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乘馬數 (6)
건빵이랑 놀자
승마수(乘馬數) 제육십구(第六十九) 管子輕重二 1. 桓公問管子曰: “有虞筴乘馬已行矣, 吾欲立筴乘馬, 爲子奈何?“ 管子對曰: “戰國修其城池之功, 故其國常失其地. 用王國則以時行也.“ 桓公曰: “何謂以時行?“ 管子對曰: “出準之令, 守地用人筴, 故開闔皆在上, 無求于民, 2. 霸國守分, 上分下游于分之間而用足; 王國守始, 國用一不足則加一焉, 國用二不足則加二焉, 國用三不足則加三焉, 國用四不足則加四焉, 國用五不足則加五焉, 國用六不足則加六焉, 國用七不足則加七焉, 國用八不足則加八焉, 國用九不足則加九焉, 國用十不足則加十焉. 人君之守高下, 歲藏三分. 十年則必有五年之余, 若歲凶旱水泆, 民失本, 則修宮室台榭, 以前無狗后無彘者爲庸, 故修宮室台榭, 非麗其樂也, 以平國筴也. 今至于其亡筴乘馬之君, 春秋冬夏, 不知時終始, 作功起衆, 立..
5. 公曰: “賤筴乘馬之數奈何?“ 管子對曰: “郡縣上臾之壤守之若干, 間壤守之若干, 下壤守之若干, 故相壤定籍而民不移, 振貧補不足, 下樂上. 故以上壤之滿補下壤之衆, 章四時, 守諸開闔, 民之不移也, 如廢方于地. 此之謂筴乘馬之數也.“
4. 桓公曰: “乘馬之數, 盡于此乎?“ 管子對曰: “布織財物, 皆立其貲, 財物之貲與幣高下, 谷獨貴獨賤.“ 桓公曰: “何謂獨貴獨賤?“ 管子對曰: “穀重而萬物輕, 穀輕而萬物重.“
3. 乘馬之準, 與天下齊准, 彼物輕則見洩, 重則見射. 此斗國相洩, 輕重之家相奪也. 至于王國則持流而止矣.“ 桓公曰: “何謂持流?“ 管子對曰: “有一人耕而五人食者, 有一人耕而四人食者, 有一人耕而三人食者, 有一人耕而二人食者, 此齊力而功地. 田筴相圓, 此國筴之時守也, 君不守以筴, 則民且守于上, 此國筴流已.“
2. 霸國守分, 上分下游于分之間而用足; 王國守始, 國用一不足則加一焉, 國用二不足則加二焉, 國用三不足則加三焉, 國用四不足則加四焉, 國用五不足則加五焉, 國用六不足則加六焉, 國用七不足則加七焉, 國用八不足則加八焉, 國用九不足則加九焉, 國用十不足則加十焉. 人君之守高下, 歲藏三分. 十年則必有五年之余, 若歲凶旱水泆, 民失本, 則修宮室台榭, 以前無狗后無彘者爲庸, 故修宮室台榭, 非麗其樂也, 以平國筴也. 今至于其亡筴乘馬之君, 春秋冬夏, 不知時終始, 作功起衆, 立宮室台榭, 民失其本事, 君不知其失諸春筴, 又失諸夏秋之筴數也. 民無𥼷賣子, 數矣; 猛毅之人淫暴, 貧病之民乞請, 君行律度焉, 則民被刑僇而不從于主上, 此筴乘馬之數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