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0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지봉유설 - 문자부 전문 본문

문집/지봉유설

지봉유설 - 문자부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2. 6. 7. 08:56
728x90
반응형

문자부(文字部)

 

文義

 

1.

漢書 尉佗曰 風聞老夫父母墓已壞 沈約彈文曰 風樸海王源云云 魏任城王表曰 御史之禮 風聞是司 通典曰 御史聞風彈擧而已 按左傳風聽臚言於市註 風采也 采聽商旅之言

 

 

2.

陳平傳平謝曰主臣註 猶惶恐 主擊也 臣服也 言擊服惶恐也 又見馮唐傳及晉書 韓退之淮西碑字 曰悉主悉臣 亦此意云

 

 

3.

金錯刀有二義 錢也刀也 漢食貨志 王莽更造大錢 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 此錢也 東觀漢記 賜鄧通金錯刀 此刀也 杜詩金錯囊垂罄 韓詩何須悋錯刀 謂錢也 孟浩然詩美人騁金錯 纖手膾紅鱗 謂刀也

 

 

4.

稗史言淮南子曰日經于泉隅 是謂高舂 故梁元帝詩斜景落高舂 薛能詩隔溪遙見夕陽舂 皆本淮南子云 余謂夕陽舂之舂 謂爲高舂 則未免語疊 以遙見二字觀之 似指舂杵而言 如柳子厚詩空齋不語坐高舂 乃用淮南子語也

 

 

5.

宋馬永卿云書尺稱不佞 意謂不敢諂 非佞也 按左傳曰諸臣不佞 漢文帝曰寡人不佞註 云佞才也 論語雍也不佞註 佞口才也 古者佞能通用 故佞訓才 永卿之言似不是

 

 

6.

金虎有二義 文選詩望舒離金虎 言月離畢也 畢爲西方宿故云 東京賦曰卒於金虎 樊川詩曰金虎知難動 謂小人貪德堅如金 讒言惡如虎也

 

 

7.

古書中凡言入海者 皆指海中洲島而言 如擊磬襄入于海 徐市入海求三神山 杜詩東將入海隨烟霧是也 唯陸秀夫負帝入海 乃投諸海中者也

 

 

8.

楚辭曰握剞劂而不用 韻府云剞劂曲刀 刻鏤刀也 古文多用剞劂字 皆取刊刻之義 而李鰲城爲淸江集序曰屬余剞劂之云云 乃以刪削義 誤矣

 

 

9.

歸去來辭曰恨晨光之熹微 按事文玉屑云晨光日影也 或曰日光也 晉簡文帝詔曰耀晨輝於宇宙 淵明閑情賦曰悲晨曦之易夕 連昌宮辭曰晨光未出簾影黑是也 又園日涉而成趣 按爾雅云堂外塗謂之趨 趨與趣同 韻書趨亦作趣 如莊子擧群趣者是也

 

 

10.

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 按小說云落霞乃飛蛾也 鶩逐蛾蟲而欲食之 故所以齊飛 若雲霞則不能飛也 此說甚曲 不足取也 又韻府群玉曰落霞或云鳥名 亦恐非是

 

 

11.

益州夫子廟碑曰 帝車南至 遁七曜於中階 華蓋西臨 藏五雲於太甲 二句張說悉不解 訪之一行 一行言北斗建午 七曜在南方 有是之祥 無位聖人當出 華蓋以下 卒不可悉云 余謂此句義 古人已不能解 况後人乎 徐陵玉臺新詠序曰 靈飛太甲 高擅玉函 按列仙傳 上元夫人出六甲靈飛致神之符 授武帝曰 此太上所撰 靑眞小童受此符於太甲中元 蓋用此也 而杜詩五雲高太甲 註者以爲未詳 近車天輅註釋此碑文 而未免闕疑 大抵此等文字有出處 難以强解也 或謂太甲卽太乙 恐不是

 

 

12.

揚雄曰 鴻飛冥冥 弋者何纂焉 按以計取物曰簒 或作慕非 然張九齡詩 今我遊冥冥 弋者何所慕 何大復詩曰江上弋人徒慕鴈 此皆以慕爲是也

 

 

13.

後漢書曰越騎營五百注 五百本作伍百 使之導引當道 陌中以驅除也 按行杖人亦謂五百 韓詩立召賊曹呼五百是也

 

 

14.

鰥寡孤獨四者 宜無先後 而鰥居其首 蓋女之無夫者 猶足自養 幼無父老無子者 有母有妻則亦有養焉 唯無妻者 不能爲養 故其序如此 風俗通曰婦死腹悲 亦以主饋無人 故腹爲之悲也

 

 

15.

石雜記曰乾鵲噪而行人至 按格致叢書云鵲陽物 故曰乾 田家五行書曰鵲噪早報晴明 故曰乾 余謂古人以濕螢作對 則下說似是

 

 

16.

世說 桓溫謂王敦爲可兒 可兒卽可人也 又陶淵明不欲束帶見鄕里小兒 小兒卽小人也 按宋書作鄕里小人 蓋晉語人兒二字通用

 

 

17.

古語謂戲爲狡獪 王方平曰吾了不作狡獪事是也 韓詩註 狡獪 小兒戲也 或以姦猾爲狡獪則失之矣

 

 

18.

吳會謂吳與會稽也 南史 齊高帝手詔吳會二郡云 後人認爲都會則誤矣

 

 

19.

虞喜志林曰齊斧 凡師出 齊戒入廟受斧故云 張晏曰 斧鉞也 以整齊天下 應劭曰齊利也 三說不同

 

 

20.

古者謂文爲筆 故沈約云謝玄暉善爲詩 任彦昇工於筆 庾肩吾論文章曰 詩旣若此 筆又如之 杜詩曰 賈筆論孤憤 嚴詩賦幾篇 樊川云杜詩韓筆愁來讀是也

 

21.

三國志 孫權欲爲子索關羽女 袁術欲爲子索呂布女 後人謂娶婦爲索婦 蓋出於此

 

 

22.

古記曰 徐偃王生時正偃 故以爲名 蓋偃 卽名也 韓碑云偃王誕當國 後人遂以誕爲名 車天輅甞言以誕爲名 古無出處 當以誕當國三字爲句 誕如詩所謂誕將天威 誕彌厥月之誕也 似有所見矣

 

 

23.

平淮西碑銘曰甞兵洄曲 甞試也 如史記甞秦軍之甞

 

 

24.

射干有三 一草名 一木名 一獸名 射音夜 漢人賦詞多用之 射干草 今醫家入藥用

 

 

25.

古詩曰 穿林雙不借 取水一軍持 不借 爾雅云草履也 言其賤易得 不假借也 軍持 梵語云甁也 常貯水隨身淨手也

 

 

26.

古人用闌干字多矣 如古詩北斗闌干及瀚海闌干百尺冰 玉容寂寞淚闌干 是橫斜貌 釋義又曰闌干板檻也 恐亦取橫斜之意而名之也

 

27.

東坡詞曰探支六月淸風 按探支預借也 蓋語錄也 晉書 愍懷太子恒探二月以供嬖寵 又崔致遠有謝探賜料錢狀曰 探給三箇月料錢云云 亦此意

 

28.

俗以二十爲念 自唐已然 未知何義 按稗史 佛家以二十念爲一瞬 以二十瞬爲一彈指 又韻府群玉曰數珠百廿顆云 數珠卽念珠也 無乃取義於此歟

 

29.

語謂物多 爲無慮 本出漢成帝紀 言不用計慮 可知其數也

 

 

30.

古人稱無恙無他 按恙 應劭風俗通曰毒蟲能噬人 古人草居露宿 故相勞問云 爾雅說文皆曰憂也 他 說文云蛇也 蓋上古患蛇而相問得無他乎 今俗文書首稱無他者此也

 

 

31.

雜說曰 借書一癡 還書一癡 或作嗤字 此鄙俗語也 韻書作瓻 盛酒器也 蘇黃又作鴟 其義則同 未知何說爲是 然余謂癡字 亦有意義

 

 

32.

晉殷羨爲豫章太守 都下致書者百餘函 行次石頭 盡投水中曰 沈者自沈 浮者自浮 殷洪喬不作致書郵 世謂書信不傳者爲浮沈以此

 

 

33.

凡稱高祖者 取其高大之義 玄孫者 取其玄遠之義 故語曰有高祖而無高孫 有玄孫而無玄祖 今謂玄祖高孫者誤矣

 

 

34.

陽先於陰 而不曰陽陰 必曰陰陽者 蓋往來交合之義 如雌雄牝牡云耳

 

 

35.

陸務觀云陽關三疊者 每句再疊而第一句不疊 若每句再疊 則通篇是四疊矣 此語是 古詩曰聽唱陽關第四聲 第四聲 卽觀君更進一杯酒也

 

 

36.

古人詩云白鷺衝烟送酒來 按北魏時 謂諸曹之使爲鳧鴨 侗察官爲白鷺 蓋用此也

 

 

37.

筆記曰 蜀人見物驚異 輒曰噫嘻吁 李白作蜀道難 因用之 乃知噫嘻吁三字爲好云 今本作噫吁嚱 語意同耳

 

 

38.

詩評謂李杜韓詩 猶金鴟擘海 香象渡河 按佛書云聞佛說法 印證各有淺深 譬兎馬象三獸渡河 兎渡則浮 馬渡及半 惟大香象渡徹底截流 蓋用此也

 

 

39.

詩家多使靑燈字 不詳出處 按韻府群玉曰 江寧縣寺 有晉時長明燈 色變靑不熱 隋平陳 猶不滅云 以此觀之 靑燈借言佛燈可矣

 

 

 

字義

 

1.

記 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註 耐古能字 又晁錯傳 胡貊之人其性耐寒 揚粤之人其性耐暑 按韻書 耐本作能 義同

 

 

2.

禮 方相氏率百隷時難以驅疫 按難通作儺 平聲 韻府群玉云黃金爲四目 熊皮爲帽 作儺儺之聲 今俗儺者 亦呼儺儺 蓋古矣

 

 

3.

家語以黍雪桃註 雪洗也 杜詩佳人雪藕絲是矣 又史記沛公遽雪足註 拭也 如云雪涕雪恥 皆同義

 

 

4.

說文曰 獨獸名 似猿而大 猿性群 獨性特 猿鳴三 獨鳴一 蓋獨之爲字 取義於此

 

 

5.

爾雅云邑外謂之郊 郊外謂之牧 牧外謂之野 野外謂之林 林外謂之坰 如詩所謂施于中林 置之平林 蓋皆以郊野而言

 

 

6.

褚 說文 衣之橐也 左傳取我衣冠而褚之 又鄭賈人將寘諸褚中以出是矣 莊子云褚小者不可以懷大註 布袋也 又按漢書 上褚五十衣 中褚三十衣 下褚二十衣 褚絮裝衣上中下 謂綿有厚薄之差也 文選曰華袞與縕褚同歸 此褚字 韻會作紵 其義不同

 

 

7.

史記信陵君傳 如以肉投餒虎註 餒奴罪切 饑餓也 韻書曰餒與餧同 張耳傳 以肉餧虎 按禮月令曰餧獸之藥毋出九門註 餧音僞 啗之也 社詩云回紇餧肉葡萄宮 又云仍爲餧其子註 餧於僞切 飼也 然則餧與餒字恐不同 韻書或史記疑有誤也

 

 

8.

史記曰 居之一歲 種之以穀 十歲種之以木 韻書 穀楮也 與禾穀之穀不同 詩云其下維穀 殷時祥桑穀共生于朝是也

 

 

9.

漢書房中歌曰飛龍秋遊上天註 秋飛貌 按莊子有秋駕之說 謂駕馬飛騰秋秋然也 荀子鳳凰秋秋註 秋秋猶蹌蹌 謂舞也 揚雄賦曰秋秋蹌蹌入西園是也

 

 

10.

漢文帝臨廁 韋昭謂夾二水而臨其岸也 武帝踞廁見衛靑註 居高臨垂邊曰廁 一云床邊廁也 王弇州云武帝踞廁與愼夫人如廁 皆溷廁之廁也 此說似是 按廁初吏切 俗作入聲讀非 又廁雜也 樂毅傳 廁之賓客之中是也

 

 

11.

漢書印何纍纍 綬若若耶 釋者謂兼官據勢也 又禮記纍纍如貫珠 纍纍蓋是重累之義 而朴祥爲順天府使詩曰纍纍都護印 了了鬢如絲 府使只一印 何纍纍耶 其誤用事如此 若若 韻書云長貌 入聲 或作上聲恐非

 

 

12.

漢書金泥玉檢註 檢曰燕尾 今世書帖簽也 後漢書皁囊施檢註 今俗謂之排是矣

 

 

13.

孟光擧案齊眉 說郛曰 案古盌字 謂擧盌與眉齊也 張平子四愁詩 何以報之靑玉案 謂靑玉盌也 余謂此說必有據 然按說文 案几屬也 史記 漢王賜群臣玉案之食 又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 萬石君子孫有過 對案不食 以食案觀之 似未害

 

 

14.

神仙傳曰 玉女投壺 天爲(+)噓 按(+)音咸 開口笑也

 

 

15.

漢以來官府皆名曰寺 鴻臚寺本以待四夷賓客 故眠竺法蘭以白馬負經 舍于鴻臚 今洛中白馬寺 卽其地也 後槪稱僧居爲寺云 按韻書 寺剎之寺 與官府之寺字同矣

 

 

16.

蘭亭序崇山峻嶺 漢書南有五領之領字 皆不從山 說郛曰 凡山有長脊有路可越 如馬之項領故名 蓋古字通用耳

 

 

17.

黎明語出呂后紀 徐廣曰 黎猶比也 將明之時 此說恐誤 蓋黎黑也 黑與明相雜 猶云昧爽 宋程大昌攷古編云遲明 未及乎明也 厥明質明則已曉也 尹海平言質明 乃將明之時 未能變色而相質問也 然質釋義正也 程說亦未失矣

 

 

18.

古者書契 多用竹木或繒帛 鄧禹言垂功名於竹帛是也 按拾遺記 張儀, 蘇秦傭力寫書 遇見墳典 無所題記 以墨書掌及股裡 夜還折竹爲簡寫之云 凡簡策篇籍字皆從竹 牘札緗素 義亦倣此

 

 

19.

古人字多借用 漢書曰匈諸宮人註 匈遺也 與人亦稱匈矣 司馬相如傳 臨邛令日往朝相如 則造謁人亦謂朝矣 魏文紀 以詩賦餉孫權 則贈物亦謂餉矣 伯夷傳 仲尼獨薦顔淵 則稱譽亦謂之薦矣 范滂與母訣曰 大人割不忍之恩 則母可稱大人 楊脩與曹植書 有聖善之感註 謂武帝也 父亦稱聖善 馬援傳 釃酒享軍士 皆伏稱萬歲 潘岳閑居賦 稱萬歲以獻觴 則萬歲人臣亦通用矣

 

 

20.

古者未能鑄鐵 以石爲鍼 故謂之藥石 石卽砭也 說文 砭字以石刺病也 然則以鍼代砭 出於後世耳

 

21.

古詩幕帳雲(广+)匝 寒山子詩 (广+)匝萬重山 按(广+)一作匼 滿也 然審其詩語 似是重匝之意 社詩馬頭金匼匝 謂金絡頭也 又云周繞貌 下說似是

 

 

22.

韓文曰與世抹摋 按抹摋 與拋摋義同 如言以手磨擦而拋棄之也 樊川詩荊璧橫拋摋是也 又小說云摩挲猶末殺也 手上下之言也

 

23.

侯鯖錄曰 山東謂眾多爲洋 今謂海之中心爲洋 亦水之眾多處也 傳稱洋洋乎盈耳 洋洋乎發育萬物 蓋亦取此義也

 

 

24.

侯鯖錄言陶人之爲器 有酒經 古書 有酒一經或二經至五經之語 蓋經卽甁也

 

 

25.

筆談云除拜官職之除 猶易也 以新易舊曰除 如新舊歲之交 謂之歲除 階除謂之除者 自下而上 更易之義 余謂除字 蓋謂乘除之意耳

 

 

26.

小兒謂之赤子 顔師古言其新生 未有眉髮 其色赤 按稗史曰 韻會 尺通作赤 赤子之赤 本尺字 謂始生孩長不過尺餘 故曰赤子 猶成人不過一丈 故爲丈夫也

 

 

27.

一字有數義 按醫方 四字爲一錢 一字乃二分半也 又謂香曰一字 山谷詩香字冷薰籠是也 又唐詩云幾度朝回一字行 此蓋言幷行也

 

 

28.

醉字從卒 醒字從生 蓋以醉則死 醒則生矣 酗字從凶 謂以酒而凶也 至於卮觴與爵字皆有義 按綱目註云爵鳥名 象其形爲器 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 以寓儆戒焉

 

 

29.

凡責人以辭曰讓 非分而得曰幸 男女不以禮交曰淫 空棺曰櫬 有屍曰柩 饋死曰賵 衣服曰襚 壙曰竁 下棺曰窆 塡竁曰封 無主之鬼曰殤 又馬善驚 故驚駭字從馬 女善妬 故嫉妬字從女

 

 

30.

詩語不曰雙鴈而曰孤鴈 不曰孤燕而曰雙燕 說郛以爲鴈屬陽燕屬陰 陽數奇陰數偶故也

 

 

31.

扈從之義 古人皆以爲未詳 而按左傳莊王伐鄭 廝役扈養死者數百人註 養馬者曰扈 炊烹者曰養 扈從之扈字 無乃此義耶 言以養馬而從之 猶負羈絏從君之謂也 又韻會曰扈尾也 從從曰扈 余欲以此求正於博雅君子也

 

 

32.

世以好者爲大 故謂大馬大酒大米 以精者爲細 故謂細馬細酒細米 又大布大帛 卽麁大之意 細人細作 卽姦細之意 字同而義不同

 

 

33.

口也者 禍福之樞機也 故禍福二字皆從口 如吉凶之吉字 休咎之咎字 亦以是歟 或言士口爲吉 小人之口爲咎

 

 

34.

王綸曰 病有感有傷有中 感者在毛皮爲輕 傷者兼肌肉稍重 中者入臟腑最重 如中寒中風中暑中濕中氣中毒中者 謂邪入於中也 故爲重病云 然則中字當作平聲 中酒中寇之中 其義亦同

 

 

35.

佛語謂文句爲偈 道書以一卷爲一(+) 按偈音揭 (+)音周 眞誥及說郛輟耕錄皆用之 或作弓字誤

 

 

36.

楊升菴曰 嶺南志云蠻烟蜃雨無別晨暮 蜃 蛟蜃也 余意以蠻烟觀之 蜃作蜒似是 按蜒音誕 蠻屬南夷海種也

 

 

37.

皇華集中遠接使於天使 多用雷覽二字 雷恐作電是 電覽本出華人簡帖 蓋謙言瞥看之義

 

 

38.

金時習遊金鰲錄 有北椧寺看牡丹詩 按椧字不見於韻書 今俗以刳木引水爲椧 卽方言所謂蔰音也

 

 

39.

我國用字 以水田爲畓 米穀未滿石者爲䢏 柴束之大者爲迲 皆意作也 柳公祖訒上疏 有曰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字皆有意 夷者大弓也 戎者十戈也 蠻者虫所變也 狄者犬所化也 倭者委棄人道也 以大弓故我國人善射云 未知此言出於何處 抑公創造語耶

 

 

字音

 

 

1.

易曰雲行雨施 又德施普也 論語博施濟眾 史記輕財好施 皆去聲 書曰翕受敷施 孟子施施從外來 史記外施仁義 又設施之施 皆作平聲

 

 

2.

易曰藉用白茅 孟子曰助者藉也 又史記枕藉醞藉躪藉因藉 皆去聲 陸賈傳 聲名藉甚又狼藉 乃入聲 時俗多作去聲讀非矣

 

 

3.

易曰必有餘慶 詩曰農夫之慶 並音羌 韻府云經書中慶字 多叶音羌 如一人元良萬邦有慶是也

 

4.

詩曰行人彭彭 音旁 出車彭彭 駟騵彭彭皆如字 又詩曰其泣喤喤 鍾鼓鍠鍠 按鍠通作喤 音橫 又詩織文鳥章 書厥篚織文 記士不衣織 並去聲 織錦綺屬也

 

 

5.

詩曰仲氏任只 又曰我任我輩 孟子曰門人治任將歸 皆作平聲 孟子曰不勝其任 又伊尹聖之任者 乃去聲 但論語曰任重道遠 與孟子治任之任 似是一意 而亦作去聲何耶

 

6.

詩曰倡予和汝 易曰鶴鳴子和 記曰甘受和 又曰大羹不和和字 並去聲 又調字 史記琴瑟不調 又三公典調陰陽 皆平音 如音調才調韻調字 乃去聲

 

 

7.

車有二音 今俗多誤用 按詩大車出車有車轔轔 中庸車同軌及徐績字仲車 皆魚韻音居 詩有女同車 史記汙邪滿車 莊子惠施五車及雪車麴車酒車河車輔車釣車及人姓名李左車 皆麻韻 尺遮切 劉禹錫詩精兵願逐李輕車 亦作麻韻 押音者宜審之

 

 

8.

按韻書 炙燔肉也 詩或燔或炙 孟子膾炙及嗜秦人之炙 莊子見卵而思鴞炙 史記鵝炙牛炙冷炙行炙 皆去聲 詩燔炙芬芬 書焚炙忠良 史記淳于炙輠 杜詩炙手可熱勢絶倫 韓詩雨淋日炙野火燎 皆入聲 然則親炙之炙字 似當作入聲

 

 

9.

按尚書以上古之書故名 又主天子之物曰尚 如尚醫尚食尚衣是也 尚去聲 又韻書云尚書官名 作平聲 而韋昭曰尚上也 言最在上總理也 如淳曰 主天子文書曰尚書 如主壻曰尚主 然則當作去聲 杜詩已老尚書郞 王弇州詩靑雲尺檄尚書郞是矣

 

 

10.

史記畫邑人王蠋註 畫音獲 齊西南近邑也 宋邢凱云孟子三宿出晝 當作畫 字之誤 又漢書霍光止畫室中 此當作畵室

 

 

11.

史記郭解贊人貌榮名 杜詩畫工如山貌不同 又屢貌尋常行路人 又貌得山僧及童子 按貌皆入聲

 

 

12.

稗史云貌音墨 今考韻書 當音邈 亦作貌 描畫也 人貌二字 本出莊子

 

 

13.

莊子曰孰主張是張字 韻府作平音 而晏叔原詩春風自是人間客 主張繁賄幾時 作去聲用何耶 漢書供張東都門外 左傳張吾三軍之張字 皆去聲 韓詩亦足張吾軍 此也

 

 

14.

綱目大陰人嫪毒音虬愛 而翰林取才時 先朝朴判書好元讀毒爲毒落講 不得除翰林 近時黃掌令汝一讀爲繆毒 合堂笑之 僅免落講 黃是能文之士 而於綱目 蓋未及領略耳

 

 

15.

按天下模楷李元禮 楷去聲 乃協韻也 世多錯認爲平聲 故曹梅溪博雅之士 而製忠淸監司孫舜孝敎書曰淸風峻節李元禮之模楷 茂德高名韓吏部之山斗謬矣 沈一松贈余詩曰模楷符元禮 精英邁謫仙是矣

 

 

16.

晉書曰平生無長物 長餘也 去聲 與冗長之義同 張長公汲長孺司馬長卿長字 皆上聲 洪忍齋律詩云朝端不復逢長孺 作平聲用謬矣

 

 

17.

漢晉時人多稱阿 乃語辭也 如曰阿戎阿咸之類 皆音遏 入聲 曹操稱阿瞞 陳后爲阿嬌 亦同意 又阿誰字出龐統傳 阿難見佛書

 

 

18.

脉脉字出隋史 賀若弼曰何脈脈耶註 脉脉 有言不得吐之意 一說脉脉不悅貌 陳濟曰脉本作脈 按韻書及說文註云脈目略視也 陳說似是 如古語冷眼相看不相親之意

 

 

19.

沈括筆談曰 楚詞招魂句尾 皆曰些 今夔峽湖湘人凡禁呪句尾 皆稱些 乃楚人舊俗 按些蘇箇反 唯些小字爲平聲 今人或作平聲用誤矣

 

 

20.

杜詩飯抄雲子白 東坡詩白首尚抄書 簡齋詩遠客新抄陸氏方抄 皆作平聲用 按抄亦作鈔 又寫錄之目曰抄 楮幣亦曰鈔 此則去聲

 

 

21.

稽首之稽字去聲 而華使黃洪憲詩曰東國衣冠盡拜稽 中朝之人 亦失於押韻何耶 我國則雖以文章自名如容齋, 湖陰 亦未免此失 多平辨平上去聲而用爲律對 蓋於字學未精耳

 

 

22.

道學之外 經學史學尚矣 至於字學 亦不可缺 而我國人鮮能致意 非但字義 如音韻高低 多不了解 如是而可與論詩乎 楊誠齋曰無事好看韻書 又晁景迂日課識十五字 此可爲法

 

 

23.

差字有五音 一支韻參差 一佳韻使也 又佳韻簡也 一麻韻錯也 又等差也 一封韻去聲 病除也 射有四音 泛言射則音赦 以射物而言則音石 官名僕射音夜 律中無射及詩矧可射思 並音亦 莊子邈姑射之山音亦或音夜 又繆有四音 諡則音穆 如秦繆魯繆之類 姓則音妙 綢繆音樛 紕繆音謬 背戾也 又行有四音 一庚韻步也 一陽韻伍也 一敬韻德行也 一樣韻次第也

 

 

24.

字音之異者 如於戲音嗚呼 子諒音慈良 齊衰音咨崔 從臾音縱勇 陂池音坡陀 毒冒音代妹 欵乃音奧靄 冒頓音墨特 休屠音朽除 閼氏音焉支 万侯音墨其 可汗音克韓 此類甚多

 

 

25.

世俗作字 偏旁多誤 如博協二字從十 楊州之楊從才 沐浴之沐無點 沭陽之沭有點音述 賜惕及鉛錫疆場字 並無橫畫 陽場及鏤錫字 乃有橫畫 學者不可不知

 

 

26.

平上去入爲四聲 而如甲葉甘含之類 謂之合口聲 本朝崔世珍最曉漢音 著四聲通解 以傳於世 余赴京時 見安南國人用合口聲 中朝南方人亦間用之 與我國之音相近 而中朝官話則絶不用合口聲 王世貞言大江以北 漸染胡語 沈約四聲 遂闕其一是也 按性理大全曰 胡僧了義 始以三十六字爲翻切毋 奪造化之巧 今字母反切 蓋出於此

 

 

27.

韻書 咳或作欬 喉或作款 嘆或作歎 噴或作歕 嘯或作歗 至於欷歔欨歌字皆從欠 蓋古者欠與口同義 或謂吳歈之歈字 當通作喻 未知然否

 

 

28.

翰 羽毛也 平聲 如文翰詞翰屛翰藩翰 並去聲 詩云之屛之翰 選詩云弱冠弄柔翰是也 然高適詩則是弄儒翰 作平聲用何耶 按韻府 晉張翰音去聲 而古人謂翰字季鷹 乃羽毛之義 當作平聲 又瀚海北海名 小說以禽鳥卵育於此故名 今東北海島 水禽多産卵 胡人常取食云 然則瀚亦當作平音 韻書作去聲

 

 

29.

瀧水之瀧音雙 句讀之讀音豆 月氏之氏音支 先零之零音連 獻尊之獻音荷 寧馨之寧音甯 選懦之懦音軟 盟津之盟音孟 矰繳之繳音勺 枹鼓之枹音孚 綸巾之綸音關 犧尊之犧音梭 率更之率音律 落魄之魄音拓 椎結之結音髻 戲下之戲音麾 受釐之釐音僖 旁魄之魄音薄 旖旎之旎音儺 玄端之端音冕 皐比之比音皮 涒漢之漢音灘 井幹之幹音韓 伍員之員音運 隆準之準音拙 袒免之免音問 按宛委餘篇 伍員之員字爲去聲 而韻府群玉作平聲 未知孰是

 

 

30.

干支中丑字本上聲 而俗作入聲 壬字乃平聲 而俗作上聲謬矣 又辰音辛 而俗作眞音 以與申同音故也

 

 

31.

周禮中奇字 如法爲瀍 柄爲枋 邪爲袤 美爲㜫 呼爲嘑 拜爲?韶 韶爲(+) 怪爲傀 暴爲虣 鮮爲鱻 槁爲薨 螺爲嬴 魚爲(++) 吹爲龡 埋爲貍 陔爲祴 摘爲硩 駭爲駴 掬爲(++) 艱爲囏 魅爲鬽 蓋古文也

 

 

32.

朱之蕃海篇心鏡 論字義音律曰 五音一宮土音 舌居中 二商金音 口開張 三角木音 舌縮却 四徵火音 舌柱齒 五羽水音 撮口聚 又曰東方喉聲 何我剛諤謌可康各之類 西方舌聲 丁的定泥寧亭聽曆亭之類 中央牙聲 更梗牙格行幸亨客之類 南方齒聲 詩夭之食止示勝識之類 北方脣聲 邦龐賓壁白墨朋密之類 卽此而究之 則聲律之淸濁 可易分矣

芝峯類說卷七終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문집 > 지봉유설'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이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일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경서부삼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경서부이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경서부일 전문  (0) 2022.06.0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