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문집/지봉유설 (3446)
건빵이랑 놀자
1. 按越王句踐之句 乃蠻俗發語辭 如謂吳爲句吳之類 又史記 有吳王弟夫槪 又夫差敗越于夫椒註 夫椒卽今椒山云 此夫字 蓋亦語辭
38. 중국사람보다 못하는 4가지와 우리나라만 있는 4가지 我國之人, 有中朝所不及者四, 曰婦女守節, 曰賤人執喪, 曰盲者能卜, 曰武士片箭也; 我國之産, 有中朝所未有者四, 曰鏡面紙, 曰黃毛筆, 曰花紋席, 曰羊角參也. 해석 我國之人, 有中朝所不及者四, 우리나라 사람들이 중국에 미치지 못하는 것이 4가지 있으니 曰婦女守節, 曰賤人執喪, 부녀자의 수절과 천민들이 상례를 집행하는 것과 曰盲者能卜, 曰武士片箭也; 봉사가 점을 칠 수 있는 것과 무사들이 길이가 짧고 크기가 작은 화살을 사용하는 것이다. 我國之産, 有中朝所未有者四, 우리나라의 생산품들 중 중국에 있지 않는 것 중 있는 것이 4가지 있으니 曰鏡面紙, 曰黃毛筆, 경면지와 황모필과 曰花紋席, 曰羊角參也. 화문석과 양각삼이다. 인용 목차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37. 曹南冥云 朝鮮以吏胥亡國 可謂痛切 至于今日 吏胥之害滋甚 爲官者朝更暮遞 席不暇暖 而胥輩從少至老 任事自若 操縱伸縮 專在其手 非止絶簿書盜財物而已 俗謂江流石不轉以此
36. 昔成侃, 成俔 皆貌寢而有文譽 一時諸公宴集 必邀請爲坐客 故俗謂貌陋者爲坐客 出於此云
35. 有婦人被盜入室 計沒奈何 匿床下 指示家藏所在以祈生 賊遂不加害 婦人於火光中用剪刀截取賊衣裾 翌日隣里皆來唁 使僕覘之 有一人衣裾有缺處 卽捕以送官 並其餘黨戮之 人服其有智畧
34. 萬曆己酉 熊化天使出來時 有一朝臣曰 宜愼火 及天使入竟 平壤城中失火 燒廬舍千餘家 大同門樓亦燬 開城府失火 延數百家 怪矣 按南宋時 有熊至城下 人言熊於字爲能火 宜愼火 果延燒民舍十七八 大明孝宗皇帝時 熊入京師西門 未幾城內在處有火災 今所言 蓋見于此也
33. 韓非, 周昌, 司馬相如, 揚雄, 鄧艾皆口吃 蓋不辨於口而辨於心者也
32. 古人言 官至三品 不讀相書 自識貴人 以其閱多故也 頃時相臣成希顔薦鄭光弼 尚震薦李俊慶 人謂有知人之鑑 蓋以是歟
31. 弇州別集曰 陶垕仲爲福建按察使 劾布政使薛大方貪墨 偕召至京 民爲詩曰 陶使再來天有眼 薛公不去地無皮 已而陶果復任云 地無皮 言剝割之甚也
30. 許魯齋言 馬騎上等馬 牛用中等牛 人使下等人 馬上等能致遠 牛中等則馴善 人下等易訓使 若聰明過我 則我反爲所使 此語誠然 可爲使僕役之法也
29. 古人曰 白晝無談人 談人則害生 昏夜無說鬼 說鬼則怪至 此言雖俚 亦有理
28. 山居四要曰 凡臥歌詠大不祥 世言夜臥喜歌者多夭 蓋以是也 又曰 夜行勿歌唱大呼 甞聞虎豹夜聽人唱聲 追害之云 切宜愼之
27. 歐陽公言 思索文字 多在三上 謂馬上廁上枕上也 後人有詩曰 詩從三上覔 理向一中求此也 余以爲詩人吟咏 多在三中 謂醉中愁中病中也
25. 古人曰 子怨父貧 弟攘兄富 妻妾視豐儉爲悲戚 奴僕視盛衰爲勤惰 市道不在門外矣 此言雖似太過 亦經驗世情之言
24. 丘瓊山以孔子封王及諡爲非禮 斥許衡不當仕元 其言正矣 至論秦檜於宋有再造功 與虜和不爲無見 岳飛未必能恢復 詭怪亦甚矣
23. 墨客揮犀曰 仕宦有三難 一統十萬之眾而爲帥 二爲翰林學士 三宰劇邑 三者苟非其材 則事必隳廢 除是三者 雖宰相猶可以常才兼之 然余見世之人 有不揣其材之稱否 而猥當重任者則亦無難矣
22. 陸鴻漸問張志和孰爲往來 志和曰 太虛爲室 明月爲燭 與四海諸公並處 未甞小別 何有往來 余誦其言 便覺胸中豁然 無滯礙也
21. 古語曰 不知其父 視其子 不知其主 視其所使 此言積習所化也 若瞽瞍之有舜 舜之有商均 非其常也
20. 吹劍錄曰 日月並明 皆天子所敬事 而騷人墨客 以姮娥之說 吟謔嘲弄 極其褻狎云 此語然矣 近世有以月荒命題試士 蓋月中有姮娥故也 恐未穩
19. 中朝婦人皆裹足 杜樊川詩 鈿尺裁量減四分 碧琉璃滑裹春雲是也 格致叢書曰 裹足始于妲己 蓋妲己狐精 唯足未變故裹之 因以成俗云 恐未然也
18. 宋太祖問群臣 何以男子跪拜而婦人不跪 皆莫能對 王貽孫曰 古詩長跪問故夫 卽婦人亦跪也 則天時 始拜而不跪 以張建章渤海國記爲證 葉夢得石林燕語曰 禮九拜 雖男子亦不跪 貽孫之言 蓋陋矣 然余按古樂府云 好婦出迎客 伸腰再拜跪 王建宮詞云 一半走來齊跪拜 朱子曰 婦人之拜 在古亦跪 但首不至地耳 又按周天元令命婦爲男子拜云云
17. 陸放翁曰 古所謂揖 但擧手而已 余恐不然 如所云擧手謝 時人擧手謝 盧敖似與揖不同 中朝人馬上則只擧手作揖 李白詩高揖珊瑚鞭此也 論語曰 揖所與立 衣前後襜如也 周禮肅拜註曰 肅拜但俯下手 今揖撎是也 推手曰揖 引手曰撎 然則揖與擧手異矣
16. 金帥粘沒喝 亦曰粘罕 粘罕以二帝諸宮北遷 小說謂粘罕乃宋太祖後身 至以囊痕爲驗 言甚無稽 而續綱目傳下 引此爲說 未知何據
15 宋爲屬猪者 以太祖太宗皆亥生故云 晉爲典午者 按古書 晉避其姓 改司馬官名爲典午 後因之稱晉
14. 堯山堂外紀 東坡南遷時 一妾有娠 不得偕往 出嫁孫氏 比歸覔之 則子生六七齡矣 命名曰覿 後官尚書 卽孫覿也 余按覿乃名人 若坡出則寧有不歸姓之理乎 且外紀 以梁師成亦爲東坡出 朱子語類曰 梁師成自謂東坡遺腹子 待叔黨如親兄弟云
13. 杜牧時號杜紫薇 以其官稱之 別於老杜也 小說云 杜牧有妾 懷孕而出嫁杜筠生子 卽荀鶴也 苟鶴朱梁初 獻詩拜翰林學士而卒 雖有小才 其人不足道也
12. 唐崔湜年三十八執政 常暮出端門 緩轡諷詩 張說見之曰 文與位固可致 其年不可及也 按湜謟附淫后以致祿位 可羞而不可羨也 張乃艷慕如此 亦可鄙矣
11. 昔梁蕭察惡見婦人 相去數步 遙聞其臭 唐元德秀年六十 不識女色而卒 我朝齊安大君未甞近侍妾 竟以無嗣 傳曰 好色人之常情 亦有不然者矣
10. 稗史云 趙咨令東海 雙枯魚噉之二年不盡 人苟如是 寧有貪婪之恥乎 俗謂安東有吝嗇者 懸一魚于壁 每飯望之而食 此乃好事之說 而與稗史所言相近矣
9. 稗史言 唐僖宗之崩以馬踐 宋太宗之崩以箭瘡云 僖宗之事 出於小說諸書 而太宗伐契丹敗績 從行宮嬪皆陷沒 太宗股中二箭 歲歲瘡發 史冊皆不明言 蓋時秘之也 李牧隱貞觀行曰 那知玄花落白羽 謂唐太宗東征時被箭傷眼也 此事雖不載於諸史 而牧隱遊學于元朝 必詳聞其事而乃有云云 必非孟浪語耳
8. 古所謂龍陽君 非女色也 按古書 慕容冲年十二 有龍陽之姿 苻堅幸之 又五代謝彦顒以首面有寵註 首面龍陽之色也
7. 小說言 漢趙過始爲牛耕 前世蓋皆人耕也 余謂長沮桀溺耦而耕是已 然冉耕字伯牛 則春秋時亦似用牛耕矣 按東國史 則新羅智證王時 始用牛耕 頃歲壬辰倭變後 牛畜殆盡 婦子力耕 其功倍苦 舊傳讖說云 十家共一牛 九女仰一夫 至是驗焉
6. 稗海曰 漢書載張騫窮河源 言其奉使之遠 實無天河之說 惟博物志 有人居海上 每年八月見海槎 乘之到天河云 後人用作張騫事者誤矣 然則杜詩乘槎斷消息 無處問張騫 失之矣
5. 小說 載妲己乃狐精 好食人精血 故喜殺人 此說不曾見經史 蓋好事者杜撰以誑惑人也
4. 東坡志林云 阮籍登廣武而嘆曰 時無英雄 使豎子成名 傷時無劉項也 竪子指魏晉間人耳 此說是 李白詩曰 沈湎呼豎子 狂言非至公 其見錯矣
3. 蘇子之論 有曰武王非聖人 使當時良史有如董狐者 南巢之事 必以叛書 牧野之事 必以弑書 噫甚矣其言之也 此後世非非武王之論所以作也
2. 古樂府註曰 大王寢疾 欲傳季歷以及昌 於是太伯與虞仲去 被髮文身 托爲王採藥 後大王卒 奔喪哭於門 示夷狄之人 不得入王庭 季歷謂太伯當立 垂涕而留之 終不肯止 季歷作哀慕之歌云云 出吳越春秋等書
1. 宛委餘編云 禹父化爲黃熊 己亦化玄熊 妻死而化爲石 妾娶於天 曰聖姑 大抵不經之論 然獨禹爲多 故名神禹 余意禹治水有神功 又象物知神姦故名之 恐非以不經之說也 按神禹二字 本出莊子 又小說 禹爲百神所畏 故巫效之爲禹步云 此亦所以爲神歟
17. 世傳鄭紹宗少時 夢老翁書贈曰 禹跡山川外 虞庭鳥獸間 至燕山甲子 別擧殿試 春閱梨園坊樂七言律詩 紹宗忽思夢中句 演成一聯云 春濃禹跡山川外 樂奏虞庭鳥獸間 金慕齋爲考官 以爲鬼神之語 大加稱賞 遂置上等云 異矣
16. 李判官厚根甞言 夢牡丹花開 花片甚大 而花上皆書許實二字 是何祥耶 余解之曰 是許實姓名者 登第之兆也 古詩云 堪笑牡丹如許大 不成一子謾空枝 但恐其不成子矣 未幾許佐郞實 果得第而其子夭 不復育嗣 可恠
15. 余於夢中得句或一聯或一絶或律詩 覺後了了記憶者多矣 聯句如柳眠風外覺 花信雨中傳 又天開日月風雲筆 地出蛟龍霧雨濤 絶句如鼇頂移蓬島 巴陵失洞庭 欲乘鵬背去 雙袖破靑冥 其鼇頂巴陵 甚奇對也 又我欲爲君平斗極 手酙天酒注生民 陶然一世中和裏 鼓舞羲皇萬古春 又夢人授筆硯詩曰 三條嶽武靑黃色 兩箇山精紫赤紋 嶽武二字 不知何義 又赴京夢得絶句 曰一代風雲會 千年禮樂新 恩波萬里道 花暖鳳城春 留館五箇月 至三月晦打發 則花柳滿城 正如所夢 又少時夢沈政丞守慶呼韻 作風字詩曰 無聲還被有聲招 颯爽初驚萬竅號 夜向竹間偏浙瀝 秋生蘋末更蕭騷 壠頭新麥看成浪 山上長松聽作濤 曾入薰絃能解慍 願隨鵬翼控扶搖 此等句語甚異 非平日所能道也 近數年來 雖或有夢 多不能省得 豈非衰故歟
14. 壬子春 余在北京玉河館 夜夢余登第入殿試爲狀元 有人持試卷來 糊封甚固 迷豚敏求進而開拆 乃策文也 余作詩曰 鳳有奇毛蔚 鸞生二尾新 俄見賀客滿庭 有一妓進酒 問其名 曰彩雲仙也 覺而了了 仍足成尾句曰 彩雲仙獻酒 歌舞滿庭春 是秋敏求以對策登魁科 是其兆也 奇毛二尾對語亦奇
13. 壬辰倭變 大駕西遷 賊鋒充斥 聲問不通 余自嶺南將赴義州行在所 衝肙賊藪 抵永平村舍 七月初夜 夢主上御大明殿 儀衛如平時 綁倭子數十百人 獻俘于庭 以次誅戮訖 百官列立拜賀 余製中興詩以進 覺後記得朝廷命令行千里 季后山河復九州一句 卽語于避亂人 相與慰喜 第未審所謂季后者 到義州言及此事 許公筬嗟訝良久曰 季去一劃乃李字 高麗時有此讖云 後考東國史 果有季無劃高麗亡之說 明年癸巳 國家恢復 異哉
12. 余於甲辰秋 連直巡廳 夢爲外任赴嶺海之間 語音風土 與京殊別 覺後記以一絶曰 豹直巡廳將 龍驤副護軍 無端中夜夢 秋入嶺東雲 翌年爲安邊府使 到官則所見一如所夢 蓋人生行止 莫不前定 異哉
11. 嘉靖庚申 人有夢兩鳳升空 火燒其尾而上 其年別試 閔德鳳爲第一 具鳳齡第二 丁焰第三 萬曆甲申 閔夢龍夢竹林中有虎騰躍 乃提其尾 果得榜末 而朴箎爲狀元 異矣
10. 李完城憲國少時 夢鄭文翼公光弼出二墨 一與鄭林塘惟吉 一與己 後林塘與公 官皆至左議政
9. 李栗谷少時 夢入官府 有吏點閱文簿 問之 則曰陽人壽命長短 皆錄於此 寫與一句曰麝過春山草自香 蓋言其在世 如麝之過山 而所留者名耳 公卒時春秋僅四十九
8. 丁二相應斗未第時 紀夢詩曰 曙色初開玉殿春 位分龍虎夾階陳 中官賜罷天廚醞 浥露宮花滿首新 逮登科 一如所夢云
7. 洪忍齋暹 以吏曹佐郞 被逮金吾 受刑痛楚中 夢府門大闢 羅將唱判府事入 乃身由中門入 坐廳上交椅 諸吏俯伏行禮 覺而異之 後謫還 爲判義禁府事 所見一如夢中 怪矣
6. 鄭林塘甞於夢中 得夢隨魯鳥入江天之句 後築亭於東湖 名曰夢賚亭 有詩曰 白首先朝老判書 閑忙隨分且安居 漁翁報道春江暖 未到花時薦鱖魚 林塘後入相 夢賚之稱 似有徵矣
5. 申光漢少時 夢彩鳥飛入口 自是才思日進 及將典文衡 又夢彩鳥入口 此猶羅含夢呑五色鳥之類也 華使張承憲時 公爲遠接使 有唱和詩 承憲大加稱賞 翌年華使王鶴見公致辭曰 覽皇華集 張天使見壓多矣 其爲華使所服如此 然張王二使 皆非文章之士 不足重也
4. 魚變甲 太宗朝人 將赴殿試 大提學鄭以吾夢得一詩云 三級風雷魚變甲 一春煙景馬希聲 雖云對偶元相敵, 那及龍門上客名 及榜出 壯元果變甲也 人以爲異
3. 小說 宋徽宗夢錢武肅王 乞還兩浙舊疆 覺而韋妃報誕 卽高宗也 人以爲錢王轉世 錢王壽八十一 高宗亦壽八十一 異矣
2. 楊愼曰 武丁甞居民間 已知傅說之賢矣 一朝欲擧而加之臣民之上 未必帖然以聽也 故徵之于夢焉 蓋商俗質而信鬼 因民之所信而導之 是聖人成務之幾也 余謂用修此言 信有所見 然未免以己之私心 度聖人之心也 按史記註 黃帝夢大風吹塵垢 又夢人執千鈞之弩 驅羊萬群 於是求得風后, 力牧云 蓋古聖人以精會神 能致交孚感應有如此者 不可謂無是理也
1. 酉陽雜俎曰 瞽者無夢 知夢者習也 余謂莊子曰至人無夢 然則瞽者爲近於至人歟 以其專內視絶思慮 故能不夢也歟 雜俎又曰 愚者少夢 則不獨至人爲然
4. 唐李光弼母有鬚數十 長五寸許 封韓國夫人 二子皆封郡王 亦異矣
3. 隋書曰 高麗婦人 辮髮釪 以雜綵及珠爲飾 董越賦所謂女鬢掩耳 不見佩璫是也, 習俗之成 蓋久矣
2. 古者小兒胎髮必剃 故曆書有剃頭吉日 又有丁不剃頭之文 古諺曰 小兒不剃頭則腹痛是也
1. 宛委餘編曰 髻自燧人氏 以髮相纏而無擊縛 女媧氏以竹爲笄 堯璘爲笄 周文王加珠翠翹花 名曰鳳䯻 又名步搖䯻 晉永嘉間 婦人束髮甚緩 被於額角 過於耳 太元中 婦人緩鬢傾䯻 以爲盛飾 用髮旣多 不可恒戴 乃先於木及籠上裝之 名曰假䯻 今我國婦人之有假首 蓋出於此
6. 鼻之下口之上曰人中 趙孟頫云 自此而上眼耳鼻皆雙竅 自此而下口曁二便皆單竅 三畫陰三畫陽 成泰卦也 王弇州曰 以婦人言之 下有雙乳 豈單竅乎 余謂雙乳不在九竅之數 弇州之言亦戲耳
5. 按口上曰髭 下曰承漿 漿水也 頤下曰鬚 在頰曰髯 其上連髮曰鬢 又上自頸項咽喉嗌脰胸臆膺膈 中而脇腋肩臂肘腕手掌 下至髖髀股膝脚脛足趾踝跟皆異名 人之有身 不自知者多矣
4. 張湛目疾方云 損讀書減思慮 專內視簡外觀 朝晩起夜早眠 凡六物熬以神火 下以氣篩 蘊於胸中 長服不已 非但明目 亦可延年 今元斯文鐸少時 用鯨油讀書 患眼不見物 醫言非針藥可治 必須三年閉眼不開 乃有效 元依其言 不出戶三年 始開眼 可察秋毫云
3. 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 而養生書云 皁糊屛風 可養目力 養生書又云 不食畜獸肝 畜獸臨宰之時 忿氣聚肝 不宜於目明矣 然本草云 靑羊肝牛肝猪肝兔肝明目 爲說不同
2. 古人云 鼻中之氣 陽時在左 陰時在右 亥子之交 兩鼻俱通 道家所謂玉洞雙開者也 甞見一老僧能以左右鼻出入息 占知時刻不差
1. 按人之孔竅 氣血呼吸 皆通於天 天有九重 人有九竅 天有四時以制十二月 人有四肢以使十二節 又天不足西北 故人之右邊耳目先衰 地不滿東南 故人之左邊手足先痺 素問曰 右耳目不如左明 左手足不如右强 亦一證也
3. 道經曰 天有三寶 日月星 人有三寶 精氣神 譚景昇曰 存三抱一者 鍊精化氣 鍊氣化神 鍊神合道 象川翁曰 精能生氣 氣能生神 榮衛一身 莫大於此 余謂三寶之中 以精爲首 是知精者又氣與神之本也
2. 醫書云 心竅方寸 神明居焉 蓋方寸者 心之竅也 徐庶所謂方寸地 乃指心而言 今人因此直以心爲方寸則未穩
1. 邵子曰 神者人之主 將寐在脾 熟寐在腎 將寤在肝 正寤在心 以此觀之 心爲陽明之位 神之所舍也 乃人君南面 主宰萬物之眾 故曰天君 內經所謂心者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是也
9. 佛語曰 地水火風 和合成人 筋骨肌肉 皆屬于地 精血津液 皆屬于水 呼吸溫煖 皆屬于火 靈明活動 皆屬于風 是以風止則氣絶 火去則身冷 水竭則無血 土散則身裂 此所謂四大成形者也
8. 古之肥重者 安祿山三百五十斤 司馬保八百斤 孟業千斤 又伍子胥長一丈腰十圍 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 軺車不能載 三馬不能勝 此其極也
7. 按項王擧鼎拔山 蜀五丁力士 能移山擧萬鈞 秦鳥獲, 夏育 俱擧千鈞 千鈞蓋三萬斤也 商崇侯虎擧六百石重沙 衛石蕃負沙一千二百斤 此蓋一百二十石也 余謂萬鈞當爲三十萬斤 此尤虛誕 雖古之斤兩斗石 與今不同 而恐無是理 且五丁乃指力士五人 非一人名也
6. 古人曰 貴賤視其眉目 智慧察其皮毛 苦樂觀其手足 貧富觀其頤頷 此則大綱說也 唐一行曰 相人之法 以洪範五福六極爲主 大槪忠孝仁義者吉人也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者凶人也 吉人必獲五福之報 凶人必獲六極之刑 縱不在其身 必在子孫 不但於風骨氣色中 料其前程休咎 若一行者 善相人矣
5. 朱丹溪曰 人之形長不及短 大不及小 肥不及瘦 人之色白不及黑 嫩不及蒼 薄不及厚 又曰 肥人濕多 瘦人火多 白者肺氣虛 黑者腎氣足 此就人稟氣而言 非身形美惡之說也
4. 相書曰 河目海口 食祿千鍾註 目光明而不露 口方正而不反 貴顯食祿之相也 河目海口者 言有容訥而不反露也
3. 傳曰 容貌辭氣 乃德之符 先儒云學者須要理會氣象 所謂氣象者 於辭令容止輕重疾徐 足以見之 不惟君子小人分於此 亦貴賤壽夭所由定也
2. 按衛公孫呂長七尺 面長三尺而廣三寸 名動天下 伍員長十尺 眉間一尺 桑維翰身短而面長一尺 桓溫面有七星 蘇軾面有七黑子 晏嬰, 淳于髡, 田文, 龔遂 皆爲人短小 郭解, 嚴延年, 婁護, 李紳 皆短小精悍 此蓋以精悍爲勝耳
1. 탕왕의 용모를 지닌 공자 孔子爲成湯之後, 而湯身長九尺六寸, 孔子亦九尺六寸. 萇弘見孔子, 以爲成湯之容體也, 亦異矣. 해석 孔子爲成湯之後, 공자는 성탕의 후예가 되니 而湯身長九尺六寸, 孔子亦九尺六寸. 탕왕의 키는 9척 6촌인데 공자 또한 9척 6촌이었다. 萇弘見孔子, 以爲成湯之容體也, 그래서 장홍은 공자를 뵈고서 성탕의 용모와 신체를 지녔다고 여겼으니 亦異矣. 또한 기이하다. 인용 목차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2. 趙孟頫宋室之裔 爲元朝駙馬 非特失節而已 夫胡元主中夏 萬古之大變 有氣節者 必不肯仕於其朝 况以趙而婿於讐虜乎 後人以詩嘲之曰 王維詩畫鍾繇書 又曰 畫出苕溪似輞川 其貶之宜矣 但譏其失節 而不及贅虜之罪 似亦未盡
1. 小說 以元將張弘範 爲張世傑之兄 按弘範至崖山 送書于世傑使降 世傑不答 以此觀之 宜可信 文璧乃文山之弟而仕于元 夫以二子之忠義 千百載之下 猶足使人興起 而不能感化同氣何也 按元史 弘範金降將張柔之子也
2. 大觀齋記夢文謂 卞季良言必搖頭 輕躁無雙 兪好仁長身古貌 如尊者像云 是其時代未遠 必知其爲人矣 世傳春亭吝嗇 所得魚肉 至臭腐不可食 棄諸溝渠而不以與人 其暴殄如此 大觀齋 乃沈義號也
1. 昔元載有胡椒八百斛 世言其多 而按皇明正德間 籍沒朱寧家財 胡椒三千五百石 餘物不可勝計 可謂今勝於古矣
7. 鄭湖陰別墅 在興仁門外 居處飮食 窮極奢侈 年八十一卒 近代貴富之家 無能及之者 如寫字學官輩日夜聚會 與同寢處 疑事則使之考閱 作詩則使之謄書 公但安坐口授而已 且公短於散文 每遇製作 使學官魚叔權代述 故公之文 無傳於世者云
6. 平城府院君朴元宗以武人 廢朝時官至正二品 首倡反正之謀 致位首揆 自知功大位盛 唯以樂飮速死爲意 聲伎滿前 窮歡日夜 如是者數年 壽僅四十餘卒 鄭湖陰少有文譽 爲承文正字 因公事謁公 公盛宴以待之 湖陰出語人曰宰相當如此矣 湖陰一生豪侈 蓋慕效其所爲云
5. 謝靈運門故恒數百人 室宇華曠 盡山泉之勝 徐湛之園池伎樂之美 冠絶一時 門生千餘 徐君蒨侍妾數十 皆佩金翠曳羅綺 有時載妓游行 王弇州以爲文士得此 亦是生天之福 余聞弇州在時 諸生侍左右者 常數十百人 輦金帛名馬 求銘誌至者踵相接焉 而於此猶有艷慕何也
4. 何曾日食萬錢 子劭日二萬錢 任愷一食萬錢 和嶠日三萬錢 元雍一食數萬錢 杜悰日五食 一食萬錢 李德裕一杯羹至二萬錢 元載用食物碗器至三千事 蔡京廚婢數百 每殺鵪子千餘 是知豪侈之人 其得令終者鮮矣
3. 卓王孫家僮千餘人 呂不韋, 糜竺萬人 元雍六千人 妓五百人 石崇八百人 美婢千餘人 楊素數千人 郭汾陽三千人 如程鄭之八百 袁廣漢之九百 不足數也
2. 宋徽宗出玉巵示輔臣曰 欲用此於大宴 人以爲太華 蔡京曰 事苟當於理 人言不足恤 陛下當享天下之養 區區玉杯 何足道哉 余謂徽宗之言 猶有不敢肆之意 而少人之巧口迎合如此 深可惡也 昔箕子有言 彼爲象著 將爲玉杯 玉杯乃帝王所未用 而今人或用之於宴會 恬不爲恠 習俗之侈靡甚矣
1. 司馬溫公曰 衣冠所以爲容也 世人聞人所尚而慕之 非以耳視乎哉 飮食所以適口也 世人取果餌而刻鏤朱綠之 非以目食乎哉 余謂奢侈之害 使人失其本心 而爲耳目之役者如是 豈不哀哉
2. 高麗李行儉爲刑部郞 同僚逼於權勢 屈訟之直者 行儉執不可 會在告 同僚卽決之 人有夢利劍自天而下 斮刑部官吏 未幾皆暴病死 行儉獨無恙 後行儉官至直學士 有孫公遂爲益山府院君 豈非陰德之報歟 以此觀之 凡枉法行私 以欺其心者 必不免天刑 宜可戒矣
1. 陰德者 陰有德於人之謂 若有計較期待之心則便非矣 古人言陰德其猶耳鳴 己獨知之 人無知者 此言然矣 于公以治獄 王翁孺以活人 鄧禹以不妄殺 自謂吾後世必興 是皆有意於期待 而猶獲陰報何歟 延壽書曰 陰德亦能延壽
6. 朴思庵儀容美晢如冰玉 詩亦淸峭近唐 爲遠接使 年僅四十五 擧止端雅 天使亟稱之 爲大提學時 李退溪先生爲提學 公辭以年少學未成 請以大提學授李某 上卽允之 議者嘉其能讓 旣免相 退居永平 絶意世事 淸苦一節 老而彌邵 近代大臣進退終始如公者尠矣
5. 金河西麟厚長城人 文章富贍 少時館課七夕賦第一 名聲籍甚 仁廟吊宮 爲侍講院說書 以修撰爲親老乞外 補玉果縣監 仁廟陞遐後 退居不仕 每値仁廟忌辰 必入深山痛哭終日 所著詩文行于世
4. 李知樞賢輔禮安人 甞按嶺南 以本道親舊所在 一開私謁之門 政法必由以壞 乃峻立其防 子弟親戚無敢伺候於公館者 年踰七十 以戶曹參判 退老于鄕 中仁明廟嘉其恬退 累陞至崇政 年八十九而卒
3. 明楊守陳性恬淡 居五品十六年 未甞求進 權幸有重其賢 欲授之者 守陳謝曰 吾猶婺婦也 守節三十年 今已老矣 豈白首而改節耶 余見士大夫盛年 稍知自厲 而晩節操守不堅 變其初志 爲河間之所笑者比比 若守陳者 可不謂賢乎
2. 避暑錄曰 白樂天與楊虞卿爲姻家 而不累於虞卿 與元稹, 牛僧孺厚善 而不黨於稹, 僧孺 爲裴晉公所重 而不因晉公以進 李文饒素不樂 而不爲文饒所深害 惟不汲汲於進而志在於退 是以能安於去就 愛憎之際 每裕然有餘也 余謂樂天旣退 於世間事宜若洒脫 而以聲色宴飮自娛 蓋不能處閑而猶有待於物者歟
1. 黃山谷曰 佩玉而心若槁木 立朝而意吊山 余謂士不可一日無此心 士而無此心 則爲富貴利達所動 而必不能輕爲去就 然則有此心者 仕而隱者也 無此心者 隱而仕者也
2. 余少時及見先君自奉甚約 平居待客 常着布衣 雖朝服未甞有綾絹之飾 及長從仕槐院 見許多提調中 唯黃廷彧, 尹卓然 着匹段搭胡 餘無有焉 今則纔陞堂上者 衣裏皆着彩段 或用白紋段爲襦裙 至於市井下賤 服飾之華靡 罔有紀極 蓋自東方以來 奢侈之風 莫甚於今日 若使賈誼復生 豈但流涕太息而已乎
1. 洪默齋彦弼家法甚嚴 領議政暹爲承旨時 猶必日課所讀 子婿雖通顯 每候門屛 悉去呵辟而後敢進 初度日 子弟欲以歌管佐酒 公曰 吾忝據崇高 恒懷戒愼 敢當聲伎之娛乎 其儉約如此
4. 李判書友直性廉潔 不事營爲 惟日飮無何 客有言及世事者 輒以何關答之 鄭松江爲挽詞曰 萬事何關客 惟知酒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