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사마천 (1844)
건빵이랑 놀자
4. 慶節卒, 子皇僕立. 皇僕卒, 子差弗立. 差弗卒, 子毁隃立. 毁隃卒, 子公非立. 公非卒, 子高圉立. 高圉卒, 子亞圉立. 亞圉卒, 子公叔祖類立. 公叔祖類卒, 子古公亶父立. 古公亶父復脩后稷ㆍ公劉之業, 積德行義, 國人皆戴之. 薰育戎狄攻之, 欲得財物, 予之. 已復攻, 欲得地與民. 民皆怒, 欲戰.
3. 后稷卒, 子不窋立. 不窋末年, 夏后氏政衰, 去稷不務, 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閒. 不窋卒, 子鞠立. 鞠卒, 子公劉立. 公劉雖在戎狄之閒, 復脩后稷之業, 務耕種, 行地宜, 自漆ㆍ沮度渭, 取材用, 行者有資, 居者有畜積, 民賴其慶. 百姓懷之, 多徙而保歸焉. 周道之興自此始, 故詩人歌樂思其德. 公劉卒, 子慶節立, 國於豳.
2. 棄爲兒時, 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戱, 好種樹麻ㆍ菽, 麻ㆍ菽美. 及爲成人, 遂好耕農, 相地之宜, 宜谷者稼穡焉, 民皆法則之. 帝堯聞之, 擧棄爲農師, 天下得其利, 有功. 帝舜曰: “棄, 黎民始飢, 爾后稷播時百穀.” 封棄於邰, 號曰后稷, 別姓姬氏. 后稷之興, 在陶唐ㆍ虞ㆍ夏之際, 皆有令德.
1. 周后稷, 名棄. 其母有邰氏女, 曰姜原. 姜原爲帝嚳元妃. 姜原出野, 見巨人跡, 心忻然說, 欲踐之, 踐之而身動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 以爲不祥, 棄之隘巷, 馬牛過者皆辟不踐: 徙置之林中, 適會山林多人, 遷之: 而棄渠中冰上, 飛鳥以其翼覆薦之. 姜原以爲神, 遂收養長之. 初欲棄之, 因名曰棄.
4. 주본기(周本紀) 1. 周后稷, 名棄. 其母有邰氏女, 曰姜原. 姜原爲帝嚳元妃. 姜原出野, 見巨人跡, 心忻然說, 欲踐之, 踐之而身動如孕者. 居期而生子, 以爲不祥, 棄之隘巷, 馬牛過者皆辟不踐: 徙置之林中, 適會山林多人, 遷之: 而棄渠中冰上, 飛鳥以其翼覆薦之. 姜原以爲神, 遂收養長之. 初欲棄之, 因名曰棄. 2. 棄爲兒時, 屹如巨人之志. 其游戱, 好種樹麻ㆍ菽, 麻ㆍ菽美. 及爲成人, 遂好耕農, 相地之宜, 宜谷者稼穡焉, 民皆法則之. 帝堯聞之, 擧棄爲農師, 天下得其利, 有功. 帝舜曰: “棄, 黎民始飢, 爾后稷播時百穀.” 封棄於邰, 號曰后稷, 別姓姬氏. 后稷之興, 在陶唐ㆍ虞ㆍ夏之際, 皆有令德. 3. 后稷卒, 子不窋立. 不窋末年, 夏后氏政衰, 去稷不務, 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閒. 不窋卒, 子鞠立. 鞠卒, 子公劉立. 公..
9. 帝小乙崩, 子帝武丁立. 帝武丁卽位, 思復興殷, 而未得其佐. 三年不言, 政事決定於冢宰, 以觀國風. 武丁夜夢得聖人, 名曰說. 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 皆非也. 於是迺使百工營求之野, 得說於傅險中. 是時說爲胥靡, 築於傅險. 見於武丁, 武丁曰是也. 得而與之語, 果聖人, 擧以爲相, 殷國大治. 故遂以傅險姓之, 號曰傅說. 帝武丁祭成湯, 明日, 有飛雉登鼎耳而呴, 武丁懼. 祖己曰: “王勿憂, 先修政事.” 祖己乃訓王曰: “唯天監下典厥義, 降年有永有不永, 非天夭民, 中絶其命. 民有不若德, 不聽罪, 天旣附命正厥德, 乃曰其奈何. 嗚呼! 王嗣敬民, 罔非天繼, 常祀毋禮于棄道.” 武丁修政行德, 天下咸驩, 殷道復興.
8. 帝陽甲崩, 弟盤庚立, 是爲帝盤庚. 帝盤庚之時, 殷已都河北, 盤庚渡河南, 復居成湯之故居, 迺五遷, 無定處. 殷民咨胥皆怨, 不欲徙. 盤庚乃告諭諸侯大臣曰: “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 法則可修. 舍而弗勉, 何以成德!” 乃遂涉河南, 治亳, 行湯之政, 然後百姓由寧, 殷道復興. 諸侯來朝, 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帝盤庚崩, 弟小辛立, 是爲帝小辛. 帝小辛立, 殷復衰. 百姓思盤庚, 迺作盤庚三篇. 帝小辛崩, 弟小乙立, 是爲帝小乙.
7 河亶甲崩, 子帝祖乙立. 帝祖乙立, 殷復興. 巫賢任職. 祖乙崩, 子帝祖辛立. 帝祖辛崩, 弟沃甲立, 是爲帝沃甲. 帝沃甲崩, 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 是爲帝祖丁. 帝祖丁崩, 立弟沃甲之子南庚, 是爲帝南庚. 帝南庚崩, 立帝祖丁之子陽甲, 是爲帝陽甲. 帝陽甲之時, 殷衰. 自中丁以來, 廢適而更立諸弟子, 弟子或爭相代立, 比九世亂, 於是諸侯莫朝.
6. 帝雍己崩, 弟太戊立, 是爲帝太戊. 帝太戊立伊陟爲相. 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 一暮大拱. 帝太戊懼, 問伊陟. 伊陟曰: “臣聞妖不勝德, 帝之政其有闕與? 帝其修德.” 太戊從之, 而祥桑枯死而去. 伊陟贊言于巫咸. 巫咸治王家有成, 作咸艾, 作太戊. 帝太戊贊伊陟于廟, 言弗臣, 伊陟讓, 作原命. 殷復興, 諸侯歸之, 故稱中宗. 中宗崩, 子帝中丁立. 帝中丁遷于隞. 河亶甲居相. 祖乙遷于邢. 帝中丁崩, 弟外壬立, 是爲帝外壬. 仲丁書闕不具. 帝外壬崩, 弟河亶甲立, 是爲帝河亶甲. 河亶甲時, 殷復衰.
5.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 悔過自責, 反善, 於是伊尹迺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帝太甲修德, 諸侯咸歸殷, 百姓以寧. 伊尹嘉之, 迺作太甲訓三篇, 褒帝太甲, 稱太宗. 太宗崩, 子沃丁立. 帝沃丁之時, 伊尹卒. 旣葬伊尹於亳, 咎單遂訓伊尹事, 作沃丁. 沃丁崩, 弟太庚立, 是爲帝太庚. 帝太庚崩, 子帝小甲立. 帝小甲崩, 弟雍己立, 是爲帝雍己. 殷道衰, 諸侯或不至.
4. 湯歸至于泰卷陶, 中壘作誥. 旣絀夏命, 還亳, 作湯誥: “維三月, 王自至於東郊. 告諸侯群后: “毋不有功於民, 勤力迺事. 予乃大罰殛女, 毋予怨.” 曰: “古禹ㆍ皐陶久勞于外, 其有功乎民, 民乃有安. 東爲江, 北爲濟, 西爲河, 南爲淮, 四瀆已修, 萬民乃有居. 后稷降播, 農殖百穀. 三公咸有功于民, 故后有立. 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 帝乃弗予, 有狀. 先王言不可不勉.” 曰: “不道, 毋之在國, 女毋我怨.” ” 以令諸侯. 伊尹作咸有一德, 咎單作明居. 湯乃改正朔, 易服色, 上白, 朝會以晝. 湯崩, 太子太丁未立而卒, 於是迺立太丁之弟外丙, 是爲帝外丙. 帝外丙卽位三年, 崩, 立外丙之弟中壬, 是爲帝中壬. 帝中壬卽位四年, 崩, 伊尹迺立太丁之子太甲. 太甲, 成湯適長孫也, 是爲帝太甲. 帝太甲元年, 伊尹作伊訓, 作肆命, 作徂后...
3. 當是時, 夏桀爲虐政淫荒, 而諸侯昆吾氏爲亂. 湯乃興師率諸侯, 伊尹從湯, 湯自把鉞以伐昆吾, 遂伐桀. 湯曰: “格女衆庶, 來, 女悉聽朕言. 匪台小子敢行擧亂, 有夏多罪, 予維聞女衆言, 夏氏有罪. 予畏上帝, 不敢不正. 今夏多罪, 天命殛之. 今女有衆, 女曰“我君不恤我衆, 舍我嗇事而割政”. 女其曰“有罪, 其柰何” ? 夏王率止衆力, 率奪夏國. 衆有率怠不和, 曰“是日何時喪? 予與女皆亡” ! 夏德若茲, 今朕必往. 爾尙及予一人致天之罰, 予其大理女. 女毋不信, 朕不食言. 女不從誓言, 予則帑僇女, 無有攸赦.” 以告令師, 作湯誓. 於是湯曰“吾甚武” , 號曰武王. 桀敗於有娀之虛, 桀奔於鳴條 夏師敗績. 湯遂伐三, 俘厥寶玉, 義伯ㆍ仲伯作典寶. 湯旣勝夏, 欲遷其社, 不可, 作夏社. 伊尹報. 於是諸侯畢服, 湯乃踐天子位, 平定海內.
2. 成湯, 自契至湯八遷. 湯始居亳, 從先王居, 作帝誥. 湯征諸侯. 葛伯不祀, 湯始伐之. 湯曰: “予有言: 人視水見形, 視民知治不.” 伊尹曰: “明哉! 言能聽, 道乃進. 君國子民, 爲善者皆在王官. 勉哉, 勉哉!” 湯曰: “汝不能敬命, 予大罰殛之, 無有攸赦.” 作湯征. 伊尹名阿衡. 阿衡欲奸湯而無由, 乃爲有莘氏媵臣 負鼎俎, 以滋味說湯, 致于王道. 或曰, 伊尹處士, 湯使人聘迎之, 五反然後肯往從湯,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湯擧任以國政. 伊尹去湯適夏. 旣醜有夏, 復歸于亳. 入自北門, 遇女鳩ㆍ女房, 作女鳩女房. 湯出, 見野張網四面, 祝曰: “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 湯曰: “嘻, 盡之矣!” 乃去其三面, 祝曰: “欲左, 左. 欲右, 右. 不用命, 乃入吾網.” 諸侯聞之, 曰: “湯德至矣, 及禽獸.”
1. 殷契, 母曰簡狄, 有娀氏之女, 爲帝嚳次妃. 三人行浴, 見玄鳥墮其卵, 簡狄取呑之, 因孕生契. 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 帝舜乃命契曰: “百姓不親, 五品不訓, 汝爲司徒而敬敷五敎, 五敎在寬.” 封于商, 賜姓子氏. 契興於唐ㆍ虞ㆍ大禹之際, 功業著於百姓, 百姓以平. 契卒, 子昭明立. 昭明卒, 子相土立. 相土卒, 子昌若立. 昌若卒, 子曹圉立. 曹圉卒, 子冥立. 冥卒, 子振立. 振卒, 子微立. 微卒, 子報丁立. 報丁卒, 子報乙立. 報乙卒, 子報丙立. 報丙卒, 子主壬立. 主壬卒, 子主癸立. 主癸卒, 子天乙立, 是爲成湯.
은본기(殷本紀) 1. 殷契, 母曰簡狄, 有娀氏之女, 爲帝嚳次妃. 三人行浴, 見玄鳥墮其卵, 簡狄取呑之, 因孕生契. 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 帝舜乃命契曰: “百姓不親, 五品不訓, 汝爲司徒而敬敷五敎, 五敎在寬.” 封于商, 賜姓子氏. 契興於唐ㆍ虞ㆍ大禹之際, 功業著於百姓, 百姓以平. 契卒, 子昭明立. 昭明卒, 子相土立. 相土卒, 子昌若立. 昌若卒, 子曹圉立. 曹圉卒, 子冥立. 冥卒, 子振立. 振卒, 子微立. 微卒, 子報丁立. 報丁卒, 子報乙立. 報乙卒, 子報丙立. 報丙卒, 子主壬立. 主壬卒, 子主癸立. 主癸卒, 子天乙立, 是爲成湯. 2. 成湯, 自契至湯八遷. 湯始居亳, 從先王居, 作帝誥. 湯征諸侯. 葛伯不祀, 湯始伐之. 湯曰: “予有言: 人視水見形, 視民知治不.” 伊尹曰: “明哉! 言能聽, 道乃進. 君國子民, 爲善者皆..
10. 道九山: 汧及岐至于荊山, 踰于河: 壺口ㆍ雷首至于太嶽: 砥柱ㆍ析城至于王屋: 太行ㆍ常山至于碣石, 入于海: 西傾ㆍ朱圉ㆍ鳥鼠至于太華: 熊耳ㆍ外方ㆍ桐柏至于負尾: 道嶓冢, 至于荊山: 內方至于大別: 汶山之陽至衡山, 過九江, 至于敷淺原.
8. 荊河惟豫州: 伊ㆍ雒ㆍ瀍ㆍ澗旣入于河, 滎播旣都, 道荷澤, 被明都. 其土壤, 下土墳壚. 田中上, 賦雜上中. 貢漆ㆍ絲ㆍ絺ㆍ紵, 其篚纖絮, 錫貢磬錯. 浮於雒, 達於河. 華陽黑水惟梁州: 汶ㆍ嶓旣闕, 沱ㆍ涔旣道, 蔡ㆍ蒙旅平, 和夷厎績. 其土靑驪. 上, 賦下中三錯. 貢璆ㆍ鐵ㆍ銀ㆍ鏤ㆍ砮ㆍ磬, 熊ㆍ羆ㆍ狐ㆍ貍ㆍ織皮. 西傾因桓是來, 浮于潛, 踰于沔, 入于渭, 亂于河.
7. 淮海維揚州: 彭蠡旣都, 陽鳥所居. 三江旣入, 震澤致定. 竹箭旣布. 其草惟夭, 其木惟喬, 其土塗泥. 田下下, 賦下上上雜. 貢金三品, 瑤ㆍ琨ㆍ竹箭, 齒ㆍ革ㆍ羽ㆍ旄, 島夷卉服, 其篚織貝, 其包橘ㆍ柚錫貢. 均江海, 通淮ㆍ泗.荊及衡陽維荊州: 江ㆍ漢朝宗于海. 九江甚中, 沱ㆍ涔已道, 雲土ㆍ夢爲治. 其土塗泥. 田下中, 賦上下. 貢羽ㆍ旄ㆍ齒ㆍ革, 金三品, 杶ㆍ榦ㆍ栝ㆍ柏, 礪ㆍ砥ㆍ砮ㆍ丹, 維箘簬ㆍ楛, 三國致貢其名, 包匭菁茅, 其篚玄纁璣組, 九江入賜大龜. 浮于江ㆍ沱ㆍ涔ㆍ(于漢, 踰于雒, 至于南河.
6. 海岱及淮維徐州: 淮ㆍ沂其治, 蒙ㆍ羽其闕. 大野旣都, 東原厎平. 其土赤埴墳, 草木漸包. 其田上中, 賦中中. 貢維土五色, 羽畎夏狄, 嶧陽孤桐, 泗濱浮磬, 淮夷蠙珠臮魚, 其篚玄纖縞. 浮于淮ㆍ泗, 通于河.
5. 禹行自冀州始. 冀州: 旣載壺口, 治梁及岐. 旣脩太原, 至于嶽陽. 覃懷致功, 至於衡漳. 其土白壤. 賦上上錯, 田中中, 常ㆍ衛旣從, 大陸旣爲. 鳥夷皮服. 夾右碣石, 入于海.濟ㆍ河維沇州: 九河旣道, 雷夏旣澤, 雍ㆍ沮會同, 桑土旣蠶, 於是民得下丘居土. 其土黑墳, 草繇木條. 田中下, 賦貞, 作十有三年乃同. 其貢漆絲, 其篚織文. 浮於濟ㆍ漯, 通於河.海岱維靑州: 堣夷旣略, 濰ㆍ淄其道. 其土白墳, 海濱廣潟, 厥田斥鹵. 田上下, 賦中上. 厥貢鹽絺, 海物維錯, 岱畎絲ㆍ枲ㆍ鉛ㆍ松ㆍ怪石, 萊夷爲牧, 其篚酓絲. 浮於汶, 通於濟.
4. 禹乃遂與益ㆍ后稷奉帝命, 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 行山表木, 定高山大川. 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 乃勞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 過家門不敢入. 薄衣食, 致孝于鬼神. 卑宮室, 致費於溝淢. 陸行乘車, 水行乘船, 泥行乘橇, 山行乘. 左準繩, 右規矩, 載四時, 以開九州, 通九道, 陂九澤, 度九山. 令益予衆庶稻, 可種卑溼. 命后稷予衆庶難得之食. 食少, 調有餘相給, 以均諸侯.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 及山川之便利.
3. 堯崩, 帝舜問四嶽曰: “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 皆曰: “伯禹爲司空, 可成美堯之功.” 舜曰: “嗟, 然!” 命禹: “女平水土, 維是勉之.” 禹拜稽首, 讓於契ㆍ后稷ㆍ皐陶. 舜曰: “女其往視爾事矣.” 禹爲人敏給克勤: 其德不違, 其仁可親, 其言可信: 聲爲律, 身爲度, 稱以出: 亹亹穆穆, 爲綱爲紀.
1. 夏禹, 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鯀, 鯀之父曰帝顓頊, 顓頊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黃帝. 禹者, 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 爲人臣.
2. 하본기(夏本紀) 1. 夏禹, 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鯀, 鯀之父曰帝顓頊, 顓頊之父曰昌意, 昌意之父曰黃帝. 禹者, 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 爲人臣. 2. 當帝堯之時, 鴻水滔天, 浩浩懷山襄陵, 下民其憂. 堯求能治水者, 群臣四嶽皆曰鯀可. 堯曰: “鯀爲人負命毁族, 不可.” 四嶽曰: “等之未有賢於鯀者, 願帝試之.” 於是堯聽四嶽, 用鯀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 功用不成. 於是帝堯乃求人, 更得舜. 舜登用, 攝行天子之政, 巡狩. 行視鯀之治水無狀, 乃殛鯀於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誅爲是. 於是舜擧鯀子禹, 而使續鯀之業. 3. 堯崩, 帝舜問四嶽曰: “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 皆曰: “伯禹爲司空, 可成美堯之功.” 舜曰: “嗟, 然!” 命禹: “女平水土, 維是勉之.” 禹拜稽首, 讓於契ㆍ后稷ㆍ皐陶. 舜曰:..
17. 於是乎遊戲懈怠, 置酒乎昊天之台, 張樂乎轇輵之宇: 撞千石之鐘, 立萬石之鉅: 建翠華之旗, 樹靈鼉之鼓. 奏陶唐氏之舞, 聽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 萬人和, 山陵爲之震動, 川谷爲之蕩波. 巴兪宋蔡, 淮南於遮, 文成顛歌, 族擧逓奏, 金鼓迭起, 鏗鎗鐺鼞, 洞心駭耳. 荊吳鄭衛之聲, 韶濩武象之樂, 陰淫案衍之音, 鄢郢繽紛, 激楚結風, 俳優侏儒, 狄鞮之倡, 所以娛耳目而樂心意者, 麗靡爛漫於前, 靡曼美色於後. 若夫靑琴宓妃之徒, 絶殊離俗, 姣冶嫺都, 靚莊刻飭, 便嬛綽約, 柔橈嬛嬛, 嫵媚姌嫋: 抴獨繭之褕袘, 眇閻易以戌削, 編姺徶蘋, 與世殊服: 芬香漚欝, 酷烈淑鬱: 皓齒粲爛, 宜笑旳皪: 長眉連娟, 微睇綿藐: 色授魂與, 心愉於側.
12. 齊使甘茂於楚, 楚懷王新與秦合婚而驩. 而秦聞甘茂在楚, 使人謂楚王曰: “願送甘茂於秦.” 楚王問於範蜎曰: “寡人欲置相於秦, 孰可?” 對曰: “臣不足以識之.” 楚王曰: “寡人欲相甘茂, 可乎?” 對曰: “不可. 夫史擧, 下蔡之監門也, 大不爲事君, 小不爲家室, 以苟賤不廉聞於世, 甘茂事之順焉. 故惠王之明, 武王之察, 張儀之辯, 而甘茂事之, 取十官而無罪. 茂誠賢者也, 然不可相於秦. 夫秦之有賢相, 非楚國之利也. 且王前嘗用召滑於越, 而內行章義之難, 越國亂, 故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 計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 越國亂而楚治也. 今王知用諸越而忘用諸秦, 臣以王爲鉅過矣. 然則王若欲置相於秦, 則莫若向壽者可. 夫向壽之於秦王, 親也, 少與之同衣, 長與之同車, 以聽事. 王必相向壽於秦, 則楚國之利也.” 於是使使請秦相向壽於秦. 秦卒相向壽. 而..
20. 탁씨(卓氏) 請略道當世千里之中, 賢人所以富者, 令後世得以觀擇焉. 蜀卓氏之先, 趙人也, 用鐵冶富. 秦破趙, 遷卓氏. 卓氏見虜略, 獨夫妻推輦, 行詣遷處. 諸遷虜少有餘財, 爭與吏, 求近處, 處葭萌. 唯卓氏曰: “此地狹薄. 吾聞汶山之下, 沃野, 下有蹲鴟, 至死不飢. 民工於市, 易賈.” 乃求遠遷. 致之臨邛, 大喜, 卽鐵山鼓鑄, 運籌策, 傾滇蜀之民, 富至僮千人. 田池射獵之樂, 擬於人君.
19. 通邑大都, 酤一歲千醸, 醯醤千瓨, 漿千甔, 屠牛羊彘千皮, 販谷糶千鍾, 薪稿千車, 船長千丈, 木千章, 竹竿萬个, 其軺車百乘, 牛車千兩, 木器髹者千枚, 銅器千鈞, 素木鐵器若卮茜千石, 馬蹄躈千, 牛千足, 羊彘千雙, 僮手指千, 筋角丹沙千斤, 其帛絮細布千鈞, 文采千匹, 榻布皮革千石, 漆千鬪, 糱麹鹽豉千荅, 鮐鮆千斤, 鯫千石, 鮑千鈞, 棗栗千石者三之, 狐鼦裘千皮, 羔羊裘千石, 旃席千具, 佗果菜千鍾, 子貸金錢千貫, 節駔會, 貪賈三之, 廉賈五之, 此亦比千乘之家, 其大率也. 佗雜業不中什二, 則非吾財也.
17. 諺曰: “百里不販樵, 千里不販糴.” 居之一歲, 種之以谷: 十歲, 樹之以木: 百歲, 來之以德. 德者, 人物之謂也. 今有無秩祿之奉, 爵邑之入, 而樂與之比者. 命曰: “素封”. 封者食租稅, 歲率戸二百. 千戸之君則二十萬, 朝覲聘享出其中. 庶民農工商賈, 率亦歲萬息二千(戸, 百萬之家則二十萬, 而更傜租賦出其中. 衣食之欲, 恣所好美矣. 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 牛蹄角千, 千足羊, 澤中千足彘, 水居千石魚陂, 山居千章之材. 安邑千樹棗: 燕ㆍ秦千樹栗: 蜀ㆍ漢ㆍ江陵千樹橘: 淮北ㆍ常山已南, 河濟之閒千樹萩: 陳ㆍ夏千畝漆: 齊ㆍ魯千畝桑麻: 渭川千畝竹: 及名國萬家之城, 帶郭千畝畝鍾之田, 若千畝卮茜, 千畦薑韭: 此其人皆與千戸侯等.
40. 兒單于立三歲而死. 子年少, 匈奴乃立其季父烏維單于弟右賢王呴犂湖爲單于. 是歲太初三年也. 呴犂湖單于立, 漢使光祿徐自爲出五原塞數百里, 遠者千餘里, 築城鄣列亭至廬朐, 而使遊擊將軍韓說ㆍ長平侯衛伉屯其旁, 使彊弩都尉路博德築居延澤上. 其秋, 匈奴大入定襄ㆍ雲中, 殺略數千人, 敗數二千石而去, 行破壊光祿所築城列亭鄣. 又使右賢王入酒泉ㆍ張掖, 略數千人. 會任文擊救, 盡複失所得而去. 是歲, 貳師將軍破大宛, 斬其王而還. 匈奴欲遮之, 不能至. 其冬, 欲攻受降城, 會單于病死.
53. 三年, 章邯等將其卒圍鉅鹿, 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鉅鹿. 冬, 趙高爲丞相, 竟案李斯殺之. 夏, 章邯等戰數卻, 二世使人讓邯, 邯恐, 使長史欣請事. 趙高弗見, 又弗信. 欣恐, 亡去, 高使人捕追不及. 欣見邯曰: “趙高用事於中, 將軍有功亦誅, 無功亦誅.” 項羽急擊秦軍, 虜王離, 邯等遂以兵降諸侯.
52. 二世曰: “吾聞之韓子曰: “堯舜采椽不刮, 茅茨不翦, 飯土, 啜土形, 雖監門之養, 不觳於此. 禹鑿龍門, 通大夏, 決河亭水, 放之海, 身自持築臿, 脛毋毛, 臣虜之勞不烈於此矣.” 凡所爲貴有天下者, 得肆意極欲, 主重明法, 下不敢爲非, 以制御海內矣. 夫虞ㆍ夏之主, 貴爲天子, 親處窮苦之實, 以徇百姓, 尙何於法? 朕尊萬乘, 毋其實, 吾欲造千乘之駕, 萬乘之屬, 充吾號名. 且先帝起諸侯, 兼天下, 天下已定, 外攘四夷以安邊竟, 作宮室以章得意, 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緖. 今朕卽位二年之閒, 群盜竝起, 君不能禁, 又欲罷先帝之所爲, 是上毋以報先帝, 次不爲朕盡忠力, 何以在位?” 下去疾ㆍ斯ㆍ劫吏, 案責他罪. 去疾ㆍ劫曰: “將相不辱.” 自殺. 斯卒囚, 就五刑.
51. 趙高說二世曰: “先帝臨制天下久, 故群臣不敢爲非, 進邪說. 今陛下富於春秋, 初卽位, 奈何與公卿廷決事? 事卽有誤, 示群臣短也. 天子稱朕, 固不聞聲.” 於是二世常居禁中, 與高決諸事. 其後公卿希得朝見, 盜賊益多, 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毋已. 右丞相去疾ㆍ左丞相斯ㆍ將軍馮劫進諫曰: “關東群盜竝起, 秦發兵誅擊, 所殺亡甚衆, 然猶不止. 盜多, 皆以戌漕轉作事苦, 賦稅大也. 請且止阿房宮作者, 減省四邊戍轉.”
50. 二年冬, 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戱, 兵數十萬. 二世大驚, 與群臣謀曰: “奈何?” 少府章邯曰: “盜已至, 衆彊, 今發近縣不及矣. 酈山徒多, 請赦之, 授兵以擊之.” 二世乃大赦天下, 使章邯將, 擊破周章軍而走, 遂殺章曹陽. 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ㆍ董翳佐章邯擊盜, 殺陳勝城父, 破項梁定陶, 滅魏咎臨濟. 楚地盜名將已死, 章邯乃北渡河, 擊趙王歇等於鉅鹿.
49. 진승과 오광의 난 七月, 戍卒陳勝等反故荊地, 爲“張楚”. 勝自立爲楚王, 居陳, 遣諸將徇地. 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 皆殺其守尉令丞反, 以應陳涉, 相立爲侯王, 合從西鄕, 名爲伐秦, 不可勝數也. 謁者使東方來, 以反者聞二世. 二世怒, 下吏. 後使者至, 上問, 對曰: “群盜, 郡守尉方逐捕, 今盡得, 不足憂.” 上悅. 武臣自立爲趙王, 魏咎爲魏王, 田儋爲齊王. 沛公起沛. 項梁擧兵會稽郡.
48. 아방궁 재건축 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 宗室振恐. 群臣諫者以爲誹謗, 大吏持祿取容, 黔首振恐. 四月, 二世還至咸陽, 曰: “先帝爲咸陽朝廷小, 故營阿房宮爲室堂. 未就, 會上崩, 罷其作者, 復土酈山. 酈山事大畢, 今釋阿房宮弗就, 則是章先帝擧事過也.” 復作阿房宮. 外撫四夷, 如始皇計. 盡徵其材士五萬人爲屯衛咸陽, 令敎射狗馬禽獸. 當食者多, 度不足, 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藁, 皆令自齎糧食, 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谷. 用法益刻深.
47. 二世曰: “善.” 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 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 無得立者, 而六公子戮死於杜. 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 議其罪獨後. 二世使使令將閭曰: “公子不臣, 罪當死, 吏致法焉.” 將閭曰: “闕廷之禮, 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 廊廟之位, 吾未嘗敢失節也: 受命應對, 吾未嘗敢失辭也. 何謂不臣? 願聞罪而死.” 使者曰: “臣不得與謀, 奉書從事.” 將閭乃仰天大呼天者三, 曰: “天乎! 吾無罪!”
46. 於是二世乃遵用趙高, 申法令. 乃陰與趙高謀曰: “大臣不服, 官吏尙彊, 及諸公子必與我爭, 爲之奈何?” 高曰: “臣固願言而未敢也. 先帝之大臣, 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 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 今高素小賤, 陛下幸稱擧, 令在上位, 管中事. 大臣鞅鞅, 特以貌從臣, 其心實不服. 今上出, 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 上以振威天下, 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 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 願陛下遂從時毋疑, 卽群臣不及謀. 明主收擧餘民, 賤者貴之, 貧者富之, 遠者近之, 則上下集而國安矣.”
45. 二世與趙高謀曰: “朕年少, 初卽位, 黔首未集附. 先帝巡行郡縣, 以示彊, 威服海內. 今晏然不巡行, 卽見弱, 毋以臣畜天下.” 春, 二世東行郡縣, 李斯從. 到碣石, 竝海, 南至會稽, 而盡刻始皇所立刻石, 石旁著大臣從者名, 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皇帝曰: “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爲也. 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 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爲之者, 不稱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ㆍ臣去疾ㆍ 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 “臣請具刻詔書刻石, 因明白矣. 臣昧死請.” 制曰: “可.” 遂至遼東而還.
44. 二世皇帝元年, 年二十一. 趙高爲郎中令, 任用事. 二世下詔, 增始皇寢廟犠牲及山川百祀之禮. 令群臣議尊始皇廟. 群臣皆頓首言曰: “古者天子七廟, 諸侯五, 大夫三, 雖萬世世不軼毁. 今始皇爲極廟, 四海之內皆獻貢職, 增犠牲, 禮咸備, 毋以加. 先王廟或在西雍, 或在咸陽. 天子儀當獨奉酌祠始皇廟. 自襄公已下軼毁. 所置凡七廟. 群臣以禮進祠, 以尊始皇廟爲帝者祖廟. 皇帝復自稱“朕”.”
4. 平原君旣返趙, 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 魏信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 皆未至. 秦急圍邯鄲, 邯鄲急, 且降, 平原君甚患之. 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曰: “君不憂趙亡邪?” 平原君曰: “趙亡則勝爲虜, 何爲不憂乎?” 李同曰: “邯鄲之民, 炊骨易子而食, 可謂急矣, 而君之後宮以百數, 婢妾被綺縠, 餘粱肉, 而民褐衣不完, 糟糠不厭. 民困兵盡, 或剡木爲矛矢, 而君器物鍾磬自若. 使秦破趙, 君安得有此? 使趙得全, 君何患無有? 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閒, 分功而作, 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 士方其危苦之時, 易德耳.” 於是平原君從之, 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 秦軍爲之卻三十里. 亦會楚ㆍ魏救至, 秦兵遂罷, 邯鄲複存. 李同戰死, 封其父爲李侯.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鄲爲平原君請封. 公孫龍聞之, 夜駕見平原君曰: “龍聞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
44. 其他 梁鱣字叔魚. 少孔子二十九歲. 顔幸字子柳. 少孔子四十六歲. 冉孺字子魯, 少孔子五十歲. 曹卹字子循. 少孔子五十歲. 伯虔字子析, 少孔子五十歲. 公孫龍字子石. 少孔子五十三歲.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 顯有年名及受業見於書傳. 其四十有二人, 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於左: 冉季字子産. 公祖句茲字子之. 秦祖字子南. 漆雕哆字子斂. 顔高字子驕. 漆雕徒父. 壤駟赤字子徒.
39. 번수(樊須) 樊須字子遲. 少孔子三十六歲. 樊遲請學稼, 孔子曰: “吾不如老農.” 請學圃, 曰: “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 孔子曰: “小人哉樊須也! 上好禮, 則民莫敢不敬: 上好義, 則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 則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 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樊遲問仁, 子曰: “愛人.” 問智, 曰: “知人.”
1. 날 빛나게 만들어준 우정에 관한 이야기 관포지교(管鮑之交) 관중을 믿었던 포숙아 管仲夷吾者, 穎上人也. 少時, 常與鮑叔牙游, 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 常欺鮑叔, 鮑叔終善遇之, 不以爲言已而. 춘추시대 첫 번째 패자를 만든 건 관중의 공이다 鮑叔事齊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糾, 及小白立爲桓公, 公子糾死, 管仲囚焉. 鮑叔遂進管仲, 管仲旣用, 任政於齊, 齊桓公以覇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管仲之謀也. 나보다 나를 더 잘 알던 친구, 포숙아 管仲曰: “吾始困時, 嘗與鮑叔賈, 分財利, 多自與, 鮑叔不以我爲貪, 知我貧也. 吾嘗爲鮑叔謀事, 而更窮困, 鮑叔不以我爲愚, 知時有利不利也. 吾嘗三仕, 三見逐於君, 鮑叔不以我爲不肖, 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 鮑叔不以我爲怯, 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 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 鮑叔不以我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