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고전/논형 (1613)
건빵이랑 놀자
03 問曰: “佞與讒者同道乎? 有以異乎?” 曰: 讒與佞, 俱小人也, 同道異材, 俱以嫉妬爲性, 而施行發動之異. 讒以口害人, 佞以事危人 ; 讒人以直道不違, 佞人依違匿端 ; 讒人無詐慮, 佞人有術數. 故人君皆能遠讒親仁, 莫能知賢別佞. 難曰: “人君皆能遠讒親仁, 而莫能知賢別佞, 然則佞人意不可知乎?” 曰: 佞可知, 人君不能知. 庸庸之君, 不能知賢 ; 不能知賢, 不能知佞. 唯聖賢之人, 以九德檢其行, 以事效考其言. 行不合於九德, 言於驗於事效, 人非賢則佞矣. 夫知佞以知賢, 知賢以知佞 ; 知佞則賢智自覺, 知賢則@姦佞自得. 賢佞異行, 考之一驗, 情心不同, 觀之一實. 인용목차
02 問曰: “佞與賢者同材, 材行宜鈞, 而佞人曷爲獨以情自敗?” 曰: 富貴皆人所欲也, 雖有君子之行, 猶有飢渴之情. 君子則(耐)以禮防情, 以義制欲, 故得循道, 循道則無禍 ; 小人縱貪利之欲, 踰禮犯義, 故進得苟佞, 苟佞則有罪. 夫賢者, 君子也 ; 佞人, 小人也. 君子與小人, 本殊操異行, 取捨不同. 인용목차
01 或問曰: “賢者行道, 得尊官厚祿 ; 矣(人)何必爲佞, 以取富貴?” 曰: 佞人知行道可以得富貴, 必以佞取爵祿者, 不能禁欲也. 知力耕可以得穀, 勉貿可以得貨, 然而必盜竊, 情欲不能禁者也. 以禮進退也, 人莫不貴, 然而違禮者衆, 尊義者希, 心情貪欲, 志慮亂溺也. 夫佞與賢者同材, 佞以情自敗 ; 偸盜與田商同知, 偸盜以欲自劾也. 인용목차
35 或曰: “『尙書』曰: ‘月之從星, 則以風雨.’ 『詩』曰: ‘月麗于畢, 俾滂沲矣.’ 二經咸言, 所謂爲之非天, 如何? 夫雨從山發, 月經星麗畢之時, 麗華之時當雨也. 時不雨, 月不麗, 山不雲, 天地上下自相應也. 月麗於上, 山烝於下, 氣體偶合, 自然道也. 雲霧, 雨之徵也, 夏則爲露, 冬則爲霜, 溫則爲雨, 寒則爲雪. 雨露凍凝者, 皆由地發, 不從天降也. 인용목차
34 雨之出山, 或謂雲載而行, 雲散水墜, 名爲雨矣. 夫雲則雨, 雨則雲矣. 初出爲雲, 雲繁爲雨. 猶甚而泥露濡汚衣服, 若雨之狀. 非雲與俱, 雲載行雨也. 인용목차
33 儒者又曰: “雨從天下.” 謂正從天墜也. 如當(實)論之, 雨從地上, 不從天下. 見雨從上集, 則謂從天下矣, 其實地上也. 然其出地起於山. 何以明之? 『春秋傳』曰: “觸石而出, 膚寸而合, 不崇朝而徧[雨]天下, 惟太山也.” 太山雨天下, 小山雨一國, 各以小大爲遠近差. 인용목차
32 實者, 辛卯之夜, 霣星若雨而非星也, 與彼湯谷之十日, 若日而非日也. 인용목차
31 且左丘明謂石爲星, 何以審之? 當時石霣輕(硜)然. 何以其從天墜也? 秦時三山亡, 亡有不消散, 有在其集下時, 必有聲音. 或時夷狄之山, 從集於宋, 宋聞石霣, 則謂之星也. 左丘明省, 則謂之星. 夫星, 萬物之精, 與日月同. 說五星者, 謂五行之精之光也. 五星·衆星同光耀, 獨謂列星爲石, 恐失其實. 인용목차
30 又僖公十六年正月戊申, 霣石于宋五. 『左氏傳』曰: “星也.” 夫謂霣石爲星, 則謂霣[星]爲石矣. 辛卯之夜, 星霣爲星, 則實爲石矣. 辛卯之夜, 星霣如是石, 地有樓臺, 樓臺崩壞. 孔子雖不合言“及地尺” , 雖(離)地必有實數, 魯史目見, 不空言者也 ; 云“與雨俱” , 雨集於地, 石亦宜然. 至地而樓臺不壞, 非星明矣. 인용목차
29 『春秋左氏傳』 : “四年辛卯, 夜中, 恒星不見, 夜明也 ; 星霣如雨, 與雨俱也.” 其言夜明故不見, 與『易』之言“日中見斗” 相依類也. 日中見斗, 幽不明也 ; 夜中, 星不見, 夜光明也. 事異義同, 蓋其實也. 其言“與雨俱”之集也. 夫辛卯之夜明, 故星不見 ; 明則不雨之驗也, 雨氣陰暗, 安得明? 明則無雨, 安得“與雨俱”? 夫如是, 言“與雨俱”者, 非實. 且言夜明不見, 安得見星與雨俱? 인용목차
28 夫孔子雖[不]云{不}“及地尺” , 但言“如雨” , 其謂霣之者, 皆是星也. 孔子雖[不]定其位, 著其文, 謂霣爲星, 與史同焉. 從平地望泰山之巓, 鶴如烏, 烏如爵者, 泰山高遠, 物之小大失其實. 天之去地六萬餘里, 高遠非直泰山之巓也. 星著於天, 人察之, 失星之實, 非直望鶴烏之類也. 數等星之質百里, 體大光盛, 故能垂耀. 人望見之, 若鳳卵之狀, 遠, 失其實也. 如星霣審者天之星, 霣而至地, 人不知其爲星也. 何則? 霣時小大, 不與在天同也. 今見星霣, 如在天時, 是時星也 ; 非星, 則氣爲之也. 人見鬼如死人之狀, 其實氣象{聚}, 非眞死人. 然則霣星之形, 其實非星. 孔子[不正]云{正}霣者非星, 而徙(徒)正言“如雨”非雨之文, 蓋俱失星之實矣. 인용목차
27 『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 夜中, 恒星不見, 星霣如雨”{者}. 『公羊傳』曰: “如雨者何? 非雨也. 非雨, 則曷爲謂之‘如雨’? 不修『春秋』曰: ‘雨星, 不及地尺而復.’ 君子修之曰: ‘星霣如雨.’” 不修『春秋』者, 未修『春秋』時『魯史記』, 曰: “{星霣如}雨[星], 不及地尺而復.” 君子者, 孔子. 孔子修之曰: “星霣如雨.” 孔子之意, 以爲地有山陵樓臺, 云“不及地尺” , 恐失其實 ; 更正之曰: “如雨.” “如雨”者, 爲從地上而下, 星亦從天霣而復, 與同, 故曰“如”. 인용목차
26 且日, 火也 ; 湯谷, 水也. 水火相賊, 則十日浴於湯谷, 當滅敗焉. 火燃木, 扶桑, 木也, 十日處其上, 宜燋枯焉. 今浴湯谷而光不滅, 登扶桑而枝不燋不枯, 與今日出同, 不驗於五行, 故知十日非眞日也. 且禹·益見十日之時, 終不以夜. 猶以晝也, 則一日出, 九日宜留, 安得俱出十日? 如平旦日未出, 且天行有度數, 日隨天轉行, 安得留扶桑枝間, 浴湯谷之水乎? 留則失行度, 行度差跌, 不相應矣. 如行出之日, 與十日異, 是意似日而非日也. 인용목차
25 當禹·益見之, 若斗筐之狀, 故名之爲日. 夫火(大)如斗筐, 望六萬[里]之形, 非就見{之}卽察之體也. 由此言之, 禹·益所見, 意似日非日也. 天地之間, 物氣相類, 其實非者多. 海外西南有珠樹焉, 察之是珠, 然非魚中之珠也. 夫十日之日, 猶珠樹之珠也, 珠樹似珠非眞珠, 十日似日非實日也. 淮南見『山海經』, 則虛言“眞人燭十日” , 妄紀“堯時十日竝出”. 인용목차
24 數家度日之光, 數日之質, 刺徑千里. 假令日出, 是扶桑木上之日, 扶桑木宜覆萬里, 乃能受之. 何則? 一日徑千里, 十日宜萬里也. 天之去人, [六]萬{里}餘[里]也. 仰察之, 日(目)光眩耀. 火光盛明, 不能堪也. 使日出是扶桑木上之日, 禹·益見之, 不能知其爲日也. 何則? 仰察一日, 目猶眩耀, 况察十日乎? 인용목차
23 誠實論之, 且無十焉. 何以驗之? 夫日猶月也, 日而有十, 月有十二乎? 星有五, 五行之精, 金·木·水·火·土各異光色. 如日有十, 其氣必異. 今觀日光, 無有異者, 察其小大, 前後若一. 如審氣異, 光色宜殊 ; 如誠同氣, 宜合爲一, 無爲十也. 驗日陽遂, 火從天來. 日者, 大(天)火也. 察火在地, 一氣也 ; 地無十火, 天安得十日? 然則所謂十日者, 殆更自有他物, 光質如日之狀, 居湯谷中水, 時緣據扶桑, 禹·益見之, 則紀十日. 인용목차
22 儒者說日, 及工伎之家, 皆以日爲一. 禹·貢(益)『山海經』言: “日有十. 在海外東方有湯谷, 上有扶桑, 十日浴沐水中 ; 有大木, 九日居下枝, 一日居上枝.” 『淮南書』又言: “燭十日. 堯時十日竝出, 萬物焦枯, 堯上射十日.” 以故不竝一日見也. 世俗又名甲乙爲日, 甲至癸凡十日 ; 日之有十, 猶星之有五也. 通人談士, 歸於難知, 不肯辨明, 是以文二傳而不定, 世兩言而無主. 인용목차
14 充以元和三年徙家辟[難], 詣楊州部丹陽·九江·廬江. 後入爲治中, 材小任大, 職在刺割, 筆札之思, 歷年寢廢. 章和二年, 罷州家居. 年漸七十, 時可懸輿. 仕路隔絶, 志窮無如. 事有否然, 身有利害. 髮白齒落, 日月踰邁, 儔倫彌索, 鮮所恃賴. 貧無供養, 志不娛快. 曆數冉冉, 庚辛域際, 雖懼終徂, 愚猶沛沛, 乃作『養性』之書凡十六篇. 養氣自守, 適時則酒, 閉明塞聰, 愛精自保, 適輔服藥引導, 庶冀性命可延, 斯須不老. 旣晩無還, 垂書示後. 惟人性命, 長短有期, 人亦蟲物, 生死一時. 年歷但記, 孰使留之? 猶入黃泉, 消爲土灰. 上自黃·唐, 下臻秦·漢而來, 折衷以聖道, @析理於通材, 如衡之平, 如鑑之開, 幼老生死古今, 罔不詳該. 命以不延, 吁嘆悲哉! 인용목차
13 充細族孤門. 或啁之曰: “宗祖無淑懿之基, 文墨無篇籍之遺, 雖著鴻麗之論, 無所稟階, 終不爲高. 夫氣無漸而卒至曰變, 物無類而妄生曰異, 不常有而忽見曰妖, 詭於衆而突出曰怪. 吾子何祖? 其先不載. 况未嘗履墨涂, 出儒門, 吐論數千萬言, 宜爲妖變, 安得寶斯文而多賢?” 答曰: 鳥無世鳳皇, 獸無種麒麟, 人無祖聖賢, 物無常嘉珍. 才高見屈, 遭時而然. 士貴故孤興, 物貴故獨産. 文孰常在有以放賢, 是則澧(醴)泉有故源, 而嘉禾有舊根也. 屈奇之士見, 倜儻之辭生, 度不與俗協, 庸角(甬)不能程. 是故罕發之迹, 記於牒籍 ; 希出之物, 勒於鼎銘. 五帝不一世而起, 伊·望不同家而出. 千里殊跡, 百載異發. 士貴雅材而愼興, 不因高據以顯達. 母驪犢騂, 無害犠牲 ; 祖濁裔淸, 不牓奇人. 鯀惡禹聖, 叟頑舜神. 伯牛寢疾, 仲弓潔全. 顔路庸固, 回..
12 充仕數不耦, 而徒著書自紀. 或虧(戲)曰: “所貴鴻材者, 仕宦耦合, 身容說納, 事得功立, 故爲高也. 今吾子涉世落魄, 仕數黜斥, 材未練於事, 力未盡於職, 故徒幽思屬文, 著記美言, 何補於身? 衆多欲以何趍乎?” 答曰: 材鴻莫過孔子. 孔子才不容, 斥逐, 伐樹, 接淅, 見圍, 削迹, 困餓陳·蔡, 門徒菜色. 今吾材不逮孔子, 不偶之厄, 未與之等, 偏可輕乎? 且達者未必知, 窮者未必愚. 遇者則得, 不遇失之. 故夫命厚祿善, 庸人尊顯 ; 命薄祿惡, 奇俊落魄. 必以偶合稱材量德, 則夫專城食土者, 材賢孔·墨. 身貴而名賤, 則居潔而行墨, 食千鍾之祿, 無一長之德, 乃可戲也. 若夫德高而名白, 官卑而祿泊, 非才能之過, 未足以爲累也. 士願與憲共廬, 不慕與賜同衡 ; 樂與夷俱旅, 不貪與蹠比迹. 高士所貴, 不與俗均, 故其名稱不與世同. 身與..
11 充書文重. 或曰: “文貴約而指通, 言尙省而趨明. 辯士之言要而達, 文人之辭寡而章. 今所作新書, 出萬言, 繁不省, 則讀書不能盡 ; 篇非一, 則傳者不能領. 被躁人之名, 以多爲不善. 語約易言, 文重難得. 玉少石多, 多者不爲珍 ; 龍少魚衆, 少者固爲神.” 答曰: 有是言也. 蓋寡言無多 ; 而華文無寡. 爲世用者, 百篇無害 ; 不爲用者, 一章無補. 如皆爲用, 則多者爲上, 少者爲下. 累積千金, 比於一百, 孰爲富者? 蓋文多勝寡, 財富愈貧. 世無一卷, 吾有百篇 ; 人無一字, 吾有萬言. 孰者爲賢? 今不曰所言非, 而云泰多 ; 不曰世不好善, 而云不能領, 斯蓋吾書所以不得省也. 夫宅舍多, 土地不得小 ; 戶口衆, 簿籍不得少. 今失實之事多, 華虛之語衆, 指實定宜, 辯爭之言, 安得約徑? 韓非之書, 一條無異, 篇以十第, 文以萬數. 夫..
10 充書旣成, 或稽合於古, 不類前人. 或曰: “謂之飾文偶辭, 或徑或迂, 或屈或舒. 謂之論道, 實事委璅, 文給甘酸, 諧於經不驗, 集於傳不合, 稽之子長不當, 內之子雲不入. 文不與前相似, 安得名佳好, 稱工巧?” 答曰: “飾貌以彊類者失形, 調辭以務似者失情. 百夫之子, 不同父母, 殊類而生, 不必相似, 各以所稟, 自爲佳好. 文必有與合然后稱善, 是則代匠@斲不傷手, 然后稱工巧也. 文士之務, 各有所從, 或調辭以巧文, 或辯僞以實事. 必謀慮有合, 文辭相襲, 是則五帝不異事, 三王不殊業也. 美色不同面, 皆佳於目 ; 悲音不共聲, 皆快於耳. 酒醴異氣, 飮之皆醉 ; 百穀殊味, 食之皆飽. 謂文當與前合, 是謂舜眉當復八采, 禹目當復重瞳. 인용목차
09 充書不能純美. 或曰: “口無擇言, 筆無擇文. 文必麗以好, 言必辯以巧. 言瞭於耳, 則事味於心 ; 文察於目, 則篇留於手. 故辯言無不聽, 麗文無不寫. 今新書旣在論譬, 說俗爲戾, 又不美好, 於觀不快. 蓋師曠調音, 曲無不悲 ; 狄牙和膳, 肴無澹味. 然則通人造書, 文無瑕穢. 『呂氏』·『淮南』, 懸於巿門, 觀讀之者, 無訾一言. 今無二書之美, 文雖衆盛, 猶多譴毁.” 答曰: 夫養實者不育華, 調行者不飾辭. 豐草多華英, 茂林多枯枝. 爲文欲顯白其爲, 安能令文而無譴毁? 救火拯溺, 義不得好 ; 辯論是非, 言不得巧. 入澤隨龜, 不暇調足 ; 深淵捕蛟, 不暇定手. 言姦辭簡, 指趨妙遠 ; 語甘文峭, 務意淺小. 稻(舀)穀千鍾, 糠皮太半 ; 閱錢滿億, 穿決出萬. 大羹必有澹味, 至寶必有瑕穢, 大簡必有大好, 良工必有不巧. 然則辯言必有所屈..
08 充書違詭於俗. 或難曰: “文貴夫順合衆心, 不違人意, 百人讀之莫譴, 千人聞之莫怪. 故管子曰: ‘言室滿室, 言堂滿堂.’ 今殆說不與世同, 故文刺於俗, 不合於衆.” 答曰: 論貴是而不務華, 事尙然而不高合. 論說辯然否, 安得不譎常心·逆俗耳? 衆心非而不從, 故喪黜其僞, 而存定其眞. 如當從衆順人心者, 循舊守雅, 諷習而已, 何辯之有? 孔子侍坐於魯哀公, 公賜桃與黍, 孔子先食黍而[後]啖桃, 可謂得食序矣, 然左右皆掩口而笑, 貫俗之日久也. 今吾實猶孔子之序食也, 俗人違之, 猶左右之掩口也. 善雅歌, 於鄭爲人(不)悲 ; 禮舞, 於趙爲不好. 堯·舜之典, 伍伯不肯觀 ; 孔·墨之籍, 季·孟不肯讀. 寧危之計, 黜於閭巷 ; 撥世之言, 訾於品俗. 有美味於斯, 俗人不嗜, 狄牙甘食. 有寶玉於是, 俗人投之, 卞和佩服. 孰是孰非? 可信者誰? 禮..
07 充書形露易觀. 或曰: “口辯者其言深, 筆敏者其文沉. 案經藝之文, 賢聖之言, 鴻重優雅, 難卒曉睹. 世讀之者, 訓古乃下. 蓋賢聖之材鴻, 故其文語與俗不通. 玉隱石間, 珠匿魚腹, 非玉工珠師, 莫能采得. 寶物以隱閉不見, 實語亦宜深沉難測. 『譏俗』之書, 欲悟俗人, 故形露其指, 爲分別之文 ; 『論衡』之書, 何爲復然? 豈材有淺極, 不能爲[深]覆? 何文之察, 與彼經藝殊軌轍也? ” 答曰: 玉隱石間, 珠匿魚腹, 故爲深覆. 及玉色剖於石心, 珠光出於魚腹, 其猶隱乎? 吾文未集於簡札之上, 藏於胸臆之中, 猶玉隱珠匿也. 及出荴露, 猶玉剖珠出乎! 爛若天文之照, 順若地理之曉, 嫌疑隱微, 盡可名處. 且名白, 事自定也. 『論衡』者, 論之平也. 口則務在明言, 筆則務在露文. 高士之文雅, 言無不可曉, 指無不可睹. 觀讀之者, 曉然若盲之開目, ..
06 充旣疾俗情, 作『譏俗』之書 ; 又閔人君之政, 徒欲治人, 不得其宜, 不曉其務, 愁精苦思, 不睹所趨, 故作『政務』之書. 又傷僞書俗文多不實誠, 故爲『論衡』之書. 夫賢聖歿而大義分, 蹉@跎殊趨, 各自開門. 通人觀覽, 不能釘(訂)銓(詮). 遙聞傳授, 筆寫耳取, 在百歲之前. 歷日彌久. 以爲昔古之事, 所言近是, 信之入骨, 不可自解, 故作實論. 其文盛, 其辯爭, 浮華虛僞之語, 莫不澄(證)定. 沒華虛之文, 存敦厖之朴 ; 撥流失之風, 反宓戲之俗. 인용목차
05 俗性貪進忽退, 收成棄敗. 充升擢在位之時, 衆人蟻附 ; 廢退窮居, 舊故叛去. 志俗人之寡思, 故閑居作『譏俗節義』十二篇. 冀俗人觀書而自覺, 故直露其文, 集以俗言. 或譴謂之淺. 答曰: 以聖典而示小雅, 以雅言而說丘野, 不得所曉, 無不逆者. 故蘇秦精說於趙, 而李兌不說 ; 商鞅以王說秦, 而孝公不用. 夫不得心意所欲, 雖盡堯·舜之言, 猶飮牛以酒, 啖馬以脯也. 故鴻麗深懿之言, 關於大而不通於小. 不得已而强聽, 入胸者少. 孔子失馬於野, 野人閉不與 ; 子貢妙稱而怒, 馬圄諧說而懿(憙). 俗曉[形]露之言, 勉以深鴻之文, 猶和神仙之藥以治齀欬, 制貂狐之裘以取薪菜也. 且禮有所不*치, 事有所不須. 斷決知辜, 不必皐陶 ; 調和葵韮, 不俟狄牙 ; 閭巷之樂, 不用『韶』·『武』; 里母之祀, 不待太牢. 旣有不須, 而又不宜. 牛刀割雞, 舒戟采..
04 充性恬澹, 不貪富貴. 爲上所知, 拔擢越次, 不慕高官. 不爲上所知, 貶黜抑屈, 不恚下位. 比爲縣吏, 無所擇避. 或曰: “心難而行易, 好友同志, 仕不擇地, 濁操傷行, 世何效放?” 答曰: 可效放者, 莫過孔子. 孔子之仕, 無所避矣. 爲乘田委吏, 無於邑之心 ; 爲司空相國, 無說豫之色. 舜耕歷山, 若終不免 ; 及受堯禪, 若卒自得. 憂德之不豐, 不患爵之不尊 ; 恥名之不白, 不惡位之不遷. 垂棘與瓦同櫝, 明月與礫同囊, 苟有二寶之質, 不害爲世所同. 世能知善, 雖賤猶顯 ; 不能別白, 雖尊猶辱. 處卑與尊齊操, 位賤與貴比德, 斯可矣. 인용목차
03 充爲人淸重, 遊必擇友, 不好苟交. 所友位雖微卑, 年雖幼稚, 行苟離俗, 必與之友. 好傑友雅徒, 不氾結俗材. 俗材因其微過, 蜚條陷之, 然終不自明, 亦不非怨其人. 或曰: “有良材奇文, 無罪見陷, 胡不自陳? 羊勝之徒, 摩口膏舌 ; 鄒陽自明, 入獄復出. 苟有全完之行, 不宜爲人所缺 ; 旣耐勉自伸, 不宜爲人所屈.” 答曰: 不淸不見塵, 不高不見危, 不廣不見削, 不盈不見虧. 士茲多口, 爲人所陷, 蓋亦其宜. 好進故自明, 憎退故自陳. 吾無好憎, 故黙無言. 羊勝爲讒, 或使之也 ; 鄒陽得免, 或拔之也. 孔子稱命, 孟子言天, 吉凶安危, 不在於人. 昔人見之, 故歸之於命, 委之於時, 浩然恬忽, 無所怨尤. 福至不謂己所得, 禍到不謂己所爲. 故時進意不爲豐, 時退志不爲虧. 不嫌虧以求盈, 不違險以趨平 ; 不鬻智以干祿, 不辭爵以弔名 ; ..
02 建武三年, 充生. 爲小兒, 與儕倫遨戲, 不好狎侮. 儕倫好掩雀·捕蟬·戲錢·林熙, 充獨不肯. 誦奇之. 六歲敎書, 恭愿仁順, 禮敬具備, 矜莊寂寥, 有巨人之志. 父未嘗笞, 母未嘗非, 閭里未嘗讓. 八歲出於書館, 書館小僮百人以上, 皆以過失袒謫, 或以書醜得鞭. 充書日進, 又無過失. 手書旣成, 辭師受『論語』·『尙書』, 日諷千字. 經明德就, 謝師而專門, 援筆而衆奇. 所讀文書, 亦日博多. 才高而不尙苟作, 口辯而不好談對, 非其人, 終日不言. 其論說始若詭於衆, 極聽其終, 衆乃是之. 以筆著文, 亦如此焉 ; 操行事上, 亦如此焉. 在縣位至掾功曹, 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 在太守爲列掾五官功曹行事, 入州爲從事. 不好徼名於世, 不爲利害見將. 常言人長, 希言人短. 專薦未達, 解已進者過. 及所不善, 亦弗譽 ; 有過不解, 亦弗復陷. 能釋人之..
01 王充者, 會稽上虞人也, 字仲任. 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 孫一幾世嘗從軍有功, 封會稽陽亭. 一歲倉卒國絶, 因家焉, 以農桑爲業. 世祖勇任氣, 卒咸不揆於人. 歲凶, 橫道傷殺, 怨讎衆多. 會世擾亂, 恐爲怨讎所擒, 祖父汎擧家檐載, 就安會稽, 留錢塘縣, 以賈販爲事. 生子二人, 長曰蒙, 少曰誦, 誦卽充父. 祖世任氣, 至蒙·誦滋甚, 故蒙·誦在錢唐, 勇勢凌人. 末復與豪家丁伯等結怨, 擧家徙處上虞. 인용목차
08 古有命使采爵, 欲觀風俗, 知下情也. 詩作民間, 聖王可云“汝民也, 何發作” , 囚罪其身, 歿滅其詩乎? 今已不然, 故『詩』傳亞今. 『論衡』·『政務』, 其猶詩也, 冀望見采, 而云有過. 斯蓋『論衡』之書所以興也. 且凡造作之過, 意其言妄而謗誹也. 『論衡』實事疾妄, 『齊世』·『宣漢』·『恢國』·『驗符』·『盛褒』·『須頌』之言, 無誹謗之辭, 造作如此, 可以免於罪矣. 인용목차
07 『政務』爲郡國守相·縣邑令長陳通政事所當尙務, 欲令全民立化, 奉稱國恩. 『論衡』九虛·三增, 所以使俗務實誠也 ; 『論死』·『訂鬼』, 所以使俗薄喪葬也. 孔子徑庭麗級, 被棺斂者不省 ; 劉子政上薄葬, 奉送藏者不約 ; 光武皇帝草車茅馬, 爲明器者不姦. 何世書俗言不載? 信死之語汶濁之也. 今著『論死』及『死僞』之篇, 明[人]死無知, 不能爲鬼, 冀觀覽者將一曉解約葬, 更爲節儉. 斯蓋『論衡』有益之驗也. 言苟有益, 雖作何害? 倉頡之書, 世以紀事 ; 奚仲之車, 世以自載 ; 伯余之衣, 以辟寒暑 ; 桀之瓦屋, 以辟風雨. 夫不論其利害, 而徒譏其造作, 是則倉頡之徒有非, 『世本』十五家皆受責也. 故夫有益也, 雖作無害也. 雖無害, 何補? 인용목차
06 晉之『乘』, 而楚之『檮杌』·魯之『春秋』, 人事各不同也. 『易』之乾坤, 『春秋』之元 , 楊氏之玄, 卜氣號不均也. 由此言之, 唐林之奏, 谷永之章, 『論衡』·『政務』, 同一趨也. 漢家極筆墨之林, 書論之造, 漢家尤多. 陽成子張作『樂』, 楊子雲造『玄』. 二經發於臺下, 讀於闕掖, 卓絶驚耳, 不述而作, 材疑聖人, 而漢朝不譏. 况『論衡』細說微論, 解釋世俗之疑, 辯照是非之理, 使後進曉見然否之分, 恐其廢失, 著之簡牘, 祖經章句之說, 先師奇說之類也. 其言伸繩, 彈割俗傳. 俗傳蔽惑, 僞書放流, 賢通之人, 疾之無已. 孔子曰: “詩人疾之不能黙, 丘疾之不能伏.” 是以論也. 玉亂於石, 人不能別 ; 或若楚之王尹以玉爲石, 卒使卞和受刖足之誅. 是反爲非, 虛轉爲實, 安能不言? 俗傳旣過, 俗書又僞. 若夫鄒衍謂今天下爲一州, 四海之外有若天..
05 上書奏記, 陳列便宜, 皆欲輔政. 今作書者, 猶[上]書奏記, 說發@胸臆, 文成手中, 其實一也. 夫上書謂之奏, 奏記轉易其名謂之書. 建初孟年, 中州頗歉, 潁川·汝南民流四散. 聖主憂懷, 詔書數至. 『論衡』之人, 奏記郡守, 宜禁奢侈, 以備困乏. 言不納用, 退題記草, 名曰『備乏』. 酒縻五穀, 生起盜賊, 沉湎飮酒, 盜賊不絶, 奏記郡守, 禁民酒. 退題記草, 名曰『禁酒』. 由此言之, 夫作書者, 上書奏記之文也. 記謂之造作, {上書}上書奏記是作也? 인용목차
04 曰: 非作也, 亦非述也, 論也. 論者, 述之次也. 五經之興, 可謂作矣. 『太史公書』·劉子政序·班叔皮傳, 可謂述矣. 桓君山『新論』, 鄒伯奇『檢論』, 可謂論矣. 今觀『論衡』·『政務』, 桓·鄒之二論也, 非所謂作也. 造端更爲, 前始未有, 若倉頡作書, 奚仲作車是也. 『易』言伏羲作八卦, 前是未有八卦, 伏羲造之, 故曰作也. 文王圖八, 自演爲六十四, 故曰衍. 謂『論衡』之成, 猶六十四卦, 而又非也. 六十四卦以狀衍增益, 其卦溢, 其數多. 今『論衡』就世俗之書, 訂其眞僞, 辯其實虛, 非造始更爲, 無本於前也. 儒生就先師之說, 詰而難之 ; 文吏就獄卿之事, 覆而考之, 謂『論衡』爲作, 儒生·文吏謂作乎? 인용목차
03 或曰: 聖人作, 賢者述, 以賢而作者, 非也. 『論衡』·『政務』, 可謂作者. 인용목차
02 是故『論衡』之造也, 起衆書並失實, 虛妄之言勝眞美也. 故虛妄之語不黜, 則華文不見息 ; 華文放流, 則實事不見用. 故『論衡』者, 所以銓輕重之言, 立眞僞之平, 非苟調文飾辭, 爲奇偉之觀也. 其本皆起人間有非, 故盡思極心, 以機世俗. 世俗之性, 好奇怪之語, 說虛妄之文. 何則? 實事不能快意, 而華虛驚耳動心也. 是故才能之士, 好談論者, 增益實事, 爲美盛之語 ; 用筆墨者, 造生空文, 爲虛妄之傳. 聽者以爲眞然, 說而不舍 ; 覽者以爲實事, 傳而不絶. 不絶, 則文載竹帛之上 ; 不舍, 則誤入賢者之耳. 至或南面稱師, 賦姦僞之說 ; 典城佩紫, 讀虛妄之書. 明辨然否, 疾心傷之, 安能不論? 孟子傷楊·墨之議大奪儒家之論, 引平直之說, 褒是抑非, 世人以爲好辨. 孟子曰: “予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 今吾不得已也. 虛妄顯於眞, 實誠亂於僞, ..
01 或問曰: “賢聖不空生, 必有以用其心. 上自孔·墨之黨, 下至荀·孟之徒, 敎訓必作垂文, 何也?” 對曰: 聖人作經, 藝(賢)者傳記, 匡濟薄俗, 驅民使之歸實誠也. 案『六略』之書, 萬三千篇, 增善消惡, 割截橫拓, 驅役遊慢, 期便道善, 歸正道焉. 孔子作『春秋』, 周民弊也. 故采求毫毛之善, 貶纖介之惡, 撥亂世, 反諸正, 人道浹, 王道備, 所以檢柙靡薄之俗者, 悉具密致. 夫防決不備, 有水溢之害 ; 網解不結, 有獸失之患. 是故周道不弊, 則民不文薄 ; 民不文薄, 『春秋』不作. 楊·墨之學不亂傳義, 則孟子之傳不造 ; 韓國不小弱, 法度不壞廢, 則韓非之書不爲 ; 高祖不辨得天下, 馬上之計未轉, 則陸賈之語不奏 ; 衆事不失實, 凡論不壞亂, 則桓譚之論不起. 故夫賢聖之興文也, 起事不空爲, 因因不妄作. 作有益於化, 化有補於正, 故漢立蘭..
08 『六略』之錄, 萬三千篇, 雖不盡見, 指趣可知, 略借不合義者, 案而論之. 인용목차
07 夫俗好珍古不貴今, 謂今之文不如古書. 夫古今一也, 才有高下, 言有是非, 不論善惡而徒貴古, 是謂古人賢今人也. 案東番鄒伯奇·臨淮袁太伯·袁文術·會稽吳君高·周長生之輩, 位雖不至公卿, 誠能知之囊橐, 文雅之英雄也. 觀伯奇之『元思』, 太伯之『易章句』, 文術之『咸銘』, 君高之『越紐錄』, 長生之『洞歷』, 劉子政·揚子雲不能過也. 善(蓋)才有淺深, 無有古今 ; 文有僞眞, 無有故新. 廣陵陳子迴·顔方, 今尙書郎班固, 蘭臺令楊終·傅毅之徒, 雖無篇章, 賦頌記奏, 文辭斐炳, 賦象屈原·賈生, 奏象唐林·谷永, 並比以觀好, 其美一也. 當今未顯, 使在百世之後, 則子政·子雲之黨也. 韓非著書, 李斯采以言事 ; 楊子雲作『太玄』, 侯鋪子隨而宣之. 非·斯同門, 雲·鋪共朝, 覩奇見益, 不爲古今變心易意 ; 實事貪善, 不遠爲術倂肩以迹相輕, 好奇無已,..
06 顔淵曰: “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五帝三王, 顔淵獨慕舜者, 知己步騶有同也. 知德所慕, 黙識所追, 同一實也. 仲舒之言道德政治, 可嘉美也 ; 質定世事, 論說世疑, 桓君山莫上也. 故仲舒之文可及, 而君山之論難追也. 驥與衆馬絶跡, 或蹈驥哉? 有馬於此, 足行千里, 終不名驥者, 與驥毛色異也. 有人於此, 文偶仲舒, 論次君山, 終不同於二子者, 姓名殊也. 故馬效千里, 不必驥騄 ; 人期賢知, 不必孔·墨. 何以驗之? 君山之論難追也. 兩刃相割, 利鈍乃知 ; 二論相訂, 是非乃見. 是故韓非之『四難』, 桓寬之『鹽鐵』, 君山『新論』之類也. 世人或疑, 言非是僞, 論者實之, 故難爲也. 卿決疑訟, 獄定嫌罪, 是非不決, 曲直不立, 世人必謂卿獄之吏才不任職. 至於論, 不務全疑, 兩傳幷紀, 不宜明處, 孰與剖破渾沌, 解決亂絲, 言無不可知, 文..
05 董仲舒著書, 不稱子者, 意殆自謂過諸子也. 漢作書者多, 司馬子長·楊子雲, 河·漢也 ; 其餘, 涇·渭也. 然而子長少臆中之說, 子雲無世俗之論. 仲舒說道術奇矣, 北方三家尙矣. 讖書云 : “董仲舒, 亂我書.” 蓋孔子言也. 讀之者或爲“亂我書”者, 煩亂孔子之書也 ; 或以爲亂者, 理也, 理孔子之書也. 共一“亂”字, 理之與亂, 相去甚遠. 然而讀者用心不同, 不省本實, 故說誤也. 夫言煩亂孔子之書, 才高之語也 ; 其言理孔子之書, 亦知奇之言也. 出入聖人之門, 亂理孔子之書, 子長·子雲無此言焉, 世俗用心不實, 省事失情, 二語不定, 轉側不安. 案仲舒之書, 不違儒家, 不及(反)孔子. 其言煩亂孔子之書者, 非也 ; 孔子之書不亂, 其言理孔子之書者, 亦非也. 孔子曰: “師摯之始, 『關雎』之亂, 洋洋乎盈耳哉!” 亂者, 於(終)孔子言也. ..
04 『新語』, 陸賈所造, 蓋董仲舒相被服焉, 皆言君臣政治得失, 言可采行, 事美足觀. 鴻知所言, 參貳經傳, 雖古聖之言, 不能過增. 陸賈之言, 未見遺闕 ; 而仲舒之言雩祭可以應天, 土龍可以致雨, 頗難曉也. 夫致旱者以雩祭, 不夏郊之祀, 豈晉侯之過邪? 以政失道, 陰陽不和也. 晉廢夏郊之祀, 晉侯寢疾, 用鄭子産之言, 祀夏郊而疾愈. 如審雩不脩, 龍不治, 與晉同禍, 爲之再也. 以政致旱, 宜復以政. 政虧, 而復脩雩治龍, 其何益哉?『春秋公羊氏』之說, 亢陽之節, 足以復政. 陰陽相渾, 旱湛相報, 天道然也, 何乃脩雩設龍乎? 雩祀神喜哉? 或雨至, 亢陽不改, 旱禍不除, 變復之義, 安所施哉? 且夫寒溫與旱湛同, 俱政所致, 其咎在人. 獨爲亢旱求福, 不爲寒溫求祐, 未曉其故. 如當復報寒溫, 宜爲雩·龍之事. 鴻材巨識, 第兩疑焉. 인용목차
03 公孫龍著『堅白』之論, 析言剖辭, 務折曲之言, 無道理之較, 無益於治. 齊有三鄒衍之書, 瀇洋無涯, 其文少驗, 多驚耳之言. 案大才之人, 率多侈縱, 無實是之驗 ; 華虛誇誕, 無審察之實. 商鞅相秦, 作『耕戰』之術. 管仲相齊, 造『輕重』之篇. 富民豐國, 彊主弱敵, 公賞罰, 與鄒衍之書[不可]並言, 而太史公兩紀, 世人疑惑, 不知所從. 案張儀與蘇秦同時, 蘇秦之死, 儀固知之. 儀知各審, 宜從儀言, 以定其實, 而說不明, 兩傳其文. 東海張(馮)商亦作列傳, 豈『蘇秦』商之所爲邪? 何文相違甚也? 『三代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 自黃帝轉相生, 不更稟氣於天. 作『殷本紀』, 言契母簡狄浴於川, 遇玄鳥墜卵, 呑之, 遂生契焉. 及『周本紀』, 言后稷之母姜嫄野出, 見大人跡, 履之, 則姙身, 生后稷焉. 夫觀『世表』, 則契與后稷, 黃帝之子孫也..
21 儒者謂 : “日月之體皆至圓.” 彼從下望見其形, 若斗筐之狀, 狀如正圓. 不如望遠光氣, 氣不圓矣. 夫日月不圓, 視若圓者, [去]人遠也. 何以驗之? 夫日者, 火之精也 ; 月者, 水之精也. 在地, 水火不圓 ; 在天, 水火何故獨圓? 日月在天猶五星, 五星猶列星, 列星不圓, 光耀若圓, 去人遠也. 何以明之? 春秋之時, 星霣宋都, 就而視之, 石也, 不圓. 以星不圓, 知日月五星亦不圓也. 인용목차
20 或說 : “日食者, 月掩之也. 日在上, 月在下, 障於日(月)之形也. 日月合相襲, 月在上, 日在下者, 不能掩日. 日在上, 月在日下, 障於日(月), 月{光}掩日光, 故謂之食也. 障於月也, 若陰雲蔽日月不見矣. 其端合者, 相食是也. 其合相當如襲辟者, 日旣是也.” 日月合於晦朔, 天之常也. 日食, 月掩日光, 非也. 何以驗之? 使日月合, 月掩日光, 其初食崖當與旦(其)復時易處. 假令日在東, 月在西, 月之行疾, 東及日, 掩日崖, 須臾過日而東, 西崖初掩之處光當復, 東崖未掩者當復食. 今察日之食, 西崖光缺, 其復也, 西崖光復, 過掩東崖復西崖, 謂之合襲相掩障, 如何? 인용 목차
19 [或]說 : “日蝕之變, 陽弱陰彊也.” 人物在世, 氣力勁彊, 乃能乘凌. 案月晦光旣, 朔則如盡, 微弱甚矣, 安得勝日? 夫日之蝕, 月蝕也. 日蝕, 謂月蝕之, 月誰蝕之者? 無蝕月也, 月自損也. 以月論日, 亦如(知)日蝕, 光自損也. 大率四十一二月, 日一食 ; 百八十日, 月一蝕. 蝕之皆有時, 非時爲變, 及其爲變, 氣自然也. 日時晦朔, 月復爲之乎? 夫日當實滿, 以虧爲變, 必謂有蝕之者, 山崩地動, 蝕者誰也? 인용목차
18 儒者謂 : “日蝕, 月蝕也.” 彼見日蝕常於晦朔, 晦朔月與日合, 故得蝕之. 夫春秋之時, 日蝕多矣. 經曰: “某月朔, 日有蝕之.” 日有蝕之者, 未必月也. 知月蝕之, 何諱不言月? 인용목차
17 儒者曰: “日中有三足烏, 月中有免·蟾蜍.” 夫日者, 天之火也, 與地之火無以異也. 地火之中無生物, 天火之中何故有烏? 火中無生物, 生物入火中, 燋爛而死焉, 烏安得立? 夫月者, 水也. 水中有生物, 非免·蟾蜍也. 免與蟾蜍, 久在水中, 無不死者. 日月毁於天, 螺蚌汨(泊)於淵, 同氣審矣. 所謂免·蟾蜍者, 豈反螺與蚌邪? 且問儒者 : 烏·免·蟾蜍死乎? 生也? 如死, 久在日月, 燋枯腐朽 ; 如生, 日蝕時旣, 月晦常盡, 烏·免·蟾蜍皆何在? 夫烏·免·蟾蜍, 日月氣也, 若人之腹臟, 萬物之心膂也. 月尙可察也 ; 人之察日, 無不眩, 不能知日審何氣, 通(遏)而見其中有物名曰烏乎? 審日不能見烏之形, 通(遏)而{能}見其足有三乎? 此已非實. 且聽儒者之言, 蟲物非一, 日中何爲有“烏”? 月中何爲有“免”·“蟾蜍”? 인용 목차
16 問曰: “何知不離天直自行也?” 如日能直自行, 當自東行, 無爲隨天而西轉也. 月行與日同, 亦皆附天. 何以驗之? 驗之似(以)雲. 雲不附天, 常止於所處. 使不附天, 亦當自止其處. 由此言之, 日行附天, 明矣. 問曰: “日, 火也. 火在地不行, 日在天何以爲行?” 曰: 附天之氣行, 附地之氣不行. 火附地, 地不行, 故火不行. 難曰: “附地之氣不行, 水何以行?” 曰: 水之行也, 東流入海也. 西北方高, 東南方下, 水性歸下, 猶火性趨高也. 使地不高西方, 則水亦不東流. 難曰: “附地之氣不行, 人附地, 何以行?” 曰: 人之行, 求有爲也. 人道有爲, 故行求. 古者質朴, 鄰國接境, 鷄犬之聲相聞, 終身不相往來焉. 難曰: “附天之氣行, 列星亦何以不行?” 曰: 列星著天, 天已行也 ; 隨天而轉, 是亦行也. 難曰: “人道有爲故行, 天..
15 儒者說曰: “日行一度, 天一日一夜行三百六十五度. 天左行, 日月右行, 與天相迎.” {問}日月之行也, 繫著於天也. 日月附天而行, 不直行也. 何以言之? 『易』曰: “日月星辰麗乎天, 百果草木麗於土.” 麗者, 附也. 附天所行, 若人附地而圓行, 其取喩若蟻行於磑上焉. 인용목차
14 或問 : “日·月·天皆行, 行度不同, 三者舒疾, 驗之人·物, 爲以何喩?” 曰: 天, 日行一周. 日行一度二千里, 日晝行千里, 夜行千里, 麒(騏)麟(驥)晝日亦行千里. 然則日行舒疾, 與麒(騏)麟(驥)之步, 相似類也. 月行十三度, 十度二萬里, 三度六千里, 月一旦(日)[一]夜行二萬六千里, 與晨鳧飛相類似也. 天行三百六十五度, 積凡七十三萬里也. 其行甚疾, 無以爲驗, 當與陶鈞之運, 弩矢之流, 相類似乎? 天行已疾, 去人高遠, 視之若遲. 蓋望遠物者, 動若不動, 行若不行. 何以驗之? 乘船江海之中, 順風而驅, 近岸則行疾, 遠岸則行遲. 船行一實也, 或疾或遲, 遠近之視使之然也. 仰視天之運, 不若麒(騏)麟(驥)負日而馳, 皆(比)[日]暮, 而日在其前. 何則? 麒(騏)麟(驥)近而日遠也. 遠則若遲, 近則若疾, 六萬里之程, 難以得運..
13 儒者論曰: “天左旋, 日月之行, 不繫於天, 各自旋轉.” 難之曰: 使日月自行, 不繫於天, 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 當日月出時, 當進而東旋, 何還始西轉? 繫於天, 隨天四時轉行也. 其喩若蟻行於磑上, 日月行遲, 天行疾, 天持日月轉, 故日月實東行而反西旋也. 인용목차
12 儒者論 : “日旦出扶桑, 暮入細柳. 扶桑, 東方[之]地 ; 細柳, 西方[之]野也. 桑·柳天地之際, 日月常所出入之處.” 問曰: 歲二月·八月時, 日出正東, 日入正西, 可謂日出於扶桑, 入於細柳. 今夏日長之時, 日出於東北, 入於西北 ; 冬日短之時, 日出東南, 入於西南. 冬與夏, 日之出入, 在於四隅, 扶桑·細柳, 正在何所乎? 所論之言, 猶(獨)謂春秋, 不謂冬與夏也. 如實論之, 日不出於扶桑, 入於細柳. 何以驗之? 隨天而轉, 近則見, 遠則不見. 當在扶桑·細柳之時, 從扶桑·細柳之民, 謂之日中. 之時, 從扶桑·細柳察之, 或時爲日出入. 若以其上者爲中, 旁則爲旦夕, 安得出於扶桑·入細柳? 인용목차
11 儒者或以旦暮日出入爲近, 日中爲遠 ; 或以日中爲近, 日出入爲遠. 其以日出入爲近, 日中爲遠者, 見日出入時大, 日中時小也. 察物, 近則大, 遠則小, 故日出入爲近, 日中爲遠也. 其以日出入爲遠, 日中時爲近者, 見日中時溫, 日出入時寒也. 夫火光近人則溫, 遠人則寒, 故以日中爲近, 日出入爲遠也. 二論各有所見, 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如實論之, 日中近而日出入遠. 何以驗之? 以植竿於屋下. 夫屋高三丈, 竿於屋棟之下, 正而樹之, 上扣棟, 下抵地, 是以屋棟去地三丈. 如旁邪倚之, 則竿末旁跌, 不得扣棟, 是爲去地過三丈也. 日中時, 日正在天上, 猶竿之正樹去地三丈也. 日出入, 邪在人旁, 猶竿之旁跌去地過三丈也. 夫如是, 日中爲近, 出入爲遠, 可知明矣. 試復以屋中堂而坐一人, 一人行於屋上. 其行中屋之時, 正在坐人之上, 是爲屋上之人與屋下坐..
10 問曰: “天平正, 與地無異. 今仰視天, 觀日月之行, 天高南方下北方, 何也?” 曰: 方今天下在東南之上, 視天若高. 日月道在人之南, 今天下在日月道下, 故觀日月之行, 若高南下北也. 何以驗之? 卽天高南方, [南方]之星亦當高. 今視南方之星低下, 天復低南方乎? 夫視天之居, 近者則高, 遠則下焉. 極北方之民以爲高, 南方爲下. 極東·極西, 亦如此焉. 皆以近者爲高, 遠者爲下. 從北塞下, 近仰視斗極, 且在人上. 匈奴之北, 地之邊陲, 北上視天, 天復高北下南, 日月之道, 亦在其上. 立太山之上, 太山高 ; 去下十里, 太山下. 夫天之高下, 猶人之察太山也. 平正, 四方中央高下皆同. 今望天之四邊若下者, 非也, 遠也. 非徒下, 若合矣. 인용목차
09 實者, 天不在地中, 日亦不隨天隱. 天平正, 與地無異. 然而日出上·日入下者, 隨天轉運, 視天若覆盆之狀, 故視日上下然, 似若出入地中矣. 然則日之出, 近也 ; 其入, 遠, 不復見, 故謂之入. 運見於東方, 近, 故謂之出. 何以驗之? 繫明月之珠於車蓋之橑, 轉而旋之, 明月之珠旋邪? 人望不過十里, 天地合矣 ; 遠, 非合也. 今視日入, 非入也, 亦遠也. 當日入西方之時, 其下民亦將謂之日中. 從日入之下, 東望今之天下, 或時亦天地合. 如是, 方(今)天下在南方也, 故日出於東方, 入於[西方]. 北方之地, 日出北方, 入於南方. 各於近者爲出, 遠者爲入. 實者不入, 遠矣. 臨大澤之濱, 望四邊之際與天屬 ; 其實不屬, 遠若屬矣. 日以遠爲入, 澤以遠爲屬, 其實一也. 澤際有陸, 人望而不見. 陸在, 察之若望(亡) ; 日亦在, 視之若入,..
08 或曰: “天北際下地中, 日隨天而入地, 地密鄣隱, 故人不見. 然天地, 夫婦也, 合爲一體. 天在地中, 地與天合, 天地幷氣, 故能生物. 北方陰也, 合體幷氣, 故居北方.” 天運行於地中乎? 不則, 北方之地低下而不平也? 如審運行地中, 鑿地一丈, 轉見水源, 天行地中, 出入水中乎? 如北方低下不平, 是則九川北注, 不得盈滿也. 인용 목차
07 或曰: “天高南方, 下北方. 日出高, 故見 ; 入下, 故不見. 天之居若倚蓋矣, 故極在人之北, 是其效也. 極其(在)天下之中, 今在人北, 其若倚蓋, 明矣.” 日明旣以倚蓋喩, 當若蓋之形也. 極星在上之北, 若蓋之葆矣 ; 其下之南, 有若蓋之莖者, 正何所乎? 夫取蓋倚於地, 不能運 ; 立而樹之, 然后能轉. 今天運轉, 其北際不著地者, 觸礙何以能行? 由此言之, 天不若倚蓋之狀, 日之出入不隨天高下, 明矣. 인용목차
06 儒者或曰: “日月有九道, 故曰: ‘日行有近遠, 晝夜有長短也.’” 夫復五月之時, 晝十一分, 夜五分 ; 六月, 晝十分, 夜六分 ; 從六月往至十一月, 月減一分. 此則日行, 月從一分道也 ; 歲, 日行天十六道也, 豈徒九道? 인용목차
05 問曰: “當夏五月日長之時在東井, 東井近極, 故日道長. 今案察五月之時, 日出於寅, 入於戌. 日道長, 去人遠, 何以得見其出於寅·入於戌乎?” 日[在]東井之時, 去人·極近. 夫東井近極, 若極旋轉, 人常見之矣. 使東井在極旁側, 得無夜常爲晝乎? 日晝[夜]行十六分, 人常見之, 不復出入焉. 인용목차
04 或曰: “夏時陽氣盛, 陽氣在南方, 故天擧而高 ; 冬時陽氣衰, 天抑而下. 高則日道多, 故日長 ; 下則日道少, 故日短也.” [夏]日陽氣盛, 天南方擧而日道長 ; 月亦當復長. 案夏日長之時, 日出東北, 而月出東南 ; 冬日短之時, 日出東南, 月出東北. 如夏時天擧南方, 日月當俱出東北, 冬時天復下, 日月亦當俱出東南. 由此言之, 夏時天不擧南方, 冬時天不抑下也. 然則夏日之長也, 其所出之星在北方也 ; 冬日之短也, 其所出之星在南方也. 인용목차
03 實者, 夏時日在東井, 冬時日在牽牛. 牽牛去極遠, 故日道短 ; 東井近極, 故日道長. 夏北至東井, 冬南至牽牛, 故冬夏節極, 皆謂之至 ; 春秋未至, 故謂之分. 인용목차
02 儒者曰: “冬日短, 夏日長, 亦復以陰陽. 夏時, 陽氣多, 陰氣少, 陽氣光明, 與日同耀, 故日出輒無鄣蔽. 冬, 陰氣晦冥, 掩日之光, 日雖出, 猶隱不見, 故冬日日短, 陰多陽少, 與夏相反.” 如實論之, 日之長短, 不以陰陽. 何以驗之? 復以北方之星. 北方之陰, [冬]日之陰也. 北方之陰, 不蔽星光, 冬日之陰, 何故猶(獨)滅日明? 由此言之, 以陰陽說者, 失其實矣. 인용목차
02 『春秋左氏傳』者, 蓋出孔子壁中. 孝武皇帝時, 魯共王壞孔子敎授堂以爲宮, 得佚『春秋』三十篇, 『左氏傳』也. 公羊高·穀梁寘·胡母氏皆傳『春秋』, 各門異戶, 獨『左氏傳』爲近得實. 何以驗之? 『禮記』造於孔子之堂, 太史公漢之通人也, 左氏之言與二書合, 公羊高·穀梁寘·胡母氏不相合. 又諸家去孔子遠, 遠不如近, 聞不如見. 劉子政玩弄『左氏』, 童僕妻子皆呻吟之. 光武皇帝之時, 陳元·范叔(升)上書連屬, 條事是非, 『左氏』遂立. 范叔(升)尋因罪罷. 元·叔(升)天下極才, 講論是非, 有餘力矣. 陳元言訥, 范叔(升)章詘, 『左氏』得實, 明矣. 言多怪. 頗與孔子不語怪力相違返也. 『呂氏春秋』亦如此焉. 『國語』, 『左氏』之外傳也, 左氏傳經, 辭語尙略, 故復選錄『國語』之辭以實. 然則『左氏』·『國語』, 世儒之實書也. 인용목차
01 儒家之宗, 孔子也 ; 墨家之祖, 墨翟也. 且案儒道傳而墨法廢者, 儒之道義可爲, 而墨之法議難從也. 何以驗之? 墨家薄葬·右鬼, 道乖相反違其實, 宜以難從也. 乖違如何? 使鬼非死人之精也, 右之未可知. 今墨家謂鬼審[死]人之精也, 厚其精而薄其屍, 此於其神厚而於其體薄也. 薄厚不相勝, 華實不相副, 則怒而降禍, 雖有其鬼, 終以死恨. 人情欲厚惡薄, 神心猶然. 用墨子之法, 事鬼求福, 福罕至而禍常來也. 以一况百, 而墨家爲法, 皆若此類也, 廢而不傳, 蓋有以也. 인용목차
10 答曰: 聖人作其經, 賢者造其傳, 述作者之意, 採聖人之志, 故經須傳也. 俱賢所爲, 何以獨謂經傳是, 他書記非? 彼見經傳, 傳經之文, 經須而解, 故謂之是. 他書與書(傳)相違, 更造端緖, 故謂之非. 若此者, 韙是於五經. 使言非五經, 雖是不見聽. 使五經從孔門出, 到今常(尙){令人}不缺滅, 謂之純壹, 信之可也. 今五經遭亡秦之奢侈, 觸李斯之橫議, 燔燒禁防, 伏生之休(徒), 抱經深藏. 漢興, 收五經, 經書缺滅而不明, 篇章棄散而不具. 鼂錯之輩, 各以私意分拆文字, 師徒相因相授, 不知何者爲是. 亡秦無道, 敗亂之也. 秦雖無道, 不燔諸子, 諸子尺書, 文篇具在, 可觀讀以正說, 可采掇以示後人. 後人復作, 猶前人之造也. 夫俱鴻而知, 皆傳記所稱, 文義與經相薄, 何以獨謂文書失經之實? 由此言之, 經缺而不完, 書無佚本, 經有遺篇, 折..
09 或曰: 古今作書者非一, 各穿鑿失經之實, {傳}違[傳]{聖}人(之)質, 故謂之蕞殘, 比之玉屑. 故曰: “蕞殘滿車, 不成爲道 ; 玉屑滿篋, 不成爲寶.” 前人近聖, 猶爲蕞殘, 况遠聖從後復重爲者乎? 其作必爲妄, 其言必不明, 安可采用而施行?” 인용목차
08 答曰: 人有所優, 固有所劣 ; 人有所工, 固有所拙. 非劣也, 志意不爲也 ; 非拙也, 精誠不加也. 志有所存, 顧不見泰山 ; 思有所至, 有身不暇徇也. 稱干將之利, 刺則不能擊, 擊則不能刺, 非刃不利, 不能一旦(且)二也. 蛢彈雀則失鷜(鷃), 射鵲則失鴈 ; 方員畫不俱成, 左右視不並見, 人材有兩爲, 不能成一. 使干將寡刺而更擊, 蛢捨鵲而射鴈, 則下射無失矣. 人委其篇章, 專爲政治, 則子産·子賤之跡不足侔也. 古作書者, 多立功不用也. 管仲·晏嬰, 功書並作 ; 商鞅·虞卿, 篇治俱爲. 高祖旣得天下, 馬上之計未敗, 陸賈造『新語』, 高祖粗納采. 呂氏橫逆, 劉氏將傾, 非陸賈之策, 帝室不寧. 蓋材知無不能, 在所遭遇, 遇亂則知立功, 有起則以其材著書者也. 出口爲言, 著文爲篇. 古以言爲功者多, 以文爲敗者希. 呂不韋·淮南王以他爲過, ..
07 或曰: “凡作者精思已極, 居位不能領職. 蓋人思有所倚着, 則精有所盡索. 著作之人, 書言通奇, 其材已極, 其知已罷. 案古作書者, 多位布散槃解 ; 輔傾寧危, 非著作之人所能爲也. 夫有所偪, 有所泥, 則有所自, 篇章數百. 呂不韋作『春秋』, 擧家徙蜀 ; 淮南王作道書, 禍至滅族 ; 韓非著治術, 身下秦獄. 身且不全, 安能輔國? 夫有長於彼, 安能不短於此? 深於作文, 安能不淺於政治? 인용목차
06 答曰: 文王日昃不暇食, 此謂演『易』而益卦 . 周公一沐三握髮, 爲周改法而制. 周道不弊, 孔子不作, 休思慮間也, 周法闊疎, 不可因也. 夫稟天地之文, 發於胸臆, 豈爲間作不暇日哉? 感僞起妄, 源流氣蒸. 管仲相桓公, 致於九合 ; 商鞅相孝公, 爲秦開帝業, 然而二子之書, 篇章數十. 長卿·子雲, 二子之倫也. 俱感, 故才並 ; 才同, 故業鈞. 皆士而各著, 不以思慮間也. 問事彌多而見彌博, 官彌劇而識彌泥. 居不幽則思不至, 思不至則筆不利. 嚚頑之人有幽室之思, 雖無憂, 不能著一字. 蓋人材有能, 無有不暇. 有無材而不能思, 無有知而不能著 ; 有鴻材欲作而無起, [無]細知以問(閒)而能記. 蓋奇有無所因, 無有不能言 ; 兩有無所睹, 無不暇造作. 인용목차
05 或曰: 著作者, 思慮間也, 未必材知出異人也. 居不幽, 思不至. 使著作之人, 總衆事之凡, 典國境之職, 汲汲忙忙, 或暇著作? 試使庸人積閑暇之思, 亦能成篇八十數. 文王日昃不暇食, 周公一沐三握髮, 何暇優游爲麗美之文於筆札? 孔子作『春秋』, 不用於周也 ; 司馬長卿不預公卿之事, 故能作『子虛』之賦 ; 楊子雲存中郎之官, 故能成『太玄經』, 就『法言』. 使孔子得王, 『春秋』不作 ; 長卿·子雲爲相, 『賦』·『玄』不工籍. 인용목차
04 答曰: 不然. 夫世儒說聖情, #####, 共起並驗, 俱追聖人. 事殊而務同, 言異而義鈞. 何以謂之文儒之說無補於世? 世儒業易爲, 故世人學之多, 非事可析第, 故官廷設其位. 文儒之業, 卓絶不循, 人寡其書, 業雖不講, 門雖無人, 書文奇偉, 世人亦傳. 彼虛說, 此實篇, 折累二者, 孰者爲賢? 案古俊乂著作辭說, 自用其業, 自明於世. 世儒當時雖尊, 不遭文儒之書, 其跡不傳. 周公制禮樂, 名垂而不滅 ; 孔子作『春秋』, 聞傳而不絶. 周公·孔子, 難以論言. 漢世文章之徒, 陸賈·司馬遷·劉子政·楊子雲, 其材能若奇, 其稱不由人. 世傳『詩』家魯申公·『書』家千乘歐陽·公孫, 不遭太史公, 世人不聞. 夫以業自顯, 孰與須人乃顯? 夫能紀百人, 孰與廑能顯其名? 인용목차
03 著作者爲文儒, 說經者爲世儒, 二儒在世, 未知何者爲優. 或曰: 文儒不若世儒. 世儒說聖人之經, 解賢者這傳, 義理廣博, 無不實見, 故在官常位 ; 位最尊者爲博士, 門徒聚衆, 招會千里, 身雖死亡, 學傳於後. 文儒爲華淫之說, 於世無補, 故無常官, 弟子門徒不見一人, 身死之後, 莫有紹傳. 此其所以不如世儒者也. 인용목차
02 答曰: 夫人有文質乃成. 物有華而不實, 有實而不華者. 『易』曰: “聖人之情見乎辭.” 出口爲言, 集札爲文, 文辭施設, 實情敷烈. 夫文德, 世服也. 空書爲文, 實行爲德, 著之於衣爲服. 故曰: 德彌盛者文彌縟, 德彌彰者人(文)彌明. 大人德擴其文炳, 小人德熾其文斑, 官尊而文繁, 德高而文積. 華而睕者, 大夫之簀, 曾子寢疾, 命元起易. 由此言之, 衣服以品賢, 賢以文爲差, 愚傑不別, 須文以立折. 非唯於人, 物亦咸然. 龍鱗有文, 於蛇爲神 ; 鳳羽五色, 於鳥爲君 ; 虎猛, 毛蚡蜦 ; 龜知, 背負文. 四者體不質, 於物爲聖賢. 且夫山無林, 則爲土山 ; 地無毛, 則爲瀉土 ; 人無文, 則爲僕人. 土山無麋鹿, 瀉土無五穀, 人無文德, 不爲聖賢. 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 二氣協和, 聖賢稟受, 法象本類, 故多文彩. 瑞應符命, 莫非文者. ..
01 或曰: 士之論高, 何必以文? 인용목차
21 造說之傳, 失之久矣. 後生精者, 苟欲明經, 不原實, 而原之者, 亦校古隨舊, 重是之文, 以爲說證. 經之傳不可從, 五經皆多失實之說. 『尙書』·『春秋』行事成文, 較著可見, 故頗獨論. 인용목차
20 堯老求禪, 四嶽擧舜. 堯曰: “我其試哉!” 說『尙書』曰: “試者, 用也 ; 我其用之爲天子也.” 文爲天子也. 文又曰: “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 觀者, 觀爾(示)虞舜於天下, 不謂堯自觀之也. 若此者, 高大堯·舜, 以爲聖人相見已審, 不須觀試, 精耀相炤, 曠然相信. 又曰: “四門穆穆, 入于大麓, 烈風雷雨不迷.” 言大麓, 三公之位也. 居一公之位, 大總錄二公之事, 衆多並吉, 若疾風大雨. 夫聖人才高, 未必相知也. 聖成事, 舜難知佞, 使皐陶陳知人之法. 佞難知, 聖亦難別. 堯之才, 猶舜之知也, 舜知佞, 堯知聖. 堯聞舜賢, 四嶽擧之, 心知其奇, 而未必知其能, 故言: “我其試哉!” , 試之於職, 妻以二女, 觀其夫婦之法, 職治脩而不廢, 夫道正而不僻. 復令人(入)[大]庶(鹿)之野而觀其聖, 逢烈風疾雨, 終不迷惑. 堯乃知其聖, ..
19 唐·虞·夏·殷·周者, 土地之名. 堯以唐侯嗣位, 舜從虞地得達, 禹由夏而起, 湯因殷而興·武王階周而伐, 皆本所興昌之地, 重本不忘始, 故以爲號, 若人之有姓矣. 說『尙書』謂之有天下之代號唐·虞·夏·殷·周者, 功德之名, 盛隆之意也. 故唐之爲言“蕩蕩”也, 虞者“樂”也, 夏者“大”也, 殷者“中”也, 周者“至”也. 堯則蕩蕩民無能名 ; 舜則天下虞樂 ; 禹承二帝之業, 使道尙蕩蕩, 民無能名 ; 殷則道得中 ; 周武則功德無不至. 其立義美也, 其褒五家大矣, 然而違其正實, 失其初意. 唐·虞·夏·殷·周, 猶秦之爲秦, 漢之爲漢. 秦起於秦, 漢興於漢中, 故曰猶秦·漢. 猶王莽從新都侯起, 故曰亡新. 使秦·漢在經傳之上, 說者將復爲秦·漢作道德之說矣. 인용목차
18 孟子曰: “王者之迹熄而『詩』亡, 『詩』亡然後『春秋』作. 晉之『乘』, 楚之『檮杌』, 魯之『春秋』, 一也.” 若孟子之言, 『春秋』者, 魯『史記』之名, 『乘』·『檮杌』同. 孔子因舊故之名, 以號『春秋』之經, 未必有奇說異意, 深美之據也. 今俗儒說之 : “春者歲之始, 秋者其終也. 『春秋』之經, 可以奉始養終, 故號爲『春秋』.” 『春秋』之經, 何以異『尙書』? [說]『尙書』者, 以爲上古帝王之書, 或以爲上所爲下所書, 授事相實而爲名, 不依違作意以見奇. 說『尙書』者得經之實, 說『春秋』者失聖之意矣. 『春秋左氏傳』 : “桓公十有七年冬十月朔, 日有食之, 不書日, 官失之也.” 謂官失之言, 蓋其實也. 史官記事, 若今時縣官之書矣, 其年月尙大難失, 日者微小易忘也. 蓋紀以善惡爲實, 不以日月爲意. 若夫『公羊』·『穀梁』之傳, 日月不具, ..
17 夫『論語』者, 弟子共紀孔子之言行, 勑記之時甚多, 數十百篇, 以八寸爲尺, 紀之約省, 懷持之便也. 以其遺非經, 傳文紀識恐忘, 故但以八寸尺, 不二尺四寸也. 漢興失亡. 至武帝發取孔子壁中古文, 得二十一篇, 齊·魯二, 河間九篇, 三十篇. 至昭帝女讀二十一篇. 宣帝下太常博士, 時尙稱書難曉, 名之曰傳 ; 後更隷寫以傳誦. 初, 孔子孫孔安國以敎魯人扶卿, 官至荊州刺史, 始曰『論語』. 今時稱『論語』二十篇, 又失齊·魯·河間九篇. 本三十篇, 分布亡失 ; 或二十一篇. [篇]目或多或少, 文讚或是或誤. 說『論語』者, 但知以剝解之問, 以織微之難, 不知存問本根篇數章目. 溫故知新, 可以爲師 ; 今不知古, 稱師如何? 인용 목차
15 說『禮』者, 皆知『禮』也, {爲}『禮』[爲]何家禮也? 孔子曰: “殷因於夏禮, 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禮, 所損益可知也.” 由此言之, 夏·殷·周各自有禮. 方今周禮邪? 夏·殷也? 謂之周禮, 『周禮』六典, 案今『禮經』不見六典. 或時殷禮未絶, 而六典之『禮』不傳, 世因謂此爲周禮也? 案周官之法, 不與今『禮』相應, 然則『周禮』六典是也. 其不傳, 猶古文『尙書』·『春秋左氏』不興矣. 인용목차
14 旣不知『易』之爲『河圖』, 又不知存於俗何家『易』也, 或時『連山』·『歸藏』, 或時『周易』. 案『禮』夏·殷·周三家相損益之制, 較著不同. 如以周家在後, 論今爲『周易』, 則『禮』亦宜爲『周禮』 . 六典不與今『禮』相應, 今『禮』未必爲周, 則亦疑今『易』未必爲周也. 案左丘明之『傳』, 引周家以卦, 與今『易』相應, 殆『周易』也. 인용목차
01 儒者曰: “日朝見, 出陰中 ; 暮不見, 入陰中. 陰氣晦冥, 故沒不見.” 如實論之, 不出入陰中. 何以效之? 夫夜, 陰也, 氣亦晦冥. 或夜擧火者, 光不滅焉. 夜之陰, 北方之陰也 ; 朝出日, 入(人)所擧之火也. 火夜擧, 光不滅 ; 日暮入, 獨不見, 非氣驗也. 夫觀冬日之出入, 朝出東南, 暮入西南. 東南·西南非陰, 何故謂之出入陰中? 且夫星小猶見, 日大反滅, 世儒之論, 竟虛妄也. 인용목차
13 儒者曰: “天, 氣也, 故其去人不遠. 人有是非, 陰爲德害, 天輒知之, 又輒應之, 近人之效也.” 如實論之, 天, 體, 非氣也. 人生於天, 何嫌天無氣? 猶(獨)有體在上, 與人相遠. 祕傳或言: 天之離天下, 六萬餘里. 數家計之, 三百六十五度一周天. 下有周度, 高有里數. 如天審氣, 氣如雲煙, 安得里度? 又以二十八宿效之, 二十八宿爲日月舍, 猶地有郵亭爲長吏廨矣. 郵亭著地, 亦如星舍著天也. 案附書者, 天有形體, 所據不虛. 猶此考之, 則無恍惚, 明矣. 인용목차
12 雒陽, 九州之中也. 從雒陽北顧, 極正在北. 東海之上, 去雒陽三千里, 視極亦在北. 推此以度, 從流沙之地視極, 亦必復在北焉. 東海·流沙, 九州東西之際也, 相去萬里, 視極猶在北者, 地小居狹, 未能辟離極也. 日南之郡, 去雒且萬里, 徙民還者, 問之, 言日中之時, 所居之地, 未能在日南也. 度之復南萬里, 日在日之南. 是則去雒陽二萬里, 乃爲日南也. 今從雒地察日之去遠近, 非與極同也, 極爲遠也. 今欲北行三萬里, 未能至極下也. 假令之至, 是則名爲距極下也. 以至日南五萬里, 極北亦五萬里也. 極北亦五萬里, 極東西亦皆五萬里焉. 東西十萬, 南北十萬, 相承百萬里. 鄒衍之言: “天地之間, 有若天下者九.” 案周時九州, 東西五千里, 南北亦五千里. 五五二十五, 一州者二萬五千里. 天下若此九之, 乘二萬五千里, 二十二萬五千里. 如鄒衍之書, ..
11 鄒衍曰: “方今天下, 在地東南, 名赤縣神州.” 天極爲天中, 如方今天下, 在地東南, 視極當在西北. 今正在北, 方今天下在極南也. 以極言之, 不在東南, 鄒衍之言非也. 如在東南, 近日所出, 日如出時, 其光宜大. 今從東海上察日, 及從流沙之地視日, 小大同也. 相去萬里, 小大不變, 方今天下, 得地之廣, 少矣. 인용목차
10 極爲天中, 方今天下, 在{禹}極之南, 則天極北, 必高(尙)多民. 『禹貢』: “東漸於海, 西被于流沙.” 此則(非)天地之極際也. 日刺徑千里, 今從東海之上, 會稽鄞·*質⻏(鄮), 則察日之初出徑二尺, 尙遠之驗也. 遠則東方之地尙多. 東方之地尙多, 則天極之北, 天地廣長, 不復訾矣. 夫如是, 鄒衍之言未可非, 『禹紀』·『山海(經)』·『淮南․地形』未可信也. 인용목차
09 太史公曰: “『禹本紀』言: 河出崑崙, 其高三(二)千五百餘里, 日月所於(相)辟隱爲光明也, 其上有玉泉·華池. 今自張騫使大夏之後, 窮河源, 惡睹『本紀』所謂崑崙者乎? 故言九州山川, 『尙書』近之矣. 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怪物, 余不敢言也.” 夫弗敢言者, 謂之虛也. 崑崙之高, 玉泉·華池, 世所共聞, 張騫親行無其實. 案『禹貢』, 九州山川, 怪奇之物, 金玉之珍, 莫不悉載, 不言崑崙山上有玉泉·華池. 案太史公之言, 『山經』·『禹紀』, 虛妄之言. 凡事難知, 是非難測. 인용목차
08 案鄒子之知不過禹. 禹之治洪水, 以益爲佐. 禹主治水, 益之記物. 極天之廣, 窮地之長, 辨四海之外, 竟四山之表, 三十五國之地, 鳥獸草木, 金石水土, 莫不畢載, 不言復有九州. 淮南王劉安, 召術士伍被·左吳之輩, 充滿宮殿, 作道術之書, 論天下之事. 『地形』之篇, 道異類之物, 外國之怪, 列三十五國之異, 不言更有九州. 鄒子行地不若禹·益, 聞見不過被·吳, 才非聖人, 事非天授, 安得此言? 案禹之『山經』, 淮南之『地形』, 以察鄒子之書, 虛妄之言也. 인용목차
07 鄒衍之書, 言天下有九州, 『禹貢』之上所謂九州也. 『禹貢』九州, 所謂一州也. 若『禹貢』以上者, 九焉. 『禹貢』九州, 方今天下九州也, 在東南隅, 名曰赤縣神州. 復更有八州, 每一州者四海環之, 名曰裨海. 九州之外, 更有瀛海. 此言詭異, 聞者驚駭, 然亦不能實然否, 相隨觀讀諷述以談. 故虛實之事, 並傳世間, 眞僞不別也. 世人惑焉, 是以難論. 인용목차
06 含氣之類, 無有不長. 天地, 含氣之自然也, 從始立以來, 年歲甚多, 則天地相去, 廣狹遠近, 不可復計. 儒書之言, 殆有所見. 然其言觸不周山而折天柱, 絶地維, 銷煉五石補蒼天, 斷鼇之足以立四極, 猶爲虛也. 何則? 山雖動, 共工之力不能折也. 豈天地始分之時, 山小而人反大乎? 何以能觸而折之? 以五色石補天, 尙可謂五石若藥石治病之狀. 至其斷鼇之足以立四極, 難論言也. 從女禍以來, 久矣, 四極之立自若, 鼇之足乎? 인용목차
13 說『易』者皆謂伏羲作八卦, 文王演爲六十四. 夫聖王起, 河出『圖』, 洛出『書』. 伏羲王, 『河圖』從河水中出, 『易』卦是也. 禹之時, 得『洛書』, 『書』從洛水中出, 『洪範』九章是也. 故伏羲以卦治天下, 禹案『洪範』以治洪水. 古者烈山氏之王得『河圖』, 夏后因之曰『連山』 ; 烈山(歸藏)氏之王得『河圖』, 殷人因之曰『歸藏』 ; 伏羲氏之王得『河圖』, 周人[因之]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 其別]皆六十四. 文王·周公因彖十八章究六爻. 世之傳說『易』者, 言伏羲作八卦 ; 不實其本, 則謂伏羲眞作八卦也. 伏羲得八卦, 非“作”之 ; 文王得成六十四, 非“演”之也. 演作之言, 生於俗傳. 苟信一文, 使夫眞是幾滅不存. 인용목차
12 夫據三世, 則浹備之說非 ; 言浹備之說爲是, 則據三世之論誤. 二者相伐, 而立其義, 聖人之意何定哉? 凡紀事言年月日者, 詳悉重之也. 『洪範』五紀, 歲·月·日·星. 紀事之文, 非法象之言也. 紀十二公享國之年, 凡有二百四十二, 凡此以立三世之說矣. 實孔子紀十二公者, 以爲十二公事, 適足以見王義邪? 據三世, 三世之數, 適得十二公而足也? 如據十二公, 則二百四十二年不爲三世見也 ; 如據三世, 取三八之數, 二百四十年而已, 何必取“二”? 說者又曰: “欲合隱公之元也. 不取二年, 隱公元年不載於經.” 夫『春秋』自據三世之數而作, 何用隱公元年之事爲始? 須隱公元年之事爲始, 是竟以備足爲義, 據三世之說不復用矣. 說(設)隱公享國五十年, 將盡紀元年以來邪? 中斷以備三八之數也? 如盡紀元年以來, 三八之數則中斷 ; 如中斷以備三世之數, 則隱公之元不合..
11 或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者, 上壽九十, 中壽八十, 下壽七十, 孔子據中壽三世而作, 三八二十四, 故二百四十年也. 又說爲赤制之中數也. 又說二百四十二年, 人道浹, 王道備. 인용목차
10 或說『春秋』[十二公, 法]十二月也. 『春秋』十二公, 猶『尙書』之百篇, 百篇無所法, 十二公安得法? 說『春秋』者曰: “二百四十二年, 人道浹, 王道備, 善善惡惡, 撥亂世, 反諸正, 莫近於『春秋』.” 若此者, 人道·王道適具足也. 三軍六師萬二千人, 足以陵敵伐寇, 橫行天下, 令行禁止, 未必有所法也. 孔子作『春秋』, 紀魯十二公, 猶三軍之有六師也 ; 士衆萬二千, 猶年有二百四十二也. 六師萬二千人, 足以成軍 ; 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足以立義. 說事者好神道恢義, 不肖以遭禍, 是故經傳篇數, 皆有所法. 考實根本, 論其文義, 與彼賢者作書, {詩}無以異也. 故聖人作經, 賢者作書, 義窮禮竟, 文辭備足, 則爲篇矣. 其立篇也, 種類相從, 科條相附. 殊種異類, 論說不同, 更別爲篇. 意異則文殊, 事改則篇更, 據事意作, 安得法象之義乎? ..
09 夫『尙書』滅絶於秦, 其見在者二十九篇, 安得法乎? 宣帝之時, 得佚『尙書』及『易』·『禮』各一篇, 『禮』·『易』篇數亦始足, 焉得有法? 案百篇之『序』, 闕遺者七十一篇, 獨爲二十篇立法, 如何? 或說曰: “孔子更選二十九篇, 二十九篇獨有法也.” 蓋俗儒之說也, 未必傳記之明也. 二十九篇殘而不足, 有傳之者, 因不足之數, 立取法之說, 失聖人之意, 違古今之實. 夫經之有篇也, 猶有章句也 ; 有章句, 猶有文字也. 文字有意以立句, 句有數以連章, 章有體以成篇, 篇則章句之大者也. 謂篇有所法, 是謂章句復有所法也. 『詩經』舊時亦數千篇, 孔子刪去復重, 正而存三百篇, 猶二十九篇也. 謂二十九篇有法, 是謂三百五篇復有法也. 인용목차
08 或說『尙書』二十九篇者, 法曰斗七宿也. 四七二十八篇, 其一曰斗矣, 故二十九. 인용목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