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   2024/0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rchives
Today
Total
관리 메뉴

건빵이랑 놀자

김택영 - 잡언 전문 본문

한문놀이터/전문

김택영 - 잡언 전문

건방진방랑자 2022. 6. 8. 07:27
728x90
반응형

잡언(雜言)

 

김택영(金澤榮)

 

雜言一

 

1.

余讀氓詩而知詩之不可無也 淫奔之婦 平居對人 諱其踪跡 掩匿覆盖 無所不至 至有不幸而被逐 則諱之尤甚 此固人之常情也 而今乃一吟咏之間 凡係羞耻而可諱者 衝吻直出 譬如食中有蠅 吐出乃已 是豈非性情感發 油然躍然 己亦不自知其然而然者歟 詩之有功於性情 如是夫

 

2.

孟子論舜不告而娶 有懟父母之語 舜大孝也 使告而不得娶 豈有怨懟之理 盖曰以父之故而終身不得娶 可怨之事也 故己寧負一時不告之罪 而不敢陷父於終身可怨之地 懟之一字 盖設辭也 非眞謂舜懟其父也

 

 

3.

孟子曰惻隱之心云云 斯語也使後世儒者言之 則必曰惻隱之情 而不敢曰心矣 盖孔孟體道爲文 心竅大而活 故其言似疎而實該 隨叩而足 後人則因文求道 心竅狹而死 故其言似密而實鑿 或與本眞日遠而不自覺耳

 

 

雜言二

 

1.

詩有聲先而意隨者 如明月松間照 若就明字 易以皎字或寒字 可能有天然之意乎 亦有意先而聲隨者 如愁思看春不當春 若將一春字 作椿字讀 則雖利口 必不能諧律矣

 

 

2.

吾邦盖在上古之世 只有方言而無文字 其有文字自箕子始 則吾邦字音 卽箕子之所授也 而今其字音 與中國大異而小同者何 吾嘗思之 盖始同而後變耳 安徽王饒生聞余讀書曰 某字某字 是中國之古音 夫中音有古今之變 則東音何獨不然 故今之不同者 卽互失其本音故也 惟吾邦入聲字音 似與中國絶異 然徐而尋之 特其音太猛而已 亦未甞絶異也

 

 

 

雜言三

 

 

1.

吾儒之秉彜 順義理之心也 西敎之自由 順血氣之心也 二者之精粗懸矣 然義理之心 天下之人 萬僅一二 血氣之心 天下之人 萬則萬焉 故自由之敎 可以得力於競爭之世 而秉彜之敎 難以得力於競爭之世

 

 

2.

讀古人之文 須昭昭乎其有香入鼻矣 須昭昭乎其有味入口矣 須昭昭乎其有色入目矣 須昭昭乎其有聲入耳矣 彼徒讀而不知此四者者 吾末如之何

 

 

3.

師果有乎哉 才之上者 不待師而自知矣 才之下者 雖師終日舌敝而不知爲何語矣 惟中才者 始可有待於師 然至如輪扁所云不徐不疾之間 終非師之所得以傳也

 

 

4.

先儒以輪回之說爲狹 以爲人死 其氣復爲天地之一氣 循環無限 今若曰輪回 則是氣便有限而無以成天地 是固高論也 然天地雖是一氣 而其中風氣雲氣電氣等氣 各分其類 則人鬼之氣 亦當爲一類而爲輪回之感應也 然則天下之人 雖未必皆輪回 而其有時而輪回者 决知其不可無矣

 

 

5.

凡文字 心竅材力俱宏大然後 方能包涵衆體 詩之李杜 文之韓蘇是也 近世惟歸煕甫王貽上二人 爲差强人意者乎

 

 

6.

曾滌生病歸太僕之文之神乎味乎 以爲未臻於經學之深厚 此固是也 然當太僕之世 王李諸人 以秦漢僞體虎嘯天下 故太僕反之以正軌 而時出其神乎味乎者曰 爾欲爲秦漢 只如此可也 所以居一代而救一代之弊者耳 夫經學文章 分而爲二已久 滌生何乃必以經學繩文人 亦將責子長曰何不爲論語中庸之文也乎

 

 

7.

文章自是天地自然之法則 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蕩蕩懷山襄陵 浩浩滔天 六字二句之下 接以四字一句 何其妙哉 若使三句皆六字 則便不成文

 

 

8.

或謂秦漢以上 文無起承轉合之法 夫起承轉合 言之序也 焉有無序而可以成言者 宜曰秦漢以上 起承轉合益深活 而不如後之淺局耳

 

 

9.

孔子之道 只是中庸而已 只是誠而已 初無奇特驚異之功 而中庸之讚孔子 上極于天 下極于地 有若浮夸者何也 試問天下之人 有一刻能中庸者乎 有一息能誠者乎 此中庸之讚之 所以不得不爾者也

 

 

10.

孝經非孔子之書 乃周末諸子僞撰之最先出者也 孔子敎人 每就其不足而言之 如曾子者 於孔子弟子 最有孝行而非不足於孝者也 孔子何必勤敎之 且其言支離張皇 而又於每章之末 必引古書 不亦陋哉

 

 

11.

文字之道無限 故不能無修改 孔子吾不知爾 自孔子以外 必皆改之 觀於裨諶草創子羽修飾 可知

 

 

 

12.

文字之才之量之淺有二 太速者一 一作不能復改者一

 

 

13.

凡夫凡婦之才知 古今一也 以今閭巷男女而觀之 則十三國風之文章 豈凡夫凡婦之所能爲者 乃當時各國之文士 取閭巷歌謠而文之者耳

 

 

 

14.

算數有加倍之法 古文亦然 須一層加一層 一節加一節 至於無復可加 方佳

 

 

15.

爲學者假使千年生 須千年進 千年之中 又須月進日進 余閱歷於半世之間 多見學者十年後猶十年之前 二十年後猶二十年之前 無甚有進 此將如之何

 

 

16.

詩固是聲響 而文亦有聲響 如古之莊周太史公 後之昌黎東坡 皆聲之最壯者 在吾東則朴燕岩其庶幾者乎

 

 

 

17.

詩揚且之晳也五字中虛字居三 余嘗試减一且字讀之 神理便蕉萃矣

 

 

18.

有理有法之文 長而似短 無理無法之文 短而似長

 

 

 

19.

詩之理致精工者 苦思可以致之 至於神韵 非苦思之所可致 雖作者亦有時乎不自知其所以然 余嘗與尹愚堂 賞蛾眉山紅牡丹花六十一本 笑言曰 彼其光氣神采 可摸捉乎 王貽上之詩似之 愚堂聞之欣然 述爲一說

 

 

 

20.

秦漢以上之文 其神天然 其氣沛然 王李諸人學之 不得其神而只效一毛 不得其氣而只爲拳踢 卒之入於六朝浮靡而止 兵法不過是多方以悞 文章不過是多方以活

 

 

 

21.

朴燕岩文 置之昌黎集中 往往幾不可辨 然而所作絶少何也 昌黎之文 將學其奇崛則常患乎力疲 將學其平易則又患乎辭俚 此其所以不能多作也

 

 

 

22.

嚴幾道見余所選麗韓九家文曰 貴國之文 甚有奇氣 有時往往出敝國今人上 余曰譬之於物 多用者敝 少用者完 中國文字 開闢久遠而用多 故自厚而入於薄 敝邦文字 開闢較晩而用少 故尙或有厚者耶 幾道輒詡爲精闢

 

 

 

23.

初學作文者 於或開或合 或出或入 或起或伏 或深或淺 或擊或誘 或擒或縱之類 皆可留心 而其尤當先留心者有二 一曰段落不可不淸 一曰機關不可徑洩

 

 

 

24.

吾韓於古禮正祭外 又有陵寢忌辰祭及四名節祭眞殿茶禮之屬 歲至千數 差祭官者 百方規免 神苟有知 其安歆乎 又况閭閻貧者力有所難 出於强勉 若上下俱大减之 庶敬心生樂意存矣

 

 

25.

凡文字平易中有奇變 是爲眞奇變 質樸中有光輝 是爲眞光輝

 

 

 

26.

人之初生 必處處生之 殆如昆虫 或云初生一男一女 遂以蕃殖 是胥天下而自入於聚麀之辱也 都無氣化誕生之理則已矣 旣有之 豈以一男一女爲限哉 三墳云始生九頭 此稍近之 然上世中國之地 不過數千里 所謂九頭者 指其數千里內所生者 若數千里之外 何止九頭而已

 

 

 

27.

塚墓福蔭之說 君子不言 然術士之言山運 往往能逆中於數十百年之前何也 盖山運非能發其人之福 乃偶合於其人之家運耳

 

 

 

28.

王陽明解格物爲正心 正字容或有說 物字安可謂之心 此明是武斷牽强之說也 惟中庸首章解 稍似明透

 

 

 

雜言四

 

1.

太極 道也理也 在一陰一陽之謂道之文 則道是太極也 在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文 則太極是理也

 

 

2.

余性好昌黎文 五十年 無一日不讀 或亮讀之 或以意讀之 然至其所爲文 多似歐王曾者 由力薄也 亦由韓文包衆體故

 

 

3.

書易之文苦 孔子之文甘 史遷學其甘者 以爲疏蕩高潔神韵之文

 

 

4. 사마천의 문장은 시다

 

太史公之文, 便是詩.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5.

朱子說 最平實可遵守 而未至於聖 則安得無初本定本之不同也 但初本不棄而與定本同傳 此區區所以常竊疑者也

 

 

6.

詩最要調律 意趣雖好 律不諧則不得成其好 但其律不專在人工 而多係於人品 有不可以强致者也

 

 

7.

曾子曰唯 孟子曰取之左右 逢其源 此皆聖賢之道之悟境也 若文字之道 尤貴有悟 不悟 雖終身爲之 只是皮殼而已

 

 

8.

三以天下讓 三者終也 一讓曰辭 再讓曰固辭 三讓曰終辭 天下者假設之辭 言泰伯能讓其國 則雖天下之大 亦將能終讓之也 此卽聖人言語文字活動處也 乃後人或强解三字 以求三讓之數 或强解天下二字 有若泰伯逆讓百年以後武王所得之天下者何哉

 

 

9.

歐陽公文力 摹史遷神韵 然而無史遷長驅大進之氣力 故終近於弱 古今善學史遷者 惟昌黎東坡震川三人

 

 

10.

世多以爲震川學廬陵非也 震川是專主太史公 而旁及昌黎東坡南豐者 故能樸實 能虛非 能長驅大進

 

 

11.

王貽上詩 自是後代詩之偏調 不可得列於大家之數 然格法旣極脫灑 而調律之妙 尤不可及 其調律之妙 袁隨園已說之詳矣

 

 

 

12. 허사에 신묘한 이치가 있지만 기피하는 세태를 비판하다

 

焉哉乎也之而故則等語助字, 雖似乎俚, 而至妙之神理, 實在於是. 尙書周易之文罕用此, 用之自孔子, 司馬尤多用之.

今之人或以務去此等語助字爲高勁, 是將不愛鍾王米蔡之書, 而獨愛蒼頡之篆者耶.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13.

平準書云先是往十餘歲 太史公自序云唯唯否否不然 旣曰先是而又曰往 旣曰否否而又曰不然 今人能爲此否

 

 

14.

大學君子先愼乎德以下三節 連下是故二字 眞非今人情量之所及也 盖此法自先秦多有之 止于史公 而班固不能爾 况又益後於固者乎

 

 

 

15.

賈太傅文氣魄之雄厚 機軸之變動 未必遠讓史遷

 

 

 

16.

原道只言及誠意正心 而不及於格物者 以格物卽格誠意正心修身等之物理 而非於誠意正心修身等之外 別爲專門一位也 此韓子特明處 非疎也

 

 

17.

陶靖節閑情賦 極工極姸之中 亦能極淡極高 卓爲六代之第一 乃昭明太子指爲白玉之瑕 此無乃慕陶之甚而反入於迂酸耶

 

 

 

18.

龔定菴辨別李白詩僞作 定爲二百餘篇 未知二百篇者能刊傳否 李詩橫逸之中亦大靜眞 而僞作狂淺之詩之亂之 足爲深痛 定菴眞能作快事耳

 

 

 

19. 고문은 문장을 흉내 내는 데 있지 않고 신이함을 담아내는 데 있다

 

古文之妙, 惟在乎行之以神. 苟神矣, 淺可使深, 弱可使强, 易可使難, 小可使大, 安用艱文澀句爲哉.

然神不徒至, 要在於理, 此不可不察.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20.

高麗文之傑作 當以金文烈公溫達傳爲第一 吾韓之文傑作可傳之多 莫如朴燕岩 其次金臺山三韓義烈女傳序 亦足爲千古絶調 又張谿谷漢祖不封紀信論是也

 

 

21. 우리나라 고문의 흐름

 

변려문의 풍조가 득세하던 삼국시대와 고려 초기

吾邦之文, 三國高麗專學六朝文, 長於騈儷.

 

삼국사기부터 불어 닥친 고문의 열풍

高麗中世, 金文烈公特爲傑出, 其所撰三國史, 豐厚樸古, 綽有西漢之風.

其末世, 李益齋始唱古文, 尤長於記事, 再修國史, 韓朝所作高麗史, 實皆益齋之筆也.

 

주소체와 어록체가 문단을 휩쓸다

李牧隱以益齋門生, 始唱程朱之學, 而其文多雜註疏語錄之氣.

自是至吾韓二百餘年之間, 權陽村金佔畢崔簡易申象村李月沙諸家, 而皆受病於牧隱. 金農巖所云: “我東之文, 膚率而不能切深, 俚俗而不能雅麗, 冗靡而不能簡整者.” 卽指此也.

 

전대의 비루함을 일소한 작가들

張谿谷李澤堂二公, 一洗前陋, 而陋未盡祛.

農巖則祛盡矣. 然又稍病乎弱.

朴燕巖農巖之雅, 而昌大雄變之. 自後洪淵泉以下, 去益愈淸, 而元氣亦隨而稍薄,

此余之選麗韓九家者也.

 

조선 후기 문단의 흐름

如吾韓黃江漢, 頗長於記事, 而他體皆短, 趙東溪洪沆瀣, 雖皆能跳出於陋, 而矯枉過直, 病於佻薄, 故選不及之矣. -韶濩堂集

 

 

인용

작가 이력 및 작품

목차

0623~25

16B6

 

 

 

 

22.

古人不可不畏 如劉歆七緯之類 曾不過小兒之見 吾何以畏之哉

 

 

 

23.

余初疑金文烈三國史 多仍三國本文 故能豐雅矣 後讀其惠陰寺記 見其與三國史同爲一手筆然後疑始破耳

 

 

24.

朱子中庸注 所謂盛水不漏者也 而其可疑者有二 中庸一書精神在於誠 而愼獨節之註 何不表出誠字耶 誠者自成云云 誠者物之終始云云上下二節 所以明先成己後成物之次序 則誠者自成句之注 宜曰誠者人之所以自成 而今乃曰誠者物之所以自成 徑洩物字 以奪成己之秩序 此豈是刻板之有悞耶

 

 

 

25.

西銘一篇大旨儘好 而文體却卑 其雜引典故 有似乎偶儷功令之文 使生於穎考叔申生以前 則不能作此文乎 橫渠文字甚勁 朱子嘗自歎無其筆力 而此文乃如此 亦世級使之然爾 使漢儒以橫渠之意而爲此文 豈不醇然古乎

 

 

雜言五

 

1.

先儒譏佛氏觀心之說 以爲以心觀心 則是心有二也 此恐太刻 卽以吾儒之誠意正心言之 所以誠之正之者 孰爲之非心乎 旣是心則是爲以心誠意 以心正心 何獨不可曰以心觀心乎

 

 

2.

程子解中庸九經之一字爲誠 則大學之至善字 亦可以誠解之

 

 

3.

七言詩句 長不用典 則易入於淺俚瑣細 王子猷所云昂昂若千里之駒 泛泛若水中之鳧者 無從以見 若五言不必多用典 多用典則有何昭曠閑遠之味乎

 

 

4.

心是氣而不離乎理 性是理而不離乎氣 太極是理而亦不離乎氣

 

 

5.

秦誓斷斷兮無他技 謂斷斷一技之外 無所謂技也

 

 

6.

世之爲文者 或設心作意 强生其字 强險其句 以爲有氣 如此則孔孟太史韓蘇文從字順之文 不得爲有氣 而李夢陽李于鱗輩狂惑之文 獨爲有氣 其可乎哉 求文之氣 須於起承轉合得其序 反覆出入極其變 墜抗長短激其勢 如此其庶幾矣 過此以往 甘苦疾徐之妙 則非言詮之所及矣

 

 

7.

吾道譬之佛家 孔子佛也 顔曾思孟菩薩也 程朱祖師也 祖師之言 豈能盡合於佛旨 而無一二少差乎

 

 

8.

古本大學 必欲改之 則只可將淇澳詩以下二節 移置于聽訟節之上

 

 

雜言六

 

1.

後世之詩 不可專以正宗責之 宋之詩 若以東坡爲第一 則吾韓之詩 亦當以申紫霞爲第一

 

 

 

2.

李益齋之詩 以工妙淸俊萬象具備 爲朝鮮三千年之第一大家 是以正宗而雄者也 申紫霞之詩 以神悟馳騁萬象具備 爲吾韓五百年之第一大家 是以變調而雄者也

 

 

3.

車五山詩之敏富 固亦一代間氣之才也 其文亦有可觀者 同時畧與之相先後者 李芝峰也

 

 

4.

世或短車五山詩專主豪健 以余觀之 五山詩不止於豪健 而時亦能出纖姸 但其捷敏太甚 故多平熟而少湛深 此其短也 盖五山之生 與王弇州同時 而詩亦畧與相似 抑亦一時之風氣耶 然其平熟之病 將爲王所笑矣

 

 

5.

李五峰龍灣詩 天心錯莫臨江水 廟算凄凉對夕暉兩句 橫絶古今 雖李杜亦當斂衽 又韓人曉行詩 霜如雨下鴈何去 月在天涯鷄不休 當與李詩爭雄 而惜不知其誰所作也

 

 

6.

王漁洋詩 九疑淚竹娥皇廟 字字離騷屈宋心 使今人爲之 當曰屈子而不能曰屈宋 盖屈宋同倡詞賦 二人而一體也 又其音調 屈宋與屈子大有間 非漁洋之才識超絶 其孰能知此而胆敢之乎

 

 

7.

唐荊川菊花詩 蕭條三徑猶含露 悵望深秋似有人兩句 可與林和靖園林半樹句 列爲兩雄

 

 

8.

朱晦菴文 學韓愈而別爲平正精密之文 詩五言學唐 而七言則多宋也

 

 

9.

晦菴詩 睡起悄無人 風驚滿窻綠 直逼韋柳短髮無多休落帽 長風不斷且吹衣句法 絶妙似老杜

 

 

10.

余往南遊時聞鴈得絶句 曰鴻鴈後飛過我去 秋風秋雨滿江鄕云云 其後渡臨津得一律 曰渡口楓林升曉日 舟人篷笠捲新霜云云 自以此二篇置平生所作律絶之首 而當時交游之中 惟朴壺山文鎬一人盛奬之曰 此所謂不凡物也 抑余之得此 亦一時之偶然 而此人之透解 豈可曰偶然哉 可奇已

 

 

11.

讀毛詩則可以知後世之詩皆死詩也 讀司馬史則可以知後世之史皆死史也 以豳風詩言之 使後世人臣陳稼穡之戒於其君 則安能芬芳活動如彼哉 大東詩 怨人之極 怨及天星 縹緲無極 此又何等變化也 司馬相如傳卓文君事 使後世史氏書之 當不過綴枯淡一二句 以就史體之嚴而已 無子長之才 而張皇其事如子長 則安得免於稗官小說哉

 

 

雜言七

 

1.

道心是義理涵養之心 四端是秉彝流出之心 自聖人以外 有時或有人心 七情屬於血氣 而人心爲七情之總名 七情爲人心之細目 無論聖與凡流 無時不有

 

 

2.

謂情本善可也 謂情專善無惡不可 程伯子曰惡亦不可不謂之性 觀此可以知情之說矣

 

 

3.

非氣 理無所依 非血氣 性無所依

 

 

4.

仁義禮智之性具於心 則心亦性性亦心也 然性合理氣而理爲主 心合理氣而氣爲主 又性之主體在於仁 心之主體在乎智 此其微分也

 

 

雜言八

 

 

1.

孟子所言皐陶執瞽瞍 論執其罪之謂也 非捕執也 若曰捕執 則瞽瞍已閉在囹圄中矣 舜安得竊負而逃乎

 

 

2.

新羅高麗之文 長於記事而短於論議 朝鮮之文 長於論議而短於記事 學問家記事之麤疎固無論 卽古文名家 如張谿谷李澤堂諸公 亦短於記事 故其墓道文字 鮮有名作 至金農岩 其文之厚 雖不及谿澤 而記事甚善 若朴燕岩 則記事加有神化而不止於農岩而已 自是以後 洪淵泉李醇溪 名正履李寧齋 皆爲記事之良手 而惜醇溪之文 家替而佚 今得傳者無幾篇

 

 

3.

孔門弟子所記論語檀弓家語之屬 神韵之文也 太史公學之

 

 

4.

孟子七篇 波瀾之文也 韓昌黎學之 若歐陽永叔 雖學太史昌黎而氣力不足 不能似之 止於婉宕而已 自茅坤推歐爲學太史自後之文人靡然從之無異辭 亦一可笑 與其謂歐爲學太史 毋寧謂蘇文忠爲學太史 蘇文如方山子傳之類 豈非眞太史之遺韵乎

 

 

雜言九

 

1.

貨殖傳 富者得勢益彰 失勢則客無所之 以而不樂夷狄益甚一節 前人皆病難解 疑有缺悞 此殊不然 盖富者得勢 故聲稱益彰 失勢者由富入貧之謂也 由富入貧則濩落凄凉 如客之浮寄而無所適 其心之不樂無聊 甚於墮在夷狄之中 盖用中庸素夷狄之語 以變化之也 不樂二字 極雅極深

 

 

2.

然字固反語辭 而亦爲轉語之辭 故字固承接辭 而亦爲微轉之辭 此二字大有神理 惟西漢以上人知而用之 而然字之多用 貨殖傳是也 故字之多用 深衣篇是也

 

 

3.

大學明德 一言以道曰昭明天德而已 與詩之秉彝 書之降衷 論語之仁 中庸之天命之性 孟子之仁義 左傳之天地之中一 知詩易知文難 能詩易能文難 故古今來詩人多而文人少

 

 

4.

詩之工也在於聲調 意趣雖好而聲調不好 則不得爲工 如曹子建詩淸晨登隴首 爲千古傑句 以其有天然悠永之味也 假如以曉易晨 以上易登 以頭易首 可能有天然悠永之味乎 然聲調之妙 在乎心口之間 商量咀嚼以自解 而難以言傳 故今吾雖僿說如右 而得人之唯唯 或難矣哉

 

 

5.

宇宙間聲調之同 猶人性之同 泰西之詩 吾不知已 如日本之詩之工者 其聲律之諧 未甞異於中國朝鮮 吾甞見森槐南之詩而知其然耳

 

 

6.

古詩須善用平仄 調用之粘法然後 聲調方諧 如老杜詩弟姪何傷淚如雨 若作弟姪何傷淚似雨則不可 看射猛虎終殘年 若作看射猛虎送殘年則不可 又如上四字平可 而下四字平不可 內七字仄或可 而外七字仄不可 其妙唯在於外句之多用平聲 此其大畧也 將老杜東坡古詩詳看 則可以知矣 然古詩短篇之粘法 不可不致精如上說 至歌行大篇奔放滂沛 一氣呵成者 則有時乎不爲粘法所縛耳

 

 

7.

古詩粘法 在故韓中世以前 雖無名於詩者 亦能知之 自中世以後 雖有名於詩者 或不能知 詩道之久湮如此

 

 

8.

余甞見中州近世七言古詩數十韵 其外句下三字 皆用平聲 此反局滯無變動 非古人制詩之本意 不如平仄相間而平爲多也

 

 

9.

毛奇齡謂入聲十七韵 皆可輾轉相通 此殊有見 攷諸東坡古詩 可知

 

 

10.

往者李寧齋賞余花石亭詩紙窗曉色靑 鷄鳴滿江水曰 鳴若作聲 便不成詩 余甞擧此以語人曰 識解如李公然後 方可論人詩文 其人曰 然則朴楚亭詩午巷鷄聲嬾非歟 余笑曰 聲若作鳴 便不成詩

 

 

11.

余交遊之中 能知余生平本末及與共文字甘苦之境者 惟寧齋爲然 故甞謂余曰 子三十以前 詩勝於文 以後詩文均 又甞笑謂曰 子可謂震川之子 此莊周所云莫逆也 莫逆者 相知十分之謂 若不然而止知九分八分 必有一二分相逆不入之時 况其愈下乎

 

 

12.

寧齋高靈歎喂馬行二篇 置之孔雀行長恨歌諸樂府中 可能辨否

 

 

13.

寧齋嘗向余有歎言性質不靈 不能作驚人詩 傍有一客盛稱姜古懽詩 寧齋笑曰 古懽詩吾亦爲之 惟所謂驚人詩不可爲 詩能至於驚人 則雖傳一篇於世可也 何必百千篇 寧齋此言之激 正猶白居易願爲李商隱子者也 然人之才性各異 互有長短 則實有如此者矣

 

 

14.

曾文正之文 能醇雅能豪健 氣味在韓曾之間 近歲有人以三家文配之 號爲四大家 然皆非曾敵也 自三家以下 又流爲騈文報舘文之屬 盖自文正以後 韓歐古文之脉 遂如大風吹物 一往于廣漠之空際 而不知其何時復返耳

 

 

15.

曾文正以神乎味乎 病震川文者太苛 然非文正之高眼 亦不能識震川文之能神乎味乎 吾邦昔有一主文衡者謂余曰 震川文儘醇雅 夫震川之文 非不醇雅 而若以醇雅二字 斷其全集 則不亦見皮未見骨 知一未知二也哉

 

 

16.

曾文正集 或有一二卑調雜之 乃知魏氷叔多刪之說 爲不刊也

 

 

17.

韓文公之推許李杜詩至甚者 以其神化之空靈也 若氣力則韓豈後李杜哉

 

 

18.

李寧齋記事之文 氣骨雖不及朴燕岩洪淵泉 然亦一近世之良手也 而其所撰黨議通畧一書 蕪疎頗多 不似出於其手 此無他 以其涉於時諱 心懷畏難 但述諸說 不加精裁故也 覽者宜諒之

 

 

19.

近日中州之文運衰甚 後生少年見人文 有引用諸子文選等書中僻典生字者 輒驚慕之 譁然謂爲文豪 此誠可憫 古文豈止於僻典生字哉

 

 

20.

黃梅泉之詩 長於文數倍 眞所謂別才也 其得意之作 如五峰石壁琢磑嘐嘐屛十絶句等諸篇 其奇警淸雄 將誰與之敵乎

 

 

 

雜言十

 

1.

古本大學誠意章中帝典節以下 至穆穆文王節 似是後儒所亂 盖誠意以下六條 固當覆解詳說 以窮極其旨趣矣 若明德新民 則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卽其所覆解詳說者也 何必更措他語 煩瑣支離 如功令科臼之文乎 止之一字之覆解 尤爲可疑耳

 

 

2.

李忠武公用龜船破日本 此世之恒言也 然忠武公之於日本 所以能百戰而百勝者 乃其制勝之計策 千變萬化 愈出愈奇之所爲 豈龜船之爲哉 如果龜船之爲也 則以日本人之精巧 豈不朝受敗 夕倣製乎 俗或謂龜船如今西洋之潛艇非也 龜船詳見李公行錄 何嘗有沒水之形制哉

 

 

3.

余嘗解王昌齡出塞怨秦時明月漢時關句曰 兵士出塞之怨 上極于天 下極于地 其上極于天也 呼凄凉之夜月而愬之曰此月自秦時征伐而然矣 下極于地也 呼險遠之關門而愬之曰此關自漢時征伐而然矣 又秦時明月四字虗 漢時關三字實 一虛一實 鼓盪爲妙 若皆虛或皆實則却不妙

 

 

4.

漢高祖大風歌之雄爲千古帝王詩之第一 然如使漢祖作文 則其能然乎 文難於詩 此其明證也

 

 

5.

李寧齋原論論己亥禮說論啓運宮禮說三篇 在吾邦爲百世之大議論 而文亦稱之 其中啓運論 尤鑱削精妙 可與王半山幷其驅耳

 

728x90
반응형
그리드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