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劉義慶 (1160)
건빵이랑 놀자
12. 諸葛令ㆍ王丞相共爭姓族先後. 王曰: “何不言葛王, 而云王葛?” 令曰: “譬言驢馬, 不言馬驢, 驢寧勝馬邪?”
11. 元帝皇子生, 普賜群臣. 殷洪喬謝曰: “皇子誕育, 普天同慶; 臣無勳焉, 而猥頒厚賚.” 中宗笑曰: “此事豈可使卿有勳邪?”
10. 陸太尉詣王丞相, 王公食以酪, 陸還遂病; 明日, 與王牋云: “昨食酪小過, 通夜委頓;民雖吳人, 幾爲傖鬼.”
9. 荀鳴鶴ㆍ陸士龍二人未相識, 俱會張茂先坐;張令其語, 以其並有大才, 可勿作常語. 陸擧手曰: “雲間陸士龍.” 荀答曰: “日下荀鳴鶴.” 陸曰: “旣開靑雲覩白雉, 何不張爾弓ㆍ布爾矢?” 荀答曰: “本謂雲龍騤騤, 乃是山鹿野糜;獸弱弩彊, 是以發遲.” 張乃撫掌大笑.
8. 王渾與婦鍾氏共坐, 見武子從庭過, 渾欣然謂婦曰: “生兒如此, 足慰人意!” 婦笑曰: “若使新婦得配參軍, 生兒故可不啻如此?”
7. 頭責秦子羽云: “子曾不如太原溫顒, 潁川荀寓, 范陽張華, 士卿劉訏, 義陽鄒湛, 河南鄭詡. 此數子者:或謇喫無宮商, 或尫陋希言語, 或淹伊多姿態, 或讙譁少智諝, 或口如含膠飴, 或頭如巾齏杵; 而猶以文采可觀, 意思詳序, 攀龍附鳳, 並登天府.”
6. 孫子荊年少時欲隱, 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 誤曰「漱石枕流”. 王曰: “流非枕, 石可漱乎.” 孫曰: “所以枕流, 欲洗其耳;所以漱石, 欲礪其齒!”
5. 晉武帝問孫晧:聞南人好作爾汝歌, 頗能爲不?” 晧正飮酒, 因擧觴勸帝而言 曰: “昔與汝爲隣, 今與汝爲臣;上汝一桮酒, 令汝壽萬春!” 帝悔之.
4. 嵇ㆍ阮ㆍ山ㆍ劉在竹林酣飮, 王戎後往;步兵曰: “俗物已復來敗人意!” 王笑曰: “卿輩意, 亦復可敗邪?”
3. 鍾毓爲黃門郞, 有機警;在景王坐燕飮, 時陳群子玄伯, 武周子元夏同在坐, 共嘲毓. 景王曰: “皐繇何如人?” 對曰: “古之懿士.” 顧謂玄伯ㆍ元夏曰: “君子周而不比, 群而不黨.”
2. 晉文帝與二陳共車, 過喚鍾會同載, 卽駛車委去;比出, 已遠. 旣至, 因嘲之曰: “與人期行, 何以遲遲? 望卿遙遙不至!” 會答曰: “矯然懿實, 何必同群?” 帝復問會: “皐繇何如人?” 答曰: “上不及堯舜, 下不逮周孔, 亦一時之懿士!”
1. 諸葛瑾爲豫州, 遣別駕到臺, 語云: “小兒知談, 卿可與語.” 連往詣恪, 恪不與相見. 後於張輔吳座中相遇, 別駕喚恪「咄咄郞君”. 恪因嘲之曰: “豫州亂矣, 何咄咄之有?” 答曰: “君明臣賢, 未聞其亂.” 恪曰: “昔唐堯在上, 四凶在下.” 答曰: “非唯四凶, 亦有丹朱.” 於是一坐大笑.
간오(簡傲) 제이십사(第二十四) 1. 晉文王功德盛大, 坐席嚴敬, 擬於王者. 唯阮籍在坐, 箕踞嘯歌, 酣飮自若. 2. 王戎弱冠詣阮籍, 時劉公榮在坐;阮謂王曰: “偶有二斗美酒, 當與君共飮; 彼公榮者無預焉.” 二人交觴酬酢, 公榮遂不得一桮;而言語談戱, 三人無異. 或有問之者. 阮答曰: “勝公榮者, 不得不與飮酒;不如公榮者, 不可不與飮酒;唯公榮, 可不與飮酒.” 3. 鍾士季精有才理, 先不識嵇康;鍾要于時賢雋之士, 俱往尋康; 康方大樹下鍛, 向子期爲佐鼓排. 康揚槌不輟, 傍若無人, 移時不發一言. 鍾起去, 康曰: “何所聞而來? 何所見而去?” 鍾曰: “聞所聞而來, 見所見而去.” 4. 嵇康與呂安善, 每一相思, 千里命駕. 安後來, 値康不在, 喜出戶延之; 不入, 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喜不覺, 猶以爲忻, 故作. 「鳳”字, 凡鳥也. 5. 陸..
17. 王子敬自會稽經吳, 聞顧辟彊有名園, 先不識主人, 徑往其家; 値顧方集賓友酣燕中, 而王遊歷旣畢, 指麾好惡, 傍若無人. 顧勃然不堪曰: “傲主人, 非禮也;以貴驕人, 非道也. 失此二者, 不足齒人傖耳!” 便驅其左右出門. 王獨在輿上, 顧望左右移時不至, 然後令送箸門外, 怡然不屑.
16. 王子猷嘗行過吳中, 見一士大夫家, 極有好竹; 主已知子猷當往, 乃灑掃施設, 在聽事坐相待. 王肩輿徑造竹下, 諷嘯良久, 主已失望, 猶冀還當通, 遂直欲出門. 主人大不堪, 便令左右閉門不聽出. 更以此賞主人, 乃留坐, 盡歡而去.
15. 王子敬兄弟見郗公, 躡履問訊, 甚修外生禮. 及嘉賓死, 皆箸高屐, 儀容輕慢;命坐, 皆云: “有事, 不暇坐.” 旣去, 郗公慨然曰: “使嘉賓不死, 兒輩敢爾!”
14. 謝萬北征, 常以嘯詠自高, 未嘗撫慰衆士. 謝公甚器愛萬, 而審其必敗, 乃俱行. 從容謂萬曰: “汝爲元帥, 宜數喚諸將宴會, 以說衆心.” 萬從之. 因召集諸將, 都無所說, 直以如意指四坐云: “諸君皆是勁卒.” 諸將甚忿恨之. 謝公欲深箸恩信, 自隊主將帥以下, 無不身造, 厚相遜謝. 及萬事敗, 軍中因欲除之;復云: “當爲隱士.” 故幸而免得.
13. 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 桓謂王曰: “卿在府久, 比當相料理.” 初不答, 直高視, 以手版拄頰云: “西山朝來, 致有爽氣!”
12. 謝公嘗與謝萬共出西, 過吳郡, 阿萬欲相與共萃王恬許. 太傅云: “恐伊不必酬, 汝意不足爾!” 萬猶苦要, 太傅堅不回, 萬乃獨往; 坐少時, 王便入門內, 謝殊有欣色, 以爲厚待己. 良久, 乃沐頭散髮而出, 亦不坐, 仍據胡牀, 在中庭曬頭;神氣傲邁, 了無相酬對意. 謝於是乃還. 未至船, 逆呼太傅. 安曰: “阿螭不作爾!”
11. 王子猷作桓車騎騎兵參軍. 桓問曰: “卿何署?” 答曰: “不知何署;時見牽馬來, 似是馬曹.” 桓又問: “官有幾馬?” 答曰: “不問馬, 何由知其數?” 又問: “馬比死多少?” 答曰: “未知生, 焉知死?”
10. 謝中郞是王藍田女壻, 嘗箸白綸巾, 肩輿徑至揚州聽事見王, 直言曰: “人言君侯癡, 君侯性自癡.” 藍田曰: “非無此論, 但晩令耳.”
9. 謝萬在兄前, 欲起索便器;于時萬思曠在坐曰: “新出門戶, 篤而無禮.”
8. 桓宣武作徐州, 時謝奕爲晉陵, 先粗經虛懷, 而乃無異常; 及桓遷荊州, 將西之間, 意氣甚篤, 奕弗之疑;唯謝虎子婦王悟其旨, 每曰: “桓荊州用意殊異, 必與晉陵俱西矣!” 俄而引奕爲司馬. 奕旣上, 猶推布衣交;在溫坐, 岸幘嘯詠, 無異常日. 宣武每曰: “我方外司馬.” 遂因酒, 轉無朝夕禮. 桓舍入內, 奕輒復隨去; 後至奕醉, 溫往主許避之. 主曰: “君無狂司馬, 我何由得見?”
7. 高坐道人於丞相坐, 恒偃臥其側;見卞令, 肅然改容云: “彼是禮法人.”
6. 王平子出爲荊州, 王太尉及時賢送者傾路. 時庭中有大樹, 上有鵲巢, 平子脫衣巾, 徑上樹取巢子;凉衣拘閡樹枝, 便復脫去. 得鵲子還, 下弄, 神色自若, 傍若無人.
5. 陸士衡初入洛, 咨張公所宜詣:劉道眞是其一. 陸旣往, 劉尙在哀制中, 性嗜酒, 禮畢, 初無他言, 唯問: “東吳有長柄壺盧, 卿得種來不?” 陸兄弟殊失望, 乃悔往.
4. 嵇康與呂安善, 每一相思, 千里命駕. 安後來, 値康不在, 喜出戶延之; 不入, 題門上作「鳳”字而去. 喜不覺, 猶以爲忻, 故作. 「鳳”字, 凡鳥也.
3. 鍾士季精有才理, 先不識嵇康;鍾要于時賢雋之士, 俱往尋康; 康方大樹下鍛, 向子期爲佐鼓排. 康揚槌不輟, 傍若無人, 移時不發一言. 鍾起去, 康曰: “何所聞而來? 何所見而去?” 鍾曰: “聞所聞而來, 見所見而去.”
2. 王戎弱冠詣阮籍, 時劉公榮在坐;阮謂王曰: “偶有二斗美酒, 當與君共飮; 彼公榮者無預焉.” 二人交觴酬酢, 公榮遂不得一桮;而言語談戱, 三人無異. 或有問之者. 阮答曰: “勝公榮者, 不得不與飮酒;不如公榮者, 不可不與飮酒;唯公榮, 可不與飮酒.”
1. 晉文王功德盛大, 坐席嚴敬, 擬於王者. 唯阮籍在坐, 箕踞嘯歌, 酣飮自若.
임탄(任誕) 제이십삼(第二十三) 1. 陳留阮籍, 譙國嵇康, 河內山濤, 三人年皆相比, 康年少亞之. 預此契者:沛國劉伶, 陳留阮咸, 河內向秀, 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暢, 故世謂「竹林七賢”. 2. 阮籍遭母喪, 在晉文王坐進酒肉;司隸何曾亦在坐, 曰: “明公方以孝治天下, 而阮籍以重喪, 顯於公坐飮酒食肉, 宜流之海外, 以正風敎!” 文王曰: “嗣宗毁頓如此, 君不能共憂之, 何謂? 且有疾而飮酒食肉, 固喪禮也!” 籍飮噉不輟, 神色自若. 3. 劉伶病酒渴甚, 從婦求酒, 婦捐酒毁器, 涕泣諫曰: “君飮太過, 非攝生之道, 必宜斷之!” 伶曰: “甚善. 我不能自禁, 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 便可具酒肉.” 婦曰: “敬聞命.” 供酒肉於神前, 請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 “天生劉伶, 以酒爲名;一飮一斛, 五斗解酲. 婦人之言, 愼不可聽.” 便..
54. 王長史登茅山, 大痛哭曰: “瑯邪王伯輿, 終當爲情死!”
53. 王孝伯言: “名士不必須奇才, 但使常得無事, 痛飮酒, 孰讀離騷, 便可稱名士.”
52. 王佛大歎言: “三日不飮酒, 覺形神不復相親.”
51. 王孝伯問王大: “阮籍何如司馬相如?” 王大曰: “阮籍胸中壘塊, 故須酒澆之.”
50.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馬, 船泊荻渚;王大服散後已小醉, 往看桓. 桓爲設酒, 不能冷飯, 頻語左右: “令溫酒來!” 桓乃流涕鳴咽. 王便欲去. 桓以手巾掩淚, 因謂王曰: “犯我家諱, 何預卿事?” 王歎曰: “靈寶故自達!”
49. 王子猷出都, 尙在渚下, 舊聞桓子善野吹笛, 而不相識. 遇桓於岸上過, 王在船中, 客有識之者云: “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與相聞云: “聞君善吹笛, 試爲我一奏.” 桓時已貴顯, 素聞王名, 卽便回下車, 踞胡牀, 爲作三調;弄畢, 便上車去. 主客不交一言.
48. 王衛軍云: “酒, 正自引人箸勝地.”
47. 王子猷居山陰, 夜大雪, 眠覺, 開室, 命酌酒, 四望皎然. 因起仿偟, 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 時戴在剡, 卽便夜乘小船就之. 經宿方至, 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 王曰: “吾本乘興而行, 興盡而返, 何必見戴!”
46.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 便令種竹. 或問: “暫住何煩爾?” 王嘯詠良久, 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無此君?”
45. 張驎酒後挽歌甚悽苦. 桓車騎曰: “卿非田橫門人, 何乃頓爾至致?”
44. 羅友作荊州從事, 桓宣武爲王車騎集別, 友進坐良久, 辭出. 宣武曰: “卿向欲咨事, 何以便去?” 答曰: “友聞白羊肉美, 一生未曾得喫, 故冒求前耳. 無事可咨;今已飽, 不復須駐.” 了無慚色.
43. 張湛好於齋前種松柏, 時袁山松出遊, 每好令左右作挽歌. 時人謂「張屋下陳屍, 袁道上行殯.”
42. 桓子野每聞淸歌, 輒喚「奈何!” 謝公聞之曰: “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41. 襄陽羅友有大韻, 少時多謂之癡. 嘗伺人祠, 欲乞食, 往太蚤, 門未開; 主人迎神出見, 問以非時, 何得在此? 答曰: “聞卿祠, 欲乞一頓食耳.” 遂隱門側;至曉, 得食便退, 了無忤容. 爲人有記功: 從桓宣武平蜀, 按行蜀城闕觀宇, 內外道陌廣狹, 植種果竹多少, 皆黙記之. 後宣武溧洲與簡文集, 友亦預焉;共道蜀中事, 亦有所遺忘, 友皆名列, 曾無錯漏. 宣武驗以蜀城闕簿, 皆如其言. 坐者歎服. 謝公云: “羅友距減魏陽元!” 後爲廣州刺史, 當之鎭, 刺史桓豁語令莫來宿. 答曰: “民已有前期;主人貧, 或有酒饌之費, 見與甚有舊, 請別日奉命.” 征西密遣人察之:至日, 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處之怡然, 不異勝達. 在益州語兒云: “我有五百人食器.” 家中大驚. 其由來淸, 而忽有此物, 定是二百五十沓烏樏.
40. 謝安始出西戱, 失車牛, 便杖策步歸. 道逢劉尹, 語曰: “安石將無傷!” 謝乃同載而歸.
39. 王子猷詣郗雍州, 雍州在內, 見有**[合+羽+毛]㲪, 云: “阿乞那得此物?” 令左右送還家. 郗出覓之, 王曰: “向有大力者負之而趨.” 郗無忤色.
38. 桓車騎在荊州, 張玄爲侍中, 使至江陵, 路經陽岐村, 俄見一人, 持半小籠生魚, 徑來造船, 云: “有魚, 欲寄作膾.” 張乃維舟而納之. 問其姓字, 稱是劉遺民. 張素聞其名, 大相忻待. 劉旣知張銜命, 問謝安ㆍ王文度並佳不? 張甚欲話言, 劉了無停意. 旣進膾, 便去, 云: “向得此魚, 觀君船上當有膾具, 是故來耳.” 於是便去. 張乃追之劉家, 爲設酒, 殊不淸旨;張高其人, 不得已而飮之. 方共對飮, 劉便先起, 云: “今正伐荻, 不宜久廢.” 張亦無以留之.
37. 袁彦道有二妹:一適殷淵源, 一適謝仁祖. 語桓宣武云: “恨不更有一人配卿!”
36. 劉尹云: “孫承公狂士, 每至一處, 賞翫累日, 或回至半路卻返.”
35. 王光祿云: “酒, 正使人人自遠.”
34. 桓宣武少家貧, 戱大輸, 債主敦求甚切, 思自振之方, 莫知所出. 陳郡袁躭, 俊邁多能;宣武欲求救於躭, 躭時居艱, 恐致疑, 試以告焉; 應聲便許, 略無慊吝. 遂變服懷布帽隨溫去, 與債主戱. 耽素有蓺名, 債主就局曰: “汝故當不辦作袁彦道邪?” 遂共戱. 十萬一擲, 直上數百萬;投馬絶叫, 傍若無人. 探布帽擲對人曰: “汝竟識袁彦道不?”
33. 王ㆍ劉共在杭南, 酣宴於恒子野家. 謝鎭西往尙書墓還, 葬後三日反哭, 諸人欲要之;初遣一信, 猶未許, 然已停車;重要, 便回駕. 諸人門外迎之, 把臂便下;裁得脫幘箸帽, 酣宴半坐, 乃覺未脫衰.
32. 王長史ㆍ謝仁祖同爲王公掾. 長史云: “謝掾能作異舞.” 謝便起舞, 神意甚暇. 王公熟視, 謂客曰: “使人思安豊!”
31. 殷洪喬作豫章郡, 臨去, 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 旣至石頭, 悉擲水中, 因祝曰: “沉者自沉, 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30. 蘇峻亂, 諸庾逃散, 庾冰時爲吳郡, 單身奔亡, 民吏皆去; 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 蘧篨覆之. 時峻賞募覓冰, 屬所在搜檢甚急;卒捨船市渚, 因飮酒醉還, 舞棹向船曰: “何處覓庾吳郡? 此中便是.” 冰大惶怖, 然不敢動. 監司見船小裝狹, 謂卒狂醉, 都不復疑. 自送過淛江, 寄山陰魏家, 得免. 後事平, 冰欲報卒, 適其所願. 卒曰: “出自廝下, 不願名品. 少苦執鞭, 恒患不得快飮酒; 使其酒足餘年畢矣, 無所復須.” 冰爲起大舍, 市奴婢, 使門內有百斛酒, 終其身. 時謂此卒非唯有智, 且亦達生.
29. 衛君長爲溫公長史, 溫公甚善之, 每率爾提酒脯就衛, 箕踞相對彌日. 衛往溫許, 亦爾.
28. 周伯仁風德雅重, 深達危亂;過江積年, 恒大飮酒, 嘗經三日不醒. 時人謂之「三日僕射”.
27. 溫公喜慢語, 卞令禮法自居;至庾公許, 大相剖擊. 溫發口鄙穢, 庾公徐曰: “太眞終日無鄙言!”
26. 溫太眞位未高時, 屢與揚州ㆍ淮中估客樗蒱, 與輒不競. 嘗一過, 大輸物, 戱屈, 無因得反. 與庾亮善, 於舫中大喚亮曰: “卿可贖我!” 庾卽送直, 然後得還. 經此數四.
25. 有人譏周僕射與親友言戱, 穢雜無檢節. 周曰: “吾若萬里長江, 何能不千里一曲?”
24. 鴻臚卿孔羣好飮酒. 王丞相語云: “卿恒飮酒, 不見酒家覆瓿布, 日月久糜爛邪?” 羣曰: “公不見糟中肉, 乃更堪久.” 羣嘗書與親舊: “今年田得七百斛秫米, 不了麴櫱事.”
23. 祖車騎過江時, 公私儉薄, 無好服玩. 王ㆍ庾諸公共就祖, 忽見裘袍重疊, 珍飾盈列, 諸公怪而問之. 祖曰: “昨夜復南塘一出.” 祖于時恒自使健兒鼓行却鈔, 在事之人, 亦容而不問.
22. 賀司空入洛赴命, 爲太孫舍人, 經吳閶門, 在船中彈琴. 張季鷹本不相識, 先在金閶亭, 聞弦甚淸, 下船就賀, 因共話, 便大相知說. 問賀: “卿欲何之?” 賀曰: “入洛赴命, 正爾進路.” 張曰: “吾亦有事北京.” 因路寄載, 便與賀同發;初不告家, 家追問迺知.
21. 畢茂世云: “一手持蟹螯, 一手持酒桮;拍浮酒池中, 便足了一生.”
20. 張季鷹縱任不拘, 時人號爲江東步兵. 或謂之曰: “卿乃可縱適一時, 獨不爲身後名邪?” 答曰: “使我有身後名, 不如卽時一桮酒!”
19. 山季倫爲荊州, 時出酣暢. 人爲之歌曰: “山公時一醉, 徑造高陽池; 日莫倒載歸, 茗艼無所知. 復能乘駿馬, 倒箸白接;擧手問葛彊, 何如幷州兒?” 高陽池在襄陽;彊是其愛將, 幷州人也.
18. 阮宣子常步行, 以百錢挂杖頭, 至酒店, 便獨酣暢, 雖當世貴盛, 不肯詣也.
17. 劉道眞少時, 常漁草澤, 善歌嘯, 聞者莫不留連. 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 甚樂其歌嘯, 乃殺豚進之. 道眞食豚盡, 了不謝. 구見不飽, 又進一豚, 食半餘半, 迺還之. 後爲吏部郞, 嫗兒爲小令史, 道眞超用之. 不知所由? 問母;母告之. 於是齎牛酒詣道眞;道眞曰: “去, 去, 無可復用相報!”
16. 任愷旣失權勢, 不復自檢括. 或謂和嶠曰: “卿何以坐視元裒敗, 而不救?” 和曰: “元裒如北夏門, 拉攞自欲壞, 非一木所能支.”
15. 仲容先幸姑家鮮卑婢, 及居母喪, 姑當遠移, 初云當留婢;旣發, 定將去. 仲容借客驢箸重服自追之, 累騎而返;曰: “人種不可失!” 卽遙集之母也.
14. 裴成公婦, 王戎女. 王戎晨往裴許, 不通徑前. 裴從牀南下, 女從北下, 相對作賓主, 了無異色.
13. 阮渾長成, 風氣韻度似父, 亦欲作達. 步兵曰: “仲容已預之, 卿不得復爾!”
12. 諸阮皆能飮酒, 仲容至宗人閒共集, 不復用常桮斟酌, 以大甕盛酒, 圍坐, 相向大酌. 時有羣猪來飮, 直接去上, 便共飮之.
11. 阮步兵喪母, 裴令公往弔之. 阮方醉, 散髮坐牀, 箕踞不哭. 裴至, 下席於地, 哭喭畢, 便去. 或問裴曰: “凡弔, 主人哭, 客乃爲禮; 阮旣不哭, 君何爲哭?” 裴曰: “阮方外之人, 故不崇禮制; 我輩俗中人, 故以儀軌自居.” 時人歎爲兩得其中.
10. 阮仲容ㆍ步兵居道南, 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 南阮貧. 七月七日, 北阮盛曬衣, 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挂大布犢鼻㡓於中庭. 人或怪之. 答曰: “未能免俗, 聊復爾耳!”
9. 阮籍當葬母, 蒸一肥豚, 飮酒二斗, 然後爲訣, 直言「窮矣!” 都得一號, 因吐血, 廢頓良久.
8. 阮公隣家婦有美色, 當壚酤酒. 阮與王安豊常從婦飮酒, 阮醉, 便眠其婦側. 夫始殊疑之, 伺察終無他意.
7. 阮籍嫂嘗還家, 籍見與別. 或譏之. 籍曰: “禮豈爲我輩設耶?”
6. 劉伶恒縱酒放達, 或脫衣裸形在屋中, 人見譏之. 伶曰: “我以天地爲棟宇, 屋室爲㡓衣, 諸君何爲入我㡓中?”
5. 步兵校尉缺, 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爲步兵校尉.
4. 劉公榮與人飮酒, 雜穢非類, 人或譏之. 答曰: “勝公榮者, 不可不與飮; 不如公榮者, 亦不可不與飮;是公榮輩者, 又不可不與飮.” 故終日共飮而醉.
3. 劉伶病酒渴甚, 從婦求酒, 婦捐酒毁器, 涕泣諫曰: “君飮太過, 非攝生之道, 必宜斷之!” 伶曰: “甚善. 我不能自禁, 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 便可具酒肉.” 婦曰: “敬聞命.” 供酒肉於神前, 請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 “天生劉伶, 以酒爲名;一飮一斛, 五斗解酲. 婦人之言, 愼不可聽.” 便引酒進肉, 隗然已醉矣.
2. 阮籍遭母喪, 在晉文王坐進酒肉;司隸何曾亦在坐, 曰: “明公方以孝治天下, 而阮籍以重喪, 顯於公坐飮酒食肉, 宜流之海外, 以正風敎!” 文王曰: “嗣宗毁頓如此, 君不能共憂之, 何謂? 且有疾而飮酒食肉, 固喪禮也!” 籍飮噉不輟, 神色自若.
1. 陳留阮籍, 譙國嵇康, 河內山濤, 三人年皆相比, 康年少亞之. 預此契者:沛國劉伶, 陳留阮咸, 河內向秀, 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暢, 故世謂「竹林七賢”.
총례(寵禮) 제이십이(第二十二) 1. 元帝正會, 引王丞相登御牀, 王公固辭, 中宗引之彌苦. 王公曰: “使太陽與萬物同輝, 臣下何以瞻仰!” 2. 桓宣武嘗請叅佐入宿, 袁宏ㆍ伏淊相次而至, 蒞名府中, 復有袁叅軍; 彦伯疑焉, 令傳敎更質. 傳敎曰: “叅軍, 是袁伏之袁, 復何所疑?” 3. 王珣ㆍ郗超並有奇才, 爲大司馬所眷拔;珣爲主簿, 超爲記室叅軍. 超爲人多鬚, 珣形狀短小;于時荊州爲之語曰: “髥參軍, 短主簿; 能令公喜, 能令公怒.” 4 許玄度停都一月, 劉尹無日不往, 乃歎曰: “卿復少時不去, 我成輕薄京尹!” 5. 孝武帝在西堂會, 伏滔預坐, 還, 下車呼其兒, 語之曰: “百人高會, 臨坐, 未得他語, 先問伏滔何在? 在此不? 此故未易得! 爲人作父如此, 何如?” 6. 卞範之爲丹陽尹, 羊孚南州暫還, 往卞許, 云: “下官疾動不堪坐.”..
6. 卞範之爲丹陽尹, 羊孚南州暫還, 往卞許, 云: “下官疾動不堪坐.” 卞便開帳拂褥, 羊徑上大牀, 入被須枕. 卞回坐傾睞, 移晨達莫. 羊去, 卞語曰: “我以第一理期卿, 卿莫負我!”
5. 孝武帝在西堂會, 伏滔預坐, 還, 下車呼其兒, 語之曰: “百人高會, 臨坐, 未得他語, 先問伏滔何在? 在此不? 此故未易得! 爲人作父如此, 何如?”
4 許玄度停都一月, 劉尹無日不往, 乃歎曰: “卿復少時不去, 我成輕薄京尹!”
3. 王珣ㆍ郗超並有奇才, 爲大司馬所眷拔;珣爲主簿, 超爲記室叅軍. 超爲人多鬚, 珣形狀短小;于時荊州爲之語曰: “髥參軍, 短主簿; 能令公喜, 能令公怒.”
2. 桓宣武嘗請叅佐入宿, 袁宏ㆍ伏淊相次而至, 蒞名府中, 復有袁叅軍; 彦伯疑焉, 令傳敎更質. 傳敎曰: “叅軍, 是袁伏之袁, 復何所疑?”
1. 元帝正會, 引王丞相登御牀, 王公固辭, 中宗引之彌苦. 王公曰: “使太陽與萬物同輝, 臣下何以瞻仰!”
공예(工藝) 제이십일(第二十一) 1. 彈棊始自魏宮內, 用粉奩戱;文帝於此戲特妙, 用手巾角拂之, 無不中. 有客自云能, 帝使爲;客箸葛巾角, 低頭拂棊, 妙踰於帝. 2. 陵雲臺樓觀極精巧, 先稱平衆木輕重, 然後造構, 乃無錙銖相負. 揭臺雖高峻, 常隨風搖動, 而終無傾倒之理. 魏明帝登臺, 懼其勢危, 別以大材扶持之, 樓卽頹壞. 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3. 韋仲將能書, 魏明帝起殿, 欲安榜, 使仲將登梯題之. 旣下, 頭鬢晧然;因敕兒孫勿復學書. 4. 鍾會是荀濟北從舅, 二人情好不協. 荀有寶劒, 可直百萬金, 常在母鍾夫人許. 會善書, 學荀手跡, 作書與母取劍, 仍竊去不還. 荀勗知是鍾, 而無由得也, 思所以報之. 後鍾兄弟以千萬起一宅, 始成, 甚精麗, 未得移住;荀極善畵, 乃潛往畵鍾門堂, 作太傅形象, 衣冠狀貌如平生. 二鍾入門, 便大感慟, 宅遂空廢..
14. 顧長康道畵: “手揮五弦易, 目送歸鴻難.”
13. 顧長康畵人, 或數年不點目精. 人問其故? 顧曰: “四體姸蚩, 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 正在阿堵中.”
12. 顧長康畵謝幼輿在巖石裏. 人問其所以? 顧曰: “謝云一丘一壑, 自謂過之. 此子宜置丘壑中.”
11. 顧長康好寫起人形, 欲圖殷荊州;殷曰: “我形惡, 不煩耳.” 顧曰: “明府正爲眼爾. 但明點童子, 飛白拂其上, 使如輕雲之蔽日.”
10. 王中郞以圍棊是坐隱, 支公以圍棊爲手談.
9. 顧長康畵裴叔則, 頰上益三毛. 人問其故? 顧曰: “裴楷儁朗有識具, 正此是其識具.” 看畵者尋之, 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 殊勝未安時.
8. 戴安道中年畵行像甚精妙, 庾道季看之, 語戴云: “神明太俗, 由卿世情未盡.” 戴云: “唯務光當免卿此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