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外儲說右上 (5)
건빵이랑 놀자
외저설우상(外儲說右上) 제삼십사(第三十四) 1. 君所以治臣者有三. 一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師曠之對, 晏子之說, 皆合勢之易也而道行之難, 是與獸逐走也, 未知除患. 患之可除, 在子夏之說《春秋》也: “善持勢者蚤絶其姦萌.” 故季孫讓仲尼以遇勢, 而况錯之於君乎? 是以太公望殺狂矞, 而臧獲不乘驥. 嗣公知之, 故不駕鹿. 辥公知之, 故與二欒博. 此皆知同異之反也. 故明主之牧臣也, 說在畜烏. 二 人主者, 利害之軺轂也, 射者衆, 故人主共矣. 是以好惡見則下有因, 而人主惑矣; 辭言通則臣難言, 而主不神矣. 說在申子之言“六愼” , 與唐易之言弋也. 患在國羊之請變, 與宣王之太息也. 明之以靖郭氏之獻十珥也, 與犀首ㆍ甘茂之道穴聞也. 堂谿公知術, 故問玉巵; 昭侯能術, 故以聽獨寢. 明主之道, 在申子之勸獨斷也. 三 術之不行, 有故. 不殺其狗, 則酒酸...
4. 三 宋人有酤酒者, 升槪甚平, 遇客甚謹, 爲酒甚美, 縣幟甚高, 然而不售, 酒酸. 怪其故, 問其所知, 閭長者楊倩. 倩曰: “汝狗猛耶?” 曰: “狗猛, 則酒何故而不售?” 曰: “人畏焉.” 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罋而往酤, 而狗迓而齕之, 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國亦有狗, 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 大臣爲猛狗迎而齕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脅, 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問管仲曰: “治國最奚患?” 對曰: “最患社鼠矣.” 公曰: “何患社鼠哉?” 對曰: “君亦見夫爲社者乎? 樹木而塗之, 鼠穿其間, 掘穴託其中. 燻之, 則恐焚木, 灌之, 則恐塗阤, 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今人君之左右, 出則爲勢重而收利於民, 入則比周而蔽惡於君. 內間主之情以告外, 外內爲重, 諸臣百吏以爲富. 吏不誅則亂法, 誅之則君不安, 據而有之, 此亦國之社鼠也.” 故人臣執..
3. 二 申子曰: “上明見, 人備之; 其不明見, 人惑之. 其知見, 人惑之; 不知見, 人匿之. 其無欲見, 人司之; 其有欲見, 人餌之. 故曰: 吾無從知之, 惟無爲可以規之.” 一曰: 申子曰: “愼而言也, 人且知女; 愼而行也, 人且隨女. 而有知見也, 人且匿女; 而無知見也, 人且意女. 女有知也, 人且臧女; 女無知也, 人且行女. 故曰: 惟無爲可以規之.” 田子方問唐易鞠曰: “弋者何愼?” 對曰“鳥以數百目視子, 子以二目御之, 子謹周子廩.” 田子方曰: “善. 子加之弋, 我加之國.” 鄭長者聞之曰: “田子方知欲爲廩, 而未得所以爲廩. 夫虛無無見者, 廩也.” 一曰: 齊宣王問弋於唐易子曰: “弋者奚貴?” 唐易子曰: “在於謹廩.” 王曰: “何謂謹廩?” 對曰: “鳥以數十目視人, 人以二目視鳥, 奈何其不謹廩也? 故曰‘在於謹廩’也.” 王曰:..
2. 一 賞之譽之不勸, 罰之毁之不畏. 四者加焉不變則其除之. 齊景公之晉, 從平公飮, 師曠侍坐. 始坐. 景公問政於師曠曰: “太師將奚以敎寡人?” 師曠曰: “君必惠民而已.” 中坐, 酒酣, 將出, 又復問政於師曠. 曰: “太師奚以敎寡人?” 曰: “君必惠民而已矣.” 景公出之舍, 師曠送之, 又問政於師曠. 曰: “君必惠民而已矣.” 景公歸, 思, 未醒, 而得師曠之所謂公子尾·公子夏者, 景公之二弟爭民邪? 於是反國, 發稟粟以賦衆貧, 散府餘財以賜孤寡, 倉無陳粟, 府無餘財, 宮婦不御者出嫁之, 七十受祿米. 鬻德惠施於民也, 已與二弟爭民. 居二年, 二弟出走, 公子夏逃楚, 公子尾走晉. 景公與晏子遊於少海, 登柏寢之臺而還望其國, 曰: “美哉!泱泱乎, 堂堂乎!後世將孰有此?” 晏子對曰: “其田成氏乎!” 景公曰: “寡人有此國也, 而曰田成氏有之, ..
1. 君所以治臣者有三. 一 勢不足以化則除之. 師曠之對, 晏子之說, 皆合勢之易也而道行之難, 是與獸逐走也, 未知除患. 患之可除, 在子夏之說《春秋》也: “善持勢者蚤絶其姦萌.” 故季孫讓仲尼以遇勢, 而况錯之於君乎? 是以太公望殺狂矞, 而臧獲不乘驥. 嗣公知之, 故不駕鹿. 辥公知之, 故與二欒博. 此皆知同異之反也. 故明主之牧臣也, 說在畜烏. 二 人主者, 利害之軺轂也, 射者衆, 故人主共矣. 是以好惡見則下有因, 而人主惑矣; 辭言通則臣難言, 而主不神矣. 說在申子之言“六愼” , 與唐易之言弋也. 患在國羊之請變, 與宣王之太息也. 明之以靖郭氏之獻十珥也, 與犀首·甘茂之道穴聞也. 堂谿公知術, 故問玉巵; 昭侯能術, 故以聽獨寢. 明主之道, 在申子之勸獨斷也. 三 術之不行, 有故. 不殺其狗, 則酒酸. 夫國亦有狗, 且左右皆社鼠也. 人主無堯之再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