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한문놀이터/전문 (267)
건빵이랑 놀자
2. 李益齋之詩 以工妙淸俊萬象具備 爲朝鮮三千年之第一大家 是以正宗而雄者也 申紫霞之詩 以神悟馳騁萬象具備 爲吾韓五百年之第一大家 是以變調而雄者也
1. 後世之詩 不可專以正宗責之 宋之詩 若以東坡爲第一 則吾韓之詩 亦當以申紫霞爲第一
8. 古本大學 必欲改之 則只可將淇澳詩以下二節 移置于聽訟節之上
7. 吾道譬之佛家 孔子佛也 顔曾思孟菩薩也 程朱祖師也 祖師之言 豈能盡合於佛旨 而無一二少差乎
6. 世之爲文者 或設心作意 强生其字 强險其句 以爲有氣 如此則孔孟太史韓蘇文從字順之文 不得爲有氣 而李夢陽,李于鱗輩狂惑之文 獨爲有氣 其可乎哉 求文之氣 須於起承轉合得其序 反覆出入極其變 墜抗長短激其勢 如此其庶幾矣 過此以往 甘苦疾徐之妙 則非言詮之所及矣
5. 秦誓斷斷兮無他技 謂斷斷一技之外 無所謂技也
4. 心是氣而不離乎理 性是理而不離乎氣 太極是理而亦不離乎氣
3. 七言詩句 長不用典 則易入於淺俚瑣細 王子猷所云昂昂若千里之駒 泛泛若水中之鳧者 無從以見 若五言不必多用典 多用典則有何昭曠閑遠之味乎
2. 程子解中庸九經之一字爲誠 則大學之至善字 亦可以誠解之
1. 先儒譏佛氏觀心之說 以爲以心觀心 則是心有二也 此恐太刻 卽以吾儒之誠意正心言之 所以誠之正之者 孰爲之非心乎 旣是心則是爲以心誠意 以心正心 何獨不可曰以心觀心乎
19. 고문은 문장을 흉내 내는 데 있지 않고 신이함을 담아내는 데 있다 古文之妙, 惟在乎行之以神. 苟神矣, 淺可使深, 弱可使强, 易可使難, 小可使大, 安用艱文澀句爲哉. 然神不徒至, 要在於理, 此不可不察. 해석 古文之妙, 惟在乎行之以神. 고문의 오묘함은 오직 그것을 행하길 신이하게 하는 것에 달려 있다. 苟神矣, 淺可使深, 弱可使强, 진실로 신이해지면 얇아도 깊어질 수 있고 약해도 강해질 수 있으며, 易可使難, 小可使大, 쉬워도 어려울 수 있고 작아도 커질 수 있으니, 安用艱文澀句爲哉. 어째서 난해한 문자와 복잡한 글귀를 쓰겠는가. 然神不徒至, 要在於理, 그러나 신이함은 멋대로 이르지 않고 요컨대 이치에 있으니, 此不可不察. 이것은 살피지 않을 수가 없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12. 허사에 신묘한 이치가 있지만 기피하는 세태를 비판하다 焉哉乎也之而故則等語助字, 雖似乎俚, 而至妙之神理, 實在於是. 『尙書』ㆍ『周易』之文罕用此, 用之自孔子始, 而司馬『史』尤多用之. 今之人或以務去此等語助字爲高勁, 是將不愛鍾王米蔡之書, 而獨愛蒼頡之篆者耶. 해석 焉哉乎也之而故則等語助字, 雖似乎俚, 焉ㆍ哉ㆍ乎ㆍ也ㆍ之ㆍ而ㆍ故ㆍ則 등의 말은 조자로 비록 속됨에 가까우나, 而至妙之神理, 實在於是. 지극히 오묘한 신이한 이치가 실제론 여기에 있다. 『尙書』ㆍ『周易』之文罕用此, 『상서』와 『주역』의 문장에선 드물게 이것을 썼지만 用之自孔子始, 而司馬『史』尤多用之. 그것을 쓴 것은 공자로부터 시작되었고 사마천의 『사기』에선 더욱 많이 그걸 썼다. 今之人或以務去此等語助字爲高勁, 지금 사람들은 혹 이런 등의 조자를 힘써..
25. 西銘一篇大旨儘好 而文體却卑 其雜引典故 有似乎偶儷功令之文 使生於穎考叔,申生以前 則不能作此文乎 橫渠文字甚勁 朱子嘗自歎無其筆力 而此文乃如此 亦世級使之然爾 使漢儒以橫渠之意而爲此文 豈不醇然古乎
24. 朱子中庸注 所謂盛水不漏者也 而其可疑者有二 中庸一書精神在於誠 而愼獨節之註 何不表出誠字耶 誠者自成云云 誠者物之終始云云上下二節 所以明先成己後成物之次序 則誠者自成句之注 宜曰誠者人之所以自成 而今乃曰誠者物之所以自成 徑洩物字 以奪成己之秩序 此豈是刻板之有悞耶
23. 余初疑金文烈三國史 多仍三國本文 故能豐雅矣 後讀其惠陰寺記 見其與三國史同爲一手筆然後疑始破耳
22. 古人不可不畏 如劉歆七緯之類 曾不過小兒之見 吾何以畏之哉
20. 高麗文之傑作 當以金文烈公溫達傳爲第一 吾韓之文傑作可傳之多 莫如朴燕岩 其次金臺山三韓義烈女傳序 亦足爲千古絶調 又張谿谷漢祖不封紀信論是也
18. 龔定菴辨別李白詩僞作 定爲二百餘篇 未知二百篇者能刊傳否 李詩橫逸之中亦大靜眞 而僞作狂淺之詩之亂之 足爲深痛 定菴眞能作快事耳
17. 陶靖節閑情賦 極工極姸之中 亦能極淡極高 卓爲六代之第一 乃昭明太子指爲白玉之瑕 此無乃慕陶之甚而反入於迂酸耶
16. 原道只言及誠意正心 而不及於格物者 以格物卽格誠意正心修身等之物理 而非於誠意正心修身等之外 別爲專門一位也 此韓子特明處 非疎也
15. 賈太傅文氣魄之雄厚 機軸之變動 未必遠讓史遷
14. 大學君子先愼乎德以下三節 連下是故二字 眞非今人情量之所及也 盖此法自先秦多有之 止于史公 而班固不能爾 况又益後於固者乎
13. 平準書云先是往十餘歲 太史公自序云唯唯否否不然 旣曰先是而又曰往 旣曰否否而又曰不然 今人能爲此否
11. 王貽上詩 自是後代詩之偏調 不可得列於大家之數 然格法旣極脫灑 而調律之妙 尤不可及 其調律之妙 袁隨園已說之詳矣
10. 世多以爲震川學廬陵非也 震川是專主太史公 而旁及昌黎,東坡,南豐者 故能樸實 能虛非 能長驅大進
9. 歐陽公文力 摹史遷神韵 然而無史遷長驅大進之氣力 故終近於弱 古今善學史遷者 惟昌黎,東坡,震川三人
8. 三以天下讓 三者終也 一讓曰辭 再讓曰固辭 三讓曰終辭 天下者假設之辭 言泰伯能讓其國 則雖天下之大 亦將能終讓之也 此卽聖人言語文字活動處也 乃後人或强解三字 以求三讓之數 或强解天下二字 有若泰伯逆讓百年以後武王所得之天下者何哉
7. 曾子曰唯 孟子曰取之左右 逢其源 此皆聖賢之道之悟境也 若文字之道 尤貴有悟 不悟 雖終身爲之 只是皮殼而已
6. 詩最要調律 意趣雖好 律不諧則不得成其好 但其律不專在人工 而多係於人品 有不可以强致者也
5. 朱子說 最平實可遵守 而未至於聖 則安得無初本定本之不同也 但初本不棄而與定本同傳 此區區所以常竊疑者也
4. 사마천의 문장은 시다 太史公之文, 便是詩. 해석 太史公之文, 便是詩. 태사공의 문장은 곧 시다.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잡언(雜言) 김택영(金澤榮) 잡언일(雜言一) 1 2 3 잡언이(雜言二) 1 2 잡언삼(雜言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잡언사(雜言四) 1 2 3 4사마천의 문장은 시다 5 6 7 8 9 10 11 12허사를 기피하는 세태 비판 13 14 15 16 17 18 19고문은 신이함을 담아내야 한다 20 21우리나라 고문의 흐름 22 23 24 25 잡언오(雜言五) 1 2 3 4 5 6 7 8 잡언육(雜言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잡언칠(雜言七) 1 2 3 4 잡언팔(雜言八) 1 2 3 4 잡언구(雜言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3. 書易之文苦 孔子之文甘 史遷學其甘者 以爲疏蕩高潔神韵之文
2. 余性好昌黎文 五十年 無一日不讀 或亮讀之 或以意讀之 然至其所爲文 多似歐王曾者 由力薄也 亦由韓文包衆體故
1. 太極 道也理也 在一陰一陽之謂道之文 則道是太極也 在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文 則太極是理也
28. 王陽明解格物爲正心 正字容或有說 物字安可謂之心 此明是武斷牽强之說也 惟中庸首章解 稍似明透
27. 塚墓福蔭之說 君子不言 然術士之言山運 往往能逆中於數十百年之前何也 盖山運非能發其人之福 乃偶合於其人之家運耳
25. 凡文字平易中有奇變 是爲眞奇變 質樸中有光輝 是爲眞光輝
24. 吾韓於古禮正祭外 又有陵寢忌辰祭及四名節祭,眞殿茶禮之屬 歲至千數 差祭官者 百方規免 神苟有知 其安歆乎 又况閭閻貧者力有所難 出於强勉 若上下俱大减之 庶敬心生樂意存矣
23. 初學作文者 於或開或合 或出或入 或起或伏 或深或淺 或擊或誘 或擒或縱之類 皆可留心 而其尤當先留心者有二 一曰段落不可不淸 一曰機關不可徑洩
22. 嚴幾道見余所選麗韓九家文曰 貴國之文 甚有奇氣 有時往往出敝國今人上 余曰譬之於物 多用者敝 少用者完 中國文字 開闢久遠而用多 故自厚而入於薄 敝邦文字 開闢較晩而用少 故尙或有厚者耶 幾道輒詡爲精闢
21. 朴燕岩文 置之昌黎集中 往往幾不可辨 然而所作絶少何也 昌黎之文 將學其奇崛則常患乎力疲 將學其平易則又患乎辭俚 此其所以不能多作也
20. 秦漢以上之文 其神天然 其氣沛然 王李諸人學之 不得其神而只效一毛 不得其氣而只爲拳踢 卒之入於六朝浮靡而止 兵法不過是多方以悞 文章不過是多方以活
19. 詩之理致精工者 苦思可以致之 至於神韵 非苦思之所可致 雖作者亦有時乎不自知其所以然 余嘗與尹愚堂 賞蛾眉山紅牡丹花六十一本 笑言曰 彼其光氣神采 可摸捉乎 王貽上之詩似之 愚堂聞之欣然 述爲一說
18. 有理有法之文 長而似短 無理無法之文 短而似長
17. 詩揚且之晳也五字中虛字居三 余嘗試减一且字讀之 神理便蕉萃矣
16. 詩固是聲響 而文亦有聲響 如古之莊周,太史公 後之昌黎,東坡 皆聲之最壯者 在吾東則朴燕岩其庶幾者乎
15. 爲學者假使千年生 須千年進 千年之中 又須月進日進 余閱歷於半世之間 多見學者十年後猶十年之前 二十年後猶二十年之前 無甚有進 此將如之何
14. 算數有加倍之法 古文亦然 須一層加一層 一節加一節 至於無復可加 方佳
13. 凡夫凡婦之才知 古今一也 以今閭巷男女而觀之 則十三國風之文章 豈凡夫凡婦之所能爲者 乃當時各國之文士 取閭巷歌謠而文之者耳
12. 文字之才之量之淺有二 太速者一 一作不能復改者一
11. 文字之道無限 故不能無修改 孔子吾不知爾 自孔子以外 必皆改之 觀於裨諶草創子羽修飾 可知
10. 孝經非孔子之書 乃周末諸子僞撰之最先出者也 孔子敎人 每就其不足而言之 如曾子者 於孔子弟子 最有孝行而非不足於孝者也 孔子何必勤敎之 且其言支離張皇 而又於每章之末 必引古書 不亦陋哉
9. 孔子之道 只是中庸而已 只是誠而已 初無奇特驚異之功 而中庸之讚孔子 上極于天 下極于地 有若浮夸者何也 試問天下之人 有一刻能中庸者乎 有一息能誠者乎 此中庸之讚之 所以不得不爾者也
8. 或謂秦漢以上 文無起承轉合之法 夫起承轉合 言之序也 焉有無序而可以成言者 宜曰秦漢以上 起承轉合益深活 而不如後之淺局耳
7. 文章自是天地自然之法則 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蕩蕩懷山襄陵 浩浩滔天 六字二句之下 接以四字一句 何其妙哉 若使三句皆六字 則便不成文
6. 曾滌生病歸太僕之文之神乎味乎 以爲未臻於經學之深厚 此固是也 然當太僕之世 王李諸人 以秦漢僞體虎嘯天下 故太僕反之以正軌 而時出其神乎味乎者曰 爾欲爲秦漢 只如此可也 所以居一代而救一代之弊者耳 夫經學文章 分而爲二已久 滌生何乃必以經學繩文人 亦將責子長曰何不爲論語中庸之文也乎
5. 凡文字 心竅材力俱宏大然後 方能包涵衆體 詩之李杜 文之韓蘇是也 近世惟歸煕甫,王貽上二人 爲差强人意者乎
4. 先儒以輪回之說爲狹 以爲人死 其氣復爲天地之一氣 循環無限 今若曰輪回 則是氣便有限而無以成天地 是固高論也 然天地雖是一氣 而其中風氣雲氣電氣等氣 各分其類 則人鬼之氣 亦當爲一類而爲輪回之感應也 然則天下之人 雖未必皆輪回 而其有時而輪回者 决知其不可無矣
3. 師果有乎哉 才之上者 不待師而自知矣 才之下者 雖師終日舌敝而不知爲何語矣 惟中才者 始可有待於師 然至如輪扁所云不徐不疾之間 終非師之所得以傳也
2. 讀古人之文 須昭昭乎其有香入鼻矣 須昭昭乎其有味入口矣 須昭昭乎其有色入目矣 須昭昭乎其有聲入耳矣 彼徒讀而不知此四者者 吾末如之何
1. 吾儒之秉彜 順義理之心也 西敎之自由 順血氣之心也 二者之精粗懸矣 然義理之心 天下之人 萬僅一二 血氣之心 天下之人 萬則萬焉 故自由之敎 可以得力於競爭之世 而秉彜之敎 難以得力於競爭之世
2. 吾邦盖在上古之世 只有方言而無文字 其有文字自箕子始 則吾邦字音 卽箕子之所授也 而今其字音 與中國大異而小同者何 吾嘗思之 盖始同而後變耳 安徽王饒生聞余讀書曰 某字某字 是中國之古音 夫中音有古今之變 則東音何獨不然 故今之不同者 卽互失其本音故也 惟吾邦入聲字音 似與中國絶異 然徐而尋之 特其音太猛而已 亦未甞絶異也
1. 詩有聲先而意隨者 如明月松間照 若就明字 易以皎字或寒字 可能有天然之意乎 亦有意先而聲隨者 如愁思看春不當春 若將一春字 作椿字讀 則雖利口 必不能諧律矣
3. 孟子曰惻隱之心云云 斯語也使後世儒者言之 則必曰惻隱之情 而不敢曰心矣 盖孔孟體道爲文 心竅大而活 故其言似疎而實該 隨叩而足 後人則因文求道 心竅狹而死 故其言似密而實鑿 或與本眞日遠而不自覺耳
2. 孟子論舜不告而娶 有懟父母之語 舜大孝也 使告而不得娶 豈有怨懟之理 盖曰以父之故而終身不得娶 可怨之事也 故己寧負一時不告之罪 而不敢陷父於終身可怨之地 懟之一字 盖設辭也 非眞謂舜懟其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