정설편제팔십일(正說篇第八十一)
01
儒者說五經, 多失其實. 前儒不見本末, 空生虛說 ; 後儒信前師之言, 隨舊述故, 滑習辭語, 苟名一師之學, 趨爲師敎授, 及時蚤仕, 汲汲競進, 不暇留精用心, 考實根核. 故虛說傳而不絶, 實事沒而不見, 五經並失其實. 『尙書』·『春秋』事較易, 略正題目麤粗之說, 以照篇中微妙之文.
인용
02
說『尙書』者, 或以爲本百兩篇, 後遭秦燔『詩』·『書』, 遺在者二十九篇.
인용
03
夫言秦燔『詩』·『書』, 是也 ; 言本百兩篇者, 妄也. 蓋『尙書』本百篇, 孔子以授也. 遭秦用李斯之議, 燔燒五經, 濟南伏生抱百篇藏於山中. 孝景皇帝時, 始存『尙書』. 伏生已出山中, 景帝遣鼂錯往從受『尙書』二十餘篇. 伏生老死, 『書』殘不竟. 鼂錯傳於倪寬. 至孝宣皇帝之時, 河內女子發老屋, 得逸『易』·『禮』·『尙書』各一篇, 奏之. 宣帝下示博士, 然后『易』·『禮』·『尙書』各益一篇, 而『尙書』二十九篇始定矣. 至孝景帝時, 魯共王壞孔子敎授堂以爲殿, 得百篇『尙書』於牆壁中. 武帝使使者取視, 莫能讀者, 遂祕於中, 外不得見. 至孝成皇帝時, 徵爲古文『尙書』學. 東海張霸案百篇之序, 空造百兩之篇, 獻之成帝. 帝出祕百篇以校之, 皆不相應, 於是下霸於吏. 吏白霸罪當至死. 成帝高其才而不誅, 亦惜其文而不滅. 故百兩之篇傳在世間者, 傳見之人則謂『尙書』本有百兩篇矣.
인용
04
或言秦燔『詩』·『書』者, 燔『詩經』之“書”也, 其經不燔焉.
인용
05
夫『詩經』獨燔其詩. “書” , 五經之總名也. 傳曰: “男子不讀經, 則有博戲之心.” 子路使子羔爲費宰, 孔子曰: “賊夫人之子.” 子路曰: “有民人焉, 有社稷焉, 何必讀書, 然後爲學?” 五經總名爲書. 傳(儒)者不知秦燔書所起, 故不審燔書之實. 秦始皇三十四年, 置酒咸陽宮, 博士七十人前爲壽. 僕射周靑臣進頌秦始皇. 齊人淳于越進諫, 以爲始皇不封子弟, 卒有田常·六卿之難, 無以救也 ; 譏靑臣之頌, 謂之爲諛. 秦始皇下其議丞相府, 丞相斯以爲越言不可用, 因此謂諸生之言惑亂黔首, 乃令史官盡燒五經, 有敢藏諸(『詩』)書百家語者刑, 唯博士官乃得有之. 五經皆燔, 非獨諸(『詩』)家之書也. 傳(儒)者信之, 見言“詩書” , 則獨謂『[詩]經』{謂}之書矣.
인용
06
傳(儒)者或知『尙書』爲秦所燔, 而謂二十九篇, 其遺脫不燒者也.
인용
07
審若此言, 『尙書』二十九篇, 火之餘也. 七十一篇爲炭灰, 二十九篇獨遺邪? 夫伏生年老, 鼂錯從之學時, 適得二十餘篇, 伏生死矣, 故二十九篇獨見, 七十一篇遺脫. 遺脫者七十一篇, 反謂二十九篇遺脫矣.
인용
08
或說『尙書』二十九篇者, 法曰斗七宿也. 四七二十八篇, 其一曰斗矣, 故二十九.
인용
09
夫『尙書』滅絶於秦, 其見在者二十九篇, 安得法乎? 宣帝之時, 得佚『尙書』及『易』·『禮』各一篇, 『禮』·『易』篇數亦始足, 焉得有法? 案百篇之『序』, 闕遺者七十一篇, 獨爲二十篇立法, 如何? 或說曰: “孔子更選二十九篇, 二十九篇獨有法也.” 蓋俗儒之說也, 未必傳記之明也. 二十九篇殘而不足, 有傳之者, 因不足之數, 立取法之說, 失聖人之意, 違古今之實. 夫經之有篇也, 猶有章句也 ; 有章句, 猶有文字也. 文字有意以立句, 句有數以連章, 章有體以成篇, 篇則章句之大者也. 謂篇有所法, 是謂章句復有所法也. 『詩經』舊時亦數千篇, 孔子刪去復重, 正而存三百篇, 猶二十九篇也. 謂二十九篇有法, 是謂三百五篇復有法也.
인용
10
或說『春秋』[十二公, 法]十二月也.
인용
11
『春秋』十二公, 猶『尙書』之百篇, 百篇無所法, 十二公安得法? 說『春秋』者曰: “二百四十二年, 人道浹, 王道備, 善善惡惡, 撥亂世, 反諸正, 莫近於『春秋』.” 若此者, 人道·王道適具足也. 三軍六師萬二千人, 足以陵敵伐寇, 橫行天下, 令行禁止, 未必有所法也. 孔子作『春秋』, 紀魯十二公, 猶三軍之有六師也 ; 士衆萬二千, 猶年有二百四十二也. 六師萬二千人, 足以成軍 ; 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足以立義. 說事者好神道恢義, 不肖以遭禍, 是故經傳篇數, 皆有所法. 考實根本, 論其文義, 與彼賢者作書, {詩}無以異也. 故聖人作經, 賢者作書, 義窮禮竟, 文辭備足, 則爲篇矣. 其立篇也, 種類相從, 科條相附. 殊種異類, 論說不同, 更別爲篇. 意異則文殊, 事改則篇更, 據事意作, 安得法象之義乎?
인용
12
或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者, 上壽九十, 中壽八十, 下壽七十, 孔子據中壽三世而作, 三八二十四, 故二百四十年也. 又說爲赤制之中數也. 又說二百四十二年, 人道浹, 王道備.
인용
13
夫據三世, 則浹備之說非 ; 言浹備之說爲是, 則據三世之論誤. 二者相伐, 而立其義, 聖人之意何定哉? 凡紀事言年月日者, 詳悉重之也. 『洪範』五紀, 歲·月·日·星. 紀事之文, 非法象之言也. 紀十二公享國之年, 凡有二百四十二, 凡此以立三世之說矣. 實孔子紀十二公者, 以爲十二公事, 適足以見王義邪? 據三世, 三世之數, 適得十二公而足也? 如據十二公, 則二百四十二年不爲三世見也 ; 如據三世, 取三八之數, 二百四十年而已, 何必取“二”? 說者又曰: “欲合隱公之元也. 不取二年, 隱公元年不載於經.” 夫『春秋』自據三世之數而作, 何用隱公元年之事爲始? 須隱公元年之事爲始, 是竟以備足爲義, 據三世之說不復用矣. 說(設)隱公享國五十年, 將盡紀元年以來邪? 中斷以備三八之數也? 如盡紀元年以來, 三八之數則中斷 ; 如中斷以備三世之數, 則隱公之元不合, 何如? 且年與月日, 小大異耳 ; 其所紀載, 同一實也. 二百四十二年謂之據三世, 二百四十二年中之日月必有數矣. 年據三世, 月日多少何據哉? 夫『春秋』之有年也, 猶『尙書』之有章, 章以首義, 年以紀事. 謂『春秋』之年有據, 是謂『尙書』之章亦有據也.
인용
14
說『易』者皆謂伏羲作八卦, 文王演爲六十四.
인용
15
夫聖王起, 河出『圖』, 洛出『書』. 伏羲王, 『河圖』從河水中出, 『易』卦是也. 禹之時, 得『洛書』, 『書』從洛水中出, 『洪範』九章是也. 故伏羲以卦治天下, 禹案『洪範』以治洪水. 古者烈山氏之王得『河圖』, 夏后因之曰『連山』 ; 烈山(歸藏)氏之王得『河圖』, 殷人因之曰『歸藏』 ; 伏羲氏之王得『河圖』, 周人[因之]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 其別]皆六十四. 文王·周公因彖十八章究六爻. 世之傳說『易』者, 言伏羲作八卦 ; 不實其本, 則謂伏羲眞作八卦也. 伏羲得八卦, 非“作”之 ; 文王得成六十四, 非“演”之也. 演作之言, 生於俗傳. 苟信一文, 使夫眞是幾滅不存.
인용
16
旣不知『易』之爲『河圖』, 又不知存於俗何家『易』也, 或時『連山』·『歸藏』, 或時『周易』. 案『禮』夏·殷·周三家相損益之制, 較著不同. 如以周家在後, 論今爲『周易』, 則『禮』亦宜爲『周禮』 . 六典不與今『禮』相應, 今『禮』未必爲周, 則亦疑今『易』未必爲周也. 案左丘明之『傳』, 引周家以卦, 與今『易』相應, 殆『周易』也.
인용
17
說『禮』者, 皆知『禮』也, {爲}『禮』[爲]何家禮也? 孔子曰: “殷因於夏禮, 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禮, 所損益可知也.” 由此言之, 夏·殷·周各自有禮. 方今周禮邪? 夏·殷也? 謂之周禮, 『周禮』六典, 案今『禮經』不見六典. 或時殷禮未絶, 而六典之『禮』不傳, 世因謂此爲周禮也? 案周官之法, 不與今『禮』相應, 然則『周禮』六典是也. 其不傳, 猶古文『尙書』·『春秋左氏』不興矣.
인용
18
說『論』者, 皆知說文解語而已, 不知『論語』本幾何篇 ; 但[知]周以八寸爲尺, 不知『論語』所獨一尺之意.
인용
19
夫『論語』者, 弟子共紀孔子之言行, 勑記之時甚多, 數十百篇, 以八寸爲尺, 紀之約省, 懷持之便也. 以其遺非經, 傳文紀識恐忘, 故但以八寸尺, 不二尺四寸也. 漢興失亡. 至武帝發取孔子壁中古文, 得二十一篇, 齊·魯二, 河間九篇, 三十篇. 至昭帝女讀二十一篇. 宣帝下太常博士, 時尙稱書難曉, 名之曰傳 ; 後更隷寫以傳誦. 初, 孔子孫孔安國以敎魯人扶卿, 官至荊州刺史, 始曰『論語』. 今時稱『論語』二十篇, 又失齊·魯·河間九篇. 本三十篇, 分布亡失 ; 或二十一篇. [篇]目或多或少, 文讚或是或誤. 說『論語』者, 但知以剝解之問, 以織微之難, 不知存問本根篇數章目. 溫故知新, 可以爲師 ; 今不知古, 稱師如何?
인용
20
孟子曰: “王者之迹熄而『詩』亡, 『詩』亡然後『春秋』作. 晉之『乘』, 楚之『檮杌』, 魯之『春秋』, 一也.” 若孟子之言, 『春秋』者, 魯『史記』之名, 『乘』·『檮杌』同. 孔子因舊故之名, 以號『春秋』之經, 未必有奇說異意, 深美之據也. 今俗儒說之 : “春者歲之始, 秋者其終也. 『春秋』之經, 可以奉始養終, 故號爲『春秋』.” 『春秋』之經, 何以異『尙書』? [說]『尙書』者, 以爲上古帝王之書, 或以爲上所爲下所書, 授事相實而爲名, 不依違作意以見奇. 說『尙書』者得經之實, 說『春秋』者失聖之意矣. 『春秋左氏傳』 : “桓公十有七年冬十月朔, 日有食之, 不書日, 官失之也.” 謂官失之言, 蓋其實也. 史官記事, 若今時縣官之書矣, 其年月尙大難失, 日者微小易忘也. 蓋紀以善惡爲實, 不以日月爲意. 若夫『公羊』·『穀梁』之傳, 日月不具, 輒爲意使. 失(夫)平常之事, 有怪異之說 ; 徑直之文, 有曲折之義, 非孔子之心. 夫『春秋』實及言[冬]夏, 不言者, 亦與不書日月, 同一實也.
인용
21
唐·虞·夏·殷·周者, 土地之名. 堯以唐侯嗣位, 舜從虞地得達, 禹由夏而起, 湯因殷而興·武王階周而伐, 皆本所興昌之地, 重本不忘始, 故以爲號, 若人之有姓矣. 說『尙書』謂之有天下之代號唐·虞·夏·殷·周者, 功德之名, 盛隆之意也. 故唐之爲言“蕩蕩”也, 虞者“樂”也, 夏者“大”也, 殷者“中”也, 周者“至”也. 堯則蕩蕩民無能名 ; 舜則天下虞樂 ; 禹承二帝之業, 使道尙蕩蕩, 民無能名 ; 殷則道得中 ; 周武則功德無不至. 其立義美也, 其褒五家大矣, 然而違其正實, 失其初意. 唐·虞·夏·殷·周, 猶秦之爲秦, 漢之爲漢. 秦起於秦, 漢興於漢中, 故曰猶秦·漢. 猶王莽從新都侯起, 故曰亡新. 使秦·漢在經傳之上, 說者將復爲秦·漢作道德之說矣.
인용
22
堯老求禪, 四嶽擧舜. 堯曰: “我其試哉!” 說『尙書』曰: “試者, 用也 ; 我其用之爲天子也.” 文爲天子也. 文又曰: “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 觀者, 觀爾(示)虞舜於天下, 不謂堯自觀之也. 若此者, 高大堯·舜, 以爲聖人相見已審, 不須觀試, 精耀相炤, 曠然相信. 又曰: “四門穆穆, 入于大麓, 烈風雷雨不迷.” 言大麓, 三公之位也. 居一公之位, 大總錄二公之事, 衆多並吉, 若疾風大雨. 夫聖人才高, 未必相知也. 聖成事, 舜難知佞, 使皐陶陳知人之法. 佞難知, 聖亦難別. 堯之才, 猶舜之知也, 舜知佞, 堯知聖. 堯聞舜賢, 四嶽擧之, 心知其奇, 而未必知其能, 故言 : “我其試哉!” , 試之於職, 妻以二女, 觀其夫婦之法, 職治脩而不廢, 夫道正而不僻. 復令人(入)[大]庶(鹿)之野而觀其聖, 逢烈風疾雨, 終不迷惑. 堯乃知其聖, 授以天下. 夫文言觀·試, 觀試其才也. 說家以爲譬喩增飾, 使事失正是, 誠(滅)而不存 ; 曲折失意, 使僞說傳而不絶.
인용
23
造說之傳, 失之久矣. 後生精者, 苟欲明經, 不原實, 而原之者, 亦校古隨舊, 重是之文, 以爲說證. 經之傳不可從, 五經皆多失實之說. 『尙書』·『春秋』行事成文, 較著可見, 故頗獨論.
인용
'고전 > 논형'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논형, 지실 - 전문 (0) | 2021.08.07 |
---|---|
논형, 정현 - 전문 (0) | 2021.08.07 |
논형, 서해 - 전문 (0) | 2021.08.07 |
논형, 안서 - 전문 (0) | 2021.08.07 |
논형, 대작 - 전문 (0) | 2021.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