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桓公將東游, 問于管仲曰: “我游猶軸轉斛, 南至琅邪. 司馬曰, 亦先王之游已. 何謂也?“ 管仲對曰: “先王之游也, 春出, 原農事之不本者, 謂之游; 秋出, 補人之不足者, 謂之夕. 夫師行而糧食其民者, 謂之亡; 從樂而不反者, 謂之荒. 先王有游夕之業于人, 無荒亡之行于身.“ 桓公退再拜命曰: “寶法也!” 管仲復于桓公曰: “無翼而飛者, 聲也; 無根而固者, 情也; 無方而富者, 生也. 公亦固情謹聲, 以嚴尊生, 此謂道之榮.“ 桓公退, 再拜: “請若此言.“ 管仲復于桓公曰: “任之重者莫如身, 塗之畏者莫如口, 期而遠者莫如年. 以重任行畏塗, 至遠期, 唯君子乃能矣.“ 桓公退, 再拜之曰: “夫子數以此言者敎寡人.“ 管仲對曰: “滋味動靜, 生之養也; 好惡, 喜怒, 哀樂, 生之變也; 聰明當物, 生之德也. 是故聖人齊滋味而時動靜, 御正六氣之變, 禁止聲色之淫, 邪行亡乎體, 違言不存口, 靜無定生, 聖也. 仁從中出, 義從外作; 仁故不以天下爲利, 義故不以天下爲名; 仁故不代王, 義故七十而致政. 是故聖人上德而下功, 尊道而賤物. 道德當身, 故不以物惑, 是故身在草茅之中, 而無懾意; 南面聽天下, 而無驕色, 如此而後可以爲天下王. 所以謂德者不動而疾, 不相告而知, 不爲而成, 不召而至, 是德也. 故天不動, 四時云, 下而萬物化; 君不動, 政令陳, 下而萬功成, 心不動, 使四肢耳目, 而萬物情. 寡交多親, 謂之知人; 寡事成功, 謂之知用; 聞一言以貫萬物, 謂之知道. 多言而不當, 不如其寡也; 博學而不自反, 必有邪. 孝弟者, 仁之祖也; 忠信者, 交之慶也. 內不考孝弟, 外不正忠信, 澤其四經而誦學者, 是亡其身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