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1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이 전문 본문

문집/지봉유설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이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2. 6. 7. 08:59
728x90
반응형

지봉유설권구(芝峯類說卷九)

 

문장부이(文章部二)

 

 

 

 

1.

大戴禮云 黃帝樂曰雲門 樂章曰詩 虞書云 詩言志歌永言 詩之名始此

 

 

2.

古人云 五言起於李陵蘇武 七言起於漢武栢梁 四言起於漢韋孟 六言起於漢谷永 三言起於晉夏侯湛 或云 五言始於五子之歌 七言始於茅仙之謠 余謂五言如舜歌元首叢脞哉 七言如擊壤謠帝力何有於我哉是也 至於詩三百篇中 有五七四六三言各體俱備 且詩曰 盧令令其人美且鬈 乃三五言也 古詩中三五七言 無亦效此歟

 

 

3.

西京之文 至武帝時盛矣 司馬相如以詞賦 子長以史才 董仲舒以儒學著名 而至于詩則讓于蘇李 夫陵李廣之孫 武蘇建之子 俱出將家而能爲五言詩之祖 偉矣哉

 

4.

唐人作詩 取材於文選 故子美之詩 多用選語 其曰 早從文選理者是也 至於李白無敵之才不群之思 宜自出機杼 似無藉於前作 而今見古詩類苑及玉臺新詠 其樂府題目 率皆效之 意語亦多有相襲者

 

 

5.

王世貞言西京建安 似非琢磨可到 要在專習凝領之久 神與境會 忽然而來 渾然而就 無岐級可尋 無色聲可指 余謂非獨西京建安 凡詩文皆然 若不如此 則未可謂至者也

 

 

6. 시의 표현법은 배울 수 있지만 정신은 배울 수 없다

 

詩法源流曰: “詩者原於德性, 發於才情, 心聲不同, 有如其面. 故法度可學而神意不可學.” 此言是.

 

 

해석

詩法源流曰: “詩者原於德性, 發於才情,

시법의 원류에서 말했다. “시라는 것은 덕성에 근원하고서 재주와 정에서 발산하니,

 

心聲不同, 有如其面.

마음과 발성이 같지 않더라도 표현된 시엔 같음이 있기 때문에

 

故法度可學而神意不可學.”

법도는 배울 수 있더라도 정신과 뜻은 배울 수가 없는 것이다.”

 

此言是.

이 말이 옳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7.

嚴羽曰 禪道惟在妙悟 詩道亦在妙悟 惟悟乃爲本色 然悟有淺深 有分限有透徹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漢魏尚矣 謝靈運至盛唐諸公 透徹之悟也 他雖有悟者 皆非第一義也 又詩評曰 孟襄陽學力 下韓退之遠甚 而其詩獨出其上者 一味妙悟而已 以此觀之 學力固難而妙悟尤難

 

 

8.

王沂曰 詩至唐 古調亡矣 然有唐調猶足被管絃 宋人主理不主調 于是唐調亦亡 黃陳詩法杜甫號大家 其調艱澁 不見香色流動 如入神廟 坐土木骸 卽冠服與人等 謂之人可乎 又曰 宋人主理 作理語敎人 人不復知詩矣 此言似當深省

 

 

9.

葉夢得曰 詩本觸物寓興 吟詠性情 而世多役於組織雕鏤 故言語雖工 淡然無味 與人意了不相關 此言是

 

 

10. 헛되이 작가의 명성이 날리길 바라는 사람들에게

 

劉貢父: “唐人爲詩, 量力致功, 精思數十年然後名家.”

由此觀之, 今人於詩, 無積久之功, 而欲自名家, 豈非可笑.

 

 

해석

劉貢父: “唐人爲詩, 量力致功,

유공부가 말했다. “당나라 사람이 지을 적엔 힘을 헤아리고 공을 극진히 하며

 

精思數十年然後名家.”

생각을 정밀히 한 지 수십 년 후에야 명가가 되었다.”

 

由此觀之, 今人於詩, 無積久之功,

이런 내용으로 지금을 보면 지금 사람들은 시에 대해 오래도록 쌓아온 공 없이

 

而欲自名家, 豈非可笑.

스스로 명가가 되려 하니 어찌 가소롭지 않겠는가.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11.

古人曰 詩以意爲主 又須篇中鍊句 句中鍊字 乃得工耳 余謂此千鍊成句 百鍊成字者也 故曰吟成五字句 用破一生心 又曰吟安一箇字 撚斷幾莖髭 爲詩之難如此

 

12.

詩以含蓄天成爲上 雕鎪怪險爲下 如李義山佳矣而斧鑿太甚 所謂七日而混沌死也 李長吉奇矣而眩幻太甚 所謂施諸廊廟則駭矣

 

 

13.

嚴羽曰 律詩難於古詩 絶句難於八句 七言律難於五言律 五言絶難於七言絶 信矣

 

 

14.

嚴儀曰 盛唐諸公 惟在興趣 無迹可求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鏡中之象 可謂善形容矣

 

15.

楊萬里曰 太白詩僊翁 劍客之語 少陵詩雅士 騷人之詞 比之文 太白則史記 少陵則漢書也 此言可謂善諭矣

 

 

16.

詩人玉屑曰 唐末人詩 雖格致卑淺 謂其非詩則不可 今人作詩 雖句語軒昂 但可遠聽 其理略不可究 此足爲斷案也

 

 

17.

宋張戒云柳州詩精矣 不若退之變態百出也 使退之收斂而爲子厚則易 使子厚開拓而爲退之則難 意味可學 而才氣不能强也 此言却是

 

 

18.

前輩言日前景物 自古及今 凡經幾人道 今人要不蹈襲 故有終篇無一句可解者 蓋欲新而反不可曉耳 余謂爲文者宜知此病

 

 

19.

唐人作詩 專主意興 故用事不多 宋人作詩 專尚用事 而意興則少 至於蘇黃 又多用佛語 務爲新奇 未知於詩格如何 近世此弊益甚 一篇之中 用事過半 與剽竊古人句語者 相去無幾矣

 

 

20.

詩句中語錄 如老杜用有底遮莫生憎不忿 李白用耐可阿那似箇等字之類 至白樂天尤喜用之 卽此求之 非但詩爲然 如尚書中誥文 用時俗之語 故今難强解處多 蓋誥體自如此

 

 

21.

朱子曰 文字好用經語亦一病 杜詩云致遠思恐泥 東坡謂此詩不足爲法 此可見評論之至公 而今人於古人之作 不敢議其疵病 少有指點 則人輒詆以愚妄何也 陳后山以歐陽永叔不好杜詩 蘇子瞻不好馬史 卽此觀之 子瞻非特不好馬史 亦不好杜詩者也

 

 

22. 학문을 하고 시를 짓는 사람과 시를 배워 짓는 사람의 차이

 

羅大經: “古人以學爲詩, 今人以詩爲學.”

余謂以詩爲學者, 有意於詩者也; 以學爲詩者, 無意於詩者也. 有意無意之間, 優劣判矣.

 

 

해석

羅大經: “古人以學爲詩, 今人以詩爲學.”

나대경이 옛 사람은 배우고서 시를 지었고 지금 사람은 시로 배운다.”라고 말했다.

 

余謂以詩爲學者, 有意於詩者也;

내가 생각하기로 시로 배우는 지금 사람들은 시에 뜻이 있는 사람들이지만

 

以學爲詩者, 無意於詩者也.

배우고서 시를 짓는 옛 사람들은 시에 뜻이 없는 사람들이다.

 

有意無意之間, 優劣判矣.

뜻이 있고 없고의 사이에 우열이 판가름 난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23.

王弇州云盛唐之於詩也 其氣完 其聲鏗以平 其色麗以雅 其意融而無迹 今之操觚者 竊元和長慶之餘似而祖述之 氣則漓矣 意纖然露矣 歌之無聲也 目之無色也 彼猶不自悟悔 而且高擧闊視曰吾何以盛唐爲哉 余謂此言正中時病 弇州蓋以盛唐爲則 而亦未至焉者也

 

 

24.

世謂李白以詩爲文 故曰生不用封萬戶侯 但願一識韓荊州 韓愈以文爲詩 故曰破屋數間而已矣 然余按李詩有云秦人相謂曰吾屬可去矣 此亦詩而文者 韓文云夫子至今有耿光 此亦文而詩者

 

 

25.

詩評古人盡之 殆無餘蘊 若悉取諸家詩語 深潛玩索 則當有所得 至於神而化之之域 則須是頓悟 大抵詩道難以言語相喻 必自知然後可也

 

 

26. 시를 평론하긴 쉽지만 짓긴 어렵다

 

人言知詩難於作詩, 此說近矣.

嚴滄浪評詩, 其見儘高妙, 而所自爲詩, 乃平平耳. 是則作詩尤難.

 

 

해석

人言知詩難於作詩,

사람들은 시를 아는 것이 시를 짓는 것보다 어렵다라고 말들 하는데,

 

此說近矣.

이 말이 이치에 가깝다.

 

嚴滄浪評詩, 其見儘高妙,

그러나 엄창랑이 시를 평론함에 그 견해가 고상하고 오묘함을 다했지만

 

而所自爲詩, 乃平平耳.

스스로 시를 지은 것은 곧 평이하고도 평이할 뿐이었다.

 

是則作詩尤難.

이로 보면 시를 짓는 게 더욱 어렵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27. 명예를 따라 시를 짓는 행위의 위험함에 대해

 

周後叔能詩, 而有求者則不應曰: “吾徇名而營思, 以吾虛喪吾實, 不爲也.” 此意甚是.

夫弊人精神以耗眞氣, 詩魔之爲也. 其或遇興爲之則可矣, 豈宜徇人而喪吾實乎.

韓昌黎: “可憐無益費精神.” 不惟費且無益, 而又害之者也.

 

 

해석

周後叔能詩, 而有求者則不應曰:

주후숙은 시를 잘 지었는데 시를 찾는 사람이 있어도 주지 않으며 말했다.

 

吾徇名而營思, 以吾虛喪吾實,

나는 명예를 따라 생각을 쥐어짜 나는 나의 실재를 헛되이 손상시키는 행동은

 

不爲也.”

하지 않네.”

 

此意甚是.

이러한 뜻이 매우 옳다.

 

夫弊人精神以耗眞氣, 詩魔之爲也.

대체로 사람의 정신을 피폐하게 하고 진기를 소모시키는 것은 시마가 하는 짓이다.

 

其或遇興爲之則可矣,

간혹 흥취를 만나 시를 짓는 것은 괜찮지만

 

豈宜徇人而喪吾實乎.

어찌 마땅히 타인의 취향을 따라 나의 실재를 손상시키겠는가.

 

韓昌黎: “可憐無益費精神.”

한창려가 가련하구나! 무익하게도 정신을 소비하고 있으니.”라고 말했는데,

 

不惟費且無益,

명예를 따라 시를 짓는 것은 정신을 소비하고 무익할 뿐만 아니라

 

而又害之者也.

또한 자신을 해치는 것이다.

 

 

인용

목차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한시미학산책

 

 

 

28.

牧隱詩曰 文非西漢未爲古 詩到建安方是高 此公儘有所見矣 余於五經外 好莊子司馬子長 詩好建安 以至始唐盛唐 而中晩以下則唯取其警句而已 第少而懶廢 壯而病廢 今且老矣 雖心好之 不能專精致力 爲可慨耳

 

 

29. 글자를 따라 쓴 호음과 정신을 본받은 용재

 

李容齋鄭湖陰, 大抵學黃者也.

湖陰問曰: “人皆謂余學, 而不謂公學何也?”

容齋答曰: “君用其文字, 故人見而易知; 我取其意格, 故人不知之.” 湖陰伏其言.

 

 

해석

李容齋鄭湖陰, 大抵學黃者也.

이용재와 정호음의 시는 대체로 소식과 황정견을 배웠다.

 

湖陰問曰: “人皆謂余學,

호음이 물었다. “사람들은 모두 나는 소식과 황정견을 배웠다고 생각하지만,

 

而不謂公學何也?”

그대는 소식과 황정견을 배웠다고 생각하지 않는데 왜 그런가?”

 

容齋答曰: “君用其文字, 故人見而易知;

용재가 대답했다. “그대는 그들의 문자를 사용해 친구들이 보면 쉽게 알지만

 

我取其意格, 故人不知之.”

나는 뜻과 격조를 취해 친구들이 그것을 알지 못하지.”

 

湖陰伏其言.

호음이 그 말에 탄복했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韓國漢詩略史

강서시파 시가 어려운 이유

당시와 강서시, 그리고 엘리트주의와 다원주의

 

 

 

30. 강서시의 유행이 지나고 당풍의 유행이 시작되다

 

我東詩人, 多尚, 二百年間, 皆襲一套.

至近世崔慶昌白光勳, 始學唐, 務爲淸苦之詞, 號爲崔白. 一時頗效之, 殆變向來之習, 然其所尚者晩唐耳, 不能進於盛唐, 豈才有所局耶?

 

 

해석

我東詩人, 多尚,

우리 동방의 시인들은 대부분 소식과 황정견의 宋風을 숭상하여

 

二百年間, 皆襲一套.

200년 간이나 모두 하나의 방식만을 답습했다.

 

至近世崔慶昌白光勳, 始學唐,

최근의 최경창과 백광훈에 이르러 처음으로 唐風을 배워

 

務爲淸苦之詞, 號爲崔白.

힘써 청빈한 말을 지으니 최백이라 불려졌다.

 

一時頗效之, 殆變向來之習,

일시에 매우 그들을 본받아 거의 예전의 구습을 바꿨지만

 

然其所尚者晩唐耳, 不能進於盛唐,

숭상한 것이 만당풍일 뿐이고 성당풍엔 나아갈 수 없었으니

 

豈才有所局耶?

아마도 재주에 국한된 게 있어서겠지.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韓國漢詩略史

삼당시인, 강서시풍 넘어서기

삼당시인의 한계

 

 

 

31.

詩文不必用古語 而時有暗合者 余甞有松都詩曰荒墟老木知 後考呂覽 云喬木知舊都 又有詩曰宅近南山鳥語多 後閱堯山堂外紀 云王儉鳴笳引騶 訪王僧佑 僧佑稱疾不出 贈以詩曰汝家在市門 我家在南郭 汝家饒賓侶 我家多鳥雀 又詠西子詩曰平吳畢竟知誰力 種蠡休論第一功 後見鄭獬詠范蠡 云若論破吳功第一 黃金印合鑄西施 語意相符 可怪

 

 

 

詩法

 

1.

嚴滄浪曰 學詩者以識爲主 入門須正 立志須高 以漢魏晉盛唐爲師 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 又曰行有未至 可加工力 路頭一差 愈鶩愈遠 此可爲初學者之法也

 

2.

詩家有往體有近體 往體卽古詩 近體卽律詩 又二韻近體今絶句 四韻近體今律詩也

 

3.

古之詞人以筆爲戲 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成八韻者 謂之八音詩 用建除滿平等十二字者 謂之建除體 用鳥獸草木者 謂之演雅體 廻復押韻者 謂之廻文詩 又有朴名藥名數名州名六甲離合等詩 六朝以前 此體最多 然類俳不足效也

 

4.

絶句者一句一絶 如陶淵明春水滿四澤 杜子美兩個黃鸝鳴翠柳二詩是也 南史劉昶爲斷句詩 蓋卽絶句 以是爲題目耳 按古詩類苑 春水滿四澤 非淵明詩 乃顧愷之之作云

 

 

5.

七哀詩起於曹子建 王仲宣 如言王噫四愁之類也 老杜八哀 則所哀者八人 王思禮, 李光弼, 蘇源明, 李邕, 汝陽王璡, 鄭虔 張九齡, 嚴武 蓋歎舊懷賢而作也

 

6.

晉傅咸作集經詩略曰 聿修厥德 令終有俶 勉爾遁思 我言斯服 此蓋後世集句之始

 

 

7.

扇對格者 以第三句對第一句 以第四句對第二句也 如杜詩得罪台州去 時危棄碩儒 移官蓬閣後 穀貴歿潛夫 李詩吾憐宛溪好 百尺照心明 可謝新安水 千尋見底淸 唐詩中此類甚多

 

 

8.

溫公詩話曰 唐人賡和 有次韻用韻依韻 次韻是交其次第韻 用韻用彼之韻 不必次之 依渭在一韻中爾 按次韻之作 始於元白而盛於趙宋 我國則尤以華國爲重 故爭尚此法 如擧子習科業者之爲 豈曰詩哉

 

 

9.

詩家所謂正格 乃第二字側入 如天上秋期近之類是也 所謂偏格 如四更山吐月之類是也 唐人多用正格 杜詩用偏格 亦十無二三 然古人於詩 蓋出於自然 非有心於偏正也

 

 

10.

詩有假借格 如孟浩然詩庖人具鷄黍 稚子摘楊梅 以鷄對楊 杜子美詩枸杞因吾有 鷄栖奈爾何 以枸對鷄 張子容詩樽開栢葉酒 燈落九枝花 以栢對九佳矣 然庾肩吾詩聊開栢葉酒 試奠五辛盤 蓋襲用此耳

 

 

11.

杜飮中八仙歌 疊用船眠天字 三用前字 說者以爲此歌分八篇 人人各異 故疊韻無害 亦周詩分章意也 此言然

 

 

12.

王世貞曰 七言排律 創自老杜 然亦不得佳 蓋七字爲句 束以聲偶 氣力已盡矣 又衍之使長 調高則難續而傷篇 調卑則易冗而傷句 信哉斯言也

 

 

13.

王弇州曰 勿和韻 勿拈險韻 勿用旁韻 勿偏枯 勿求理 勿搜僻 勿用六朝强造語 勿用大曆以後事 此可爲法

 

 

14.

五言律詩 於對聯中十字作一意 謂之十字格 如唐詩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雲端 聊因送歸客 更此望鄕關是也

 

 

15.

嚴滄浪曰 五言絶句 眾唐人是一樣 少陵是一樣 韓退之是一樣 余謂非特五言絶句 至於七言絶句律詩古詩 大抵然矣

 

 

16.

唐汝詢曰 唐人詩中有絶類楚詞者 如李白鳴皐摩詰山中人之屬語旣參錯 調亦不倫 又退之琴操 有通篇四言者 高氏幷目爲七言古詩朱制殊甚 此言是

 

 

17.

王摩詰律詩 酌酒與君君自寬 人情飜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 朱門先達笑彈冠云云 岑嘉州詩 嬌歌急管雜靑絲 銀燭金尊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 河尹天明坐奠辭云云 王世貞以爲皆拗體 以此言之 今人知用字平仄之爲拗體 而不知用律平仄爲拗體也

 

 

18.

王世貞言摩詰七言律一二首外 多用仄法 不足學也 此言似然矣

 

 

19.

古詩有七平七仄 梨花梅花參差開 七平也 有客有客字子美 七仄也 韓詩中亦有此體 蓋詩之變也 又有五平五仄 如李白處世若大夢 胡爲勞其生是也 詩家多有此體

 

 

20.

羅大經曰 詩用助語 如老杜云古人稱逝矣 吾道卜終焉 山谷云且然聊爾耳 得也自知之 韓子蒼云曲檻以南靑嶂合 高堂其上白雲深 皆渾然妥帖云云 余謂如此句法 後生效之 恐有刻鵠之譏 夫已多乎道

 

 

21.

羅大經曰 杜陵有全篇用俗語者 不害爲超妙 如一夜水高三尺强 數日不可更禁當 南市津頭有船賣 無錢卽買繫籬傍 江上被花惱不徹 無處告訴欲顚狂 白頭老罷舞復歌 杖藜不寐誰能那是也 楊誠齋多效此體 痛快可喜云 余謂以此格爲超妙痛快則不可知也

 

 

22.

杜詩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楊愼以爲此句法不雅 而後人多效之 按梅聖兪詩 南隴鳥過北隴叫 高田水入低田流 蓋出於杜 而似村童俗語 恐不必效也

 

 

23.

王維律詩 門外靑山如屋裏 東家流水入西隣 謂之當句對 蓋以門外對屋裏 東家對西隣 他詩家此法亦多有之

 

 

24.

七言詩 以上四下三成句 而韓昌黎詩曰雖欲悔舌不可捫 又曰落以斧引以纏徽 嗟我道不能自肥 乃變體之變者 恐不足學也

 

 

25.

韓昌黎詩 多押險韻 殆不遺一字 所以示奇也 嗟元和聖德詩 雜用語御麌遇哿箇馬禡有宥韻 此日足可惜詩 散押東冬江陽庚靑韻 亦猶兵家用奇 奇正雜出 乃所以奇也

 

 

26.

詩人例有喜用文字 昔鄭谷好用僧字 許運好用水字 魏野好用鶴字 今車五山天輅好用劍字 十居八九 且如李白喜作游俠詩 王建喜作樂府 溫庭筠喜作艷體 亦其所尚然也

 

 

27.

陶淵明詩多用酒字 自家天詩二千八百首 其使酒字者九百首 亦見其爲人樂易也

 

 

28.

白樂天詩云百歲無多時壯健 一春能幾日晴明 杜樊川詩云一千年際會 三萬里農桑 又四百年炎漢 三十代宗周 二三里遺堵 八九所高丘 又永安宮受詔 籌筆驛沈思 亦變體之變者 中唐以上人所不道也

 

 

29.

詩用體字 古人不以爲嫌 最忌意疊 如蘇子瞻律絶中疊使數字者多矣 至於杜韓兩詩疊押韻字 此則不爲病 唯觀作句工拙如何 然語其精則恐亦不免小疵耳

 

 

30.

王世貞曰 子瞻多用事 從老杜五言古詩排律中來 魯直用拗句法 從老杜歌行中來 信斯言也 宋以後詩 槪以老杜爲祖耳

 

 

31.

集句詩者 摘古人詩句而湊成者也 自王荊公始倡之 有曰相看不忍發 慘惔暮潮平 欲別更携手 月明洲渚生 甚可喜 黃山谷謂之百家衣體 其法貴拙速而不貴巧遲 文天祥及前朝林惟正多効此體 然不足法也

 

 

32.

古人爲詩 首句或押旁韻 而篇中則絶無散押者 我東詞人 雖絶句多用旁韻 余甚病之 王世貞以勿押旁韻爲戒 學者不可不察

 

 

33.

凡詩賦冒頭云者 先於起句 遠引他事 而累句以後 方入題語 謂之冒頭 今人以起句雙脚語爲冒頭則失矣

 

34.

凡爲詩者貴乎自得 而格有高下 才有分限 不可强力至也 唐以上人意趣自高 欲卑不得 宋以下人氣格自卑 欲高不得 是知天稟自然不能易也 尹海平, 柳西坰甞言於詩全不曉格律 余謂詩舍格律 何以哉 於二公之言 竊有疑焉

 

35.

五言排律 始見於初唐 而杜子美爲一百韻 至高麗李相國奎報爲三百韻 七言排律 始見於盛唐 而皇明張天使寧爲六十韻 至近世車五山天輅爲一百韻 可謂尤多矣 然中多累句 不足稱也

 

 

 

 

詩評

 

 

1.

詩三百篇古矣 漢魏近古而質矣 二晉質變而文矣 梁陳文變而靡矣 至于唐則彬彬矣 宋則又變而衰矣

 

 

2.

詩話曰 得之天生者無痕 得之人爲者有迹 余謂如謝康樂池塘生靑草 園林變鳴禽一句 細味之則知此言矣

 

 

3.

王弇州言王籍鳥鳴山更幽是雋語 第合上句蟬噪林逾靜 讀之遂不成章耳 鳥鳴山更幽 本是反不鳴山幽之意 王介甫復取其本意而反之曰一鳥不鳴山更幽 有何趣味 宋人可笑 大槪如此 又古人謂風定花猶落 靜中有動 鳥鳴山更幽 動中有靜爲佳 此言是 按王籍蕭梁時人 風定花猶落 亦梁謝貞詩也

 

 

4.

陰鏗詩大江靜猶浪 杜詩曰江流靜猶湧 鏗詩薄雲岩際出 初月波中上 杜云薄雲岩際宿 殘月浪中飜 鏗詩中川汶謳 杜云中流汶謳 鏗詩花逐山下風 杜云雲之度溪風 老杜祖襲前作如此

 

 

5.

莊周放言譏侮孔子 而後人多襲其語 如王績云禮樂囚周旦 詩書縛孔丘 李白云鳳歌笑孔丘 杜子美云孔丘盜跖俱塵埃 不幾於侮聖人乎 杜則又甚焉

 

 

6.

明人藺審言毗陵震澤九州通 沈佺期盧家少婦欝金堂 二詩爲七言律之首 以余臆見 則沈佺期詩 東郊暫轉迎春仗 上苑初飛行慶杯 風射蛟氷千片斷 氣衝魚鑰九關開 林中覓草纔生蕙 殿裏爭花倂是梅 歌吹銜思歸路晩 棲烏半下鳳城來 尤似佳矣 嚴滄浪云唐人七言律 當以崔顥黃鶴樓爲第一 而唐詩品彙云崔顥律非雅純 豈不難哉

 

 

7.

堯山堂外紀 唐中宗幸昆明池 沈佺期, 宋之問應製賦詩 命上官昭容評之 曰二詩工力悉敵 而沈詩落句云微臣彫朽質 羞覩豫章才 詞氣已竭 宋詩云不愁明月盡 自有夜珠來 猶陡健 沈乃屈伏云 今見全篇則宋作頗勝 况落句佳絶乎

 

 

8.

孟浩然詩曰 江淸月近人 杜子美云江月去人只數尺 羅大經以爲浩然渾涵 子美精工 余謂子美此句 大不及浩然

 

 

9.

孟浩然詩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後人以冒子嘲之 余謂浩然生旣不遇於世 死又被盲子之誚 亦見其窮矣

 

 

10.

李白樂府曰 獨漉水中泥 水深不見月 不見月尚可 水深行人沒 此詞句法 出於戲語 而自愛人之意 爲可喜耳 山谷效之曰 石吾甚愛之 勿使牛礪角 牛礪角尚可 牛鬪傷我竹 人以爲佳 然所愛者石與竹耳 詩格雖同而用意相遠如此 此可辨其高下矣

 

 

11.

李白詩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山谷用之曰 人家圍橘柚 秋色老梧桐 王世貞謂此只改二字 而醜態畢具 眞點金作鐵手也 斯言非過矣

 

 

12.

李白集中笑歌行, 悲歌行及懷素草書歌 說者以爲非太白所作 按懷素 錢起之甥 起雖天寶時進士 而懷素必是後出 與太白恐非一時 笑歌悲歌兩篇 尤不近似 說者之言信矣 按王弇州集曰懷素姓錢 然錢起本集 有送外甥懷素上人詩 所謂姓錢者非矣

 

 

13.

左傳 繞朝贈之以策 而李白詩曰臨行將贈繞朝鞭 史記苻堅謂投鞭可斷 而杜牧詩曰苻堅投箠更荒唐 其以策爲鞭 以鞭爲箠 未知如何

 

 

14.

李白鳳凰臺詩起結兩句 全襲崔顥法 第二聯是尋常懷古語 且與五言詩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同意 第三聯視晴川歷歷漢陽樹 太不侔矣 且旣曰江自流 而又曰二水中分似疊 余妄謂李白此詩 雖不作可也

 

 

15.

李白作永王東巡歌 褒揚太過 有曰我王樓艦輕秦漢 却似文皇欲渡遼 又曰但用東山謝安石 爲君談笑靜胡沙 噫不識永王之爲人而推許如此 其志大才踈可知 迫脅之辱夜郞之竄 蓋其自取也歟

 

 

16.

杜子美送人迎養詩曰 靑靑竹笋迎船出 白白江魚入饌來 楊用脩以爲此句用孟宗姜詩事 靑靑字自好 白白近俗 韋蘇州送人省覲詩云沃野收紅稻 長江釣白魚 杜不如韋多矣 余謂用脩所見似是 但韋詩紅稻白魚 皆是泛說 則恐不如杜之用謂切矣

 

 

17.

杜詩紅入桃花嫩 靑歸柳葉新 李白寒雪梅中盡 春風柳上歸 王荊公詩綠攪寒蕪出 紅爭煖樹歸 此三詩皆用歸字 而古人以荊公詩爲妙甚 余謂不然 老杜巧而費力 荊公欲巧而尤穿鑿 李白爲近自然

 

 

18.

藝苑巵言曰 杜詩淮王門有客 終不愧孫登 頗無關涉 爲韻所强耳 余謂世間一種人 不解利病 槪謂古作皆善 幷其不好處好之 率以爲法惑矣 此等疵病 今人指摘之 則必無信之者矣

 

 

19.

杜詩云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無中 古人以爲絶唱 宋詩云山從平地有 水到遠天無 語意似巧而氣力欠健 又東人有金剛山一句云地勢北高山不盡 天容東闊海無窮 人或稱佳 然乃是兒稚語 無足掛齒牙耳

 

 

20.

小說云王維詩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文苑英華集中句也 水田飛白鷺 夏木囀黃鸝 李嘉祐詩也 至以好竊人作訾之 按嘉祐乃維後輩人 維豈至於生呑活剝者乎 恐不然矣 楊升庵集 引靑史子曰柳者夏木也 此夏木蓋謂柳也

 

 

21.

杜詩曰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爲盜賊 其語近俗 頃歲洪志誠博洽於書而不善屬文 甞有詩云明月皎皎臥盜賊 世皆笑之 蓋學杜而誤者也

 

 

22.

杜詩曰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又曰同調嗟誰惜 論文笑自知 此古今詞人所以重知己也 余於晩年 益覺此句爲有味 每一唱三歎 未甞不以少陵爲異世知音也

 

23.

李白之七言律 杜甫之絶句 古人言非其所長 至如孟浩然盛唐之高手 而五言律絶外 七言律不滿數首 亦不甚警絶 長篇則全無所傳 王昌齡之於七言絶句 亦獨至者 各體不能皆好矣

 

 

24.

王弇州曰 十首以前 少陵較難入 百首以後 靑蓮較易厭 此則與杜而抑李也 又曰 太白不成語者少 老杜不成語者多 此則與李而抑杜也 又曰 太白之七言律 子美之七言絶皆變體 不足多法 此則兩抑之 然弇州於李杜 揚之者固多矣 今不盡錄

 

 

25.

杜甫北征詩 李白天上白玉京詩 韓愈南山詩 古今長篇中最爲傑作 而反復詳味 則李詩氣力不及北征 雄渾不及南山 乃知尺有所短耳

 

 

26.

杜子美岳陽樓詩 古今絶唱 而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與上句不屬 且於岳陽樓不相稱 陳簡齋岳陽樓詩 人亦膾炙 但簾旌不動夕陽遲 語句似餒 且登臨徒倚憑危及夕陽欲暮等語似疊

 

 

27.

早朝大明宮詩 古人以岑參爲第一 王維爲第二 杜甫爲第三 賈至爲第四 余謂四詩俱絶佳 未易優劣 若言其微瑕 則岑參鶯囀皇州春色闌 似餒而連用曙曉二字 且花迎劍佩一聯好矣 而星初落三字 似不矣 王維詩疊使衣色字 且翠雲裘冕旒袞龍等語似疊矣 杜甫詩五夜漏聲催曉箭 旣曰五夜則似不當言曉 且旌旗日暖龍蛇動 宮殿風微燕雀高 工則工矣 但於早朝似泛矣 賈至詩首句甚佳 而劍佩聲隨玉墀步一聯似鬆矣 大抵四詩結句 皆用鳳池 所謂和也 杜作乃用鳳毛以結之最妙 余僭論至此 不敢質言 故着六似字 以俟知者

 

 

28.

盛唐人中賀知章, 儲光羲, 元結之詩最奇古 視一時諸作頓異 權韠言唐人七言絶句 以許渾勞歌一曲解行舟爲第一 五言絶句 以宋之問臥病人事絶爲第一 余謂權生似不知唐者 夫許丁卯在晩唐非高手 之問此詩本五言律 而唐音截作絶句 恐氣格不全 按李滄溟, 王弇州 皆以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爲第一 必有所見耳

 

 

29.

自古詩人詠銅雀臺者多矣 如唐詩西陵日欲暮 是妾斷腸時 最號絶唱 而王世貞詩曰 誰同漢武帝 還向茂陵游 本朝林子順詩曰 畢竟西陵七十塚 不知何處望君王 用意亦新

 

 

30.

杜詩曰 莫令鞭血地 再濕漢臣衣註 漢書云禁中非刑人鞭血之地 鞭血地指禁中也 余謂以漢書非鞭血之地爲用事 則似不成語 杜詩中如此强造處多矣

 

 

31.

王昌齡詩曰 秦詩明月漢詩關 後人以爲此詩在有意無意間 爲絶唱 按明月蓋關名 楊炯詩心馳明月關是也 如明月樓 明月峽, 明月溪之類

 

 

32.

古人謂李白爲仙才 李賀爲鬼才 又謂李白爲詩聖 杜子美爲詩史 胡宗愈言杜子美凡出處去就 悲懽憂樂 一見於詩 讀之可以知其世 故謂之詩史 余謂詩而爲史 亦詩之變也

 

 

33.

歐陽公言 吾詩廬山高 今人莫能爲 惟李白能之 明妃曲後篇 太白不能爲 惟杜子美能之 至於前篇 則子美亦不能爲 惟吾能之云云 夫李白之蜀道難 視廬山高縣絶 而樂府諸篇 亦非他人所能及 而歐公自許如此 豈誠醉語耶

 

 

34.

嚴滄浪曰 大曆以來 高者尚入盛唐 下者已入晩唐 晩唐下者 以有宋氣也 唐與宋未論工拙 直是氣象不同 諸名家亦各有一病 大醇小疵差可耳 滄浪於此似有具眼者

 

 

35.

藝苑巵言曰 居庸城外獵天驕一首佳甚 非兩馬字犯 當足壓卷 然兩字俱難易云 以此觀之 詩中用疊字 亦未免爲瑕病耳

楊愼曰 張子容詩海氣朝成雨 江天晩作霞 李嘉祐詩朝霞晴作雨 濕氣晩生寒 二詩語極相似 然盛唐中唐分焉 喻鳧詩鴈天霞脚雨 漁夜葦條風 上句絶妙 下句大不稱 所以爲晩唐也 此言是

 

 

36.

韋應物詩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錢 宋人極稱其佳 而李攀龍甚不取 未知如何 豈以格調非唐故歟

 

 

37.

元微之連昌宮辭 王弇州以爲勝長恨曲 余謂弇州此說 蓋以氣格而言 然樂天長恨歌 模寫如畫 可謂曲盡 二詩優劣 恐未易言

 

 

38.

或言 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 是則明皇迫於軍情 不得已而誅楊妃也 措語太露 不若北征詩憶昨狼狽初 事與古先別 不聞夏商衰 中自誅褒妲 余謂此說然矣 但謂之長恨歌則記事 不得不如此 唯劉禹錫云官軍誅佞幸 天子捨妖姬 群吏伏門屛 貴人牽帝衣 低回轉美目 風日自無輝 尤似太露 不及白詩猶爲渾全也 且杜詩旣曰褒妲 則夏商改作商周是矣

 

 

39.

王世貞曰 韋左司平淡和雅 爲元和之冠 至於擬古 不敢與文通同日 宋人乃配陶謝 豈知詩者 柳州刻削雖工 去古稍遠 近體卑凡 尤不足道 余謂弇州此言 實有所見矣 韋是中唐作者 而指爲元和之冠者 白居易, 元微之諸詩 號爲元和體故云

 

 

40. 급제시와 위험을 무릅쓴 시를 평가하다

 

 

孟郊及第詩曰: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人以爲前途不遠, 皇明楊士奇少時.” 人以爲前途不遠.

皇明楊士奇少時, 有詩曰: “不嫌寒氣侵人骨, 貪看梅花過野橋.” 人以爲必將遠到云.

余謂詩氣象太迫, 無復餘味, 固知其然矣, 作頗有貪榮冒進底意思, 豈亦大耐官職者耶.

 

 

해석

孟郊及第詩曰: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人以爲前途不遠, 皇明楊士奇少時.”

맹교가 지은 급제시는 다음과 같다.

 

春風得意馬蹄疾

봄바람에 득의한 채 말 발굽 빨리 달려

一日看盡長安花

하루 만에 장안을 꽃을 다 보리.

 

人以爲前途不遠.

사람들은 앞으로 나아갈 길이 멀지 않다고 여겼다.

 

皇明楊士奇少時, 有詩曰: “不嫌寒氣侵人骨, 貪看梅花過野橋.”

명나라 때 양사기가 어렸을 때 시를 지었으니 다음과 같다.

 

不嫌寒氣侵人骨

싫지 않은 한기가 뼈에 사무치지만

貪看梅花過野橋

탐내어 매화 보러 들판의 다리 지나네.

 

人以爲必將遠到云.

사람들은 반드시 높은 벼슬에 오를 거라고 여겼다고 한다.

 

余謂詩氣象太迫, 無復餘味,

나는 생각한다. ‘맹교 시의 기상이 매우 급박해 다시 남은 맛이 없으니

 

固知其然矣,

진실로 자연스럽다는 걸 알겠고

 

作頗有貪榮冒進底意思,

양사기의 작품은 매우 영광을 탐내어 위험을 무릅쓰고 돌진하려는 생각이 있으니,

 

豈亦大耐官職者耶.

아마도 또한 맡은 임무를 잘 처리할 사람이리라.’

 

 

인용

목차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한시미학산책

 

 

 

41.

杜牧之謂 白居易詩纖艷不逞 非莊人雅士所爲 流傳人間 子父女母交口敎授 淫言媟語 入人肌骨不可去 余謂少杜此言 蓋有所見 而其自爲詩 亦多艷體媟語何也

 

 

42.

王弇州曰 許渾, 鄭谷 厭厭有就泉下意 渾差有思句故勝之 余謂弇州取氣格 故評論如此 世之人有捨盛唐以上而追慕許鄭以下 竭力馳騁 爲不可幾及者 其可憐已

 

 

43.

張藉節婦吟曰 還君明珠雙淚垂 恨不相逢未嫁時 王弇州以此爲能怨 余謂詩語近蕩 崔女詩曰 獨恨妾身生苦晩 不見檀郞年少時 此則幾矣

 

44.

劉夢得金陵懷古云潮打空城寂寞回 白樂天甚愛此句曰 後之詞人 不復措手矣 余謂此句非甚警絶 而其推許至此何耶

 

 

45.

韓昌黎大行王后挽詩云鳳飛終不返 劍化會相從 王安石以爲此非臣子所言 近於黷也 余謂此言果是 以昌黎而有此病何耶

 

 

46.

唐劉駕早行詩云馬上續殘夢 馬嘶時復驚 東坡效之曰 馬上兀殘夢 不知朝日昇 溫庭筠詩云鷄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歐陽公甚愛之 有詩曰鳥聲茅店雨 柳色野橋春 細味之 工拙自見 其兀殘夢之兀字 後人有譏之者是矣

 

 

47.

韓昌黎元和聖得詩曰 婉婉弱子 赤立傴僂 牽頭曳足 先斷腰膂 次及其徒 體骸撑柱 揮刀紛紜 爭剸膾脯 其摸寫如此極盡 蓋以示一時反側之徒 而但誅及赤子 非所以爲訓 亦非所以形容聖德之意 未知如何

 

 

48.

李商隱詩曰 夜半宴歸宮漏永 薛王沉醉壽王醒 鶴林玉露以爲其詞微而顯 得風人之體 余謂壽王心事未必然矣 而强探隱微 筆之於詩如此 非君子忠厚之意也 風人之體 豈若是乎

 

 

49.

鄭谷詩春陰妨柳絮 月黑見梨花 陳簡齋詩曰 暖日薰楊柳 春風醉海棠 意味工拙 太相懸絶 此唐宋之辨也

 

 

50.

古今爲望夫石詩多矣 而前輩獨以顧况山頭日月風和雨 行人歸來石應語爲第一 按小說云望夫石每過其下 不風卽雨 詩意用此

 

 

51.

古人謂退之以文爲詩 子瞻以詩爲詞 雖極天下之工 要非本色 余謂二子尚然 况其下者乎

 

 

52.

李商隱華淸宮詩 華淸恩幸古無倫 猶恐蛾眉不勝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 祗敎天子蹔蒙塵 審此詩意 則必如幽王之禍然後爲快也 雖詩格尚新 而辭旨未穩 非唐世臣子所忍道者 杜詩云朝廷雖無幽王禍 得不哀痛塵再蒙 乃仁人君子之言也

 

 

53.

李商隱詩海外徒聞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鳴宵柝 無復鷄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云云 此詩世所稱誦 而觀其句語 不甚承接 徒聞與空聞 此生與此日 亦字疊未穩

 

 

54.

溫庭筠詩曰 香燈伴殘夢 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歇 滿庭山杏花 此詩不言夢覺 而平淡自然情境 宛在目前 甚可喜也

 

 

55.

趙嘏七言律中 唯長笛一聲人倚樓一句 爲古今膾炙 而他作則無可觀 王弇州言晩唐詩如山雨欲來風滿樓 長笛一聲人倚樓皆佳 然讀之 便知非長慶以前語 亦信矣

 

 

56.

唐人早行詩 如劉滄殘影郡樓月 一聲關樹鷄 語非不佳 而較諸溫庭筠鷄聲茅店月 則意味殆若天壤

 

 

57.

張祐金山寺詩曰 樹影中流見 鍾聲兩岸聞 人謂絶唱 唐末有孫魴者繼之曰 天多剩得月 地少不生塵 誰言張處士 詩後更無人 蓋自以爲壓倒張作矣 其詩亦非不佳 然頗費力 不如張之近自然耳

 

 

58.

唐陶雍鷺鶿詩曰 立當靑草人先見 行傍白蓮魚未知 平唐白馬詩曰 雪中放去空尋跡 月下牽來只見鞍 明袁凱白鷰詩曰 月明漢水初無影 雪滿梁園尚未歸 湯志中詩曰 梨花院落只聞語 柳絮池塘不見飛 此等詩語雖同而工拙不掩 且袁凱詩作白鴈則似勝

 

 

59.

羅隱牧丹詩云若敎解語應傾國 任是無情也動人 曹唐以爲詠女子障耳 王建牧丹詩云國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 余謂此乃詠美人也

 

 

60.

唐詩曰古樹半邊春 又曰老樹半空腹 陳去非乃曰老樹半身濕 細味之 自有先後工拙 而後人獨以簡齋此句爲絶唱 蓋不知出於蹈襲爾

 

 

61.

許丁卯詩 宋人以爲氣格卑下 然其最警句曰 龍臥石潭聞夜雨 鴈移沙渚見秋潮 雖在晩唐 決非宋人所能到也

 

 

62.

李山甫詠漢史云王莽弄來曾半破 曹公將去便平沉 故人以爲是破船詩 羅隱雲中鷄犬劉安過 月裏笙歌煬帝歸 是見鬼詩 劉長卿細雨濕衣看不見 閑花落地聽無聲 是無眼詩 余謂此詩看不見爲無眼 聽無聲乃無耳也

 

 

63.

昌黎之雄肆 杜牧之麤豪 長吉之詭 盧同之怪 孟郊之苦 賈島之瘦 商隱之僻 居易之俚 庭筠之纖麗 各盡其態 然唐之詩體 至是大變矣

 

 

64.

李義山長篇 最險僻難曉 世常恨其無註脚 大抵筆端窘澁 且多用事 而變換文字爲之故如此 自是疵病 不足法也 唯平淮西碑詩一篇 平易老健 似不出一手段

 

 

65.

張戒云李義山, 杜牧之 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 七言猶工 五言微劣 楊愼曰 唐詩人中李義山, 杜牧之學杜甫 余見世之學詩者 多主樊川, 義山 蓋以七言律 且以學杜故也

 

 

66.

堯山堂外紀曰 吳融甞以百篇示李洞 洞曰 百篇中有一聯絶唱 乃暖漾魚遺子 晴游鹿引麛 融不怨所鄙而喜所許云 今見此句 別非佳絶 詩可謂難矣

 

 

67.

楊大年不喜杜詩謂爲村夫子 此語雖非通論 亦必有所見耳 然大年不喜老杜而獨喜義山何也

 

 

68.

歐陽公謂夜半鍾聲到客船之句云夜半非鍾鳴時 按墨客揮犀云余至姑蘇 夜半聞鍾聲 問寺僧 皆曰固有分夜鍾 何足怪哉 詩信不謬也 王直方云南史丘仲孚讀書 常以中宵鍾聲爲限 則夜半鍾 吳中故事也 以此觀之 評詩豈容易哉

 

 

69.

韓魏公喜雪詩曰 危石蓋深鹽虎陷 老枝擎重玉龍寒 人謂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然其喜雨詩曰 須臾慰滿三農望 收斂神功寂若無 余謂此詩尤勝矣

 

70.

林逋詩草泥行郭索 雲木叫鉤輈 歐陽公以爲語新而屬對精切 按郭索蟹行貌出太玄 鉤輈鷓鴣聲 余謂對則精切 而句法猥俗 唐人則恐不如是

 

71.

荊公題石牛洞云水泠泠以北出 山靡靡以旁圍 欲窮源而不得 竟悵望而空歸 山谷云司命無心播物 祖師有記傳衣 白雲橫而不度 孤鳥倦而猶飛 世皆稱佳 然以余觀之 荊公似矣 山谷不似

 

 

72.

前輩評王荊公詩曰 祖淵明而宗靈運 體子美而用太白 其曰樵松煮澗水 旣食取琴彈 淸淡也 月映林塘 淡風涵笑 語凉華妙也 地留孤嶼小 天入五湖深 高雅也 勢合便疑包地盡 功成終欲放春回 豪逸而從容也 法度森嚴 無一點可校云 余謂王詩在宋 最精巧有意味 如已無船舫猶聞笛 遠有樓臺只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 江風吹水雪崩騰 語非不工 然氣格猶在晩唐下 比之陶謝李杜則誠過矣

 

 

73.

冷齋夜話 山谷甞稱荊公與客夜坐詩 東坡山寺贈僧詩二絶云 余謂各據槁梧同不寐 偶然聞雨落階除 荊公詩也 白灰旋撥通紅火 臥聽蕭蕭雪打窓 東坡詩也 細味之則荊公無意 東坡有意 此可見優劣矣

 

 

74.

后山曰 蘇詩是學劉禹錫 故多怨刺 晩學李白 其得意則似之 然失之粗 以其得之易也 后山乃其門下人而評論如此 可謂不阿所好矣 又鞏豐 東坡門人也 亦言東坡平生詩學劉夢得 其言信矣

 

 

75.

東坡與陳履常, 趙景貺訪人有詩云夢回聞剝啄 誰乎陳趙予 時人以爲句法甚新 余則以爲句法甚俗

 

76.

蘇東坡詩集中 四時詞最好 可見其才豪矣

 

77.

嚴滄浪曰 詩自東坡自出己意爲之 略不肯効些子氣味 爲唐詩之一大變 而詩至此亦大厄矣 余謂滄浪乃晩宋人 而所見若此何也

 

 

78.

王弇州曰 詩格變自蘇黃固也 黃意不滿 蘇直欲凌其上 然不如蘇也何者 愈巧愈拙 愈新愈陳 余謂此可定其優劣矣 聞弇州晩年 最喜蘇詩與樂天云

 

 

79.

東坡詩曰 公獨未知其趣耳 臣今時復一中之 古今以爲奇對 然此爲四六偶對則好矣 用之於詩則句法似俗而天機亦淺 唐人則必不如是作句矣

 

 

80.

山谷詩樂羊終愧巴西 按秦西巴人姓名 倒作巴西則未穩 東坡詩記取儂家舊姓西 按東施西施乃施姓 謂姓西則謬矣

 

 

81.

小說言二月辰日宜種瓜 又月令糞田疇 黃山谷詩曰 夏栽醉竹餘千箇 春糞辰瓜滿百區此也 又曰糞壤能開黃玉花 詩用糞字 再見於山谷 恐不免太俗耳

 

 

82.

黃山谷曰 喜穿鑿者 棄其大旨 取其意興於所遇景物 以爲皆有所托 如世間商度隱語者 則詩掃地矣 余謂此言甚善 後人論詩 惟務穿鑿 失其本旨者多矣 如此之人 不可與言詩者也

 

 

83.

朱子語類曰 近時人學山谷 又不學山谷好底 只學山谷不好處 又曰魯直說杜子美夔州詩好 此不可曉 夔州却說得重疊煩絮 今人只見魯直說好 便都說好 矮人看場耳 余謂此言政是俗學之弊也

 

 

84.

陳后山喜用杜詩 杜云昨夜月同行 陳則曰殷勤有月與同歸 杜云暗飛螢自照 陳則曰飛螢元失照 杜云文章千古事 陳則曰文章平日事 杜云乾坤一腐儒 陳則曰乾坤着腐儒 杜云寒花只暫香 陳則曰寒花只自香 工拙可卞

 

 

85.

宋人詩曰 杜曲花芳濃似酒 霸陵春色老於人 時以爲警句 然較諸唐耿湋詩和風醉裏承恩客 芳草歸時失意人 大有逕庭

 

 

86.

簡齋墨梅詩 人以皐字韻爲勝 朱子曰 不如相逢京洛渾依舊 唯恨緇塵染素衣 或者又以病見昏花已數年 只應梅蘂故依然 誰敎也作陳玄面 眼亂初逢未敢憐 爲尤佳 然以余觀之 此詩皆有意味可詠 而風調韻致 大不及唐矣

 

 

87.

簡齋詩萬里來游還望遠 三年多難更憑危 余常喜之 杜詩云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乃知簡齋此句專出於杜 而杜尤佳矣

 

 

88.

按曹操疑冢在漳河上 凡七十二冢 范石湖詩曰 一棺何用冢如林 誰復如公負此心 羅大經以此爲絶句之妙 余恐此言太過 宋兪應符詩曰 盡拔疑冢七十二 必有一處藏君屍 尤足以破姦鬼之膽

 

89.

楊愼曰 朱文公感遇詩 比陳子昂感興詩 如靑裙白髮之節婦 與靚粧服之宮娥 爭姸取憐 不可同日語也 王世貞以此言爲然

 

90.

藝苑巵言曰 嚴滄浪詩 只得晴江木落時疑雨 暗浦風生欲上潮一聯 然晴暗二字太巧穉 不如作空江別浦差穩云 其說是 但別浦作晩浦則如何

 

 

91.

李攀龍詠新河一聯曰 春流無恙桃花水 秋色依然瓠子宮 王世貞極稱之以爲不可及 而世貞亦有詩曰 連山盡壓支祈鎖 逼漢疑穿織女機 堯山堂紀以爲此聯在滄溟之上 余謂王詩氣力固健 然句法未免矜持 恐不如李之全完也

 

 

92.

張天使寧遊漢江詩固佳作 而唯望遠天疑盡 凌虛地欲浮一聯佳矣 且濟川亭四空無窓戶 而曰入窓風日好 似未穩

 

93.

許天使國詩 朱天使之蕃謂非出於海岳之手 乃頭目相公代製云 未知是否 李五峰甞言皇華詩 許國爲第一 祁順第二 張寧第三 余意張作不落第二 必有能辨之者

 

94.

唐皐天使路上馬蹶傾墜 副使史道作詩曰 學士風流山作戲 壯元聲價馬難支 山作戲 蓋用佛語 而唐爲壯元故下句云 然甚佳

 

95.

高麗崔斯立詩曰 天壽門前柳絮飛 一壺來待故人歸 眼穿落日長程畔 多少行人近却非 或以近却非三字爲未妥 余謂此乃韓詩草色遙看近却無之意 亦佳 但人字疊用

 

96.

李奎報詩曰 古石浪舂平作礪 破船苔沒臥成橋 鄭士龍詩曰 波舂醜石蠔粘殼 日射空梁鷺刷翎 世人皆誦詩爲佳妙 而不知其語之初出於李也

 

 

97.

李奎報初登第 遊通濟院一聯曰 蹇驢影裡碧山暮 斷鴈聲中紅樹秋 此詩流入於宋 大爲中國人所賞云 余謂此聯別非警句而如此何也

 

 

98.

李益齋詩紙被生寒佛燈暗 沙彌一夜不鳴鍾 應嗔宿客開門早 要看庵前雪壓松 此詩蓋用李商隱詩爐烟銷盡寒燈暗 童子開門雪滿松 而語尤佳絶 謂之靑出於藍可也

 

 

99.

昔有處士失其名 題詩所居曰 蕉鳴箔外知山雨 帆出峯頭見海風 人有訪其居者 不見風帆 以爲非實語 俄見片帆轉出峯頭 乃知其妙 以此言之 詩者不可容易論也

 

 

100.

驪州淸心樓題詠甚多 唯牧隱捍水功高馬岩石 浮天勢大龍門山 號爲絶唱 近世李洪男詩乍白忽靑拖練水 似顰還展畫眉山 亦工矣 但非獨淸心樓 他題詠皆可用之 所以不佳也

 

 

101.

浮碧樓, 練光亭, 百祥樓, 統軍亭 皆關西名勝 彼此優劣 人各異見 未有定論 其題詠之最佳者 李穡浮碧樓詩曰 城空月一片 石老雲千秋 金黃元登練光亭舊基詩曰 危城一面溶溶水 大野東頭點點山 高麗忠肅王百祥樓詩曰 草遠長堤靑一面 雲低列峀碧千頭 柳成龍統軍亭詩曰 日落靑齊界 雲橫靺鞨山 未知孰勝

 

 

102.

洪春卿扶餘懷古詩曰 國破山河異昔時 獨留江月幾盈虧 落花岩畔花猶在 風雨當年不盡吹 語意雖好 而不盡二字恐誤 以古詩不盡長江袞袞來 野火燒不盡等語細究之則可知

 

 

103.

許琮別董越天使詩曰 靑烟漠漠草離離 正是江頭送別時 默默相看無限意 此生何處更追隨 天使見之垂涕云 蓋詩格不甚高而語意懇到故也 權擘別陳天使詩曰 不知後會期何日 秪是相思隔此生 柳根別熊天使詩曰 江西海外前緣在 天上人間後會難 未知孰勝

 

 

104. 별 볼일 없는 금강산 제영시, 그럼에도 유명해진 정호음의 제영시

 

金剛山題詠, 自古無可稱者.

鄭湖陰詩: “萬二千峰領略歸, 蕭蕭落葉打秋衣. 正陽寒雨燒香夜, 蘧瑗方知四十非.” 第二句乃尋常底語, 辭氣太餒.

且於金剛, 無一句相稱, 而人猶膾炙何也.

 

 

해석

金剛山題詠, 自古無可稱者.

금강산 제영시는 예로부터 칭찬할 만한 게 없다.

 

鄭湖陰詩: “萬二千峰領略歸, 蕭蕭落葉打秋衣. 正陽寒雨燒香夜, 蘧瑗方知四十非.”

정호음의 풍악산에서 노닐며遊楓嶽라는 시는 다음과 같다.

 

萬二千峰領略歸

만 이천봉을 대충 보고 오니,

蕭蕭落葉打秋衣

우수수 지던 낙엽이 나그네의 옷을 치네.

正陽寒雨燒香夜

정양사 차가운 비 속, 향 태우던 밤에

蘧瑗方知四十非

거백옥처럼 비로소 마흔에야 잘못 산 것을 깨우쳤지. 芝峯類說

 

第二句乃尋常底語, 辭氣太餒.

2구는 진부한 말로 말의 기운이 매우 빈약하다.

 

且於金剛, 無一句相稱,

또한 금강산에 대해 한 구절도 서로 알맞질 않지만

 

而人猶膾炙何也.

사람들이 오히려 회자하고 있으니 왜인가?

 

인용

목차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우리 한시를 읽다

 

 

105.

鄭湖陰四達亭題詠曰 朱明麗景爍庭心 簾額波光亂躍金 午枕慵來開睡睫 黃鸝飛下綠槐陰 按春日謂之麗景 而今曰朱明麗景則恐未妥 且末句全用宋人黃鸝飛下石榴陰之句 豈景與意會 不嫌相犯而然耶

 

 

106.

鄭湖陰七言律 世多稱誦 如錢塘晩望詩 尤所膾炙 而依舊靈胥怒尚洶 蘇堤鸎擲柳陰濃 洶字擲字 皆似未妥 且夜坐一聯曰 山木俱鳴風乍起 江聲忽厲月孤懸 號爲絶唱 而下句江聲忽厲 與月孤懸 似不相屬

 

 

107.

鄭士龍詩云寒草茫茫塞日沈 離歌均惱去留心 向來制淚吾差熟 今日當筵自不禁 蓋用義山詩三年已制思鄕淚 更入東風恐不禁之意 此詩非不佳 而乍看便知非唐矣 古人謂唐有別調者信哉

 

 

108.

申企齋竹西樓題詠曰 山外孤村少往還 雪晴江路細漫漫 田間烏啄空林樂 樓上人憑短檻看 銀界遠連滄海闊 玉峯高拱暮天寒 前溪一夜層冰閣 閑却漁翁舊釣竿 世以爲絶唱 然上聯用唐詩花間馬嚼金銜去 樓上人垂玉筯看 下聯用杜詩藍水遠從千澗落 玉山高並兩峰寒 又首言江 中言滄海 末言前溪 此等處似不全好

 

 

109.

林石川詩曰 有客携妻子 迢迢指海南 黃昏來古渡 碧水染新藍 漠漠柳飛絮 蕭蕭風滿衫 平生驚世句 性癖至今耽 世以爲絶唱 其頸聯固佳矣 但下聯衫字乃咸韻 通押未穩 尾句措語有病 且不相接爲欠

 

 

110.

朴思庵釣臺詩曰 還嫌尚父曾多事 一下漁磯便不歸 語頗腐淺 溫庭筠題渭上詩曰 橋上一通名利跡 至今江鳥背人飛 乃知唐人語致高絶 雖非盛唐 未可輕議也

 

 

111.

李栗谷以大司諫退歸田里 有詩曰閶闔三章辭聖主 江潮一葦載孤臣 辭氣之間 有和平之意 鄭松江澈以直提學南歸時贈栗谷詩曰 君意似山終不動 我行如水幾時回 蓋其時與栗谷論議不合而云云 卽此而兩人氣象可見

 

 

112.

宗室鶴林正慶胤所畫金剛山軸 李鵝溪山海題其上 盧蘇齋有詩曰 跨鶴風流傾左海 籠鵝文采擅東韓云云 人多膾炙 上句指鶴林 下句指鵝溪 然籠鵝二字 斷章取義 而謂之籠鵝文采 則語句恐未妥

 

 

113.

李純仁於詩專尚中晩唐 故詞氣頗有淸致 所乏者雄渾耳 有砥平題詠曰縣門春盡閉 官吏日高衙 唯此一句 亦知其非宋矣 金南窓玄成詩吏散閑庭初下鹿 客來空館欲棲烏 亦自蕭散

 

 

114.

崔簡易岦於詩酷好后山 常言詩須以用意爲工 我國人詩無意味 所以未善也 其三日浦詩曰 三日淸遊猶不再 十洲佳處始知多 海山亭詩曰 四仙未有留名迹 應負憑虛暫往還 自以爲平生得意句也 然語意似晦 而且未免拘牽 具眼者當知之

 

 

115.

崔簡易岦以能文差奏請質正官 再赴京師 蓋爲宗系辨誣事也 黃廷彧贈詩曰 萬里之行一可已 五年于此再何堪 官仍質正亦推重 事是疑誣須熟諳 落筆文章妙天下 當開虎豹許朝參 歸來寶典昭星日 看取聲名北斗南 此作人以爲佳 然格律不雅

 

 

116.

崔簡易作天將李提督別章曰 文從陸海潘江出 字帶顔筋柳骨來 此聯似好 但李如松武人也 文筆無可稱者 措語過矣

 

 

117.

朴參判民獻矗石樓次韻曰 樓前過鶩平看背 水底游蝦細數髯 他押者皆不能及 公有名當世 於詩全學老杜 然觀其私稿中諸作 殊不滿人意 信乎所見不如所聞

 

 

118.

近世詩人或誤用古語 如杜樊川云別風嘶玉勒 別風乃馬名 而林子順曰別風愁紫塞 歸騎逸靑絲 陳后山云向來一瓣香 敬爲曾南豊 瓣瓜中實也 如羅公遠嗅柑皆缺一瓣是也 而子順曰淸聖廟前香可瓣誤矣

 

 

119.

楊蓬萊送人詩曰 倉頡謾爲離別字 秦皇胡乃不焚之 至今留滯人間世 長見陽關去住時 此乃優人戲語 而朴斯文慶先有詩云人間離別字 倉頡爾爲之 又效顰者也

 

 

120.

李達洪州人 副正李秀咸畜州妓所生者 其詩爲一時膾炙 浿江詞次韻曰 蓮葉參差蓮子多 蓮花相間女郞歌 歸時約伴橫塘口 辛苦移舟逆上波 橫塘地名 恐於浿江不稱 結句蓋用杜詩村船逆上溪之語 而波字未穩 又田家詞曰 田家少婦無夜食 雨中刈麥林中歸 生薪帶濕烟不起 入門兒子啼牽衣 寒食詞曰 白犬前行黃犬隨 野田草際塚纍纍 老翁祭罷田間道 日暮醉歸扶小兒 逼唐可喜

 

 

121.

李達從楊蓬萊客安邊 一日覺其有厭意 爲詩曰行子去留意 主人眉睫間 朝來失黃色 夜坐憶靑山 魯國鶢鶋饗 征南薏苡還 秋風蘇季子 又出穆陵關 此作佳 但去下二句則尤勝 今見本稿 黃色作黃氣 夜坐作未久 似不妥

 

 

122.

權應仁矗石樓題詠曰 漏雲微月照平坡 宿鷺低飛下岸沙 江閣捲簾人倚柱 頭鳴櫓夜聞多 一時林塘諸公亟稱賞以爲逼唐云 而今觀意格全不類唐 又有詩曰白鳥去邊惟有海 靑山斷處更無村 此則雖犯古句 亦似佳矣

 

 

123.

前朝人詩 若李奎報之雄贍 鄭知常, 陳澕之婉麗 李仁老, 李齊賢之精緻 李穡之沖粹 鄭夢周之豪邁 李崇仁之醞籍 可謂秀出者 而其中李奎報最大手 李齊賢爲近唐 李穡於詩文俱善 而李奎報之文 亦自豪健

 

 

124.

國初以來遠接使詩 世所稱道者 容齋, 湖陰 而頃年熊天使化最許徐四佳云 豈以其富贍故耶

 

 

125.

我東人詩長篇最不近古 近世唯尹潔飯筒投水詞 安璲疲兵篇似矣 於文亦然 近世唯崔岦序記誌銘善矣

 

 

126.

崔慶昌, 李達 一時能詩者也 其詩最近唐 而但作句多襲唐人文字 或截取全句而用之 令人讀之 有若讀唐人詩者 故驟以爲唐而喜之 然其得於天機 自運造化之功似少 若謂奪胎換骨則恐未也

 

 

127.

本朝詩人不脫宋元習者無幾 如李冑, 兪好仁, 申從濩, 申光漢號近唐 而似無深造之功 朴淳, 崔慶昌, 白光勳, 李純仁, 李達皆學唐 其所爲詩有可稱誦者 但止於絶句或五言律 而七言律以上則不能佳 又不能進於盛唐 是其才學淵源本小而然 不知者以爲學唐之咎可笑 今世亦豈無一二用力於斯 而優入始盛唐之域者乎 具眼者能卞之

芝峯類說卷九終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문집 > 지봉유설'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사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삼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문장부일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문자부 전문  (0) 2022.06.07
지봉유설 - 경서부삼 전문  (0) 2022.06.0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