권십구(卷十九) 오어(吳語)
01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 越王句踐起師逆之. 大夫種乃獻謀曰: “夫吳之與越, 唯天所授, 王其無庸戰! 夫申胥․華登簡報吳國之士於甲兵, 而未嘗有所挫也. 夫一人善射, 百夫決拾, 勝未可成也. 夫謀必素見成事焉, 而後履之, 不可以授命. 王不如設戎, 約辭行成, 以喜其民, 以廣侈吳王之心. 吾以卜之於天, 天若棄吳, 必許吾成, 而不吾足也, 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心焉. 旣罷弊其民, 而天奪之食, 安受其燼, 乃無有命矣.”
越王許諾, 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 曰: “寡君句踐使下臣郢, 不敢顯然布幣行禮, 敢私告於下執事曰: 昔者越國見禍, 得罪於天王. 天王親趨玉趾, 以心孤句踐, 而又宥赦之. 君王之之越也, 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孤不敢忘天災, 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 今句踐申禍無良, 草鄙之人, 敢忘天王之大德, 而思邊垂之小怨, 以重得罪於下執事? 句踐用帥二三之老, 親委重罪, 頓顙於邊.
“今君王不察, 盛怒屬兵, 將殘伐越國. 越國固貢獻之邑也, 君王不以鞭箠使之, 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句踐請盟: 一介嫡女, 執箕箒以晐姓於王宮 ; 一介嫡男, 奉槃匜以隨諸御 ; 春秋貢獻, 不解於王府. 天王豈辱裁之? 亦征諸侯之禮也.
“夫諺曰: ‘狐埋之而狐搰之, 是以無成功.’ 今天王旣封植越國, 以明聞於天下, 而又刈亡之, 是天王之無成勞也. 雖四方之諸侯, 則何實以事吳? 敢使下臣盡辭, 唯天王秉利度義焉!”
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 “孤將有大志於齊, 吾將許越成, 而無拂吾慮. 若越旣改, 吾又何求? 若其不改, 反行, 吾振旅焉.”
申胥諫曰: “不可許也. 夫越, 非實忠心好吳也, 又非懾畏吾兵甲之彊也. 大夫種勇而善謀, 將還玩吾國於股掌之上, 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 故婉約其辭, 以從逸王志使淫樂於諸夏之國, 以自傷也. 使吾甲兵鈍弊, 民人離落, 而日以憔悴, 然後安受吾燼.
夫越王好信以愛民, 四方歸之, 年穀時熟, 日長炎炎. 及吾猶可以戰也. 爲虺弗摧, 爲蛇將若何?” 吳王曰: “大夫奚隆於越, 越曾足以爲大虞乎? 若無越, 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 乃許之成. 將盟, 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 “以盟爲有益乎? 前盟口血未乾, 足以結信矣. 以盟爲無益乎?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 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 吳王乃許之, 荒成不盟.
인용
02
吳王夫差旣許越成, 乃大戒師徒, 將以伐齊. 申胥進諫曰: “昔天以越賜吳, 而王弗受. 夫天命有反, 今越王句踐恐懼而改其謀, 舍其愆令, 輕其征賦, 施民所善, 去民所惡, 身約也, 裕其衆庶, 其民殷衆, 以多甲兵. 越之在吳, 猶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夫越王之不忘敗吳, 於其心也戚然, 服士以伺吾閒. 今王非越是圖, 而齊․魯以爲憂. 夫齊․魯譬諸疾疥癬也, 豈能涉江․淮而與我爭此地哉? 將必越實有吳土.
“王其盍亦鑑於人, 無鑑於水! 昔楚靈王不君, 其臣箴諫以不入. 乃築臺於章華之上, 闕爲石郭, 陂漢以象帝舜. 罷弊楚國, 以閒陳․蔡. 不修方城之內, 踰諸夏而圖東國, 三歲於沮․汾以服吳․越. 其民不忍饑勞之殃, 三軍叛王於乾溪. 王親獨行, 屛營仿偟於山林之中, 三日乃見其涓人疇. 王呼之曰: ‘余不食三日矣.’ 疇趨而進, 王枕其股以寢於地. 王寢, 疇枕王以墣而去之. 王覺而無見也, 乃匍匐將入於棘闈, 棘闈不納, 乃入芋尹申亥氏焉. 王縊, 申亥負王以歸, 而土埋之其室. 此志也, 豈遽忘於諸侯之耳乎?
“今王旣變鮌․禹之功, 而高高下下, 以罷民於姑蘇. 天奪吾食, 都鄙荐饑. 今王將很天而伐齊. 夫吳民離矣, 體有所傾, 譬如羣獸然, 一個負矢, 將百羣皆奔, 王其無方收也. 越人必來襲我, 王雖悔之, 其猶有及乎?”
王弗聽. 十二年, 遂伐齊. 齊人與戰于艾陵, 齊師敗績, 吳人有功.
인용
03
吳王夫差旣勝齊人於艾陵, 乃使行人奚斯釋言於齊, 曰: “寡人帥師不腆吳國之役, 遵汶之上, 不敢左右, 唯好之故. 今大夫國子興其衆庶, 以犯獵吳國之師徒, 天若不知有罪, 則何以使下國勝?”
인용
04.
吳王還自伐齊, 乃訊申胥曰: “昔吾先王體德明聖, 達於上帝. 譬如農夫作耦, 以刈殺四方之蓬蒿, 以立名於荊, 此則大夫之力也.” 今大夫老, 而又不自安恬逸, 而處以念惡, 出則罪吾衆, 撓亂百度, 以妖孽吳國. 今天降衷于吳, 齊師受服. 孤豈敢自多? 先王之鍾鼓, 寔式靈之. 敢告于大夫.”
申胥釋劍而對曰: “昔吾先王世有輔弼之臣, 以能遂疑計惡, 以不陷於大難. 今王播棄黎老, 而近孩童焉比謀, 曰: ‘余令而不違.’ 夫不違, 乃違也. 夫不違, 亡之階也. 夫天之所棄, 必驟近其小喜, 而遠其大憂. 王若不得志於齊, 而以覺寤王心, 而吳國猶世. 吾先君得之也, 必有以取之 ; 其亡之也, 亦有以棄之. 用能援持盈以沒, 而驟救傾以時. 今王無以取之, 而天祿亟至, 是吳命之短也. 員不忍稱疾辟易, 以見王之親爲越之擒也. 員請先死.”
遂自殺. 將死, 曰: “以懸吾目於東門, 以見越之入, 吳國之亡也.”
王慍曰: “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 乃使取申胥之尸, 盛以鴟*제, 而投之於江.
인용
05
吳王夫差旣殺申胥, 不稔於歲, 乃起師北征. 闕爲深溝, 通於商․魯之閒, 北屬之沂, 西屬之濟, 以會晉公午於黃池.
於是越王句踐乃命范蠡․后庸, 率師沿海泝淮以絶吳路. 敗王子友於姑熊夷. 越王句踐乃率中軍泝江以襲吳, 入其郛, 焚其姑蘇, 徙其大舟.
吳․晉爭長未成, 邊遽乃至, 以越亂告. 吳王懼, 乃合大夫而謀曰: “越爲不道, 背其齊盟. 今吾道路修遠, 無會而歸, 與會而先晉, 孰利?” 王孫雒曰: “夫危事不齒, 雒敢先對. 二者莫利: 無會而歸, 越聞章矣, 民懼而走, 遠無正就. 齊․宋․徐․夷曰: ‘吳旣敗矣!” 將夾溝而*치我, 我無生命矣 ; 會而先晉, 晉旣執諸侯之柄以臨我, 將成其志以見天子. 吾須之不能, 去之不忍. 若越聞愈章, 吾民恐叛. 必會而先之.”
王乃步就王孫雒曰: “先之, 圖之將若之何?” 王孫雒曰: “王其無疑! 吾道路悠遠, 必無有二命焉, 可以濟事.” 王孫雒進, 顧揖諸大夫曰: “危事不可以爲安, 死事不可以爲生, 則無爲貴智矣. 民以惡死而欲貴富以長沒也, 與我同. 雖然, 彼近其國, 有遷 ; 我絶慮, 無遷. 彼豈能與我行此危事也哉? 事君勇謀, 於此用之. 今夕必挑戰, 以廣民心. 請王勵士, 以奮其朋勢, 勸之以高位重畜, 備刑戮以辱其不勵者, 令各輕其死. 彼將不戰而先我, 我旣執諸侯之柄, 以歲之不獲也, 無有誅焉, 而先罷之, 諸侯必說. 旣而皆入其地, 王安挺志, 一日惕, 一日留, 以安步王志. 必設以此民也, 封於江․淮之閒, 乃能至於吳.” 吳王許諾.
인용
06
吳王昏乃戒, 令秣馬食士. 夜中, 乃令服兵擐甲, 係馬舌, 出火竈, 陳士卒百人, 以爲徹行․百行. 行頭皆官師, 擁鐸拱稽, 建肥胡, 奉文犀之渠. 十行一嬖大夫, 建旌提鼓, 挾經秉枹. 十旌一將軍, 載常建鼓, 挾經秉枹. 萬人以爲方陣, 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 望之如茶. 王親秉鉞, 載白旗以中陳而立. 左軍亦如之, 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 望之如火. 右軍亦如之, 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 望之如墨. 爲帶甲三萬, 以勢攻, 雞鳴乃定. 旣陳, 去晉軍一里. 昧明, 王乃秉枹, 親就鳴鍾鼓․丁寧․錞于, 振鐸勇怯盡應, 三軍皆譁釦以振旅, 其聲動天地.
晉師大駭不出, 周軍飾壘, 乃令董褐請事, 曰: “兩君偃兵接好, 日中爲期. 今大國越錄, 而造於弊邑之軍壘, 敢請亂故.”
吳王親對之曰: “天子有命, 周室卑約, 貢獻莫入, 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 無姬姓之振也, 徒遽來告. 孤日夜相繼, 匍匐就君. 君今非王室不平安是憂, 億負晉衆庶, 不式諸戎․狄․楚․秦 ; 將不長弟, 以力征一二兄弟之國. 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 進則不敢, 退則不可. 今會日薄矣, 恐事之不集, 以爲諸侯笑. 孤之事君在今日, 不得事君亦在今日. 爲使者之無遠也, 孤用親聽命於藩籬之外.”
董褐將還, 王稱左畸, 曰: “攝少司茲與王士五人, 坐於王前.” 乃皆進, 曰, 斲於客前以酬客.
董褐旣致命, 乃告趙鞅曰: “臣觀吳王之色, 類有大憂, 小則嬖妾․嫡子死, 不則國有大難 ; 不則越入吳. 將毒, 不可與戰. 主其許之先, 無以待危, 然而不可徒許也.” 趙鞅許諾.
晉乃令董褐復命曰: “寡君未敗觀兵身見, 使褐復命曰: ‘曩君之言, 周室旣卑, 諸侯失禮於天子, 請貞於陽卜, 收文․武之諸侯. 孤以下密邇於天子, 無所逃罪, 訊讓日至, 曰: 昔吳伯父不失春秋, 必率諸侯以顧在余一人. 今伯父有蠻․荊之虞, 禮世不續, 用命孤禮佐周公, 以見我一二兄弟之國, 以休君憂. 今君掩王東海, 以淫名聞於天子, 君有短垣, 而自踰之, 况蠻․荊則何有於周室? 夫命圭有命, 固曰吳伯, 不曰吳王. 諸侯是以敢辭. 夫諸侯無二君, 而周無二王, 君若無卑天子, 以干其不祥, 而曰吳公, 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 許諾.”
吳王許諾, 乃退就幕而會. 吳公先歃, 晉侯亞之. 吳王旣會, 越聞愈章, 恐齊․宋之爲己害也, 乃命王孫雒先與勇獲帥徒師, 以爲過賓於宋, 以焚其北郛焉而過之.
인용
07
吳王夫差旣退于黃池, 乃使王孫苟告勞于周, 曰: “昔者楚人爲不道, 不共承王事, 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 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 被甲帶劍, 挺鈹搢鐸, 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擧. 天舍其衷, 楚師敗績, 王去其國, 遂至于郢. 王總其百執事, 以奉其社稷之祭. 其父子․昆弟不相能, 夫槪王作亂, 是以復歸于吳. 今齊侯壬不鑒于楚. 又不承共王命, 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 夫差不貰不忍, 被甲帶劍, 挺鈹搢鐸, 遵汶伐博, 簦笠相望於艾陵. 天舍其衷, 齊師還. 夫差豈敢自多? 文․武寔舍其衷. 歸不稔於歲, 余沿江泝淮, 闕溝深水, 出於商․魯之閒, 以徹於兄弟之國. 夫差克有成事, 敢使苟告於下執事.”
周王答曰: “苟, 伯父令女來, 明紹享余一人, 若余嘉之. 昔周室逢天之降禍, 遭民之不祥, 余心豈忘憂恤, 不唯下圭之不康靖? 今伯父曰: ‘戮力同德.’ 伯父若能然, 余一人兼受而介福. 伯父多曆年以沒元身, 伯父秉德已侈大哉!”
인용
08
吳王夫差還自黃池, 息民不戒. 越大夫種乃唱謀曰: “吾謂吳王將遂涉吾地, 今罷師而不戒以忘我, 我不可以怠. 日臣嘗卜於天, 今吳民旣罷, 而大荒荐饑, 巿無赤米, 而囷鹿空虛, 其民必移就蒲蠃于東海之濱. 天占旣兆, 人事又見, 我蔑卜筮矣. 王若今起師以會, 奪之利, 無使夫悛. 夫吳之邊鄙遠者, 罷而未至, 吳王將耻不戰, 必不須至之會也, 而以中國之師與我戰若事幸而從我, 我遂踐其地, 其至者亦將不能之會也已, 吾用禦兒臨之. 吳王若慍而又戰, 奔遂可出. 若不戰而結成, 王安厚取名而去之.” 越王曰: “善哉!” 乃大戒師, 將伐吳.
楚申包胥使於越, 越王句踐問焉, 曰: “吳國爲不道, 求殘我社稷宗廟, 以爲平原, 弗使血食. 吾欲與之徼天之衷, 唯是車馬․兵甲․卒伍旣具, 無以行之. 請問戰奚以而可?” 包胥辭曰: “不知.” 王固問焉, 乃對曰: “夫吳, 良國也, 能博取於諸侯. 敢問君五之所以與之戰者?” 王曰: “在孤之側者, 觴酒․豆肉․簞食, 未嘗敢不分也. 飮食不致味, 聽樂不盡聲, 求以報吳. 願以此戰.” 包胥曰: “善則善矣, 未可以戰也.” 王曰: “越國之中, 疾者吾問之, 死者吾葬之, 老其老, 慈其幼, 長其孤, 問其病, 求以報吳. 願以此戰.” 包胥曰: “善則善矣, 未可以戰也.” 王曰: “越國之中, 吾寬民以子之, 忠惠以善之. 吾修令寬刑, 施民所欲, 去民所惡, 稱其善, 掩其惡, 求以報吳. 願以此戰.” 包胥曰: “善則善矣, 未可以戰也.” 王曰: “越國之中, 富者吾安之, 貧者吾與之, 救其不足, 裁其有餘, 使貧富皆利之, 求以報吳, 願以此戰.” 包胥曰: “善則善矣, 未可以戰也.” 王曰: “越國南則楚, 西則晉, 北則齊, 春秋皮幣․玉帛․子女以賓服焉, 未嘗敢絶, 求以報吳. 願以此戰.” 包胥曰: “善哉! 蔑以加焉, 然猶未可以戰也. 夫戰, 智爲始, 仁次之, 勇次之. 不智, 則不知民之極, 無以銓度天下之衆寡 ; 不仁, 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 ; 不勇, 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 越王曰: “諾.”
越王句踐乃召五大夫, 曰: “吳爲不道, 求殘吾社稷宗廟, 以爲平原, 不使血食. 吾欲與之徼天之衷, 唯是車馬․兵甲․卒伍旣具, 無以行之. 吾問於王孫包胥, 旣命孤矣 ; 敢訪諸大夫, 問戰奚以而可? 句踐願諸大夫言之, 皆以情告, 無阿孤, 孤將以擧大事.” 大夫后庸乃進對曰: “審賞則可以戰乎?” 王曰: “聖.” 大夫苦成進對曰: “審罰則可以戰乎?” 王曰: “猛.” 大夫種進對曰: “審物則可以戰乎?” 王曰: “辯.” 大夫蠡進對曰: “審備則可以戰乎?” 王曰: “巧.” 大夫皐如進對曰: “審聲則可以乎?” 王曰: “可矣.” 王乃命有司大令於國曰: “苟在戎者, 皆造於國門之外.” 王乃命於國曰: “國人欲告者來告, 告孤不審, 將爲戮不利, 及五日必審之, 過五日, 道將不行.”
王乃入命夫人. 王背屛而立, 夫人向屛. 王曰: “自今日以後, 內政無出, 外政無入. 內有辱, 是子也 ; 外有辱, 是我也. 吾見子於此止矣.” 王遂出, 夫人送王, 不出屛, 乃闔左闔, 塡之以土, 去笄側席而坐, 不掃. 王背檐而立, 大夫向檐. 王命大夫曰: “ 食土不均, 土地之不修, 內有辱於國, 是子也 ; 軍士不死, 外有辱, 是我也. 自今日以後, 內政無出, 外政無入, 吾見子於此止矣.” 王遂出, 大夫送王不出檐, 乃闔左闔, 塡之以土, 側席而坐, 不掃.
王乃之壇列, 鼓而行之, 至於軍, 斬有罪者以徇, 曰: “莫如此以環瑱通相問也.” 明日徙舍, 斬有罪者以徇, 曰: “莫如此不從其伍之令.” 明日徙舍, 斬有罪者以徇, 曰: “莫如此不用王命.” 明日徙舍, 至於禦兒, 斬有罪者以徇, 曰: “莫如此淫逸不可禁也.”
王乃命有司大徇於軍, 曰: “有父母耆老而無昆弟者, 以告.” 王親命之曰: “我有大事, 子有父母耆老, 而子爲我死, 子之父母將轉於溝壑, 子爲我禮已重矣. 子歸, 歿而父母之世. 後若有事, 吾與子圖之.” 明日徇於軍, 曰: “有兄弟四五人皆在此者, 以告.” 王親命之曰: “我有大事, 子有昆弟四五人皆在此, 事若不捷, 則是盡也. 擇子之所欲歸者一人.” 明日徇於軍, 曰: “有眩瞀之疾者, 以告.” 王親命之曰: “我有大事, 子有眩瞀之疾, 其歸若已. 後若有事, 吾與子圖之.” 明日徇於軍, 曰: “筋力不足以勝甲兵, 志行不足以聽命者歸, 莫告.” 明日, 遷軍接龢, 斬有罪者以徇, 曰: “莫如此志行不果.” 於是人有致死之心, 王乃命有司大徇於軍, 曰: “謂二三子歸而不歸, 處而不處, 進而不進, 退而不退, 左而不在左, 右而不在右, 身斬, 妻子鬻.”
於是吳王起師, 軍于江北, 越王軍于江南. 越王乃中分其師以爲左右軍, 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爲中軍. 明日將舟戰於江, 及昏, 乃令左軍銜枚泝江五里以須, 亦令右軍銜枚踰江五里以須. 夜中, 乃命左軍․右軍涉江鳴鼓中水以須. 吳師聞之大駭, 曰: “越人分爲二師, 將以夾攻我師.” 乃不待旦, 且亦中分其師, 將以禦越. 越王乃令其中軍銜枚潛涉, 不鼓不譟以襲攻之, 吳師大北. 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 又大敗之於沒, 又郊敗之, 三戰三北, 乃至於吳. 越師遂入吳國, 圍王臺.
吳王懼, 使人行成, 曰: “昔不穀先委制於越君, 君告孤請成, 男女服從. 孤無奈越之先君何, 畏天之不祥, 不敢絶祀, 許君成, 以至於今. 今孤不道, 得罪於君王, 君王以親辱於弊邑. 孤敢請成, 男女服爲臣御.” 越王曰: “昔天以越賜吳, 而吳不受 ; 今天以吳賜越, 孤敢不聽天之命, 而聽君之令乎?” 乃不許成. 因使人告於吳王曰: “天以吳賜越, 孤不敢不受. 以民生之不長, 王其無死! 民生於地上, 寓也, 其與幾何? 寡人其達王於甬句東, 夫婦三百, 唯王所安, 以沒王年.” 夫差辭曰: “天旣降禍於吳國, 不在前後, 當孤之身寔失宗廟社稷. 凡吳土地人民, 越旣有之矣, 孤何以視於天下!” 夫差將死, 使人說於子胥曰: “使死者無知, 則已矣 ; 若其有知, 吾何面目以見員也!” 遂自殺.
越滅吳, 上征上國, 宋․鄭․魯․衛․陳․蔡執玉之君皆入朝. 夫唯能下其君臣, 以集其謀故也.
인용
'고전 > 국어'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국어, 초어 상 - 전문 (0) | 2021.09.09 |
---|---|
국어, 초어 하 - 전문 (0) | 2021.09.09 |
국어, 월어 상 - 전문 (0) | 2021.09.09 |
국어, 월어 하 - 전문 (0) | 2021.09.09 |
국어, 진어 사 - 21. (0) | 2021.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