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어휘놀이터/어휘사전 (1141)
건빵이랑 놀자
계(谿) 爾雅曰: 水注川曰谿 山瀆無所通曰谿 管子曰: 桓公北征孤竹 至卑耳之谿 事具武部 俗說曰: 郗僧施靑溪中汎 到一曲之處 輒作詩一篇 謝益壽見詩笑曰: 靑谿之曲 復何窮盡 武昌記曰: 樊山東有小谿 夏時懷袖恆有寒氣 故謂之寒谿 裴氏廣州記曰: 管谿周圓丈餘 水極沸涌 如猛火煎油聲 荊州記曰: 酈縣北五十里 有菊谿 源出縣西北五十里石澗山 東南流 會專水 兩岸多甘菊 盛弘之荊州記曰: 桂陽郡西南宿山 水出注大谿 號曰橫谿 水甚深 冬夏不乾 俗謂之貪泉 飮者輒冒於財賄 【詩】梁任昉泛長谿詩曰: 徇祿聚歸糧 依隱謝羇勒 絶物甘離群 長懷忽去國 長谿水東舍 震區窮水域 道遇垂綸叟 聊訪問津惑 弭楫申九言 無爲累牽纆 長泛滄浪水 平明至曛黑 又落日汎舟東谿詩曰: 黝黝桑柘繁 芃芃麻麥盛 交柯谿易陰 反景澄餘映 吾生雖有待 樂天庶知命 不學梁甫吟 唯識滄浪詠 田荒我有役 秩滿余謝病 【賦..
곡(谷) 爾雅曰: 水注谿曰谷 毛詩曰: 葛之覃兮 施于中谷 維葉萋萋 又曰: 伐木丁丁 鳥鳴嚶嚶 出自幽谷 遷于喬木 事具鳥部 又曰: 皎皎白駒 在彼空谷 老子曰: 谷得一以盈 谷無以盈 將恐竭 韓子曰: 昔齊桓公入山 問父老 此爲何谷 答曰: 臣舊畜牛生犢 以子買駒 少年謂牛不生駒 遂持而去 傍鄰謂臣愚 遂名爲愚公谷 說苑又載 事具人部諷篇 韓詩外傳曰: 孔子南遊適楚 至於阿谷之隧 有處子佩璜而浣者 孔子抽觴以授子貢曰: 以觀其辭 劉向別錄曰: 方士傳言 鄒衍在燕 燕有谷 地美而寒 不生五穀 鄒子居之 吹律而溫氣至 而穀生 今名黍谷 漢武故事曰: 上微時行至柏谷 舍於逆旅 逆旅翁罵之 因從乞漿 翁曰: 正有溺 無漿也 博物志曰: 夏桀之時 爲長夜宮於深谷之中 男女雜處 三旬不出聽政 其後大風揚沙 一夕塡此谷 周景式廬山記曰: 石門是一大谷 谷中有脩林萬頃 偉木千尋 日月之光罕照焉 ..
간(澗) 釋名曰: 澗 間也 言在兩山間也 說文曰: 澗 山夾水也 從水間聲也 爾雅曰: 山夾水曰澗 韓宣○字衍 子曰: 董安于爲趙上地守 行右阜山 見深澗峭如墻 深百仞 問其鄕左右曰: 人嘗有入此乎 曰: 無有 有嬰兒狂聾人入此乎 曰: 無有 有牛馬犬入此乎 曰: 無有 安于歎曰: 吾能治矣 使吾法之無改 猶入澗之必死 則民莫之犯也 漢書曰: 沛公與項籍臨廣武澗而語 數籍以十罪 石崇金谷序曰: 余有別廬 在河南界金谷澗中 或高或下 有淸泉茂樹衆果竹木草藥之屬 異苑曰: 苻堅爲慕容沖所襲 堅馳騧馬 墯而落澗 追兵幾及 計無由出 馬卽踟躕臨澗 垂控與堅 堅不能及 馬又跪而授焉 堅授○太平御覽六十九作攀 之 得登岸而走 【詩】梁劉孝威賦得曲澗詩曰: 澗流急易轉 溪竹闇難開 近樓俄已失 前州忽復迴 石岸生寒癬 沉根漬水苔 菱舟失道去 歸鳧迷逕來 宋徐諼華林北澗詩曰: 總長潭兮括遠源 下沉溜兮..
포(浦) 說文曰: 浦 水濱也 風土記曰: 大水小口別通爲浦 楚詞曰: 出漵浦而邅迴 又曰: 望美人兮南浦 述征記曰: 興浦 舊魏步道 吳揭水灌之 今絶道爲浦 顧微廣州記曰: 溪浦口 有蒲母 養龍 裂斷其尾 因呼龍掘 人時見之 則土境大豐而利涉也 劉楨京口記曰: 縣城東南大路 過長堽五里 得屠兒浦者 昔諸屠兒居此小浦 因以爲名也 伏滔北征記曰: 廣陵西一里水名公路浦 袁術自九江東奔袁譚於下邳 由此浦渡 因名也 【詩】梁簡文帝入漵浦詩曰: 泛水入迴塘 空枝度日光 竹垂懸掃浪 鳧疑遠避檣 梁丘遲旦發漁浦潭詩曰: 魚潭霧已開 赤亭風未颺 櫂歌發中流 鳴鞞響沓嶂 村童忽相聚 野老時一望 詭怪石異象 危絶峰殊狀 森森荒樹齊 淅淅寒沙漲 藤垂島異陟 崖傾嶼難傍 【表】宋王弘廣陵前浦開表曰: 伏聞廣陵前浦 榛蕪歷久 近復開除 淸源虛邃 含明內鑒 瑞以數致 象以類應 夫如是者 鸞響鳳儀 可停屬而須矣 ..
거(渠) 史記曰: 韓聞秦之好興事 欲罷之 無令東伐 乃使水工鄭國閒 說秦 令鑿涇水 自中山 西抵瓠口 爲渠 並北山 東注洛三百里 欲以漑田 中作而覺 欲殺鄭國 鄭國曰: 始臣爲閒 然渠成 亦秦之利也 卒使就渠 渠就而用注四萬餘頃 收皆畝一鍾 於是關中爲沃野 秦以富强 因命曰鄭國渠 漢書曰: 張掖郡有千金渠 地理書曰: 滎陽有浪蕩渠 【頌】後漢蔡邕京兆樊惠渠頌曰: 洪範八政 一曰食 周禮十職 一曰農 生民之本 於是乎出 豐殖財用 於是乎在 陽陵縣東 厥地汙泥 嘉穀不殖 光和五年 京兆尹樊君 勤恤民隱 乃命立新渠 曩之毒田 化爲甘壤 相與謳談 斐然成章 謂之樊惠渠 其歌曰: 我有長流 莫或閼之 我有溝澮 莫有達之 田疇斥鹵 莫脩莫治 飢饉困瘁 莫恤莫思 인용 목차
정(井) 盛弘之荊州記曰: 隨郡北界 有九井 相傳神農旣育 九井自穿 又云 浚一井 則衆井水皆動 又曰: 江陵縣東北十里天井臺 東臨天井 井周迴二里許 中有潛室 人時見之 輒有兵寇 戴延之西征記曰: 太極殿上有金井金博山 鹿盧交龍 負山於井上 有金師子 在龍下 潯陽記曰: 盆城 灌嬰所築 孫權經此城 自摽井地 令人掘之 正得故井 銘云潁陰侯所開 云三百年當塞 塞後不滿百年 當爲應運者所開 權欣悅 以爲己瑞 井甚深大 江中風浪 此井輒動 常當之 嵩高山記曰: 少室山有雲母井 異物志曰: 廬陵城中有一井 中有二色水 半靑半黃 黃者灰汁 取作糜粥 皆作金色 土人名灰汁爲金 因名爲金井 異苑曰: 句容縣有延陵季子廟 廟前井及瀆 恆自涌沸 故曰沸井 于今猶然 又曰: 臨邛有火井 漢室之隆 則炎赫彌熾 曁桓靈之際 火勢漸微 諸葛亮一瞰而更盛 【詩】梁范雲詠井詩曰: 乃鑒長林曲 有浚廣庭前 卽源以爲..
빙(冰) 易坤卦曰: 初六 履霜堅冰至 象曰: 履霜堅冰至 陰始凝也 毛詩曰: 誕寘之寒冰 鳥覆翼之 又曰: 二之日 鑿冰沖沖 三之日 納于凌陰 二日 夏之十二月 三日 夏之正月 鑿 取冰 沖沖 聲貌 凌陰 冰室也 漢書曰: 晁錯上書曰: 夫胡貉之地 積陰之處也 木皮三寸 冰厚六尺 孫盛雜語曰: 王祥字休徵 性至孝 後母苛虐 欲危害祥 祥色養無怠 盛寒之月 後母曰: 吾思生魚 祥脫衣 將剖冰求之 有少處冰解 下有魚出 因以奉養 楚詞曰: 魂兮歸來 北方不可以止 增冰峨峨 飛雪千里 鄧析書曰: 明君之御民 若乘奔而無轡 履冰而負重也 孫卿子曰: 冰生於水而寒於水 淮南子曰: 見一葉之落 知歲之將暮 睹甁中之冰 而知天下之寒 以近諭遠也 左傳曰: 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 西陸朝覿而出之 其藏冰也 深山窮谷 固陰冱寒 於是乎取之 老子曰: 渙若冰將釋 史記曰: 周紀曰: 姜嫄爲帝嚳元妃 出里 見..
진(津) 說文曰: 津 水渡也 濮 小津也 論語曰: 長沮桀溺 耦而耕 孔子過之 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 夫執輿者爲誰 子路曰: 孔丘 曰: 是知津矣 列女傳曰: 趙簡子南擊楚 津吏醉臥 不能渡 簡子召 欲殺之 津吏女子 持楫而前曰: 妾父聞君東渡不測之水 恐風波之起 故禱九江三淮之神 不勝巫祝杯酌餘瀝 醉至於此 妾願以鄙軀易父之死 簡子將渡 少一人 乃備員持楫 遂與渡 中流 發激棹之歌 簡子悅 以爲夫人 續漢志曰: 河東大陽縣 有茅津 北屈縣 有採桑津 【銘】後漢李尤孟津銘曰: 洋洋河水 赴宗于海 經自中州 龍圖所在 黃函白神 赤符以信 昔有周武 集會孟津 魚入王舟 乃往克殷 인용 목차
교(橋) 說文曰: 橋 水梁也 東楚謂橋爲圯 紀年曰: 周穆王三十七年 伐楚 大起九師 至于九江 比黿鼉爲梁 燕丹子曰: 燕太子丹質於秦 秦王遇之無禮 乃求歸 秦王爲機發之橋 欲以陷丹 丹過之無虞 戰國策曰: 豫讓欲爲智伯報讎 趙襄子當出 伏於橋下 至橋馬驚 曰: 必是豫讓也 求之果是 史記曰: 秦昭王四十九年 初作河橋 又曰: 文帝行出中渭 有一人從橋下走出 乘𨏐馬驚 使騎捕之 屬廷尉 廷尉張釋之治問 曰: 縣人來 聞蹕 匿橋下 見車騎卽走耳 張廷尉奏 一人犯蹕 當罰金 漢書亦云 事具官職部 黃圖曰: 秦始皇兼天下 都咸陽 端門四達 以則紫宮 渭水貫都 以象天漢 橫橋南渡 以法牽牛 論衡曰: 高麗國有侍婢 自云有氣如雞子 來下我 故有身 後生子 曰東明 東明善射 王恐害其國 欲殺之 東明走至掩水 以弓擊水 魚鱉浮而爲橋梁 事載魏略 亦具鱗介部 蘇子曰: 微生與婦人期 不來 水至 抱梁..
부명부(符命部) 부명(符命) 春秋潛潭巴曰: 里社鳴 此里有聖人 其呴則百姓歸之 社 里之君也 鳴則敎令行 唯聖人能之 呴 鳴之怒也 春秋合誠圖曰: 堯母慶都 出觀三河 奄然陰風 赤龍與慶都合 生堯 河圖曰: 湯母扶都 見白氣貫月 意感而生湯 春秋元命苞曰: 殷紂之時 五星聚於房 房者蒼神之精 周據而興 周起於房 而五星聚之 得天下之祥 尙書中候曰: 季秋 赤雀銜丹書 入酆 止于昌戶 昌拜稽首 受最最 要者也 曰: 姬昌蒼帝子 又曰: 呂尙釣磻谿 得玉璜 刻曰: 姬受命 呂佐旌 旌 理也 呂氏春秋曰: 周文王時 見大赤鳥銜書 集于周社 文王曰: 火氣勝 故其色上赤 尙書中候曰: 武王發渡于孟津 中流 白魚躍入王船 王俯取魚 長三尺 有文王字 史記曰: 帝嚳少妃有娀氏女簡狄 以春分玄鳥至之日 祀于高禖 有玄鳥遺其卵 簡狄呑之 孕 生契 爲殷始祖 又曰: 帝高陽氏元妃姜嫄 見大人之跡 履..
제왕부일(帝王部一) 總載帝王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太昊庖犠氏 帝女媧氏 炎帝神農氏 黃帝軒轅氏 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 帝堯陶唐氏 帝舜有虞氏 帝禹夏后氏 총재제왕(總載帝王) 尙書刑德放曰: 帝者 天號也 王者 人稱也 天有五帝以立名 人有三王以正度 天子 爵稱也 皇者 煌煌也 春秋演孔圖曰: 正氣爲帝 閒氣爲臣 秀氣爲人 禮斗威儀曰: 帝者得其根核 王者得其英華 霸者得其附枝 故帝道不行 不能王 王道不行 不能霸 霸道不行 不能守其身 管子曰: 明一者皇 察道者帝 通德者王 謀得兵勝者霸 呂氏春秋曰: 始生之者天也 養成之者人也 能養天之所生而爲天子 春秋考耀文曰: 王者往也 神所輸向 人所樂歸 春秋繁露曰: 德俟天地者稱皇帝 天祐而子之 號稱天子 董子曰: 古之人造文字者 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 三畫者 天地與人也 連中者 通其道也 取天地與人之才而..
천황씨(天皇氏) 項峻始學篇曰: 天地立 有天皇十三頭 號曰天靈 治萬八千歲 洞冥記曰: 一姓十三人也 徐整三五曆紀云 歲起攝提 元氣肇 有神靈一人 有十三頭 號天皇 春秋緯曰: 天皇地皇人皇 兄弟九人 分九州 長天下也 遁甲開山圖曰: 天皇被跡 在柱州崑崙山下 인용 목차
지황씨(地皇氏) 項峻始學篇曰: 地皇十一頭 治八千歲 帝系譜曰: 地皇治一萬八千歲 以火德王 遁甲開山圖曰: 地皇興於熊耳龍門山 인용 목차
인황씨(人皇氏) 項峻始學篇曰: 人皇九頭 兄弟各三百歲 依山川土地之勢財 度爲九州 各居其一方 因是而區別 榮氏曰: 人皇兄弟九人 生於刑馬山 身九色 인용 목차
유소씨(有巢氏) 項峻始學篇曰: 上古皆穴處 有聖人敎之巢居 號大巢氏 皇甫謐以爲有巢在女媧之後 遁甲開山圖曰: 石樓山在琅■^ 昔有巢氏治此山南 인용 목차
수인씨(燧人氏) 尙書大傳曰: 燧人爲燧皇 以火紀官 禮含文嘉曰: 燧人始鑽木取火 炮生爲熟 令人無腹疾 遂天之意 故爲燧人 인용 목차
태호포희씨(太昊庖犠氏) 易曰: 古者庖犠氏之王天下也 仰則觀象於天 俯則觀法於地 觀鳥獸之文 與地之宜 近取諸身 遠取諸物 於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類萬物之情 結繩而爲網罟 以畋以漁 蓋取諸離 禮含文嘉曰: 伏羲德洽上下 天應以鳥獸文章 地應以龜書 伏羲乃則象作易 帝王世紀曰: 太昊帝庖羲氏 風姓也 蛇身人首 有聖德 都陳 作瑟三十六絃 【贊】魏陳王曹植庖羲贊曰: 木德風姓 八卦創焉 龍瑞名官 法地象天 庖廚祭祀 罟網魚畋 瑟以像時 神德通玄 인용 목차
제녀왜씨(帝女媧氏) 淮南子曰: 往古之時 四極廢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載 猛獸食精民 精 善也 鷙鳥攫老弱 於是女媧鍊五色石 以補蒼天 斷鼇足 以立四方極 鱉 大龜也 蒼天神 四極正 淫水涸 冀州平 狡蟲死 精民生 背方州 抱圓天 帝王世紀曰: 帝女媧氏 亦風姓也 作笙簧 亦蛇身人首 一曰女希 是爲女皇 其末諸侯共工氏 任知刑以强 伯而不王 【贊】魏陳王曹植女媧贊曰: 古之國君 造簧作笙 禮物未就 軒轅纂成 或云二皇 人首蛇形 神化七十 何德之靈 인용 목차
염제신농씨(炎帝神農氏) 易曰: 神農氏作 斲木爲耜 楺木爲耒 耒耨之利 以敎天下 蓋取諸益 日中爲市 致天下之貨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蓋取諸噬嗑 周書曰: 神農之時 天雨粟 神農耕而種之 作陶冶斤斧 爲耜鉏耨 以墾草莽 然後五穀興 以助果蓏實 春秋命歷序曰: 有神人 名石年 蒼色大眉 戴玉理 玉理 猶玉英 神農也 呂氏春秋曰: 神農敎曰: 士有當年不耕者 則天下或受其飢矣 女有當年不績者 則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夫親耕 妻親績 賈誼書曰: 神農以爲走禽難以久養民 乃求可食之物 嘗百草 察實■■苦之味 敎民食穀 帝王世紀曰: 炎帝神農氏 姜姓也 人身牛首 長於姜水 有聖德 都陳 作五絃之琴 始敎天下種穀 故號神農氏 諸侯夙沙氏 叛不用命 箕文諫而殺之 炎帝退而脩德 夙沙之民 自攻其君 而歸炎帝 【贊】魏陳王曹植神農贊曰: 少典之胤 火德承木 造爲耒耜 導民播穀 正爲雅琴 以暢風俗 인용 목차
황제헌원씨(黃帝軒轅氏) 易曰: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蓋取乾坤也 左傳曰: 剡子曰: 黃帝以雲紀官 故爲雲師而雲名 河圖挺佐輔曰: 黃帝脩德立義 天下大治 乃召天老而問焉 余夢見兩龍 挺白圖 以授余於河之都 天老曰: 河出龍圖 雒出龜書 紀帝錄 列聖人之姓號 興謀治太平 然後鳳皇處之 今鳳凰以下三百六十日矣 天其受帝圖乎 黃帝乃祓齋七日 至於翠嬀之川 大鱸魚折溜而至 乃與天老迎之 五色畢具 魚汎白圖 蘭葉朱文 以授黃帝 名曰錄圖 龍魚河圖曰: 黃帝時 有蚩尤 兄弟八十一人 並獸身人語 銅頭■■額 食沙石子 造立兵杖 刀■■大弩 威振天下 誅殺無道 不仁慈 萬民欲令黃帝行天下事 黃帝仁義 不能禁蚩尤 黃帝仰天而嘆 天遣玄女下 授黃帝兵信神符 制伏蚩尤 帝因使之主兵 以制八方 蚩尤沒後 天下復擾亂 黃帝遂畫蚩尤形像 以威天下 天下咸謂蚩尤不死 八方萬邦 皆爲弭伏 春秋內事曰: 軒轅氏以土德..
소호금천씨(少昊金天氏) 左傳曰: 郯子曰: 我高祖少昊摯之立也 鳳鳥適至 故紀於鳥 爲鳥師而鳥名焉 帝王世紀曰: 少昊帝名摯 字靑陽 姬姓也 降居江水 有聖德 邑于窮桑 以登帝位 都曲阜 故或謂之窮桑 卽圖讖所謂白帝朱宣者也 故稱少昊 號金天氏 在位百年而崩 【贊】陳思王曹植少昊贊曰: 祖自軒轅 靑陽之裔 金德承土 儀鳳帝世 官鳥號名 殊職別系 農正扈氏 各有品制 인용 목차
전욱고양씨(顓頊高陽氏) 史記曰: 帝顓頊高陽者 靜深有謀 疏通知事 北至幽陵 南至交趾 西濟流沙 東至蟠木 動靜之物 大小之神 日月所照 莫不砥屬 帝王世紀曰: 帝顓頊 高陽氏 黃帝之孫 昌意之子 姬姓也 母曰景僕 蜀山氏女 爲昌意正妃 謂之女樞 金天氏之末 女樞生顓頊於若水 首戴干戈 有聖德 父昌意雖黃帝之嫡 以德劣 降居若水 爲諸侯 及顓頊 生十年而佐少昊 二十而登帝位 平九黎之亂 以水事紀官 南正重司天 以屬神 火○明本作北 正黎司地 以屬民 於是民神不雜 萬物有序 始都窮桑 徙商丘 命飛龍效八風之音 作樂五英 以祭上帝 世有材子八人 號八凱 顓頊在位七十八年 年九十一歲 歲在鶉火而崩 葬東郡頓丘廣陽里 【贊】魏曹植帝顓頊贊曰: 昌意之子 祖自軒轅 始誅九黎 水德統天 以國爲號 風化神宣 威暢八極 靡不祗虔 인용 목차
제곡고신씨(帝嚳高辛氏) 史記曰: 帝嚳高辛氏者 黃帝之曾孫也 父曰蟜極 蟜極父曰玄囂 玄囂父曰黃帝 自玄囂與蟜極 不得在位 帝嚳生而神靈 自言其名 日月所照 風雨所至 莫不從助 帝王世紀曰: 帝嚳高辛氏 姬姓也 有聖德 年十五而佐顓頊 四十登位 都亳 以人事紀官 故以勾芒爲木正 祝融爲火正 蓐收爲金正 玄冥爲水正 后土爲土正 是五行之官 分職而治諸侯 於是化被天下 遂作樂六莖 以康帝位 世有材子八人 號曰八元 亦納四妃 卜其子 皆有天下 元妃有台氏女 曰姜嫄 生后稷 次有娀氏女 曰簡翟 生■■ 次陳豐氏女 曰慶都 生放勛 次娵訾氏女 曰常儀 生帝摯 嚳在位七十年 年百五歲而崩 葬東郡頓丘廣陽里 【贊】魏陳王曹植帝嚳贊曰: 祖自軒轅 玄囂之裔 生言其名 木德帝世 無寧天地 神聖靈察 敎弭四海 明並日月 인용 목차
제요도당씨(帝堯陶唐氏) 尙書堯典曰: 若稽古帝堯 曰放勛 欽明文思安安 允恭克讓 光被四表 格于上下 克明俊德 以親九族 九族旣睦 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F和萬邦 黎民於變時邕 論語曰: 大哉堯之爲君也 巍巍乎 唯天爲大 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煥乎其有文章 春秋元命苞曰: 堯眉八采 是謂通明 歷象日月琁璣玉衡 尙書中候曰: 帝堯卽政 榮光出河 休氣四塞 龍馬銜甲 赤文綠色 龍形像馬 甲所以藏圖也 其文赤而綠 甲似龜背 五色 有列星之分 斗政之度 帝王錄紀 興亡之數 大戴禮曰: 宰我曰: 請問帝堯 孔子曰: 其仁如天 其智如神 就之如日 望之如雲 富而不驕 貴而不豫 淮南子曰: 人之所以樂爲天子者 以其窮耳目之欲 而適躬體之便也 今高臺曾榭 人之所麗也 而堯采●不斲 斥題不枅 言梁柱相斥距 不著枅櫨 珍■■奇味 人之所美也 而堯糲梁之飯 藜藿之羹 文錦狐白 人之..
제순유우씨(帝舜有虞氏) 尙書舜典曰: 愼徽五典 五典克從 納于百揆 百揆時敘 賓于四門 四門穆穆 納于大麓 烈風雷雨弗迷 帝曰: 咨爾舜 詢事考言 乃言底可績 三載 汝陟帝位 禮記曰: 子曰: 舜其大智也與 好察■■言 隱惡而揚善 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爲舜乎 又曰: 昔舜作五絃之琴 以歌南風 事具樂部 論語曰: 無爲而治者 其舜也與 夫何爲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孝經援神契曰: 舜龍顔重瞳大口 手握褒 重童 象電多精光也 大口 象斗星口也 握褒 手中有褒字 喩從勞苦起 受褒飾 致大位也 雒書靈准聽曰: 有人方面 日衡重華 日衡 衡有骨表如日者也 握石推 懷神珠 推讀曰錘 錘 平輕重者也 握石錘 謂知琁璣玉衡之道也 懷神珠 喩有聖智也 舜受終 鳳皇儀 黃龍感 朱草生 蓂莢孶 西王母授益地圖 西王母得益地之圖來獻 孟子曰: 雞初鳴而起 孶孶爲善者 舜之徒也 雞初鳴而起 孶孶爲利者 ..
제우하후씨(帝禹夏后氏) 尙書大禹謨曰: 受命于神宗 率百官 若帝之初 從舜初授帝政事奉行之 論語曰: 子曰: 禹吾無閒然矣 孔子推禹功德之大 言不能復間廁其間 菲飮食而致孝乎鬼神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禮含文嘉曰: 禹卑宮室 垂意於溝洫 百穀用成 神龍至 靈龜服 玉女敬養天賜 春秋元命苞曰: 禹之時 民大樂 其騈三聖相繼 故夏者大也 左傳曰: 禹會諸侯於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 尙書中候曰: 伯禹曰: 臣觀河伯 面長人首魚身 出水曰: 吾河精也 授臣河圖 尙書琁璣鈐曰: 禹開龍門 導積石 玄圭出 刻曰延喜玉 受德天賜佩 禹功旣成 天出玄圭以賜之 古者以德佩 禹有治水功 故天佩以玄圭 呂氏春秋曰: 禹南濟乎江 黃龍負舟 事具祥瑞部 淮南子曰: 禹沐淫雨 櫛疾風 決江疏河 鑿龍門 闢伊闕 乘四載 隨山刊木 平治水土 定七百國 又曰: 禹爲水 以身解於陽旰○淮南脩務篇作盱 注同 之河 解 禱也 陽..
제왕부이(帝王部二) 殷成湯 周文王 周武王 周成王 漢高帝 漢文帝 漢景帝 漢武帝 漢昭帝 漢宣帝 漢光武帝 漢明帝 漢和帝 은성탕(殷成湯) 春秋元命苞曰: 湯臂四肘 是謂神肘 尙書琁璣鈐曰: 湯受金符帝籙 白狼銜鉤入殷朝 尙書中候曰: 天乙在亳 諸鄰國襁負歸德 東觀乎雒 降三分璧 黃魚雙躍 出濟于壇 化爲黑玉 赤勒曰: 玄精天乙 受神福 伐桀克 尙書湯誓曰: 伊尹相湯伐桀 升自陑 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 春秋元命苞曰: 湯之時 其民大樂 其救之於患害 故樂名大護 護者救也 一云 扶都感白氣而生湯 周書曰: 湯放桀而歸於亳 三千諸侯大會 湯取天子之■S 置之於天子之座左 復而再拜 從諸侯之位 湯曰: 此天子之位 有道者可以處之矣 夫天下非一家之有也 有道者之有也 故天下者 唯有道者理之 唯有道者宜處之 湯以此三讓 三千諸侯 莫敢卽位 然後湯卽天子之位 孟子曰: 湯居亳 與葛伯爲鄰 葛伯..
주문왕(周文王) 春秋元命苞曰: 文王四乳 是謂含良 蓋法酒旗 布恩舒明 酒者乳也 能乳天下 布恩之謂也 周書曰: 文王在鎬 召太子發曰: 我身老矣 吾語汝 我所保與我所守 傳之子孫 吾厚德而廣惠 不爲驕侈 不爲泰靡 童牛不服 童馬不馳 土不失其宜 萬物不失其性 天下不失時 以成萬材 萬材已成 牧以爲人 天下利之而勿德 是謂大仁 墨子曰: 赤鳥銜珪 降周之歧社 曰: 命周文王伐殷 韓子曰: 昔文王請入雒西地赤壤之國方千里 以解炮烙之刑 天下皆說 仲尼曰: 大哉文王 輕千乘之國 而請解炮烙之刑 韓詩外傳曰: 昔周文王寑疾五日而地動 東西南北 不出四郊 有司請曰: 臣聞地之動爲人主也 今者君王寑疾五日而地動 四面不出國郊 群臣皆恐 曰: 請移之 文王曰: 奈何其移之也 對曰: 興事動衆 以增國城 其可移之 文王曰: 夫天之見妖 以伐有罪 我必有罪 故天以罰我也 今又專興事動衆 以增國城 是..
주무왕(周武王) 尙書中候曰: 太子發 以紂存三仁 雖卽位 不稱王 三仁 箕子比干微子 樂稽耀嘉曰: 武王承命興師 誅于商 萬國咸喜 軍渡孟津 前歌後舞 克殷之後 民乃大安 家給人足 酌酒鬱搖 鬱搖 喜貌 史記曰: 武王脩文王業 東觀兵孟津 爲文王木主 載以居中軍 自稱太子發 言奉文王以伐 不敢自專 遂興師 渡于河 時諸侯不期而會孟津者八百 諸侯皆曰: 紂可伐 武王曰: 未可也 乃還師 居二年 聞紂昏亂滋甚 殺比干 囚箕子 太師疵少師彊微子 抱其祭器而奔周 於是武王乃渡孟津 伐紂 紂師皆倒干戈以戰 紂軍潰畔 紂死 帝王世紀曰: 武王見暍人 王自左擁而右扇之 紂政彌亂 殷太史向摯 載其圖書而歸周 王以告于諸侯 四年 起師而東 至商郊牧野 乃作木檐 ○帝王世紀作牧誓 王■■係解 五人御於前 莫肯爲王係■■ 皆曰: 臣所以事君王 非爲係■■也 王乃釋旄鉞而係之 與紂戰 紂師敗績 禽費仲惡來 ..
주성왕(周成王) 春秋元命苞曰: 文王造之而未遂 武王遂之而未成 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 故曰成王 賈誼書曰: 周成王問鬻子曰: 寡人聞聖人在上位 使民富且壽 若夫富則可爲也 若夫壽則在天乎 鬻子對曰: 夫聖王在上位 天下無軍兵之事 故諸侯不私相攻 而民不私相鬥也 則民得盡一生矣 聖王在上 則君積於德化 而積於用力 故婦人爲其所衣 丈夫爲其所食 則民無凍餓 已得二生矣 聖人在上 則君積於仁 吏積於愛 民積於順 則刑罰廢而無夭遏之誅 民則得三生矣 聖王在上 則使人有時 而用之有節 則民無厲疾 民得四生矣 史記曰: 成王少 周公攝行政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 與武庚作亂 周公奉成王命 誅武庚 殺管叔 放蔡叔 以微子啓代殷後 國於宋 周公行政七年 成王長 周公反政成王 北面就群臣之位 成王在豐 使召公復營洛邑 如武王之意 卒營築 居九鼎焉 曰: 此天下之中 四方入貢 道理均 帝王世紀曰: 成王元年 ..
한고제(漢高帝) 河圖提劉曰: 帝季 日角戴勝 斗胸龜背龍股 長七尺八寸 明聖寬仁 好任主軫 春秋孔演圖曰: 其人日角龍顔 姓卯金 含仁義 史記曰: 高祖諱邦 字季 沛豐邑中陽里人 爲人隆准而龍顔 美鬚髥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寬仁愛人 意豁如也 爲泗上亭長 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飮 醉臥 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 怪之 高祖每留飮 酒讎數倍 呂公者 好相人 見高祖狀貌 因敬重之 呂公曰: 臣少好相人 相人多矣 無如季相 願季自愛 臣有息女 願爲箕帚妾 女卽呂后也 生孝惠帝魯元公主 有一老父過 請飮 老父相呂后曰: 夫人天下貴人也 令相兩子 見孝惠帝 曰: 夫人所以貴者 乃此男 魯元公主亦皆貴 老父已去 高祖從旁舍來 呂后具言 高祖乃追及老父 老父曰: 向見者夫人兒子 皆似君相 君相貴不可言 及高祖貴 遂不知老父去處 高祖以亭長爲縣送徒於驪山 到豐西澤中亭 止飮 夜皆解縱所送徒 高祖夜經澤中 前有大..
한문제(漢文帝) 史記曰: 孝文皇帝 初立爲代王 都中都 高后崩 呂産等欲爲亂 以危劉氏 大臣共誅之 使人迎代王 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 張武等議 願大王稱疾以無往 觀其變 中尉宋昌進曰: 群臣議皆非也 今高帝子 獨淮南王與大王 大王又長 賢聖仁孝 聞於天下 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 大王勿疑也 迺命宋昌參乘 張武等六人乘傳 詣長安 馳入代邸 代王西鄕讓者再 遂卽天子位 又曰: 孝文帝卽位二十三年 宮室苑囿 狗馬服御 無所增益 有不便 輒弛以利民 常欲作露臺 召匠計之 直百金 帝曰: 百金中民十家之産 吾奉先帝宮室 常恐羞之 何以臺爲 所幸愼夫人 衣不曳地 幃帳不得文繡 以示敦朴 先與匈奴和親 匈奴背約入盜 然令邊備守 不得發兵深入 惡煩苦百姓 群臣如袁盎等 稱說雖切 常假借用之 群臣如張武受賂遺金錢 覺 上常發御府金錢賜之 以愧其心 專務以德化民 是以海內殷富 興於禮義 又曰: 孔..
한경제(漢景帝) 史記曰: 漢興 孝文施德 天下懷安 至孝景 不復憂異姓 而晁錯刻削諸侯 遂使七國俱起 合從而西鄕 以諸侯大盛 而錯爲之不以漸也 及主父偃言之 而諸侯以弱 卒以安漢 安危之幾 豈不以謀哉 漢書曰: 孝景帝諱啓 文帝大子也 母曰竇皇后 又曰: 孔子稱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信哉 周秦之獘 網密文峻 而姦宄不勝 漢興 拂除煩苛 與民休息 至孝文 加之以恭儉 孝景遵業 五六十載之間 至於移風易俗 黎民醇厚 周云成康 漢言文景 美矣 【述】後漢班固景帝述曰: 孝景蒞政 諸侯方命 剋伐七國 王室以定 非怠非荒 務在農桑 著于甲令 民用寧康 【贊】魏陳王曹植漢景帝贊曰: 景帝明德 繼文之則 肅淸王室 克滅七國 省役薄賦 百姓殷昌 風移俗易 齊美成康 인용 목차
한무제(漢武帝) 漢書曰: 孝武皇帝諱徹 景帝中子也 元封元年 行自雲陽 北歷上郡西河五原 出長城 登單于臺 臨北河 勒兵十八萬騎 旌旗千餘里 威震匈奴 還 登封泰山 又自潯陽浮江 親射蛟江中 獲之 舳艫千里 又登之罦 東來(漢書武紀注作萊 )有之罦山祠 浮大海 山稱萬歲 又曰: 漢承百王之弊 高祖撥亂反正 文景務在養民 至于稽古禮文之事 猶多闕焉 孝武初立 卓然罷黜百家 表章六經 遂疇咨海內 擧其俊民 與之立功 興太學 修郊祀 改正朔 定曆數 協音律 作詩樂 建封禪 祀百神 號令文章 煥焉可述 後嗣得遵洪業 而有三代之風 如武帝之雄材大略 不改文景之恭儉 以濟斯民 雖詩書所稱 何有加焉 荀悅漢紀曰: 武皇帝恢萬世業 內脩文學 外曜武威 延天下之士 濟濟盈朝 興事創制 無所不施 先王之風 粲然存矣 然猶好其文 未盡其實 發其始 不克其終 奢侈無限 窮兵極武 百姓空竭 萬民罷弊 當此之時..
한소제(漢昭帝) 漢書曰: 昭皇帝諱弗 武帝子也 母曰趙婕妤 本以有奇異得幸 婕妤有奇 謂手指不申 及有奇氣 及生帝 亦奇異 十四月乃生 又曰: 昔周成以孺子繼統 而有管蔡四國流言之變 孝昭幼年卽位 亦有燕蓋上官逆謀之亂 成王不疑周公 孝昭委任霍光 各因其時以成名 大矣哉 承孝武奢侈餘獘 師旅之後 海內虛秏 戶口減半 知時務之要 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 至始元元鳳之間 匈奴和親 百姓充實 擧賢良文學 問民所疾苦 議鹽鐵而罷榷酤 尊號曰昭 不亦宜乎 【述】後漢班固昭帝述曰: 孝昭幼沖 冢宰推忠 燕蓋譸張 實叡實聰 罪人斯得 邦家和同 【論】魏文帝周成漢昭論曰: 或方周成王於漢昭帝 僉高成而下昭 余以爲周成王體上聖之休氣 稟賢妣之貽誨 周召爲保傅 呂尙爲太師 口能言則行人稱辭 足能履則相者導儀 目厭威容之美 耳飽仁義之聲 所謂沉漬玄流 而沐浴淸風者矣 猶有咎悔 聆二叔之謗 使周公東遷 皇天赫怒..
한선제(漢宣帝) 漢書曰: 孝宣皇帝諱詢 字次卿 武帝曾孫 戾太子孫也 太子納史良娣 生皇孫 皇孫納王夫人 生皇帝 號曰皇曾孫 生數月 遭巫蠱事 太子良娣皇孫王夫人皆遇害 曾孫坐繫郡邸獄 邴吉爲廷尉監 治巫蠱 憐曾孫之無辜 使女徒乳養 私給衣食 至後 望氣者言長安獄有天子氣 上遣使皆殺之 內者令郭欀 ○漢書宣紀 太平御覽八十九作穰 夜至郡邸獄 吉拒閉不得入 曾孫賴吉得全 因遭赦 高才好學 然亦喜遊俠 鬥雞走馬 具知閭里奸邪 吏治得失 時會朝請 舍長安尙冠里 身足下有毛 臥居數有光耀 昭帝崩 無嗣 霍光徵昌邑王賀 賀淫亂廢 光奏遣宗正德至尙冠里舍洗沐 賜御府 ○太平御覽八十九府下有衣字 太僕以軨轕車奉迎曾孫 就齊宗正府 封爲陽武侯 群臣上璽綬 卽皇帝位 又曰: 宣帝始立 謁見高廟 大將軍光參乘 上內嚴憚之 若芒刺在背 後張安世代光參乘 天子從容肆意 甚安 又曰: 孝宣之治 信賞必罰 綜覈..
후한광무제(後漢光武帝) 東觀漢記曰: 世祖光武皇帝 高祖九世孫 出自長沙定王 定王生舂陵節侯 舂陵本在零陵郡 節侯孫孝侯 以土地下濕 元帝時 求封南陽蔡陽白水鄕 因故國名曰舂陵 上隆准日角 大口 美鬚眉 身長七尺三寸 仁智明達 多權略 樂施愛人 在家重愼畏事 勤於稼穡 兄伯升 好俠 笑上事田作 比之高祖兄仲 上歸舊廬 望見廬南有火光 以爲人持火 呼之 光遂赫然屬天 有頃不見 上異之 初伯升之起也 諸家子弟皆亡逃自匿 曰: 伯升殺我 及聞上至 絳衣大冠 乃驚 以爲獨伯升如此 謹厚者亦爲之 又曰: 王莽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 將兵來征 莽欲盛威武 王齊則○三字有訛脫 太平御覽九十作以振山東 至驅六字 虎豹犀象 奇偉猛獸 以長人巨無霸爲壘校尉 秦漢以來師出 未嘗有也 時漢兵八九千人 二公兵以五六十萬 到 遂環昆陽城作營 且圍之數百重 有流星墜尋營 營中正晝有雲氣 如壞山直下營而不及地尺而散..
한명제(漢明帝) 東觀漢記曰: 孝明皇帝 世祖中子也 母光烈皇后 初讓尊位爲貴人 故帝年十二 以皇子立爲東海公 三歲 進爵爲王 幼而聰明叡智 容貌壯麗 世祖異焉 數問以政議 應對敏達 謨慮甚深 溫恭好學 敬愛師傅 所以承事兄弟 親密九族 內外周洽 世祖愈珍上德 以爲宜承先序 詔廢郭皇后 立陰貴人以爲皇后 上以東海王立爲皇太子 治尙書 備師法 兼通四經 略擧大義 博觀群書 以助術學 又曰: 建武四年 皇子陽生 豐下銳上 顔赤色 有似堯 上以赤色 名之曰陽 年十三 通春秋 上循其頸曰: 吳季子 袁山松後漢書曰: 皇帝諱陽 一名莊 字子麗 華嶠後漢書曰: 世祖旣以吏事自嬰 明帝尤任文法 總攬威柄 權不借下 値天下初定 四民樂業 戶口滋殖 中興以來 追蹤宣帝 以鍾離意之廉淳 諫爭懇懇 常以寬和爲首 以此推之 難得而言也 薛瑩漢紀曰: 明帝自在儲宮 而聰允之德著矣 及臨萬機 以身率禮 恭奉遺業 ..
한화제(漢和帝) 東觀漢記曰: 孝和皇帝 章帝中子也 上自歧嶷 至於總角 孝順聰明 寬和仁孝 帝由是深珍之 以爲宜承天位 年四歲 立爲太子 初治尙書 遂兼覽書傳 好古樂道 無所不照 上以五經義異 書傳意殊 親幸東觀 覽書林 閱篇藉 朝無寵族 惠澤沾濡 外憂庶績 內勤經藝 自左右近臣 皆誦詩書 德敎在寬 仁恕並洽 是以黎元寧康 萬國協和 符瑞八十餘品 帝讓而不宣 故靡得而紀 帝王世紀曰: 孝和之嗣世 正身履道 以奉大業 賓禮耆艾 動式舊典 宮無嬪嬙鄭衛之燕 囿無般樂遊畋之豫 躬履至德 虛靜自損 是以屢獲豐年 遠近承風 范曄後漢書曰: 自中興以後 逮于永元 雖頗有施張 而俱存不擾 是以齊民歲增 闢土世廣 偏師出塞 則漢○後漢書和紀作漠 北地空 都護西指 則通驛四萬 豈其道遠三代 術長前世 將服叛懷來 自有數也 【誄】後漢蘇順和帝誄曰: 天王徂登 率土奄傷 如何昊穹 奪我聖皇 恩德累代 乃作..
제왕부삼(帝王部三) 魏武帝 魏文帝 吳大帝 晉武帝 晉元帝 晉成帝 晉康帝 晉穆帝 晉簡文帝 晉孝武帝 宋武帝 宋孝武帝 위무제(魏武帝) 魏志曰: 太祖武皇帝 沛國譙人 諱操 字孟德 漢相曹參之後也 時曹騰爲中常侍大長秋 養子嵩 嗣父 嵩官至太尉 太祖少機警 有權數 而任俠放蕩 不治行業 故世人未之奇也 唯梁國喬玄南陽何顒 謂太祖曰: 天下將亂 非命世之才 不能濟也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 初 桓帝時 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 遼東殷馗善天文 言後五十歲 當有眞人起於梁沛之間 其鋒不可當也 至是凡五十年 而公破袁紹 天下莫敵矣 【誄】魏陳王曹植武帝誄曰: 於惟我王 承運之衰 神武震發 群雄殄夷 拯民于下 登帝太微 德美旦奭 功越彭韋 九德光備 萬國作師 寑疾不興 聖體長歸 華夏飮淚 黎庶含悲 神翳功顯 身沉名飛 敢揚聖德 表之素旗 乃作誄曰: 於穆我王 冑稷胤周 賢聖是紹 元懿允休 先侯佐漢..
위문제(魏文帝) 魏志曰: 文皇帝諱丕 字子桓 武帝太子也 爲五官中郎將 嗣丞相爲魏太子 太祖崩 繼位爲丞相魏王 延康元年 受禪于漢爲帝 初 帝自許昌南征 諸軍兵並進 孫權臨江拒守 帝幸廣陵收○太平御覽九十三作故 城臨江觀兵 戎卒十餘萬 旌旗數百里 江表傳曰: 魏文帝出廣陵 欲伐吳 臨大江歎曰: 吳據洪流 且多糧■■ 魏雖武騎千隊 無所用之 乃還 吳錄曰: 魏文帝至廣陵 臨江觀兵 見波濤洶涌 歎曰: 此固天之所以隔北也 遂歸 【誄】魏陳王曹植文帝誄曰: 天震地駭 崩山隕霜 陽精薄景 五緯錯行 哀殊喪考 思慕過唐 擗踴郊野 仰愬穹蒼 考諸先紀 尋之哲言 生若浮寄 德貴長傳 朝聞夕逝 死志所存 皇雖殪沒 天祿永延 何以述德 表之素旃 何以詠功 宣之管絃 乃作誄曰: 元光幽昧 道究運遷 ●迴曆數 簡聖授賢 乃眷大行 屬以黎元 龍飛踐祚 合契上玄 五行定紀 改號革年 明明赫赫 授命自天 風偃物..
오대제(吳大帝) 吳志曰: 孫權 字仲謀 漢以孫策遠修貢職 遣使者劉琬加錫命 琬語人曰: 吾觀孫氏兄弟 雖各才秀明達 然皆祿祚不終 唯中弟孝廉 形貌奇偉 骨體不恆 有大貴之表 又最壽 策薨 以事授權 江表傳曰: 堅爲下邳丞時 權生 方頤大口 目有精光 堅異之 以爲貴象 及堅亡 策起事江東 權常隨從 性度弘朗 仁而多斷 好俠養士 吳曆曰: 曹公出濡須 權數挑戰 乃自乘舡 從濡口而入 公見舟舡器仗 徒伍整肅 喟然歎曰: 生子當如孫權爲 劉景升子 若豚犬耳 吳志 孫權屈伸忍辱 任才尙計 有勾踐之英奇 人之傑矣 故能自擅江表鼎峙之業 性嫌忌 果於殺戮 旣於末年 彌以滋甚 至于讒說殄行 胤嗣廢斃 豈所以貽厥孫謀 以燕翼子者哉 其後葉淩遲 遂致覆國 未必不由此也 【誄】晉陸機吳大帝誄曰: 我皇明明 固天寔生 體和二合 以察三精 濯暉育慶 懷詳載榮 率性而和 因心則靈 厥靈伊何 克聖克仁 茂對四象 ..
진무제(晉武帝) 王隱晉書曰: 世祖武皇帝 文帝太子也 文帝初開晉國 立爲世子 拜撫軍大將軍 嗣相國文帝崩 魏帝命上爲相國晉王 十一月 受禪于魏 有獻雉頭裘者 上曰: 異服奇伎 典制所禁也 宜於殿前燒裘 上與羊祜張華謀伐吳 朝士莫知也 潛乃籌量虛實 爲戰備 孫皓面縛輿櫬降 有司奏 晉德隆茂 光被四表 吳會旣平 六合爲一 宜勒封岳 以彰聖德 詔曰: 此盛德之事 所宜未議 帝譜曰: 世祖武皇帝 諱炎 字安世 【誄】晉潘岳世祖武皇帝誄曰: 粵若稽古帝皇 誕受休命 作我晉室 赫赫文皇 配天並日 大行龍飛 創制改物 沉恩汪濊 流澤洋溢 上齊七政 下綏萬邦 四門穆穆 五典克從 惟淸緝熙 於變時雍 愛盡事親 敎加百姓 于喪過哀 在祭餘敬 后蠶冕服 躬籍粢盛 六代畢奏 九功咸詠 行敦醇樸 思貫玄妙 蒞政端位 臨朝光曜 冑子入學 辟雍宗禮 國老恂恂 貴遊濟濟 莫孝匪子 莫悌匪弟 化自外明 訓法以禮 獷彼..
진원제(晉元帝) 晉中興書曰: 中宗元皇帝 諱睿 字景文 世祖咸寧二年 生于洛陽 初誕有神光之異 一室盡明 所藉■u 如始刈 及長 白豪生日角之左 眼有精曜 唯侍中譙國嵇紹 少而異之 謂其友曰: 琅■^王毛骨非常 殆非人臣之相 惠帝幸臨漳 中宗從駕 是時中宗叔父東安王繇 爲成都王穎所害 懼禍及 謀出奔 其夜月明 禁衛甚嚴 不能得去 有頃 天暴風雨晦暝 徼者四散 中宗間得脫 及遷鎭建鄴 以顧榮爲軍司馬 禮接名豪 設官分職 隱恤士庶 百姓歸心焉 初性好酒 王導深以爲誡 乃命左右進觴 躬引覆之 自是不復飮也 愍帝爲胡賊劉粲所沒 中宗素服出次 擧哀三日 於是百僚稱上尊號 帝固讓 百僚又固請 中宗慨然流涕曰: 吾本琅■^王 諸賢見逼不已 乃呼私奴命駕 將反國 群臣不敢復逼 乃求依魏晉故事 爲晉王 許之 愍帝崩于平陽 百僚更上尊號 是日卽皇帝位 晉陽秋曰: 太安中 童謠曰: 五馬浮渡江 一馬化爲龍..
진성제(晉成帝) 晉中興書曰: 顯宗成皇帝 諱衍 字世根 肅祖長子也 卽位後 蘇峻及祖約 阻兵作逆 詔庾亮卞壼距之 戰于靑谿 壼等敗績 壼死之 亮奔江州 共陶■■溫嶠 率衆下討峻 臨陣斬之 【策文】晉成帝哀策文闕撰人姓名 曰: 宸極寥廓 聖靈遐之 哀備物之虛在 痛永往之無期 乃命史官 述德寄辭 其辭曰: 五德代興 素靈啓曜 離光疊暉 三辰重照 明明我皇 含貞挺妙 玄秀夙達 履德●違 鳳栖遐邈 神宇凝夷 文明外潤 仁簡內綏 擧無遺中 鑒無幽微 韻隆汾陽 道侔垂拱 靜恭淸穆 冥功日用 亹亹神軌 固天攸縱 爰在陽九 皇綱中替 姦豎肆逆 牢羅失衛 升降艱難 協應神契 靈祚旣保 顯揚天命 雰霧朝晞 兩儀開鏡 訓諮阿衡 虛己納正 九功潛流 七德將表 方振宏羅 稜威電掃 芟蕩神衢 一我王道 昊天不弔 降茲大悔 天傾其儀 地覆其載 大業未究 神爽遷背 哀貫三靈 痛流萬代 爰初不豫 大漸在躬 啓手歸全 ..
진강제(晉康帝) 晉中興書曰: 康皇帝 諱岳 字世同 成皇帝崩 上卽位 憂哀不忍言政 一委中書監庾冰 【策文】晉康帝哀策文闕撰人姓名 曰: 感廣廈之空寂 悲俎奠之虛陳 痛皇神之邈遠 哀靈景之長泯 仰瞻宸極 俯憑鸞軒 五情摧裂 號慟煩冤 遂命國史 述德銘勳 事以言顯 功以名存 其辭曰: 招拒降靈 篤生我皇 歧嶷妙哲 幼有珪璋 含眞發曜 蘭風載芳 厥初肇建 宗國是胤 祗承師友 執心淑愼 徽猷愷悌 金質玉潤 固天所啓 應茲靈運 入繼皇祚 龍騰鳳迅 因假任物 惟精委順 穆穆我皇 風流凝廣 聰鑒遐照 思心內朗 應變無方 從善如響 矩儀可慮 法物可象 覆燾群生 靡物不養 如何一旦 神遊靈爽 仰攀擗踴 觸物咸想 卜吉有期 將卽玄冥 太常旣建 千乘列庭 皓皓輿服 翩翩素旌 笳簫寥咧 輓夫齊聲 六驥躊躇 蕭蕭悲鳴 是用增哀 雨泣霑纓 痛貫五內 哀切三情 道隆名貴 德享彌光 灼灼皇猷 終然允臧 垂美兆祀 ..
진목제(晉穆帝) 晉中興書曰: 孝宗穆皇帝 諱聃 字彭子 康帝子也 崩時年十九 【策文】晉穆帝哀策文闕撰人姓名 曰: 欽明文思 允恭克讓 忽若布衣 忘其矜尙 體有示無 德充神王 冕旒兩楹 委政元輔 內倚公旦 外仗尙父 郁哉惟文 赫斯惟武 西廓岷河 北淸伊渚 園陵聿修 舊京式敘 方振長慧 風掃天宇 休牛歸馬 卷旗臥鼓 俾我蒸民 擊壤容與 昊天不弔 奄背率土 哀同遏密 痛方創鉅 日月不居 神道之幽 三辰吉良 五謀同休 祖載華庭 晏駕崇丘 俯執饋奠 仰攀龍輈 岌岌黼翣 飄飄素斿 感想平昔 人懷崩抽 號聲如震 灑涕成流 인용 목차
진간문제(晉簡文帝) 晉中興書曰: 太宗簡文帝 諱昱 字道方 中宗少子也 晉陽秋曰: 桓溫始以雄盛入輔 係以廢立 帝雖登祚 內不自安 初 熒惑入太微 尋廢海西公 至是熒惑猶在太微 帝惡之 謂郤超曰: 命之修短 大所不計 故無復往日事耶 超云 大司馬溫 方內固社稷 外布經略 非常之事 臣以百口保之 超假還東 帝謂之曰: 致意尊公 家國之事 遂至於此 由吾不能以道匡樹 思患豫防 媿歎之深 言何能喩 又誦庾闡詩云 士痛朝危 臣哀主辱 泣下沾衣 漣如相續 續晉陽秋曰: 帝弱而惠異 中宗深器焉 及長 美風姿 好淸言 擧心端詳 器服簡素 與劉惔王蒙等爲布衣之遊 【策文】晉簡文帝哀策文闕撰人姓名 曰: 同軌畢至 內外成列 素旗宿懸 轀輬首轍 執祖行於前殿 奉靈輿而遷逝 悲神宇之長違 痛聖儀之幽翳 攀龍輴以孺慕 撫素膺以泣血 爰命史臣 敘述聖德 揚徽音於飛旌 寫哀心于翰墨 乃作策曰: 淳曜發暉 皇曆攸..
진효무제(晉孝武帝) 晉中興書曰: 烈宗孝武皇帝 諱昌明 中宗第三子也 【策文】晉王珣孝武帝哀策曰: 同軌畢至 百司胥亞 法物夕陳 轀輬夙駕 親執饋奠 長號永夜 懼鼓刻之遄盡 哀良辰之莫借 悲宮宇之寥廓 痛聖儀之幽化 夫至德無名 固理絶稱喟 然祝史陳辭 亦臣子所貴 寄窮情於翰墨 庶遺塵之髣彿 其辭曰: 惟皇作極 五德迭胤 康實復夏 武亦隆晉 亹亹太宗 希夷其韻 鏡之者玄 撫之者順 於穆皇考 嗣徽絶軌 前聖後哲 契合一揆 心去其伐 行遺其美 廢華任誠 捨筌存旨 惟深通志 群方咸秩 惟幾成務 能事斯畢 未若我皇 至則不疾 恢恢天網 疏而莫失 居有以虛 宰多以少 簡則可從 易則不擾 信及豚魚 澤被億兆 湛然司契 坐一八表 園陵旣衛 威靈赫赫 子來旣構 寢廟弈弈 武曰止戈 戎不極役 文敎聿脩 有恥且格 跡有遠邇 感無高深 道之所被 改色革音 皓獸馴苑 素羽栖林 殊柯通理 異蔕同根 方融玄液 陶..
송무제(宋武帝) 徐爰宋書曰: 武皇帝 彭城縣綏興里人 夜生有神光之異 室內盡明 是夕 甘露降于墓樹 少嘗遊下邳 遇一沙門于逆旅舍 沙門言及中原多故 因云江表尋復喪亂 能拯之者 其唯君乎 其意甚切至 初高祖患手創 積年未瘳 沙門因出懷中黃散一裹留之 沙門旣去 高祖追而望之 倏忽不見 以散治創 一傅而愈 餘散寶錄之 每被金創 輒用有驗 高祖擧目瞻睞 常見二龍在焉 始尙微小 及貴 龍形漸長 光色轉明 左右侍者 亦數見徵異 晉陵人韋藪 少以占相爲事 其言多驗 嘗相高祖曰: 君當位至方伯 久之又曰: 君相轉進 貴不可言 唯願富貴無相忘 高祖北征 至洛陽 常有紫雲見於軍上 沈約宋書曰: 帝諱裕 字德輿 小字寄奴 初爲冠軍孫○宋書武帝紀孫下有無終二字 司馬 桓玄簒帝位 遷天子於潯陽 桓修入朝 高祖從至京邑 玄見高祖 語司徒王謐曰: 昨見劉裕 風骨不恆 蓋人傑也 上淸簡寡欲 嚴整有法度 未嘗視珠玉輿..
송효무제(宋孝武帝) 沈約宋書曰: 帝諱駿 字休龍 小字道民 文帝第三子也 元凶殺逆 擧義兵 克定京邑 乃踐帝位 年三十五 崩 在位八年 【策文】宋謝莊孝武帝哀策文曰: 應門洞望 馳道南除 菆塗已撤 鬱鬯將虛 哀子嗣皇帝 擗摽池綍 周遑旌軫 攀七緯之崩淪 慟三靈之徂盡 百神慕而行雲沉 萬國哀而素霜霣 衣冠緬邈 弓劍不追 敢緝謳頌 髣彿希夷 其辭曰: 樞電皇根 月瑤國緖 胤裔丹陵 蟬聯華渚 二后在天 大行纂武 克睿克聖 重規襲矩 昭昭金式 明明玉溫 望雲其遠 就日其尊 雨零露湛 冬暖春暄 聲芳納麓 道昭賓門 上德無稱 至功不器 怊悵四始 優遊六位 綴響蘭深 緝言瓊袐 悠哉梁踐 眇焉汾肆 敬業開宇 離經作翰 鴻起荊河 鸞遊楚漢 泗濱霑明 江區承奐 陝左淸郊 棠陰虛館 地維不紐 ●綱弛機 羲庭薄蝕 紫路流飛 泣血泒涘 顧瞻川沂 孝貫樞極 義震寰圍 誓鉞皇郊 詔師牧甸 七景締華 五雲卷煽 雪怨..
제왕부사(帝王部四) 齊高帝 齊武帝 齊明帝 梁武帝 梁元帝 北齊文宣帝 陳武帝 陳文帝 陳宣帝 제고제(齊高帝) 齊書曰: 高帝諱道成 字紹伯 蘭陵人 受禪于宋 在位四年 【哀策文】齊王儉高帝哀策文曰: 降階執禮 泣血■s心 感客臺之罷御 哀恭館之不臨 仰神儀而邈絶 視區物而悽陰 俾茲良史 敬修舊則 敢圖鴻規 式揚至德 其辭曰: 靈源遙● 肇惟商丘 聖功寧夏 賢識歸周 我皇踵武 超冠前猷 英風允迪 德音孔修 月准敷仁 日精表孝 則地均和 體天合照 外弘三至 內隆七敎 水祚將傾 ●維晦象 韋弁長襲 鼓磬屬響 聲化已淪 政刑遂往 國圖靡緝 民規載爽 康世以德 撥亂資武 威以雷霆 潤以風雨 六術允昭 四義克擧 自東徂北 遐方卽序 功被河濟 化隆江漢 帝■■仰式 王維佇幹 改步藩屛 來登翼贊 綢繆總章 因循陽館 昔在保衡 君違斯正 爰茲博陸 亦鑒靈命 放昏以忠 登明資敬 義煥金石 功昭舞詠 ..
제무제(齊武帝) 齊書曰: 武帝諱績 字宣遠 在位十一年 【議】梁沈約齊武帝謚議曰: 臣聞天德平分 而四時之名或異 聖功一揆 而皇王之稱不同 蓋跡因隨事 名由義立 堯臣禹佐 咸率茲典 伏惟盡寂窮微 含神獨照 德茂始裳之主 道冠初耜之君 含精靈於五緯 駕貞明於三象 初九勿用 英氣凌雲 負揭日月 抑揚霄漢 龍姿鳳采 煥若麗天 登庸在試 盛績雲擧 雖屈景潢汙 降情尺木 而拯世濟民 浚發懷抱 昔成湯百家 仁被比屋 文王十里 化先寡妻 前聖後賢 重規沓矩 震雄圖於九江 播靈威於夏汭 旌旆未麾 鯨鯢自殞 弗勞羌僰之長 無待六事之人 義等伐謀 功高善陣 建有國之符 成定鼎之業 會朝淸明 事資於牧野 受命作周 非止於西伯 視瞻寢門 孝德光備 守器宗祧 元良載遠 嗣大寶以君百辟 敷景化以致隆平 守在四夷 威行海內 囹圄寂寞 禮讓交興 八柄馭下 九官咸事 臨朝凝黙 尊嚴若神 風行日烜 無思不暢 至仁與造化..
제명제(齊明帝) 齊書曰: 明帝諱鸞 字景栖 在位五年 【哀策】梁沈約齊明帝哀策文曰: 龍菆旣撤 備物已陳 殯宮無夜 夕燎終晨 號環輬幄 攀摽應路 容衛弗改 軒檻如故 望東川而不追 仰昊天而自訴 列聖同軌 謚法樹聲 爰詔掌牘 式播遺英 其辭曰: 五曜在天 遞作民主 赫矣帝高 蒸哉嗣武 多難固業 隱憂啓聖 時惟我皇 功符受命 爰始濡足 坐運機深 鵬逝風擧 龍動雲陰 之郢南泝 卽豫西臨 體茲大德 懷此小心 賓于四門 四門穆穆 納于百揆 百揆肅肅 德浸堇荼 仁被比屋 何遠何邇 無思不服 嗣君喪道 不式典謨 神器業業 事等瞻烏 民懷奧主 后來其蘇 皇天眷命 授以籙圖 臨朝凝睟 昧旦丕顯 斟酌前王 擇其令典 不言斯應 不行斯踐 路臺靡營 離宮弗宴 眷言膠塾 弘啓上庠 軌儀四代 祖述三王 德暉內動 英華外揚 禮行■■俎 義及幽荒 仰庶天德 降年永久 北極齊光 南山獻壽 滄溟奄竭 嵩岱皆朽 ■■非昊..
양무제(梁武帝) 梁書曰: 武帝諱衍 字叔達 蘭陵人 受禪于齊 在位四十九年 【議】梁元帝高祖武皇帝謚議曰: 臣聞翼善傳聖曰堯 仁聖盛明曰舜 受禪成功曰禹 除虐去殘曰湯 謚者行之跡 號者功之表 雖賤不誄貴 卑不誄尊 而彰乎名者 盛德之嘉號也 被於物者 治定之實錄也 斯所以聲明煥乎鍾石 昭晰備於絃管者焉 伏惟天縱欽明 惟睿作聖 功超三五 聲踰七十 仰之彌高 就之彌遠 載潛載躍 乃武乃文 先是木運告終 群后改屬 ●維●搆 地紐如崩 祧祀阽危 公卿旰食 九牧有淪胥之悲 八表興橫流之歎 乃凝威黑水 表瑞丹陵 雲合景從 表裏禔福 受終文祖 允恭克讓 知黔首不可以無歸 蒼生不可以無主 降汾陽之遠志 不得已而臨之 於是類帝禋宗 革命創制 禘郊式展 殷薦斯潔 臨茲大寶 化與和氣俱宣 扇此王風 政與秋霜並肅 言懸日月 功格區宇 不以紫宸爲貴 不以黃屋爲尊 政謐刑措 民殷國阜 虹旌式卷 堡燧載淸 胥象相因..
양원제(梁元帝) 梁書曰: 元帝諱繹 字世誠 武帝第七子也 嗣位三年 【表】陳沈炯爲群臣勸進梁元帝初表曰: 蠢爾羯胡 遂憑天邑 閶闔受白登之辱 象魏致堯城之疑 臣聞喪君有君 春秋之茂典 以德以長 先王之通訓 少康則牧衆撫職 祀夏所以配天 平王則居正東遷 宗周所以卜世 漢光以能補不道 故景歷重昌 中宗以不違群議 故江東可立 天其祚梁 必將有主 軒轅得姓 存者二人 高祖五王 代實居長 功高九有 道濟生民 非奉聖明 誰嗣下武 日月貞明 太陽不可以闕照 天地貞觀 ●道不可以久愓 寶器存乎至重 介石愼於易差 黔首豈可以少選無君 宗祏○原訛祐 據馮校本改 豈可以一日無主 又第二表曰: 紫宸曠位 赤縣無主 百靈聳動 萬國迴遑 雖醒醉相扶 同歸景亳 或謳且誦 總赴唐郊 陛下沈首■■然 讓德不嗣 臣聞星迴日薄 擊雷鞭電者之謂天 岳立川流 吐霧蒸雲者之謂地 包天地之混成 洞陰陽之不測 而以財成萬物者 其在..
북제문선제(北齊文宣帝) 北齊書曰: 文宣帝諱洋 字子進 受禪于後魏 在位五年 【哀策】北齊邢子才文宣帝哀策文曰: 皐路啓扉 輴菆弛殯 八校案部 六卿且引 攀蜃輅而雨泣 仰穹蒼而撫心 悲風發而地駭 愁雲興而景沉 哲王垂範 有訓有則 式奉話言 光敷令德 其辭曰: 四象更運 九天代名 通三以王 得一爲貞 是應玄德 實啓蒼精 風后之陣 師尙之兵 三奇六合 七變五成 授柯推轂 稟律龔行 野無完陣 邑少堅城 經營四海 劬勞百姓 芝蓋夕臨 羽旄晨映 地不掩瑞 天無愛寶 旣丹其雀 又朱其草 莫黑已素 莫赤自皓 百獸斯蹈 五靈載擾 甘露瀼瀼 靑龍矯矯 武功已暢 文敎未窮 方偃烽候 銷■■藏弓 齊光日月 比祚華嵩 而氛祲日下 星闇虛中 奄捐朝市 長棄華戎 道宣末命 義闡餘風 六繂已散 九旗方卷 見容衛之虛歸 知平生之日遠 同乘雲而永逝 異騎龍之更反 淸笳奏兮野風急 金鼓震兮日光晩 千官悲而雨注 萬國哀而..
진무제(陳武帝) 陳書曰: 武帝諱霸先 字興國 吳興長城人 受禪於梁 在位三年 【哀策】陳沈炯武帝哀策文曰: 望三靈而摽目 蹐九地而崩心 哭仍几之將撤 慟祖鬯之虛斟 黃屋祲而白日掩 紫極沴而浮雲陰 其辭曰: 悠悠嬀水 鬱鬱姚墟 惟帝之系 在唐作虞 正卿之後 握此靈符 雕雲布族 祥星結樞 負茲天鏡 來拾遺珠 爰初發跡 斬蛇鞠旅 大定番禺 載戡海渚 承釁而運 席卷中流 王室如燬 乃合諸侯 負鈇誓衆 釋位同謀 俱登涿鹿 實斷蚩尤 道濟一匡 功歸四履 爰總百官 訓于天子 儻來有運 事非獲已 翠龜負字 赤雀銜書 謳歌適夏 禮樂遷虞 負扆正位 升壇受圖 二儀協序 五緯同符 門歌麟趾 室詠騶虞 奉常定日 太卜蠲時 升中備物 方告雍熙 天甘玉露 地秀金芝 休禎未答 靈貺徒欺 吏求穆卜 詔絶良醫 羲■P失御 天街褫蹕 夏采升榮 宮車晏出 洞閨移凶 充庭罷吉 ●窅窅之窮燈 去昭昭之遊日 歸大暮之不暘 降幽..
진문제(陳文帝) 陳書曰: 文帝諱蒨 字子華 嗣位七年 【哀策】陳徐陵文帝哀策文曰: 容車曉駕 幄殿晨張 旌帷具列 綍翿成行 擗蜃輅於丹陛 攀龍帷於紫庭 趨過窮於屛闈 拜慟感於明靈 東京飛其瑞露 北陸霣其祥星 乃詔雲臺之史 稽採咸池之曲 協大雅於鳴金 同藏書於群玉 其辭曰: 若水傳帝 薰風御民 重光所集 世載于陳 赫矣高祖 悠哉上旻 蟬聯寶冑 暉煥郊禋 我皇誕聖 膺此家慶 道王衢■■ 神凝懸鏡 洛書天表 河紀靈命 納揆馳芳 賓門流詠 稽陰克伐 震野勤王 亳道增搆 豳風會昌 言瞻少昊 實杖高陽 駕彼軨轕 淸宮未央 歡覃兆庶 德洎遐荒 穆齊高寢 上膳長樂 肅肅承顔 哀哀廌酌 悼園恭儉 章陵謙約 大寶崇名 無聞改作 纂武升歷 遺愛寔繁 三湘九泒 彌氣雲昏 力折天柱 才傾地門 甘泉夜照 細柳朝屯 谷魅山鬼 橫流塞源 赫赫英■■ 赳赳雄斷 遍行天討 無遺神算 鬱掃江淮 長驅巴漢 九夷百越 雷隨風..
진선제(陳宣帝) 陳書曰: 宣帝諱頊 字紹世 在位十四年 【哀策】隨江總陳宣帝哀策文曰: 望蜃綍而攀摽 拜龍菆而慟絶 變五統而凄涼 迴三辰而慘切 感川岳而地維傾 號穹蒼而天柱折 千秋茂德 萬世鴻名 爰詔掌禮 式序英聲 其辭曰: 嬀水樞宿 姚墟大虹 謳歌承曆 揖讓受終 重規帝緖 踵武王風 名山紀跡 淸廟傳功 我后丕承 思弘祖業 蒞政恭己 臨朝凝黙 煥爛九功 葳蕤七德 憲章昭著 威靈允塞 爰茲發跡 天步艱難 連華滕衛 比譽應韓 羽儀戚右 軒冕朝端 祈膺當璧 繇顯大橫 延喜授玉 告善飛旌 神器有奉 性道無名 詩頌唐年 樂舞姬日 仁聲汪濊 武義洋溢 理訟總街 凝情衢室 巡望如禮 幽祇咸祑 疆垂叛換 關徼虔劉 治兵丹浦 獲醜靑丘 屠釣且拔 管庫方搜 如龍駕鼓 獻雉焚裘 天必呈祥 地寧愛寶 神禽奇獸 嘉穀靈草 屈軼抽階 飛黃伏皂 綺雲舒慶 珠星照老 廣敷丘素 弘啓膠庠 書林吐馥 文囿含鏘 南洽侯衛..
후비부(后妃部) 后妃 후비(后妃) 白虎通曰: 天子之配謂之后 后者何也 明海內之小君也 禮記曰: 古者天子立后 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以聽天下之內治 以明章婦道 故天下內和而家理 婦順不脩 陰事不得 謫見於天 月爲之食 月食 則后素服而修六宮之職 蕩天下之陰事 又曰: 舜葬蒼梧 蓋三妃未之從也 舜納三妃 生九子 娥皇無子 女英生商均 益(禮記檀弓疏作癸 )比生二女 宵明 燭光 舜不告而娶 不立正妃 故唯納三妃焉 周官曰: 仲春 詔后師○周禮內宰作帥 下同 內外命婦 始蠶于北郊 以爲祭服 上春 詔王后帥六宮之人 生種而獻之於王 毛詩曰: 關雎 后妃之德也 風之始也 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又曰: 葛覃 后妃之本也 后妃在父母家 則志在於女功之事 躬儉節用 服澣濯之衣 尊敬師傅 則可以歸安父母 化天下以婦道也 又 卷耳 后妃之志也 又當輔佐君子 求賢審官 知臣下之勤勞 內有..
인부 십사(人部 十四) 別下 怨 별하(別下) 【賦】魏文帝離居賦曰: 惟離居之可悲 敦獨處于空床 愁耿耿而不寐 歷冬夜之悠長 驚風厲於閨闥 忽增激於中房 動帷裳之晻曖 彼明燭之無光 又感離賦曰: 建安十六年 上西征 余居守 老母諸弟皆從 不勝思慕 乃作賦曰: 秋風動兮天氣涼 居常不快兮中心傷 出北園兮彷徨 望衆慕兮成行 柯條憯兮無色 綠草變兮萎黃 感微霜兮零落 隨風雨兮飛揚 日薄暮兮無悰 思不衰兮愈多 招延佇兮良久 忽踟躕兮忘家 又永思賦曰: 仰北辰而永思 泝悲風以增傷 哀遐路之漫漫 痛長河之無梁 願託乘於浮雲 嗟逝速之難當 又出婦賦曰: 思在昔之恩好 似比翼之相親 惟方今之疏絶 若驚風之吹塵 夫色衰而愛絶 信古今其有之 傷煢獨之無恃 恨胤嗣之不滋 甘沒身而同穴 終百年之長期 信無子而應出 自典禮之常度 悲谷風之不答 怨昔人之忽故 被入門之初服 出登車而就路 遵長塗而南邁 馬躊躇而..
역(𧌒) 洪範五行傳曰: 𧌒 射人者也 生於南越地 南方謂之短狐者也 毛詩曰: 爲鬼爲𧌒 則不可得 其物不可見 蓋氣精也 南越夷狄淫佚處也 其𧌒生水澤 地多婦人 其淫色爲主 故南越多𧌒者 淫女惑亂之所生也 故聖人名之曰𧌒 𧌒者猶惑也 【書】魏應璩與西陽令孔德琰書曰: 嘉麥禎祥 惟日未久 不圖飛蝗 一旦至止 知恤蒸庶 念存良苗 親發赫斯 爰整其旅 鮐背之叟 皓首之釐 莫不負戈奔走于道路 旌表曜於白日 黿鼉震於雷動 以此掃敵 必將席卷 況於微蟲 能無驚駭 卓茂治密 恭在中牟 時雖有災 未若斯勤 亦猶子賤鳴琴 巫馬出入 勞逸有殊 立功惟一 重雲比興 不降靈雨 麗此二災 憂心忡惙 逐蝗之道 謹聞敎矣 不審致禳 將以何物 文王修德 以厭地震 湯禱桑林 致克豐雨 宜脩善政 以慰民望 인용 목차
적(賊) 爾雅曰: 食苗節曰賊 京房易傳曰: 王者與諸侯爭 蟲食苗節莖 인용 목차
모(蟊) 爾雅曰: 食苗根曰蟊 說文曰: 蟊 食苗根者也 吏抵冒取民財 則生蟊 京房易妖占曰: 害忠孝 蟲食苗根 毛詩義疏 蟊長而細 或說云 蟊 螻蛄也 食苗根而爲人患 인용 목차
명(螟) 爾雅曰: 食苗心曰螟 說文曰: 螟蟲食穀心 吏冥冥犯法 卽生螟 禮記曰: 仲春行夏令 則蟲螟爲害 左傳曰: 哀十二年螟 十三年螟 春秋□含孶曰: 螟應苛剋 呂氏春秋曰: 亂國之妖 有螟集其地 其音凶凶 漢書曰: 劉歆以爲 蝝■■●之有實 食穀爲災 黑眚也 董仲舒劉向以爲 蝝螟始生也 是時初稅畝 亂先王之制 故應是而蝝生 屬蠃蟲之孽 京房易傳曰: 嬖惡生孽 蟲食苗心 東觀漢記曰: 魯恭爲中牟令 時郡國螟傷稼 犬牙緣界 不入中牟 河南尹袁安聞之 疑其不實 使仁恕掾肥親往察之 恭隨行阡陌 俱坐桑下 有雉過止其傍 傍有童兒 親曰: 何不捕之 兒言雉方將鶵 親曰: 所以來者 欲察君之治跡耳 今蟲不犯境 此一異也 化及鳥獸 此二異也 ■■子有仁心 三異也 具以狀白安 인용 목차
황(蝗) 爾雅曰: 食苗心曰螟 食葉曰螣 食根曰蟊 食節曰賊 四蝗蟲名也 說文曰: 蝗 螽也 廣雅曰: 螽 蝗也 毛詩曰: 去其螟螣 及其蟊賊 詩義疏曰: 赤螣 蝗也 許愼曰: 使乞貸則生螣 舊說螟螣蛑賊 一種蟲也 如言寇賊姦宄 內外言之耳 故犍爲文學曰: 此四種蟲皆蝗也 實不同 故分別釋之 又曰: 蝗也 今謂蝗子爲螽 一名蠶螽 兗州人謂之螣 蔡伯喈曰: 蝗 螣也 當爲災則生 故水處澤中 數百或數十里 一朝蔽地 而食禾粟 苗盡復移 雖自有種 其爲災 云是魚子在水中化爲之 穀梁傳曰: 雨螽于宋 外災不書 此何書 災甚也 奈何 茅茨盡也 洪範五行傳曰: 春秋之螽者 蟲災也 以刑罰暴虐 貪叨無厭 興師動衆 蟲爲害矣 雨螽于宋 是時宋公暴虐刑重 賦斂無已 故應是而雨螽 又曰: 介蟲有甲 能蜚揚之類 陽氣所生 於春秋爲螽 今謂之蝗 皆其類也 旱氣動象至矣 故曰有介蟲之孽也 春秋佐助期曰: 螽之爲..
기우(祈雨) 呂氏春秋曰: 昔者殷湯 克夏而王天下 五年不雨 湯乃以身禱於桑林 於是翦其髮 割其爪 以爲犠 用祈福於上帝 荀卿大略曰: 湯旱而禱曰: 政不節與 使民疾與 宮室榮與 女謁盛與 苞苴行與 讒夫興與 何不雨至斯極也 說苑云 湯之時 大旱七年 雒坼川竭 煎沙爛石 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 敎之祝曰: 政不節耶 使民疾耶 蓋辭未已 而天下大雨 董仲舒曰: 廣陵女子諸巫 毋小大 皆相聚 其郭門外 爲小壇 以脯酒祭 便移市 市使門者 無內丈夫 丈夫無得相從飮食 又令吏各往視其夫 皆言到卽赴 雨澍而已 又曰: 江都相仲舒 下內史承書從事 其都間吏家在百里內 皆令人故行書告縣 遣妻視夫 賜巫一月租 使巫求雨 復使巫相推擇絜淨易敎者祭 跪祝曰: 天生五穀以養人 今五穀病旱 恐不成 敬進淸酒甘羞 再拜請雨 又曰: 春旱求雨 令縣邑以水曰: ○春秋繁露求雨篇作日 後同 今○春秋繁露作令 民禱社 ..
재이부(災異部) 旱 祈雨 蝗 螟 蟊 賊 𧌒 한(旱) 春秋考異郵曰: 旱之言悍也 陽驕蹇所致也 山海經曰: 泰華之上 削成而四方 有蛇名曰肥遺 六足四翼 見則天下旱 又曰: 東荒北隅有山 名土丘 應龍處南極 殺蚩尤夸父 不得復上 故下數旱 旱而作龍應之 乃得大雨 周官曰: 司巫 掌群巫之政令 若國大旱 則率巫而舞雩 禮記曰: 歲旱 穆公召縣子而問焉 曰: 天久不雨 吾欲暴尫而奚若 曰: 天則不雨 曝人之疾 子毋乃不可乎 然則吾欲曝巫而奚若 曰: 天則不雨 而望愚婦人 於己求之 毋乃已疏乎 徙市則奚若 曰: 天子崩 巷市七日 諸侯薨 市三日 爲之徙市 不亦可乎 毛詩曰: 倬彼雲漢 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 何辜今之人 天降喪亂 飢饉荐臻 靡神不擧 靡愛斯牲 圭璧旣卒 寧莫我聽 旱旣太甚 蘊隆蟲蟲 不殄禋祀 自郊俎宮 上下奠瘞 靡神不宗 旱旣太甚 滌滌山川 旱魃爲虐 如炎如焚 我心憚暑 憂心..
정(鼎) 易曰: 鼎元吉 亨 其彖曰: 鼎象也 聖人以享上帝 孫氏瑞應圖曰: 神鼎者 質文精也 知吉凶存亡 能輕能重 能息能行 不灼而沸 不汲自盈 中生五味 昔黃帝作鼎 象太一 禹治水 收天下美銅 以爲九鼎 象九州 王者興則出 衰則去 歸藏占曰: 鼎有黃耳 利得鱣鯉 左傳曰: 楚子伐陸渾之戎 遂至于雒 觀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 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對曰: 在德不在鼎 昔夏之方有德也 遠方圖物 貢金九牧 鑄鼎象物 百物而爲之備 使人知神姦 故民入川澤山林 不逢不若 魑魅魍魎 莫能逢之 協于上下 以承天休 桀有昏德 鼎遷于商 載祀六百 商紂暴虐 鼎遷于周 成王定鼎于郟鄏 卜世三十 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 周德雖衰 天命未改 鼎之輕重 未可問也 史記曰: 黃帝採首山銅 鑄鼎於荊山下 鼎旣成 有龍垂胡髥 下迎黃帝 黃帝上騎 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 龍乃上去 又曰: 漢武帝時 汾陰巫錦 錦 ..
어(魚) 爾雅曰: 東方有比目魚 不比不行 其名曰鰈 帝王世紀曰: 黃帝出遊洛水之上 見大魚 殺五能牲以醮之 天乃甚雨 七日七夜 魚流于海 始得圖書 今河圖帝視萌之篇是也 尙書中候曰: 桓公欲封泰山 管仲曰: 昔者聖王功成道格 符瑞出 乃封泰山 今比目之魚不至 鳳麟不臻 未可封也 瑞應圖曰: 比目魚者 王者明德則見 史記曰: 武王渡河 中流 白魚躍入舟中 魚者介鱗之物 兵象 白者殷家之政 言以殷之兵衆與周之象也 武王俯取以祭 漢書曰: 宣帝元康四年 神魚舞河 魏志曰: 文帝欲受禪 赤魚游於露 【贊】晉郭璞比目魚贊曰: 比目之鱗 別號王餘 雖有二片 其實一魚 協不能密 離不爲疏 【表】晉王肅賀瑞應表曰: 伏承祖廟文昭廟 魚生于鼎 臣聞易中孚彖曰: 信及豚魚 言中和誠信之德 下及豚魚 則無所不及 인용 목차
구(龜) 龍魚河圖曰: 堯時 與群臣賢智到翠嬀之川 大龜負圖來投堯 堯敕臣下寫取 告瑞應 寫畢 龜還水中 黃帝出軍決曰: 帝伐蚩尤 乃睡 夢西王母遣道人 披玄狐之裘 以符授之曰: 太一在前 天一備後 河出符信 戰卽剋矣 黃帝寤 思其符 不能悉憶 以告風后力牧 風后力牧曰: 此兵應也 戰必自勝 力牧與黃帝俱到盛水之側 立壇 祭以大牢 有玄龜銜符 從水中出 置壇中而去 黃帝再拜稽首 受符視之 乃所夢得符也 廣三寸 表一尺 於是黃帝備之以征 卽日禽蚩尤 尙書中候曰: 堯沉璧於雒 玄龜負書出 背甲赤文成字 止壇 又沉璧于河 黑龜出文題 又曰: 周公沉璧 玄龜靑純倉光 刻背甲 止于壇 禮斗威儀曰: 君乘土而王 則龜被文而見 春秋運斗樞曰: 玉衡星得 百獸率舞 靈龜躍 管子曰: 龜生於水 發之於火 故爲南方物 爲禍福也 魏略曰: 文帝欲受禪 神龜出於靈池 晉起居注曰: 永嘉六年 玉龜出灞水 孫氏瑞..
비견(比肩) 瑞應圖曰: 比肩獸者 王者德及幽隱 鰥寡得所則至 爾雅曰: 西方有比肩獸焉 與邛邛岠虛比 爲邛邛岠虛齧甘草 卽有難 邛邛岠虛負而走 其名曰蟨 呂氏春秋曰: 北方有獸 名蟨 鼠前而免後 【贊】晉郭璞比肩獸贊曰: 蟨與岠虛 乍免乍鼠 長短相濟 彼我俱擧 有若自然 同心共膂 인용 목차
백랑(白狼) 瑞應圖曰: 白狼 王者仁德明哲則見 一本曰: 王者進退 動准法度則見 周宣王時 白狼見 犬戎滅 山海經曰: 蓋山 獸多白狼 尙書中候曰: 湯牽白狼 握禹籙 田俅子曰: 商湯爲天子 都于亳 有神手牽白狼 口銜金鉤 而入湯庭 【贊】晉郭璞白狼贊曰: 矯矯白狼 有道則遊 應符變質 乃銜靈鉤 惟德是適 出殷見周 인용 목차
추우(騶虞) 瑞應圖曰: 白虎者 仁而不害 王者不暴虐 恩及行葦則見 毛詩曰: 吁嗟乎騶虞 義獸也 白虎黑文 不食生物 有至信之德 則應之而來 河圖括地象曰: 令訾野中有玉虎 晨鳴雷聲 聖人感期之興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白虎見 春秋演義○按當作孔 圖曰: 湯地七十 內懷聖明 白虎戱朝 春秋元命包曰: 堯爲天子 季秋下旬 夢白虎遺吾馬啄○太平御覽三百九十七作喙 子 其母曰扶始 升高丘 睹白虎 上有雲感己 生皐陶 索扶始問之 如堯言 明於刑法 罪次終始 故立皐陶爲大理 魏略曰: 文帝欲受禪 郡國上言 白虎二十七見 王隱晉書曰: 太康六年 荊州送兩足虎 時尙書郎索靖 議稱半虎 博令○湯球輯本作士 王鈐○湯球輯本作銓 爲文曰: 般般白虎 觀舋荊楚 孫吳不逞 金皇赫怒 中興徵祥說曰: 天下太平 則騶虞見 騶虞者 仁獸也 狀如白虎而黑文 其尾參倍 昔召公化行陝西之國 而騶虞應 又曰: 王者仁..
토(免) 瑞應圖曰: 王者恩加耆老 則白免見 一本曰: 王者應事疾則見 赤免者 王者德茂則見 古今注曰: 成帝建平元年 山陽得白免 目赤如朱 東觀漢記曰: 章帝元和二年 白免見 又曰: 永康元年 西河言白免見 石勒傳曰: 莊○太平御覽九百零七引晉書作茬 平民師懽 上黑免 令曰: 按記應白免爲瑞 此黑免曰祥 外撿典舊 議者以爲黑免見 水德之祥 往公孫臣以爲漢家土行 當有黃龍爲瑞 後黃龍見於成紀 遂從土德 今大趙革命 以水受金 夫免陰獸 玄水色 黑色見 以表應行 以推之 黑免上應 인용 목차
호(狐) 瑞應圖曰: 九尾狐者 六合一同則見 文王時 東夷歸之 一本曰: 王者不傾於色則至 河圖曰: 白帝生 先致白狐 周書曰: 成王時 靑丘獻狐九尾 禮斗威儀曰: 君乘火而王 其政訟平 南海輸以文狐 尙書大傳曰: 文王拘羑里 散宜生之西海之濱 取白狐靑翰獻紂 紂大悅 翰 長毛也 六韜得靑狐 班固幽通賦注曰: 散宜生至吳 得九尾狐 以獻紂也 春秋運斗樞曰: 機星得則狐九尾 潛潭巴曰: 白狐至 國民利 不至 下驕恣 山海經曰: 武都之山 黑水出焉 其上有玄狐 蓬尾 蓬 大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則狐九尾 呂氏春秋曰: 禹年三十未娶 行塗山 恐時暮失嗣 辭曰: 吾之娶 必有應也 乃有白狐九尾而造於禹 禹曰: 白者 吾服也 九尾者 其證也 於是塗山人歌曰: 綏綏白狐 九尾龐龐 成于家室 我都攸昌 於是娶塗山女 東觀漢記曰: 章帝元和二年 九尾狐見 古今注曰: 章帝元和二年 白狐九尾見信都..
백록(白鹿)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則白鹿見 瑞應圖曰: 天鹿者 純善之獸也 道備則白鹿見 王者明惠及下則見 命歷序曰: 皇神駕六飛鹿 値三百歲 禮斗威儀曰: 君乘水而王 其政平 則北海輸白鹿 東觀漢書○按當作記 曰: 章帝元和二年 白鹿見 又 安帝延光三年 潁川上言 白鹿見 魏略曰: 文帝欲受禪 郡國奏白鹿十九見 晉起居注曰: 太元十六年 豫章太守范甯 獻白鹿一頭 二十年 荊州送白鹿 晉朝白鹿數見諸郡 인용 목차
마(馬) 瑞應圖曰: 玉馬者 王者淸明尊賢則至 一本曰: 玉澤馬者 師曠時來 又曰: 王者順時而制事 因時而治道 則來 騰黃者 神馬也 其色黃 王者德御四方則至 一名吉光 乘之壽三千歲 此馬無死時 又曰: 乘黃 王者輿服有度則出 騕褭者 神馬也 與飛免同 以明君有德則至也 又曰: 飛免者 行三萬里 禹治水土 勤勞歷年 救民之害 天應其德則至 駃蹄者 后土之獸也 自能言語 王者仁孝於民則出 禹治水有功而來 又曰: 龍馬者 仁馬 河水之精也 高八尺五寸 長頸 骼上有翼 旁垂毛 鳴聲九音 有明王則見 一本曰: 王者不儲馬 則龍馬乘黃澤馬朱髦並集 禮斗威儀曰: 君乘火而王者 其政訟平 則南海輸以駿○太平御覽八百九十三作駮 馬 尙書中候曰: 堯時 龍馬銜甲 赤文綠色 臨壇上 甲似龜 廣袤九尺 圓理平上 五色 文有列星之分 斗政之度 帝王錄紀之數 事具帝王部 周書曰: 犬戎文馬 赤鬣白身 目若黃金..
치(雉) 孝經援神契曰: 周成王時 越裳獻白雉 去京師三萬里 王者祭祀不相踰 宴食衣服有節 則至 又曰: 德至鳥獸 故雉白首 妃房不偏 故白雉應 尙書曰: 高宗肜日 越有雊雉 祖己曰: 惟先格王 正厥事 言至道之王 遭變異 正其事而異自消也 乃訓于王曰: 惟天監下民 典厥義 祖己旣言 遂以道訓諫王也 言天下視民 以義爲常也 春秋感精符曰: 王者旁流四表 則白雉見 又曰: 魯昭公時 雉銜環入 雉之爲言弟也 喩昭公弟爲季氏入之爲君也 漢書 平帝元始元年春 越裳重譯 獻白雉一 黑雉二 詔使三公以薦宗廟 魏略曰: 文帝欲受禪 郡國奏白雉十九見 魏志 文紀曰: 延康元年四月 饒安縣言白雉見 인용 목차
구(鳩) 瑞應圖曰: 鳩成湯時來 王者養耆老 尊道德 不以新失舊 則至 一本曰: 成王時來 古今注曰: 平帝元始三年 濟南鳩生白子 吳錄曰: 赤烏十二年八月 白鳩見章安 인용 목차
연(鷰) 呂氏春秋曰: 有娥○太平御覽九百二十二作娀 氏有二佚女 爲九成之臺 帝令鷰往夜鳴 二女愛而爭博之 覆以玉筐 少選而視之 鷰遺二卵 北飛不返 二女作歌 始遺北音 田俅子曰: 少昊之時 赤鷰一羽而飛 集少昊氏之戶 遺其丹書 漢書名臣奏曰: 丞相薛宣對曰: 茂陵寑上食日 玄鳥來集 吐所含大豆 紫黑色 翶翔殿上 此陛下永與天無極 天下幸甚 王威別傳曰: 時有白鷰來翔 被令爲賦 宋元嘉起居注曰: 元年七月 有白鷰集於齊郡 遊翔庭宇 經九月乃去 衆鷰翼隨 僅有數千 인용 목차
작(雀) 孝經援神契曰: 王者奉己約儉 臺榭不侈 尊事耆老 則白雀見 尙書中候曰: 赤雀銜丹書入豐 止於昌前 事具帝王部 又曰: 維天降紀 泰伯○太平御覽九百二十二作秦 出狩 至于咸陽 天震大雷 有火下 化爲白雀 銜籙 集于公車 禮稽命徵曰: 祭五岳四瀆 得其宜 則黃雀見 黃雀 土精 春秋孔演圖曰: 鳥化爲書 孔子奉以告天 赤雀集書上 化爲黃玉 剋曰: 孔提命 作應法 爲制雀集 將受命制 春秋考異郵曰: 黃帝將起 有黃雀 赤頭 立日旁 帝占曰: 黃者土精 赤者火熒 雀者賞萌 余當立 漢書曰: 宣帝元康三年詔曰: 前年夏 神雀集雍 大如鸚雀 黃喉白領黑背 腹斑文 今春 五色烏以萬數 飛屬縣 翶翔而舞 欲集未下 其令三輔 毋得以春夏樀巢探卵 彈射飛鳥 爲令 東觀漢記曰: 永安十七年 公卿以神雀五色 翔集京師 奉觴上壽 上令賈逵作神雀頌 謝承後漢書曰: 琅邪董种 爲不其令 赤雀乳廳前桑上 民..
오(烏)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則白烏下 禮斗威儀曰: 江海不揚波 東海輸之蒼烏 又曰: 君乘木而王 其政升平 南海輸以蒼烏 尙書緯曰: 火者陽也 烏者有孝名 武王卒成大業 故烏瑞臻 尙書中候曰: 周太子發渡孟津 有火自天 止於王屋 爲赤烏 又曰: 有火自上 復於王屋 流爲鵰 其色赤 其聲魄 春秋運斗樞曰: 維星得則日月光 烏三足 禮儀修 物類合 孫氏瑞應圖曰: 三足烏 王者慈孝 被於萬姓 不好殺生則來 又曰: 文王時見 蒼烏者 王者孝悌則至 一本曰: 賢君帝主 修行孝慈 被於萬姓 不好殺生則來 又曰: 白烏者 宗廟肅敬則至 又曰: 赤烏 武王時銜穀米至屋上 兵不血刃而殷服 一本曰: 王者不貪天下而重民命 則至 墨子曰: 赤烏銜珪 降周之岐社 曰: 命周文王代殷 河出籙圖 地出乘黃 天錫武王黃烏之旗 古今注曰: 成帝河平四年 白烏集孝文廟殿下 黑烏從之 章帝元和二年 三足烏集沛國 ..
비익(比翼) 山海經曰: 有鳥 其狀如鳧 一翼一目 得○太平御覽九百二十七得上有相字 乃飛 名曰蠻 色靑赤 見則大水 爾雅曰: 南方有比翼鳥焉 不比不飛 其名曰鶼鶼 瑞應圖曰: 比翼鳥者 王者德及高遠則至 一本曰: 王者有孝德則至 【贊】晉郭璞比翼鳥贊 鳥有鶼鶼 似鳧靑赤 雖云一質 氣同體隔 延頸離鳴 翻能合翮 인용 목차
란(鸞) 說文曰: 鸞 赤神靈之精也 赤色五采 雞形 鳴中五音 頌聲作則至 周成王時 氐羌獻焉 山海經曰: 女床之山有鳥 其狀如翟 名曰鸞鳥 見則天下安寧 孫氏瑞應圖曰: 鸞鳥鳳皇之佐 鳴中五音 肅肅雍雍 嘉則鳴舞 人君行步有容 進退有度 祭祠有禮 親疏有序 則至 一本曰: 心識鍾律 鍾律調則至 至則鳴舞以和之 春秋運斗樞曰: 天樞得 鸞鳥集 春秋孔演圖曰: 天子官守以賢擧 則鸞在野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則鸞鳥舞 詩含神霧曰: 德化充塞 照潤八冥 則鸞臻也 尙書中候曰: 黃帝鸞鳥來儀 又曰: 周公歸政於成王 太平制禮 鸞鳥見 海外經曰: 軒轅之國 淸沃之野 鸞鳥自歌 漢書曰: 宣帝祀后土 鸞鳳翶翔 又集長樂宮東園園樹 抱朴子曰: 崑崙圖曰: 鸞鳥似鳳而白纓 聞樂則蹈節而舞 至則國安寧 東觀漢記曰: 王阜爲重泉令 鸞鳥集止學廳 阜使掾汝○太平御覽九百十六作沙 疊爲張雅樂 擊磬 鳥擧..
상서부 하(祥瑞部 下) 鳳皇 鸞 比翼 烏 雀 鷰 鳩 雉 馬 白鹿 狐 免 騶虞 白狼 比肩獸 龜 魚 鼎 봉황(鳳皇) 瑞應圖曰: 鳳皇者 仁鳥也 雄曰鳳 雌曰皇 王者不刳胎剖卵則至 山海經曰: 丹穴之山 有鳥 狀如鶴 五色而文 名曰鳳 首文曰德 翼文曰順 背文曰義 膺文曰仁 腹文曰信 是鳥自歌自舞 見則天下安寧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鳳皇翔 禮斗威儀曰: 君乘土而王 其政太平 鳳皇集於苑林 尙書中候曰: 堯卽政七十載 鳳皇止庭 巢阿閣讙樹 又曰: 帝舜云 朕惟不乂 百獸鳳晨 百獸率舞 鳳皇司晨鳴也 尙書考靈耀曰: 通天文者明 審地理者昌 明者天之時也 昌者地之財也 明王之治 鳳皇下之 春秋感精符曰: 王者上感皇天 則鸞鳳至 春秋合誠圖曰: 黃帝遊玄扈雒水上 與大司馬容光等臨觀 鳳皇銜圖置帝前 帝再拜受圖 玄扈 石室 春秋元命包曰: 火离爲鳳皇 銜書遊文王之都 故武王受鳳書之..
린(麟) 孫氏瑞應圖曰: 一角獸者 六合同歸則至 一本曰: 天下太平則至 春秋運斗樞曰: 機星得其所 則麒麟生 和平合萬民 春秋感精符曰: 麟一角 明海內共一主也 王者不刳胎 不剖卵 則出於郊 一本云 德及幽隱 不肖斥退 賢者在位則至 明於興衰 武而仁 仁而有慮 禽獸有埳阱 非時張獵則去 一本曰: 明王動則有義 靜則有容 乃見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鳥獸 則麒麟臻 尙書中候曰: 帝軒提像 配永修機 永長 修從也 黃帝觀懾提 配而行之 以長從升(尙書中候作斗 )機故也 麒麟在囿 鸞鳳來儀 禮斗威儀曰: 君乘金而王 其政平 麒麟在郊 鶡冠子曰: 麟者玄枵之獸 陰之精也 德能致之 其精畢至 孫卿子曰: 古之王者 其政好生惡殺 麟在郊野 春秋繁露曰: 恩及羽蟲 則麒麟至 張網焚林 則麒麟去 說苑曰: 帝王之著 莫不致四靈焉 德盛則以爲畜 治平則至矣 麒麟糜身牛尾 圜頭一角 含信懷義 音中律呂 步..
용(龍) 瑞應圖曰: 黃龍者 四龍之長 四方之正色 神靈之精也 能巨細 能幽明 能短能長 乍存乍亡 王者不漉池而漁 則應和氣而遊於池沼 又曰: 舜東巡狩 黃龍負圖 置舜前 又曰: 不衆行 不群處 必待風雨而遊乎靑氣之中 遊乎天外之野 出入應命 以時上下 有聖則見 無聖則處 龍魚河圖曰: 天授元始 建帝號 黃龍負圖 從河中出 付黃帝 帝令侍臣寫以示天下 又曰: 黃龍從洛水出 詣虞舜 鱗甲成字 令左右寫文竟 龍去 河圖曰: 舜以太尉卽位 與三公臨觀 黃龍五采 負圖出舜前 以黃玉爲柙 玉檢金繩 芝爲泥 章曰: 天黃帝符璽 尙書中候曰: 舜沉璧於河 榮光休至 黃龍負卷舒圖 出入壇畔 又曰: 河龍圖出 雒龜書威 龜負書而出也 威 則 赤文像字 以授軒轅 詩含神霧曰: 含始呑赤珠 刻曰: 玉英生漢皇 後赤龍感女媧 ○史記八注作媼 劉季興也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水泉 則黃龍見者 君之象也 又曰: 左..
목지(木芝) 爾雅曰: 菌 芝也 說文曰: 芝 神草也 本草經曰: 赤芝一名丹芝 黃芝一名金芝 白芝一名玉芝 黑芝一名玄芝 紫芝一名木芝 瑞應圖曰: 芝英者 王者親延耆養老 有道則生 離騷○太平御覽九百八十六作九歌 曰: 采三秀兮於山澗 三秀芝也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於草木 則芝草生 又曰: 善養老則芝茂 春秋運斗樞曰: 瑤光得陵山黑芝 漢書 武帝元封六年詔曰: 甘泉宮中産芝九莖 連葉 上帝博臨 不異下房 其赦天下 賜雲陽都百戶牛酒 作芝房之歌 又曰: 宣帝神雀元年 金芝九莖 産於涵德殿銅池中 淮南子 巫山之上 從風縱火 紫芝與蕭艾俱死 漢武內傳曰: 西王母之仙上藥 有大眞紅芝草 東觀漢記曰: 光和四年 郡國上芝英 續漢書曰: 章帝建初五年 零陵獻芝草 論衡曰: 建初三年 零陵泉陵縣女子傳○太平御覽八百七十三作■■寧二字 按■■當作傅 宅內 生芝五本 長者尺四寸 短者七八寸 莖葉紫色 ..
목련리(木連理) 瑞應圖曰: 木連理 王者德化洽 八方合爲一家 則木連理 一本曰: 不失小民心則生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於草木 則木連理 禮斗威儀曰: 君乘木而王 其政升平 時則松柏爲常生 京房易傳曰: 木同本異枝 其君有慶 鄰邑來附者 吉木生於君屋 上及朝廷 其君聖 子木王而有實 其國有慶 木生於城脅 一圍以上 長數丈 此謂城强 其君大昌 東觀漢記曰: 安帝延和○按當依東觀漢記三作光 三年 衛縣木連理 又其年 定陵縣木連理 袁山松漢書曰: 建和二年 河東木連理 魏略曰: 文帝嗣立爲魏王 是歲天下奏醴泉涌 木連理 干寶晉紀曰: 武帝自咸寧三年 至太康元年 木連理八生 晉中興徵祥說曰: 王者德澤純洽 八方同一 則木連理 連理者 仁木也 或異枝還合 或兩樹共合 建元○湯球輯晉中興書云當作武 元年 木連理四 一生膏○湯輯本云當作嵩 山 一生武昌 一生汝陰 一生汝陽 泰興元年 又生武昌 【頌】..
감로(甘露) 廣雅曰: 湒湒瀼瀼 湛湛泥泥 露貌也 山海經曰: 軒丘鳳卵 民食之 甘露 民飮之 禮記曰: 聖王所以順而弗悖也 天降甘露 地出醴泉 鶡冠子曰: 聖人之德 上及太淸 下及太寧 中及萬靈 則膏露下 呂氏春秋曰: 甘露時雨 不私一物 又曰: 伊尹說湯曰: 水之美者 三危之露 其色若紫 論衡曰: 儒者論甘露 言其味甘 必然也 若甘雨 霽而陰翳者 謂之甘雨 謂水味之甘也 三輔故事曰: 漢武以銅作承露盤 高二十丈 七圍 上有仙人掌 承露 和玉屑 欲以求仙也 漢武故事曰: 承甘露盤 仙人掌擎玉杯 爲取雲表之露 東觀漢記曰: 明帝夜夢見先帝太后 覺 悲不能寐 明旦上陵 樹葉有甘露 上令百官採之 謝承後漢書曰: 吳郡陸閎 爲潁川太守 致鳳皇甘露之瑞 又曰: 吳郡沈豐 爲零陵太守 到官一年 甘露降泉陵佻陽五縣 流被山林 膏潤草木 又曰: 山陽百里嵩 爲濟南相 甘露降於郡 安帝嘉之 徵祥拜大鴻..
경운(慶雲) 孫氏瑞應圖曰: 景雲者 太平之應也 一曰慶雲 非氣非煙 五色氛氳 謂之慶雲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山陵 則景雲出 洛書曰: 蒼帝起 靑雲扶日 赤帝起 黃雲扶日 有白雲出自蒼梧 入于大梁 尙書中候曰: 堯沉璧於河 白雲起 成王觀於河 東雲至 禮斗威儀曰: 其君乘水而王 爲人黑色大耳 其政和平 時則景雲至 春秋合成圖曰: 堯母慶都 蓋大帝之女 生於斗維之野 常在三河東南 天大雷電 有血流潤大石之中 生慶都 長丈 形象大帝 常爲黃雲覆蓋之 蔑食不飢 年二十 寄伊長家 無夫 出觀三河 奄然陰雨風 赤龍與慶都合 有娠而生堯也 尙書大傳曰: 於時俊乂百工 相和而歌卿雲 卿雲○二字衍 帝乃倡之 史記曰: 若煙非煙 若雲非雲 郁郁紛紛 蕭索輪囷 是謂慶雲 慶雲見 嘉氣也 漢書 高祖遊芒碭山 上常有雲氣 又曰: 武帝封泰山 夜有光 晝有白雲起封中 又曰: 宣帝祠甘泉 紫雲從西北來 散於殿前 ..
상서부 상(祥瑞部 上) 祥瑞 慶雲 甘露 木連理 木芝 龍 麟 상서(祥瑞) 風角占曰: 福先見曰祥 字林曰: 禎 祥也 福也 禮記曰: 麟鳳龜龍 謂之四靈 四靈以爲畜 則獸不狘 又曰: 聖王用民必順 使無水旱昆蟲之災 民無凶飢妖孽之疾 天不愛其道 地不愛其寶 人不愛其情 是以天降甘露 地出醴泉 山出器車 山出銀甕丹甑之器 及人象車也 河出馬圖 鳳皇麒麟 皆在郊藪 龜龍在宮沼 其餘鳥獸之卵胎 皆可俯而窺也 則是無故 先王能修禮以達義 體信以達順 此順之實也 白虎通曰: 天下太平 符瑞所以來至者 以爲王者承天順理 調和陰陽 陰陽和 萬物序 休氣充塞 故符瑞並臻 皆應德而至 德及天 卽斗極明 日月光 甘露降 德至地 卽嘉禾生 蓂莢起 德至鳥獸 卽鳳皇翔 鸞鳥舞 麒麟臻 狐九尾 雉白首 白鹿見 德至山陵 卽景雲出 芝實茂 陵出黑丹 山出器車 澤出神馬 德至淵泉 卽黃龍見 醴泉涌 河出龍圖 ..
당랑(螳蜋) 爾雅曰: 莫● 螳蜋 蛑 有斧蟲也 不過螳蠰也 其子蜱蛸 一名搏耀 螳蜋卵 方言曰: 螳蜋謂之髦 或謂之丁 或謂之羊羊 廣雅曰: 羊羊●● 螳蜋也 禮記曰: 仲夏之月 螳蜋生 莊子曰: 螳蜋怒臂以拒車轍 不知不勝任也 是才之美者也 又曰: 莊周游雕陵之樊 樊 蕃也 睹一異鵲 自南方來者 翼廣七尺 目大運寸 可回一寸 感○原訛威 據馮校本改 下同 周之○原訛又 據馮校本改 顙 而集於栗林 感 觸也 莊周曰: 此何鳥哉 翼殷不遊 殷 曲大也 目大不睹 不見人者 褰裳●步 疾行也 執彈而留之 睹一蟬而方得美蔭 而忘其身 螳蜋執翳 且將捕之 見得而忘其形 異鵲從而利之 見利而忘其眞 莊周悚然曰: 物固相累 二類相召也 ●焉而反走 虞人逐之 韓詩外傳曰: 齊莊公出獦 有螳蜋擧足 將且轉 ○太平御覽九百四十六作將搏其輪 問其御曰: 此何蟲 對曰: 此螳蜋也 爲蟲知進而不量力 其輕執敵..
지주(蜘蛛) 소(蛸) 爾雅曰: 蜘蛛 蛛蝥 北燕謂之毒蝥 齊人呼杜公 江東呼蝃蝥 又曰: 蠨蛸 長● 又曰土蜘蛛 在土中布網者 草蜘蛛 絡冪草上 毛詩曰: 蠨蛸在戶 長● 廣志曰: 草蜘蛛在草上 色靑 土蜘蛛在地上 春行草閒 秋系在草 有在器下 有以絲於籬壁間 緣壁捕蠅者 長脚 在壁屋爲絡者 則爾雅曰長● 毛詩之蠨蛸也 異苑曰: 陳都○太平御覽九百四十八作郡 殷家養子 名琅 與一婢結好 經年 婢死 後猶來往不絶 心患惛錯 其母深察焉 後夕見大蜘蛛緣床就琅 便宴爾怡悅 母取而殺之 琅性理遂解 焦貢易林曰: 未濟之蠱 蜘蛛作網 以伺行旅 靑蠅求膏腴 觸我羅城 爲網所得 死於網國 又曰: 井之遯 蜘蛛南北 巡行網罟 符子曰: 公子重耳奔齊 與五臣游乎大澤之中 見蜘蛛而網 曳繩執豸而食之 公子重耳乃撫僕之手 駐駟而觀之 顧其臣咎犯曰: 此蟲也 知之德薄矣 而猶役其智布其網 曳其繩執豸以食之 ..
의(蟻) 爾雅曰: 蠪朾螘 赤駁蚍蜉 ●飛蟻 有翅者 其子蚳 蟻卵 山海經曰: 朱蟻 其狀如蟻 蟻蚍蜉也 在崑崙墟 禮記曰: 暇脩蚳醢 大戴禮曰: 十二月玄駒賁 玄駒者蟻也 賁者走於地中也 抱朴子曰: 蟻有兼弱之智 又 周髀家云 天圓如張蓋 地方如碁局 天旁轉 如推磨而左行 日月右行 隨天右轉 故日月實東行 而天牽之以西沒 譬之於蟻行磨之上 磨左旋而蟻右去 磨疾而蟻遲 故不得隨磨左迴焉 齊諧記曰: 富陽董昭之 嘗乘船過錢塘江 中央見有一蟻 著一短蘆 蘆長二三尺 ○原訛尸 據馮校本改 走一頭迴 復向一頭 甚遑遽 昭之曰: 此畏死也 欲取著舡 舡中人罵 此是毒螫物 不可長 我當蹋殺之 昭意甚憐此蟻 中夜夢一人 烏衣 從百許人來謝云 僕不愼墮江 慚君濟活 僕是蟲王 君若有急難之日 當見告語 後昭之遇事繫獄 蟻領群蟻穴獄 昭遂得免 桓公北征孤竹 ○本條太平御覽九百四十七作韓子 無水 隰朋曰: ..
척확(尺蠖) 爾雅曰: 蠖 尺蠖 易曰: 尺蠖之屈 以求信也 晏子曰: 弦章謂景公曰: 尺蠖食黃卽身黃 食蒼卽身蒼 【賦】宋鮑昭尺蠖賦曰: 智哉尺蠖 觀機而作 伸非向厚 詘非令薄 當靜泉停 遇躁風驚 起軒驅以曠跨 伏累氣而倂形 故身 不豫託 地無前期 動靜就觀 於物消息 各隨乎時 從方而應 何慮何思 【贊】晉郭璞尺蠖贊曰: 貴有可賤 賤有可珍 嗟茲尺蠖 體此屈申 論配龍蛇 見歎聖人 인용 목차
실솔(蟋蟀) 爾雅曰: 蟋蟀 蛬也 方言曰: 楚謂蜻蛚爲蟋蟀 或謂之蛬 南楚謂之王孫 卽趣織也 禮記曰: 季夏之月 蟋蟀居壁 蔡邕月令章句曰: 蟋蟀蟲名 斯螽莎雞之類 世謂之蜻蛚 毛詩曰: 蟋蟀在堂 歲聿云暮 詩義疏曰: 蟋蟀似蝗而小 正黑 目有光澤 如漆 有角翅 幽州人謂之趣織 督促之言也 里語趣織鳴 嬾婦驚 京房占曰: 七月建申 律爲夷則 蟋蟀鳴 【賦】晉盧諶蟋蟀賦曰: 何茲蟲之資生 亦靈和之攸授 享神氣之么芔 體含容之微陋 喓喓咧咧 翾翾 ○句有脫文 候日月之代謝 知時運之斡遷 인용 목차
봉(蜂) 爾雅曰: 蜂醜● □(爾雅釋蟲作垂 )其腴也 土蜂 在地中作房者 木蜂 在樹上作房 廣雅曰: 范 蜂也 禮記曰: 郕人有其兄死而不爲縗者 聞子皐將爲郕宰 遂爲縗 郕人曰: 蠶則績而蟹有匡 范則冠而蟬有緌 兄則死子皐爲之縗 春秋潭潛巴曰: 朝有大蜂武士 中蜂赤强 黑不梁 蜂有刺毒以扞難 武士象也 梁或爲良 韓詩外傳曰: 以稷蜂不螫 而社鼠不燻 非以稷蜂社鼠之神也 其所託者然也 故聖人求賢者以自輔 楚辭曰: 玄蜂若壺 博物志曰: 人家養蜂 以木爲器 開小孔 以蜜塗器 捕取三兩蜂 內器中 宿昔 蜂飛出 將伴來 作蜜多少 隨歲豐儉 葛仙翁別傳曰: 仙公與客對食 客曰: 食畢 當請先作一奇戱 食未竟 仙公曰: 諸君得無邑邑 欲見乎 卽吐口中飯 盡成飛蜂 滿屋 或集客身 莫不震肅 但自不螫人耳 良久 仙公乃張口 見蜂皆飛還入口中 成飯食之 抱朴子曰: 雞有摶■F之雄 雉有擅澤之驕 蟻有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