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고전/회남자 (872)
건빵이랑 놀자
9. 師曠瞽 而爲太宰 晉無亂政 有貴于見者也 故不言之令 不視之見 此伏犧神農之所以爲師也 故民之化也 不從其所言 而從所行 故齊莊公好勇 不使鬪爭 而國家多難 其漸至于崔杼之亂 頃襄好色 不使風議 而民多昏亂 其積至昭奇之難 故至精之所動 若春氣之生 秋氣之殺也 雖馳傳騖置 不若此其亟
8. 鞅鞈鐵鎧 瞋目扼掔 其於以御兵刃縣矣 券契束帛 刑罰斧鉞 其於以解難薄矣 待目而照見 待言而使令 其於爲治難矣 蘧伯玉爲相 子貢往觀之曰 何以治國 曰 以弗治治之 簡子欲伐衛 使史黯往覿焉 還報曰 蘧伯玉爲相 未可以加兵 固塞險阻 何足以致之 故皐陶瘖 而爲大理 天下無虐刑 有貴于言者也
7. 刑罰不足以移風 殺戮不足以禁姦 唯神化爲貴 至精爲神 夫疾呼不過聞百步 志之所在 踰于千里 冬日之陽 夏日之陰 萬物歸之 而莫使之然 故至精之像 弗招而自來 不麾而自往 窈窈冥冥 不知爲之者誰 而功自成 智者弗能誦 辯者弗能形 昔孫叔敖恬臥 而郢人無所害其鋒 市南宜遼弄丸 而兩家之難 無所關其辭
6. 是以上多故 則下多詐 上多事 則下多態 上煩擾 則下不定 上多求 則下交爭 不直之於本 而事之於末 譬猶揚堁而弭塵 抱薪以球火也 故聖人事省而易治 求寡而易贍 不施而仁 不言而信 不求而得 不爲而成 塊然保眞 抱德推誠 天下從之 如響之應聲 景之像形 其所修者本也
5. 當此之時 法寬刑緩 囹圄空虛 而天下一俗 莫懷姦心 末世之政則不然 上好取而無量 下貪狼而無讓 民貧苦而忿爭 事力勞而無功 智詐萌興 盜賊滋彰 上下相怨 號令不行 執政有司 不務反道 矯拂其本 而事脩其末 削薄其德 曾累其刑 而欲以爲治 無以異於執彈而來鳥 捭梲而狎犬也 亂乃逾甚 夫水濁則魚噞 政苛則民亂 故夫養虎豹犀象者 爲之圈檻 供其嗜欲 適其饑飽 違其怒恚 然而不能終其天年者 形有所劫也
4. 明堂之制 有蓋而無四方 風雨不能襲 寒暑不能傷 遷延而入之 養民以公 其民樸重端慤 不忿爭而財足 不勞形而功成 因天地之資 而與之和同 是故威厲而不殺 刑錯而不用 法省而不煩 故其化如神 其地南至交阯 北至幽都 東至暘谷 西至三危 莫不聽從
3. 天氣爲魂 地氣爲魄 反之玄房 各處其宅 守而勿失 上通太一 太一之精 通於天道 天道玄黙 無容無則 大不可極 深不可測 尙與人化 知不能得 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 神不馳於胸中 智不出於四域 懷其仁誠之心 甘雨時降 五穀蕃植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月省時考 歲終獻功 以時嘗穀 祀于明堂
2. 進退應時 動靜循理 不爲醜美好憎 不爲賞罰喜怒 名各自名 類各自類 事由自然 莫出於己 故古之王者 冕而前旒 所以蔽明也 黈纊塞耳 所以掩聰 天子外屛 所以自障 故所理者遠 則所在者邇 所治者大 則所守者小 夫目妄視則淫 耳妄聽則惑 口妄言則亂 夫三關者 不可不愼守也 若欲規之 乃是離之 若欲飾之 乃是賊之
1. 人主之術 處無爲之事 而行不言之敎 淸靜而不動 一度而不搖 因循而任下 責成而不勞 是故心知規 而師傅諭導 口能言 而行人稱辭 足能行 而相者先導 耳能聽 而執正進諫 是故慮無失策 擧無過事 言爲文章 行爲儀表 於天下
8. 본경훈(本經訓) 1. 太淸之始也 和順以寂寞 質眞而素樸 閑靜而不躁 推而無故 在內而合乎道 出外而調于義 發動而成於文 行快而便於物 其言略而循理 其行侻而順情 其心愉而不僞 其事素而不飾 是以不擇時日 不占卦兆 不謀所始 不議所終 安則止 激則行 通禮于天地 同精于陰陽 一和于四時 2. 明照日月 與造化者相雌雄 是以天覆以德 地載以樂 四時不失其叙 風雨不降 其虐 日月淑淸而揚光 五星循軌 而不失其行 當此之時 玄元至碭 而運照 鳳麟至 蓍龜兆 甘露下 竹實滿 流黃出 而朱草生 機械詐僞 莫藏於心 逮至衰世 鑴山石 䤿金玉 擿蚌蜃 消銅鐵 而萬物不滋 刳胎殺夭 麒麟不游 覆巢毁卵 鳳凰不翔 鑽燧取火 構木爲臺 焚林而田 竭澤而漁 人械不足 畜藏有餘 而萬物不繁 兆萌于卵胎而不成者 處之太半矣 3. 積壤而丘處 糞田而種穀 掘地而井飮 疏川而爲利 築城而爲固 拘獸以爲畜 則..
29. 大國出攻 小國城守 驅人之牛馬 傒人之子女 毁人之宗廟 遷人之重寶 流血千里 暴骸滿野 以贍貪主之欲 非兵之所爲生也 故兵者所以討暴 非所以爲暴也 樂者所以致和 非所以爲淫也 喪者所以盡哀 非所以爲僞也 故事親有道矣 而愛爲務 朝廷有容矣 而敬爲上 處喪有禮矣 而哀爲主 用兵有術矣 而義爲本 本立而道行 本傷而道廢
28. 古者天子一畿 諸侯一同 各守其分 不得相侵 有不行王道者 暴虐萬民 爭地侵疆 亂政犯禁 召之不至 令之不行 禁之不止 誨之不變 乃擧兵而伐之 戮其君 易其黨 封其墓 類其社 卜其子孫 以代之 晩世務廣地侵疆 幷兼無已 擧不義之兵 伐無罪之國 殺不辜之民 絶先聖之後
27. 民力竭於徭役 財用殫於會賦 居者無食 行者無糧 老者不養 死者不葬 贅妻鬻子 以給上求 猶弗能贍 愚夫憃婦 皆有流連之心 悽愴之志 乃使始爲之撞大鍾 擊鳴鼓吹竽笙 彈琴瑟 失樂之本矣 古者上求薄 而民用給 君施其德 臣盡其忠 父行其慈 子竭其孝 各致其愛而無憾恨其間 夫三年之喪 非强而致之 聽樂不樂 食旨不甘 思慕之心 未能絶也 晩世風流俗敗 嗜慾多 禮義廢君臣相欺 父子相疑 怨尤充胸 思心盡亡 被衰戴絰 戱笑其中 雖致之三年 失喪之本也
26. 兵革羽旄 金鼓斧銊 所以飾怒也 必有其質 乃爲之文 古者聖王在上 政敎平 仁愛洽 上下同心 君臣輯睦 衣食有餘 家給人足 父慈子孝 兄良弟順 生者不怨 死者不恨 天下和洽 人得其願 夫人相樂 無所發貺 故聖人爲之作禮樂 以和節之 末世之政 田漁重稅 關市急征 澤梁畢禁 綱罟無所布 耒耜無所設
25. 凡人之性 心和欲得則樂 樂斯動 動斯蹈 蹈斯蕩 蕩斯歌 歌斯舞 歌舞節則禽獸跳矣 人之性 心有憂喪則悲 悲則哀 哀斯憤 憤斯怒 怒斯動 動則手足不靜 人之性 有侵犯則怒 怒則血充 血充則氣激 氣激則發怒 發怒則有所釋憾矣 故鍾鼓管簫 干鏚羽旄 所以飾喜也 衰絰苴杖 哭踊有節 所以飾哀也
24. 此五者 一足以亡天下矣 是故古者明堂之制 下之潤涇弗能及 上之霧露弗能入 四方之風 弗能襲 土事不文 木工不斲 金器不鏤 衣無隅差之削 冠無觚嬴之理 堂大足以周旋理文 靜潔足以享上帝 禮鬼神 以示民知儉節 夫聲色五味 遠國珍怪 瓌異奇物 足以變心易志 搖蕩精神 感動血氣者 不可勝計也 夫天地之生財也 本不過五 聖人節五行 則治不荒
23. 大鍾鼎 美重器 華蟲疏鏤 以相繆紾 寢兕伏虎 蟠龍連組 焜昱錯眩 照燿煇煌 偃蹇蓼糾 曲成文章 雕琢之飾 鍜錫文鐃 乍晦乍明 抑微滅瑕 霜文沈居 若簟籧?? 纏錦經冗 似數而疏 此遁於金也 煎熬焚炙 調齊和之適 以窮荊吳甘酸之變 焚林而獵 燒燎大木 鼓橐吹埵 以鎖銅鐵 靡流堅鍜 無厭足目 山無峻幹 林無柘梓 燎木以爲炭 燔草而爲灰 野莽白素 不得其時 上掩天光 下殄地財 此遁於火也
22. 鑿汙池之深 肆畛崖之遠 來谿谷之流 飾曲岸之際 積牒旋石 以純修碕 抑淢怒瀨 以揚激波 曲拂邅回 以像湡浯 益樹蓮菱 以食鱉魚 鴻鵠鷫鷞 稻梁饒餘 龍舟鷁首 浮吹以娛 此遁於水也 高築城郭 設樹險阻 崇臺榭之隆 侈苑囿之大 以窮要妙之望 魏闕之高 上際靑雲 大厦增加 擬於崑崙 脩爲墻垣 甬道相連 殘高增下 積土爲山 接徑歷遠 直道夷險 終日馳鶩 而無蹟蹈之患 此遁於土也
21. 大構駕 興宮室 延樓棧道 雞棲井榦 標枺欂櫨 以相支持 木巧之飾 盤紆刻儼 嬴鏤彫琢 詭文回波 淌游瀷淢 菱沀紾抱 芒繁亂澤 巧爲紛拏 以相摧錯 此遁於木也
20. 天愛其精 地愛其平 人愛其情 天之精 日月星辰 雷電風雨也 地之平 水火金木土也 人之情 思慮聰明喜怒也 故閉四關 止五遁 則與道淪 是故神明藏於無形 精神反於至眞 則目明而不以視 耳聰而不以聽 口當而不以言 心條達而不以思慮 委而弗爲 和而弗矜 冥性命之情 而智故不得雜焉 精泄於目 則其視明 在於耳 則其聽聰 留於口 則其言當 集於心 則其慮通 故閉四關 則身無患 百節莫苑 莫死莫生 莫虛莫盈 是謂眞人 凡亂之所由生者 皆在流遁 流遁之所生者五
19. 則四時者 柔而不脆 剛而不궤 寬而不肆 肅而不悖 優柔委從 以養羣類 其德含愚而容不肖 無所私愛 用六律者 伐亂禁暴 進賢而廢不肖 扶撥以爲正 壞險以爲平 矯枉以爲直 明於禁舍開閉之道 乘時因勢 以服役人心也 帝者體陰陽則侵 王者法四時則削 覇者節六律則辱 君者失準繩則廢 故小而行大 則滔窕而不親 大而行小 則陿隘而不容 貴賤不失其體 而天下治矣
18. 四時者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取予有節 出入有時 開闔張歙 不失其叙 喜怒剛柔 不離其理 六律者 生之與殺也 賞之與罰也 予之與奪 非此無道也 故謹於權衡準繩 審乎輕重 足以治其境內矣 是故體太一者 明於天地之情 通於道德之倫 聰明燿於日月 精神通於萬物 動靜調於陰陽 喜怒和于四時 德澤施于方外 名聲傳于後世 法陰陽者 德與天地參 明與日月並 精與鬼神總 戴圓履方 抱表懷繩 內能治身 外能得人 發號施令 天下莫不從風
17. 帝者體太一 王者法陰陽 覇者則四時 君者用六律 秉太一者 牢籠天地 彈壓山川 含吐陰陽 伸曳四時 紀綱八極 經緯六合 覆露照導 普汎無私 蠉飛蠕動 莫不仰德而生 陰陽者 承天地之和 形萬殊之體 含氣化物 以成埒類 贏縮卷舒 淪於不測 終始虛滿轉於無原
16. 由此觀之 有賢聖之名者 必遭亂世之患也 今至人生亂世之中 含德懷道 抱無窮之智 鉗口寢說 遂不言而死者衆矣 然天下莫知貴其不言也 故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著於竹帛 鏤於金石 可傳於人者 其粗也 五帝三王 殊事而同指 異路而同歸 晩世學者 不知道之所一體 德之所總要 取成之迹 相與危坐而說之 鼓歌而舞之 故博學多聞 而不免於惑 詩云 不敢暴虎 不敢馮河 人知其一 莫知其他 此之謂也
15. 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 闡伊闕 導瀍澗 平通溝陸 流注東海 鴻水漏 九州乾 萬民皆寧其性 是以稱堯舜以爲聖 晩世之時 帝有桀紂 桀爲璇室瑤臺 象廊玉牀 紂爲肉圃酒池 燎焚天下之財 罷苦萬民之力 刳諫者 剔孕婦 攘天下 虐百姓 於是湯乃以革車三百乘 伐桀于南巢 放之夏臺 武王甲卒三千 破紂牧野 殘之于宣室 天下寧定 百姓和集 是以稱湯武之賢
14. 猰貐鑿齒 九嬰大風 封豨脩蛇 皆爲民害 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 殺九嬰於凶水之上 繳大風於靑丘之澤 上射十日 而下殺猰貐 斷脩蛇於洞庭 擒封狶於桑林 萬民皆喜 置堯以爲天子 於是天下廣狹險易遠近 始有道里 舜之時 共工振滔洪水 以薄空桑 龍門未開 呂梁未發 江淮通流 四海溟涬 民皆上丘陵 赴樹木
13. 振困窮 補不足 則名生 興利除害 伐亂禁暴 則功成 世無災害 雖神無所施其德 上下和輯 雖賢無所立其功 昔容成氏之時 道路鴈行列處 託嬰兒於巢上 置餘糧於畝首 虎豹可尾 虺蛇可蹍 而不知其所由然 逮至堯之時 十日竝出 焦禾稼 殺草木 而民無所食
12. 無禨祥而民不夭 不忿爭而養足 兼包海內 澤及後世 不知爲之者誰何 是故生無號 死無諡 實不聚 而名不立 施者不德 受者不讓 德交歸焉 而莫之充忍也 故德之所總 道弗能害也 智之所不知 辯弗能解也 不言之辯 不道之道 若或通焉 謂之天府 取焉而不損 酌焉而不竭 莫知其所由出 是謂瑤光 瑤光者資糧萬物者也
11. 昔者蒼頡作書 而天雨粟 鬼夜哭 伯益作井 而龍登玄雲 神棲崑崙 能愈多 而德愈薄矣 故周鼎著倕 使銜其指 以明大巧之不可爲也 故至人之治也 心與神處 形與性調 靜而體德 動而理通 隨自然之性 而緣不得已之化 洞然無爲 而天下自和 澹然無欲 而民自樸
10. 天地之大 可以矩表識也 星月之行 可以曆推得也 雷震之聲 可以鼓鍾寫也 風雨之變 可以音律知也 是故大可覩者 可得而量也 明可見者 可得而蔽也 聲可聞者 可得而調也 色可察者 可得而別也 夫至大天地弗能含也 至微神明弗能領也 及至建律歷 別五色 異淸濁 味甘苦 則樸散而爲器矣 立仁義 脩禮樂 則德遷而爲僞矣 及僞之生也 飾智以驚愚 設詐以巧上 天下有能持之者 有能治之者也
9. 道德定於天下 而民純樸 則目不營於色 耳不淫於聲 坐俳而歌謠 被髮而浮游 雖有毛嬙西施之色 不知悅也 掉羽武象 不知樂也 淫泆無別 不得生焉 由此觀之 禮樂不用也 是故德衰然後仁生 行沮然後義立 和失然後聲調 禮淫然後容飾 是故知神明 然後知道德之不足爲也 知道德 然後知仁義之不足行也 知仁義 然後知禮樂之不足脩也 今背其本 而求其末 釋其要 而索之于詳 未可與言至也
8. 陰陽之情 莫不有血氣之感 男女羣居雜處而無別 是以貴禮 性命之情 淫而相脅 以不得已則不和 是以貴樂 是故仁義禮樂者 可以救敗 而非通治之至也 夫仁者所以救爭也 義者所以救失也 禮者所以救淫也 樂者所以救憂也 神明定於天下 而心反其初 心反其初 而民性善 民性善 而天地陰陽 從而包之 則財足 財足而人贍矣 貪鄙忿爭 不得生焉 由此觀之 則仁義不用矣
7. 古之人 同氣于天地 與一世而優游 當此之時 無慶賀之利 刑罰之威 禮義廉恥不設 毁譽仁鄙不立 而萬民莫相侵欺暴虐 猶在于混冥之中 逮至衰世 人衆財寡 事力勞 而養不足 於是忿爭生 是以貴仁 仁鄙不齊 比周朋黨 設詐諝 懷機械巧故之心 而性失矣 是以貴義
6. 以相嘔咐醞釀 而成育羣生 是故春肅秋榮 冬雷夏霜 皆賊氣之所生 由此觀之 天地宇宙 一人之身也 六合之內 一人之制也 是故明於性者 天地不能脅也 審於符者 怪物不能惑也 故聖人者 由近知遠 而萬殊爲一
5. 天地之合和 陰陽之陶化萬物 皆乘人氣者也 是故上下離心 氣乃上蒸 君臣不和 五穀不爲 距日冬至 四十六日 天含和而未降 地懷氣而未揚 陰陽儲與 呼吸浸潭 包裹風俗 斟酌萬殊 㫄薄衆宜
4. 脩掞曲校 夭矯曾撓 芒繁紛拏 以相交持 公輪王爾 無所錯其剞劂削鋸 然猶未能贍人主之欲也 是以松柏菌露夏槁 江河三川 絶而不流 夷羊在牧 飛蛩滿野 天旱地坼 鳳凰不下 句瓜鋸牙 戴角出距之獸 於是鷙矣 民之專室蓬廬 無所歸宿 凍餓饑寒 死者相枕席也 及至分山川谿谷 使有疆界 計人多少衆寡 使有分數 築城掘池 設機械險阻 以爲備 飾職事 制服等 異貴賤 差賢不肖 經誹譽 行賞罰 則兵革興 而分爭生 民之滅抑夭隱 虐殺不辜 而刑誅無罪 於是生矣
3. 積壤而丘處 糞田而種穀 掘地而井飮 疏川而爲利 築城而爲固 拘獸以爲畜 則陰陽繆戾 四時失叙 雷霆毁折 雹霰降虐 氛霧霜雪不霽 而萬物燋夭 菑榛穢 聚埒畝 芟野菼 長苗秀 草木之句萌 銜華戴實而死者 不可勝數 乃至夏屋宮駕 縣聯房植 橑檐榱題 彫琢刻鏤喬枝菱阿 芙蓉芰荷 五采爭勝 流漫陸離
2. 明照日月 與造化者相雌雄 是以天覆以德 地載以樂 四時不失其叙 風雨不降 其虐 日月淑淸而揚光 五星循軌 而不失其行 當此之時 玄元至碭 而運照 鳳麟至 蓍龜兆 甘露下 竹實滿 流黃出 而朱草生 機械詐僞 莫藏於心 逮至衰世 鑴山石 䤿金玉 擿蚌蜃 消銅鐵 而萬物不滋 刳胎殺夭 麒麟不游 覆巢毁卵 鳳凰不翔 鑽燧取火 構木爲臺 焚林而田 竭澤而漁 人械不足 畜藏有餘 而萬物不繁 兆萌于卵胎而不成者 處之太半矣
1. 太淸之始也 和順以寂寞 質眞而素樸 閑靜而不躁 推而無故 在內而合乎道 出外而調于義 發動而成於文 行快而便於物 其言略而循理 其行侻而順情 其心愉而不僞 其事素而不飾 是以不擇時日 不占卦兆 不謀所始 不議所終 安則止 激則行 通禮于天地 同精于陰陽 一和于四時
7. 정신훈(精神訓) 1. 古未有天地之時 惟像無形 窈窈冥冥 芒芠漠閔 澒濛澒洞 莫知其門 有二神混生 經天營地 孔乎莫知其所終極 滔乎莫知其所止息 於是乃別爲陰陽 離爲八極 剛柔相成 萬物乃形 煩氣爲蟲 精氣爲人 是故精神者天之有也 而骨骸者地之有也 精神入其門 而骨骸反其根 我尙何存 2. 是故聖人法天順情 不拘於俗 不誘於人 以天爲父 以地爲母 陰陽爲綱 四時爲紀 天靜以淸 地定以寧 萬物失之者死 法之者生 夫靜漠者神明之宅也 虛無者道之所居也 是故或求之於外者 失之於內 有守之於內者 失之於外 譬猶本與末也 從本引之 千枝萬葉 莫不隨也 夫精神者 所受於天也 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 故曰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背陰而抱陽 沖氣以爲和 故曰 一月而膏 二月而胅 三月而胎 四月而肌 五月而筋 六月而骨 七月而成 八月而動 九月而躁 十月而生 形體以成 五藏乃形 3. 是故肺..
33. 使此五君者 適情辭餘 以己爲度 不隨物而動 豈有此大患哉 故射者非矢不中也 學射者不治矢也 御者非轡不行也 學御者不爲轡也 知冬日之箑 夏日之裘 無用於己 則萬物之變爲塵埃矣 故以湯止沸 沸乃不止 誠知其本 則去火而已矣
32. 夫豈爲貪富肥臞哉 故儒者非能使人弗欲 而能止之 非能使人勿樂 而能禁之 夫使天下畏刑 而不敢盜 豈若能使無有盜心哉 越人得髥蛇 以爲上肴 中國得而棄之無用 故知其無所用 貪者能辭之 不知其無所用 廉者不能讓也 夫人主之所以殘亡其國家 損棄其社稷 身死於人手 爲天下笑 未嘗非爲非欲也 夫仇由貪大鍾之賂 而亡其國 虞君利垂棘之璧 而擒其身 獻公豔驪姬之美 而亂四世 桓公甘易牙之和 而不以時葬 胡王淫女樂之娛 而亡上地
31. 故子夏見曾子 一臞一肥 曾子問其故 曰 出見富貴之樂而欲之 入見先王之道又說之 兩者心戰 故臞 先王之道勝 故肥 推此志 非能貪富貴之位 不便侈靡之樂 直宜迫性閉欲 以義自防也 雖情心鬱殪 形性屈竭 猶不得已自强也 故莫能終其天年 若夫至人 量腹而食 度形而衣 容身而游 適情而行 餘天下而不貪 委萬物而不利 處大廓之宇 游無極之野 登太皇 馮太一 玩天地於掌握之中
30. 今夫儒者 不本其所以欲 而禁其所欲 不原其所以樂 而閉其所樂 是猶決江河之源 而障之以手也 夫牧民者 猶畜禽獸也 不塞其囿垣 使有野心 系絆其足 以禁其動 而欲脩生壽終 豈可得乎 夫顔回季路子夏冉伯牛 孔子之通學也 然顔淵夭死 季路葅於衛 子夏失明 冉伯牛爲厲 此皆迫性拂情 而不得其和也
29. 故目雖欲之 禁之以度 心雖樂之 節之以禮 趨翔周旋 詘節卑拜 肉凝而不食 酒澄而不飮 外束其形 內總其德 鉗陰陽之和 而迫性命之情 故終身爲悲人 達至道者則不然 理性情 治心術 養以和 持以適 樂道而忘賤 安德而忘貧 性有不欲 無欲而不得 心有不樂 無樂而弗爲 無益於情者 不以累德 不便於性者 不以滑和 故縱體肆意 而度制可以爲天下儀
27. 今夫繇者 揭钁臿 負籠土 鹽汗交流 喘息薄喉 當此之時 得休越下 則脫然而喜矣 巖穴之間 非直越下之休也 病疵瘕者 捧心抑腹 膝上叩頭 踡跼而諦 通夕不寐 當此之時 噲然得臥 則親戚兄弟 歡然而喜 夫脩夜之寧 非直一噲之樂也
26. 今贛人敖倉 予人河水 饑而餐之 渴而飮之 其入腹者 不過簞食瓢漿 則身飽而敖倉不爲之減也 腹滿而河水不爲之竭也 有之不加飽 無之不爲之饑 與守其𦵓芚 有其井 一實也 人大怒破陰 大喜墜陽 大憂內崩 大怖生狂 除穢去累 莫若未始出其宗 乃爲大通 淸目而不以視 靜耳而不以聽 鉗口而不以言 委心而不以慮 棄聰明而反太素 休精神而棄知故 覺而若昧 以生而若死 終則反本 未生之時 而與化爲一體 死之與生一體也
25. 今夫窮鄙之社也 叩盆拊瓴 相和而歌 自以爲樂矣 嘗試爲之擊建鼓 撞巨鍾 乃始仍仍然 知其盆瓴之足羞也 藏詩書 脩文學 而不知至論之旨 則拊盆叩瓴之徒也 夫以天下爲者 學之建鼓矣 尊勢厚利 人之所貪也 使之左據天下圖 而右手刎其喉 愚夫不爲 由此觀之 生尊于天下也 聖人食足以接氣 衣足以蓋形 適情不求餘 無天下不虧其性 有天下 不羨其和 有天下 無天下 一實也
23. 堯不以有天下爲貴 故授舜 公子札不以有國爲尊 故讓位 子罕不以玉爲富 故不受寶 務光不以生害義 故自投於淵 由此觀之 至貴不待爵 至富不待財
22. 晏子與崔杼盟 臨死地而不易其義 殖華將戰而死 莒君厚賂而止之 不改其行 故晏子可迫以仁 而不可劫以兵 殖華可止以義 而不可縣以利 君子義死 而不可以富貴留也 義爲 而不可以死亡恐也 彼則直爲義耳 而尙猶不拘於物 又況無爲者矣
21. 夫至人倚不拔之柱 行不關之塗 稟不竭之府 學不死之師 無往而不遂 無至而不通 生不足以挂志 死不足以幽神 屈伸俛仰 抱命而婉轉 禍福利害 千變萬紾 孰足以患心 若此人者 抱素守精 蟬蛻蛇解 游於太淸 輕擧獨往 忽然入冥 鳳凰不能與之儷 而況斥鷃乎 勢位爵祿 何足以槩志也
20. 子求行年五十有四 而病傴僂 脊管高于頂 𦝲下迫頤 兩髀在上 燭營指天 匍匐自闚於井 曰 偉哉造化者 其以我爲此拘拘邪 此其視變化亦同矣 故覩堯之道 乃知天下之輕也 觀禹之志 乃知天下之細也 原壺子之論 乃知死生之齊也 見子求之行 乃知變化之同也
19. 養性之具 不加厚 而增之以任重之憂 故擧天下 而傳之於舜 若解重負然 非直辭讓 誠無以爲也 此輕天下之具也 禹南省方 濟于江 黃龍負舟 舟中之人 五色無主 禹乃熙笑而稱曰 我受命於天 竭力而勞萬民 生寄也 死歸也 何足以滑和 視龍猶蝘蜓 顔色不變 龍乃弭耳掉尾而逃 禹之視物亦細矣 鄭之神巫 相壺子林 見其徵 告列子 列子行泣報壺子 壺子持以天壤 名實不入 機發於踵 壺子之視死生亦齊矣
18. 輕天下 則神無累矣 細萬物 則心不惑矣 齊死生 則志不懾矣 同變化 則明不眩矣 衆人以爲虛言 吾將擧類而實之 人之所以樂爲人主者 以其窮耳目之欲 而適躬體之便也 今高臺層榭 人之所麗也 而堯樸桷不斲 素題不枅 珍怪奇味 人之所美也 而堯糲粢之飯 藜藿之羹 文繡狐白 人之所好也 而堯布衣揜形 鹿裘御寒
17. 夫癩者趨不變 狂者形不虧 神將有所遠徙 孰暇知其所爲 故形有摩 而神未嘗化者 以不化應化 千變萬紾 而未始有極 化者復歸於無形也 不化者與天地俱生也 未木之死也 靑靑去之也 夫使木生者 豈木也 猶充形者之非形也 故生生者未嘗死也 其所生則死矣 化物者未嘗化也 其所化則化矣
16. 終始若環 莫得其倫 此精神之所以能登假于道也 是故眞人之所以游 若吹呴呼吸 吐故內新 熊經鳥伸 鳧浴蝯躩 鴟視虎顧 是養形之人也 不以滑心 使神滔蕩而不失其充 日夜無傷 而與物爲春 則是合而生時于心也 且人有戒形而無損於心 有綴宅而無耗精
15. 以死生爲一化 以萬物爲一方 同精於太淸之本 而游於忽區之旁 有精而不使 有神而不用 契大渾之樸 而立至淸之中 是故其寢不夢 其智不萌 其魄不抑 其魂不騰 反復終始 不知其端緖 甘瞑于太宵之宅 而覺視于昭昭之宇 休息于無委曲之隅 而游敖于無形埒之野 居而無容 處而無所 其動無形 其靜無體 存而若亡 生而若死 出入無間 役使鬼神 淪於不測 入於無間 以不同形相嬗也
14. 抱其太淸之本 而無所 容與而物無能營 廓惝而虛 淸靖而無思慮 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漢涸而不能寒也 大雷毁山 而不能驚也 大風晦日 而不能傷也 是故視珍寶珠玉 猶石礫也 視至尊窮寵 猶行客也 視毛嬙西施 猶䫏醜也
13. 若然者正肝膽 遺耳目 心志專于內 通達耦于一 居不知所爲 行不知所之 渾然而往 逯然而來 形若槁木 心若死灰 忘其五藏 損其形骸 不學而知 不視而見 不爲而成 不治而辨 感而應 迫而動 不得已而往 如光之燿 如景之效 以道爲紃 有待而然
12. 所謂眞人者 性合于道也 故有而若無 實而若虛 處其一 不知其二 治其內 不識其外 明白太素 無爲復樸 體本抱神 以游于天地之焚 芒然仿佯于塵垢之外 而 消搖于無事之業 浩浩蕩蕩乎 機械之巧 弗載於心 是故死生亦大矣 而不爲變 雖天地覆育 亦不與之抮抱矣 審乎無瑕 而不與物糅 見事之亂 而能守其宗
11. 夫悲樂者德之邪也 而喜怒者道之過也 好憎者心之暴也 故曰 其生也天行 其死也物化 靜則與陰俱閉 動則與陽俱開 精神澹然無極 不與物散 而天下自服 故心者形之主也 而神者心之寶也 形勞而不休則蹶 精用而不已則竭 是故聖人貴而尊之 不敢越也 夫有夏后氏之璜者 匣匱而藏之 寶之至也 夫精神之可寶也 非直夏后氏之璜也 是故聖人以無應有 必究其理 以虛受實 必窮其節 恬愉虛靜 以終其命 是故無所甚疏 而無所甚親 抱德煬和 以順于天 與道爲際 與德爲鄰 不爲福始 不爲禍先 魂魄處其宅 而精神守其根 死生無變於己 故曰至神
10. 夫造化者之攝援物也 譬猶陶人之埏埴也 其取之地 而已爲盆盎也 與其未離於地也 無以異其已成器 而破碎漫瀾 而復歸其故也 與其爲盆盎 亦無以異矣 夫臨江之鄕 居人汲水 以浸其園 江水弗憎也 苦洿之家 決洿而注之江 洿水弗樂也 是故其在江也 無以異其浸園也 其在洿也 亦無以異其在江也 是故聖人因時以安其位 當世而樂其業
9. 天下茫茫 孰知之哉 其生我也 不彊求已 其殺我也 不彊求止 欲生而不事 憎死而不辭 賤之而弗憎 貴之而弗喜 隨其天資 而安之不極 吾生也 有七尺之形 吾死也 有一棺之土 吾生之比於有形之類 猶吾死之淪於無形之中也 然則吾生也 物不以益衆 吾死也 土不以加厚 吾又安知所喜憎利害其間者乎
8. 夫天地運而相通 萬物總而爲一 能知一 則無一之不知也 不能知一 則無一之能知也 譬吾處於天下也 亦爲一物矣 不識天下之以我備其物與 且惟無我而物無不備者乎 然則我亦物也 物亦物也 物之與物也 有何以相物也 雖然其生我也將以何益 其殺我也 將以何損 夫造化者旣以我爲坯矣 將無所違之矣 吾安知夫刺灸而欲生者之非惑也 又安知夫絞經而求死者之非福也 或者生乃徭役也 而死乃休息也
7. 此四者 天下之所養性也 然皆人累也 故曰 嗜慾者使人之氣越 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勞 弗疾去 則志氣日耗 夫人之所以不能終其壽命 而中道夭於刑戮者何也 以其生生之厚 夫惟能無以生爲者 則所以脩得生也
6. 使耳目精明玄達 而無誘慕 氣志虛靜恬愉 而省嗜慾 五藏定寧充盈 而不泄 精神內守形骸 而不外越 則望於往世之前 而視於來世之後 猶未足爲也 豈直禍福之間哉 故曰 其出彌遠者 其知彌少 以言夫精神之不可使外淫也 是故五色亂目 使目不明 五聲鏵耳 使耳不聰 五味亂口 使口爽傷 趣舍滑心 使行飛揚
5. 是故憂患不能入也 而邪氣不能襲 故事有求之於四海之外 而不能遇 或守之於形骸之內 而不見也 故所求多者 所得少 所見大者所知小 夫孔窺者精神之戶牖也 而氣志者五藏之使候也 耳目淫於聲色之樂 則五藏搖動而不定矣 五藏搖動而不定 則血氣滔蕩而不休矣 血氣滔蕩而不休 則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矣 精神馳騁於外而不守 則禍福之至 雖如丘山 無由識之矣
4. 夫天地之道 至紘以大 尙猶節其章光 愛其神明 人之耳目 曷能久熏勞而不息乎 精神何能久馳騁而不旣乎 是故血氣者人之華也 而五藏者人之精也 夫血氣能專於五藏 而不外越 則胸腹充 而嗜慾省矣 胸腹充 而嗜慾省 則耳目淸 聽視達矣 耳目淸 聽視達 謂之明 五藏能屬於心而無乖 則㪍志勝 而行不僻矣 㪍志勝 而行不僻 則精神盛 而氣不散矣 精神盛 而氣不散則理 理則均 均則通 通則神 神則以視無不見 以聽無不聞也 以爲無不成也
3. 是故肺主目 腎主鼻 膽主口 肝主耳 外爲表 而內爲裏 開閉張歙 各有經紀 故頭之圓也 象天 足之方也 象地 天有四時五行九解 三百六十六日 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窺 三百六十節 天有風雨寒暑 人亦有取與喜怒 故膽爲雲 肺爲氣 肝爲風 腎爲雨 脾爲雷 以與天地相參也 而心爲之主 是故耳目者日月也 血氣者風雨也 日中有踆烏 而月中有蟾蜍 日月失其行 薄蝕無光 風雨非其時 毁折生災 五星失其行 州國受殃
2. 是故聖人法天順情 不拘於俗 不誘於人 以天爲父 以地爲母 陰陽爲綱 四時爲紀 天靜以淸 地定以寧 萬物失之者死 法之者生 夫靜漠者神明之宅也 虛無者道之所居也 是故或求之於外者 失之於內 有守之於內者 失之於外 譬猶本與末也 從本引之 千枝萬葉 莫不隨也 夫精神者 所受於天也 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 故曰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背陰而抱陽 沖氣以爲和 故曰 一月而膏 二月而胅 三月而胎 四月而肌 五月而筋 六月而骨 七月而成 八月而動 九月而躁 十月而生 形體以成 五藏乃形
1. 古未有天地之時 惟像無形 窈窈冥冥 芒芠漠閔 澒濛澒洞 莫知其門 有二神混生 經天營地 孔乎莫知其所終極 滔乎莫知其所止息 於是乃別爲陰陽 離爲八極 剛柔相成 萬物乃形 煩氣爲蟲 精氣爲人 是故精神者天之有也 而骨骸者地之有也 精神入其門 而骨骸反其根 我尙何存
31. 人主之居也 如日月之明也 天下之所同側目而視 側耳而聽 延頸擧踵而望也 是故非澹漠 無以明德 非寧靜 無以致遠 非寬大 無以兼覆 非慈厚 無以懷衆 非平正 無以制斷 是故賢主之用人也 猶巧工之制木也 大者以爲舟航柱樑 小者以爲楫楔 脩者以爲櫩榱 短者以爲朱儒枅櫨 無大小脩短 各得其所宜 規矩方圓 各有所施 天下之物 莫凶於雞毒 然而良醫槖而藏之 有所用也 是故林莽之材 猶無可棄者 而況人乎 인용 목차 進學解
6. 남명훈(覽冥訓) 1. 昔者師曠 奏白雪之音 而神物爲之下降 風雨暴至 平公癃病 晉國赤地 庶女叫天 雷電下擊 景公臺隕 支體傷折 海水大出 夫瞽師庶女 位賤尙葈 權輕飛羽 然而專精厲意 委務積神 上通九天 激厲至精 2. 由此觀之 上天之誅也 雖在壙虛幽間 遼遠隱匿 重襲石室 界障險阻 其無所逃之 亦明矣 武王伐紂 渡于孟津 陽侯之波 逆流而擊 疾風晦冥 人馬不相見 於是武王左操黃銊 右秉白旄 瞋目而撝之曰 余任 天下誰敢害吾意者 於是 風濟而波罷 魯陽公與韓搆難 戰酣日暮 援戈而撝之 日爲之反三 3. 夫全性保眞 不虧其身 遭急迫難 精通于天 若乃未始出其宗者 何爲而不成 夫死生同域 不可脅陵 勇武一人 爲三軍雄 彼直求名耳 而能自要者 尙猶若此 又況夫宮天地 懷萬物 而友造化 含至和 直偶于人形 觀九鑽一 知之所不知 而心未嘗死者乎 4. 昔雍門子以哭見於孟嘗君 已而陳辭通..
24. 是猶抱薪而救火 鑿竇而止水 夫井植生梓 而不容甕 溝植生條 而不容舟 不過三月必死 所以然者何也 皆狂生而無其本者也 河九折注於海 而流不絶者 崑崙之輸也 潦水不泄 廣瀁極望 旬月不雨 則涸而枯澤 受瀷而無源者 譬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 恒娥竊以奔月 悵然有喪 無以續之 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 是故乞火不若取燧 寄汲不若鑿井
23. 夫鉏且大丙 不施轡銜 而以善御聞於天下 伏戱女媧 不設法度 而以至德遺於後世 何則至虛無純一 而不翣喋苛事也 周書曰 掩雉不得 更順其風 今若夫申韓商鞅之爲治也 挬拔其根 蕪棄其本 而不窮究其所由生 何以至此也 鑿五刑爲刻削 乃背道德之本 而爭於錐刀之末 斬艾百姓 殫盡太半 而忻忻然常自以爲治
22. 所謂兼國有地者 伏尸數十萬 破車以千百數 傷弓弩矛戟矢石之創者 扶擧於路 故世至於枕人頭 食人肉葅人肝 飮人血 甘之芻豢 故自三代以後者 天下未嘗得安其情性 而樂其習俗 保其修天命 而不夭於人虐也 所以然者何也 諸侯力征 天下合而爲一家 逮至當今之時 天子在上位 持以道德 輔以仁義 近者獻其智 遠者懷其德 拱揖指麾 而四海賓服 春秋冬夏 皆獻其貢職 天下混而爲一 子孫相代 此五帝之所以迎天德也 夫聖人者 不能生時 時至而弗失也 輔佐有能黜讒侫之端 息巧辯之說 除刻削之法 去煩苛之事 屛流言之迹 塞朋黨之門 消知能 修太常 隳肢體 絀聰明 太通混冥 解意釋神 漠然若無魂魄 使萬物各復歸其根 則是所以修伏犧氏之迹 而反五帝之道也
21. 晩世之時 七國異族 諸侯制法 各殊習俗 從橫間之 擧兵而相角 攻城濫殺 覆高危安 掘墳墓 揚人骸 大衡車 高重京 除戰道 便死路 犯嚴敵 殘不義 百往一反 名聲苟盛也 是故質壯輕足者爲甲卒 千里之外 家老羸弱 悽愴於內 厮徒馬圉 軵車奉饟 道路遼遠 霜雪亟集 短褐不完 人羸車弊 泥塗至膝 相携於道 奮首於路 身枕格而死
20. 犬群嗥而入淵 豕銜蓐而席澳 美人挐首 墨面而不容 曼聲呑炭內閉而不歌 喪不盡其哀 獵不聽其樂 西姥折勝 黃神嘯吟 飛鳥鎩翼 走獸廢脚 山無峻榦 澤無洼水 狐狸首穴 馬牛放失 田無立禾 路無莎薠 金積折廉 璧襲無理 磬龜無腹 蓍策日施
19. 逮至夏桀之時 主闇晦而不明 道瀾漫而不修 棄損五帝之恩刑 椎蹶三王之法籍 是以至德滅而不揚 帝道揜而不興 擧事戾蒼天 發號逆四時 春秋縮其和 天地除其德 人君處位而不安 大夫隱道而不言 羣臣準上意而懷當 疏骨肉而自容邪人 參耦比周而陰謀 居君臣父子之間 而競載驕主 而像其意 亂人以成其事 是故君臣乖而不親 骨肉疏而不附 植社槁而墵裂 容臺振而掩覆
18. 當此之時 禽獸蝮蛇 無不匿其瓜牙 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 考其功烈 上際九天 下契黃壚 名聲被後世 光暉重萬物 乘雷車 服駕應龍 驂靑虯 援絶瑞 席蘿圖 黃雲絡 前白螭 後奔蛇 浮游消搖 道鬼神 登九天 朝帝於靈門 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然而不彰其功 不揚其聲 隱眞人之道 以從天地之固然 何則道德上通 而智故消滅也
17. 背方州 抱圓天 和春陽夏 殺秋約冬 枕方寢繩 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 窺理之 逆氣戾物 傷民厚積者 絶止之 當此之時 臥倨倨 興眄眄 一自以爲馬 一自以爲牛 其行蹎蹎 其視瞑瞑 侗然皆得其和 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 魍魍不知所往
16. 往古之時 四極廢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載 火爁炎而不滅 水浩洋而不息 猛獸食顓民 鷙鳥攫老若 於是女媧鍊五色石 以補蒼天 斷鼇足 以立四極 殺黑龍 以濟冀州 積蘆灰 以止淫水 蒼天補 四極正 淫水涸冀州平 狡蟲死 顓民生
15. 人民保命而不夭 歲時熟而不凶 百官正而無私 上下調而無尤 法令明而不闇 輔佐公而不阿 田者不侵畔 漁者不爭隈 道不拾遺 市不豫賈 城郭不關 邑無盜賊 鄙旅之人 相讓以財 狗彘吐菽粟於路 而無忿爭之心 於是日月精明 星辰不失其行 風雨時節 五穀登熟 虎狼不妄噬 鷙鳥不妄搏 鳳凰翔於庭 麒麟游於郊 靑龍進駕 飛黃伏皁 諸北儋耳之國 莫不獻其貢職 然猶未及虙戱氏之道也
14. 日行月動 星耀而玄運 電奔而鬼騰 進退屈伸 不見朕垠 故不招指 不咄叱 過歸鴈於碣石 軼鶤鷄於姑餘 騁若飛 騖若絶 縱矢躡風 追猋歸忽 朝發搏桑 暮入落棠 此假弗用 而能以成其用者也 非慮思之察 手瓜之巧也 嗜欲形於胸中 而精神踰於六馬 此以弗御御之者也 昔者黃帝治天下 而力牧太山稽輔之 以治日月之行律 治陰陽之氣 節四時之度 正律歷之數 別男女 異雌雄 明上下 等貴賤 使强不掩弱 衆不暴寡
13. 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 上車攝轡 馬爲整齊而斂諧 投足調均 勞逸若一 心怡氣和 體便輕畢 安勞樂進 馳騖若滅 左右若鞭 周旋若環 世皆以爲巧 然未見其貴者也 若夫鉗且大丙之御 除轡銜 去鞭棄策 車莫動而自擧 馬莫使而自走也
12. 鳳凰之翔至德也 雷霆不作 風雨不興 川谷不澹 草木不搖 而燕雀佼之 以爲不能 與之爭於宇宙之間 逮至其曾逝萬仞之上 翶翔四海之外 過崑崙之疏圃 飮砥柱之湍瀨 邅回蒙汜之渚 尙佯冀州之際 徑躡都廣 入日抑節 羽翼弱水 暮宿風穴 當此之時 鴻鵠鶬鶴 莫不憚驚伏竄 注喙江裔 又況直燕雀之類乎 此明於小動之迹 而不知大節之所由也
11. 今夫赤螭靑虯之游冀州也 天淸地定 毒獸不作 飛鳥不駭 入榛薄 食薦梅 噆味含甘 步不出頃畝之區而蛇鱓輕之 以爲不能 與之爭於江海之中 若乃至於玄雲之素朝 陰陽交箏 降扶風 雜凍雨 扶搖而登之 威動天地 聲震海內 蛇鱓著泥百仞之中 熊羆匍匐丘山磛巖 虎豹襲穴 而不敢咆 猨狖顚蹶 而失木枝 又況直蛇鱔之類乎
10. 今夫調弦者 叩宮宮應 彈角角動 此同聲相和者也 夫有改調一弦 其於五音 無所比 鼓之而二十五弦皆應 此未始異於聲 而音之君已形也 故通於大和者 惽若純醉而甘臥 以游其中 而不知其所由至也 純溫以淪 鈍悶以終 若未始出其宗 是謂大通
9. 故嶢山崩 而薄落之水涸 區冶生 而淳鈞之劒成 紂爲無道 左强在側 太公竝世 故武王之功立 由是觀之 利害之路 禍福之門 不可求而得也 夫道之與德 若韋之與革 遠之則邇 近之則遠 不得其道 若觀儵魚 故聖心若鏡 不將不迎 應而不藏 故萬化而無傷 其得之乃失之 其失之非乃得之也
8. 以其屬骨 責其生肉 以其生肉 論其屬骨 是猶王孫綽之欲倍偏枯之藥 而欲以生殊死之人 亦可謂失論矣 若夫以火能焦木也 因使銷金 則道行矣 若以磁石之能連鐵也 而求其引瓦 則難矣 物固不可以輕重論也 夫燧之取火 於日磁石之引鐵 蟹之敗漆 葵之鄕日 雖有明智 弗能然也 故耳目之察 不足以分物理 心意之論 不足以定是非 故以智爲治者 難以持國 唯通于大和 而持自然之應者 爲能有之
7. 天道者無私就也 無私去也 能者有餘 拙者不足 順之者利 逆之者凶 譬如隋侯之珠 和氏之璧 得之者富 失之者貧 得失之度 深微窈冥 難以知論 不可以辯說也 何以知其然 今夫地黃主屬骨 而甘草主生肉之藥也
6. 天地之間 巧歷不能擧其數 手微忽怳 不能覽其光 然以掌握之中 引類於太極之上 而水火可立致者 陰陽同氣相動也 此傅說之所以騎辰尾也 故至陰飂飂 至陽赫赫 兩者交接成和 而萬物生焉 衆雄而無雌 又何化之所能造乎 所謂不言之辯 不道之道也 故召遠者使無爲焉 親近者使無事焉 惟夜行者 爲能有之 故却走馬以糞 而車軌不接於遠方之外 是謂坐馳陸沈 晝冥宵明 以冬鑠膠 以夏造氷
5. 夫物類之相應 玄妙深微 知不能論 辯不能解 故東風至 而酒湛溢 蠶咡絲 而商弦絶 或感之也 畵隨灰而月運闕 暻魚死 而慧星出 或動之也 故聖人在位 懷道不言 澤及萬民 君臣乖心 則背譎見於天 神氣相應徵矣 故山雲草莽 水雲魚鱗 旱雲煙火 涔雲陂水 各像其形類 所以感之 夫陽燧取火於日 方諸取露於月
4. 昔雍門子以哭見於孟嘗君 已而陳辭通意 撫心發聲 孟嘗君爲之 增欷歍唈 流涕狼戾 不可止 精神形於內 而外諭哀於人心 此不傳之道 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 而效其容 必爲人笑 故蒲且子之連鳥於百仞之上 而詹何之騖魚於大淵之中 此皆得淸淨之道 太浩之和也
3. 夫全性保眞 不虧其身 遭急迫難 精通于天 若乃未始出其宗者 何爲而不成 夫死生同域 不可脅陵 勇武一人 爲三軍雄 彼直求名耳 而能自要者 尙猶若此 又況夫宮天地 懷萬物 而友造化 含至和 直偶于人形 觀九鑽一 知之所不知 而心未嘗死者乎
2. 由此觀之 上天之誅也 雖在壙虛幽間 遼遠隱匿 重襲石室 界障險阻 其無所逃之 亦明矣 武王伐紂 渡于孟津 陽侯之波 逆流而擊 疾風晦冥 人馬不相見 於是武王左操黃銊 右秉白旄 瞋目而撝之曰 余任 天下誰敢害吾意者 於是 風濟而波罷 魯陽公與韓搆難 戰酣日暮 援戈而撝之 日爲之反三
1. 昔者師曠 奏白雪之音 而神物爲之下降 風雨暴至 平公癃病 晉國赤地 庶女叫天 雷電下擊 景公臺隕 支體傷折 海水大出 夫瞽師庶女 位賤尙葈 權輕飛羽 然而專精厲意 委務積神 上通九天 激厲至精
5. 시칙훈(時則訓) 1. 孟春之月 招搖指寅 昏參中 旦尾中 其位東方 其日甲乙 盛德在木 其蟲鱗 其音角 律中太蔟 其數八 其味酸 其臭羶 其祀戶 祭先脾 東風解凍 蟄蟲始振蘇 魚上負氷 獺祭魚 候鴈北 2. 天子衣靑衣采蒼龍 服蒼玉 建靑旗 食麥與羊 服八風水 爨萁燧火 東宮御女 靑色衣 靑采 鼓琴瑟 其兵矛 其畜羊 朝于靑陽左个 以出春令 布德施惠 行慶賞 省徭賦 3. 立春之日 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 以迎歲于東郊 修除祠位 弊禱鬼神 犧牲用牡 禁伐木 毋覆巢 殺胎夭 毋麛 毋卵 毋聚衆置城郭 掩骼薶骴 孟春行夏令 則風雨不時 草木早落 國乃有恐 行秋令 則其民大疫 飄風暴雨總至 黎莠蓬蒿並興 行冬令 則水潦爲敗 雨霜大雹 首稼不入 正月官司空 其樹楊 4. 仲春之月 招搖指卯 昏弧中 旦建星中 其位東方 其日甲乙 其蟲鱗 其音角 律中夾鍾 其數八 其味酸 其臭羶 其祀戶 祭..
46. 矩之爲度也 肅而不悖 剛而不憒 取而無怨 內而無害 威厲而不懾 令行而不廢 殺伐旣得 仇敵乃克 矩正不失 百誅乃服 權之爲度也 急而不贏 殺而不割 充滿以實 周密而不泄敗物而弗取 罪殺而不赦 誠信以必 堅慤以固 糞除苛慝 不可以曲 故冬正將行 必弱以强 必柔以剛 權正而不失 萬物乃藏 明堂之制 靜而法準 動而法繩 春治以規 秋治以矩 冬治以權 夏治以衡 是故燥濕寒暑以節至 甘膏雨露以時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