목록文章部 (1291)
건빵이랑 놀자
43. 東坡詩曰 無事此靜坐 一日是兩日 若活七十年 便是百四十 此與日長如少年同意
42. 東坡詩云宿麥連雲有幾家 麥隔歲而熟 故曰宿 按淮南子曰虛中則種宿麥是也
41. 蘇詩云詞頭夜下攬衣忙 按凡有辭命 書其題目 下于詞臣 使製進曰詞頭 又唐明皇喜唱水調歌頭 按歌頭猶言首章也
40. 東坡詩山憶喜歡勞遠夢 地名惶恐泣孤臣 按宋邢凱曰 蜀大散關 有喜歡鋪 萬安縣有皇公灘 而改爲惶恐以作對 又廬陵有二十四灘 而坡詩乃云十八灘頭一葉身非也 按仇池有九十九泉 而杜詩長思十九泉 亦省文耳
39. 東坡牧丹詩曰一朶妖紅翠欲流 按蜀語 鮮翠猶言鮮明也 蜀人又謂糊窓爲泥窓 故花蘂夫人宮詞曰紅錦泥窓遶四廊
38. 蘇子瞻以世間惟有蟄龍知爲罪案 而王介甫殿前栢詩云根通御水龍應蟄 子瞻若引此爲證 則王珪輩宜有遁辭 余直欲追訟而不得也
37. 東坡詩曰夏旱麥人臞 按麥之心曰人 本草云蕎麥取人 食之下氣 坡詩又曰曉來梅子已生人
36. 東坡詞曰 眞態生香誰盡得 玉奴纖手嗅梅花 墨莊謾錄曰 甞見東坡手書本 作玉如纖才楊用脩 亦以爲是 然東坡詩玉奴終不負東昏 指潘淑妃也 又曰玉奴絃索花奴手 玉奴謂楊妃 花奴謂汝陽王璡 此玉奴蓋亦一意耳 謾錄之言恐誤
35. 舒亶詩曰 香泛釣筒萍雨夜 綠搖花塢柳風春 又空外水光風動月 暗中花氣雪藏梅 又萬壑水澄知月白 千林霜重見松高 舒在宋無詩名 而其工如此
34. 邵康節詩曰 平生不作皺眉事 擧世應無切齒人 又風花雪月千金子 水竹雲山萬戶侯 又唐虞揖遜三杯酒 湯武交爭一局碁 想其胸懷樂易跌蕩 千載之下 誦其詩 如見其人
33. 邵康節詩曰 何處是仙鄕 仙鄕不離房 眼前無俗事 心下自淸凉 李宗易詩曰 大都心足身還足 秪恐身閑心未閑 但得心閑隨處樂 不須朝市與雲山
32. 王安石詩臥占寬閑五百弓 按西域度地 以肘四爲一弓 以唐尺計之 五百弓爲二里許也
31. 王介甫江行詩曰 眠分黃犢草 坐占白鷗沙 占去聲 蓋謂眠則分得黃犢所眠之草 坐則占取白鷗所坐之沙 以江行爲題 故詩語如此 有與物忘機之意 或者以分與占爲分辨識認之義 則占當作平聲 誤矣
30. 王半山擬樂天詩曰 何處難忘酒 英雄失志秋 廟堂生莽卓 巖谷死伊周 賦斂中原困 干戈四海愁 此時無一盞 難遣壯圖休 余謂半山力行新法 流毒四海 此詩眞自道也 又樂天詩曰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下士時 若使當年身便死 一生眞僞有誰知 半山常喜誦之云 蓋亦有所感會而然歟
29. 王半山詩曰 細書妨老讀 長簟愜昏眠 取簟且一息 拋書還少年 陸放翁詩曰 相對蒲團睡味長 主人與客兩相忘 須臾客去主人覺 一半西窓無夕陽 兩詩相似 而陸尤豪矣
28. 侯鯖錄曰 王介甫小時作石榴花詩曰 濃綠萬枝紅一點 動人春色不須多 按葉夢得曰 此乃唐人詩 非荊公所作 惜不見其全篇耳 余謂此句法 似是荊公手段 堯山堂外紀 亦以爲荊公所作 而夢得以爲唐詩 未知何所據耶
27. 荊公退去鍾山 有詩云穰侯老擅關中事 長恐諸侯客子來 我亦暮年專一壑 每逢車馬便驚猜 其專擅忌克之意可見 夫患得患失於山水 與患得患失於軒裳圭組者 何以異哉
26. 半山詩曰 志士無時亦小成 中才隨世就功名 蓋自古有志而不偶於時者眾矣 唐詩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 亦此意也
25. 半山詩云朶頤羊鼎方垂涎 按羊鼎牛鼎皆鼎名 取其象而名之 陳震曰 禹鼎三代相傳 號稱神器 迨七雄僭王 私計得鼎者可以有天下 若後世傳國璽云 班彪王命論曰神器有命 文中子曰神器有歸 所謂神器 皆指九鼎也
24. 王半山初夏詩曰 晴日暖風生麥氣 綠陰幽草勝花時 我朝富林君湜詩 乃曰綠陰芳草勝花時 此句全用半山 而但改作芳草似勝
23. 王半山題畫詩云方諸承水調幻藥 洒落生綃變寒暑 按方諸鑑也 周禮司烜氏以鑑取明水於月 楞嚴經 諸大幻師求大陰精 用和幻藥云 幻師蓋謂畫師 幻藥蓋謂采色 大陰精蓋謂水也
22. 東坡詩曰快瀉錢塘藥玉船 按玉堂詩選註 藥玉船 以藥合成酒杯 飮之以求長生 卽今紫霞盃也 韻府曰 以藥煑石似玉 可作酒盃
21. 半山詩紫磨月輪升靄靄 帝靑雲幕卷寥寥 按金之優者名紫磨 帝靑珠名 見華嚴經 又事始曰 歸藏易云女媧張雲幕而占神明 卽幕之始也
20. 王安石詩曰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令必行 觀此則知安石口談先王而祖述商鞅 其得免小人誅難矣
19. 東坡詩云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願生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又瞿宗吉詩曰 自古文章厄命窮 聰明未必勝愚蒙 此蓋用坡語也
18. 宋王珪觀燈應制詩尾句曰 一曲昇平人共樂 君王又進紫霞杯 按小說 高麗賀正朝禮物中 有紫霞杯, 五色琉璃盞 是夕用以進酒故云 堯山堂外紀曰 高麗紫霞杯 五色玻瓈也 昇平曲名
17. 梅聖兪四禽言詩 謂泥滑滑, 婆餠焦, 提壺盧, 歸去樂也 東坡五禽言 謂蘄州, 鬼脫, 布袴, 鷓鴣, 姑惡, 黃鸝也 我國高敬命禽言詩曰 欲死緣何事 知渠悔有生 又無名氏詩曰 人間苟活知無數 胡乃曾輕一片身 此指俗所謂呼死鳥也 此鳥每於春時鳴 聲甚哀楚 蓋怨禽也
16. 歐陽公詩曰禦寒低便面 便去聲 以此觀之 古人寒節 亦以扇障耳 按韻府群玉 便面以障面者 不欲見人則得其便 今沙門所持竹扇是也
15. 歐陽公詩曰三月春陰正養花 又曰鎖日春陰養花魄 東坡詩曰養花須晏陰 又無名氏詩曰淡雲微雨養花天 蓋以天陰小雨 爲養花也 詩學大成 有詩曰天養梅花日日晴 此則未知誰作 而恐誤用養字爾
14. 歐陽公詩銀蒜鉤簾宛地垂 又小詞云早是東風作惡 旋安排一雙銀蒜 鎭羅幕 按銀蒜 鑄銀爲蒜形以押簾也
13. 歐陽詩話曰 西南夷人所賣蠻布弓衣 織成梅聖兪春雪詩 詩曰朔風三日暗吹沙 蛟龍卷起皆成花 花飛萬里奪皓月 白石爛旺愁女媧 大明廣庭踏朝賀 雉尾不掃粘宮靴 宮中才人承聖顔 捧觴獻壽呼南山 三公免責百姓喜 斗酒十千誰復慳 此詩在聖兪集中 未爲絶唱 蓋其名重天下 一篇一詠 傳落夷狄而貴重如此云 余謂此詩語意乃賀雪 不似春雪詩矣 蓋夷人之所重 以其名也 非眞知其可好者也 故能知而好之者 天下鮮矣
12. 包拯詩曰 直幹終爲棟 眞剛不作鉤 可見其氣象矣
11. 石曼卿籌筆驛詩云意中流水遠 愁外舊山靑 又樂意相關禽對語 生香不斷樹交花 朱子以爲極佳
10. 陳亞有藥名詩百餘首 如風月前湖近 軒窓半夏凉 碁怕臘寒呵子下 衣嫌春暖縮紗裁 巧矣
9. 宋楊徽之 太宗時人 以能詩聞 其警聯曰犬吠竹籬沽酒客 鶴隨苔岸洗衣僧 浮花水入瞿塘峽 帶雨雲歸越嶲州 戍樓煙自直 戰地雨長腥 新霜染楓葉 皓月借蘆花
8. 晏元獻詩 有曰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又樓臺冷落收燈夜 門巷蕭條掃雪天 又已定復搖春水色 似紅如白野棠花 此等句語 不似崑體 可誦
7. 寇萊公詩云野水無人渡 孤舟盡日橫 全襲韋蘇州野渡無人舟自橫之句 而後人獨稱萊公爲有相業何歟
6. 楊大年詠芙蓉詩曰 昨夜三更裡 姮娥墮玉簪 馮夷不敢受 捧出碧波心 高麗崔瀣詠兩荷詩曰 貯椒八百斛 千載笑其愚 何如綠玉斗 竟日量明珠 兩作相等矣
5. 宋眞宗賞花釣魚宴詩 唯丁謂鶯驚鳳輦穿花去 魚畏龍顔上釣遲一聯最佳 但上句不及下句
4. 王曾布衣時有早梅詩云雪中未說調羹事 且向百花頭上開 呂蒙正曰 此生作狀元宰相矣 後與李迪連榜取魁 又相繼秉鈞 以詩寄之曰 錦標得雋曾相繼 金鼎調元亦薦更
3. 王禹稱詠鶴詩曰 埋瘞肯同鸚鵡冢 飛鳴不到鳳凰池 張虞登第詩曰 一擧首登龍虎榜 十年身到鳳凰池 後皆卒於小官 竟不到其地云 今觀王語餒張語夸 俱非遠大氣象耳
2. 王欽若未第時有詩曰 龍帶晩煙歸洞府 鴈拖秋色入衡陽 眞宗大加賞愛 其後致位上相 實由於此云 然以今觀之 別非奇語矣
1. 魏野詩曰 燒葉爐中無宿火 讀書牕下有殘燈 或以葉爲藥非矣 又曰有名閑富實 無事小神仙 洗硯魚呑墨 烹茶鶴避烟 後人於下聯 添却池邊松下字 可謂畫蛇添足爾
4. 韓定辭詩曰盛德好將銀管述 按梁元帝筆有三品 忠孝全者 以金管書之 德行純粹者 以銀管書之 文章瞻逸者 以斑竹管書之 任叔英挽車天輅一聯云空將斑竹管 却記白瑤宮 亦用此也 李長吉白玉樓記 或作白瑤宮故云 定辭唐季人而仕於五代
3. 李主景與臣僚臨池釣魚 獨無所獲 李家明進口號曰 新甃垂成興正濃 御池春暖水溶溶 凡鱗不敢呑香餌 知道君王合釣龍
2. 南唐主李景詩曰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飛來 又細雨夢回鷄塞遠 小樓吹徹玉笙寒 又靑鳥不傳雲外信 丁香空結雨中愁佳矣
1. 歐陽炯 蜀孟昶時人 有詩曰樓上醉和春色寢 綠楊風送小鶯聲 又靑娥紅臉笑相迎 又向海棠花下飮 又日高猶未起 爲戀鴛鴦被 鸚鵡語金籠 道兒還是慵儘好
387. 杜常華淸宮詩曰 行盡江南數十程 曉風殘月入華淸 朝元閣上西風急 都入長楊作雨聲 此詩非但疊字爲病 華淸宮在驪山 而曰行盡江南云云未穩 按楊愼云杜常乃宋歐陽脩一時人 非唐人也 然則此詩誤入唐詩集中耳
386. 唐有胡生者 喜韓少府見訪詩曰 忽聞梅福來相訪 笑看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 爭入蘆花深處藏 又觀小兒垂釣詩曰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暎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恐畏魚驚不應人
385.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 五月糶新穀 說者以爲二月新絲未出 恐當作四月 按稗史云此蓋謂絲未出穀未熟 而貧民預借債負 而已先賣之矣 卽諺稱寅年喫了卯年粮之意 若絲出穀熟而賣之 乃常理也 何足以見貧民之極耶 此說似是 陸宣公文曰 蠶事方興 已輸縑稅 農功未艾 遽斂穀租 此也
384. 唐詩云雲外新聲忽變秋 又云一聲歌發滿城秋 按陸士衡詩曰 丹唇含九秋 姸迹陵七盤 九秋曲名七 盤楚舞秋字 蓋出於此
383. 唐詩云臉邊楚雨臨風落 頭上秦雲向日銷 玉堂詩選註 楚雨指淚 秦雲指鬢也 對語甚精
382. 葉少蘊避暑錄曰 唐御膳 以紅綾餠餤爲重 蓋以紅羅裹之也 昭宗朝燕進士于曲江 令太官特作餠餤賜之 盧延讓詩曰莫欺零落殘牙齒 曾喫紅綾餠餤來 此也
381. 羅隱中秋不見月詩云天爲素娥孀怨苦 故敎西北起浮雲 按古樂府有孀娥怨註 漢人因中秋見月而度此曲 孀娥指月中嫦娥也
380. 杜荀鶴詩曰 世亂奴欺主 年衰鬼弄人 海枯終見底 人死不知心 政是
379. 杜荀鶴野鷹詩曰 也應無計避征徭 按小說 有人極贊此句 或難之曰 野鷹何有征徭 其人解曰 必是當時科取翎毛故也 然其極贊者 未知何意耶
378. 張泌詩溪風送雨過秋寺 澗石驚瀧落夜潭 按瀧奔湍也 或作龍非 又品彙作泉
377. 吳融詩云子山詞賦莫興哀 子山庾信字 有哀江南賦故云 又王荊公詩風塵愁殺庾蘭成 按蘭成庾信小字 哀江南賦所謂王子洛濱之歲 蘭成射策之年是也
376. 唐詩曰萬里秋風吹錦水 宋詩曰萬里君王蜀中老 成都有萬里橋故云 唐僧一行謂明皇曰 陛下末年 當遠遊萬里之外是也
375. 黃巢旣敗遁爲僧 有詩云三十年前草上飛 鐵衣着盡着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間 獨倚危欄看落暉 似有飛揚跋扈之意
374. 陸魯望詩云方頭不會王門事 塵土空緇白苧衣 按趙令畤侯鯖錄曰 今人謂拙者爲方頭 稗史曰 方頭言不通時宜 而無顧忌者也
373. 陸龜蒙宮人斜詩曰 草樹愁煙似不春 晩鶯哀怨向行人 須知一種埋香骨 猶勝昭君作虜塵 意好
372. 陸龜蒙詩曰五茸春草雉媒驕 按五茸地名 吳王獵處
371. 筆談曰 陸龜蒙作藥名詩云烏啄蠧根回 藥名乃是烏喙 非烏啄也 又斷續玉琴哀 藥名止有續斷 無斷續云 余甞見醫方 藥名有烏啄苗 又蟬蛻謂之斷續 陸詩爲不誤矣
370. 韓渥詩曰 手風慵展八行書 眼暗休尋九局圖 按八行書 如邢邵詩獨寄八行書 劉禹錫詩方見八行書是也 九局圖 蓋符應經陽遁陰遁 皆九局故云 按符應經遁甲之法 世傳作於黃帝 風后分門定局 避凶趨吉 最切於日用 故古人以之應變制敵 其法十干中甲常隱藏 故謂之遁甲 俗日甲爲隱形非矣
369. 陸龜蒙詩曰長似歲閑方覺 事大如山醉亦休 韓渥詩四時最好是三月 一去不回惟少年 李山甫詩老逐少年終不放 辱隨榮後定須勻 又能讀書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世間多 又少日爲名多檢束 長年無興可顚狂 又兒童問我悲何事 此意他年汝自知 此則未知誰作 而語皆切着 足令人嗟惋
368. 唐任翻題台州寺曰 前峯月出一江水 僧在翠微開竹房 旣去 有人改一字爲半字 翻行數十里 乃得半字 亟回欲易之 見所改字 歎曰台州有人 眞所謂詩成一字難矣
367. 韓翃詩風吹山帶遙知雨 露濕荷裳已報秋 按荊州記 荊山朝有雲橫帶山腰 不崇朝而雨 謂之山帶
366. 唐詩罨岸春濤打船尾 按稗史云罨乃魚網 謂魚網遮岸也 蜀都賦罨翡翠釣鰋鯉是也 又罨畫 卽雜色畫也
365. 唐裴思謙及第 贈妓詩曰 銀缸斜背解明擋 小語偸聲賀玉郞 從此不知蘭麝貴 夜來新惹桂枝香 語太誇矣
364. 施肩吾詩曰 顚狂楚客歌成雪 嫵媚吳娘舞是鹽 筆談云唐之杖鼓 兩頭皆用杖 今之杖鼓 一頭以手拊之 又杖鼓曲名 有突闕鹽, 阿鵲鹽, 昔昔鹽
363. 唐詩云江頭學種相思柳 按相思樹 卽南燭樹也 出蜀都賦 又本草 相思子出嶺南 樹高丈餘 所謂相思柳未見出處 余嘗有閨情詩曰庭前舊種相思樹 子落還生似妾長 亦用此也
362. 唐李遠叢臺詩曰 絃管變成山鳥哢 綺羅留作野花開 明人詩曰 騎羅化作春風蝶 絃管翻成夜雨蛙 此蓋用李詩 而押蛙字爲善
361. 唐李遠詩長日惟消一局碁 東坡詩斷送一生消底物 蓋消與須同義 古人多通用 底何也 蓋語錄也
360. 李群玉詩曰 一合相思淚 臨江灑素秋 唐汝詢謂一合字太俗是矣
359. 陳羽步虛詞云漢武淸齋讀鼎書 內官扶上畫雲車 壇上月明宮殿閉 仰看星斗禮空虛 又趙嘏詩云春生藥圃芝猶短 夜醮齋壇鶴未回 亦佳
358. 唐李涉贈盜詩曰 相逢不用相回避 世上如今半是君 語甚痛切 漢書云吏作虎而冠 史記云此皆憩而不操戈矛者也 噫世道至此 則無可爲者矣
357. 來鵬詩云藕穿平地生荷葉 笋過東家作竹林 按齊民要術曰 竹性愛東南引 又小說曰 西家種竹 東家治地 詩意以此 余聞非但竹也 如菖蒲與莞草 皆喜東引云
356. 皮日休詩曰年紀翻嫌竹祖低 按玉堂詩選註 竹譜云祖宗所種之竹 此說恐非 唐詩曰祖竹叢新笋 半山詩曰籬落生孫竹 東坡詩曰檳榔生子竹生孫 所謂竹祖 蓋與祖竹孫竹義同
355. 李頻送徐處士歸江南詩云故國入芳草 滄江終白身 按白身猶言白民 史記魏白民輸五百石者 賜其身 唐張濬白身未有名 第鄒陽傳曰 驅白徒之家 素非軍旅 又小說無學人謂之白徒 所謂白民白徒 猶白丁也
354. 唐詩曰盛年夫婦長別離 按岐伯曰 人生二十歲 血氣始盛 蓋盛年乃二十時也 又三十爲壯 四十爲彊 漢書云蘇武始以彊壯出是也 五十則始衰矣
353. 北夢瑣言曰 杜悰自西川除淮海節度使 溫庭筠有詩云卓氏鑪前金線柳 隋家堤畔錦帆風 貪爲兩地行霖雨 不見池蓮照水紅 杜聞之 遺絹一千疋 余謂庭筠一生落魄 而以二十八字 賭得千絹 古人之重才至矣
352. 劉言史樂府詞曰君王試舞鄭櫻桃 按稗海云鄭櫻桃 石季龍優童 季龍寵惑 鄭櫻桃殺其妻郭氏 古樂府有鄭櫻桃篇卽是 但此事不當使用耳
351. 許渾詩曰勞歌一曲解行舟 蓋勞歌猶離歌 按勞舟謂遠行舟也 勞人謂行役人也 勞酒謂行路所賚酒也 勞鐵謂馬勒鐵之類 勞薪謂故車脚之類
350. 許渾詩曰 石燕拂雲晴亦雨 江豚吹浪夜還風 按零陵石燕風雨作則飛 江豚鼻中爲聲 出入水上 舟人候之知風雨 所謂吹浪是矣 拂雲二字似未穩 又江豚腹中脂 照樗博卽明 照讀書及紡績卽暗 俗謂懶婦所化 故呼爲懶婦油 韻府又曰照宴樂則明 故謂之饞燈
349. 許渾詩湘潭雲盡暮煙出 楊愼曰 煙字極妙 湘水多煙 張泌詩中流欲暮見湘煙是也 後山改煙作山 無味云 未知然否 余意以爲山字似勝
348. 唐詩曰 蘼蕪亦是王孫草 莫遣春香上客衣 按蘼蕪香草 卽芎藭苗也 用以薰衣辟蠧 騷曰王孫遊兮不歸 春草生兮萋萋 詩意蓋恐良人之不歸故言
347. 義山詩簟冰將飄枕 簡齋詩曰雪月冰寒衾 山谷詩風力欲冰酒 皆作去聲用
346. 李義山聽鼓詩欲問漁陽摻 時無禰正平 按摻上聲 三撾鼓也 又擊鼓之法也 沈存中筆談以爲應璩書云聽廣陵之淸散 散爲曲名明矣 漁陽摻 正如廣陵之散也
345. 李義山詩鏁香金屈戌 帶酒玉崑崙 按稗史曰 戌卽膝耳 李長吉詩屈膝銅鋪鏁阿甄 甄指甄后 猶言阿嬌也 義山所謂屈膝蓋香器 崑崙蓋酒器 二者非必器名 疑亦以刑象而言
344. 李商隱錦瑟詩 審其詩意 只是閨情 托於錦瑟而作 思華年之思猶怨也 按小說曰 錦瑟佳人名 亦似然矣
343. 李商隱詩云今朝歌管屬檀郞 又崔女詩不見檀郞年少時 檀郞蓋指良人 而未知意義 按晉潘岳小字檀奴 抑或以此耶
342. 李商隱詩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此詩連上接下見之 則可憐二字 改作如何似當
341. 李義山詩玉作彈碁局 中心亦不平 按彈碁之戲 始於漢成帝 陸放翁云古彈碁局狀如香爐 蓋謂其中隆起也
340. 李義山撰彭陽公誌文詩曰 待得生金徙 川原亦幾移 按晉書 賈逵石碑中生金 庾信文曰 碑(中)生金 陰鏗古墓詩碑書欲有金此也 徙唐本作後 似是
339. 李義山詩神女生涯元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郞 按小姑 蔣子文妹也 古樂府小姑曲云小姑所居獨處無郞此也
338. 李商隱公子詩曰 一盞新羅酒 凌晨恐易銷 蓋唐時以新羅酒爲貴耳 按酉陽雜俎酒食篇 有樂浪酒法 所謂新羅酒 疑亦用其法造酒也
337. 李商隱槿花詩曰 月裡那無姊雲中 亦有君意甚難解 余謂月裡姊疑指姮娥 且楚辭九歌 有雲中君 註雲神也 蓋槿花色白 故取以譬之 恐無別意
336. 義山詩犀辟塵埃玉辟寒 按詩話 魏明帝宮人 取辟寒金爲釵鈿 故時語曰不服辟寒金 那得帝王心云 而無所謂辟寒玉者 蓋義山以金爲玉耳