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문집/지봉유설 (3446)
건빵이랑 놀자
9. 漢書房中歌曰飛龍秋遊上天註 秋飛貌 按莊子有秋駕之說 謂駕馬飛騰秋秋然也 荀子鳳凰秋秋註 秋秋猶蹌蹌 謂舞也 揚雄賦曰秋秋蹌蹌入西園是也
8. 史記曰 居之一歲 種之以穀 十歲種之以木 韻書 穀楮也 與禾穀之穀不同 詩云其下維穀 殷時祥桑穀共生于朝是也
7. 史記信陵君傳 如以肉投餒虎註 餒奴罪切 饑餓也 韻書曰餒與餧同 張耳傳 以肉餧虎 按禮月令曰餧獸之藥毋出九門註 餧音僞 啗之也 社詩云回紇餧肉葡萄宮 又云仍爲餧其子註 餧於僞切 飼也 然則餧與餒字恐不同 韻書或史記疑有誤也
6. 褚 說文 衣之橐也 左傳取我衣冠而褚之 又鄭賈人將寘諸褚中以出是矣 莊子云褚小者不可以懷大註 布袋也 又按漢書 上褚五十衣 中褚三十衣 下褚二十衣 褚絮裝衣上中下 謂綿有厚薄之差也 文選曰華袞與縕褚同歸 此褚字 韻會作紵 其義不同
5. 爾雅云邑外謂之郊 郊外謂之牧 牧外謂之野 野外謂之林 林外謂之坰 如詩所謂施于中林 置之平林 蓋皆以郊野而言
4. 說文曰 獨獸名 似猿而大 猿性群 獨性特 猿鳴三 獨鳴一 蓋獨之爲字 取義於此
3. 家語以黍雪桃註 雪洗也 杜詩佳人雪藕絲是矣 又史記沛公遽雪足註 拭也 如云雪涕雪恥 皆同義
2. 禮 方相氏率百隷時難以驅疫 按難通作儺 平聲 韻府群玉云黃金爲四目 熊皮爲帽 作儺儺之聲 今俗儺者 亦呼儺儺 蓋古矣
1. 記 聖人耐以天下爲一家註 耐古能字 又晁錯傳 胡貊之人其性耐寒 揚粤之人其性耐暑 按韻書 耐本作能 義同
39. 詩家多使靑燈字 不詳出處 按韻府群玉曰 江寧縣寺 有晉時長明燈 色變靑不熱 隋平陳 猶不滅云 以此觀之 靑燈借言佛燈可矣
38. 詩評謂李杜韓詩 猶金鴟擘海 香象渡河 按佛書云聞佛說法 印證各有淺深 譬兎馬象三獸渡河 兎渡則浮 馬渡及半 惟大香象渡徹底截流 蓋用此也
37. 筆記曰 蜀人見物驚異 輒曰噫嘻吁 李白作蜀道難 因用之 乃知噫嘻吁三字爲好云 今本作噫吁嚱 語意同耳
36. 古人詩云白鷺衝烟送酒來 按北魏時 謂諸曹之使爲鳧鴨 侗察官爲白鷺 蓋用此也
35. 陸務觀云陽關三疊者 每句再疊而第一句不疊 若每句再疊 則通篇是四疊矣 此語是 古詩曰聽唱陽關第四聲 第四聲 卽觀君更進一杯酒也
34. 陽先於陰 而不曰陽陰 必曰陰陽者 蓋往來交合之義 如雌雄牝牡云耳
33. 凡稱高祖者 取其高大之義 玄孫者 取其玄遠之義 故語曰有高祖而無高孫 有玄孫而無玄祖 今謂玄祖高孫者誤矣
32. 晉殷羨爲豫章太守 都下致書者百餘函 行次石頭 盡投水中曰 沈者自沈 浮者自浮 殷洪喬不作致書郵 世謂書信不傳者爲浮沈以此
31. 雜說曰 借書一癡 還書一癡 或作嗤字 此鄙俗語也 韻書作瓻 盛酒器也 蘇黃又作鴟 其義則同 未知何說爲是 然余謂癡字 亦有意義
30. 古人稱無恙無他 按恙 應劭風俗通曰毒蟲能噬人 古人草居露宿 故相勞問云 爾雅說文皆曰憂也 他 說文云蛇也 蓋上古患蛇而相問得無他乎 今俗文書首稱無他者此也
29. 語謂物多 爲無慮 本出漢成帝紀 言不用計慮 可知其數也
28. 俗以二十爲念 自唐已然 未知何義 按稗史 佛家以二十念爲一瞬 以二十瞬爲一彈指 又韻府群玉曰數珠百廿顆云 數珠卽念珠也 無乃取義於此歟
27. 東坡詞曰探支六月淸風 按探支預借也 蓋語錄也 晉書 愍懷太子恒探二月以供嬖寵 又崔致遠有謝探賜料錢狀曰 探給三箇月料錢云云 亦此意
26. 古人用闌干字多矣 如古詩北斗闌干及瀚海闌干百尺冰 玉容寂寞淚闌干 是橫斜貌 釋義又曰闌干板檻也 恐亦取橫斜之意而名之也
25. 古詩曰 穿林雙不借 取水一軍持 不借 爾雅云草履也 言其賤易得 不假借也 軍持 梵語云甁也 常貯水隨身淨手也
24. 射干有三 一草名 一木名 一獸名 射音夜 漢人賦詞多用之 射干草 今醫家入藥用
23. 平淮西碑銘曰甞兵洄曲 甞試也 如史記甞秦軍之甞
22. 古記曰 徐偃王生時正偃 故以爲名 蓋偃 卽名也 韓碑云偃王誕當國 後人遂以誕爲名 車天輅甞言以誕爲名 古無出處 當以誕當國三字爲句 誕如詩所謂誕將天威 誕彌厥月之誕也 似有所見矣
21. 三國志 孫權欲爲子索關羽女 袁術欲爲子索呂布女 後人謂娶婦爲索婦 蓋出於此
20. 古者謂文爲筆 故沈約云謝玄暉善爲詩 任彦昇工於筆 庾肩吾論文章曰 詩旣若此 筆又如之 杜詩曰 賈筆論孤憤 嚴詩賦幾篇 樊川云杜詩韓筆愁來讀是也
19. 虞喜志林曰齊斧 凡師出 齊戒入廟受斧故云 張晏曰 斧鉞也 以整齊天下 應劭曰齊利也 三說不同
18. 吳會謂吳與會稽也 南史 齊高帝手詔吳會二郡云 後人認爲都會則誤矣
17. 古語謂戲爲狡獪 王方平曰吾了不作狡獪事是也 韓詩註 狡獪 小兒戲也 或以姦猾爲狡獪則失之矣
16. 世說 桓溫謂王敦爲可兒 可兒卽可人也 又陶淵明不欲束帶見鄕里小兒 小兒卽小人也 按宋書作鄕里小人 蓋晉語人兒二字通用
15. 石雜記曰乾鵲噪而行人至 按格致叢書云鵲陽物 故曰乾 田家五行書曰鵲噪早報晴明 故曰乾 余謂古人以濕螢作對 則下說似是
14. 鰥寡孤獨四者 宜無先後 而鰥居其首 蓋女之無夫者 猶足自養 幼無父老無子者 有母有妻則亦有養焉 唯無妻者 不能爲養 故其序如此 風俗通曰婦死腹悲 亦以主饋無人 故腹爲之悲也
13. 後漢書曰越騎營五百注 五百本作伍百 使之導引當道 陌中以驅除也 按行杖人亦謂五百 韓詩立召賊曹呼五百是也
12. 揚雄曰 鴻飛冥冥 弋者何纂焉 按以計取物曰簒 或作慕非 然張九齡詩 今我遊冥冥 弋者何所慕 何大復詩曰江上弋人徒慕鴈 此皆以慕爲是也
11. 益州夫子廟碑曰 帝車南至 遁七曜於中階 華蓋西臨 藏五雲於太甲 二句張說悉不解 訪之一行 一行言北斗建午 七曜在南方 有是之祥 無位聖人當出 華蓋以下 卒不可悉云 余謂此句義 古人已不能解 况後人乎 徐陵玉臺新詠序曰 靈飛太甲 高擅玉函 按列仙傳 上元夫人出六甲靈飛致神之符 授武帝曰 此太上所撰 靑眞小童受此符於太甲中元 蓋用此也 而杜詩五雲高太甲 註者以爲未詳 近車天輅註釋此碑文 而未免闕疑 大抵此等文字有出處 難以强解也 或謂太甲卽太乙 恐不是
10. 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 按小說云落霞乃飛蛾也 鶩逐蛾蟲而欲食之 故所以齊飛 若雲霞則不能飛也 此說甚曲 不足取也 又韻府群玉曰落霞或云鳥名 亦恐非是
9. 歸去來辭曰恨晨光之熹微 按事文玉屑云晨光日影也 或曰日光也 晉簡文帝詔曰耀晨輝於宇宙 淵明閑情賦曰悲晨曦之易夕 連昌宮辭曰晨光未出簾影黑是也 又園日涉而成趣 按爾雅云堂外塗謂之趨 趨與趣同 韻書趨亦作趣 如莊子擧群趣者是也
8. 楚辭曰握剞劂而不用 韻府云剞劂曲刀 刻鏤刀也 古文多用剞劂字 皆取刊刻之義 而李鰲城爲淸江集序曰屬余剞劂之云云 乃以刪削義 誤矣
7. 古書中凡言入海者 皆指海中洲島而言 如擊磬襄入于海 徐市入海求三神山 杜詩東將入海隨烟霧是也 唯陸秀夫負帝入海 乃投諸海中者也
6. 金虎有二義 文選詩望舒離金虎 言月離畢也 畢爲西方宿故云 東京賦曰卒於金虎 樊川詩曰金虎知難動 謂小人貪德堅如金 讒言惡如虎也
5. 宋馬永卿云書尺稱不佞 意謂不敢諂 非佞也 按左傳曰諸臣不佞 漢文帝曰寡人不佞註 云佞才也 論語雍也不佞註 佞口才也 古者佞能通用 故佞訓才 永卿之言似不是
4. 稗史言淮南子曰日經于泉隅 是謂高舂 故梁元帝詩斜景落高舂 薛能詩隔溪遙見夕陽舂 皆本淮南子云 余謂夕陽舂之舂 謂爲高舂 則未免語疊 以遙見二字觀之 似指舂杵而言 如柳子厚詩空齋不語坐高舂 乃用淮南子語也
3. 金錯刀有二義 錢也刀也 漢食貨志 王莽更造大錢 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 此錢也 東觀漢記 賜鄧通金錯刀 此刀也 杜詩金錯囊垂罄 韓詩何須悋錯刀 謂錢也 孟浩然詩美人騁金錯 纖手膾紅鱗 謂刀也
2. 陳平傳平謝曰主臣註 猶惶恐 主擊也 臣服也 言擊服惶恐也 又見馮唐傳及晉書 韓退之淮西碑字 曰悉主悉臣 亦此意云
1. 漢書 尉佗曰 風聞老夫父母墓已壞 沈約彈文曰 風樸海王源云云 魏任城王表曰 御史之禮 風聞是司 通典曰 御史聞風彈擧而已 按左傳風聽臚言於市註 風采也 采聽商旅之言
14. 我朝二百年間 著書傳世者甚罕 而小說之可觀者亦無幾 如徐居正筆苑雜記, 東人詩話 李陸靑坡劇談 金時習金鰲新話 南孝溫秋江冷話 曹伸諛聞瑣錄 成俔慵齋叢話 金正國思齋摭言 申光漢企齋記異 魚叔權稗官雜記 李耔陰崖日錄 沈守慶遣閑雜錄 權應仁松溪漫錄 李濟臣侯鯖瑣語 許篈海東野言 李廷馨東閣雜記, 黃兔記事 車天輅五山說林 其未刊行者亦多 恐久而泯沒也 今錄于此 以備考云
13. 宋莆田鄭厚曰 孟子非賢人 履周之地 食周之粟 常有無周之心 學仲尼而叛之也 使當時有能倡威文之擧者 文武成康之業 庸可幾乎 而軻徒以口舌求合 自謀利祿 今日說梁惠 明日說齊宣 皆陷之使爲湯武之爲 軻忍人也辯士也 儀秦之雄也 至譬之於詩禮發家市井販婦 其醜詆聖賢極矣 而宋儒不之斥何也
12. 皇明太宗朝 士人朱季友獻所著書 專斥濂洛關閩之說 上怒曰 此儒之賊也 謗先賢毁正道 非常之罪 治之不可拘常例 卽勅行人押季友還饒州 會布政府縣官及鄕之士 明諭其罪 笞以示罰 而搜檢其家所著書 會眾焚之 噫文皇此擧 扶正抑邪之意至矣 不然則陸氏之學 不待陽明而盛行於世矣
11. 吾學編序曰 古之作者 必雄傑不羈之才 胸中本有全書而不得試 乃著述以自見 王弇州曰 君子得志則精渙而爲功 不得志則精歛而爲言 以此觀之 古人之有著述者 豈得已哉 皆有才學而不偶於時者之爲也 然其所謂著述 又豈稗官小說之云哉
10. 葉夢得曰 士大夫作小說雜記 所聞見本以游戲 而往往暴人之短 私爲喜怒 此何理哉 歐文忠歸田錄 自言以唐李肇爲法 而少異者不記人之過惡 君子之用心 當如是也 此言誠善
9. 容齋隨筆曰 野史雜說 多得之傳聞及好事者緣飾 故多失實 雖前輩不能免云 余謂非特雜說 古之史家記傳 亦未必盡實 觀者識其大槪可矣
8. 韓子蒼題古今注後曰 崔豹漢魏間人 當干戈搶攘之世 能自見於翰墨 士生無事時 圓冠方屨 飽食嬉戲 亦足愧矣 余謂凡爲士者 孰不欲讀書行道於一時 而旣噤不得施用 則其或托之空言 出於不獲已也 故曰太上立德 其次立言 不猶賢於無所用心者耶 按崔豹晉惠帝時人 官至太傅 非不偶於世者也 子蒼謂爲漢魏間人 失之矣 古今注 崔豹所著書名
7. 碧雲騢者 梅聖兪所撰 其中數款 訾毁范文正甚力 謂公薄於宗族 交結宦寺鎰官 余怪之 後閱他書 有言聖兪平生不悅於范公 故爲此書以傳世 其人薄行如此 宜一生之坎軻也 嗚呼向非文正之表表大節 則人豈有不信者乎 故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又說郛曰 魏泰托聖兪名作書 號碧雲騢 以詆當世巨公 亦似然矣
6. 歐陽子曰 自古著書之士 不可勝數 而散亡磨滅 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 鳥獸好音之過耳 言之不可恃如此 余按唐之姚崇, 樊宗師平生著述甚多 而其文章不傳於後世 若此者何限 以此言之 今世之士勤力盡心於文字間 欲托以名不朽者 皆可非也
5. 陸羽著茶經 王績著酒經 師曠著禽經 桑欽著水經 崔浩著食經 王積薪著碁經 范蠡作種魚經 甯戚作相牛經 伯樂作相馬經 浮丘伯作相鶴經 至於佛書道書 皆謂之經 率多後人僞撰耳
3. 揚子雲著太玄經 時人謂秪足覆瓿 獨桓譚以爲必傳 夫人情好慕往古而輕忽儔類 信習見而駭所希聞 子雲之遇桓譚亦幸矣 然子雲作法言 蜀富人賚錢十萬 願載其名而不得 則其爲時所重如此 豈若後世之士殫精毫素而湮滅無聞者哉
2. 昔司馬遷當漢中葉 作史記 班固作漢書未就 詔曹大家踵成之 晉孫盛作晉春秋 直書時事 桓溫怒之 王韶私撰晉史 卽除史職 使續後事 宋李燾作宋百官表 詔給筆札爲通鑑長編 至於皇明 有通紀, 憲章錄, 大政紀, 昭代典則諸書 不能悉數 中朝寬大氣象可見矣
1. 按家語 孔子六十八歲 自衛返魯 刪詩書正禮樂 序易修春秋 七十一歲 感獲麟而絶筆云 聖人之於著述 猶在晩年 况後人乎
24. 格致叢書曰 古人書籍率皆手錄 自唐始有板刻 至宋益盛云 蓋木之災於此甚矣
23. 韻會凡一萬二千六百五十二字 禮部韻只九千五百九十字 而龍龕手鑑至十六萬餘字 契丹時遼僧所撰也 三韻通考 出於倭國 比畧韻尤少而一覽輒盡 便於考閱 故今用之
21. 稗史曰 剪燈新話 乃楊廉夫所著 惟秋香亭記 是瞿宗吉所撰 觀其詞氣不類 可知云 余謂古今書籍 如此托名者何限 且新話中水宮慶會錄 專取東坡志林 申陽洞記 專襲白猿傳而少加櫽栝 其他莫不模倣爲之 若剪燈新話則効顰又甚矣 鶯鶯傳 乃元稹自叙而假張生爲說 今考其集中鄭氏墓誌及夢遊春詞可見 蘇東坡詩註 以張生爲張籍非也
20. 說郛云周世宗時 水部郞韓彦卿使高麗見一書 曰博學記 其中有霧曰迷天步障 霜曰威屑 露曰敎水 雹曰冰子 虹曰氣母 星曰屑金云云 其語甚新 而所謂博學記 今不知何書也云
19. 稗說曰 五代時高麗進別叙孝經一卷 記孔子所生及子弟從學事 又有孝經雌雄圖 說日之環暈星之彗孛云 此書今未聞之 豈古有而今無耶
18. 唐詩之選夥矣 如唐詩正音, 品彙, 正聲, 鼓吹, 三體詩, 百家詩, 唐詩類苑, 十二家詩, 唐詩紀之屬 不可盡擧 而至於宋詩 人非不篤好 而一無選彙之者何也 豈誠以宋詩爲不及唐耶
17. 高棅撰唐詩品彙 以武德以後爲初唐 開元以後爲盛唐 大曆以後爲中唐 開成以後爲晩唐 又以初唐爲正始 盛唐爲正宗, 大家, 名家, 羽翼 中唐爲接武 晩唐爲正變, 餘響 其以陳子昂, 李白爲正宗 杜甫爲大家者 最有斟酌 明人謂高廷禮唐詩品彙 大有功於詩敎是矣
16. 楊仲弘言河嶽英靈及中興間氣等集 皆唐人所選 而多主晩唐 王介甫百家選 除高岑王孟數家外 亦皆晩唐 他如洪容齋, 趙紫芝諸選 多略於盛唐而詳於晩唐云 時俗所尚如此 詩格之日卑 無足怪也
15. 李東陽言選唐詩者 唯唐音爲庶幾 次則周伯弼三體若鼓吹 則多以晩唐卑陋者爲入格 吾無取焉 余謂唐音之選 世號精粹 然其詩僅一千三百四十一首 而律絶尤少 且不及李杜韓集 未免疎略 鼓吹所編 只七言近體 而三體無古選長篇 其最優者 唯品彙乎
14. 玉臺新詠 徐孝穆所編 多取閨情之作故名 猶後代之香奩集爾 其詞過於綺靡 然語意婉麗 殊有風人之致 又高於唐矣 孝穆徐陵字也
13. 歷代史如資治通鑑, 綱目, 通鑑纂要, 綱鑑大成等書 皆以編年爲主 而唯呂祖謙十七史詳節 有世紀列傳 故尹斯文覃休 號博洽於文者 亟稱此書爲諸史第一 自變後此書不見於世 世又無篤好之者 余惜之
12. 楊愼曰 綱目朱子門人趙師淵奉師命所編 其疎舛固宜 今人以爲出於朱子 合于春秋非矣 按朱子曰某甞作通鑑綱目 又曰許多文字 恐精力不逮 未必能成 未知楊之所言 有他所據耶
11. 千字文 梁周興嗣所編也 武帝取一千字 每字片紙雜碎 命興嗣韻之 今考其文 唯女慕貞潔 紈扇圓潔 潔字重疊 或曰貞潔之潔當作絜 按秦本記云男女絜誠 樂毅傳云不絜其名 莊子云以絜吾行 蓋古二字通用 今韓濩所書千字文 作貞烈 未知有所考也
10. 櫟翁稗說曰 汲冢書多與六經不合 舜禹文王 皆被大惡之名 竊意如曹瞞者 自知惡稔 於是誣大聖 欲分其謗 穴地瘞書 以欺後世云 余謂汲郡與魏都相近 益齋此言 頗有所見 然汲冢書中如穆天子傳 非後人所能撰 有不可曉也
9. 汲冢竹書之怪誕 不足道也 但其中有曰自周受命 至穆王百年, 非穆王壽百歲也 幽王旣亡 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 非二相共和也 亦似有理 然古記所謂穆王非在位百年 乃壽百年者信矣
8. 後漢書云儒者爭學圖緯 按圖圖讖緯七緯也 西漢末 夏賀良之徒爲之 以爲有經必有緯也 七緯者 易緯, 書緯, 詩緯, 禮緯, 樂緯, 孝經緯, 春秋緯 如易稽覽圖, 乾鑿度, 坤靈圖, 孝經授神契, 鉤命決, 春秋演孔圖, 元命包, 運斗樞, 感精符 皆緯書也
7. 格致叢書曰 日本有古文尚書 乃徐福入海時所携也 歐陽公詩曰 徐福行時書未焚 逸書百篇今尚存 令嚴不許傳中國 擧世無人識道眞 頃年人問倭使 則答以無有云 抑傳者誤耶
6. 葛洪西京雜記言洪家世有劉子駿漢書百卷 考校班固所作 殆是全取劉書 有小異同耳 按班彪傳曰 彪續司馬遷爲數十篇 未成而卒 帝命其子固續之云 班書總九十九篇之中 項籍諸傳 則就馬史本文而稍加刪削 又踵其父 以成一家言 若果取劉歆漢書而爲之 則固之全文 蓋無幾矣 然葛洪後經百千載 無一人言及于此 而皆以爲出於班手何耶
5. 邵傳曰 馬史亡景帝, 武帝二紀 禮樂等書 乃元成間褚先生補作 非遷之書也 觀者宜審之
4. 古今諸子之顯行於世者 有老子, 列子, 莊子, 關尹子, 文子, 管子, 晏子, 商子, 墨子, 尹文子, 亢倉子, 子華子, 尸子, 荀子, 申子, 鬼谷子, 韓子, 淮南子, 孔叢子, 鶡冠子, 桓子, 又呂氏春秋, 陸賈新語, 蒯通雋永, 董仲舒玉杯繁露, 韓嬰韓詩外傳, 劉向說苑新序, 揚雄法言太玄, 應劭風俗通, 趙曄吳越春秋, 王充論衡, 王符潛夫論, 仲長統昌言, 張華博物志, 常據華陽國志, 王嘉拾遺記, 葛洪抱朴子西京雜記, 干寶搜神記, 任昉述異記, 王通元經中說, 杜佑通典, 李石續博物志, 白居易六帖, 李冗獨異志, 蘇鶚杜陽編, 段成式酉陽雜俎, 劉肅大唐新語, 孫光憲北夢瑣言, 趙璘因話錄 自宋以後雜書尤多 不可悉記 又白虎通漢諸儒所撰, 初學記唐張說等所著 太平御覽, 太平廣記, 文苑英華, 宋李昉等所撰也
3. 尉繚子 武經七書之一 其書有與梁惠王相問答 則逮秦始皇時 當過百餘歲矣 按始皇紀曰 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 王用其策云云 而再無顯著功業何也 其言兵最酷 今倭奴用其法云
2. 按易二萬四千一百七字 書二萬五千七百字 詩三萬九千二百三十四字 禮記九萬九千一十字 周禮四萬五千八百六字 春秋左傳二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 論語一萬一千七百五字 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庸學幷入於禮記中爾
1. 按易書詩周禮禮記春秋爲六經 易書詩周禮禮記儀三禮春秋三傳爲九經 一說孝經論語孟子易書詩周禮禮記春秋爲九經 經者常行之典也
93. 王世貞曰 晉書南北史 稗官小說也 宋元史 爛朝報也 與其爲宋史之繁 不若爲遼史之簡 余謂史家之文 記事體也 議論盛而文體漸降 于史可見
92. 夫史亦有別才 以退之之文章 而順宗實錄 去史漢爲遠 蓋時代使然
91. 唐太宗剪鬚賜李勣曰 吾爲社稷計耳 夫太宗英主也 爲祖稷計 如此其至 而畢竟革唐爲周者 實由於李勣之一言 况世主之不及唐宗者乎 甚矣知人之難也
90. 綱目梁武帝賜宗戚鄕亭侯有差註 封鄕侯亭侯也 按漢高祖封許負爲亭侯 蓋如解瀆亭侯, 北鄕侯, 高貴鄕公之類 按漢桓帝時 天下有鄕三千六百八十二 亭二千四百二十云
89. 按陶潛爲彭澤令 督郵至縣 吏白當束帶見之云云 觀此則古人莅官治事 亦不束帶也 朱子言束帶足以爲禮 解帶可以燕居 免有拘攣纏繞之患 余見今中朝人居常皆不束帶 其來蓋久矣 古者以衣不帶爲猖披何也
88. 史記 桓溫登平乘樓北望云云 平乘乃樓船名 樓卽船上樓也 乘字音作平聲
87. 祖逖中夜聞鷄鳴 起舞曰此非惡聲也 按荒鷄鳴天下亂 蓋非時鳴者爲荒鷄 士雅有大志 急於功業 其起舞 乃幸亂之心也 宜其不終也
86. 魏何晏粉白不去手 漢書惠帝時 侍中皆傳脂粉 李固傳 飛章虛誣曰 大行在殯 而固獨粉飾弄姿 從容冶步 略無慘怛之心 顔氏家訓謂梁朝子弟 無不傳粉施朱 唐劉晏八歲 召入禁中 貴妃置膝上 爲施粉黛 蓋古者男子 亦用粉矣
85. 關羽封漢壽亭侯 按漢壽地名 晉書云劉備據蜀 改葭萌曰漢壽 劉禹錫有漢壽城春望詩曰 漢壽城邊野草春是也 亭侯猶言鄕侯 如解瀆亭侯之類 或者以漢爲國名謬矣
84. 漢書曰 爵爲通侯 列居東第 又馬融作大將軍西第頌 又賜夏侯嬰北第第一 而獨無南第 蓋避南面之嫌耳 余聞國初 城中士大夫家舍皆向北 非特拘於地理 蓋亦不敢南向云 但漢書所謂東第北第 以方位而言 恐非向背之謂也
83. 漢書曰非有葭莩之親 按莩 葭中皮 喻至薄也 又衛靑傳曰 臣幸得托肺附 謂親戚也 如肺腑之相附着 一說肺 斫木札也 喻其輕薄附着大木也 按韻書 削木札作柿 此說恐非
82. 後漢書安帝紀 封功臣後詔曰 將及景風 章叙舊德 又曰景風之賞未甄 按京房易占 夏至景風用事 人君當爵有德封有功 蓋以此也
81. 漢梁竦傳曰昧死自陳所天註 臣以君爲天故云 選詩曰二十移所天註 女子家則父天 嫁則夫天 故曰移 又柳文曰移天夙喪 此則指天而言
80. 漢馬太后詔曰 前過濯龍門上 見外家問起居者 蒼頭衣綠褠 領袖正白云云 以此觀之 領袖用白 蓋自漢已然矣 今中朝士大夫以白緣領 庶人則不得爲領緣云 按曲禮冠衣不純素註 純領緣也
79. 漢書王莽傳 贊紫色䵷聲 按䵷邪也 與哇同 淫哇之聲也 後世謂爲䵷之鳴 失其義矣
78. 漢書翟義曰死國埋名 猶可以不慙於先帝註 謂身埋而名立也 余謂此註非是 蓋謂死國而名遂埋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