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01 二十三年, 王將鑄無射, 而爲之大林. 單穆公曰: “不可. 作重幣以絶民資, 又鑄大鍾以鮮其繼. 若積聚旣喪, 又鮮其繼, 生何以殖? 且夫鍾不過以動聲, 若無射有林, 耳弗及也. 夫鍾聲以爲耳也, 耳所不及, 非鍾聲也, 猶目所不見, 不可以爲目也. 夫目之察度也, 不過步武尺寸之閒 ; 其察色也, 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耳之察和也, 在淸濁之閒 ; 其察淸濁也, 不過一人之所勝. 是故先王之制鍾也, 大不出鈞, 重不過石. 律度量衡於是乎生, 小大器用於是乎出, 故聖人愼之. 今王作鍾也, 聽之弗及, 比之不度, 鍾聲不可以知和, 制度不可以出節, 無益於樂, 而鮮民財, 將焉用之!
02 “夫樂不過以聽耳, 而美不過以觀目. 若聽樂而震, 觀美而眩, 患莫甚焉. 夫耳目, 心之樞機也, 故必聽和而視正. 聽和則聰, 視正則明. 聰則言聽, 明則德昭. 聽言昭德, 則能思慮純固. 以言德於民, 民歆而德之, 則歸心焉. 上得民心, 以殖義方, 是以作無不濟, 求無不獲, 然則能樂. 夫耳內和聲, 而口出美言, 以爲憲令, 而布諸民, 正之以度量, 民以心力, 從之不倦, 成事不貳, 樂之至也. 口內味而耳內聲, 聲味生氣. 氣在口爲言, 在目爲明. 言以信名, 明以時動. 名以成政, 動以殖生. 政成生殖, 樂之至也. 若視聽不和, 而有震眩, 則味入不精, 不精則氣佚, 氣佚則不和. 於是乎有狂悖之言, 有眩惑之明, 有轉易之名, 有過慝之度. 出令不信, 刑政放紛, 動不順時, 民無據依, 不知所力, 各有離心. 上失其民, 作則不濟 ; 求則不獲, 其何以能樂? 三年之中, 而有離民之器二焉, 國其危哉!”
03 王弗聽, 問之伶州鳩. 對曰: “臣之守官弗及也. 臣聞之, 琴瑟尙宮, 鍾尙羽, 石尙角, 匏竹利制, 大不踰宮, 細不過羽. 夫宮, 音之主也. 第以及羽, 聖人保樂而愛財, 財以備器, 樂雙殖財. 故樂器重者從細, 輕者從大. 是以金尙羽, 石尙角, 瓦絲尙宮, 匏竹尙議, 革木一聲.
04 “夫政象樂, 樂從和, 和從平. 聲以和樂, 律以平聲. 金石以動之, 絲竹以行之, 詩以道之, 歌以詠之, 匏以宣之, 瓦以贊之, 革木以節之. 物得其常曰樂極, 極之所集曰聲, 聲應相保曰和, 細大不踰曰平. 如是, 而鑄之金, 磨之石, 繫之絲木, 越之匏竹, 節之鼓, 而行之以遂八風. 於乎氣無滯陰, 亦無散陽, 陰陽序次, 風雨時至, 嘉生繁祉, 人民龢利, 物備而樂成, 上下不罷, 故曰樂正. 今細過其主妨於正, 用物過度妨於財, 正害財匱妨於樂. 細抑大陵, 不容於耳, 非和也. 聽聲越遠, 非平也. 妨正匱財, 聲不和平, 非宗官之所司也.
05 “夫有和平之聲, 則有蕃殖之財. 於是乎道之以中德, 詠之以中音, 德音不愆, 以合神人, 神是以寧, 民是以聽. 若夫匱財用, 罷民力, 以逞淫心, 聽之不和, 比之不度, 無益于敎, 而離民怒神, 非臣之所聞也.”
06 王不聽, 卒鑄大鍾. 二十四年, 鍾成, 伶人告和. 王謂伶州鳩曰: “鍾果和矣.” 對曰: “未可知也.” 王曰: “何故?” 對曰: “上作器, 民備樂之, 則爲和. 今財亡民罷, 莫不怨恨, 臣不知其和也. 且民所曹好, 鮮其不濟也 ; 其所曹惡, 鮮其不廢也. 故諺曰: ‘衆心成城, 衆口鑠金.’ 三年之中, 而害金再興焉, 懼一之廢也.” 王曰: “爾老耄矣! 何知?” 二十五年, 王崩, 鍾不和.
인용
'고전 > 국어'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국어, 주어 하 - 8 (0) | 2021.09.10 |
---|---|
국어, 주어 하 - 7 (0) | 2021.09.10 |
국어, 주어 하 - 5 (0) | 2021.09.10 |
국어, 주어 하 - 4 (0) | 2021.09.10 |
국어, 주어 하 - 3 (0) | 2021.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