. 今吾實猶孔子之序食也, 俗人違之, 猶左右之掩口也. 善雅歌, 於鄭爲人(); 禮舞, 於趙爲不好. ·舜之典, 伍伯不肯觀 ; ·墨之籍, ·孟不肯讀. 寧危之計, 黜於閭巷 ; 撥世之言, 訾於品俗. 有美味於斯, 俗人不嗜, 狄牙甘食. 有寶玉於是, 俗人投之, 卞和佩服. 孰是孰非? 可信者誰? 禮俗相背, 何事不然? 魯文逆祀, 畔者三人. 蓋猶是之語, 高士不舍, 俗夫不好 ; 惑衆之書, 賢者欣頌, 愚者兆頓.

 

 

인용

목차

 

09

 

充書不能純美. 或曰: “口無擇言, 筆無擇文. 文必麗以好, 言必辯以巧. 言瞭於耳, 則事味於心 ; 文察於目, 則篇留於手. 故辯言無不聽, 麗文無不寫. 今新書旣在論譬, 說俗爲戾, 又不美好, 於觀不快. 蓋師曠調音, 曲無不悲 ; 狄牙和膳, 肴無澹味. 然則通人造書, 文無瑕穢. 呂氏·淮南, 懸於巿門, 觀讀之者, 無訾一言. 今無二書之美, 文雖衆盛, 猶多譴毁.” 答曰: 夫養實者不育華, 調行者不飾辭. 豐草多華英, 茂林多枯枝. 爲文欲顯白其爲, 安能令文而無譴毁? 救火拯溺, 義不得好 ; 辯論是非, 言不得巧. 入澤隨龜, 不暇調足 ; 深淵捕蛟, 不暇定手. 言姦辭簡, 指趨妙遠 ; 語甘文峭, 務意淺小. ()穀千鍾, 糠皮太半 ; 閱錢滿億, 穿決出萬. 大羹必有澹味, 至寶必有瑕穢, 大簡必有大好, 良工必有不巧. 然則辯言必有所屈, 通文猶有所黜. 言金由貴家起, 文糞自賤室出. 淮南·呂氏()[]無累害, 所由出者, 家富官貴也. 夫貴, 故得懸於巿, , 故有千金副. 觀讀之者, 惶恐畏忌, 雖見乖不合, 焉敢譴一字?

 

 

인용

목차

 

10

 

充書旣成, 或稽合於古, 不類前人. 或曰: “謂之飾文偶辭, 或徑或迂, 或屈或舒. 謂之論道, 實事委璅, 文給甘酸, 諧於經不驗, 集於傳不合, 稽之子長不當, 內之子雲不入. 文不與前相似, 安得名佳好, 稱工巧?” 答曰: “飾貌以彊類者失形, 調辭以務似者失情. 百夫之子, 不同父母, 殊類而生, 不必相似, 各以所稟, 自爲佳好. 文必有與合然后稱善, 是則代匠@斲不傷手, 然后稱工巧也. 文士之務, 各有所從, 或調辭以巧文, 或辯僞以實事. 必謀慮有合, 文辭相襲, 是則五帝不異事, 三王不殊業也. 美色不同面, 皆佳於目 ; 悲音不共聲, 皆快於耳. 酒醴異氣, 飮之皆醉 ; 百穀殊味, 食之皆飽. 謂文當與前合, 是謂舜眉當復八采, 禹目當復重瞳.

 

 

인용

목차

 

11

 

充書文重. 或曰: “文貴約而指通, 言尙省而趨明. 辯士之言要而達, 文人之辭寡而章. 今所作新書, 出萬言, 繁不省, 則讀書不能盡 ; 篇非一, 則傳者不能領. 被躁人之名, 以多爲不善. 語約易言, 文重難得. 玉少石多, 多者不爲珍 ; 龍少魚衆, 少者固爲神.” 答曰: 有是言也. 蓋寡言無多 ; 而華文無寡. 爲世用者, 百篇無害 ; 不爲用者, 一章無補. 如皆爲用, 則多者爲上, 少者爲下. 累積千金, 比於一百, 孰爲富者? 蓋文多勝寡, 財富愈貧. 世無一卷, 吾有百篇 ; 人無一字, 吾有萬言. 孰者爲賢? 今不曰所言非, 而云泰多 ; 不曰世不好善, 而云不能領, 斯蓋吾書所以不得省也. 夫宅舍多, 土地不得小 ; 戶口衆, 簿籍不得少. 今失實之事多, 華虛之語衆, 指實定宜, 辯爭之言, 安得約徑? 韓非之書, 一條無異, 篇以十第, 文以萬數. 夫形大, 衣不得褊 ; 事衆, 文不得褊. 事衆文饒, 水大魚多. 帝都穀多, 王巿肩磨. 書雖文重, 所論百種. 按古太公望, 近董仲舒, 傳作書篇百有餘, 吾書亦纔出百, 而云泰多, 蓋謂所以出者微, 觀讀之者不能不譴呵也. 河水沛沛, 比夫衆川, 孰者爲大? @繭重厚, 稱其出絲, 孰爲多者?

 

 

인용

목차

 

12

 

充仕數不耦, 而徒著書自紀. 或虧(): “所貴鴻材者, 仕宦耦合, 身容說納, 事得功立, 故爲高也. 今吾子涉世落魄, 仕數黜斥, 材未練於事, 力未盡於職, 故徒幽思屬文, 著記美言, 何補於身? 衆多欲以何趍乎?” 答曰: 材鴻莫過孔子. 孔子才不容, 斥逐, 伐樹, 接淅, 見圍, 削迹, 困餓陳·, 門徒菜色. 今吾材不逮孔子, 不偶之厄, 未與之等, 偏可輕乎? 且達者未必知, 窮者未必愚. 遇者則得, 不遇失之. 故夫命厚祿善, 庸人尊顯 ; 命薄祿惡, 奇俊落魄. 必以偶合稱材量德, 則夫專城食土者, 材賢孔·. 身貴而名賤, 則居潔而行墨, 食千鍾之祿, 無一長之德, 乃可戲也. 若夫德高而名白, 官卑而祿泊, 非才能之過, 未足以爲累也. 士願與憲共廬, 不慕與賜同衡 ; 樂與夷俱旅, 不貪與蹠比迹. 高士所貴, 不與俗均, 故其名稱不與世同. 身與草木俱朽, 聲與日月並彰, 行與孔子比窮, 文與楊雄爲雙, 吾榮之. 身通而知困, 官大而德細, 於彼爲榮, 於我爲累. 偶合容說, 身尊體佚, 百載之後, 與物俱歿, 名不流於一嗣, 文不遺於一札, 官雖傾倉, 文德不豐, 非吾所臧. 德汪濊而淵懿, 知滂沛而盈溢, 筆瀧漉而雨集, 言溶()㵠而泉出, 富材羨知, 貴行尊志, 體列於一世, 名傳於千載, 乃吾所謂異也.

 

 

인용

목차

 

13

 

充細族孤門. 或啁之曰: “宗祖無淑懿之基, 文墨無篇籍之遺, 雖著鴻麗之論, 無所稟階, 終不爲高. 夫氣無漸而卒至曰變, 物無類而妄生曰異, 不常有而忽見曰妖, 詭於衆而突出曰怪. 吾子何祖? 其先不載. 况未嘗履墨涂, 出儒門, 吐論數千萬言, 宜爲妖變, 安得寶斯文而多賢?” 答曰: 鳥無世鳳皇, 獸無種麒麟, 人無祖聖賢, 物無常嘉珍. 才高見屈, 遭時而然. 士貴故孤興, 物貴故獨産. 文孰常在有以放賢, 是則澧()泉有故源, 而嘉禾有舊根也. 屈奇之士見, 倜儻之辭生, 度不與俗協, 庸角()不能程. 是故罕發之迹, 記於牒籍 ; 希出之物, 勒於鼎銘. 五帝不一世而起, ·望不同家而出. 千里殊跡, 百載異發. 士貴雅材而愼興, 不因高據以顯達. 母驪犢騂, 無害犠牲 ; 祖濁裔淸, 不牓奇人. 鯀惡禹聖, 叟頑舜神. 伯牛寢疾, 仲弓潔全. 顔路庸固, 回傑超倫. ·墨祖愚, ·翟聖賢. 楊家不通, 卓有子雲 ; 桓氏稽可, 遹出君山. 更稟於元, 故能著文.

 

 

인용

목차

 

14

 

充以元和三年徙家辟[], 詣楊州部丹陽·九江·廬江. 後入爲治中, 材小任大, 職在刺割, 筆札之思, 歷年寢廢. 章和二年, 罷州家居. 年漸七十, 時可懸輿. 仕路隔絶, 志窮無如. 事有否然, 身有利害. 髮白齒落, 日月踰邁, 儔倫彌索, 鮮所恃賴. 貧無供養, 志不娛快. 曆數冉冉, 庚辛域際, 雖懼終徂, 愚猶沛沛, 乃作養性之書凡十六篇. 養氣自守, 適時則酒, 閉明塞聰, 愛精自保, 適輔服藥引導, 庶冀性命可延, 斯須不老. 旣晩無還, 垂書示後. 惟人性命, 長短有期, 人亦蟲物, 生死一時. 年歷但記, 孰使留之? 猶入黃泉, 消爲土灰. 上自黃·, 下臻秦·漢而來, 折衷以聖道, @析理於通材, 如衡之平, 如鑑之開, 幼老生死古今, 罔不詳該. 命以不延, 吁嘆悲哉!

 

 

인용

목차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고전 > 논형'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논형, 안서 - 전문  (0) 2021.08.07
논형, 대작 - 전문  (0) 2021.08.07
논형, 회국 - 6  (0) 2021.08.06
논형, 회국 - 5  (0) 2021.08.06
논형, 회국 - 4  (0) 2021.08.0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