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5/01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논형, 실지 - 전문 본문

고전/논형

논형, 실지 -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1. 8. 7. 03:50
728x90
반응형

실지제칠십팔(實知第七十八)

 

 

01

 

儒者論聖人, 以爲前知千歲, 後知萬世, 有獨見之明, 獨聽之聰, 事來則名, 不學自知, 不問自曉, 故稱聖, []則神矣. 若蓍·龜之知吉凶, 蓍草稱神, 龜稱靈矣. 賢者才下不能及, 智劣不能料, 故謂之賢. 夫名異則實殊, 質同則稱鈞, 以聖名論之, 知聖人卓絶, 與賢殊也.

 

 

인용

목차

 

02

 

孔子將死, 遺讖書, : “不知何一男子, 自謂秦始皇, 上我之堂, 踞我之床, 顚倒我衣裳, 至沙丘而亡.” 其後, 秦王兼呑天下, 號始皇, 巡狩至魯, 觀孔子宅, 乃至沙丘, 道病而崩. 又曰: “董仲舒亂我書.” 其後, 江都相董仲舒, 論思春秋, 造著傳記. 又書曰: “亡秦者, 胡也.” 其後二世胡亥, 竟亡天下. 用三者論之, 聖人後知萬世之效也. 孔子生不知其父, 若母匿之, 吹律自知殷宋大夫子氏之世也. 不案·, 不聞人言, 吹律精思, 自知其世, 聖人前知千歲之驗也. : 此皆虛也.

 

 

인용

목차

 

 

03

 

案神怪之言, 皆在讖記, 所表皆效·. “亡秦者胡” , 河圖之文也. 孔子條暢增益, 以表神怪 ; 或後人詐記, 以明效驗. 高皇帝封吳王, 送之, 拊其背曰: “漢後五十年, 東南有反者, 豈汝邪?” 到景帝時, 濞與七國通謀反漢. 建此言者, 或時觀氣見象, 處其有反, 不知主名 ; 高祖見濞之勇, 則謂之是. 原此以論, 孔子見始皇·仲舒, 或時但言將有觀我之宅” · “亂我之書, 後人見始皇入其宅, 仲舒讀其書, 則增益其辭, 著其主名. 如孔子神而空見始皇·仲舒, 則其自爲殷後子氏之世, 亦當黙而知之, 無爲吹律以自定也. 孔子不吹律, 不能立其姓 ; 及其見始皇, 睹仲舒, 亦復以吹律類之矣. 案始皇本事, 始皇不至魯, 安得上孔子之堂, 踞孔子之床, 顚倒孔子之衣裳乎?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出游, 至雲夢, 望祀虞舜於九嶷. 浮江下, 觀藉柯, 度梅渚, 過丹陽, 至錢唐, 臨浙江, 濤惡, 乃西百二十里, 從陜()中度, 上會稽, 祭大禹, 立石刊頌, 望于南海. 還過, 從江乘, 旁海上, 北至瑯邪. 自瑯邪北至勞·成山, 因至之罘, 遂並海, 西至平原津而病, 崩於沙丘平臺. 旣不至魯, 讖記何見, 而云始皇至魯? 至魯未可知, 其言孔子曰不知何一男子之言, 亦未可用. “不知何一男子之言不可用, 則言董仲舒亂我書” , 亦復不可信也. 行事, 文記譎常人言耳, 非天地之書, 則皆緣前因古, 有所據狀 ; 如無聞見, 則無所狀. 凡聖人見禍福也, 亦揆端推類, 原始見終, 從閭巷論朝堂, 由昭昭察冥冥. 讖書祕文, 遠見未然, 空虛闇昧, 豫睹未有, 達聞暫見, 卓譎怪神, 若非庸口所能言.

 

 

인용

목차

 

04

 

放象事類以見禍, 推原往驗以處來事, []者亦能, 非獨聖也. 周公治魯, 太公知其後世當有削弱之患 ; 太公治齊, 周公睹其後世當有劫弑之禍. 見法術之極, 睹禍亂之前矣. 紂作象箸而箕子譏(), 魯以偶人葬而孔子嘆, 緣象箸見龍干之患, 偶人睹殉葬之禍也. 太公·周公, 俱見未然 ; 箕子·孔子, 並睹未有, 所由見方來者, 賢聖同也. 魯侯老, 太子弱, 次室之女, 倚柱而嘯, 由老弱之徵, 見敗亂之兆也. 婦人之知, 尙能推類以見方來, 况聖人君子, 才高智明者乎? 秦始皇十(), 嚴襄王母夏太后夢(). 孝文王后曰華陽后, 與文王葬壽陵, 夏太后[]嚴襄王葬於范陵, 故夏太后別葬杜陵, : “東望君子, 西望吾夫, 後百年, 旁當有萬家邑.” 其後皆如其言. 必以推類見方來爲聖, 次室·夏太后聖也. 秦昭王十(), 樗里子卒, 葬于渭南章臺之東, : “後百年, 當有天子宮挾我墓.” 至漢興, 長樂宮在其東, 未央宮在其西, 武庫正値其墓, 竟如其言. 先知之效, 見方來之驗也. 如以此效聖, 樗里子聖人也 ; 如非聖人, 先知·見方來, 不足以明聖. 然則樗里子見天子宮挾其墓也, 亦猶辛有知伊川之當戎. 昔辛有過伊川, 見被髮而祭者, : “不及百年, 此其戎乎!” 其後百年, 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焉, 竟如[其言]. 辛有之知當戎, 見被髮之兆也 ; 樗里子之見天子[]挾其墓, 亦見博平之墓也. 韓信葬其母, 亦行營高敞地, 令其旁可置萬家. 其後竟有萬家處其墓旁. 故樗里子之見博平王有宮臺之兆, 猶韓信之睹高敞萬家之臺也. 先知·{}見方來之事, 無達視洞聽之聰明, 皆案兆察跡, 推原事類. 春秋之時, 卿大夫相與會遇, 見動作之變, 聽言談之詭, 善則明吉祥之福, 惡則處凶妖之禍. 明福處禍, 遠圖未然, 無神怪之知, 皆由兆類. 以今論之, 故夫可知之事者, 思慮所能見也 ; 不可知之事, 不學不問不能知也. 不學自知, 不問自曉, 古今行事, 未之有也. 夫可知之事, 推精思之, 雖大無難 ; 不可知之事, 厲心學問, 雖小無易. 故智能之士, 不學不成, 不問不知.

 

 

인용

목차

 

05

 

難曰: “夫項託年七歲敎孔子. 案七歲未入小學, 而敎孔子, 性自知也. 孔子曰: ‘生而知之, 上也 ; 學而知之, 其次也.’ 夫言生而知之, 不言學問, 謂若項託之類也. 王莽之時, 勃海尹方年二十一, 無所師友, 性智開敏, 明達六藝. 魏都牧淳于倉奏 : ‘方不學, 得文能讀誦, 論義引五經文, 文說議事, 厭合人之心.’ 帝徵方, 使射蜚蟲, 筴射無非()知者, 天下謂之聖人. 夫無所師友, 明達六藝, 本不學書, 得文能讀, 此聖人也. 不學自能, 無師自達, 非神如何?” : 雖無師友, 亦已有所問受矣 ; 不學書, 已弄筆墨矣. 兒始生産, 耳目始開, 雖有聖性, 安能有知? 項託七歲, 其三四歲時, 而受納人言矣. 尹方年二十一, 其十四五時, 多聞見矣. 性敏才茂, 獨思無所據, 不睹兆象, 不見類驗, 却念百世之後, 有馬生牛, 牛生驢, 桃生李, 李生梅, 聖人能知之乎? 臣弑君, 子弑父, 仁如顔淵, 孝如曾參, 勇如賁·, 辯如賜·, 聖人能見之乎? 孔子曰: “其或繼周者, 雖百世可知也.” 又曰: “後生可畏, 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論損益, 可知” ; 稱後生, 焉知” . 後生難處, 損益易明也. 此尙爲遠, 非所聽察也. 使一人立於牆東, 令之出聲, 使聖人聽之牆西, 能知其黑白·短長·鄕里·姓字·所自從出乎? 溝有流@(), 澤有枯骨, 髮首陋亡, 肌肉腐絶, 使[]人詢之, 能知其農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 非聖人無知, 其知無以知也. 知無以知, 非問不能知也. 不能知, 則賢聖所共病也.

 

 

인용

목차

 

06

 

難曰: “詹何坐, 弟子侍, 有牛鳴於門外. 弟子曰: ‘是黑牛也, 而白蹄.’ 詹何曰: ‘, 是黑牛也, 而白其蹄.’ 使人視之, 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蹄. 詹何, 賢者也, 尙能聽聲而知其色, 以聖人之智, 反不能知乎?” : 能知黑牛白其蹄, 能知此牛誰之牛乎? 白其蹄者以何事乎? 夫術數直見一端, 不能盡其實. 雖審一事, 曲辯問之, @輒不能盡知. 何則? 不目見口問, 不能盡知也. 魯僖公二十九年, 介葛盧來朝, 舍于昌衍之上, 聞牛鳴, : “是牛生三犠, 皆已用矣.” 或問 : “何以知之?” : “其音云.” 人問牛主, 竟如其言. 此復用術數, 非知所能見也. 廣漢楊翁仲()[]聽鳥獸這音, 乘蹇馬之野, []田間有放{}[], 相去[數里], 鳴聲相聞. 翁仲()謂其御曰: “彼放馬{知此馬而}目眇.” 其御曰: “何以知之?” : “罵此轅中馬蹇, 此馬亦罵之眇.” 其御不信, 往視之, 目竟眇焉. 翁仲()之知馬聲, 猶詹何·介葛盧之聽牛鳴也, 據術任數, 相合其意, 不達視·[]·遙見·流目以察之也. 夫聽聲有術, 則察色有數矣. 推用術數, 若先聞見, 衆人不知, 則謂神聖. 若孔子之見獸, 名曰狌狌 ; 太史公之見張良, 似婦人之形矣. 案孔子未嘗見狌狌, @輒能名之 ; 太史公與張良異世, 而目見其形. 使衆人聞此言, 則謂神而先知. 然而孔子名狌狌, 聞昭人之歌 ; 太史公之見張良, 觀宣室之畫也. 陰見黙識, 用思深祕. 衆人闊略, 寡所意識, 見賢聖之名物, 則謂之神. 推此以論, 詹何見黑牛白蹄, 猶此類也. 彼不以術數, 則先時聞見於外矣. 方今占射事之工, 據正術數, 術數不中, 集以人事. 人事於術數而用之者, 與神無異. 詹何之徒, 方今占射事者之類也. 如以詹何之徒, 性能知之, 不用術數, 是則巢居者先知風, 穴處者先知雨. 智明早成, 項託·尹方其是也.

 

 

인용

목차

 

07

 

難曰: “黃帝生而神靈, 弱而能言. 帝嚳生而自言其名. 未有聞見於外, @輒能言, 稱其名, 非神靈之效, 生知之驗乎? : 黃帝生而言, 然而母懷之二十月生, 計其月數, 亦已二歲在母身中矣. 帝嚳能自言其名, 然不能言他人之名, 雖有一能, 未能徧通. 所謂神而生知者, 豈謂生而能言其名乎? 乃謂不受而能知之, 未能得見之也. 黃帝·帝嚳雖有神靈之驗, 亦皆早成之才也. 人才早成, 亦有晩就. 雖未就師, 家問室學. 人見其幼成早就, 稱之過度. 云項託七歲, 是必十歲 ; 云敎孔子, 是必孔子問之 ; 云黃帝·帝嚳生而能言, 是亦數月 ; 云尹方年二十一, 是亦且三十 ; 云無所師友, 有不學書, 是亦遊學家習. 世俗褒稱過實, 毁敗踰惡. 世俗傳顔淵年十八歲升太山, 望見吳昌門外有繫白馬. 定考實顔淵年三十不升太山, 不望吳昌門. 項託之稱, 尹方之譽, 顔淵之類也.

 

 

인용

목차

 

08

 

人才有高下, 知物由學. 學之乃知, 不問不識. 子貢曰: “夫子焉不學? 而亦何常師之有?”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乎學.” 五帝·三王, 皆有所師. : “是欲爲人法也.” : 精思亦可爲人法, 何必以學者? 事難空知, 賢聖之才能立也. 所謂, 不學而知 ; 所謂, 須學以聖. 以聖人學, 知其非聖. 天地之間, 含血之類, 無性知者. 狌狌知往, 鳱鵲知來, 稟天之性, 自然者也. 如以聖人爲若狌狌乎? 則夫狌狌之類, 鳥獸也. 僮謠不學而知, 可謂神而先知矣. 如以聖人爲若僮謠乎? 則夫僮謠者, 妖也. 世間聖神, 以爲巫與? 鬼神用巫之口告人. 如以聖人爲若巫乎? 則夫爲巫者, 亦妖也. 與妖同氣, 則與聖異類矣. 巫與聖異, 則聖不能神矣. 不能神, 則賢之黨也. 同黨, 則所知者無以異也. 及其有異, 以入道也, 聖人疾, 賢者@; 賢者才多, 聖人智多. 所知同業, 多少異量 ; 所道一途, 步騶相過.

 

 

인용

목차

 

09

 

事有難知易曉, 賢聖所共關思也. 若夫文質之復, 三敎之重, 正朔相緣, 損益相因, 賢聖所共知也. 古之水火, 今之水火也 ; 今之聲色, 後世之聲色也. 鳥獸草木, 人民好惡, 以今而見古, 以此而知來, 千歲之前, 萬世之後, 無以異也. 追觀上古, 探察來世, 文質之類, 水火之輩, 賢聖共之 ; 見兆聞象, 圖畫禍福, 賢聖共之 ; 見怪名物, 無所疑惑, 賢聖共之. 事可知者, 賢聖所共知也 ; 不可知者, 聖人亦不能知也. 何以明之? 使聖空坐先知雨也, 性能一事知遠道, 孔竅不普, 未足以論也. 所論()先知性達者, 盡知萬物之性, 畢睹千道之要也. 如知一不通二, 達左不見右, 偏駮不純, 踦校不具, 非所謂聖也. 如必謂之聖, 是明聖人無以奇也. 詹何之徒聖, 孔子之黨亦稱聖, 是聖無以異於賢, 賢無以乏於聖也. 賢聖皆能, 何以稱聖奇於賢乎? 如俱任用術數, 賢何以不及聖?

 

 

인용

목차

 

10

 

實者, 聖賢不能{}[], 須任耳目以定情實. 其任耳目也, 可知之事, 思之@輒決 ; 不可知之事, 待問乃解. 天下之事, 世間之物, 可思而[], 愚夫能開精 ; 不可思而知, 上聖不能省. 孔子曰: “吾嘗終日不食, 終夜不寢以思, 無益, 不如學也.” 天下事有不可知, 猶結有不可解也. 見說善解結, 結無有不可解. 結有不可解, 見說不能解也. 非見說不能解也, 結有不可解 ; 及其解之, 用不能也. 聖人知事, 事無不可知. 事有不可知, 聖人不能知. 非聖人不能知, 事有不可知 ; 及其知之, 用不知也. 故夫難知之事, 學問所能及也 ; 不可知之事, 問之學之, 不能曉也.

 

 

인용

목차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고전 > 논형'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논형, 사의 - 전문  (0) 2021.08.07
논형, 제의 - 전문  (0) 2021.08.07
논형, 지실 - 전문  (0) 2021.08.07
논형, 정현 - 전문  (0) 2021.08.07
논형, 정설 - 전문  (0) 2021.08.07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