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5/0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논형, 서허 - 전문 본문

고전/논형

논형, 서허 -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1. 8. 8. 06:41
728x90
반응형

서허제십육(書虛第十六)

 

 

01

 

世信虛妄之書, 以爲載於竹帛上者, 皆賢聖所傳, 無不然之事, 故信而是之, 諷而讀之 ; 睹眞是之傳, 與虛妄之書相違, 則幷謂短書不可信用. 夫幽冥之實尙可知, 沈隱之情尙可定, 顯文露書, 是非易見, 籠總幷傳, 非實事, 用精不專, 無思於事也.

 

 

인용

목차

 

02

 

夫世間傳書諸子之語, 多欲立奇造異, 作驚目之論, 以駭世俗之人 ; 爲譎詭之書, 以著殊異之名.

 

 

인용

목차

 

03

 

傳書言 : 延陵季子出游, 見路有遺金. 當夏五月, 有披裘而薪者. 季子呼薪者曰: “取彼地金來.” 薪者投鐮於地, 瞋目拂手而言曰: “何子居之高, 視之下, 儀貌之壯(), 語言之野也? 吾當夏五月, 披裘而薪, 豈取金者哉?” 季子謝之, 請問姓字. 薪者曰: “子皮相之士也! 何足語姓字?” 遂去不顧.

 

 

인용

목차

 

04

 

世以爲然, 殆虛言也.

 

 

인용

목차

 

05

 

夫季子恥吳之亂, 吳欲共立以爲主, 終不肯受, 去之延陵, 終身不還, 廉讓之行, 終始若一. 許由讓天下, 不嫌貪封侯 ; 伯夷委國饑死, 不嫌貪刀鉤. 廉讓之行, 大可以況小, 小難以況大, 季子能讓吳位, 何嫌貪地遺金?

 

 

인용

목차

 

06

 

季子使於上國, 道過徐, 徐君好其寶劍, 未之卽予. 還而徐君死, 解劍帶冢樹而去, 廉讓之心, 恥負其前志也. 季子不負死者, 棄其寶劍, 何嫌一叱生人取金於地?

 

 

인용

목차

 

07

 

季子未去吳乎? 公子也 ; 已去吳乎? 延陵君也. 公子與君, 出有前後, 車有附從, 不能空行於塗, 明矣. 旣不恥取金, 何難使左右? 而煩披裘者?

 

 

인용

목차

 

08

 

世稱柳下惠之行, 言其能以幽冥自脩潔也. 賢者同操, 故千歲交志. 置季子於冥昧之處, 尙不取金, 況以白日, 前後備具, 取金於路, 非季子之操也.

 

 

인용

목차

 

09

 

或時季子實見遺金, 憐披裘薪者, 欲以益之 ; 或時言取彼地金, 欲以予薪者, 不自取也. 世俗傳言, 則言季子取遺金也.

 

 

인용

목차

 

10

 

傳書或言 : 顔淵與孔子俱上魯太山, 孔子東南望, 吳閶門外有繫白馬, 引顔淵指以示之, : “若見吳昌門乎?” 顔淵曰: “見之.” 孔子曰: “門外何有?” : “有如繫練之狀.” 孔子撫其目而正(), 因與俱下. 下而顔淵髮白齒落, 遂以病死. 蓋以精神不能若孔子, 彊力自極, 精華竭盡, 故早夭死.

 

 

인용

목차

 

 

11

 

世俗聞之, 皆以爲然. 如實論之, 殆虛言也.

 

 

인용

목차

 

12

 

論語之文, 不見此言 ; 六經之傳, 亦無此語. 夫顔淵能見千里之外, 與聖人同, 孔子·諸子, 何諱不言?

 

 

인용

목차

 

13

 

蓋人目之所見, 不過十里 ; 過此不見, 非所明察, 遠也. 傳曰: “太山之高巍然, 去之百里, 不見*虫垂()(), 遠也.” 案魯去吳, 千有餘里, 使離朱望之, 終不能見, 況使顔淵, 何能審之?

 

 

인용

목차

 

14

 

如才庶幾者, 明目異於人, 則世宜稱亞聖, 不宜言離朱. 人目之視也, 物大者易察, 小者難審. 使顔淵處昌門之外, 望太山之形, 終不能見, 況從太山之上, 察白馬之色? 色不能見, 明矣. 非顔淵不能見, 孔子亦不能見也. 何以驗之? 耳目之用, 均也. 目不能見百里, 則耳亦不能聞也. 陸賈曰: “離婁之明, 不能察帷薄之內 ; 師曠之聰, 不能聞百里之外.” 昌門之與太山, 非直帷薄之內, 百里之外也.

 

 

인용

목차

 

15

 

秦武王與孟說擧鼎不任, 絶脉而死. 擧鼎用力, 力由筋脉, 筋脉不堪, 絶傷而死, 道理宜也. 今顔淵用目望遠, 望遠目睛不任, 宜盲眇, 髮白齒落, 非其致也. 髮白齒落, 用精於學, 勤力不休, 氣力竭盡, 故至於死. 伯奇放流, 首髮早白, : “惟憂用老.” 伯奇用憂, 而顔淵用睛, 蹔望倉卒, 安能致此?

 

 

인용

목차

 

16

 

儒書言 : 舜葬於倉梧, 禹葬於會稽者, 巡狩年老, 道死邊土. 聖人以天下爲家, 不別遠近, 不殊內外, 故遂止葬.

 

 

인용

목차

 

17

 

夫言舜·, 實也 ; 言其巡狩, 虛也.

 

 

인용

목차

 

18

 

舜之與堯, 俱帝者也, 共五千里之境, 同四海之內 ; 二帝之道, 相因不殊. 堯典之篇, 舜巡狩東至岱宗, 南至霍山, 西至太華, 北至恆山. 以爲四嶽者, 四方之中, 諸侯之來, 並會嶽下, 幽深遠近, 無不見者. 聖人擧事, 求其宜適也. 禹王如舜, 事無所改, 巡狩所至, 以復如舜. 舜至蒼梧, 禹到會稽, 非其實也.

 

 

인용

목차

 

19

 

[]·禹之時, 鴻水未治. 堯傳於舜, 舜受爲帝, 與禹分部, 行治鴻水. 堯崩之後, 舜老, 亦以傳於禹. 舜南治水, 死於蒼梧 ; 禹東治水, 死於會稽. 賢聖家天下, 故因葬焉.

 

 

인용

목차

 

20

 

吳君高說 : 會稽本山名, 夏禹巡狩, 會計於此山, 因以名郡, 故曰會稽.

 

 

인용

목차

 

21

 

夫言因山名郡, 可也 ; 言禹巡狩, 會計於此山, 虛也.

 

 

인용

목차

 

22

 

巡狩本不至會稽, 安得會計於此山? 宜聽君高之說, 會稽會計”, 禹到南方, 何所會計! 如禹始東, 死於會稽, 舜亦巡狩, 至於蒼梧, 安所會計? 百王治定則出巡, 巡則輒會計, 是則四方之山皆會計也.

 

 

인용

목차

 

23

 

百王太平, 升封太山. 太山之上, 封可見者七十有二, 紛綸湮滅者不可勝數. 如審帝王巡狩則輒會計, 會計之地如太山封者, 四方宜多.

 

 

인용

목차

 

24

 

夫郡國成名, 猶萬物之名, 不可說也. 獨爲會稽立歟? 周時舊名吳·越也 ; 爲吳·越立名, 從何往哉? 六國立名, 狀當如何? 天下郡國且百餘, 縣邑出萬, 鄕亭聚里, 皆有號名, 賢聖之才莫能說. 君高能說會稽, 不能辨定方名, 會計之說, 未可從也.

 

 

인용

목차

 

25

 

巡狩考正法度, 禹時吳爲裸國, 斷髮文身, 考之無用, 會計如何?

 

 

인용

목차

 

26

 

傳書言 : 舜葬於蒼梧, 象爲之耕 ; 禹葬會稽, 鳥爲之田. 蓋以聖德所致, 天使鳥獸報祐之也.

 

 

인용

목차

 

27

 

世莫不然. []考實之, 殆虛言也.

 

 

인용

목차

 

28

 

夫舜·禹之德, 不能過堯. 堯葬於冀州, 或言葬於崇山. 冀州鳥獸不耕, 而鳥獸獨爲舜·禹耕, 何天恩之偏駮也?

 

 

인용

목차

 

29

 

或曰: “·禹治水, 不得寧處, 故舜死於蒼梧, 禹死於會稽. 勤苦有功, 故天報之 ; 遠離中國, 故天痛之.” 夫天報舜·, 使鳥田象耕, 何益舜·? 天欲報舜·, 宜使蒼梧·會稽常祭祀之. 使鳥獸田耕, 不能使人祭, 祭加舜·禹之墓, 田施人民之家, 天之報祐聖人, 何其拙也? 且無益哉! 由此言之, 鳥田象耕, 報祐舜·, 非其實也.

 

 

인용

목차

 

30

 

實者, 蒼梧多象之地, 會稽衆鳥所居. 禹貢: “彭蠡旣瀦, 陽鳥攸居.” 天地之情, 鳥獸之行也. 象自蹈土, 鳥自食苹(), 土蹶草盡, 若耕田狀, 壤靡泥易, 人隨種之, 世俗則謂爲舜·禹田. 海陵麋田, 若象耕狀, 何嘗帝王葬海陵者耶?

 

 

인용

목차

 

31

 

傳書言 : 吳王夫差殺伍子胥, 煮之於鑊, 乃以鴟夷橐投之於江. 子胥恚恨, 驅水爲濤, 以溺殺人. 今時會稽丹徒大江, 錢唐浙江, 皆立子胥之廟. 蓋欲慰其恨心, 止其猛濤也.

 

 

인용

목차

 

32

 

夫言吳王殺子胥, 投之於江, 實也 ; 言其恨恚驅水爲濤者, 虛也.

 

 

인용

목차

 

33

 

屈原懷恨, 自投湘江, 湘江不爲濤 ; 申徒狄蹈河而死, 河水不爲濤. 世人必曰: “屈原·申徒狄不能勇猛, 力怒不如子胥.” 夫衛葅子路, 而漢烹彭越, 子胥勇猛, 不過子路·彭越, 然二士不能發怒於鼎鑊之中, 以烹湯葅汁瀋漎旁人. 子胥亦自先入鑊, []乃入江, 在鑊中之時, 其神安居? 豈怯於鑊湯, 勇於江水哉? 何其怒氣前後不相副也?

 

 

인용

목차

 

34

 

且投於江中, 何江也? 有丹徒大江, 有錢唐浙江, 有吳通陵江. 或言投於丹徒大江, 無濤. 欲言投於錢唐浙江, 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 三江有濤, 豈分槖中之體, 散置三江中乎? 人若恨恚也, 仇讎未死, 子孫遺在, 可也. 今吳國已滅, 夫差無類, 吳爲會稽, 立置太守, 子胥之神, 復何怨苦? 爲濤不止, 欲何求索? ·越在時, 分會稽郡, 越治山陰, 吳都. 今吳, 餘曁以南屬越, 錢唐以北屬吳. 錢唐之江, 兩國界也. 山陰·上虞, 在越界中, 子胥入吳之江爲濤, 當自上()吳界中, 何爲入越之地? 怨恚吳王, 發怒越江, 違失道理, 無神之驗也.

 

 

인용

목차

 

35

 

且夫水難驅, 而人易從也. 生任筋力, 死用精魂, 子胥之生, 不能從生人營衛其身, 自令身死, 筋力消絶, 精魂飛散, 安能爲濤? 使子胥之類數百千人, 乘船渡江, 不能越水 ; 一子胥之身, 煮湯鑊之中, 骨肉糜爛, 成爲羹葅, 何能有害也? 周宣王殺其臣杜伯, ()簡子()殺其臣莊子義, 其後杜伯射宣王, 莊子義害簡子(), 事理似然, 猶爲虛言. 今子胥不能完體, 爲杜伯·子義之事以報吳王, 而驅水往來, 豈報讎之義, 有知之驗哉? 俗語不實, 成爲丹靑, 丹靑之文, 賢聖惑焉!

 

 

인용

목차

 

36

 

夫地之有百川也, 猶人之有血脉也. 血脉流行, 汎揚動靜, 自有節度. 百川亦然, 其朝夕往來, 猶人之呼吸, 氣出入也, 天地之性, 自古有之. 經曰: “·漢朝宗於海.” ·虞之前也, 其發海中之時, 漾馳而已 ; 入三江之中, 殆小淺狹, 水激沸起, 故騰爲濤. 廣陵曲江有濤, 文人賦之. 大江浩洋(), 曲江有濤, 竟以隘狹也. 吳殺其身, 爲濤廣陵, 子胥之神, 竟無知也. 溪谷之深, 流者安洋 ; 淺多沙石, 激揚爲瀨. 夫濤·, 一也, 謂子胥爲濤, 誰居溪谷爲瀨者乎? 案濤入三江, []岸沸踊, 中央無聲. 必以子胥爲濤, 子胥之身, 聚岸漼()? 濤之起也, 隨月盛衰, 小大滿損不齊同. 如子胥爲濤, 子胥之怒, 以月爲節也? 三江時風, 揚疾(@)之波亦溺殺人, 子胥之神, 復爲風也? 秦始皇渡湘水遭風, 問湘山何祠. 左右對曰: “堯之女, 舜之妻也.” 始皇大怒, 使刑徒三千人, 斬湘山之樹而履之. 夫謂子胥之神爲濤, 猶謂二女之精爲風也.

 

 

인용

목차

 

37

 

傳書言 : 孔子當泗水之(), 泗水爲之卻流. 此言孔子之德, 能使水卻, 不湍其墓也.

 

 

인용

목차

 

38

 

世人信之. 是故儒者稱論, 皆言孔子之後當封, 以泗水卻流爲證. 如原省之, 殆虛言也.

 

 

인용

목차

 

39

 

夫孔子死, 孰與其生? 生能操行, 愼道應天 ; , 操行絶, 天祐至德. 故五帝三王, 招致瑞應, 皆以生存, 不以死亡. 孔子生時, 推排不容, 故嘆曰: “鳳鳥不至, 河不出圖, 吾已矣夫!” 生時無祐, 死反有報乎? 孔子之死, 五帝三王之死也, 五帝三王無祐, 孔子之死, 獨有天報, 是孔子之魂聖, 五帝之精不能神也.

 

 

인용

목차

 

40

 

泗水無知, 爲孔子卻流, 天神使之 ; 然則孔子生時, 天神[]不使人尊敬? 如泗水卻流, 天欲封孔子之後, 孔子生時, 功德應天, 天不封其身, 乃欲封其後乎?

 

 

인용

목차

 

41

 

是蓋水偶自卻流. 江河之流, 有回復之處, 百川之行, 或易道更路, 與卻流無以異, 則泗水卻流, 不爲神怪也.

 

 

인용

목차

 

42

 

傳書稱 : 魏公子之德, 仁惠下士, 兼及鳥獸. 方與客飮, 有鸇擊鳩, 鳩走, 巡於公子案下. 鸇追擊, 殺於公子之前. 公子恥之, 卽使人多設羅, 得鸇數十枚, 責讓以擊鳩之罪. 擊鳩之鸇, 低頭不敢仰視, 公子乃殺之.

 

 

인용

목차

 

43

 

世稱之曰: “魏公子爲鳩報仇.” 此虛言也.

 

 

인용

목차

 

44

 

夫鸇, 物也, 情心不同, 音語不通. 聖人不能使鳥獸爲義理之行, 公子何人, 能使鸇低頭自責? 鳥爲鸇者以千萬數, 向擊鳩蜚去, 安可復得?

 

 

인용

목차

 

45

 

能低頭自責, 是聖鳥也 ; 曉公子之言, 則知公子之行矣. 知公子之行, 則不擊鳩於其前. 人猶不能改過, 鳥與人異, 謂之能悔, 世俗之語, 失物類之實也.

 

 

인용

목차

 

46

 

或時公子實捕鸇, 鸇得, 人持其頭, 變折其頸, 疾痛低垂, 不能仰視, 緣公子惠義之人, 則因褒稱, 言鸇服過. 蓋言語之次, 空生虛妄之美 ; 功名之下, 常有非實之加.

 

 

인용

목차

 

47

 

傳書言 : 齊桓公妻姑姊妹七人.

 

 

인용

목차

 

48

 

此言虛也.

 

 

인용

목차

 

49

 

夫亂骨肉, 犯親戚, 無上下之序者, 禽獸之性, 則亂不知倫理. 案桓公九合諸侯, 一正()天下, 道之以德, 將之以威, 以故諸侯服從, 莫敢不率, 非內亂懷鳥獸之性者所能爲也. 夫率諸侯朝事王室, 恥上無勢而下無禮也. 外恥禮之不存, 內何犯禮而自壞? 外內不相副, 則功無成而威不立矣.

 

 

인용

목차

 

50

 

世稱桀·紂之惡, 不言淫於親戚. 實論者謂夫桀·紂惡微於亡秦, 亡秦過泊於王莽, 無淫亂之言. 桓公妻姑姊[]七人, []惡浮於桀·, 而過重於秦·莽也. 春秋采毫毛之美, 貶纖芥之惡, 桓公惡大, 不貶何哉? 魯文姜, 齊襄公之妹也, 襄公通焉. 春秋經曰: “莊二年冬, 夫人姜氏會齊侯於郜春秋何尤於襄公, 而書其奸? 何宥於桓公, 隱而不譏? 如經失之, 傳家左丘明·公羊·穀梁何諱不言?

 

 

인용

목차

 

51

 

案桓公之過, 多內寵, 內嬖如夫人者六. 有五公子爭立, 齊亂, 公薨三月乃訃. 世聞內嬖六人, 嫡庶無別, 則言亂於姑姊妹七人矣.

 

 

인용

목차

 

52

 

傳書言 : 齊桓公負婦人而朝諸侯. 此言桓公之淫亂無禮甚也.

 

 

인용

목차

 

53

 

夫桓公大朝之時, 負婦人於背, 其游宴之時, 何以加此? 方脩士禮, 崇厲肅敬, 負婦人於背, 何以能率諸侯朝事王室? 葵丘之會, 桓公驕矜, 當時諸侯畔者九國. 睚眦不得, 九國畔去, 況負婦人, 淫亂之行, 何以肯留?

 

 

인용

목차

 

54

 

或曰: “管仲告諸侯[] : ‘吾君背有疽創, 不得婦人, 瘡不衰愈.’ 諸侯信管仲, 故無畔者.” 夫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若孔子. 當時諸侯, 千人以上, 必知方術治疽, 不用婦人, 管仲爲君諱也. 諸侯知仲()爲君諱而欺己, 必恚怒而畔去, 何以能久統會諸侯, 成功於霸?

 

 

인용

목차

 

55

 

或曰: “桓公實無道, 任賢相管仲, 故能霸天下.” 夫無道之人, 與狂無異, 信讒遠賢, 反害仁義, 安能任管仲? 能養人令之? 成事 : 桀殺關龍逢, 紂殺王子比干. 無道之君, 莫能用賢. 使管仲賢, 桓公不能用 ; 用管仲, 故知桓公無亂行也. 有賢明之君, 故有貞良之臣. 臣賢, 君明之驗, 奈何謂之有亂?

 

 

인용

목차

 

56

 

難曰: “衛靈公無道之君, 時知賢臣. 管仲爲輔, 何明桓公不爲亂也?” 夫靈公無道, 任用三臣, 僅以不喪, 非有功行也. 桓公尊九九之人, 拔寧戚於車下, 責苞茅不貢, 運兵攻楚,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千世一出之主也, 而云負婦人於背, 虛矣.

 

 

인용

목차

 

57

 

尙書者曰: “周公居攝, 帶天子之綬, 戴天子之冠, 負扆南面而朝諸侯.” 戶牖之間曰扆, 南面之坐位也. 負扆南面鄕坐, 扆在後也. 桓公朝諸侯之時, 或南面坐, 婦人立於後也. 世俗傳云, 則曰負婦人於背矣. 此則夔一足·宋丁公鑿井得一人之語也.

 

 

인용

목차

 

58

 

·虞時, 夔爲大夫, 性知音樂, 調聲悲善. 當時人曰: “調樂如夔, 一足矣.” 世俗傳言 : “夔一足.” 案秩宗官缺, 帝舜博求, 衆稱伯夷, 伯夷稽首讓於夔·. 秩宗卿官, 漢之宗正也. 斷足, {}非其理也. 且一足之人, 何用行也?

 

 

인용

목차

 

59

 

夏后孔甲, 田于東[](), 天雨晦冥, 入于民家, 主人方乳. 或曰: “后來, 之子必貴.” 或曰: “不勝, 之子必賤.” 孔甲曰: “爲余子, 孰能賤之?” 遂載以歸. 析橑, 斧斬其足, 卒爲守者. 孔甲之欲貴之子, 有餘力矣 ; 斷足無宜, 故爲守者. 今夔一足, 無因趨步, 坐調音樂, 可也 ; 秩宗之官, 不宜一足, 猶守者斷足, 不可貴也. 孔甲不得貴之子, 伯夷不得讓於夔焉.

 

 

인용

목차

 

60

 

宋丁公者, 宋人也. 未鑿井時, 常有寄汲, 計之, 日去一人作. 自鑿井後, 不復寄汲, 計之, 日得一人之作, 故曰: “宋丁公鑿井得一人.” 俗傳言曰: “丁公鑿井, 得一人於井中.” 夫人生於人, 非生於土也. 穿土鑿井, 無爲得人. 推此以論, 負婦人之語, 猶此類也.

 

 

인용

목차

 

61

 

負婦人而坐, 則云婦人在背 ; 知婦人在背非道, 則生管仲以婦人治疽之言矣. 使桓公用婦人徹胤服, 婦人於背, 女氣瘡可去, 以婦人治疽. 方朝諸侯, 桓公重衣, 婦人襲裳, 女氣分隔, 負之何益? 桓公思士, 作庭燎而夜坐, 以思致士, 反以白日負婦人見諸侯乎?

 

 

인용

목차

 

62

 

傳書言 : 聶政爲嚴翁仲刺殺韓王.

 

 

인용

목차

 

63

 

此虛也.

 

 

인용

목차

 

64

 

夫聶政之時, 韓列侯也. 列侯之三年, 聶政刺韓相俠累. 十二年列侯卒, 與聶政殺俠累, 相去十七年, 而言聶政刺殺韓王, 短書小傳, 竟虛不可信也.

 

 

인용

목차

 

65

 

傳書又言 : 燕太子丹使刺客荊軻刺秦王, 不得, 誅死. 後高漸麗復以擊筑見秦王, 秦王說之 ; 知燕太子之客, 乃冒其眼, 使之擊筑. 漸麗乃置鉛於筑中以爲重, 當擊筑, 秦王膝進, 不能自禁, 漸麗以筑擊秦王顙. 秦王病傷, 三月而死.

 

 

인용

목차

 

66

 

夫言高漸麗以筑擊秦王, 實也 ; 言中秦王病傷三月而死, 虛也.

 

 

인용

목차

 

67

 

夫秦王者, 秦始皇帝也. 始皇二十年, 燕太子丹使荊軻刺始皇, 始皇殺軻, 明矣. 二十一年, 使將軍王翦攻燕, 得太子首 ; 二十五年, 遂伐燕, 而虜燕王嘉. 後不審何年, 高漸麗以筑擊始皇, 不中, 誅漸麗. 當二()十七年, 游天下, 到會稽, 至瑯邪, 北至勞·盛山, 並海, 西至平原津而病, 到沙丘平臺, 始皇崩. 夫讖書言始皇還, 到沙丘而亡 ; 傳書又言病筑瘡三月而死於秦. 一始皇之身, 世或言死於沙丘, 或言死於秦, 其死, 言恒病瘡. 傳書之言, 多失其實, 世俗之人, 不能定也.

 

 

인용

목차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고전 > 논형'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논형, 물세 - 전문  (0) 2021.08.08
논형, 기괴 - 전문  (0) 2021.08.08
논형, 변허 - 전문  (0) 2021.08.08
논형, 리허 - 전문  (0) 2021.08.08
논형, 감허 - 전문  (0) 2021.08.08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