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1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이황 - 도산잡영병기陶山雜詠幷記 본문

산문놀이터/조선

이황 - 도산잡영병기陶山雜詠幷記

건방진방랑자 2019. 5. 21. 21:18
728x90
반응형

陶山雜詠幷記

靈芝之一支東出, 而爲陶山. 或曰 以其山之再成, 而命之曰陶山或云 山中舊有陶竈, 故名之以其實也.” 爲山不甚高大, 宅曠而勢絶, 占方位不偏, 故其旁之峯巒溪壑, 皆若拱揖環抱於此山然也. 山之在左曰東翠屛’; 在右曰西翠屛’. 東屛來自淸涼, 至山之東, 而列岫縹緲. 西屛來自靈芝, 至山之西, 而聳峯巍峨. 兩屛相望, 南行迤邐, 盤旋八九里許, 則東者西; 西者東, 而合勢於南野莽蒼之外.

水在山後曰退溪’; 在山南曰洛川溪循山北, 而入洛川於山之東. 川自東屛而西, 趨至山之趾, 則演漾泓渟. 沿泝數里間, 深可行舟, 金沙玉礫, 淸瑩紺寒, 卽所謂濯纓潭. 西觸于西屛之崖, 遂竝其下, 南過大野, 而入于芙蓉峯下, 峯卽西者東而合勢之處也.

始余卜居溪上, 臨溪縛屋數間, 以爲藏書養拙之所. 蓋已三遷其地, 而輒爲風雨所壞. 且以溪上偏於闃寂, 而不稱於曠懷, 乃更謀遷, 而得地於山之南也. 爰有小洞, 前俯江郊, 幽敻遼廓, 巖麓悄蒨, 石井甘冽, 允宜肥遯之所, 野人田其中以資易之. 有浮屠法蓮者幹其事, 俄而蓮死, 淨一者繼之. 自丁巳至于辛酉, 五年而堂舍兩屋粗成, 可棲息也. 堂凡三間, 中一間曰玩樂齋取朱先生名堂室記樂而玩之, 足以終吾身而不厭之語也. 東一間曰巖栖軒’, 取雲谷詩自信久未能, 巖栖冀微效之語也. 又合而扁之曰陶山書堂’, 舍凡八間, 齋曰時習’, 寮曰止宿’, 軒 曰觀瀾’, 合而扁之曰隴雲精舍堂之東偏, 鑿小方塘, 種蓮其中, 淨友塘’. 又其東爲蒙泉, 泉上山脚, 鑿令與軒對平, 築之爲壇, 而植其上梅竹松菊, 節友社’. 堂前出入處, 掩以柴扉, 幽貞門’, 門外小徑緣澗而下, 至于洞口, 兩麓相對, 其東麓之脅, 開巖築址, 可作小亭 而力不及. 只存其處, 有似山門者, 谷口巖’. 自此東轉數步, 山麓斗斷, 正控濯纓, 潭上巨石削立, 層累可十餘丈, 築其上爲臺. 松棚翳日, 上天下水, 羽鱗飛躍, 左右翠屛, 動影涵碧, 江山之勝, 一覽盡得, 天淵臺西麓亦擬築臺, 而名之曰天光雲影其勝槩當不減於天淵也. 盤陀石在濯纓潭中, 其狀盤陀, 可以繫舟傳觴, 每遇潦漲, 則與齊俱入, 至水落波淸, 然後始呈露也.

余恆苦積病纏繞. 雖山居, 不能極意讀書, 幽憂調息之餘, 有時身體輕安, 心神灑醒, 俛仰宇宙, 感慨係之, 則撥書攜筇而出, 臨軒玩塘, 陟壇尋社, 巡圃蒔藥, 搜林擷芳. 或坐石弄泉, 登臺望雲, 或磯上觀魚, 舟中狎鷗, 隨意所適, 逍遙徜徉, 觸目發興, 遇景成趣, 至興極而返. 則一室岑寂, 圖書滿壁, 對案默坐, 兢存硏索. 往往有會于心, 輒復欣然忘食, 其有不合者, 資於麗澤. 又不得則發於憤悱, 猶不敢强而通之, 且置一邊, 時復拈出, 虛心思繹, 以俟其自解, 今日如是, 明日又如是. 若夫山鳥嚶鳴, 時物暢茂, 風霜刻厲, 雪月凝輝, 四時之景不同, 而趣亦無窮. 自非大寒大暑大風大雨, 無時無日而不出, 出如是, 返亦如是. 是則閒居養疾, 無用之功業, 雖不能窺古人之門庭, 而其所以自娛悅於中者不淺. 雖欲無言, 而不可得也. 於是, 逐處各以七言一首紀其事, 凡得十八絶, 又有蒙泉, 冽井, 庭草, 澗柳, 菜圃, 花砌, 西麓, 南沜, 翠微, 寥朗, , , 月艇, 鶴汀, 鷗渚, 魚梁, 漁村, 烟林, 雪徑, 櫟遷, 漆園, 江寺, 官亭, 長郊, 遠岫, 土城, 校洞等五言雜詠二十六絶, 所以道前詩不盡之餘意也.

嗚呼! 余之不幸晩生遐裔, 樸陋無聞, 而顧於山林之間, 夙知有可樂也. 中年, 妄出世路, 風埃顚倒, 逆旅推遷, 幾不及自返而死也. 其後年益老, 病益深, 行益躓, 則世不我棄, 而我不得不棄於世. 乃始脫身樊籠, 投分農畝, 而向之所謂山林之樂者, 不期而當我之前矣. 然則余乃今所以消積病, 豁幽憂, 而晏然於窮老之域者, 舍是將何求矣? 雖然, 觀古之有樂於山林者, 亦有二焉. 有慕玄虛, 事高尙而樂者; 有悅道義, 頤心性而樂者. 由前之說, 則恐或流於潔身亂倫 而其甚則與鳥獸同群, 不以爲非矣. 由後之說, 則所嗜者糟粕耳, 至其不可傳之妙, 則愈求而愈不得, 於樂何有? 雖然, 寧爲此而自勉, 不爲彼而自誣矣. 又何暇知有所謂世俗之營營者, 而入我之靈臺乎?

或曰 古之愛山者, 必得名山以自託, 子之不居淸涼, 而居此何也?” 淸涼壁立萬仞, 而危臨絶壑, 老病者所不能安. 且樂山樂水, 缺一不可. 今洛川雖過淸涼, 而山中不知有水焉. 余固有淸涼之願矣. 然而後彼而先此者, 凡以兼山水, 而逸老病也.” 古人之樂, 得之心而不假於外物, 夫顔淵之陋巷; 原憲之甕牖, 何有於山水? 故凡有待於外物者, 皆非眞樂也.” 不然, 彼顔原之所處者, 特其適然而能安之爲貴爾. 使斯人而遇斯境. 則其爲樂. 豈不有深於吾徒者乎? 故孔孟之於山水, 未嘗不亟稱而深喩之. 若信如吾子之言, 與點之歎, 何以特發於沂水之上? ‘卒歲之願, 何以獨詠於蘆峯之巓乎? 是必有其故矣.” 或人唯而退, 嘉靖辛酉日南至, 山主老病畸人, . -退溪集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